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8e021844769eae009ed5c.png)
2019年哈三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生物答案1-6BDCDAB29.(10分,每空2分)(1)乙(2分)(2) CO2浓度无机盐含量光的成分(2分)(3)向右(2分)甲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比野生型藻少,对光的利用率低,需要更高的光照强度才能使光合速率提高到与呼吸速率相等,故甲藻的B点会向右移动(2分)(4)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2分)30(9分)(1)(4分)(2)减少(2分)(3)摄食(1分)抑制(1分)饥饿(或低血糖)(1分)31(8分)(1)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2分)(2)(2分)(3)①无捕食者,猎物呈指数增长。
一般为S型增长②猎物种群仅因捕食者而死亡,应该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③相互关系中仅有一种捕食者与一种猎物,自然系统中应为食物网。
(答案合理即可)(2分)(4)年老(1分)疾病(1分)32(12分)不能(1分)上述三种情况都可存在两纯合的蝴蝶杂交的子二代出现紫翅:黄翅=3:1,绿眼:白眼=3:1 (答案合理即可2分) AAZ B Z B xaaZ b W或aaZ B Z B xAAZ b W (2分)5/6(2分)雌性紫翅绿眼x雄性黄翅白眼(2分) AABBx aabb BBZ A WxbbZ a Z a AAZ B WxaaZ b Z b(3分)37.(每空2分,除特殊标记外)(1) 倒平板玻璃棒(2)稀释涂布平板法 D(3)需要(1分)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4)5.5×107(5)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 ℃恒温箱培养24 h。
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38. (每空2分,除特殊标记外)(1)限制磷酸二酯不同(2)DNA分子杂交(3)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4)脑结构和功能(5)研发周期(6)从违反伦理道德和技术缺陷会带来的危害等方面作答合理均给分(1分)2019年哈三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化学参考答案7D8D9D10B11A12B13C26.(14分)(1)6FeO·Cr2O3+24NaOH+7NaClO312Na2CrO4+3Fe2O3+7NaCl+12H2O(2分)Al2O3+2NaOH=2NaAlO2+H2O(2分)SiO2+2NaOH=Na2SiO3+H2O(2分)D(1分)(2)加快溶解速率、提高浸取率(2分)(3)使铝、硅元素转化为沉淀而除去(1分)(4)2CrO42-+2H+Cr2O72-+H2O(2分,“”用“=”也可)(5)溶解度(1分)重结晶(1分)27.(14分)(1)①CO2(g)+3H2 (g)=CH3OH(1)+H2O(l) △H=-50 kJ/mol(2分)②加入催化剂(2分)将容器快速压缩至2L(2分)(2)①<(2分)②BC(2分)③(2分)④低温反应速率慢,未达平衡,反应进行相同时间,温度越高速率越快,产物氢气的百分含量越高;高温反应速率快,已达平衡,由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产物氢气的百分含量越低。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内考)理科综合试题 扫描版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内考)理科综合试题 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57c327581b6bd97f19eae9.png)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校内用】理科综合.参考答案1.C 【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ATP分子可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能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D正确。
2.A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在其发育的过程中核逐渐退化,细胞内的相关物质如血红蛋白是在核退化前合成的,核的退化为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NA 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车间”,故能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的内质网比较发达,但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卵细胞体积较大,其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3.D 【解析】除病毒外,细胞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分子呈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两条链的末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就每一个DNA分子来说,碱基排列顺序又是特定的,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从而表现出生物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正确。
4.A 【解析】根据甲、乙和丙三组杂交实验现象和结果,从丙组实验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F1的雄株和雌株中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不同,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1∶1,表明该对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且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再从甲组实验入手,杂交后代没有雌株出现,说明甲组的父本不能产生含隐性基因的X染色体的配子,再根据乙组的结果进一步验证。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a6e84058fafab069dc02e3.png)
(3)
方法Ⅰ:方法Ⅱ:
----------------1’ ------1’
----------------------1’ -------------1’
-------------------------------------------------2’
------------------------------------------------1’
对M: -------------------------------------1’
-----------------------------------------------1’
-------------------------------------1’
-------------------------------------2’
33(1)ABD
-----------------------------------------1’
---------------------------------------------------1’
---------------------------------------1’
37.(每空2分,除特殊标记外)(1)倒平板玻璃棒(2)稀释涂布平板法D
(3)需要(1分)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4)5.5×107
(5)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 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
22.(1) ----2’(2) -------3’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7b4fc9770bf78a65295494.png)
2019年哈三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观点B.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实验法C. 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D.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放大法测出引力常量G【答案】A【解析】【详解】A项: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A正确;B项: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C项: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C错误;D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错误。
