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大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方法。

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科知识、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整合各种知识和技能,以问题驱动和探究为核心,提供学习的连贯性和深度。

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现实情境中展开全面思考和探索,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以后的学习和职业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模式,旨在通过大单元为纽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多个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获得对生物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概述高中生物学科涵盖了多个大单元,其中包括细胞、遗传与遗传变异、物种与进化、生态与环境等。

在这些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引入生命科学的世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教师通过讲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如细胞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等。

此外,还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增殖等生命过程的教学,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原理。

其次,遗传与遗传变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会向学生介绍遗传基因和遗传变异的原理。

通过讲解基因组结构与功能、遗传变异的形成与影响,教师培养学生对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理解,以及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

物种与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教师会向学生介绍生物物种的形成与分布规律,重点解释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原理。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让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注重观察、实验和探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系统的秩序与调控2. 生物体的物质与能量转化3. 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4. 生物体的稳态与适应5. 生物体的信息与调节6.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呈现一段有关生物科学的小视频或引用一个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掌握:结合生活实例和常见现象,教授生物系统的秩序与调控、生物体的物质与能量转化等知识点,并进行相关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

3. 能力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针对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这个主题,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进行观察和研究,并总结归纳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4. 态度培养: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实验中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并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观察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探究和解决。

5. 总结提高:通过小组展示和班级讨论,总结本次学习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并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方法和建议。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每周提交一个生物科学研究报告,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并形成完整的报告。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3. 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活动展示,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生物教学设计方案现在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的课堂现象已不多见,这给有丰富阅历的老师也带来了新挑战,无论是青年老师还是老老师都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通过教学设计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今日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生物教学设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生物教学设计方案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贵港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陈唐武一、版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二、设计内容: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三、设计理念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依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

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发觉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觉的过程来学习科学探讨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转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猎取新学问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学问、进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不仅重视学问的猎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猎取学问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问题的推动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主动,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例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例

教学·现场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例文|朱乔一、教学背景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要求,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教学改革当中的全新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活动当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以及思维品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有力践行课程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组织教学。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的结构”这部分内容为例,设计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3章第1节。

本节课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第二部分讲的是营养结构,这节课是对“群落及其演替”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本节课之后主要讲解关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相关内容。

因此本节课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三、学情分析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

并且,学生在生活当中也借助多元化的渠道,如阅读、图片、影视等接触到了很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系统并不陌生。

与此同时,在此之前学生也学习并巩固了种群及群落的相关知识,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教学目标1.形成生命观念:能够说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

2.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及其作用,并且完成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构建。

3.树立科学思维: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等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4.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能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指导下积极践行生态保护行为。

五、教学重难点对生态系统当中各个成分以及作用进行分析,完成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构建;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情境导入、设计问题串、小组合作学习。

七、设计思路“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当地湿地公园作为课前导入内容,这样能让教育活动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生活实际之间搭建桥梁,从而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服务于实际生活。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而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个体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思维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1.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质疑和分析生物学概念和现象,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掘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学习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3. 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学会在集体中扮演领导角色,指导和激励他人,学习如何全面考虑问题。

4. 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的热情,激发他们对未知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遗传、生态系统等。

学生需要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便理解更高级的生物学概念。

2. 生物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技能,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操作实验,以便解决实际问题。

3. 生物科学研究及科学方法,学生需要学习科学研究的流程和方法,以便发现和解决生物学问题。

4. 生物伦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应对生物学引发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学会关注社会公益和社会责任。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1. 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3. 启发性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启发学生学会思辨和批判。

关于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落实教学设计

关于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落实教学设计

关于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落实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变革,核心素养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作为21世纪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素养被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

而在生物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理解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引导。

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已成为当下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落实教学设计,旨在为生物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生物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落实教学设计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核心素养在生物学教育中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通过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落实,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推动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研究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落实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生物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核心素养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2. 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3. 探讨教师在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和方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4. 借助案例分析和评估方法,探讨核心素养在生物课堂中的实际效果和问题,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建议和思路。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示范教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示范教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示范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的关键环节——光合作用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关键环节,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具体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植物生长和什么相关。

