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喷煤的现状及提高喷煤比的措施
高炉高煤比的各种措施
高炉喷吹煤比的关键技术高炉喷吹煤粉是炼铁系统结构优化的中心环节,是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三大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提高喷煤比。
高炉喷煤的重大意义1减少炼焦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高炉喷煤代替焦炭,就减少了高炉炼铁对焦炭的需求。
减少焦炭的需求,就可以使焦炉少生产焦炭。
焦炉少生产焦炭或少建焦炉,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缓解我国主焦煤的短缺,优化炼铁系统用能结构。
炼焦配煤一般需要配50%以上的主焦煤,以满足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方面的要求。
喷吹煤粉的煤种广泛,可以不使用主焦煤。
这就缓解了我国主焦煤的短缺,同时也降低了炼铁系统的购煤成本。
3高炉喷煤可以实现结构节能。
2006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焦化工序能耗为123.41kgce/t,喷煤的制粉和喷吹所需的能耗在20~35kgce/t。
高炉每喷吹1t煤粉,就可以产生炼铁系统用能结构节约lOOkgce/t的效果。
4高炉喷煤可降低炼铁系统的投资。
据统计,国外建设喷煤车间的投资是焦化厂单位投资的25%~30%,转换为冶金焦的单位投资是30%~40%;中国喷煤车间的单位投资是焦化厂建设单位投资的12%~16%,为冶金焦部分投资的15%~20%。
所以,在新建和扩容高炉时,喷煤车间必须同步实施,这样会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5煤粉代替焦炭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焦炭和煤粉的每吨价差在400~500元。
一个年产400万t的炼铁企业,如果喷煤比在130kg/t,就可以年喷吹52万t煤粉,代替的等量的焦炭,可以产生年降低208~260万元的炼铁成本。
6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运行费。
喷煤车间的员工人数和生产运行费用要比焦化厂少,这样就可以产生因高炉喷煤而提高钢铁企业劳动生产率、障低生产运行费用的效果。
我国喷煤水平发展不平衡,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据统计,2006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高炉喷煤比135kg/t,比上年度提高llkg/t,全年重点钢铁企业喷煤总量为4046万t,创出我国历史最好水平。
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
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关键词:关键技术;热风温度;燃烧;高炉;煤焦1、保持炉缸热量充沛的技术(1)提高热风温度。
热风温度升高100摄氏度,可使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0摄氏度,允许多喷30~40公斤/吨煤粉;(2)进行富氧鼓风。
富氧率提高1%,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0~50摄氏度,允许多喷煤粉20~30公斤/吨;(3)进行脱湿鼓风。
鼓风湿度每降低1克/立方米,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7摄氏度,允许多喷3~4公斤/吨煤粉。
2、提高煤粉燃烧率的技术(1)提高热风温度。
喷煤比在180~200公斤/吨时,需要有1200摄氏度以上的热风温度;(2)进行富氧鼓风。
既可提高炉缸温度,又提供了氧气助燃剂,喷煤比在180~200公斤/吨时,需要富氧3%以上;(3)提高喷煤比的表面积。
要求煤粉粒度--200目的比例大于85%。
采用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吹(烟煤中的挥发粉遇高温分解,使煤粉爆裂,增加煤粉比的表面积);(4)进行脱湿鼓风。
可以产生提高炉缸温度和鼓风中氧气含量的效果。
将鼓风温度控制在6%左右;(5)提高炉顶煤气压力,减小煤气流速,延长煤粉在炉内燃烧的时间,降低煤气压力差。
据测算,煤粉在炉缸的燃烧时间0.01~0.04秒内,其加热速度103~106k/秒。
3、提高料柱透气性的技术(1)提高高炉入炉矿品位,减少渣量;(2)提高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能,会大大提高料柱透气性;(3)炉料成分性能稳定、均匀。
先进高炉要求烧结矿含铁波动范围是+-0.05%,碱度波动<=+-0.03倍;(4)优化高炉操作技术,有效提高炉料透气性。
4、提高煤焦置换比的技术(1)提高喷吹煤的质量;(2)高炉所有风口均要喷煤,流量要实现均匀、稳定;(3)采用烟煤和无烟煤混喷,有利于提高喷煤比和煤焦置换比;(4)关于高喷煤比的衡量标准。
有两点∶在增加喷煤量的同时,高炉燃料比没有升高;高炉煤气除尘灰中的含碳量没有升高,洗涤水中没有浮上一层如油一样的碳粉。
高炉实际操作问答
高炉实际操作问答《冶金之家》网站首席炼铁专家车奎生答疑汇总(在原答案基础上,略有修改。
)一、关于高炉喷煤比确定以及如何提高喷煤比问题:问题:如果不富氧,风温1210℃,煤比上限能达到多少?怎么确定?如果富氧率2.5%,风温1210℃,煤比由165kg/t.Fe提高至185kg/t.Fe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请车奎生老师回答,谢谢。
回答:高炉喷煤比的高低不仅仅是只受到风温和富氧率高低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影响喷煤比高低的因素:喷煤比要达到200kg/t以上,并且确保炉况稳定顺行、燃料比降低或者不升高(燃料比500kg/t),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⑴焦炭质量特别是热强度指标必须保证:对于大高炉来说,要求焦炭质量为:冷强度指标M40≥84%、M10≤8%。
热强度指标CRI≤25%、CSR≥66%。
化学成分C≥85%、灰分≤12%、S≤0.60%、挥发分≤1.50%。
中小高炉,可以略微降低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⑵入炉品位高,渣量低。
渣量要求≤300kg/t,综合入炉品位每升高1%,焦比降1.5%,产量增2.5%,吨铁渣量减少30公斤,允许多喷煤粉15~20公斤。