故选:A。
2.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 汽车A、B在x=4m处的速度大小为2m/sC. 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 A=4m时A、B相距最远D. 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 A=6m时A、B相距最远【答案】B【解析】【详解】A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得,,由图线可知图象的斜率等于2a,对汽车A,则有,解得:,故A错误;B项:汽车A、B在x=4m处的速度大小为v,由图可知,对于汽车A,有,得A的初速度为,由得,故B正确;C项: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 A=4m时,两车相遇,故C错误;D项: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 A=6m时A、B两车相遇,故D错误。
(优质试题)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物理答案
![(优质试题)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47ab1458fb770bf78a553c.png)
1′ 1′ 2′
解得 E=150N/C 2′ (2)������ = ������������ − 0 1′ 分两种情况 ①小球摆动不超过 CD 两点 临界时刚好到达 C(或 D)点,速度为 0 从 A→C:动能定理 −������������������ 其中������ ������ − ������������������ = 0 − ������������
解得������弹 = 8.410J 有∵������弹 = −Δ������ ∴Δ������ = −8.410J 弹簧弹性势能减少 8.410J 25(1)小球静止: ������������ = ������������ tan 37° 2′ 2′
②水平时有部分水银溢出,剩余水银长 h′ ������ + ℎ' = ������ + ℎ + ������ ∴h′ = 20cm < h = 25cm 竖直后 ������ = ������ + ℎ' = 95cmHg ������ = ������ = 其中 T0=300K ∴T3 = 380K = 107℃ 34(1)ABD (2)①������ = = 1.5√3 × 10 m/s 2′ ������ = =
������������ ⋅ cos 37° + ������������ cos 53° = 解得������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
������������
√
综上������ ≤ 0.4Ns或������ ≥
Ns
1′
(3)由题知洛伦兹力方向沿绳向外 在 B 处,绳上拉力最小 从 A→B −������������ ∙ 2������ ∙ cos 37° − ������������ ⋅ 2������ ⋅ sin 37° = ������������ − ������������ 2′ 2′ 2′ 2′ 解得 v=20m/s 在 B 处: ������ − ������������������ + ������������ cos 37° + ������������ cos 53° = ∴T=31.16N 2′ 2′ 1′ 1′ 1′ 2′ 1′ 33(1)BCE (2)①������ = ������ + ℎ = 100cmHg 水平后������ = ������ = 75cmHg 等温过程: ������ ������ ������ = ������ ������ ������ ∴������ = = 80cm ������������ ������ 1′ 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cb5869336c1eb91a375de6.png)
2019年哈三中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第14~17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观点B.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实验法C.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放大法测出引力常量G15.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汽车A、B在x=4m处的速度大小为22m/sC.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 A=4m时A、B相距最远D.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 A=6m时A、B相距最远1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不带电绝缘小物块b置于绝缘斜面上,通过绝缘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带正电小球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在a所在空间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当电场强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一直增加17.空间存在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x轴正方向,从0到无穷远电势先降低后升高,场强先减小后增大B.将带正电粒子由0~x1之间的位置静止释放(不包括点x1)仅受电场力作用,粒子先向右加速,后向右减速,最终速度为零C.x1位置场强最小,大小为0D.在图示区域内x2点两侧电场强度方向相反18.我国的嫦娥四号在2019年1月3日着陆在了月球背面,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着陆为全世界的月球探索开拓了新方向。
为了保持地面和嫦娥四号的通信,我国于2018年5月21日,将一颗地月中继卫星“鹊桥”发射到地月轨道的拉格朗日点L 2上,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处在L 2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始终与地月共线,已知地球的质量M 、地球球心到L 2点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 、月球公转周期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继卫星“鹊桥”的运行线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B.中继卫星“鹊桥”的运行线速度小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C.中继卫星“鹊桥”的加速度为2rGMa =D.中继卫星“鹊桥”的加速度为r Ta 224π= 19.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A 、B 物块用足够长的轻绳跨过一质量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连接,A 套在竖直杆ab 上,ab 杆光滑且足够长,滑轮到ab 杆的垂直距离为L=0.123m,开始时让连接A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垂直,同时由静止释放A 和B 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B 始终未到达滑轮处高度(滑轮大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g=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系统机械能守恒B.B 的机械能先增加再减少C.AB 系统动能一直在增加D.当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时,v A =1m/s 20.如图所示,M 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在a 、b 端输入稳定的正弦交流电,变压器右侧部分连有电阻恒定不变的相同小灯泡L 1、L 2、滑动变阻器R,所有电表都是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P 向上滑动时U 2为V 2表示数,I 2为A 2表示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1的示数增大,A 2的示数增大,A 3的示数变增大B.V 1的示数不变,V 2的示数减小C.22I U ∆∆变小 D.L 、L 2都变亮21.如图光滑金属导轨efgh 由宽窄两部分组成,导轨电阻不计,其中倾斜导轨与水平导轨用光滑绝缘材料连接(长度可忽略,导体AB 经过此处时动能不变)水平倾斜导轨都有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如图所示。
2019年哈三中一模理综答案
![2019年哈三中一模理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57960767f5acfa0c7cd17.png)
