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庸》的作者

合集下载

[四书大学简介]四书简介

[四书大学简介]四书简介

[四书大学简介]四书简介“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以下是本站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书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站。

四书简介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纪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

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汉族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其在汉族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精华。

但《四书》中也存在着先人思想的局限性。

《大学》简介《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至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礼记/《礼记·中庸》《礼记》是⼀部儒家经典,它在经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

《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九篇本,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汇编,⾮⼀⼈⼀时所著。

它包涵了从孔⼦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七⼗⼦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

⼤多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些孔⼦⾔论或其弟⼦对孔⼦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活情景的内容;另外从治国⽅略,⾄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

这些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

把《礼记》中有关篇章联系起来考察,⼤致可勾勒出孔孟荀之间乃⾄秦汉之际儒家各派思想体系传承关系的轮廓。

《礼记》为研究先秦儒学史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尤其是蕴含的礼学思想最为丰富。

儒家的礼学思想博⼤精深,从孔⼦⾸创礼学思想,经孟荀的发展达到了⼀个更⾼的阶段,体系⼤备。

其间《礼记》对礼学的阐述最为精彩完备。

《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

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庸/《礼记·中庸》《四书》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般认为它出于孔⼦的孙⼦⼦思(前483-前402)之⼿,《史记·孔⼦世家》称“⼦思作《中庸》”。

⾃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推崇《中庸》(与《⼤学》),⾄北宋⼆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

从《中庸》和《孟⼦》的基本观点来看,也⼤体上相同的。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致写定于秦统⼀全国后不久。

中外哲学家,子思,作《中庸》

中外哲学家,子思,作《中庸》

中外哲学家,子思,作《中庸》公元前483-公元前402〖战国〗子思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姓孔,名伋,孔子之孙。

相传曾受业于曾子。

宣扬儒家道德观念“诚”,以为“诚”是世界本原,以“中庸”为其学说核心。

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

后世封建统治者尊其为“述圣”。

《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

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为其所著。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而不详其生卒年。

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孔子世家》又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汉书·艺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本注云;“名伋。

孔子孙,为鲁穆公师”。

子思二十三篇久佚。

《中庸》为《礼记》所收,流传于世。

《孔丛子》记有子思固于宋的细节及子思与鲁穆公的问答,都不一定可信。

《中庸》,司马迁称其为子思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

《中庸》所说“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浅,”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都是秦汉人的口气,当非出于战国时人之手。

《中庸》作者认为,人的贫富穷通、国家的治乱兴衰,都有天命来决定。

人的本性能对天命作出正确的反应,表现为行为的准则,这就是道。

道是不可须臾离的,如能修养得好,可以与天地相参。

他在书中举出几个标准人物,其中有文王、武王和孔子。

他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结,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于,富有四海之内,家庙飨之,子孙保之。

”这是说文王武王的命好,但同时也离不开“文武之德”,离不开“文王之德之纯”。

《中庸》作者特别说到孔子,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

涛。

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篇1《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

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

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

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

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

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

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

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

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

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

”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

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

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

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

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

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大学》《中庸》的作者是谁?

《大学》《中庸》的作者是谁?

《大学》《中庸》的作者是谁?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5-12-3 12:08提问者:ll1989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

《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

《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

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二、关于《中庸》《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

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

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

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

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文史、地理常识专项课讲义:诸子百家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文史、地理常识专项课讲义:诸子百家
业 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
B.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
能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
D.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
力 2.(2010-国考)“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职B.主张“礼法并用”
C.提倡“以德服人” D.提出“天人感应”
业 8.(2010-黑龙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一名
言出自哪位之口( )。 A.孔子 C.老子
能B.孟子 D.庄子
二、道家 (一)老子

1.思想 (1)“道”是世界本源

(2)朴素的辩证法——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上善若水” (4)“小国寡民”
》 是约束,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什么就要有什么的样
子,做君王、臣子、父亲、儿子要有各自符合身份的样子。 (2)仁:①“爱人”:既包括为官有爱人之心,也包括做人有爱人之心,比如做人要体
恤、宽恕他人,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针对为官,做 官要根据民的利益而治国,使民实现利益。
力 传弟子编著。 宋代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二)孟子 1.思想

试 (1)仁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义——道义,“得道者多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中庸试题及答案

中庸试题及答案

中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极端主义B. 平衡和谐C. 个人主义D. 集体主义答案:B2. 《中庸》一书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3. 中庸之道认为人应该追求的境界是什么?A. 物质享受B. 精神满足C. 道德修养D. 权力地位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不偏不倚”的________。

答案:中和之道2. 《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中”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内心的平和3. 中庸之道认为,人应该在________中寻求平衡。

