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10课离骚(节选)讲解与例题 苏教版必修3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 离骚(节选) 时讲练通 苏教版必修
四、语言表达 14.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几 个节日中任选两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它的特点。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①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赞,是对污浊社会的抨击。
D.这段文字既介绍了《离骚》的艺术特点,又高度评价了屈 原可与日月争光的品行与志向。
【解析】选B。A项,“艺术成就”于本文无据;C项,文中 无“对污浊社会的抨击”;D项,文中并没有介绍“艺术特 点”。
13.有人说,屈原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纵然自己的理想不 能实现,也要执著追求,无怨无悔,于是自投汨罗江时溅起
③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异曲同工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不及兮 之迟暮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②汩余若将 恐美人
③惟草木之零落兮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朕皇考曰伯庸 )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孟陬(zōu) )
﹒ B.搴阰(bǐ) ﹒ C.辟芷(zhǐ) ﹒ D.不淹(yān) ﹒
﹒
揆度(kuí) 跋扈(hù)
苗裔(yì)
﹒
﹒ 驰骋(chěnɡ)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必修3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一《离骚(节选)》精品教案(二)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版专题二板块一《离骚(节选)》精品教案(二)导语设计图片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老师深情地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他的代表作品《离骚(节选)》,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关于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创作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基础积累字音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yín)览揆.(kuí)肇.(zhào)辟芷.(zhǐ)宿.莽(sù)扈.江(hù)信息筛选1.了解“楚辞”的沿革。
明确:楚辞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
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语文必修3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一《离骚(节选)》精品教案
《离骚》教案屈原【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品质,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教学重点】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1、关于作者及《离骚》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第三模块离骚(节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弘扬楚辞的爱国主义精神
楚辞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可以激发人 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3
关注社会现实
楚辞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在现代社会 中,也需要关注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福祉,积极 投身公益事业。
创新性地将楚辞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和创作中
将楚辞元素融入文学创作
将楚辞元素融入音乐创作
将楚辞元素融入美术创作
将楚辞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在文学创作中,可以运用楚辞 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技巧, 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音乐创作中可以借鉴楚辞的音 色、节奏等元素,创作出具以运用楚辞中的 意象、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 有独特视觉效果的美术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楚辞 中的诗句、典故等元素,增加 生活的文化气息和趣味性。例 如,在取名、题词、装饰等方 面都可以巧妙地运用楚辞元素 。
代表作品欣赏与解读
《离骚》
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充满着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强烈的个人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等手法, 表达了作者对楚国政治黑暗的愤懑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九歌》
是一组祭祀用的乐歌,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等九篇。这些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神祇的形象和祭祀的场景, 展现了楚地巫风盛行的情况。
东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交融现象探讨
文化交流背景
交融意义与价值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东西方文化交 流日益频繁,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交融 提供了可能。
东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交融丰富了世界文学 宝库,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对 于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离骚》节选(解析版)
《离骚》节选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离骚〔先秦〕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3备课参考:离骚(节选)(课件+教案+课堂实录+同步练习等,1
离骚第三课时一、艺术欣赏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手法。
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1、通假字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2、古今异义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代序:依次替代 / 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纯粹:美德,完美 / 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捷径:邪出的小路 / 近路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 同一个党派的人武:足迹 / 关于军事的3、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4、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号角,为你长鸣《离骚(节选)》课件
2
纷(多)吾既有此内美(内在美德兮), 又重 加上之以修(美好)能(才能
扈(hù 被,披)江离(香草名)与辟芷 兮,纫(连缀,联结)秋兰以为(香草名) 佩(衣带上的装饰品。)
我既有繁多的内在美德啊, 又有优良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 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 作为身上的佩饰。
吾路 将漫 上漫 下其 而修 求远 索兮 。,
《 离 骚 》 ( 屈节 原选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 诗人,名平平 ,字原,战国时期楚国 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 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 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 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 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 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 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太阳与月亮飞快地运行不停留 啊,春天与秋天依次更替着。想到 到草木的凋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 衰老去!
5
不抚(持有,把握)壮而弃秽(污秽)兮, 何不改此度(治国法度)?乘骐骥(骏马) 以驰骋兮,来吾道(dǎo,通“导”)夫 先路(前面的大道)!
