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鹤楼送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黄鹤楼送别
【教材解读】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充满诗情画意,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同时也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作者根据古诗,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展示了三幅画面:赏景,此处无声胜有声;送别,萋萋满别情;目送,展现的是无尽的思念之美。
画面一:赏景。面对即将的分别,李白和孟浩然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他们“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这是在赏景吗?这分明是在藏情呀!这段中一个“藏”字用得特别传神,传达了两人间太多的不舍之情,谁都不肯先说出离别。
画面二:送别。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打破了安静的气氛。李白,个性豪放直率,这里李白先开口,合情合理。从他的一番话中,“六个您”“请”“夫子”“兄长和老师”等词,都流露出了他对孟浩然深深的敬意。李白,小孟浩然十二岁,两人在襄阳相识,李白曾携自己的诗篇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大加赞赏李白的才华,并且留他在家中住了十多日,两人游山玩水,饮酒作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白的心中,孟浩然就是他的兄长,就是他的老师,就是值得尊敬的人。李白的狂妄其实是天下皆知的,但惟独对孟浩然敬仰,敬仰他的什么呢?“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一句话道出了李白的心声。就是这样一位品格高尚、诗篇誉满天下的孟浩然,李白怎舍得与他分别呀?所以只能以满满的一杯酒作别了,此时,酒杯中盛满的不仅是酒,更是满满的情意呀!孟浩然对李白的这份敬仰之情也是倍加珍惜,“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体现了出了作为兄长的孟浩然对李白的宽慰之意,虽然分别了,但心却永远在一起,“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这里不仅是说长江水滔滔不绝,更是说他们的友谊天长地久。两位好朋友真是说不完的离别情,道不完的朋友谊呀!
画面三:目送。俗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终于,友人登上了船。人有情,物也有情。杨柳岸,依依的杨柳随风漫舞,好像在为友人踏歌送行,又像是挥别的手臂。点点沙鸥,盘旋左右,带着朋友挚爱之心……“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不仅仅是简单的景色描写,而是作者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古代就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取其谐音“留”,杨柳依依暗喻依依不舍。而沙鸥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更是身世飘零的象征。这起手一句奠定了整
段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友人美好的祝福又有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可能还会有一丝对漂泊身世的愁思。“烟花三月”看似写得一派绚丽的美景,其实仍然难掩心中的离愁别恨。作者这样描述是想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呀。白帆远去了,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友人远去了,李白还是“伫立江边,凝视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却化作了“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伫立,凝视,远眺……离人渐远,离愁渐浓,此情无计可消除,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中说是“白帆”,诗中却说是“孤帆”,长江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应该是白帆片片,诗中却说是孤帆,可见,此时李白的眼里只有那载着孟浩然的一叶白帆。夫子啊,这一路孤单一人,我的牵挂在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作者三幅画面的描述,很多都是结合诗句展开的想象。想象,让诗情在画间流淌。我想,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体会诗人间的依依惜别情,还有对朋友的祝愿,不仅仅是伤离别,更有对相见的盼望。在教学中还应该懂得如何读悟一首诗,即要学会展开想象!【教学目标】
1.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后第三题关于看的几个词语。
3.文对照,理解诗句,走进诗人内心,体会那种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板块】
板块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语文课,知道要学什么课文吗?(《黄鹤楼送别》)举起手,咱们一起写课题。25、黄鹤楼送别
2、你对黄鹤楼有哪些了解?(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出示黄鹤楼全景。)小结:百闻不如一见,黄鹤楼不仅气势磅礴,而且是文化名楼,在这样的地方送别,一定别有滋味吧!再读课题。
3、课前读了几遍课文?好,学习就要有这样的劲头!课文里的词会不会读?
暮春三月李白孟浩然依依惜别一饮而尽友谊凝视名诗
4、课文也能读好吗?谁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5、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也可以用上刚才读的词语来概括。(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李白和孟浩然,引出古诗,进入古诗诵读)
板块二:诵读古诗,读出韵味
1、承上小结:目送友人的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吟了一首诗,便是——(出示此诗)来,自己读一读。(学生读诗)
2、检查朗读古诗情况。
注意诗的感觉!
(多指名几生读,读出诗的感觉)预设评价:
正确流利,一字不错!婉约派小诗人豪放派小诗人
读后评价:诗的意思我们也能读懂吗?先从诗题开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什么意思?(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在古文里,“之”的意思为“到……去”。学生说完教师简介:广陵便是现在的扬州,扬州自古便是繁华之地。)
4、这些诗句的意思,刚才我们读课文的时候都隐约读到,请大家再默读课文,把和诗句对应的句子画下来。
板块三:诗文对照,想象诗境
1、前两句诗对应的句子谁找出来了?(课件)
2、想“烟花三月”之美。
指名朗读,指导想象:读这一段你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发言,说“饯别”的意思)
第一层次朗读诗句:你看,会读书的孩子能将文字读成画面。这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读诗:烟花三月下扬州)
3、感“依依惜别”之情
还有哪些自然段也与前两行诗相关?我们来默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圈点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句。
预设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点评:从他们的动作中你能看出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板书:依依惜别)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都表示看的意思,是——仰望,远眺。有什么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