(完整版)正反比例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带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带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下图,一辆汽车的行驶时间与路程()。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成反比例D.无法判断2.如果A×2=B÷3,那么A:B=()。

A.2:3B.1:6C.3:23.如果a=6b,那么a与b()。

A.成反比例关系B.成正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 D.无法确定4.在一幅中国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地面上24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80000B.1∶8000000C.1∶800D.1∶80005.把km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正确的是()。

A.1:40B.1:4000000C.1:1200000006.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4∶3B.3∶4C.∶3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积一定,两个乘数成反比例。

()2.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所用的钱数成正比例。

()3.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4.将一个正方形按照2:1的比例放大后,放大前后的面积之比是1:2。

()5.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3厘米的线段表示的实际长度是30厘米。

()6.如果A与B成反比例,B与C也成反比例,那么A与C成正比例。

()三.填空题(共6题,共10分)1.有甲、乙两个长方体容器(如图),把一瓶水倒入两个容器后,要使得两个容器内水的体积相同,甲、乙两个容器中水的高度比应该是():()。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度数比为5:2,这个三角形里两个锐角分別是()°和()°。

3.0.75:5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甲、乙两数的比是2:5,乙数比甲数多12,乙数是()。

5.把5g糖放入100g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6.一个最简整数比的比值是1.2,这个比是()。

四.计算题(共2题,共8分)1.解比例。

2.求未知数x。

五.作图题(共2题,共14分)1.先按3:1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放大图形的缩小图形。

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河北版六年级下二 正比例 反比例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河北版六年级下二 正比例 反比例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北版小学数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仔细观察如表中两种量x和y的变化情况。

用一个含x、y的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x和y是成________比例关系的量。

【答案】xy=k(一定), 反【解析】因为:6\times 30=12\times 15=18\times 10=24\times 7.5=180,是乘积一定,用含x、y的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xy=k(一定),x和y是成反比例;2.工作效率\times 工作时间= ________,当工作效率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________比例。

【答案】工总作量,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正比例【解析】解:因为工作效率\times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则工作总量\div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正比例。

3.比的后项一定时,比的前项和比值成正比例。

________.【答案】正确【解析】解:比的前项\div 比值= 比的后项(一定),是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比值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4.在如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空格处应填________;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空格处应填________.【答案】12, 3【解析】故答案为:12,3.5.(1)从表中可以发现,售价与数量的比值________,所以售价与数量________.5.(2)用式子表示售价x(元)与数量y(个)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答案】一定, 成正比例【解析】售价与数量的比值是:\dfrac81 = 8,\dfrac162 = 8,\dfrac243 = 8,比值一定,所以售价与数量成正比例。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测试卷(共2套)含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测试卷(共2套)含答案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测试卷(一)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5分)1.同时同地,竿高和影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下面各组数量关系中,()之间成反比例关系A.汽车的行驶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B.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C.订阅报刊的数量一定,报刊的单价和总价 D.没有一组数量关系成反比例3.下面成正比例的是()A.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B.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C.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4.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如下表,则已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已看的页数10 20 30 …剩余的页数90 80 70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倒一杯水,1小时后水温为40℃,2小时后水温为 20℃,经过时间与水温()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33分)6.如图星期天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就返回了家,路线如图:(1)小明去图书馆每小时行驶________千米,用了________分钟,这段时间内他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2)他在书店图书馆用去________分钟。

(3)小明从图书馆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用了________分钟,这段时间内他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

7.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______)比例。

8.若n=m3,则m 和n 成(______)比例;若a ×3=b ×5(b ≠0),则a :b=(_____):(______)。

9.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成(______)比例;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______)比例。

