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检验标准
我国磷化工产业 标准
![我国磷化工产业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1b3c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3.png)
我国磷化工产业标准一、磷矿采选标准磷矿的采选是磷化工产业的基础。
我国有丰富的磷矿资源,采选标准主要包括磷矿的开采、选矿、运输、储存等环节。
相关标准涉及磷矿质量标准、采矿方法、选矿技术要求、矿渣处理与利用等。
二、磷化工产品标准磷化工产品是磷化工产业的核心,包括磷酸、磷酸盐、磷化物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有相应的标准。
标准涉及产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使用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
三、磷肥产品标准磷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磷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也有相应的标准。
标准规定磷肥的养分含量、粒度、水份、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效果。
四、磷石膏利用标准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中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和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磷石膏的利用标准包括其处理技术、产品质量、应用领域等方面,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磷化工设备标准磷化工产业需要使用各种专用设备,这些设备的制造、使用、维护都有相应的标准。
设备标准涉及材料要求、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安全防护等方面,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六、磷化工安全标准磷化工产业涉及到许多危险品和高温高压等危险工艺,因此安全标准至关重要。
安全标准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安全、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七、磷化工环保标准磷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环保标准涉及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废处理等环节,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八、磷化工能耗标准磷化工产业是能源消耗较高的产业之一,能耗标准的制定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能耗标准涉及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节能措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以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九、磷化工产品检验标准为了保证磷化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
检验标准包括取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规则等方面,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磷化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磷化](https://img.taocdn.com/s3/m/ce4abfa2d1f34693daef3ea9.png)
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检验标
准。
2、范围
适用于来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
磷化处理是使金属与磷酸或磷酸盐化学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磷酸盐膜的处理方法。
4、职责
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及标准要求
5.1外观检验
肉眼观察磷化膜应是均匀、连续、致密的晶体结构。
表面不应有未磷化的残余空白或锈渍。
由于前处理的方法及效果的不同,允许出现色泽不一的磷化膜,但不允许出现褐色。
5.2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5.3耐蚀性检查
5.3.1浸入法
将磷化后的样板浸入3﹪的氯化钠溶液中,经两小时后取出,表面无锈渍为合格。
出现锈渍时间越长,说明磷化膜的耐蚀性越好。
5.3.2点滴法
室温下,将蓝点试剂滴在磷化膜上,观察其变色时间。
磷化膜厚度不同,变色时间不同。
厚膜﹥5分钟,中等膜﹥2分钟,薄膜﹥1分钟。
1。
磷化处理检测标准
![磷化处理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1d98ef551810a6f524861c.png)
磷化处理检测标准上海路丰详解磷化膜技术要求及引用标准作者:管理员发布于:2011-03-18 16:44:16 文字:【大】【中】【小】摘要:上海路丰详解磷化膜技术要求及引用标准上海路丰磷化液经过十多年代的研究总结,对磷化膜技术要求及引用标准进行专业性总结。
1.1.1 欧洲工程标准GME00253—92金属和金属涂层的磷化处理1.1.2 欧洲工程标准 GME60209—80钢铁材料涂层多化性的测定1.1.3 中国兵器工业部WJ464—95光学仪器用黑色金属磷化膜层规范。
1.1.4 美国标准:AMS2480A磷酸盐处理,AMS2481B磷酸盐处理。
1.1.5 英国DEF29钢铁防腐蚀用的磷酸盐处理。
1.1.6 德国DIN50942(1973)防腐蚀,金属磷酸盐处理的原则、标记与检验方法。
1.1.7 日本JISK3151涂装用的磷酸盐处理。
1.2.0 要求:1.2.1 表面质量1.2.2 在100W白炽灯下,距离零件表面400mm处目测;1.2.3 色泽:深灰色到黑灰色1.2.4 状态:膜层连续、均匀、致密、无挂灰、无锈迹1.3.0 厚度:内孔厚度为5~9微米1.3.1 检验方法1.3.2 用涡流法或者磁阻法测厚仪测量;1.3.3 若有争议以电镜扫描测量厚度为准。