第二步: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15分钟)
1. 简要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在叶绿素的作用下
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3. 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无光合作用植物将无法存活。

第三步:实验展示(20分钟)
设置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观察叶子在阳光下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实
验现象背后的原理。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教学反思与调整: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关键环节,从而提高他们对
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增强核心素养。

在实验环节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摘要:立足高中生物素养的一个核心,四个方面,十二大要素,以《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为例阐述高中生物教学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设计1 关于核心素养的阐述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解决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

其主要内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入手,其中生命观念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四个要素;科学探究包括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实施、交流讨论四个要素;理性思维包括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四个要素;社会责任包括参与相关事务的讨论、关注社会性科学议题、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四个要素共十二个要素为切入点,立德树人,提高全部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教学设计在生物教学中,目标的设定要彰显核心素养,教学活动的设定也要在渗透核心素养,教学反思也要凸显核心素养。

2.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包括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两部分内容。

本节将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没有作为细胞代谢的方面来讲述而是作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来分析,通过对渗透作用现象的观察,阐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推导渗透作用的概念;说出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特点;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由“问题探讨”入手,从“扩散”迁移到“渗透”,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立足于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学素材进行重新改进、整合、编排并精心设计教学。

2.2教学过程设计环节1 教学导入实验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把萎焉的玫瑰花放到水里面,过一段时间玫瑰花开始坚挺了,且水没有颜色,然后把坚挺的玫瑰花再放到热水中浸泡,水变红色。

高中生物中的核心素养教案

高中生物中的核心素养教案

高中生物中的核心素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掌握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能够描述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研究方法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2.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的代谢、分裂和运输过程教学重点:1.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2. 掌握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3. 意识到细胞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图示和示范,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实验:观察细胞的各种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细胞的理解3. 讨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细胞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并介绍细胞的重要性2. 讲授:通过图示和实物展示,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实验:观察细胞的分裂和运输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活动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细胞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中的重要性,引发思考和探索拓展活动:1. 邀请专家讲解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2. 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医学研究机构,了解细胞研究的现状和应用3.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研究项目,探讨细胞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前景评估方式:1. 完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测试2. 展示细胞实验结果和讨论成果3. 撰写细胞研究报告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1. 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转变2. 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探索能力,激发学生对细胞科学的兴趣和热情3.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系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素养提高情况(以上仅为教案范本,具体内容和形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解释如何设计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

1. 引言:介绍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对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及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能力。

2. 渗透性教学策略:解释如何通过渗透性教学策略来构建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

渗透性教学策略是指将知识点、技能和能力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有机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性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

2.1 教学目标的设定: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以大单元为单位,将所学知识点、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点、学习方法和实践操作等。

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构建一个整体的、有机的教学网络。

2.3 教学方法的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

2.4 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和科学报告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

2.5 评价与反馈: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课堂测验、实验报告和项目评估等,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实践案例:以一个高中生物学科的大单元教学实践案例,具体说明如何设计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

以"遗传与进化"为例,设计一个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的功能;2. 能够描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的结构和功能;3. 能够简单地表述细胞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2. 细胞的功能;3.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生物教材;2. 图片:显示细胞结构的图片;3. 演示工具:显微镜、投影仪等;4. 实验器材:玫瑰花片、显微镜玻璃片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简单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内容。

二、展开教学(30分钟)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讲解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裂等;3.介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通过显微镜观察玫瑰花片中的细胞结构;2.展示相关实验视频,让学生感受细胞的奇妙世界。

四、总结(5分钟)1.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细胞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细胞的作文,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生物素养。

但需要注意在实验演示环节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

下节课可以继续深入讲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相关疾病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新课改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高中生物7篇

新课改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高中生物7篇

新课改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高中生物7篇新课改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高中生物7篇新课改教学设计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篇1)一、细菌的发现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1、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2、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3、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芽孢:细菌的休眠体开花和结果知识与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习惯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识别草履虫的细部特征,依据观察到的影像,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资料分析,提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草履虫为例认同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并初步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

(2)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植株的生长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