⑶风温≥1200℃。
风温是高炉下部热收入的重要来源,约占整个高炉冶炼热量来源的20%。
高风温既是提高炉缸温度和炉缸热储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喷吹煤粉需要热补偿的主要来源之一,风温水平每升高100℃,可提高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约80℃。
⑷富氧率≥3.50%。
⑸炼铁厂和高炉车间整体管理和操作管理水平高。
2、中等原燃料条件和中等操作管理水平(全国炼铁高炉约占80%)下,喷煤比与风温和富氧率之间的关系:⑴风温1050~1150℃不富氧,煤比可达到120~135kg/t;风温1150~1250不富氧,煤比可达到135~145kg/t。
⑵风温1050~1150℃,富氧率每升高1%,约可提高煤比20kg/t,但是富氧率2.5%以下,喷煤比最好不要超过150kg/t;风温1150~1250,富氧率每升高1%,约可提高煤比25kg/t,但是富氧率2.5%以下,喷煤比最高不要超过165kg/t;否则会导致燃料比或者综合焦比升高,炉况顺行也会受到影响。
高炉富氧喷煤现状及提高煤比的措施(论文)
高炉富氧喷煤现状及提高煤比的措施(论文)高炉富氧喷煤现状及提高煤比的措施张维彬丛胜刚摘要:对我国高炉富氧喷煤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分析认为,随着原燃料条件改善,我国高炉喷煤水平不断提高,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幅度有限。
若要大幅度提高喷煤水平,必须采取狠抓原燃料质量、改善高炉透气性、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高风温、加强炉前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高炉喷煤煤比1、引言高炉喷煤是从高炉风口想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无烟煤粉或煤粉或这两者的混合煤粉,以替代焦炭起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它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1]。
高炉喷煤代替了较昂贵的焦炭,可以改善高炉的行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但由于能源政策问题,高炉喷煤技术没有的得到更大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膜,发生第二次石油危机,高炉世界性地停止喷油。
为了避免全焦操作,高炉又开始大量喷煤,尤其是西欧、日本发展很快,高炉大量喷吹煤粉已成为明显趋势[2]。
我国从1964年开始喷煤,是世界上使用喷煤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
最早起步的企业是鞍钢、首钢。
鞍钢于1966年建成第一座煤粉车间,5座高炉同时开始喷吹无烟煤。
首钢于1966年1月3座高炉都实现了喷吹煤粉。
继鞍钢、首钢成功之后,武钢、太钢、本钢等企业都开始喷煤工业生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
到了本世纪初期,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势头更加高涨。
2、我国高炉富氧喷煤现状2、1 喷吹用煤我国高炉在上世纪90年代结束了单一喷吹无烟煤的历史。
目前我国大多数采用无烟煤和烟煤混喷。
无烟煤和烟煤的配比根据各企业不同的生产情况自行确定。
2、2 煤比水平近年来,随着矿山系统提铁降硅的成功和铁前系统大规模技术改造,我国部分钢铁企业结束了使用热烧结矿的历史,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1[3][4][5][6]是我国部分高炉近年来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高炉的煤比水平。
关于提高矮胖高炉喷煤比的几点建议
关于提高矮胖高炉喷煤比的几点建议作者:李颖浏览次数:6首钢炼铁厂摘要:本文从首钢炼铁厂自身条件出发,浅析了通过抓好精料工作,改造喷煤系统,提高风温及富氧鼓风,搞好炉内顺行等方面提高喷煤比的措施。
关键字:矮胖高炉喷煤比措施1 概述近年来,由原料、炼铁、烧结、焦化环结组成的庞大炼铁系统正受到投资、资源、成本、能源、运输特别是环保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而高炉喷煤己不仅仅是调剂炉况的手段,高炉大量喷煤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焦炭消耗、降低生铁成本、降低炼铁系统投资,以缓解来自原燃料生产、运输、环保方面的巨大压力,而且对于提高高炉竞争力,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因此大量提高喷煤比已成为炼铁系统工艺结构优化的核心。
首钢高炉过去煤比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过于追求大风,追求高冶炼强度,而忽视了顺行,以致造成高炉寿命缩短,生铁成本升高,市场竞争力下降。
近年来,炼铁工作者本着优质、低耗、安全、长寿的方针努力探索提高喷煤比来节能降耗的途径。
但随着高炉容积的扩大,原燃料自产能力相对降低,占50%成份参差不齐的外购焦的使用,烧结矿长途运输导致粉末增加,使原燃料条件变差;喷煤系统能力与高炉扩容不适应,设备老化使得煤粉混匀效果不好,成分波动大;热风炉供热能力与高炉扩容不适应,不能持续供应高风温;加之高炉顺行状况不够好,不能保持较高的焦炭负荷。
这些问题阻碍了喷煤比的提高。
由于厂区所处位置,来自资金、环保等等方面的压力又不允许对现有设备进行大规模配套改造,因此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提高喷煤比显得尤为重要。
2 抓好精料工作精料是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也是提高煤比的基础。
随着喷煤量增加,料柱的矿/焦比增大,软融带焦窗面积减少,高炉下部压差升高成为限制喷煤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有效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强化其整粒效果,提高其高温冶金性能,降低低温还原粉化率,保证高炉料柱足够的透气性是提高煤比的基础。
就首钢原燃料条件而言,一是要探索合理的炉料结构,即高碱度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或生矿的合理比例,要保持相对较窄的软熔带,选择软熔区间窄、低温还原粉化率低、高温还原性能好,熔滴性能好的酸性球团或生矿。