1.4.0 孔隙度1.4.1 取样1.4.1.1 磷化完成的产品初次样品认可或处于仲裁目的,至少对三件样品进行测试,而用于常规质量控制时,至少对一件样品进行测试。
1.4.2 试样准备1.4.2.1 用丙酮或二甲苯或石油醚棉球,擦去试样表面油脂;1.4.3 设备1.4.3.1 用配制试验溶液的适当设备1.4.3.2 过滤纸:直径11cm;1.4.3.3 培养皿:直径12cm;1.4.3.4 镊子1.4.4 化学物质:所使用的均为分析纯级,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4.5 试验介质1.4.5.1 铁氰化钾:10g/L1.4.5.2 氯化钠:30g/L1.4.5.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g/L1.4.5.4 试验介质应保存在一个密封的棕色玻璃瓶内,可保存4个月,已用过的溶液不能再倒回瓶内。
(整理)喷塑、发黑、电镀、磷化、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整理)喷塑、发黑、电镀、磷化、阳极氧化-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fc4822b7360b4c2e3f6442.png)
目录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4)表面电镀(金属)检验标准 (5)发黑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7)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8)高频淬火检验标准 (11)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5.6.2 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0.05mm,刃口达到0.1mm时必须重新磨刃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均速划线。
金属磷化工艺技术标准
![金属磷化工艺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e99e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5.png)
金属磷化工艺技术标准金属磷化工艺技术标准在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中,磷化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磷化能够形成一层磷化物膜,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和附着力,从而延长金属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磷化工艺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金属磷化工艺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磷化工艺技术标准需要包含以下内容:1. 磷化液配方:磷化液的配方是决定磷化效果的关键。
不同金属需要使用不同的磷化液配方。
标准需要规定磷化液的主要成分,如含磷酸盐、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等,以及适用于各类金属的磷化液的配比。
2. 磷化液处理参数:磷化液处理的过程参数也是保证磷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标准需要明确磷化液的温度、浸泡时间、液体搅拌强度等处理条件,并提供合理的范围和标准操作方法。
3. 表面预处理:在磷化前的金属表面预处理对磷化效果有重要影响。
标准需要规定金属表面的处理方法,如去油、除锈、酸洗等,以及预处理的质量要求。
4. 检验和评价指标:为了评估磷化工艺的效果,标准需要规定一系列检验和评价指标。
例如,磷化膜的厚度、颜色、结晶度、耐腐蚀性能、附着力等。
标准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检测仪器。
5. 操作规范:金属磷化工艺需要操作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工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标准需要明确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流程、安全要求、仪器设备的使用等。
6. 质量控制:金属磷化工艺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标准需要规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如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测磷化膜的质量、记录操作参数等。
7. 产品标识:为了区分不同批次的磷化产品,标准需要规定产品标识的要求。
例如,标注磷化液配方、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金属磷化工艺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环境的要求。
标准的制定应该科学、合理,并且能够适应不同金属材料的磷化需求。
同时,标准的制定也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考虑成本、效率、环境等因素,以提高金属磷化工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https://img.taocdn.com/s3/m/48aa717c5901020207409ccd.png)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磷化(Ⅵ)——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磷化后的工件,根据其用途,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分项检验。
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磷化膜外观、磷化膜厚度或膜重、磷化膜或后处理以后的耐蚀性三大共性指标。
根据磷化用途有时还要检测:磷化与漆膜配套性、磷化膜硬度、摩擦系数、抗擦伤性等指标。
关于磷化的三共性指标,可参照如下标准及方法。
磷化膜外观:采用目测法,相关标准GB 11376-89《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和GB 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膜厚度测量采用GB 6462《金属的氧化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法》,也可采用测厚仪,按照GB 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或GB 4957《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测量涡流方法》。
