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虹口初三语文二模【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一、【杨浦区】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⑤。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

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

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

③部伍:兵士的队伍。

④縻:束缚。

⑤候:侦查。

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

⑦少选,一会儿。

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

(4分)(1)徐.谓其下徐()(2)比.其复来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

(3分)□敌→□敌→□敌→破敌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1、(1)慢慢地,缓缓地(2分)(2)等到(2分)2、(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分)3、诱待痹(3分)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并予以劝解。

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2分)二、【徐汇区】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

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

15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15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专题虹口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9分)①常见有消息说“越来越的青年人将偶像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的哀叹,说如今的年轻人心里没有榜样只有偶像。

②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只是简单地将偶像当成榜样的代名词了吗?③我不同意。

“偶像”这个词,因为含有“虚幻"“肓目"的意思,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对立.④况且,当下中国有責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榜样比比皆是.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四点四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我就不撤岗”;特警张劼保护居民楼二百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场、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其实,榜样一直在我们身边.他们恪守和实贱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⑤当历史进入我们这个大发展、大繁荣、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人生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对榜样的看法也变得多元起来,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⑥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⑦明星可以吗?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当然值得引为榜样。

⑧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

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

⑨“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⑽其实身边的人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

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

⑾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一、【杨浦区】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⑤。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

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

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

③部伍:兵士的队伍。

④縻:束缚。

⑤候:侦查。

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

⑦少选,一会儿。

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

(4分)(1)徐.谓其下徐()(2)比.其复来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

(3分)□敌→□敌→□敌→破敌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1、(1)慢慢地,缓缓地(2分)(2)等到(2分)2、(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①怖,以为象著必不加于土硎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③,则必旌④、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21分)跟着父亲读古诗潘向黎①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②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

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

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③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

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

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繼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

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④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

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

”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

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

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⑤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

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⑥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

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

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⑦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觉得优美,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这首诗的价值已经足够。

【文言文】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文言文】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关键字】文言文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一、【杨浦区】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⑤。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

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

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

③部伍:兵士的队伍。

④縻:束缚。

⑤候:侦查。

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

⑦少选,一会儿。

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

(4分)(1)徐谓其下徐()(2)比其复来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

(3分)□敌→□敌→□敌→破敌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1、 (1)慢慢地,缓缓地(2分)(2)等到(2分)2、 (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分)3、诱待痹(3分)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并予以劝解。

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2分)2、【徐汇区】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

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B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B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2.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3. , 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4.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末句中“伊”字含义丰富,既可以理解为,也可以理解为。

(2分)7.对词中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伫倚危楼风细细”写出主人公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

B.“无言谁会凭阑意”指因没有遇上熟识的人交谈,故没人理解他的“凭阑意”。

C.“强乐还无味”写勉强欢笑但仍抑制不住愁绪,更写出“春愁”的缠绵执着。

D.“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因为“春愁”的折磨而痛苦、无奈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B.作者选择与古人不一样的登山路线,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天门。

C.“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仅一句,就写出了登山途中的艰险。

D.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顶晚景图。

2018上海虹口二模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2018上海虹口二模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2018.0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答案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⑴,青眼聊因美酒横。

(黄庭坚《》)⑵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⑶唐诗中多有从广阔的时空观照现世人生的佳篇佳句。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代表,杜甫《登楼》一诗中“,”也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⑴以下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不契合的一项是()(2分)A.年会上,徐主任赞扬各位员工的出色表现后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希望大家各展所长,创造公司蓬勃发展的春天。

”B.同学聚会,回忆往日趣事,畅谈今朝抱负,其乐融融。

老班长感慨地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C.张师傅祝贺刚刚在全国技能比赛中摘得桂冠的徒弟说:“‘丹山万里桐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为你的成绩感到骄傲!希望你再接再厉!”D.小林是名牌大学高材生,但是工作两年,始终未遇伯乐。

朋友安慰他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⑵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体育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也并非现代或西方的特点。

对统治阶级来说,体育可能一直是一种狡猾的压迫和规训方式,既可以,也可以。

但同时,体育在本质上仍是给大众带来愉悦的游戏,,。

对于体育权力的批判审视,并不妨碍日常对于运动的热爱。

①普通民众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发挥潜能②像罗马皇帝一样通过娱乐麻痹大众③如射礼一般用来训练人们的纪律和服从④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的自由A.②③①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5分)朋友圈: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①博客引领风骚三两年就被微博替代,“你微博了吗”一度变成问候语,微博号不仅像电话号码一样在朋友、熟人间流通,还兼容粉丝和陌生人。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4)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5)则吾斯役之不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诗中加点词“余”的意思是_________。