二零一九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物理部分14. D 15.C 16.B 17.D 18.AC 19.BCD 20.AB 21.AD22. (1)1t d ∆----2’(2)2221222122)(t t s t t d ∆∆∆-∆-------3’ 23.(1)E ------2’ F -------2’ ③150----2’相等----2’----2’24.(1)对M :F =Ma 1-----------------------------------------1’a 1=4m/s 2----------------------------------------------1’v 1=v 0−a 1t 1=6m/s ---------------------------------2’(2)f =μF N ---------------------------------------------------1’F N =mg --------------------------------------------------1’对m :f =ma 2------------------------------------------1’a 2=4m/s ------------------------------------------------1’对M :F +f =Ma 3-------------------------------------1’a 3=8m/s -----------------------------------------------1’v 共=a 2t =v 1−a 3t -------------------------------------1’t =0.5s ---------------------------------------------------1’由于F =(M +m )a 4a 4=2m/s 2<4m/s 2 ------------------2’所以以后共同减速,t =0.5s25.(1)竖直方向:√3h =12at 2----------------------------------2’a =Eq m -------------------------------------------------------1’水平方向:2h =v 0t --------------------------------------2’E =√3mv 022qh--------------------------------------------------1’ (2)方法Ⅰ: 方法Ⅱ:W =12mv 2−12mv 02-----------------2’22332o y v h a v ==--------3’ Eq √3h =12mv 2−12mv 02------------2’o o y v v v v 222=+=-------3’v =2v 0-------------------------------2’(3)方法Ⅰ: 方法Ⅱ:Rcos15°=rcos45°----------------1’r R R o o =+30sin 30cos ------ 1’r =(√3+1)h --------------------------1’ r =(√3+1)h -------------1’qvB =m v 2r -------------------------------------------------2’B =mv qr =(√3−1)mv 0qh-------------------------------------2’33.(1)C:P02V0=P C V0-----------------------------------------1’P C=2P0---------------------------------------------------1’P A=P B=P C=2P c---------------------------------------1’(2)B:P03V0=2P0V B-----------------------------------------1’V A+V B=5V0-----------------------------------------------1’V A=72V0------------------------------------------------------1’A:P0V0T0=2P0V AT A-----------------------------------------------2’T A=7T0-------------------------------------------------------2’34、(1)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 50cm,λ2= 60cm--------------------------------------2’乙两列波波峰的x坐标分别为:X1= 50 + k1λ1,k1= 0,±1,±2--------------------------------1’X2= 50 + k2λ2,k2= 0,±1,±2---------------------------------1’由上式得,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为16cm的所有质点的x坐标为:X =(50 + 300n)cm n = 0,±1,±2------------------------------------2’(2)只有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处的质点的位移为-16cm ,t= 0 时,两列波谷间的x坐标之差为:Δx ’ = [50 + (2m 2 + 1)λ22]−[50 + (2m 1 + 1)λ12]---------------------1’式中m1和m2均为整数Δx ’= 10(6m 2 – 5m 1) + 5 由于m 1和m 2均为整数,相向传播的波谷间的距离最小为:Δx ’ = 5cm ----------------------------------------------------1’从t = 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质点的时间为:t = ∆x 0’2v --------------------------------------------------------1’代入数值得:t = 0.1s -----------------------------------------1’化学部分7.C 8.B 9.D 10.C 11.A 12.D 13.D26.(14分)(1)6FeO·Cr 2O 3+24NaOH +7NaClO 312Na 2CrO 4+3Fe 2O 3+7NaCl +12H 2O (2分)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2分)SiO 2+2NaOH =Na 2SiO 3+H 2O (2分) D (1分)(2)加快溶解速率、提高浸取率(2分)(3)使铝、硅元素转化为沉淀而除去(1分)(4)2CrO 42-+2H +Cr 2O 72-+H 2O (2分,“”用“=”也可)(5)溶解度(1分) 重结晶(1分)27.(14分)(1)①CO 2(g)+3H 2 (g)=CH 3OH(1)+H 2O(l) △H =-50 kJ/mol (2分)②加入催化剂(2分) 将容器快速压缩至2L (2分)(2)①<(2分) ②BC (2分) ③0.3p×(0.6p)20.02p×(0.08p)4 (2分)④低温反应速率慢,未达平衡,反应进行相同时间,温度越高速率越快,产物氢气的百分含量越高;高温反应速率快,已达平衡,由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产物氢气的百分含量越低。
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物理卷
![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物理卷](https://img.taocdn.com/s3/m/7798ea21b0717fd5360cdce2.png)
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物理卷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难度:简单物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索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奥斯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进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详细信息2.难度:简单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且倾角为α的斜面体。
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