答案:情与理三、简答题1. 简述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答案: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体现在追求和谐社会、平衡发展、个人修养等方面。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中庸之道提倡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在社会治理中,强调公平正义、和谐共处;在个人修养上,倡导内心平和、道德自律。

2. 根据《中庸》,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答案:《中庸》中提到“知行合一”,意味着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个人不仅要有正确的知识,还要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实现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庸之道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答案:中庸之道对个人修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教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平衡,避免极端情绪的影响;其次,它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再次,它倡导中和之道,即在情与理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和谐的生活方式;最后,它提倡知行合一,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统一,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读书心得——论《中庸》的逻辑特征及其内在原因

读书心得——论《中庸》的逻辑特征及其内在原因

读书心得——论《中庸》的逻辑特征及其内在原因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经典的代表,《中庸》体现了儒家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其精神一直延续到当下时代。

但是,现代人在阅读《中庸》时往往会感受到阅读的“困难”,这个“困难”可以描述为:难以迅速获得清晰的“逻辑”线索和内容脉络,难以对文本内容快速做出清晰准确的整体性把握,并最终获得《中庸》文本“杂乱无章”的印象。

这种阅读的陌生体验有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地方:这种陌生是来自现代白话文与古文言文之间语言方面的障碍,还是来自现代人对被称为“逻辑”的思维方式与特质的偏好?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先在地有一种意愿或者倾向,总是试图在今天的逻辑框架中理解《中庸》,而结果则是我们又很难在《中庸》中找到当下熟悉的逻辑方式,以至于我们很难“适应”叙事形式上“缺乏”清晰线索的《中庸》。

仔细分析,这种阅读感受似乎又隐含着一个前提性判断:我们是逻辑清晰的,而《中庸》则是缺乏逻辑的。

那么,当我们本能地以今天的逻辑归纳的方式阅读和理解《中庸》文本的时候,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这个判断是否准确?进而,被现代人接受为理所当然的思维经验是否需要检视和探讨呢?即现代人所谓的“逻辑”概念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具体指谓究竟是什么?是《中庸》真的缺乏逻辑,还是《中庸》的逻辑另有隐情?这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正文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对题目所涉及的核心概念——逻辑做一个考察。

汉语中,“逻辑”一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λογοσ,原意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

“逻辑”一词最早出现于著名作家严复在1902年翻译的著作《穆勒名学》,这本著作也是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归纳逻辑的著作。

这本书原名《逻辑学体系》(A System of Logic),是19世纪后叶西方资产阶级经验主义思想中归纳逻辑的总结。

书中所阐述的理则学,通称逻辑。

1902年,严复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以意译的方式把它翻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

《中庸》伦理思想探析

《中庸》伦理思想探析

《中庸》伦理思想探析
《中庸》是儒家学派传统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的作者是与老子齐名的春秋战国
的先秦老子孔子的近藤学派学者孔丘。

《中庸》将智慧及无偏性表现出一种普世精神,即克制自我、尊重规律、拥抱
变化。

也就是说,它强调的是社会中的保持平衡的理念,即“以中庸折衷之道,虚心诚意,既不把己所长揣度人,又不轻藐他人所精。

” 同时,《中庸》也提出了
克制自我,尊重规律以及拥抱变化的思想理念;引导人们追求适度之道,寓意克制、忍耐与变通,让自我达到一种极致。

《中庸》在伦理学上提出和宣扬“自制”、“友好”、“仁爱”等道德观念是
它所推崇的核心思想,它指出良性的道义行为就是自我把握,尊重法则,顺其自然,从而顺应自然规律,有利于保持节制,为人处世有所范畴与原则。

它还提出了“厚德载物”,强调人须积极德行,给社会带来公益,提升社会权力以及拓展全球新视野,以茹蔗互养,让世界走向美好。

总的来说,《中庸》不仅展示了传统的伦理思想,而且蕴含着宽容的元素,其
精神引导我们理性的处理人际关系,之中体现出中庸思想,即通过建立一种心态,让万物得以平衡,让万事平等。

《中庸》全篇

《中庸》全篇

《中庸》全篇2018-10-13 09:10:42《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子》并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作者:***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

孔子之孙、孔鲤之子。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中庸》全面解析

《中庸》全面解析

《中庸》全面解析(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三字经》32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三字经》32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三字经》32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这句话是说:《中庸》这本书的作者是子思,“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启示: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

《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子思,宣扬儒家道德观念“诚”,以为“诚”是世界本原,以“中庸”为其学说核心。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