膜重测量采用重量法,可依照GB 6807《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或GB 9792《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
耐蚀性:检测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可采用硫酸铜点滴法,氯化钠盐水浸泡法和盐雾试验法。
点滴法和盐水浸泡法可依照GB 6807-86《钢铁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磷化膜经过后处理如涂油,涂蜡,涂漆后一般进行盐雾试验检验。
盐雾试验可依照GB 1771-79《漆膜耐盐雾测定法》或GB 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性试验》。
1 涂漆前打底用磷化用于漆前打底的磷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漆膜的附着力和涂层系统的耐蚀性,因此重点在于与漆膜的配合性能方面。
一般对磷化质量检测指标包括膜外观、膜厚度和与漆膜配套后的性能。
膜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完整的红蓝彩色膜。
磷化膜不宜过厚,一般膜重应小于m2,最佳为~m2,对于轻铁系磷化膜重~m2为宜,过厚和粗糙的磷化膜是不利涂漆的。
喷塑、发黑、电镀、磷化、阳极氧化-定义和标准
![喷塑、发黑、电镀、磷化、阳极氧化-定义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5e0b2bf78a6529647d53c0.png)
目录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4)表面电镀(金属)检验标准 (5)发黑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7)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8)高频淬火检验标准 (11)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5.6.2 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0.05mm,刃口达到0.1mm时必须重新磨刃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均速划线。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https://img.taocdn.com/s3/m/695ff81652d380eb62946d3f.png)
廊坊多元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检验标准(表面处理)编制:校对:审核: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实施目录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4)表面电镀(金属)检验标准 (5)发黑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7)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8)高频淬火检验标准 (11)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钢材磷化标准规范
![钢材磷化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2b4e86bd64783e08122b3d.png)
钢材磷化标准规范编制审核批准文件编号版次A/0页数31.0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基体材料为冷轧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工件喷漆前磷化处理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工艺评审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2.0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规范。
序号编号名称1GB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2GB11376-89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3GB6462金属的氧化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法4GB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5GB4957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测量涡流方法6GB1771-79漆膜耐盐雾测定法7GB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性试验8GB/T101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0术语和定义:无4.0磷化分类及检验4.1涂漆前打底用磷化;4.1.1用于漆前打底的磷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漆膜的附着力和涂层系统的耐蚀性,因此重点在于与漆膜的配合性能方面。
一般对磷化质量检测指标包括膜外观、膜厚度和与漆膜配套后的性能。
膜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
磷化膜不宜过厚,一般膜重应小于7.5g/m2,最佳为1.5~3.0g/m2,对于轻铁系磷化膜重0.5~1.0g/m2为宜,过厚和粗糙的磷化膜是不利涂漆的。
耐蚀性指标包括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和涂漆前不应出现泛黄生锈现象。
磷化与漆配合后的耐蚀性是最为重要的,它体现了磷化膜与漆协同后的整体耐蚀能力。
磷化膜与涂漆配合后除检测耐蚀性外,一般还需测定其漆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附着力、冲击强度、抗弯能力(柔韧性)等。