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FB.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μmg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Fcos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详细信息3.难度:简单t=0时,A、B两小球从相距7m的两个位置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对小球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前6秒内,B球运动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B.在第2秒末,AB两球相距最近C.在前6秒内,B球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D.在第6秒末,AB两球相距1m详细信息4.难度:简单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上,将一个小球距离星球表面h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t时间后小球到达星球表面,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星球的质量为B.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通过以上数据无法确定该星球的密度详细信息5.难度:简单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理想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I和U表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左滑动时,两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始终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变大,U变小B.比值变大C.R1的功率一定变大D.电源的总功率一定减小详细信息6.难度:简单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四个相同的木块,其中木块B与C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9ffb434693daef5ef73de0.png)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奥斯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C. 欧姆发现大多数金属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超导现象D. 库仑通过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2.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曾提出如下正确的原理:如果力F在时间t内使静止的质量为m的物体移动一段距离s,那么()A. 相同的力在相同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B. 相同的力在相同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两倍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C. 相同的力在两倍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两倍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D. 一半的力在相同的时间内使质量是一半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3.如图为A、B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 开始时B物体在前,A物体在后B. 4s末两物体可能相遇C. 4s后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增大D. 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4.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2悬于空中)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m1与半球的球心O的连线与水平线成53°角(sin53°=0.8,cos53°=0.6),m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并假设m1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m1m2的比值不同时,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也不同B. 当m1m2=53时,半球体对m1的摩擦力为零C. 当1≤m1m2<53时,半球体对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D. 当53<m1m2≤5时,半球体对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下5.一个作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A点时速度为1m/s,通过B点时速度为3m/s,则通过AB的中点时的速度和这一过程中间时刻的速度分别为()A. √5m/s,2m/sB. 2m/s,√5m/sC. √52m/s,2m/s D. 2m/s,√52m/s6.如图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6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 2N向右B. 2N向左C. 6N向右D. 8N向左7.一个球在墙角处挨着竖直墙壁停放在水平地板上,在给出的球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8.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及运动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内考)试题(扫描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内考)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0a7b88f524ccbff1218445.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内考)试题(扫描版)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校内用】理科综合.参考答案1.C 【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蛋白质是1234567891011 C A D A C B C A D C B 12131415161718192021C D D C B A D AC AC ACD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ATP分子可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能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D正确。
2.A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在其发育的过程中核逐渐退化,细胞内的相关物质如血红蛋白是在核退化前合成的,核的退化为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车间”,故能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的内质网比较发达,但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卵细胞体积较大,其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3.D 【解析】除病毒外,细胞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A 错误;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分子呈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两条链的末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就每一个DNA分子来说,碱基排列顺序又是特定的,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从而表现出生物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正确。
2019年4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内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4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内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ca917655270722182ef734.png)
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内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2019年4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毎小题6分,共48分。
在毎小题蛤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対的得6分,迭対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錯的得0分。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27颗中轨道地球卫星、3颗其他卫星.其中有一颗中轨道地球卫星的周期为16小时,则该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A. 轨道半径小B. 角速度小C. 线速度小D. 向心加速度小【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抓住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中轨道地球卫星的周期为16小时比静止轨道卫星周期小,结合高轨低速周期长、低轨高速周期短的特点,A对。