10.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按8∶5分配给甲、乙二人加工,实际乙加工了480个,只完成了生产任务的60%.甲加工的超过分配任务的25%,甲实际加工了______个零件.(用比例解)11.甲乙两堆水泥,已知甲堆水泥比乙堆多50袋,当甲堆运走80%,乙堆运走 后,甲、乙两堆剩下的水泥袋数的比是6∶5,甲堆水泥原来有____袋.(用比例解)12.要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和徒弟合干7.5小时后,已加工的零件和未加工零件数量的比为3∶7, 如果师傅单独加工全部零件需要30小时完成,徒弟每小时只能加工6个,这批零件一共有____个.(用比例解)13.工地要运一批水泥,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如下表(1)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和_____.(2)每天运的吨数扩大,运的天数反而_____,每天运的吨数缩小,运的天数反而_____.它们 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____一定,也就是运的总吨数___.(3)在运的总吨数,每天运的吨数、运的天数三者之间存在下面的数量关系: 每天运的吨数×运的天数=运的总吨数(一定)也就是: 运的总吨数一定,每天运的吨数和运的天数成______比例.14.运一批货物,甲队单独运要3小时,乙队单独运要4.5小时,甲乙两队运货所用时间的比是______,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____15.一张精密零件的图纸的比例尺是10:1,在图纸上量得这个零件的长是6厘米。

完整版)正反比例单元测试卷

完整版)正反比例单元测试卷

完整版)正反比例单元测试卷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填空题(23分)1.A和B的商是2,则A:B=2:1.2.甲比乙多,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乙=3:2.3.做一批同样大的衣服,这批衣服的件数和用布数成正比例。

4.a÷b=c(定),a和b成比例。

5.已知数量x和y满足条件x:y=1:k,那么z和y成反比例。

6.M的等于N的,M:N=1:1.7.两个数的和是45,较小数是较大数的k分之一,那么较小数与较大数的比是1:k,较小数是15,较大数是30k。

8.如果A:4=5:B(A、B都不为0),那么A和B成反比例。

9.如果a÷b=c(b≠0),那么当a一定时,b和c成反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正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正比例。

10.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比是2:7,已知分子比分母小10,这个分数是20/70=2/7.11.按1:500的比例配制药水,4千克药粉需加入8千克的水。

12.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它的高成反比例。

13.z与y成反比例,并且在z=2时,y的对应值是4.8.(1)x与y的关系式为xy=9.6.(2)当x=0.6时,y的对应值是16.(3)当y=3时,x的对应值是1.6.14.如果4a=9b(a、b都不为0),那么a和b成反比例。

15.A、B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4:5,如果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骑出,40分钟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乙到达A地比甲到达B地晚15分钟。

16.左边的表格中,如果X与y成正比例,空白处应填y;如果X与___反比例,空白处应填1/y。

二、判断题(5分)1.___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

(错)2.一段路程,所行路程和剩余路程成反比例。

(错)3.如果。

那么x和y成正比例关系。

(对)4.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不成比例。

(前半句对,后半句错)5.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在增加,所以爸爸的年龄和儿子的年龄成正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 试卷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 试卷 (含答案)

