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6〓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 课件

关键在于什么?
提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考点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探究研析】
中国近代兴起于晚清,高涨于民国的社会 习俗的嬗变并不是即时出现的,它是由当时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诸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析材料得结论】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 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 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 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 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 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 材料三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 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 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 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 社会风尚研究》
A.大众传媒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更新
3.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
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
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 个时代的特征是(
C)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材料二
据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
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 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 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件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件 岳麓版

陶行知
(1891~1946年)
创办晓庄师范 学校,提出生活教 育理论。他主张生 活即教育,社会即 学校,教、学、做 合一。Βιβλιοθήκη 特立(1877~1968年)
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教育家。提倡 平民教育,从事教育 救国运动。
1.鲁迅的小说和杂文
小说集:《呐喊》、 《彷徨》等
鲁迅写《阿Q正传》
杂文集:《而已集》、 《二心集》、 《华盖集》等
1.魏源和《海国图志》
⑴ 进步思想家魏源 ⑵ 魏源编成的《海国图志》
(
思 片 湖一



七 九
家 争 邵四魏
~

时 期
阳 人
一 八 五



七 年




魏源故居
这师本夷书体长现技了魏 源的什以么制进夷步思想?
《海国图志》书影
2.严复和《天演论》
⑴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 ⑵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相同:都主张爱国、救国,都主张学习 西方,都要求反对外来侵略。
不同:魏源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严复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还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魏源是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严 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每当唱起《义勇军进行曲》 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临摹徐悲鸿的《奔马》。
曹禺(1910~1996年)
《雷雨》剧照
《日出》剧照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1912~1935年)
冼星海(1905~1945年)
冼星海在指挥"鲁艺"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
4.
代表画家:徐悲鸿 齐白石 张大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精品课件2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PPT精品课件2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复习课
Hale Waihona Puke 单 元 概 述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 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 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 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 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 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在 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 4 .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科举制的废除说明中国的教育开始 步入近代化。
你知道废除封建社会的称谓和礼节的原因和 作用吗?
• 原因:辛亥革命后 , 清政府被推翻 , 民国
政府下令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
• 作用: (1) 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
(2)宣传平等的观念以扫除尊卑等级观念。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知识辨析
1.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
榨下 , 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剧性的。大生纱厂
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2.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和面粉业。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如交通和通讯工
具仅出现在城市,没有在农村中普及。
培养。
• • • • • • • • • • • • • • • • • • •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实都是祝愿。

《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2

《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2

晚清时期
想一想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和通迅工具有哪些?近人以来,交通和通迅工具的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交通工具:通迅工具:
轿子、马车、马、船
飞鸽、人力、马
影响: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迅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畅 想 天 地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大的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设立的出版机构是哪一家?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又是哪一家?
京师同文馆
译学馆
19世纪60年代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既是新式教育机构,又是我国最早由政府设立的出版机构。
情景二:《末代皇帝》开拍,剧中也有一场景:溥仪到上海,也忘告诉皇太后了,那么他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告诉皇太后呢?
邮政、电报、电话
飞鸽、人力、马
大清邮局大楼(清末)
1866年,清政府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正式开办。1911年,各级邮政局及代办机构遍布城乡。
上海邮政局
你知道电报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中国又是从什么时候自办电报的呢?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在上海建成通车。
近代火车1872年,李鸿来自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
1902年, 中国最早的汽车在上海出现。此后,汽车逐渐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
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
通 讯
情景一:《铁齿铜牙纪晓岚》开拍,剧中有一场景:乾隆皇帝下江南了,可突然想起忘记告诉皇太后了,那么他可以用什么方法告诉皇太后呢?
1、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增多;2、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3、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京张铁路 总工程师是 詹天佑 完成 居庸关 和 八达岭 两处隧道工程 设计出人字形 路轨 科 技 我国近代卓越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
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是 侯德榜 研制出 纯碱 其贡献主要有:
撰写 《制碱》 一书打破碱业的垄断 发明 侯氏制碱法 降低成本40%
教 育
新 式 学 堂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是 洋务运动 时期创办的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京师大学堂 是 戊戌变法 留下的重要成果 清朝时沿用 科举制
科 奏请停止科举考试 张之洞 举 制 清政府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奏定学堂章程》 度 1905年 正式废除科举制:
文学与艺术
2.今天我国的出版机构有很多,那么你知道近代历史上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哪一家 (A) A、商务印书馆 B、红旗出版社 C、中华书局 D文艺出版社
3.在20世纪初的上海家庭中可能出现: (C) ①坐轮船\火车外出②电脑③照相、看电影④男子剪辨子、女子可以 不缠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物
作品 《阿Q正传》、《孔乙己》




徐悲鸿
《奔马》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茅盾
田汉
曹禺
《黄河大合唱》 《子夜》 《名优之死》 《雷雨》 《日出》
一.选择题
1.有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他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江 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 林院修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 力于实业和教育。他是 (A)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复习)

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复习)

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复习)复习要点:(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5)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6)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7)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8)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主要内容一、民族工业1. 兴起:1 9世纪六七十年代。

2 •短暂的春天(1) _______________ 世界大战期间。

(2) 状元实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②在南通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纱厂,后创办了 1 8个企业, 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

③在“一战”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怏,获利丰厚。

④“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张謇的企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3) 其他:周学熙和荣宗敬。

“南张北周”。

【提升点】“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 前期中国的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2) 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摧残。

(3)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二、近代社会生活1. 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1)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

(2) 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3) 照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

2. 大众传媒的影响(1) 19世纪中期以后,新闻广播事业产生并得到发展。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思维导图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思维导图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思维导图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思维导图在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应用•总结与展望01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1 2 3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带来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工业革命通过改良农具、水利设施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加,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贸易与商业03社会结构变化工业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