中国喷吹煤行业发展现状及喷吹煤行业发展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喷吹煤行业发展现状及喷吹煤行业发展价格趋势分析一、喷吹煤我国每年35亿吨左右的煤炭需求,喷吹煤市场规模仅不到1亿吨,但2015年行业集中度CR8已高达83%。
国内钢铁行业喷吹比与国际相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环保与成本因素是喷吹比提升的催化剂。
喷吹煤在炼铁高炉中作为燃料和还原剂用于代替部分焦炭,从而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
以煤代焦不仅可以减少焦煤资源消费,而且能够改善环境。
目前国内各大重点钢厂都将无烟煤、烟煤(包括长焰煤、贫煤、贫瘦煤)和一定的煤粉进行配比,制成喷吹煤用于高炉喷吹。
高炉喷吹技术最初全部以无烟煤作为原料,但由于无烟煤储量低、价格高,愈来愈难以满足钢铁企业降成本的需要,由此催生了其他烟煤喷吹煤。
贫煤、贫瘦煤是高炉喷吹的优选烟煤,而山西潞安矿区是我国最大的优质贫煤、贫瘦煤生产基地,煤质稳定且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的特点。
随着国内钢铁消费量增长及高炉煤粉喷吹技术完善,市场需求正在扩大。
高炉喷吹煤煤比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国际先进水平喷煤比为180-200千克/吨。
《中国钢铁工业科学与技术发展指南2006-2020年》中提出高炉喷煤指标:2006-2010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喷煤比超过160千克/吨,2011-2020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喷煤比超过180千克/吨。
2018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喷吹比为153千克/吨,未来存在较大上行空间。
喷吹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包括:焦炭涨幅低于喷吹煤,钢厂鉴于经济性没有增加喷煤比;中国炼焦煤供应保持稳定,配煤技术提升,焦炭质量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喷煤比上升;喷煤比的大幅度提高需要其他相应技术指标的提高,比如风温水平和富氧率。
喷吹煤在煤炭消费结构中占比极低,缺乏历史统计数据。
由于国内喷吹高炉绝大部分集中于重点钢铁企业,因此通过生铁产量与喷煤比可以测算出国内喷吹煤的需求量。
2018年国内喷吹煤需求为9607万吨。
我国喷吹煤以无烟喷吹煤为主,贫煤、贫瘦喷吹煤次之。
高炉喷吹煤
高炉喷吹煤高炉喷吹煤粉是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无烟煤粉或烟煤粉或这两者的混合煤粉,以替代焦炭起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
一般高炉喷吹煤包括:烟煤、无烟煤、贫煤、贫瘦煤等,结焦性低、灰分较低,固定碳相对较高、可磨性好的煤种都可以作为高炉喷吹用煤。
百科名片高炉喷吹煤高炉喷吹煤产品在得到工业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日益增大及高炉煤粉喷吹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特别是随着中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日渐匮乏,高炉喷吹煤在钢铁冶炼工艺环节的地位日益提高。
喷吹煤粉替代部分焦炭,一方面可节约焦化投资,少建焦炉,减少焦化引起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可大大缓解炼焦煤供求紧X的状况。
高炉喷吹煤煤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逐渐成为钢铁企业不可缺少的炉料之一。
目录简介发展路径经济效应供应特点供应现状未来需求2009年三季度高炉喷吹煤市场预测分析重大意义简介发展路径经济效应供应特点供应现状未来需求2009年三季度高炉喷吹煤市场预测分析重大意义•与国际差距•关键技术•提高煤技术措施展开编辑本段简介[1][2]高炉喷吹煤煤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逐渐成为钢铁企业不可缺少的炉料之一。
高炉高炉喷吹煤喷吹煤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钢铁产能的规模、增长动态及高炉喷吹煤煤比(单耗)增长趋势两方面的因素。
从地域的需求不同层面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将呈现煤比增长率南低北高的趋势。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在中国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之间,当时采用XX煤业集团(前身为XX矿务局)洗精无烟煤作为工业性试验对象,分别在北方鞍钢及首钢等地试验成功,其中XX煤业集团二矿洗煤厂即专门根据鞍钢对高炉喷吹煤产品的需求而设计的,煤炭洗选质量指标也一直沿袭了试验取得成功后由XX矿务局统一制定的系列产品标准(无烟煤)。
高炉喷吹煤在节约钢铁行业冶炼成本等方面,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实高炉喷吹煤作为冶金用途而问世的初衷即决定了这样的趋势:以煤粉部分替代冶金焦炭,使高炉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调剂炉况热制度及稳定运行;喷吹的煤粉在高炉风口前气化燃烧降低理论燃烧度,为维持T理,需要补偿,这就为高炉使用高风和富氧鼓风创造了条件。
高炉喷煤技术优化与改进_
P 起 = 0 . 457493 MPa 支管阻力为 0. 457493 - 0. 433 = 0. 0244 MPa, 小于预定值 0. 1 MPa, 故可以按此管径选择支管。 即现有的支管直径能够满足喷煤量的要求 。 5 # 炉长度缩短了 改造后的 108 mm 喷煤管道, 16 m, 6 # 炉缩短了 27 m, 沿途直角弯头 2 个, 在高炉 因此将上行管道延长了 附近分配器处有 2 m 落差, # 10 m, 6 # 高炉 角度降为 6° 左右, 图 3 为改造后的 5 、 喷煤管道走向平面布置。
3. 2 3. 2. 1
对喷吹操作系统进行优化 喷吹系统改进为自动倒罐