《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已知,当y一定时,x与z()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2.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y B.3x=4y C.y=x﹣3D.=5+ 3.如图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4.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行驶的速度与行驶的时间()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6.下列各种关系中,反比例关系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B.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C.圆的面积固定,它的半径与圆周率7.小芸从家到学校,她每小时所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8.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判断9.下面各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当xy=8时,x和y B.购买物品的总价和数量C.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D.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10.小明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11.下面几句话中,正确的有()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②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③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④x+y=25,x与y成反比例.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12.下面各题中,()成反比例关系.A.一本书看过的页数和剩余的页数B.圆的周长和直径C.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D.行驶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13.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如下表,它们()已看的页数102030…剩余的页数908070…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14.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可成正比例也可成反比例D.不成比例15.时间一定,生产每个零件所需的时间与生产零件的个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1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填空题(共7小题)17.右表中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60xb1050(1)当x=12时,a和b成比例.(2)当x=时,a和b成正比例.18.如图是一个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量情况统计图.(1)水龙头打开的时间和出水量成比例关系.(2)照这样计算,出25升水需要秒.19.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比例.20.如果a与b成正比例关系,则x=,如果a与b成反比例关系,则x=.a3 1.2b5x21.=c(a,b,c不为0),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22.如果8x=y,那么x和y成比例,若8:x=y,则x与y成比例.23.如图的图象表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的关系.①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比例.②根据图象判断,行驶150千米需耗油升.三.判断题(共4小题)24.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25.一根电线,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26.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27.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四、解答题28.某加工小组加工零件时间及加工零件的个数如图所示.①和成比例.②在●旁标注出数值.③列得比例式:29.乘车人数与所付的车费如下表:人数/人01234…25…车费/元05101520……(1)仿照图中已经描出的两个点,根据上表中数据再描出各个点,然后连接各点,你发现了什么?(2)乘车人数与所付车费有什么关系?如果有25人乘车,车费是多少元?30.仔细观察统计表,按要求完成问题某生产车间洗衣机的生产情况如表:时间/天12345…产量/台4080120160200…(1)表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写出几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求出比值并比较大小.(3)说明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4)表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苏教新版六年级下学期《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解答】解:已知,所以=y(一定),当y一定时,x与z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解答】解:A、xy=3,x和y成反比例;B、x÷y=,x和y成正比例;C、y﹣x=﹣3,x和y不成比例;D、2x=40+y,2x﹣y=40,x和y不成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3.【解答】解:因为5÷1=5,10÷2=5,15÷3=5,20÷4=5,25÷5=5,30÷6=5,所以总价÷数量=单价,单价一定,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4.【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5.【解答】解:因为行驶的速度×时间=路程(一定),乘积一定;所以行驶的速度与行驶的时间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6.【解答】解:A、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B、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三角形高一定,它的面积与底成正比例;C、因为圆的面积=πr2,当圆的面积一定时,圆周率也是一个定值,所以这里圆的半径与圆周率不成比例;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正、反比例的意义.7.【解答】解:每小时所走的路程×所用时间=小芸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每小时所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8.【解答】解:圆的周长÷直径=π(一定),是比值一定,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9.【解答】解:A、当xy=8时,是乘积一定,则x和y成反比例;B、购买物品的总价÷数量=单价,但不一定是一种商品,所以不成比例;C、正方形的周长÷它的边长=4(一定),所以成正比例;D、根据公式:V=Sh,因为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不成比例,所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体积也不成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0.【解答】解:所行速度×所需时间=家到学校的距离(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11.【解答】解:①因为速度×时间=路程,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说法正确;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比例;③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的积的一半,也就是底与高的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2倍也是一定的,也就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三角形的底与高成反比例;④x+y=25(一定),是和一定,x与y成不成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2.【解答】解:A、因为一本书看过的页数+剩余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是和一定,所以一本书看过的页数和剩余的页数不成比例;B、圆的周长公式:C=πd,可以推出:C:d=π(一定),即比值一定,所以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C、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D、行驶的路程:速度=时间(一定),是对应的比值一定,所以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3.【解答】解:因为10+90=20+80=30+70=100(一定),即和一定,所以已经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不成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4.【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所以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果比值一定,则两种量则成正比例.15.【解答】解:由分析知:时间一定,生产每个零件所需的时间与生产零件的个数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果比值一定,则两种量则成正比例.16.【解答】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成反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二.填空题(共7小题)17.【解答】解:(1)当x=12时,有:60×10=12×50=600(一定)即a和b的乘积一定所以a和b成反比例.(2)60:10=x:5010x=50×6010x=3000x=300答:当x=300时,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3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反比例的意义,关键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及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18.【解答】解:(1)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这个水龙头打开的时间与出水量成正比例;(2)25÷(2÷10)=25÷0.2=125(秒);答:出25升水需要125秒.故答案为:正,125.【点评】此题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判断,认真观察图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解答】解:因为面粉的总质量÷面粉的袋数=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0.【解答】解:(1)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3:5=1.2:x3x=5×1.23x÷3=6÷3x=2;(2)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1.2x=3×51.2x÷1.2=15÷1.2x=12.5;故答案为:2,12.5.【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先列出比例,进而根据比例的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为乘积式来解比例得解;注意等号要对齐.21.【解答】解:由=c,得b×c=a(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c(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反,正.【点评】本题考查成正、反比例的知识,判断时,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22.【解答】解:(1)因为8x=y,则y:x=8(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2)如果8:x=y,则xy=8(一定),是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反.【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3.【解答】解:(1)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正比例关系;因为60:5=120:10=180:15=…=12(一定),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的比值一定,所以汽车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是正比例关系.(2)由图象可知:行驶150千米需耗油12.5升.故答案为:正;1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正比例的意义的实际应用.三.判断题(共4小题)24.【解答】解:因为圆的周长÷它的半径=2π(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5.【解答】解:用去的米数+剩下的米数=总米数(一定),是和一定,它们的乘积不是一定的,比值也不是一定的.所以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不成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6.【解答】解:因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7.【解答】解: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底面积×高=体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圆柱体的高和底面积成反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四、解答题28.【解答】解:①加工零件需要的时间和加工零件的个数成正比例;②如图:③20:2=40:4.故答案为:①加工零件需要的时间,加工零件的个数,正.【点评】此题考查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29.【解答】解:(1)如图:(2)所付车费÷人数=每人的车费(一定),乘车人数与所付车费成正比例;5÷1×25=5×25=125(元)答:如果有25人乘车,车费是125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正确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0.【解答】解:(1)表中有两种相关联的量:工作时间,工作量;(2)40:1=40,80:2=40,120:3=40,160:4=40,200:5=40,它们的比值都是40;(3)这个比值是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时间所得,所以这个比值表示工作效率;(4)因为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判断正反比例练习题