【点睛】卫星参数比较有一个很有效的规律:高轨低速周期长、低轨高速周期短。
2.用频率为v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时,能发生光电效应,改变光电管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U0为遏止电压.已知电子的带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则阴极K的极限频率为()A. B.C. D. v【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直接利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出,B正确。
【点睛】光电效应的题目是比较容易入手的,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3.物块在1N合外力作用下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示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则关于该物块有关物理量大小的判断正确的()A. 质量为1kgB. 初速度为2m/sC. 初动量为2kg・m/sD. 加速度为0.5m/s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像问题,先判断图像的横轴坐标,然后求出表达式,最后分析斜率和截距的含义。
【详解】根据图像求出解析式为,与类比可得:a=0.5m/s2,m=2kg,v0=m/s,p0=2kgm/s,D正确。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e9d686bb4cf7ec4bfed018.png)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C.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2.已知河水自西向东流动,流速为v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且v2>v1,用小箭头表示船头的指向及小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虚线表示小船过河的路径,则图中可能的是()A. B.C. D.3.下列关于天体运动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都在绕地球运动B.牛顿由于测出了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C.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D.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近日区域运行得比较慢,在远日区域运行得比较快4.如图,物体A套在竖直杆上,经细绳通过定滑轮拉动物体B在水平面上运动,开始时A、B间的细绳呈水平状态,现由计算机控制物体A的运动,使其恰好以速度v沿杆匀速下滑(B始终未与滑轮相碰),则A.绳与杆的夹角为a 时,B 的速率为vsin aB.绳与杆的夹角为a 时,B 的速率为vcosaC.物体B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如图,修正带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可简化为图中所示的模型.A 、B 是转动的齿轮边缘的两点,若A 轮半径是B 轮半径的1.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B.A 、B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2:3C.A 、B 两点的周期之比为2:3D.A 、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6.如图所示,在某次自由式滑雪比赛中,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如图所示,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0V ,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则A.如果0V 不同,则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B.不论0V 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C.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0cos V θD.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0tan V gθ7.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材料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当作用力F 一定时,m 2所受绳的拉力()A.与θ有关B.与斜面动摩擦因数有关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D .F T =212m F m m +,仅与两物体质量有关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A.1s 末,甲和乙相遇B.0—2s 内,甲、乙间的距离越来越大C.2—6s 内,甲相对乙的速度大小恒为2m/sD.0—6s 内,4s 末甲、乙间的距离最大9.如图所示,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车中悬挂的小球A 和车水平底板上的物块B 都相对车厢静止,悬挂小球A 的悬线与竖直线有一定夹角θ,B 与车底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假设B 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这段时间内,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块B 不受摩擦力作用B.物块B 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左C.要使A 、B 和车保持相对静止,θ最大为37°D.要使A 、B 和车保持相对静止,θ最大为53°10.关于如图a、b、c、d所示的四种圆周运动模型,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a所示,汽车安全通过拱桥最高点时,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车的重力B.如图b所示,在固定圆锥筒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重力、弹力和向心力C.如图c所示,轻质细杆一端固定一小球,绕另端0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小球所受合力可能为零D.如图d所示,火车以某速度经过外轨高于内轨的弯道时,车轮可能对内外轨均无侧向压力11.下列几组数据中能算出地球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是已知的)()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中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的半径R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 和轨道半径r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二、实验题(15分)12.为了探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绳子的一端拴一个小沙袋,绳上离小沙袋L处打一个绳结A,2L处打另一个绳结B.请一位同学帮助用秒表计时.如图乙所示,做了四次体验性操作.操作1:手握绳结A,使沙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每秒运动1周.体验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操作2:手握绳结B,使沙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每秒运动1周.体验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操作3:手握绳结A,使沙袋在水平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每秒运动2周.体验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操作4:手握绳结A,增大沙袋的质量到原来的2倍,使沙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每秒运动1周.