后世封建统治者尊子思为“述圣”。

子思,名孔汲,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

孔汲的老师是曾子。

孔子弟子三千,最杰出的贤人有七十二位,排第一的是颜回,第二位就是曾子。

曾子得到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可以说孔子、曾子、子思是一脉相承的前后三代人。

子思在《中庸》里说到孔子文化思想的根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孔子继承了尧、舜、禹这个一以贯之的传统思想。

继承了由周代文王、武王时代确立的包括礼仪法度、政治思想、社会礼仪、文化精神等在内的宪章精神,这是周代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子弘扬的儒家思想。

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

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

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

中庸的体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

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

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

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

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

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

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

本公众号秉承“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思想”的宗旨,坚持每天一条“原创”国学分享,力争使更多的人有所认知、有所收获、有所领悟,进而得以发扬国学精神。

《中庸》的辩证法思想

《中庸》的辩证法思想

《中庸》的辩证法思想摘要:本文作者首先叙述了中庸概念的含义及其结合,之后再从,联系、矛盾、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中庸》中的相关词句,引用了多家集注,希望对进一步了解《中庸》的辩证法思想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中庸辩证法联系矛盾发展《中庸》是《礼记》(小戴记)中的第三十一篇,但单篇别出,由来已久。

《中庸》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文句虽在汉代有人增删,然其思想是子思的则无疑。

班固《汉志》载有《中庸说》两篇,以后受到历代朝野的重视。

“唐代李翱的《复性书》,最早发掘《中庸》的性命之学的价值。

宋儒周敦颐等进一步阐发了《中庸》的形而上学和心性论。

”⑴北宋佛教徒智圆法师提倡《中庸》,自号中庸子,发挥《中庸》义,早于司马光的《〈中庸〉广义》。

邢昺向真宗陈述《中庸》大义,为真宗采纳。

仁宗以《中庸》赐进士,范仲淹授《中庸》于张载,启导张载入圣人之室。

二程夫子表章《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行。

程颐认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为一理。

一、中庸概念的含义及其结合(一)各家之说对《中庸》之所以名为中庸,郑玄说的“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礼记·中庸·郑注》)朱熹说的“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中庸》)。

宋儒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三者说的基本一致,都讲到了中庸含义的本质,但是都不是很详细,尤其是没有接触到中与庸的结合,确实有些遗憾。

(二)庸字三义,庸”是个古老的字,多见于《尚书》。

《尧典》“若时登庸”,是说百官治事有功,及时起用,庸字是用的意思。

同文“帝曰······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朕位”。

意为帝尧说······我在位七十年,你能用命,可顺行朕帝位之事。

庸义为用,这是庸字第一义。

其次《@陶谟》的“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意为上天布礼,使我五礼有常。

12《论语十二章》七年级语文上册优选课堂(2024)

12《论语十二章》七年级语文上册优选课堂(2024)

文本探究:
《论语》十二章里,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修身做人, 请试着来对十二章进行归类。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文本探究:
《论语》十二章里,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修身做人, 请试着来对十二章进行归类。
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学而时习之
名词做状语,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 形容词做名词,好的方面,优点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饭
文本探究:
《论语》十二章里,或谈学习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修身做人, 请试着来对十二章进行归类。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而:表顺承 之:代指胳膊 义:正当的手段 而:表顺承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 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 一样。”
讲道德修养,孔子提倡“安贫乐道”。
文本释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
作品简介: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编纂,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记录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的语录体巨著,共20篇,492章,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四书”之一,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 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庸》的作者试论《中庸》的作者摘要:《中庸》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将其从中抽出独立成篇,与《大学》、《论语》、《孟子》一同列为“四书”,并花了毕生的精力作了《四书章句集注》,使“四书”得以和“五经”同列,《中庸》也由此成为儒家重要之经典。

但关于《中庸》的作者是否是子思?其内容是否经后人修改或增益等?历来存在众多争论。

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一个罗列和分析对比,得出对这些问题一般的看法;并提出一些自己细读《中庸》后的看法,以期让自己对《中庸》这一经典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中庸子思作者初读《中庸》,便觉得其语言深奥,内容庞杂且多谈“性”、“命”、“诚”等形而上的思想,与《论语》、《孟子》等注重人伦和政治、语言深入浅出的儒家经典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作为一篇文章,《中庸》也不似《大学》主题明确,层次清晰,一气呵成。

所以一开始我便对《中庸》的作者、文章内容的构成及顺序产生了疑问。

带着疑问,查找和翻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关于《中庸》的作者、成书年代、文章构成历来众说纷纭。

关于《中庸》的作者是谁,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即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庸的作者为子思。