(完整版)判断正反比例练习题

判断正反比例练习题
一、判断下面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字母代表的数均不为零)
1、3a=4b ( )
2、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 )
3、某同学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 )
4、a×8=5 b ( )
5、9a=6b ( )
6、a×13 -1÷b= 0 ( )
7、y=15x ( )
8、y=15/x ( )
9、出盐率一定,盐的重量和海水重量成()比例。

10、A÷1/3=B÷4 ( )
11、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
12、x=43 y ( )
13、相遇问题,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比例。

14、如果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7:9,时间一定,则相遇时,甲、乙两车行
过的路程比是()。

15、x÷y = 72 ×2,( )
16、x:4=5:y,( )
17、圆的半径与圆周长 ( )
18、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成()。

19、梯形的面积一定,高和上下底的和成()比例。

20、方砖的边长一定,要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成()比例.
21、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

( )
22、加工总时间一定,加工零件个数和加工每个零件所需的时间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圆周长C=πd,所以π与d成反比例B.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不成比例C.订《小学生天地》的份数与钱数成正比例D.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2.小麦的重量一定,出粉率和面粉的重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3.在计算器上按下面的程序操作,输入的数x与计算结果y()。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成反比例D.无法判断是否成比例4.下面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总路程一定,已行驶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B.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圆锥的体积与高。

C.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出勤率。

D.完成总时间一定,每个零件所需要时间与所做零件个数。

5.截至2022年5月3日,深圳已建成1238个公园,2843公里绿道,生态网络连通山海生境和都市家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光明区已建成279个公园,照这样发展下去,光明区的公园数与深圳公园总数是()比例。

A.正B.反C.不成D.无法确定6.下列每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是(),成反比例的是()。

①盐水的浓度一定,盐和盐水的质量②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③武汉到上海的火车速度与行驶时间④体积一定,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A.①②;③B.③;④C.②④;①D.①②;④二、填空题7.已知A B C÷=,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关系;当A一定时,B和C成( )比例关系。

8.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这辆汽车运送货物的重量和运送次数成( )比例;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成( )比例。

9.如果34x y=(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 )比例。

10.一袋米,吃去的质量和剩下的质量( )。

11.判断下面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1)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 )比例。

(2)修一条路,每天修的米数和所需天数成( )比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将一个边长3cm的正方形放大成周长为36cm的正方形。

实际是按()的比放大的。

A.1∶3B.12∶1C.3∶1D.1∶122.当x=()时,∶x的比值恰好是最小的质数。

A. B. C.3.如下图,一辆汽车的行驶时间与路程()。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成反比例D.无法判断4.把一段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的长度和段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120克盐水中含盐30克,盐与水的比是( )。

A.1∶3B.1∶4C.1∶56.订阅“新民晚报”的份数和钱数()。

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正比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汽车的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

()4.圆柱体的底面积一定,圆柱的高和体积成正比例。

()5.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6.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三.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六(1)班同学收集废报纸60千克,六(2)班同学收集废报纸80千克,共卖得112元,两个班各得多少元?1班________、2班________。