喷吹系统设计为四罐并列单管路上出料, 通常 # 2 # 罐为 5 # 高炉喷煤, 4 # 罐为 6 # 高炉喷 3#、 情况下 1 、 煤, 紧急情况下各喷吹罐可实现互为备用。 设计了 喷吹罐倒罐程序, 经过试验效果较好, 实现了喷煤全 程自动倒罐,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了倒罐时喷 吹的稳定性。 主控室实行“五分钟一看, 十分钟一 算, 十五分钟一调剂 ” 的操作方式。 将喷吹误差率 控制在 3% 以内, 做到高炉减煤时不多喷, 高炉加煤 按高炉要求均匀、 稳定、 连续、 安全送煤。 时不少喷, 3. 2. 2 重新制定一套完善的倒罐程序 1 ) 将备用罐装料补压, 压力高于正常时 20 kPa。 2 ) 当工作罐喷至罐重值达 1 ~ 1. 5 t 时, 就开始 倒罐。 3 ) 关闭工作罐流化阀和补压阀。 4 ) 开备用罐补气支阀与补气出口阀, 并调整补 3 200 m / h 左右。 气调节阀的开度使补气流量控制在 5 ) 调整工作罐的补气调节阀开度, 控制流量, 使总管压力减小波动变化。 6 ) 迅速关闭工作罐的出煤阀。 7 ) 打开备用罐的出煤阀, 送煤。 8 ) 关闭工作罐的补气出口阀和补气支阀 。 9 ) 打开工作罐卸压阀。 喷吹程序改变后, 解决了倒罐频繁引起高炉风 压波动的问题, 风压波动情况对比见图 4 。
浅谈高炉经济喷煤比
浅谈高炉经济喷煤比王立杰尹焕岭赵杨(唐钢不锈钢)摘要:高炉喷煤是降低铁水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同时,直接喷吹煤粉,不经过焦化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
提高喷煤比应具备的条件是:稳定的原燃料质量、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精细的操作和合理煤气分布。
高炉提高喷煤比是冶炼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各单位能满足的条件不同,因此各单位的经济煤比也应根据自身条件确定。
关键词:高炉经济喷煤比理论燃烧温度未燃煤粉置换比0 前言高炉喷吹煤粉则是部分替代焦炭的“提供热量”及“还原剂和渗碳剂”,即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日趋昂贵的冶金焦炭,以缓解因炼焦用主焦煤匮乏所造成的冶金焦炭产量渐显不足的矛盾,最终降低高炉炼铁焦比和生铁成本。
当前高炉生产的一些习惯性认识和操作,直接影响到高炉喷煤的科学性,且给高炉喷煤效益乃至生铁成本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喷煤比就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一项。
1 经济喷煤比的概念所谓经济喷煤比,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产量、原燃料质量、炉料结构、煤和焦炭的市场价格等),喷煤比最高且稳定、焦比和燃料比最低的操作煤比。
可见,经济喷煤比的大小取决于喷煤量水平、煤交置换比和能量消耗利用程度,最终有总燃料消耗、工序成本来确定。
喷煤对高炉工序降低值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J=PCR(P k×R—P m)/1000(1)式中△J——高炉工序成本降低值,元/t;PCR——喷煤比,kg/t;R——未校正煤焦置换比;P k——焦炭价格,元/t;P m——煤粉工序成本,元/t。
从图1曲线可见,喷煤生产操作中存在经济喷煤比。
由于原燃料质量、炉况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经济喷煤比是一个操作范围。
2 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2.1稳定原燃料条件2.1.1提高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能,保证高炉必要炉料柱透气性。
图1 高炉工序成本降低值与喷煤比的关系焦炭在高炉内的骨架作用是煤粉不可替代的,随着煤比的提高,焦炭的负荷随之加重,以及焦炭在炉内停留的时间越长,焦炭的骨架作用更显的重要。
高炉QC小组提高喷煤比降低入炉焦比降低高炉燃料比
黄石新兴炼铁厂高炉降耗QC小组成立于20103年
一、小组概况:
本小组成立于2013年2月,具有扎实的 QC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冶炼理论知识和 生产实践经验,小组成员有行政领导、工 程技术人员和班组骨干。
小组成员情况:
组长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活动周期
姓名 彭云雄 高学谦 丁明春 乔彪海 王晓勇 高志刚 陈明信 祁鹏飞 武志军 占玺
实施以“精料”为 原则的操作方针
综合燃料比降 到530kg/t 以下
右
高炉
高学谦 2013年9月
八、对策实施:
(一)针对第一点冶 强控制偏高,风温、 顶压使用偏低的原因:
采取了降低冶强、提 高负荷,增加顶压、 降低压差的措施
高炉大修开炉后,受 原燃料市场条件的制 约,炼铁成本压力较 大,2013年9月份采 取了降低冶强,提高 综合负荷,增加炉顶 压力,降低炉内压差 的措施,取得了初步 成效。
以来,中心气流过盛,炉顶温度偏高,煤气利用率差,燃 料比消耗偏高等。根据本高炉目前现状,通过对外考察经 QC小组分析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后,高炉应具备降耗的条 件,可以完成上述目标。
四、现状调查:
黄石新兴管业有限公司炼铁厂高炉炉容616m3, 于2009年开炉投产,长期以来入炉原料主要是 105m2带式烧结料和球团矿、生矿还配比本厂内 部碎铁。入炉原料品种多度、结构复杂、粒度不 均匀,导致装料制度与送风制度不太匹配,气流 过盛,煤气利用率较低,燃料比消耗偏高,虽采 取多方面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见下表)。
的措施一直未能实施,进入2014年后随着公司指标目标的要求,对新兴股份
五大工业园区进行月底“裸对标”指标评比。高炉应具备大富氧大喷煤的能
长钢高炉提高喷煤比的措施
长钢高炉提高喷煤比的措施焦刚(长治钢铁(集团)公司炼铁厂)摘要:钢炼铁厂自2002年10月开始喷吹煤粉的研究和试验,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提高风温、改善原燃料条件,改进高炉操作工艺等措施,顺利实现了从无烟煤到烟煤的转换。
2003年,高炉煤比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6座高炉的平均煤比达到135kg/t,焦比大幅度降低,产量增加,生铁成本大幅降低。
关键词:高炉喷煤措施1概述长钢目前共有5座高炉,分别为100m3×2;300m3×1;350m3×2。