4.1.2涂漆前打底用磷化的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一般应参照国家标准GB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该标准对磷化膜的各项质量指标及检测评价方法都有较详细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1)、磷化膜外观应为结晶致密、连续均匀的浅灰到深灰色膜,对于轻铁系磷化应为连续彩色膜。
磷化检测项目流程要求
![磷化检测项目流程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0e9ced0a21614791611289c.png)
பைடு நூலகம்总酸
总酸为30—35为适宜总酸颜色为淡粉红色(标准色待定)
游离酸
游离酸为1.3—1.6为适宜游离酸水颜色区分水质变清轻微变蓝
促进剂检测
促进剂观察发酵管标尺1.4—2.0为适宜
水的PH值
水的PH值2.5—3.5
检验测试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标准要求
总酸检测方法
在磷化池内取水(10毫升)放入容器烧杯内,净水:(75毫升)放入容器烧杯,酚酞指示剂(3-5滴)放入容器烧杯内,在放入(30-35毫升)标准液放入容器烧杯内,在放入标准液时标准液放置到(26毫升)时要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摇晃容器观察水颜色呈淡粉红色为适宜,在观看放入多少标准液,如:放入(31毫升)标准液那么总酸酸度为31点,总酸值为30-35为适宜。
磷化调和剂放置比例检测项目流程要求
磷化池主要放置调和剂
调和剂名称
放入磷化水槽比例
LF—501常温锌系磷化液A剂
LF—501常温锌系磷化液A剂6%
LF—502常温锌系磷化液B剂
LF—502常温锌系磷化液B剂0.68%
LF—531中和剂
LF—531中和剂0.42%
洁净水
洁净水92.9%
磷化检验项目标准
检验项目
游离酸检测方法
净水:(75毫升)放入容器烧杯,取磷化池内取水:(10毫升)放入容器烧杯,溴酚蓝:(4 - 6滴)放入容器烧杯,放入标准液1毫升时开始观察烧杯内水的颜色变化只到变清有一点轻微变蓝,在观察放置多少标准液,如:-+-
-+放入(1.4毫升)标准液那么游离酸的酸度为1.4,游离酸1.3-1.6为适宜。
促进剂检测方法
用专用的测量容器(发酵管)在磷化池内取水放置发酵管内,在容器内放入(2-5克)氨基磺酸在上下摇动在静止(3-5秒)此时会产生气体发酵管上端有刻度数观察水的位置(1刻代表1个点)在看容器标尺为1.4 - 2.0为适宜。
磷化处理检验标准
![磷化处理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092b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9.png)
磷化处理检验标准Phosphating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that is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tive, machinery, and aerospace industries. The quality of phosphating treatment is crucial to the performance and longevity of the part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strict inspection standards in plac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hosphating treatment.磷化处理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在汽车、机械和航空航天行业广泛应用。
磷化处理的质量对零件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的检验标准,以确保磷化处理的质量。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inspecting phosphating treatment is to check the coating thickness. The phosphating coating acts as a base for subsequent coatings or as a corrosion protection layer, so its thickness is crucial.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magnetic induction, eddy current, and X-ray fluorescence,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coating thickness accurately.检验磷化处理的关键方面之一是检查涂层厚度。
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磷化处理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87653733d4b14e852468f0.png)
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
4.3 测定磷化膜重量时, 在受试的三个平行试样的平均值不合格, 则再取三件进行复验, 若其平均值仍不合格, 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4.4 磷化工件由于数量, 尺寸及形状不能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耐蚀性能检验时, 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制作试样.
150mm1g/m2的试样的总表面积不应小于300cm2, 膜重1-10g/m2的试样的总表面积不应小于200cm1LⅡ
附录C
磷化膜厚度和单位面积膜层重量的换关系
(参考件)
磷化膜厚度(um)和单位面积膜层重量(g/m2)的换算关系见下表:
厚度,um 单位面积膜层重.g/m2
1 1-2
3 3-6
5 5-15
10 10-30
15 15-45
注: 1. 次轻量级磷化膜重量与厚度之比约为1.
2. 轻量级磷化膜重量与厚度之比1-2.
3. 磷化膜重量与厚度之比一般在1-3之间.
附录D
点滴法
(参考件)
本方法适用于稳定性生产中, 工序间磷化膜耐蚀性能的快速检验.
D.1` 检验溶液的成份和含量.
硫酸铜 CuSO4.5H2O 41g/l.
氯化钠 NaCl 35g/l
0.1N盐酸 HCl 13ml/l
注: 1. 检验溶液应使用化学纯试剂和蒸馏水配制.
2. 溶液在5-35℃下有效期限为一周.
D.2 检验方法
在15-23℃下, 磷化表面滴一滴检验溶, 同时启动秒表, 观察滴液从天兰变为浅黄色或淡红色的时间.