01城市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形成了一批大城市。

02人口迁徙工业化带动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逐渐普及,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

教育普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渠道。

新闻传媒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如小说、电影等。

文学艺术文化发展02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介绍了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和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发展。

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详细描述了现代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目标,以及教育方式的演变和改进。

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分析了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探讨了教育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01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方式,以及在近代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文化事业的推动与发展02详细描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文化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交流的加强等方面。

文化与社会的互动03分析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了文化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思维导图在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应用思维导图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指导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分析经济数据,掌握经济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政府和企业梳理经济事件,了解历史经济发展脉络总结词:梳理经济事件、分析经济数据、掌握经济发展趋势详细描述总结词:解析社会现象、发现社会问题、掌握社会动态详细描述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社会现象,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动态,掌握社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政策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思维导图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思维导图在文化发展中的应用指导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分析文化数据,掌握文化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政府和企业梳理文化事件,了解历史文化传承脉络总结词:梳理文化事件、分析文化数据、掌握文化发展趋势详细描述04总结与展望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
20世纪初
时代背景1ຫໍສະໝຸດ 研究意义23
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过研究社会生活变迁,可以揭示中国社会的特点和规律,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02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的变迁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传统农耕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成为趋势。
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民逐渐向城市转移。
土地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传统手工业逐渐向现代工业转型,工业化、信息化、自动化成为趋势。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逐渐形成。
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轻工业比例失调。
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政治因素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经济因素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新文化运动兴起。
文化因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逐步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19世纪中叶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开始进行救亡图存运动。
19世纪末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中华民国建立,社会制度发生变革。
2. 西方宗教文化传入:与此同时,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部分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3. 影响中国社会:西方宗教文化的传入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宗教格局,还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宗教文化的变迁
01
艺术文化的变迁
02
03
04
05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课件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24课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课件岳麓版
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魏源和严复的地位及其各自作品和主张。 (2)近代新式教育兴办的新式学堂、科举制的废除、著名教育 家。 (3)近代著名的文艺作品及其作者。 (4)掌握“魏源和《海国图志》书影”“严复”“陶行 知”“聂耳”“冼星海”“徐悲鸿的名作《奔马》”等图片。
【探究主题2】新式教育的兴办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 300多年,发挥了重要 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 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 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 抗敌。 材料三 20世纪初,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悄然兴起。
三、文学艺术 1.文学: (1)鲁迅:著有《_呐__喊__》《彷徨》等小说集。其中,《_阿__Q_正__ _传__》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其他:茅盾的《_子__夜__》、巴金的《家》、_老__舍__的《骆驼祥 子》、周立波的《_暴__风__骤__雨__》等。
2.艺术
种类 戏剧 音乐
绘画
2.重·难点: (1)重点: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成就。 (2)难点:魏源、严复的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废除科举 制的原因。
一、近代思想
地位 _鸦__片__战__争__时期的进步思想家 著作 《_海__国__图__志__》 主张 提出“_师__夷__长___技__以__制__夷_”的思想
地位 中国资产阶级__启__蒙__思__想__家_
译述 《_天__演__论__》
主张
提出了“_物___竞__天__择_,__适__者__生__存_”的 观点,在当时起了振聋发聩的警醒作 用,激发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__西__学_, 救亡图存

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

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

风俗习惯的变化 ——装束、礼节、称谓的 变化体现互相平等、尊重
生活方式的变化 ——交通、饮食、服装
近代 新式 教育
近代 文学 艺术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废除科举制(1905)
《申报》
推动了近代文
《商务印书馆》 化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近 代教育的 进步
2020/8/23
《申报》:1872年,《申报》 在上海创刊,这是中国近代第 一份商业性报纸。
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外国资本直 接在内地开设工厂,进行经济掠夺。
“若不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张謇主张:实业—救—张国謇
南通 大生纱厂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5
考点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代表 时期 成就
人物
张謇 甲午中 口号:实业救国 日战争 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后
荣氏 兄弟
一战期间,建立起以纺 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
(荣宗 一战期 大家族企业
敬、 间及以
荣德 后
生)
制出纯碱,并撰写
侯德
《制碱》,打破欧美

对碱业的垄断
张謇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福新面粉厂
考点1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①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②产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 先天不 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发展 足,后 ③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海、武 特征 天畸形 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④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三座大山的压迫: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商务印书馆:1897年, 创办于上海的商务印书 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 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
15
近代报刊

刊 《时务报 《国闻报》 《民报》 《青年杂 《解放日报 《申报》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近代科技之星课件ppt

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课近代科技之星课件ppt

国际贸易的扩大
资本主义带来了国际贸易的极大发展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世界市场的形成
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各国市场的相 互依赖程度加深,逐渐形成了世界市 场。
近代社会的阶级结构与福利制度
阶级结构的变化
福利制度的出现
教育的普及
近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出 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一些国家开始实 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关注弱势群 体的利益。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瓦解,国际 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东西方关系得 到缓和,全球性军事对抗基本结束, 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要点三
国际关系的特点
当前国际关系的特点是多元化、多极 化、民主化和全球化。国际组织和国 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同时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 频繁。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发展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
蒸汽机的发明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和内燃机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电 气时代。
通讯技术的发展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通讯技术的发展,如电报、 电话和广播等通讯工具的发明。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互 联网和卫星通讯等技术的快速发 展。
国际关系的发展
国际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 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等 。这些体系都是为了协调各国之间的 利益和矛盾,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及特点
要点一
国际关系的转变
要点二
国际关系的演变
二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的形成 ,开始了冷战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 是东西方对峙、核武器竞赛和全球性 军事对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