近两年来,随着原燃料价格的上涨,钢铁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有效降低生铁成本,成为每个炼铁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以价格低廉的煤粉代替部分昂贵的冶金焦是降低生铁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此,长钢在2002年上马了喷煤工程,并于2002年10月1日顺利竣工投产,全部高炉于10月底开始喷吹煤粉。
喷煤后高炉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很大改善,特别是进入2003年后,通过采取精料、提高风温、增加富氧、改进高炉操作等措施,高炉煤比由2002年的10kg/t提高到135kg/t,个别高炉煤比达到170kg/t以上,煤比提高后,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实现了优质低耗生产。
炼铁厂2002年高炉喷煤比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2提高煤比的措施2.1精料煤比提高后,部分焦炭被煤粉取代,矿焦比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提高入炉矿石品位和减少入炉粉末,合理搭配炉料结构。
根据国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值,一般要求把渣铁比降低到310kg/t以下。
根据长钢实际条件,主要通过提高烧结和球团品位,以及加入高品位的进口块矿(TFe达到65%左右),使入炉品位由2002年的57.82%提高到2003年的59.5%~60.5%,以此来减少渣量,提高炉缸透气性和料柱的透液性。
随着长钢瑞达焦化厂的顺利投产,焦炭供应充足,并且供应厂家大大减少,为焦炭成份稳定奠定了基础。
我厂要求焦炭M40≥80%,M10≤8%,Ad≤12%,S≤0.5%。
优化高炉喷煤煤种配比
经济效益分析: 按5月份焦炭、烟煤和无烟煤价格计算2、6、
7、 8、9五个月吨铁燃料成本如下图:
按成本最高的9月份吨铁燃料成本(统一按5 月份的焦炭、烟煤和无烟煤价格计算)705.65元 与2月份的724.95元比较吨铁燃料效益724.95705.65=19.3元,9月份7炉月产铁量96162.77t, 月效益96162.77*19.3=1855941元,约为185.6万 元。年效益约为185.6*12=2227.2万元。
因7炉3月份焖炉,4月份开炉消耗高未参与 分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1、同样烟煤配比,煤比高,吨铁燃料成本低 (6、7月份对比);
2、6、9月份同样煤比,烟煤配比高的吨铁燃料 成本低;
3、烟煤配比高且煤比低的情况下吨铁燃料成本 还低(8、9月份对比); 由6、7、8、9四个月的指标可以看出烟煤配比 在30%以上、煤比控制在155Kg左右是比较经济 的。
由于烟煤的燃烧率高,通过逐步增加混合
煤中烟煤的配比比例,可放宽磨煤粒径而减少 电耗和减轻磨机损耗,降低设备维修和运营成 本。喷吹煤粉燃烧性能的提高对减少燃料消耗,
降低吨铁成本意义重大。同时烟煤配比比例的 提高使得工艺生产中碳含量下降,氢含量增加, 可减少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 具有积极意义。 2、影响烟煤配比比例提高的因素分析 (1)观念问题: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管理者过 于关注煤粉中固定碳的含量,而忽略灰分及挥 发份对煤粉燃烧率及发热值的影响,片面的认 为只要混合煤的固定碳高燃烧情况就好。其实 在高炉实际生产中煤粉在风口高温区的滞留时 间非常短,只有煤粉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 燃烧掉 才能发挥出煤粉代替焦炭产生热量的作
优化高炉喷煤煤种配比比例降低吨铁成本
结项汇报
2020年10月
浅议提高高炉喷煤比的有效措施
文章编号:2095-6835(2015)08-0144-02浅议提高高炉喷煤比的有效措施支 刚(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生产计划处,河北张家口 075100)摘 要:提高高炉喷煤比是冶金行业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关键措施,提高喷煤比关系着钢铁企业工序能耗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简要阐述了提高喷煤比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而为宣钢提高高炉喷煤比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炉喷煤比;炼铁;焦炭;高炉煤气中图分类号:TF5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5.08.144高炉经风口喷吹煤粉是节焦和改进冶炼工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不仅可以代替日益紧张的焦炭资源,而且还有利于改进冶炼工艺——可以扩展风口前的回旋区,缩小呆滞区,降低风口前的理论燃烧温度,有利于提高风温和使用富氧鼓风,在节焦和增产方面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近几年来,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使得钢铁行业整体低迷,严重冲击了上游原料企业,一部分企业只能通过降低原燃料的质量来维持生存,这就给高炉的稳定、高产和喷煤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提高喷煤比,在原燃料质量变差的情况下保持和增加喷煤量,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喷煤比的经济效益分析提高喷煤比、降低入炉焦比是降低炼铁成本的关键方法。
提高喷煤比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煤粉代替焦炭降低生铁成本对于高炉喷煤比,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在180~200 kg/t。
《中国钢铁工业科学与技术发展指南(2006—2020年)》中指出,2010—2020年间,我国高炉喷煤指标要追赶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下限180 kg/t。