体验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1)操作2与操作1中,体验到绳子拉力较大的是____;(2)操作3与操作1中,体验到绳子拉力较大的是____;(3)操作4与操作1中,体验到绳子拉力较大的是____;(4)总结以上四次体验性操作,可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大小与____有关.A.半径B.质量C.周期D.线速度的方向(5)实验中,人体验到的绳子的拉力是否是沙袋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____(“是”或“不是”)三、计算题(共37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内考)理科综合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内考)理科综合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731721763231126edb11e3.png)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校内用】理科综合.参考答案1.C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ATP分子可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能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D正确。
2.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在其发育的过程中核逐渐退化,细胞内的相关物质如血红蛋白是在核退化前合成的,核的退化为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A 正确;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车间”,故能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中的内质网比较发达,但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卵细胞体积较大,其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3.D 除病毒外,细胞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分子呈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两条链的末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就每一个DNA分子来说,碱基排列顺序又是特定的,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从而表现出生物体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 正确。
4.A 根据甲、乙和丙三组杂交实验现象和结果,从丙组实验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F1的雄株和雌株中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不同,雌株全为宽叶,雄株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1∶1,表明该对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且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再从甲组实验入手,杂交后代没有雌株出现,说明甲组的父本不能产生含隐性基因的X染色体的配子,再根据乙组的结果进一步验证。
2019年4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4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332d6bbb68a98270fefa34.png)
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2019年4月二、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30°,物块A 、B 通过轻绳连接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A 、B 重力分别为10N 、60N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 1NB. 5NC. 6ND. 11N【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不计一切摩擦力,所以对A 分析可得,A 受到重力,垂直斜面想上的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 在沿斜面上的受力平衡,故有sin 305o A T m g N ==,故弹簧的拉力为5N,所以示数为5N,B 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水平路面上质量为30kg 的小车,在60N 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1.5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s 后撤去该推力,则A. 小车2s 末的速度是4m/sB.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是15NC. 撤去推力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1m/s 2D. 小车运动的总时间为6s【答案】B【解析】【详解】小车2s 末的速度是: 1.52/3/v at m s m s ==⨯=,故A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解得:f =F -ma =60-30×1.5N=15N ,故B 正确;撤去推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f ma =,解得:21/5.0s m a =,故C 错误;撤去推力后运动的时间为:1360.5t s s ==,所以小车运动的总时间为:268t s s =+=,故D 错误。
3.1998年6月18日,国产轿车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研究所进行的整车安全性碰撞试验取得成功,被誉为“中国轿车第一撞”。
从此,我国汽车的整车安全性碰撞试验开始与国际接轨。
碰撞试验是让汽车在水平面上以48.3km/h 的国际标准碰撞速度驶向质量为80t 的国际标准碰撞试验台,撞击使汽车的动量一下子变到0,技术人员通过查看载着模拟乘员的传感器的数据以便对汽车安全性能装置进行改进。
2019年哈三中一模理综答案
![2019年哈三中一模理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57960767f5acfa0c7cd17.png)
二零一九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物理部分14. D 15.C 16.B 17.D 18.AC 19.BCD 20.AB 21.AD22. (1)1t d ∆----2’(2)2221222122)(t t s t t d ∆∆∆-∆-------3’ 23.(1)E ------2’ F -------2’ ③150----2’相等----2’----2’24.(1)对M :F =Ma 1-----------------------------------------1’a 1=4m/s 2----------------------------------------------1’v 1=v 0−a 1t 1=6m/s ---------------------------------2’(2)f =μF N ---------------------------------------------------1’F N =mg --------------------------------------------------1’对m :f =ma 2------------------------------------------1’a 2=4m/s ------------------------------------------------1’对M :F +f =Ma 3-------------------------------------1’a 3=8m/s -----------------------------------------------1’v 共=a 2t =v 1−a 3t -------------------------------------1’t =0.5s ---------------------------------------------------1’由于F =(M +m )a 4a 4=2m/s 2<4m/s 2 ------------------2’所以以后共同减速,t =0.5s25.