3.本诗描写了诗人______时的所见所思,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是________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4.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2)徒属.皆曰(_________)5.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6.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采取的三个策略,请概括。

(1)激怒将尉;(2)________;(3)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①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附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附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汇编—记叙文2018年初三二模宝山-嘉定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跟着父亲读古诗潘向黎(1)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2)听上去平淡无奇—一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

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

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3)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

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

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

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4)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

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

”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

等放署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

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5)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

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6)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

父亲又不在身边,我没人可问。

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15区全)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15区全)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15区全)宝山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2分)子奇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既而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

(2分)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14.B(2分)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

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精品】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与答案汇编.doc

【精品】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与答案汇编.doc

2018 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一、【杨浦区】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①②,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③④军。

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⑤。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⑥⑦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⑧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

不⑨能立,人气亦阑。

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

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

③部伍:兵士的队伍。

④縻:束缚。

⑤候:侦查。

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

⑦少选,一会儿。

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

( 4 分)( 1)徐谓其下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2)比其复来比().3分)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

( 3 分)□敌→□敌→□敌→破敌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 2 分)1、(1) 慢慢地 , 缓缓地 (2 分 )(2)等到(2分)2、( 敌军 ) 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 贪图牛羊这些小利) 而军容不严整, 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分)3、诱待痹(3分)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 并予以劝解。

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2 分 )1二、【徐汇区】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

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

上海市虹口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

(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

(《卖炭翁》)(2)草枯鹰眼疾,______。

(《观猎》)(3)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4)殚其地之出,______。

(《捕蛇者说》)(5)______,学而不思则殆。

(《孔孟论学》)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现代文(一)“人生难得几精彩”中提到了苏东坡、王勃、庾信等文学家,请简略介绍其中一位文学家。

3.朱永新教授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远离经典,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教授则表示反对,他认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

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对此没有必要建立‘国家阅读节’。

”上述两位专家对建立“阅读节”发生了争议,请你对余秋雨的观点发表看法。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

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

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

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

(2)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上海市虹口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3)欲说还休,______。

(《丑奴儿》)(4)吾视其辙乱,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5)______,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春节期间,国人去日本旅游,很多人买了吹风机,据说是采用了纳米水离子技术;很多人买了陶瓷菜刀,据说耐磨是普通钢的60倍;很多人买了保温杯等等……更让人吃惊的是,居然还有很多人买回了马桶盖。

这款马桶盖一点也不便宜,售价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它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的“痛点”是,它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而且贴着“中国制造”。

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口吻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

”据统计春节前后的10天时间,45万中国人在日本砸了60亿人民币。

这样额的场景大抵可以被看成是“安倍经济学”的胜利,也是“日本制造”的又一次逆袭。

(1)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

(2)为上述文字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3)对下列两种说法你持什么态度?并说说理由:甲说:日本货,质量好,品质的象征,出去一次尽量多买些。

乙说:我们要爱国,一定要支持国货反对日货,尽量不要买。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乱花”的意思是______。

(2)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湖的水态。

B、颔联描绘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写出春草浓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接抒发诗人春行的喜悦心情。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初三虹口二模有答案

初三虹口二模有答案

虹口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初三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 ,为伊消得人憔悴。

??? (《蝶恋花》)3. 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5. 斯是陋室,。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词曲,完成第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6.“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7. 曲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曹刿分析鲁庄公治理国家的特点。

B.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

C.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D.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0.选文“”交代了作战背景,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展开。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则不予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4.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5.则吾斯役之不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加点词“余”的意思是_________。

(1分)7.本诗描写了诗人 时的所见所思,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是 (3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0题(9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广故.数言欲亡() (2)徒属.皆曰 ( )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采取的三个策略,请概括。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2018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D. (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务必用德行叫诫下属,百姓很接受他。
9. 第③段中最能概括本段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远近称之,政绩尤异”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句子,你认为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
A. 第①段后
B. 第②段第③段之间
C. 第③段后
D. 单独成第④段
⑦又一阵雨来,他被“捉”回家。他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姑姑,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握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
⑧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我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窗啊?
⑩小侄儿答,是为了让小猫小狗进来呀,还有小鸟进来呀,还有小兔子小熊进来呀……我失笑不已,小侄儿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
⒂感动。我发现,原来,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的,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长了一对会飞的翅膀。
16. 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B. 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一暖。
C. 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D. 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常见有消息说“越来越的青年人将偶像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的哀叹,说如今的年轻人心里没有榜样只有偶像。
②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只是简单地将偶像当成榜样的代名词了吗?
③我不同意。“偶像”这个词,因为含有“虚幻”“盲目”的意思,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对立。
③我去时是冬天。冬天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A.洒B.漏)下一点两点来。我看到几个老妇人,从老房子里捧了被子出来,追着阳光走。阳光走到哪儿,她们就把被子晾到哪儿,一边拍打着被子上阳光的羽毛,一边闲闲地说话。她们看到诧异的我,笑着对我说,我们在赶太阳呢。脸上是一派的安详。