2.锻炼观察、测量、解读实验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关注一种植物的根的生长的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记录数据、解读数据的方法;2.学习收集信息、筛选信息、交流及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的艰辛与快乐,树立持之以恒的科学意志,领悟科学方法;2.学会倾听与感受,提高人文素养;3.通过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科技进步,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成为高中生物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和探讨,构建了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以期为提高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学科思维和学风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生物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素养: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生物学常用工具和仪器等。

2. 学科思维和思想素养:高中学生应该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等问题。

3. 人文艺术素养: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还应包含对生命、环境、社会的情感体验和思辨,热爱生命,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体悟和行为。

以上三方面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

通过这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可以全面、系统地推动高中生物学科的发展,提高高中生物学科教育的质量。

1.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生物学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科学研究、科学创新能力,以及全球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3)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生命、关注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

2.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建立正确的科学知识框架,增加学生的知识层次;(2) 培养科学思想和探究性态度,通过开展科学实验、科学调查和讨论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3.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涵盖听、说、读、写和实践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1) 问答式教学。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教案
1. 理解生物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
3. 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节:生物核心素养介绍
1.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生物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分享自己对生物核心素养的理解
第二节:实验技能训练
1.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并与实验目的进行对比分析第三节: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
1. 图片展示生物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生物学原理,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四节: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1. 安排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2.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成果,分享合作经验和收获
课堂反思:
1. 学生对生物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表现及改进措施
教师评价:
1. 教学目标能否达到?
2. 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水平
3. 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教案附件:
1. 实验操作手册
2. 生物核心素养相关资料
3.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案模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案模版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案模版
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组成部分以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细胞的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核、细胞质、细胞膜。

2.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

教学步骤:
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授课: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细胞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3. 练习:让学生观察细胞的示意图,标出各个细胞器的位置和名称。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的组成部分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深化对细胞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拓展活动:
1. 实验:观察细胞的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器的位置。

2. 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细胞器,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撰写短文分享给同学。

评价方式:
1.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成绩:评价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
1.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2. 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3.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林梅青陈明山摘要:本文以“内环境稳态〞的科学史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任务式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建构概念,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史;核心素养;内环境稳态;教学实践1教学设计理念?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根底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学课堂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开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1]。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内环境稳态科学史,能深刻理解生物学的概念,进而建构学科的核心概念。

2教学背景分析2.1教学内容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承接“细胞生活的环境〞,是学习个体稳态和群体稳态乃至生态系统稳定调节的根底。

本节课在教材内容的根底上,教师收集稳态科学史资料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生物学概念。

2.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高一年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学习,初步具备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也有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另外,通过对上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内环境的一些根本知识,初中也学习了组成人体的四大系统,这都为学习这节课奠定了根底。

3教学目标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宗旨,通过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的根本知识,更要领悟科学家在探究生物学开展过程中的观点,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应用到生活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体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3.1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讨论,运用反响调节的原理进行解释,运用归纳的方法初步概括稳态的概念,到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分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结构、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实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能力与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方法1. 概念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图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设计一系列与生物学相关的实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解释实验现象。

3. 案例分析:以实际生物学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答案和实验报告等,评价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合理性等。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分析自己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互相评价、交流经验。

通过上述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和解决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促进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价值观塑造。

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价值观塑造。

二、教学内容1.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学习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理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热爱。

2.生物进化与遗传。

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和过程,学习遗传的基本原理和遗传的应用,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细胞与生命。

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生命的基本原理和生命的奥秘,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4.人类生物与健康。

介绍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学习健康的保健知识和疾病的预防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健康观念。

5.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

介绍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学习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项目研究和实验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兴趣、激发求知欲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研究。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项目研究、撰写科研报告、展示研究成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多媒体互动。

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寓教于乐、注重实践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背景介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设计策略、案例分析、评价方法和实施步骤,同时在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和展望。

1.2 研究意义生物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人际和实践等多方面素养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的应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注重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

对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为生物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技能、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

在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应用十分重要。

批判性思维对于生物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深入理解生物现象背后的原理。

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生物知识,而不是仅仅记忆知识点。

沟通技能是生物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需要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有效和他人交流讨论。