何不趁着壮年抛弃秽政啊,何不 改变这种治国法度?乘着骏马向前 奔驰吧!来,我愿意做向导在前开 路。
3
汩(yù,如流水一样迅疾)余若好像 将不及﹙赶不上﹚兮,恐年岁之不 吾与﹙等待﹚。朝搴(qiān,攀折)阰 之木兰兮,夕揽(采摘)洲之宿莽
(经冬不凋的草)。
流年似水,我惟恐赶不上啊, 只怕岁月不留人。清晨去采摘 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在洲畔 拔取经冬不凋的小草。
4
日月忽(快速)其不淹(停止/久留)兮, 春与秋其代序(依次更替) 。惟﹙想,看﹚ 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 (指楚怀王) 之迟暮 (晚暮,指衰老)。
语文必修3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一《离骚(节选)》精品教案(二)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版专题二板块一《离骚(节选)》精品教案(二)导语设计图片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老师深情地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他的代表作品《离骚(节选)》,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关于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创作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基础积累字音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yín)览揆.(kuí)肇.(zhào)辟芷.(zhǐ)宿.莽(sù)扈.江(hù)信息筛选1.了解“楚辞”的沿革。
明确:楚辞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
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第三模块离骚节选课件 苏教必修3
八、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 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出身贵族,早年 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位至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 被怀王疏远,又被顷襄王放逐。后因秦兵攻破楚国 郢都,屈原在悲愤绝望中自沉汨罗江。他是杰出的 政治家和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1953年,屈 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哥白尼、英 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 的隆重纪念。
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 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 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 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职。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 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 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奸臣的诬陷 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 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 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 耐,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今义:美貌的女子
六、文言句式 ①恐年岁之不吾与 __宾_语__前__置__句______ ②肇锡余以嘉名 __状__语__后__置_句_______ 七、名句默写
①_纷__吾__既__有__此_内__美__兮_____,又重之以修能。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__春__与_秋__其__代__序______。 ③惟草木之零落兮,__恐__美__人__之__迟_暮______。 ④___乘__骐__骥_以__驰__骋__兮_____,来吾道夫先路!
语文必修3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离骚》最新同步教案10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离骚》最新同步教案《离骚》教案10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掌握“修姱”、“羁”、“谇”、“怨”、“浩荡”、“溘”、“尤”、“反”、“忳”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能力目标: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赋与比的写法;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第一课时一、1、简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
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
2、解题:《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
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_______”义;“骚”,“________”义。
“离骚”,即“________”的意思。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
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3、屈原:(约前339 —约前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
名_____ ,字____ ,又自云名_____ ,字_____ 。
战国楚人。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
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
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诵读课文1 、指导朗读注意节拍如:长太息/ 以掩涕兮余/ 独/ 好修/ 以为常虽/ 体解/ 吾/ 犹未变兮岂/ 余心/之/ 可惩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 、注意延长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顾以游目兮——讲解:“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专题二离骚节选苏教版必修
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 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 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 姓心中。
——《凛然正气》
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 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 阳(今湖北秭归)人。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历 经三逐三放的屈原悲愤难平,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 的政治理想。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 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 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D.最后两节诗人用“美人”比喻自己梦寐以求的追 求和理想,用“乘骐骥”来比喻为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积 极追求。
一、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 2.扈江离与辟.芷兮 3.来吾道.夫先路 二、古今异义
1.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 递相更替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同“ 赐 ”, 赐给 同“ 僻 ”,幽僻 同“ 导 ”, 引导
2.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 喻指君主。一说,美人是自喻
今义: 美貌的女子
3.纫秋兰以.为.佩
尚、操守清白的一项是
()
①惟庚寅吾以降 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③扈江离与辟
芷兮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 ⑤朝搴阰之木兰兮 ⑥乘骐骥以
驰骋兮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④
解析:①写出生时间,④只说时间流逝,⑥说的是君主。
答案:B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诗人自述了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 来,表现了诗人贵族出身的责任感。 B.3、4节“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 喻,写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品行。 C.第5节写诗人深感时不我待,借以慨叹时光飞逝,引 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3备课参考:离骚(节选)(课件+教案+课堂实录+同步练习等,1