2018年上海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此书相传是_________(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2018初三虹口区初三语文模拟卷参考答案

2018初三虹口区初三语文模拟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2018.11淡妆浓抹总相宜 (3分)2山河破碎风飘絮 (3分)3雪尽马蹄轻 (3分)4青树翠蔓 (3分)5醉翁之意不在酒 (3分)6.C(2分)7.报国无门(壮志难酬)1分、悲愤郁闷(或抑郁、悲愤,或沉痛、悲愤、不甘)1分8.清朝袁枚(各1分)9.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

(3分,前两句要求补充主语,少一个扣1分;“归”“形”翻译错扣1分;状语后置没有体现出来不扣分)10.我的不幸(遇到张氏)与黄生的幸运(遇到我)或者“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2分)读书要专心,还书要快(2分)11⑴拉(牵、伸)⑵制作(做)(各2分)12.B(3分)13.先向佛祈祷得到佛的帮助(从敬畏心里上捕获民众),然后病能否医治取决于药丸是否跳入佛手中(从神奇现象上欺骗民众)(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答对得3分)14.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骗术终究会被揭穿不能长久。

遇到问题要善于探究(思考、分析)(2分)15.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的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2分,回答完整,得2分,只答后一句得1分)16.列数字、作比较(各1分)具体准确突出(强调)(1分)说明了太阳风形成的水少(2分)。

17.(各2分)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是有水存在的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的大量水太阳风形成的水降落地球18.文章第②段写的是地球本身有水存在,是一个内部原因(1分),而文章第③段开始写外部带来水,(1分)是一个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1分);(“太阳系的所有物质都含有水”是地球水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第③段与第④段紧密相接,说明地都是“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大量水”同一内容,所以不可分割。

(1分)19.A或D20.狼藉(2分)21.①-③玉柱伯回到刘家湾(或回家乡或回村)查处村书记(贪官)并选拔新书记。

(玉柱伯回乡查处贪官1分;选拔新书记1分)④-○11玉柱伯特意走访每家的后院。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xx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2【注释】①纣:殷纣王,箕子:纣的叔父。

②硎:盛菜羹的器具。

③菽藿:指一般的蔬菜。

④旌:牦牛③肉圃:肉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多,故称储存肉的地方为圃。

⑥炮烙:烤肉的铜格,也是一种刑具。

⑦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

1、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食于茅茨之下.A.饭B.粮食C.吃D.喂养吾畏其卒A.士兵B.结局C.终止D.死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概括内容的一项是 A.象箸之忧 B.箕子之言 C.纣王之奢D.天下之祸最能体现主旨的词是 A.俭以养德 B.祸不单行 C.变本加厉 D.见微知著 1、CB2、当年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感得害怕。

3、AD四、【奉贤区】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状。

赋易之,对饮酒,降,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节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注释】①荛牧儿:打柴放放牧的孩子。

②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

③为市:去做人口买卖,这里指寻找买主。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之虚所卖之( ) (2)得绝( )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面对面(一起)喝喝酒,醉了3B.两个强盗轻视他,对付着喝酒,醉C.两个强盗轻视他,面对面(一起)喝喝酒,醉了。

D.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对付着喝酒,醉了。

3、(1)童区寄逃脱的方法是:“”(2分) (2)下列对这个故事的启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遇到危险要冷静。

B.遇到危险要假装弱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初三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2.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屠乃奔倚其下,。

(《狼》)4.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5.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7.本诗描写了诗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广故.数言欲亡(故:)(2)徒属.皆曰(属:)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10.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采取的三个策略,请概括。

(2分)(1)激怒将尉(2)(3)(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①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①守之。

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来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③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注释】①庵:小草屋。

1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道:)(2)居.一宿而葱大失(居:)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致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怀念他。

B.(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必须用德行训诫下属,百姓很怀念他。

C.(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努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接受他。

D.(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务必用德行训诫下属,百姓很接受他。

13.第③段中最能概括本段内容的句子是14.“远近称之,政绩尤异”原文中抽出的句子,你认为它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A.第①段后B.第②段第③段之间C.第③段后D.单独成第④段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①常见有消息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将偶像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的哀叹,说如今的年轻人心里没有榜样只有偶像。