子思,即孔子之孙,姓孔,名伋,字子思,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据记载孟子曾求学于其门人。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司马迁、《孔丛子》1作者、郑玄、孔颖达、陆德明、李翱、二程和朱熹等。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尝困於宋。

子思作《中庸》。

”[1]这是目前已知关于《中庸》作者的最早记录。

《孔丛子•居卫》中载:“子思既免,曰:‘文王困於羑里作《周易》,祖君屈於陈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无作乎?’於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2]东汉经学大家郑玄遍注“三礼”,在《中庸》篇目录中说:“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3]唐孔颖达为《礼记》作疏时沿用其观点。

1孔丛子:该书共三卷,二十一篇,旧题孔鲋撰。

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其文字基本上属于采辑旧材料或据旧材料加工而成。

其成书时间及其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一大疑案。

唐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曰:“《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后人通儒各有损益,故《中庸》是子思伋所作。

”[4]唐李翱在《复性书》中也指出:“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

”[5]北宋程颐、程颢则认为:“《中庸》之书,是孔门传授心法,成于子思。

”[6]又说:“《中庸》之书,决是传圣人之学不杂,子思恐传授渐失,故著此一书。

”[7]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其《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8]又说“子思惧其愈久而愈失其貌,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

”[9] 可见,自司马迁记载“子思作《中庸》”后,这一观点便被沿用下来。

但通过对以上各家论述的分析,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司马迁所说的《中庸》是否就是现行《礼记》中的《中庸》。

现行《礼记》即戴圣所选编的《小戴礼记》,戴圣生卒年不详,曾在汉宣帝时被立为博士,并参与石渠阁会议。

他选辑了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而成《礼记》四十九篇。

这一选辑的过程,戴圣很有可能对前人的文章有所加工,比如将内容相关的数篇合为一篇,或者加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而司马迁卒于汉武帝末年,稍早于戴圣,所以司马迁写《史记》可能早于戴圣编《礼记》,那么《礼记》中的就有可能是经戴圣改编了的《中庸》,而非司马迁所见的版本。

二是,从唐朝李翱的叙述中,我们便可见“道统论”的端倪,二程进一步发挥之,到了朱熹,则说得更加“绘声绘色”,认为子思是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中庸》。

因为当时儒家有排佛的理论需要,所以自韩愈起,一个儒家的道统论就越来越受重视,也越来越清晰完整,到朱熹时形成了一个“尧、舜、禹、汤传之文武、周公,再传之孔子,孔子传于曾子,曾子传于子思,子思传于孟子”的“道”的传承统续,那么这样就自然要求《大学》为曾子作(也存疑),《中庸》为子思作。

所以理学家为了道统论的完整性而肯定子思作《中庸》,并发挥出一些前人所没有的理由,是值得考虑的。

第二种观点,对传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而为后人所伪造。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北宋欧阳修,在他的《问进士策三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

子思,圣人之后也。

其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有异乎圣人者,何也?《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之圣,必学而后至,久而后成。

而《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自诚明,生而知之也;自明诚,学而知之也。

……孔子必须学,则《中庸》所谓自诚而明、不学而知之者,谁可以当之欤?尧用四凶,其初非不思也,盖思之不能无失耳,故曰‘惟帝其难之’。

舜之于事,必问于人而择焉,故曰‘舜好问’。

禹之于事,己所不决,人有告之言,则拜而从之,故曰‘禹拜昌言’。

汤之有过,后知而必改,故曰‘改过不吝’。

孔子亦尝有过,故曰:‘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而《中庸》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夫尧之思虑常有失,舜、禹常待人之助,汤与孔子常有过。

此五君子者,皆上古圣人之明者,其勉而思之犹有不及,则《中庸》之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谁可以当之欤?此五君子者不足当之,则自有天地已来,无其人矣,岂所谓虚言高论而无益者欤?……若《中庸》之诚明不可及,则怠人而中止,无用之空言也。

故予疑其传之谬也,吾子以为如何?”[10]可见,欧阳修认为,“自诚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等语“异乎圣人”,因而怀疑“其传之谬也”,不是子思所作。

他对传统观点的挑战,也揭开了《中庸》作者问题争论的序幕。

欧阳修之后,南宋事功派的代表人物叶适对二程、朱熹的说法也提出了质疑:孔子尝言:“中庸之德民鲜能”,而子思作《中庸》;若以《中庸》为孔子遗言,是颜(回)、闵(子骞)犹无是告,而独閟其家,非是;若子思所自作,则高者极高,深者极深,宜非上世所传也。

然则言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必有谬误。

”[11]叶适从《论语》考之,“中庸”并不占重要地位,只一处讲到;如果《中庸》是孔子的遗言,为什么不对颜回、闵子骞这些主要弟子讲,而“独閟其家”,这是不能成立的;如果说是子思自作,那就不是“上世所传”。