(按1、2班的顺序填写)2.():12===()=12÷()。

3.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直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直径比是(),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4.如果3a=5b(a、b均不为0),那么a和b成________关系。

5.用4,5,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________。

6.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已修和未修的比是()∶(),未修和全长的比是()∶()。

四.计算题(共2题,共14分)1.解方程。

(1)42∶=x∶(2)4(x-9)=8 (3)x-60=180 2.求未知数x。

五.作图题(共2题,共12分)1.画出△ABC按3:1放大后的图形。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下表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判断它们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2.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是36,那么两个外项不可能是()。

A.4和8B.90和0.4C.30和D.3和123.把一个面积是72cm2的长方形按1∶2缩小,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A.18cm2B.36cm2C.72cm2D.144cm24.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a:c和b:dB.d:a和b:cC.b:d和a:c D.a:d和c:b5.上操学生总人数一定,站的排数和每排站的人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6.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B.订阅《小学生周报》的总价和数量C.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D.从武夷山东站到福州北站,列车行驶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因为5x=4y,所以x∶y=5∶4。

()3.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4.一个比例的两内项互为倒数,两外项之积一定为1。

()5.用、0.75、、7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6.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a和b一定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共6题,共10分)1.与3.6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2.0.5小时:45分钟化成最简比是(),比值是()。

3.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运来电冰箱()台。

4.有甲、乙两个长方体容器(如图),把一瓶水倒入两个容器后,要使得两个容器内水的体积相同,甲、乙两个容器中水的高度比应该是():()。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d∶a和b∶cB.a∶c和d∶bC.b∶d和a∶c D.a∶d和c∶b2.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19年二月份是28天。

B.零件实际长0.2厘米,画在图纸上长3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50。

C.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

D.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4.下面各项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B.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C.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D.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5.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棱长成()关系。

A.反比例B.正比例C.没有比例6.如果5a=3b,那么a和b的关系是()。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没有关系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甲量比乙量多10%,则甲、乙两量一定成正比例。

()2.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3.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成反比例。

()4.5a=b,(a、b均不为0),那么a与b成反比例。

()5.15∶9和30∶18可以组成比例。

()6.A、B、C、D均不为0,如果A∶B=C∶D,那么D∶C=B∶A。

()三.填空题(共6题,共9分)1.一种药水中的药和水是按1:8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在18千克药水中,药的质量占药水的,水的质量占药水的。

2.上海到延安的实际距离是125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 :37000000的地图上应是________厘米。

3.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4.如果5:7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5.学校“布谷鸟”美术社团的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精品】比例和反比例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精品】比例和反比例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精品】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比例和反比例1.如图是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看图回答问题:(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答案】(1)解: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

(2)解: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

(3)解:男生6岁时的平均体重是19.3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19.3:6≈3.2;当男生7岁时平均体重是21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21:7=3;比值不相同,所以体重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不成正比例。

(4)解:由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解析】【分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两条折线都是上升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2)观察女生的折线可知,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3)根据题意可知,可以求出体重与年龄的比值,然后对比比值,比值不相等,则不成正比例;(4)观察统计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据此解答.2.兄弟俩在玩跷跷板,哥哥体重30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0分米,弟弟体重20千克,他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答案】解:30×10÷20=15(分米)答:他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哥哥的体重×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弟弟的体重×他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用哥哥的体重×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弟弟的体重=他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据此解答.3.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400米,15天可以修完.结果12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用比例解)【答案】解:实际每天修x米,12x=400×1512x=6000x=500答:实际每天修500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下图,一辆汽车的行驶时间与路程()。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C.成反比例D.无法判断2.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订阅“新民晚报”的份数和钱数()。

A.成反比例B.成正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正比例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7,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5.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其内项的积是()。

A.1.35B.3.75C.2.56.把9、3、21再配上一个数使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这个数可能是()。

A.27B.63C.61D.72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图书馆在校门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是150m。

()2.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那么甲数和乙数成反比例。

()3.订报份数和订报的总钱数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周长与该正方形的边长成正比例。

()5.因为8x=15y,所以x∶y=8∶15。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应互为倒数。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牧童放羊,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正好是你的羊的2倍。