离骚(节选)【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侘傺..(chà chì)方枘.(nèi)溘.死(kè)B、攘诟.(gòu)芰.荷(zhī)岌岌..(jíjí)C、鸷.鸟(zhì)方圜.(huán)兰皋.(gāo)D、谣诼.(zhuó)罹.难(jí)杂糅.(róu)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3、默写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继而指斥那班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
(3)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4、多用“兮”字是楚辞的形式特点之一。
“兮”字通常出现在三种位置上,各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种是在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有感叹的意味;第二种是在一句话末尾,表示语意未尽,需待下句补足;第三种是表示一个句子中间的延长,不可读断。
把下列句子归类,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山林。
D、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E、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F、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属于第一种的有:。
属于第二种的有:。
属于第三种的有:。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朕.皇考曰伯庸(皇帝的自称)②惟庚寅吾以降.(降生)③日月忽.其不淹.兮(忽:忽然;淹:淹没)④惟.草木之零落兮(思念)⑤不抚.壮而弃秽兮(握持)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又重.之以修能重:再加;修能:美好的才能。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苏教版必修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 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重申自己始终以 “好修”为乐,即使为此遭受极刑也决不改 变。)
本课便是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听读——生读——齐读
朗读指导
?音读 ? 意读 ? 情读
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 《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 为“二二”;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 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除外),一般 是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为语助词, 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 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
屈原生平: 出身贵族,学识渊博 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信而被疑,忠而被谤
辗转沅湘,自沉罗江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 (11篇)、《九章》( 9篇)、《招魂》 ,凡23篇。其 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 诗。全诗373句, 2490 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 抒发忧国之 思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 代浪漫主义 文学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 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 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 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 念。
“楚辞”与《楚辞》
“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 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长 短不一,多用 “兮”字。
《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 集。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第三模块离骚节选练习 苏教版必修3
【2012优化方案练习】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第二专题第三模块离骚节选一、语段阅读阅读《离骚(节选)》,完成1~4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思量B.肇.锡余以嘉名肇:始C.又重之以修.能修:美好的D.惟.草木之零落兮惟:只有解析:选D。
惟:思。
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乘骐骥以.驰骋兮②肇锡余以.嘉名③恐美人之.迟暮④帝高阳之.苗裔兮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D。
①连词,来;②介词,把;③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助词,的。
3.下列对“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明屈原出身高贵,是楚王室的后代,所以他必须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
B.从“苗裔”来判断,屈原应是苗族人的后代。
C.由“朕”“皇考”可以推断,屈原的太祖父曾经是皇上。
D.表明屈原出身于贵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
解析:选D。
A项,“所以他必须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不当;B项,“苗裔”意思是“后裔”;C项,“朕”意思是“我”,“皇考”意思是“父亲”。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既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又加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离骚(节选)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感、忧民意识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2.能够准确理解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的比喻义,把握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他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20世纪中期,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留存下来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2.探寻背景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它是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创作于流放中。
《史记》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而《报任安书》里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不管如何,《离骚》属于屈原志不得申,又心系国事的忧愤之作是不争的事实。
1.识字注音(1)重点字苗裔.(yì)揆.(kuí)搴阰..之木兰(qiān pí)肇.锡(zhào)扈.江离(hù)辟芷.(zhǐ)骐骥..(qí jì)朕.(zhèn)孟陬.(zōu)兮.(xī)(2)多音字2.字形辨认3.通假字(1)肇锡.余以嘉名(同“赐”,赐给)(2)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幽僻)(3)来吾道.夫先路(同“导”,引导)4.一词多义5.古今异义(1)纫秋兰以为..佩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2)恐美人..之迟暮古义:喻指君主。
今义:美貌的女子。
(3)春与秋其代序..古义:递相更替。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4)恐年岁..之不吾与古义:时光,岁月。
今义:年纪,年代,年成。
6.词类活用(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取名;字:取字)(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质)(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名词作状语。
朝:在早晨;夕:在晚上)(4)不抚壮而弃秽.兮(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秽恶之行)(5)纫秋兰以为佩.(动词活用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7.特殊句式(1)肇锡余以嘉名(介宾短语后置句)(2)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1.屈原自叙家世、生日、名字,有何意图?提示:意在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既表现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又说明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身不凡,降生时刻也不凡。
自己降生在“寅年寅月寅日”。
名字也尊贵,绝非一般,是父亲兆卦赐予的。