按照当前炼铁原料的价格核算,喷煤量增加1个单位,吨铁成本下降约1.2元,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1.2 节约工序能耗钢铁企业焦化工序能耗为118 kgce/t,而制粉和喷吹工序的能耗只有27 kgce/t。
高炉喷煤
一、高炉喷煤的原因
1、喷煤有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的计算比较 复杂,不是简单的煤焦替换。 2、炼焦污染难以解决。 3、焦煤缺乏。 4、焦炉老化
二、大喷煤给高炉冶炼带来的影响
1、压差升高。原因:一是焦比降低;二是有一部分未燃煤 粉;三是煤气量增加。 焦炭体积减少:块状带主要是孔隙度降低;软熔带主要是焦 窗高度和焦窗内的孔隙度降低;滴落带主要是焦炭滞留时间延长 ,致使焦炭产生更多的粉末,影响渣铁的滴落和煤气的上升。 2、炉顶煤气温度有升高的趋势,特别是高炉晚期,边缘气 流压不住更明显。煤比在150kg/t以下时不明显,到150kg/t左右 时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3、未燃煤粉数量增多:高炉喷煤必然产生未燃煤粉,原因 1)煤粉在风口回旋区时间短,只有1~2ms 2)氧的数量十分有限。
煤粉 (230Kg/t)
重力灰 (2.31Kg/t,占1.00%) 污泥 (4.74Kg/t,占2.06%)
未被利用 (7.69Kg/t,占3.34%)
三、大喷煤与精料
精料是炼铁的基础,国内外在提高喷煤量的过程中,改善 原燃料质量主要围绕着改善料层透气性和降低压差。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 1、焦炭CRI和CSR 大喷煤时,焦炭在高炉内的滞留时间延长,溶损率增加。 4000m3高炉煤比变化对焦炭在高炉内滞留时间和溶损率的影 响 煤 比 kg/t 0 100 200 300 荷 重 增 加 % 1.00 1.06 1.12 1.21 溶 损 率增加 % 1.00 1.22 1.58 2.21 滞留时间延长 % 1.00 1.39 2.29 6.49 焦炭的溶损率与焦炭反应性的定义不同,但两者紧密相联。
6、选择煤粉合适的粒度 根据燃烧学:煤粉的燃尽时间与煤粉粒径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高炉喷吹煤粉的粒度都控制在-200目为80%左右。 煤粉粒度控制比较细的唯一原因是提高煤粉燃烧率,有一系 列的不足,如球磨机能力降低,电耗增加,煤粉输送性能变差, 安全性(烟煤)变差等。 目前煤粉粒度有适当变粗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1)煤种的选择和配煤,使煤粉燃烧率提高,未燃煤粉的反 应性得到改善。 2)粗粒度的煤在回旋区的停留时间有所延长,为煤粉燃尽 创造了条件。 3)原燃料条件比较好,对料层透气性变化有足够的承受能 力。 7、煤枪插枪位置要合理。这个位置应考虑:一是燃烧时间 和燃烧空间足够;二是煤枪的煤粉不能冲刷直吹管内壁和风口内 壁。 8、选择合理的喷煤系统,连续、稳定、均匀 9、操作:上下部调剂。
关于高炉实现大喷煤低焦比技术措施的报告
关于高炉实现大喷煤低焦比技术措施的报告公司领导:为了实现高炉大喷煤、低综合焦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技术部针对常总要求实现喷煤140公斤而燃料比不准大幅度变化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措施,现报告如下:一、前言高炉大量喷煤是炼铁工序节能减排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
2012年炼铁厂综合喷煤比达到了112kg/t,其中无烟煤比为95kg/t,烟煤比为17kg/t,平均风温1141℃。
如何实现140kg/t喷煤量操作,或者,在原燃料质量变差情况下,如何可保持和增加喷煤量,这是当前炼铁技术人员和操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提高喷煤量的限制因素和技术对策高炉提高喷煤量,由于喷煤对炉况和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较大,高炉是否稳定接受更高的喷煤量,存在许多限制因素。
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炉缸热补偿和煤粉燃烧率、上下部调剂和气流分布控制、焦炭质量、渣比。
1、炉缸热补偿与煤粉燃烧率随喷煤比增加,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T f值明显下降。
为保证炉缸热状态需要,欧洲、日本一般要求T f在2000-2100℃以上。
生产实际表明,T f值控制在2000℃以上,能够保证炉温充沛、炉缸热状态正常。
高风温是增加喷煤热补偿的重要手段,每提高1000℃风温可补偿T f值60℃以上。
风温低于1100℃的高炉,应大力采用高风温热风炉先进技术和控制技术,使风温达到1200℃以上。
乌钢第四座热风炉投产以来,高炉风温的提高得到保障,2012年平均风温达到了1141℃,为提高喷煤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1-3号热风炉使用年限已经达到4年以上,因此2013年应对热风炉内的耐火球进行分析更换,从而提高热交换率,进一步提高风温。
富氧既是提高产量的手段,也是增加喷煤热补偿的重要措施。
每富氧1%,可补偿T f40~50℃。
乌钢利用制氧能力富裕的条件尽可能通过富氧鼓风手段提高利用系数和增加喷煤量,2012年富氧率已平均达到3%左右。
当前高炉喷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高炉喷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也在不断的加快,由此就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高炉喷煤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主要就是通过现阶段对高炉喷煤工作中主要存在的现象,例如:基本无综合原煤场、以及高炉喷煤工作中粉质系统还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关的数据库和优化模型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在高炉操作人员对于喷煤数量的调整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因此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根据其具体的内容,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办法,以期能够为我国高炉喷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良好的解决对策,同时促进我国高炉喷煤事业的发展。