D.3 验收标准
点滴法用作工序间磷化膜质量的快速检验, 其变色时间由供需双方商定.。
磷化工艺指导及质量检验标准
![磷化工艺指导及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ed27f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6.png)
磷化工艺作业指导及质量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工件磷化工艺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工件以达到防锈、涂装前磷化等目的的磷化处理,其它产品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09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GB/T 9792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GB/T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磷化工艺规范工件无特别规定时,工件的机械加工、成型、焊接和打孔应在磷化处理前完成;工件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规定。
前处理工件表面的油污、锈及氧化皮去除必须严格按相应作业标准作业。
酸洗按需进行,喷(抛)丸清理后的工件可不进行酸洗。
经酸洗后的工件,不应有目视可见的氧化物、锈及过腐蚀现象。
脱脂脱脂后的工件不应有油脂、乳浊夜等污物,其表面应能被水完全润湿。
喷(抛)丸喷(抛)丸清理后的工件,不应有漏喷、磨料粘附、锈蚀及油污,其表面应露出金属本色。
表面调整采用低温或室温磷化工艺时应进行表面调整处理,以获得优质的磷化膜;采用中高温磷化时,可不进行表面调整处理。
磷化低温或室温磷化用作涂装前的磷化可采用低温或室温磷化工艺,磷化处理可采用浸渍或喷淋方式进行。
磷化液可使用锌系、锰系、锌钙系、锌锰系等;除另有技术文件规定外,不应使用彩色铁系磷化。
中、高温磷化用作防锈或改进表面摩擦性能应采用中、高温磷化工艺,磷化液可使用锌系、锰系、锌钙系、锌锰系等,改进表面摩擦性能优先选用锰系磷化。
干燥清洗干净后应用压缩空气或热风及时吹干,以免返锈;烘干温度应不超过150℃。
脱脂剂、磷化剂(B剂)的检验
![脱脂剂、磷化剂(B剂)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ccf014d2c1c708a1284a449e.png)
脱脂剂的检验检验项目:游离碱度检验步骤:1、用1000ml烧杯取1000ml蒸馏水2、用天平称取30g脱脂剂,将之倒入烧杯中,搅拌溶解,摇均匀3、测其游离碱度(1)先将酸式滴定管用0.1N的硫酸标准液润洗,然后盛装0.1N的硫酸标准液50ml于酸式滴定管中(2)用移液管吸取10ml待测液置于200ml三角烧杯中,加2-3滴酚酞试剂,并摇均匀(3)用0.1N的硫酸标准液滴定,边滴定边摇晃三角烧杯,待测液由粉红色变至无色为终点, 硫酸标准液消耗的亳升数即为游离碱度点数.检验标准:游离碱度的标准为:22-25点.磷化剂(B剂)的检验检验项目:1. 总酸度:2. 游离酸度检测步骤:1、用1000ml烧杯取500ml蒸馏水2、用天平称取30g磷化剂,将之倒入烧杯中,搅拌溶解,摇均匀3、总酸度的测定:(1)先将碱式滴定管用0.1N的NaOH标准液润洗,然后盛装0.1N的NaOH标准液50ml于碱式滴定管中.(2)用移液管吸取10ml待测液置于200ml三角烧杯中,加2-3滴酚酞试剂,并摇均匀(3)用0.1N的NaOH滴定,边滴定边摇晃三角烧杯,待测液由无色变至粉红色为终点, NaOH消耗的亳升数即为总酸度点数4、游离酸度:(4)先将碱式滴定管用0.1N的NaOH标准液润洗,然后盛装0.1N的NaOH标准液50ml于碱式滴定管中.(5)用移液管吸取10ml待测液置于200ml三角烧杯中,加2-3滴溴酚蓝试剂, 并摇均匀(6)用0.1N的NaOH滴定, 边滴定边摇晃三角烧杯,待测液由黄色变至蓝紫色为终点,NaOH消耗的毫升数即为游离酸度的总点数检验标准:1、总酸度的标准为:28-32点2、游离酸度的标准为:2.6-3.6点检测完毕须将所用仪器清洗干净放回指定位置。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https://img.taocdn.com/s3/m/ad3240a1aef8941ea76e0589.png)
廊坊多元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检验标准(表面处理)编制:校对:审核: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实施目录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5)表面电镀(金属)检验标准 (6)发黑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9)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10)高频淬火检验标准 (15)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https://img.taocdn.com/s3/m/d707e78dcc22bcd126ff0cea.png)
磷化(Ⅵ)——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磷化后的工件,根据其用途,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分项检验。
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磷化膜外观、磷化膜厚度或膜重、磷化膜或后处理以后的耐蚀性三大共性指标。
根据磷化用途有时还要检测:磷化与漆膜配套性、磷化膜硬度、摩擦系数、抗擦伤性等指标。
关于磷化的三共性指标,可参照如下标准及方法。