②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

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只是简单地将偶像当成榜样的代名词了吗?③我不同意。

“偶像”这个词,因为含有“虚幻”“盲目”的意思,容易使人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对立,也不可混为一谈。

④况且,当下中国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榜样比比皆是。

年轻的航母舰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四点四...牲;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80后特警张劼为保护居民楼二百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其实,榜样一直在我们身边,他们恪守和实践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⑤当历史进入我们这个大发展、大繁荣、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人生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对榜样的看法也变得多元起来,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

⑥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⑦偶像明星可以吗?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颜值炒得大红大紫,当然值得引为榜样。

⑧普通人可以吗?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

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

⑨“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能称为榜样?⑩其实身边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

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

○11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

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20岁、30岁。

愿我们青年人能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15.从全文看,本文是写给这一特定群体的,文中的依据是“”。

(2分)16.如果要选择论点作为本文标题,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A.小议榜样B.做自己的榜样C.榜样的力量D.榜样就在身边17.选文第③到第⑩段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证,请完成填充。

(7分)18.第①段不能删除的理由是(4分)19.请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四点四秒”的作用。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会飞的太阳①去一个老房子找人。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后。

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

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春天绿着,秋天黄着。

墙壁上涂抹的白石灰,已斑驳成印象画了。

前面的高楼挡着,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

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飞了。

留守在这儿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去时是冬天。

冬天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A.洒 B.漏)下一点两点来。

我看到几个老妇人,从老房子里捧了被子出来,高兴地追着阳光走。

阳光走到哪儿,她们就把被子晾到哪儿,一边拍打着被子上阳光的羽毛,一边闲闲地说话。

她们看到诧异的我,笑着对我说,我们在赶太阳呢。

脸上是一派的安祥。

④赶太阳?多好的一个词语!我在这个词语前驻足,从此铭记在心。

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一暖,因为。

⑤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

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是潮乎乎的了。

南方的梅雨天,总是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玩得兴高采烈的。

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

五岁的小侄儿,也跟着别的孩子,去踩洼地的积水玩。

孩子的快乐,简单透明,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被“捉”回家。

他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姑姑,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

”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握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

⑧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我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窗啊?⑩小侄儿答,是为了让小猫小狗进来呀,还有小鸟进来呀,还有小兔子小熊进来呀……我失笑不已,小侄儿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

○11他又开始画树和花,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子似的挂着。

○12后来,他画了一个大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

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

○13我说,太阳怎么长了翅膀呢?○14小侄儿头也不抬地说,太阳本来就有翅膀啊,下雨的时候,它飞出去玩了,一会儿,它还会飞回来的。

○15感动。

我发现,原来,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的,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长了一对会飞的翅膀。

20.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B.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

C.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D.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21.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小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分)(1)(2)22.阅读第③段,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4分)选择:理由:23.根据文意,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

(3分)2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阴雨总会过去B.逆境需要阳光C.快乐源于心境D.美好需要发现三、综合运用(10分)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10分)初中四年来我们读过许多名作名篇,认识了许多名著中的人物。

在阅读中,我们高兴着、伤心着、陶醉着、感动着……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呐。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甲:有那本书啊!乙:梁山泊甲:和祝英台嘛!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甲:你刚才说的梁山……乙:水泊梁山。

甲:宋江有吧?乙:对对对!甲:扈三娘?乙:有!甲:化蝶了嘛!乙:啊……(选自相声《满腹经纶》)□□□□□四、写作(60分)26.题目:我的青春故事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初三语文答题思路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一句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谁家新燕啄春泥2.衣带渐宽终不悔3.弛担持刀4.夕阳西下5.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二)诗词理解(4分)6.剩余,剩下(1分)7. 登楼远望(登高远眺或登楼观景,2分)愁(1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8.(1)故意(2分)(2)部属、隶属(2分)9.吴广一向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调遣。

(3分,关键词“素”、“卒”“为用”,句子不通顺1分)10.(2)召令徒属(1分)(3)诈称公子扶苏项燕(1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1)路,途(在路上)(2分)(2)停留(2分)12. A (3分)13.武阳境内,路不拾遗(2分)14. D(3分)A(1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20分15. 年轻人或青年人(1分)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只是简单地将偶像当成榜样的代名词了吗?(或愿我们青年人能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1分)16. D(3分)17.A.③-④(1分)B.⑤-⑨(1分)C.⑩(1分)D.多元时代榜样是有标准的,在此标准下,很多人都能成为榜样。

(2分)E. 关键是要明确学习榜样的内容(精神)(2分)18.列举生活中关于“偶像与榜样”混谈的常见现象(或者片面的看法),引发读者关注或思考,(2分)引出后文作者的认识以及关于“榜样”这一论题的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