标签:高炉喷煤;问题;解决策略1 建立储煤料场并科学管理现阶段,我国很多钢铁冶炼企业中,都存在着工作空间比较狭小,以及不规范的现象,在这些企业中管理工作并没有收到重视,有些企业中甚至直接把火车或者汽车等工具将来煤送如到粉质系统中。
这样的情况,在处理比较大块的原煤的过程中,就需要在制粉的系统中在源头把煤用加碎机进行相关的处理,并且经过原煤的脱去,进行高水分的烘干,这样才能够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展开使用,并且对于冬季的原煤块,还需要进行解冻,才能够进行以上的操作,这样才是储煤料场中比较科学的管理。
同时在利用煤场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煤场选址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还需要把制粉车间设立在主厂房的附近位置,这样有利于原煤的储存以及装卸等工作的进行,同时还需要根据煤场的大小来选择煤源和厂区之间的距离,这一点也是由气候和环境等比较长远的条件进行设定的[1]。
2 建立数据库并科学利用现阶段,我国的高炉喷煤系统还没有建立其合理的数据库,但是相关的研究人员却意识到,建立数据库,并且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能够保证高炉喷煤工作顺利的开展和进行,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高炉冶炼中的制粉系统,还是高炉操作系统都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益,保证企业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想要做好数据库的建立,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还需要注意几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一点就是需要在进场之前,清楚原煤的种类以及产地;第二点就是需要掌握原煤在进场的时候的物理性质;第三点就是需要预先明确原煤的工业分析,其中也包括原煤在进场之前的水分、灰分等等;第四点就是需要了解原煤的工艺性能,指的也就是原煤的火温度、被氧化的情况以及自燃的特点等情况。
提高高炉喷煤比的措施
2 造成高炉喷煤 量低 的主要 因素
()焦炭热反应后强度下降。中型高炉提高 1
喷煤 量后 焦炭 负荷 增 大 ,焦 比下 降 ,焦炭 的热反
炉操作。煤的化学反应性影响煤的燃烧性能。如
某 贫 瘦 煤 在 l10 0 ℃对 C : O 的反 应 性 为 5 .6 45 %,
波 动 大 ( 图 1 。 2 0 — 4焦 炭 热 态 强 度 见 ) 08 0 4 . %,全厂高炉大 面积失 常 ,严 重影 响高炉 28 9
喷煤 生产 。
( 2 )原煤 的哈 氏可磨 性指数低 。柳钢 20 08 年的国内喷吹煤供应商数量多达 4 余 家 ,除了 0
作者 :余水生 ,在职研 究生 学历 ,高级工程 师 ,现
批 。此 制 度 执行 起 来 有 一 定 困难 ,而且 也 不 利 发 挥 炉 长 的主 观 能动 性 。 炉长 和炉 况 管理 小 组
以反应性高的进 口澳洲煤为主要采购煤种 , 同时优选国内采购煤种 ,将反应性低于 8 O的煤 转 运烧 结 或 减 少 其 进货 量 。通 过 优 选采 购 ,
Co n e m e s r sf r I p o i  ̄ t e PCI Ra i u t r a u e o m r v n h 1 t to 0
YU S u - h n WEI o h ise g HUANG Yu — i I - o g Ta — me L AO Yu t n
受原燃料质量下降 ,高炉设备故障,高炉炉 况不顺 ,球磨机与高炉投入不匹配 ,喷煤管道阻
力 等 因 素 的影 响 ,造成 2 0 柳 钢 炼 铁 厂 全年 0 8年 的 喷 煤 比为 12#t 因 此 ,有 必 要 采 取 措 施 , 0k 。 提 高喷 煤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喷煤的现状及提高喷煤比的措施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高炉喷煤现状, 分析了提高喷煤量的限制因素如炉缸热状态,煤粉燃烧,置换比,以及提高高炉喷煤比的措施,通过提高焦炭质量、改善鼓风质量、采用氧煤喷吹、混合喷吹等技术和工艺措施可有效提高喷煤比。
关键词:喷吹煤粉限制因素措施
1 前言
由于受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采用高炉炼铁工艺生产生铁。
这是因为非高炉炼铁技术如直接还原炼铁, 目前只有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得到较大发展, 熔融还原炼铁正处于开发和完善阶段, 同时, 现有高炉生产能力很大, 还有大量的存量资产, 对现有的焦炉和高炉进行改造, 所需投资远比利用非高炉炼铁技术新建的炼铁设施要省得多。
因此, 高炉炼铁技术在炼铁生产中仍将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 高炉生产目前正受到投资、资源、成本、环保和运输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
如何减轻这些压力是推动高炉炼铁继续生存与向前发展的关键。
因此, 大力发展喷煤技术, 提高喷煤量是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高炉喷煤对优化高炉生产, 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扩展风口前的回旋区, 缩小呆滞区; 增加煤气中的氢气含量, 改善还原过程; 增加矿石在炉内停留的时间, 提高一氧化炭的利用率; 有利于提高风温和采用富氧鼓风, 对降低焦比和提高高炉的产量有显著效果; 它可以大量代替价格较高的焦炭, 降低生铁成本, 同时富化高炉煤气, 改善钢铁联合企业的能源供应。
2 高炉喷煤的现状
我国高炉喷煤具有较长的历史。
进入90年代后高炉喷煤技术有了快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高炉喷煤的一些重要技术问题取得突破, 如: 大高炉喷煤粉分配技术、串联罐软连接连续计量技术、可调混合器调节喷煤量技术、风口单支管煤粉计量技术流化上出料浓相输送技术等。
目前, 重点企业喷煤高炉有51座, 占78%, 地方骨干企业喷煤高炉33座, 占28%。
全国高炉喷煤总量从1990年的218万t 增加到1997年的638万t, 重点企业高炉喷煤总量达到489万t, 喷煤比达到84Kg/ t, 地方骨干企业喷煤量达到149万t,通过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 确定了所追求的喷吹煤粉的目标: 吨铁燃料消耗500kg以下, 其中焦炭250kg以下, 煤粉250kg以上, 喷煤率(煤比/燃料比100%)达到50%以上。