诗人叙说这部分内容时,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提示: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主人公形象。
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纯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
全诗始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
3.这首诗是如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提示:屈原既注重内美修洁,又注意外美修饰。
注意外美修饰,所以要塑造采摘花木、披挂香草、高冠长佩,集众美于一身的形象。
“奇服”“纫秋兰以为佩”既是屈原追求外美的表现,亦是洁身自好的象征。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直、善良、忠诚、公正无私、坚持真理、热爱祖国这些美德和情操,才是高尚的、美好的人,反之就是卑鄙丑恶的小人。
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在《离骚》里具体表现为赋予抒情主人公美名、美德、美政理想。
并以美人、美物等来象征明志。
1.作者在《离骚》的开篇突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开篇在内容上突出了诗人的品质。
诗人不仅具有“内美”(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而且具有“修能”(美好的品质和才能)。
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出身高贵,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他的祖国,爱国是其内在的美好品质;突出其自身的高洁,同时也表明屈原与现实的抗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不屈精神。
2.诗中写到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这些香草、香花、香木,大都象征了诗人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
把这些事物写进诗中,一方面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另一方面增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色。
3.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提示:面对现实,诗人非常焦虑:“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对一心报国的志士而言,最令人担忧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质和超凡的才能献给国家!另一方面,诗人更是充满忧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在这里指君王。
君王昏聩误国,保守落后,政治混乱。
诗人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
诗人在发出“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的劝告后,又以昂扬的斗志发出呼喊:“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诗人想像驾着骏马奔向远方,他热情地回首,望着徘徊无路的楚王,高喊着“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诗人崇仰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所以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引路人自居。
怎样看待屈原的“美政”理想?提示:观点一:屈原的思想过于理想化,他并没有全面地考虑当时楚国的社会实际,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计楚国的未来,所以他的所谓“美政”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观点二:屈原的理想“可欲而不可行”,他只是从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中获取治国之策,但这些东西已随着时代的前进变得落伍了,再加上屈原的思想又不能与时俱进,因而才制订出一套脱离实际的治国方案。
其后的商鞅变法则是从秦国的实际出发,制定改革方案,所以取得了成功。
观点三:屈原的精神、节操是一种高尚的象征,所以千百年来为国人所推崇。
但是,屈原的思想太幼稚,因为他的思想更多的是源于书斋,源于历史,没有从生活实际出发。
楚国当时君主昏庸、小人当道以及战国时代诸侯混战的现状,都决定了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1.比喻、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形象地表明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2.语言富有韵律感、音乐性。
(1)隔句押韵:“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中“度”“路”是韵脚。
(2)普遍使用语气词“兮”:在诗中,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3)大量使用对偶句:“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
2.浪漫主义手法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1)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
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而诗人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又向人们展示了其坚贞不屈的精神。
(2)比兴手法的运用。
“依诗取兴,引类比喻。
”《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
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象具有了象征意义。
导练目标移情手法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移情法”。
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景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
运用移情手法,写一篇写景抒情的短文,300字左右。
创意激活首先,移情入景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景物上,借景物把看不见的情表现得具体、鲜明、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处理好情与景的色彩问题。
移情入景时,应使感情的色调与景物的色调有种逻辑关系。
其次,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手法。
移情入景时,若适当选用拟人等手法,则既能突出“移情”的特点,也容易把景物与情感结合,使描写更为生动、传神。
范例展示听雨书房里到处堆满了书,桌子、椅子、窗台和小床都成了书的地盘,狭小的空间显得有些拥挤。
拉开窗帘,才发觉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本能地拿起一本《我愿意活在宋朝》读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心底的宋朝总是湿漉漉的。
喜欢柳永极具特点的浅吟低唱,“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高阳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喜欢范仲淹慷慨豪壮之中的侠骨柔情,一曲《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曲《渔家傲》滴落了多少“将军白发征夫泪”。
还喜欢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奇怪的是它们都被雨水打湿了,将一身疲惫的伪装脱得干干净净。
听着窗外雨滴打在灯箱上的声音,在潮湿的夜里读潮湿的诗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过,在雨季里不能泡得太久,否则会感觉到窒息般的难受。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抬起头才发觉,一株报春花正抖落身上的雨滴,露出浴后新放的花蕊,夹杂着一股书香味,穿透玻璃窗向我走来。
话题集锦(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时光易逝,青春难再;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2)屈原在《离骚》中反复渲染自己高贵的身份,强调自己的“内美”“修能”,体现了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更表明了他高尚的人格追求。
屈原高歌“来吾道夫先路”,当仁不让,愿成为君主的引路人,这表达了其虽遭厄运仍坚守高尚品格,坚信真理的执着精神。
屈原保持着高洁的志向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如一盏长明灯,照亮了中国历史的漫漫长夜。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伟大的人格与尊严;②追求;③修养;④志向与理想。
(3)屈原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爱国情感、顽强的斗争精神感动了世界,让世人敬仰。
他身遭数度贬谪,仍苦苦求索,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不惜以身殉志,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和人生的启迪。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逆境与奋斗;②困难与求索;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佳作片段当黎明还在不断孕育的时候,你就摸到了光亮的触角,并且长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