磷化膜外观:采用目测法,相关标准GB 11376-89《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和GB 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膜厚度测量采用GB 6462《金属的氧化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法》,也可采用测厚仪,按照GB 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或GB 4957《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测量涡流方法》。
膜重测量采用重量法,可依照GB 6807《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或GB 9792《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
耐蚀性:检测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可采用硫酸铜点滴法,氯化钠盐水浸泡法和盐雾试验法。
点滴法和盐水浸泡法可依照GB 6807-86《钢铁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磷化膜经过后处理如涂油,涂蜡,涂漆后一般进行盐雾试验检验。
盐雾试验可依照GB 1771-79《漆膜耐盐雾测定法》或GB 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性试验》。
1 涂漆前打底用磷化用于漆前打底的磷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漆膜的附着力和涂层系统的耐蚀性,因此重点在于与漆膜的配合性能方面。
一般对磷化质量检测指标包括膜外观、膜厚度和与漆膜配套后的性能。
膜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完整的红蓝彩色膜。
磷化膜不宜过厚,一般膜重应小于7.5g/m2,最佳为1.5~3.0g/m2,对于轻铁系磷化膜重0.5~1.0g/m2为宜,过厚和粗糙的磷化膜是不利涂漆的。
耐蚀性指标包括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和涂漆前不应出现泛黄生锈现象。
管件耐磨磷化工艺及验收标准
![管件耐磨磷化工艺及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6eb44233687e21af45a923.png)
管件耐磨磷化验收标准一、适用范围规定了在钢铁及其合金为满足耐磨需求在表面形成磷化膜的有关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质量一致性检验项目有外观,膜重,耐蚀性等二、检测项目1.磷化膜外观方法:目视检测(在100W白炽灯下,距工件400mm处目测)标准:灰到深灰色,膜层应连续均匀,无锈迹,无挂灰为合格。
允许的缺陷:⏹轻微的水迹、钝化痕迹、擦白及挂灰现象⏹因尺寸原因,两次磷化的界限处允许有色差;⏹因基材构的原因或在磷化槽中因与支撑物或其他组件的触碰而产生的磷化膜表面的轻微起伏或色差起伏。
2.CuSO4点滴试验方法:用脱脂棉沾酒精在欲试验部位擦去该部位的防锈油,并吹干;用胶头滴管将上述试液滴在已处理过的试验部位,同时启动秒表观察铜色出现的时间,并记录。
点滴液成份及配比:硫酸铜CuSO4·5H2(AR) 41g/L;氯化钠NaCl(AR) 35g/L;0.1N盐酸HCl(AR)13ml/L;配制所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标准:3分钟以上3.盐水试验方法:将磷化后的管件浸入3%的氯化钠溶液中,经2小时后取出,表面无锈渍为合格。
出现锈渍时间越长,说明磷化膜的耐蚀性越好。
标准:2小时以上4.盐雾试验方法:依照GB 1771-79《漆膜耐盐雾测定法》或GB 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性试验》标准:1.5小时以上(ASS醋酸盐雾试验)10小时以上(NSS中性盐雾试验)5.膜重方法:按GB/T 9792规定的方法测定膜重。
标准:7.5~60g/m26.膜厚方法:《金属的氧化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法》,也可采用测厚仪标准:>10μm天津市东丽区金桥工业园凯达道4号邮编300300 电话:+86.22.84891261 传真:+86.22.84891261-808KAIDA ROAD NO.4,JINQIAO INDUSTRIAL PARK,DONGLI DISTRICT,TIANJIN,CHINATEL:+86.22.84891261 FAX:+86.22.84891261-808 http://www.hantech.so。
磷化检验报告
![磷化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9219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d.png)
磷化检验报告
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金属件
检验标准:GB1699.3-2010
批号:20210225
检验结果:
经过对样品进行磷化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1. 锌磷化层厚度:4μm
2. 磷化层颜色:灰色
3. 磷化层结晶度:良好
4. 盐雾测试:240小时
5. 洗涤测试:达标
结论:
经检验,本样品磷化层厚度、颜色和结晶度均符合GB1699.3-2010标准,盐雾测试和洗涤测试结果均达标。
建议:
建议继续进行其他相关测试,确保样品符合要求,并在生产中
注意控制磷化工艺,以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也建议加强对储存、运输环节的管控,避免对磷化层的损伤。
附:检验设备及工艺参数
1. 检验设备:电子显微镜、盐雾试验箱、洗涤测试机
2. 磷化液浓度:35g/L
3. 磷化液温度:55℃
4. 磷化液PH值:3.0-4.0
5. 磷化液沉淀物:无
检验单位:XXX公司
检验人员: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