目前, 上述目标只有个别高炉短期内达到过, 如宝钢1号高炉1999年9月月平均焦比达到249. 7kg/ ,t 煤比260. 6kg/,t但燃料比超过了
500kg/,t 为510. 3kg/ t。
该高炉1999年全年平均焦比为264kg/ ,t 煤比238kg/,t燃料比502kg/t。
目前, 全球还没有高炉能够达到年平均焦比低于250kg/ ,t 同时煤比高于250kg/t 的。
3 提高喷煤量的限制因素
3.1 炉缸热状态
理论和实践表明, 只要高炉下部热量充沛, 上升的煤气通过热交换就能够保证上部的冶炼过程所要求的温度和热量。
因此, 炉缸热状态成为高炉生产的关键。
表明炉缸热状态的指标有多种,如风口前燃料燃烧的火焰温度(也称理论燃烧温度T理)、焦炭进入燃烧带时的温度Tc、必要的临界炉缸热贮备量等。
世界各国炼铁工作者都把T理作为评价炉缸热状态的参数, 并根据各自的原燃料等操作条件和生产业绩, 统计归纳出各种T理的计算式, 以指导生产。
应当指出, 各国的生产条件不同, 操作习惯也不同, 因此经验计算式不是万能的, 不能不顾自身条件随意套用。
3. 2 煤粉燃烧
与焦炭相比, 煤粉在风口前的燃烧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其共性为同属气固相燃烧反应,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相同。
其特殊性为:首先煤粉燃烧要经历加热脱气、挥发分着火燃烧和残碳燃烧三个阶段, 而焦炭的前两个过程是在炼焦过程中完成的, 只是挥发分被回收成焦炉煤气, 经清洗, 在用户处燃烧, 因此焦炭在风口前燃烧只进行第三阶段。
其次煤粉燃烧需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 即从煤枪出口到燃烧带边缘( 1/3~1/2直吹管、风口小套和燃烧带总长度为2000~ 2500mm) 形成的有限空间内烧完, 否则将作为未燃煤粉被煤气流带入料柱, 而焦炭不受此限制。
最后煤粉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燃烧完。
研究表明, 煤粉从煤枪出口到离开燃烧带的时间仅为0. 01~0. 04s。
3.3 置换比
生产中希望尽量提高煤的置换比。
煤粉置换焦炭主要靠煤粉中的碳置换焦炭中的碳。
在目前高炉炼铁生产中决定焦比的是碳作为热源的作用。
4 提高喷煤比的措施
高炉炉况稳定是喷煤的前提,没有稳定顺行的炉况,喷煤根本无从谈起。
在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焦炭质量、优化炉料结构、改善鼓风质量、采用氧煤喷吹、混合喷吹等技术和工艺措施来提高喷煤比。
4.1 提高焦炭质量
焦炭质量的提高是提高喷煤比的基础。
随着入炉焦比降低、喷煤比及高炉利用系数的提高,焦炭在高炉内滞留时间延长,劣化加剧。
因为在高炉块状带负荷加重使焦炭粒度变小,而在软熔带及以下区域受碱金属和熔融铁的侵蚀,CO2 熔损反应时间延长,熔损率提高,焦炭气孔增多变大、强度降低及内部结构遭破坏,粉化加剧,导致料层孔隙率降低,炉内透气性变差,最终破坏高炉炉况稳定,限制了喷煤比的提高。
通过优化配煤结构炼焦、采用干熄焦技术、煤调湿技术、焦炉大型化、适当延长结焦时间等工艺及技术措施,可明显提高焦炭质量。
济钢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焦炭M40 达到86 % ,CRI<27 % ,CSR >66 %,为高炉进一步提高喷煤比打下了基础。
4.2 改善鼓风质量
1)提高风温。
高炉大喷煤时,理论燃烧温度降低,适当提高风温可补偿理论燃烧温度,提高煤粉的燃烧速度。
生产经验表明,每提高100 ℃风温可补偿T 理70 ℃以上,提高喷煤35 kg/t 左右。
2)提高鼓风富氧率。
高炉喷煤后,煤粉直接进入风口前高温燃烧区,由于煤粉中所含挥发分和灰分比焦炭中含量高,燃烧所产生的煤气体积必然大于全焦冶炼时的量。
全焦冶炼时,一般炉缸每分钟产生的煤气体积约为风量的1.21 倍;而喷煤时,则为风量的1.25 ~1.3 倍,同时燃烧产生的灰分要进入炉渣,使渣量增加,而炉腹煤气体积和渣量的增加,势必恶化高炉下部料柱的透气性而影响高炉内炉料的顺行。
由计算可知,在相同的冶炼条件下,喷煤量由零增加到100 kg/t(不富氧),炉腹煤气量增加0.8% ,渣量约增加4.3% 。
如果在喷煤的同时富氧可减少炉腹煤气量,有利于透气性的提高。
鼓风氧含量提高,氮含量减少,此时虽然风量减少而使鼓风带入物理热有所降低,但由于氮含量减少,使理论燃烧温度升高。
另外富氧鼓风时,气相中氧气的分压力增加,这些都能加快煤粉燃烧率,提高煤粉燃烧率。
4. 3 采用氧煤喷吹技术
采用氧煤喷枪喷煤技术,可使喷吹煤粉的燃烧率进一步提高,煤粉利用率大幅度提升。
4. 4 混合喷吹
烟煤和无烟煤及贫瘦煤按一定比例混合喷吹,比单种煤喷吹具有更好的效果。
烟煤易粉碎、易燃烧但碳含量低,置换比低,并且挥发分高,对安全措施要求高;无烟煤碳含量高,
挥发分低,但灰分高,不易燃烧,且煤质硬难粉碎。
贫瘦煤介于二者之间,但价格高。
3 种煤或2 种煤混合后,可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喷煤比的提高。
5 结语
提高喷煤比是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通过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 认为喷吹煤粉的目标为: 煤比250kg/ ,t 焦比250kg/,t 燃料比500kg/t。
提高煤比的限制性因素很多, 主要有炉缸的热状态、煤粉的燃烧情况、高炉顺行情况及煤焦置换比情况等。
为有效提高喷煤比, 应努力解决好精料质量、鼓风质量、喷吹工艺及高炉操作等问题。
同时, 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高喷煤比, 应根据高炉各自的条件, 努力寻求最适宜的喷煤量, 以达到低耗、高产、优质、长寿和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翁宇庆. 我国冶金工业在新世纪最初几年的科技进步[J].钢铁,2004 (1):1-8. [2]王凤林. 国内外高炉喷吹燃料的现状及动向[J]. 炼铁,1983(1):63 -67 . [3]徐矩良. 炼铁工艺的新发展和炼铁工序的结构优化1J2. 炼铁, 1994, (4): 8. [4]徐矩良. 国内高炉喷煤情况及展望1J2. 炼铁, 1996, (4): 30-32.
[5]叶才彦. 发展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意见1J2. 炼铁, 1992,(4):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