”乙对甲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1只,这样我与你的羊的只数就相等了。

”请问甲有()只羊,乙有()只羊。

(按甲、乙的顺序填写)2.把10克糖溶解在5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3.在一幅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公路长14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7小时,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4.成都到重庆的实际距离大约为3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

5.小明2小时行5km,小华3小时行7km,小明和小华所行时间的比是():(),小明和小华所行路程的比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正比例和反比例 测试卷
一、填空题(23分)
1.A 和B 的商是2,则A :B=( ):( )。

2.甲比乙多,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3.做一批同样大的衣服,这批衣服的件数和用布数成( )比例。

4.a ÷b=c(-定),a 和b( ),(填“成比例”或“不成比例”)。

5.已知数量x 和y 满足条件×x=y ,那么z 和y 成( )比例。

6.M 的等于N 的,M :N=( )。

7.两个数的和是45,较小数是较大数的詈,那么较小数与较大数的比是( ),较小
数是( ),较大数是( )。

8.如果A :4=5:B(A 、B 都不为O),那么A 和B 成( )比例。

9.如果a ÷b=c(b ≠o),那么当a 一定时,b 和c 成( )比例;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 )比例;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比例。

10.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比是2:7,已知分子比分母小10,这个分数是( )。

11.按1: 500的比例配制药水,4千克药粉需加入( )千克的水。

12.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它的高成( )比例。

13.z 与y 成反比例,并且在z=2时,y 的对应值是4.8。

(l)x 与y 的关系式Xy=( )。

(2)当x=0.6时,y 的对应值是( )。

(3)当y=时,x 的对应值是( ) .
14.如果4a=9b(a 、b 都不为0),那么a 和b 成( )比例。

15.A 、B 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4:5,如果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 、B 两地相对骑出,40分钟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乙到达A 地比甲到达B 地晚
( )分钟。

左边的表格中,如果X 与y 成正比例,空白处应填( );如果X 与y 成反比例,空白处应填( )。

二、判断题(5分)
1.小雨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

( )
x
5 3 y 4
2.一段路程,所行路程和剩余路程成反比例。

( )
3.如果,那么x和y成正比例关系。

( )
4.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不成比例。

( )
5.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在增加,所以爸爸的年龄和儿子的年龄成正比例。

( )
三、选择题(16分)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边长与高(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周长(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4.下列命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任意一边的长度
B.利息和利率
C.正方体棱长一定,正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
D.圆锥的体积一定,底和高
5.下列各组的两个量中,成反比例的是( )o
A.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B.小兰跳的高度和她的身高
C.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D.树的高度和它在太阳下的影子
6.a×=b÷(a≠O,b≠o),则( )。

A. a>b B.a=6 C.a<b D.不能确定
7.长方形的长变成原来的2倍,宽变为原来的一半,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原来的面积比是( )o
A1:4 B.4:1 C 1:1 D.不能确定
8.在C=兀d中,如果C一定,兀和d( )。

i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四、计算题(18分)
1.求比值。

(6分)
(1)15:18 (2):(3)1.8小时:30分
2.解比例。

(12分)
(1)3:9=4.2:X(2)=
(3):x=:(4)x:=20%:1
五、解决问题(38分)
1.一片浮在水面的树叶在河里的移动情况如下表(14分)
时间/时 2 3 5
路程/千米 5 7.5 12.5
(1)表中这片叶子移动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的比值都是( ),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 )。

(2)表中这片叶子移动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这两种量的( )是一定的,所以移动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成( )比例。

(3)根据移动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的关系将表格填写完整。

(4)照这样计算,4.8小时这片叶子移动多少千米?行16千米要多少小时?
2.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为15厘米,如果画在比例尺为1: 60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应画多长?(5分)
3.修一条公路,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3,再修300米后,已修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2,这条路长多少米?(5分)
4.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15页,8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12页,几天可以看完?(用比例方法解答)(5分)
5.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比是5:3,如果从第一小组调14人去
第二小组,则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比是1:2,原来两小组各有多少人?(5分)
6.李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上天多读了6页,这时已读的页
数与
未读的页数比是3:7,李明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