(1)竖直方向:√3h =12at 2----------------------------------2’a =Eq m -------------------------------------------------------1’水平方向:2h =v 0t --------------------------------------2’E =√3mv 022qh--------------------------------------------------1’ (2)方法Ⅰ: 方法Ⅱ:W =12mv 2−12mv 02-----------------2’22332o y v h a v ==--------3’ Eq √3h =12mv 2−12mv 02------------2’o o y v v v v 222=+=-------3’v =2v 0-------------------------------2’(3)方法Ⅰ: 方法Ⅱ:Rcos15°=rcos45°----------------1’r R R o o =+30sin 30cos ------ 1’r =(√3+1)h --------------------------1’ r =(√3+1)h -------------1’qvB =m v 2r -------------------------------------------------2’B =mv qr =(√3−1)mv 0qh-------------------------------------2’33.(1)C:P02V0=P C V0-----------------------------------------1’P C=2P0---------------------------------------------------1’P A=P B=P C=2P c---------------------------------------1’(2)B:P03V0=2P0V B-----------------------------------------1’V A+V B=5V0-----------------------------------------------1’V A=72V0------------------------------------------------------1’A:P0V0T0=2P0V AT A-----------------------------------------------2’T A=7T0-------------------------------------------------------2’34、(1)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 50cm,λ2= 60cm--------------------------------------2’乙两列波波峰的x坐标分别为:X1= 50 + k1λ1,k1= 0,±1,±2--------------------------------1’X2= 50 + k2λ2,k2= 0,±1,±2---------------------------------1’由上式得,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为16cm的所有质点的x坐标为:X =(50 + 300n)cm n = 0,±1,±2------------------------------------2’(2)只有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处的质点的位移为-16cm ,t= 0 时,两列波谷间的x坐标之差为:Δx ’ = [50 + (2m 2 + 1)λ22]−[50 + (2m 1 + 1)λ12]---------------------1’式中m1和m2均为整数Δx ’= 10(6m 2 – 5m 1) + 5 由于m 1和m 2均为整数,相向传播的波谷间的距离最小为:Δx ’ = 5cm ----------------------------------------------------1’从t = 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 的质点的时间为:t = ∆x 0’2v --------------------------------------------------------1’代入数值得:t = 0.1s -----------------------------------------1’化学部分7.C 8.B 9.D 10.C 11.A 12.D 13.D26.(14分)(1)6FeO·Cr 2O 3+24NaOH +7NaClO 312Na 2CrO 4+3Fe 2O 3+7NaCl +12H 2O (2分)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2分)SiO 2+2NaOH =Na 2SiO 3+H 2O (2分) D (1分)(2)加快溶解速率、提高浸取率(2分)(3)使铝、硅元素转化为沉淀而除去(1分)(4)2CrO 42-+2H +Cr 2O 72-+H 2O (2分,“”用“=”也可)(5)溶解度(1分) 重结晶(1分)27.(14分)(1)①CO 2(g)+3H 2 (g)=CH 3OH(1)+H 2O(l) △H =-50 kJ/mol (2分)②加入催化剂(2分) 将容器快速压缩至2L (2分)(2)①<(2分) ②BC (2分) ③0.3p×(0.6p)20.02p×(0.08p)4 (2分)④低温反应速率慢,未达平衡,反应进行相同时间,温度越高速率越快,产物氢气的百分含量越高;高温反应速率快,已达平衡,由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产物氢气的百分含量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观点B.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实验法C. 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D.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应用放大法测出引力常量G2.A、B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 汽车A、B在x=4m处的速度大小为2√2m/sC. 从开始到汽车A 停止前,当x A =4m 时A、B相距最远D. 从开始到汽车A停止前,当x A=6m时A、B相距最远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不带电绝缘小物块b置于绝缘斜面上,通过绝缘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带正电小球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在a所在空间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当电场强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 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 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C. 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 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一直增加4.空间存在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沿x轴正方向,从0到无穷远电势先降低后升高,场强先减小后增大B. 将带正电粒子由0~x1之间的位置静止释放(不包括点x1)仅受电场力作用,粒子先向右加速,后向右减速,最终速度为零C. x1位置场强最小,大小为0D. 在图示区域内x2点两侧电场强度方向相反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3.0分)5.我国的嫦娥四号在2019年1月3日着陆在了月球背面,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着陆为全世界的月球探索开拓了新方向。
为了保持地面和嫦娥四号的通信,我国于2018年5月21日,将一颗地月中继卫星“鹊桥”发射到地月轨道的拉格朗日点L2上,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处在L2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始终与地月共线,已知地球的质量M、地球球心到L2点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月球公转周期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继卫星“鹊桥”的运行线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B. 中继卫星“鹊桥”的运行线速度小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线速度C. 中继卫星“鹊桥”的加速度为a=GMr2D. 中继卫星“鹊桥”的加速度为a=4π2T2r6.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A、B物块用足够长的轻绳跨过一质量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连接,A套在竖直杆ab上,ab杆光滑且足够长,滑轮到ab杆的垂直距离为L=0.123m,开始时让连接A的细绳与竖直方向垂直,同时由静止释放A和B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到达滑轮处高度(滑轮大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系统机械能守恒B. B的机械能先增加再减少C. AB系统动能一直在增加D. 当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时,v A=1m/s7.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在a、b端输入稳定的正弦交流电,变压器右侧部分连有电阻恒定不变的相同小灯泡L1、L2、滑动变阻器R,所有电表都是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P向上滑动时U2为V2表示数,I2为A2表示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增大,A3的示数变增大B. 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C. △U2△I2变小D. L、L2都变亮8.如图光滑金属导轨efgh由宽窄两部分组成,导轨电阻不计,其中倾斜导轨与水平导轨用光滑绝缘材料连接(长度可忽略,导体AB经过此处时动能不变)水平倾斜导轨都有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如图所示。