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团队合作也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生物领域的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学生需要学会和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摘要:立足高中生物素养的一个核心,四个方面,十二大要素,以《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为例阐述高中生物教学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1 关于核心素养的阐述
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

其主要内容以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为核心,从生命观点,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入手,其中生命观点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合观四个要素;科学探究包括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实施、交流讨论四个要素;理性思维包括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四个要素;社会责任包括参与相关事务的讨论、注重社会性科学议题、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四个要素共十二个要素为切入点,立德树人,提升全部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教学设计
在生物教学中,目标的设定要彰显核心素养,教学活动的设定也要在渗透核心素养,教学反思也要凸显核心素养。

2.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包括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两部分内容。

本节将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没有作为细胞代谢的方面来讲述而是作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来分析,通过对渗透作用现象的观察,阐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推导渗透作用的概念;说出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特点;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由“问题探讨”入手,从“扩散”迁移到“渗透”,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基于以上教学内容,立足于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学素材实行重新改进、整合、编排并精心设计教学。

2.2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 教学导入
实验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把萎焉的玫瑰花放到水里面,过一段时间玫瑰花开始坚挺了,且水没有颜色,然后把坚挺的玫瑰花再放到热水中浸泡,水变红色。

通过实验说明有些物质能够进出细胞,有些物质不能进出细胞。

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投影出题)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素养,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物质进出细胞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2 渗透系统模型构建
细心动手实验,自主构建模型
实验探究1: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
(1)实验1: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出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并回答。

(扩散),扩散是分子从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向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运动的现象。

(2)提出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
实验2:引导学生实验并分析微观上分子穿过半透膜的情况。

实验介绍: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一定浓度的花青素溶液,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猪的盐渍肠衣)[1]隔开,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内的液面变化。

通过学生实验结合观察教材本节渗透现象示意图,讨论该实验:(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上升?
(2)科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对照,你觉得本实验能够设置哪些对照实验?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

总结:在本实验中,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量少的一侧通过半透膜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这个装置叫渗透装置。

由以上几个问题归纳,要想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师生共同总结:要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有浓度差。

设计意图
通过对照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理性思维构建模型的水平。

特别是该实验我们做了实验的改进,实验效果更直观、明显、及观察。

通过实验学生对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更加深入。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时吸水和失水的内容,学生已有了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建构就显得比较容易。

环节2 生活体验,合作解决问题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渗透装置,细胞是否具备渗透装置的条件?细胞如何吸水和失水呢?我们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例来探究
视频:红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吸水与失水。

讨论分析:视频中的红细胞出现了哪些现象?你认为红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或失水?
你认为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透过细胞膜吗?这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什么膜?红细胞的吸水膨胀和失水皱缩是渗透现象吗?其他动物细胞呢?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归纳讲述: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

(2)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原理。

联系生活:输液时为什么用生理盐水?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过渡:我们日常生活中将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放一些盐,一会儿后就可看到水分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吸)水?原理和动物细胞相同吗?
引导学生: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植物细胞内的吸水或失水主要是吸得水进到哪里去了?从哪里失的水分?水分进出植物细胞要经过哪些结构?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多了一层细胞壁,它对细胞的吸水或失水有影响吗?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让学生自己筛选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去研究它。

(2)作出假设
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结合所学的知识,实行推理分析,做出合理的假设。

例如第一个问题吸得水去向何方?有的同学说是细胞质中,有的说在液泡中。

例如植物细胞是不是渗透装置,学生都认不过一个渗透装置,但谈到谁相当于半透膜的时候,有的认为是细胞膜,有的认为是液泡膜,仔细预习的同学提出是原生质层。

我们作的假设准确吗?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接下来我们要设计实验、创造我们假设中所提出的条件。

(3)设计实验
教师给学生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菠菜叶、美人蕉的花瓣、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盐水、清水等选材: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有的按照课本[2]实行实验,也有同学用菠菜下表皮带着叶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做的,也有用花瓣来做的。

选择完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推理来预测了实验结果,我们能够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这个实验中的表格就较简单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