叶适认为:“汉人虽称《中庸》子思所著,今以其书考之,疑不专出于子思也。

”[12]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孔子、孟子之言皆平实切于日用,无高深广远之言。

《中庸》独探赜索隐,欲极微妙之致,与孔、孟之言皆不类。

其可疑一也。

《论语》之文简而明,《孟子》之文曲而尽。

《论语》者,有子、曾子门人所记,正与子思同时,何以《中庸》之文独繁而晦,上去《论语》绝迹,下犹不逮孟子?其可疑二也。

‘在下位’以下十六句见于孟子,其文小异,说者谓子思传之孟子者,然孔子、子思之言多矣,孟子何以独述此语?孟子述孔子之言皆称‘孔子曰’,又不当掠之为己语也。

其可疑三也。

由是观之,《中庸》必非子思所作。

”崔述还解释了世人之所以以为《中庸》是子思的作品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子思以后,宗子思者之所为书,故托之于子思;或传之久而误以为子思也。

”而今人冯友兰先生、钱穆先生、劳思光等亦从文献、思想等方面论证《中庸》非子思所作。

冯友兰先生晚年认为:“《中庸》所反映的社会情况,有些明显地是秦统一以后的景象。

《中庸》所论命、性、诚、明诸点,也都比孟轲所讲的更为详细,似乎是孟轲思想的发挥。

”[13]可见,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庸》成书在孟子之后,甚至可能在秦汉之际。

钱穆先生认为,《中庸》为晚出之书,他说:“就鄙意,《中庸》与《易传》,同为晚出书,两书作者乃染有道家思想之影响,而求汇通儒道以别开一新境。

”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庸》之宇宙论,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在宇宙论方面有创辟,能静观,富于艺术精神。

《易》、《庸》在此两方面绾合在先,宋代理学家继起在后,皆求于儒家人生论上安装一宇宙论,而亦都兼采了道家长处。

”[14]劳思光则认为:“《中庸》作为《礼记》之一篇,其时代及作者亦均不可确定,但非子思所作,则可断言……就文体、用语、思想三方面观之,《中庸》之内容虽颇杂乱,其大致成书时代,必由秦至汉一段时期,其中曾或记先秦传说之记述,皆不足以论证其早出。

……朱订第二十八章:‘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此乃反‘复古’之言,孔子及其门人,包括后代之孟子在内,皆喜言尊古,与此段主张相反”此己足见此文是后出。

”[15]对以上所列古今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他们否定《中庸》为子思所作的论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中庸》思想与孔子思想有异。

二是《中庸》之书语言繁琐晦涩,不似孔孟之言。

以上两点基本是大家的共同论据。

三是《中庸》所描述之景象非子思之时所能见。

如“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等语。

四是《中庸》存在引用《孟子》原文之处,且对《孟子》中的思想有进一步发挥,所以《中庸》成书当在《孟子》之后。

见崔述所疑之三及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可见,否定《中庸》不是子思所作的学者也并未找到铁证,而只是从思想内容、语言风格上提出的带推测性的判断。

并未给《中庸》的作者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

第三种观点,并不否定子思曾作《中庸》,但认为现行的《中庸》之内容有可能部分不是子思所作,且它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包括了两个或更多的部分。

宋代的王柏是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他认为《中庸》一文“其文时有断续,语脉时有交互”,并提出今本《中庸》实际上就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中庸说》两篇。

并以朱熹《中庸章句》第二十一章为界,把《中庸》分为“中庸”和“诚明”两个部分,同时论述了其分章理由:第一,从思想内容上来看,王柏认为:虽各题一个“性”字,其义不同。

一原其性之所自来,一原其性之所实有。

虽各题一个“教”字,而其旨亦异,一以行为主,故曰“修道”;一以知为主,故曰“明诚”。

始于天者终归于天,始于诚者终于诚,分限严而不杂涂,辙一而不差。

[16]第二,哀公问政一章是交构最深之处。

其中“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这十四字出现过两次。

第一处,郑玄注《中庸》时提到过,这里是“误重在此。

”王柏以此为据,认为这是“前人论旧章之痕迹……其往参之位尚未掩也。

”虽然认为《中庸》本来应该是相互关联的两篇,但对于其作者,王柏仍认为是子思:《中庸》者,子思子所著之书,所以开大原,立大本而乘圣绪也。

[17]王柏之后,亦有不少人对今本《中庸》的结构完整性提出怀疑。

如今人冯友兰先生、徐复观先生,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还有当代学者郭沂、梁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