eg间距为L,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fh间距为2L,导体棒AB 长L,CD长2L,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倾斜导轨与水平面夹角为θ.现导体棒AB由距水平面H 高处静止释放(H足够高),AB、CD在运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并始终垂直导轨(em、gn足够长,AB不会越过mn两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导体棒A在倾斜导轨的最终速度为v0=mgsinθ(R+r)B2L2B. 从释放到最终稳定,通过电阻R上的电荷量为q=RLBH(R+r)sinθC. 最终CD棒的速度为v CD=2mgsinθ(R+r)5B2L2D. 最终AB棒的速度为v AB=2mgsinθ(R+r)3B2L2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B. 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C. 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E. 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力是因为分子间斥力的作用10.梳子在梳头后带上电荷,摇动这把梳子在空中产生电磁波。
该电磁波()A. 是横波B. 是由于电荷运动产生的C.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只能沿着梳子摇动的方向传播E.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测物体加速度a。
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M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
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s,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通过G1的速度为______(用d、△t1表示)(2)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用d、s、△t1和△t2表示)12.测定电流表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电流表G(量程0~10mA)B.标准电流表A(量程0~15mA,内阻忽略)C.电阻箱R′(0-999Ω)D.滑动变阻器R1(总电阻约200Ω,额定电流2.0A)E.滑动变阻器R2(总电阻约1000Ω,额定电流2.0A)F.电源E1(电动势约为8V,内阻忽略)G.电源E2(电动势约为25V,内阻忽略)H.电键及导线若干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r g .(1)以上备用的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电源应该选择______(填仪器前面字母)(2)依照电路原理图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线路,开始时两电键均断开。
(3)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①将R阻值调至最大,闭合电键S1,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使电流表G达到满刻度并记录电流表A的数值②闭合S2,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变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A数值保持不变,电流表G的读数达到半偏。
③读出R′的读数(如图乙电阻箱所示)则电流表内阻r g=______Ω,这种方法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r g比它的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13.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2kg的木板以速度v0=10m/s向右匀速运动,在t=0时刻起对其施加一向左的恒力F=8N.经t=ls时,将一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初速度为零轻放在木板右端。
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4,木板足够长。
求:(1)刚放上小物块时木板的速度?(2)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木板滑动的时间?1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第一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圆心标O'(2h,-2h),半径R=2h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
现有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以速v0由y轴上y=√3h处的A 点垂直y 轴飞入第一象限并由x=2h处的C点进入有界磁场,在磁场中偏转900后飞离磁场(粒子重力不计、cos15°=√6+√24、cos30°=√32、cos60°=12)求:(1)电场强度E;(2)带电粒子进入磁场中的速度v的大小;(3)磁感应强度B15.如图所示,三部分气体a。
b.c被两个活塞封闭在一[形绝热气缸中,气缸右侧被导热材料封闭,A为绝热活塞,B为导热活塞。
P为一可与大气连通的阀门,A、B活塞在移动过程中与缸体无摩擦且不会越过阀门,开始时阀门P打开,外界大气压P0,温度T0保持不变,V a=V0、V b=3V0、V c=2V0,T a=T0.现关闭P并对a中气体缓慢加热当c中气体体积变为V0时,求:①a中气体此时的压强P a为多少?②温度T a为多少?16.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v=25cm/s,两列波在t=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1)t=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的所有质点的x坐标;(2)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cm的质点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普朗克首先把能量子引入了物理学,正确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能量量子化观点。
故A正确;B、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故B错误;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故C错误;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应用放大法测出引力常量G.故D错误。
故选:A。
依据物理学的发展史和各个物理学家的贡献可以判定各个选项。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答案】B【解析】解:根据公式可得汽车A的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汽车B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则A.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汽车A的加速度为,故A错误;B .根据公式可得在x=4m处的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CD.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远,即,可得,此时A的位移为=,故CD错误。
故选:B。
先根据公式结合图象求出两汽车的加速度与初速度,结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本题是数形结合问题,关键是要由图象找出两汽车的加速度与初速度,再结合运动规律分析。
3.【答案】D【解析】解:AD、电场强度逐渐增加,电场力逐渐增大,对a分析,可知拉力T逐渐增大,对b分析,开始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也可能为零,拉力增大,摩擦力可能增加,也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D正确;BC、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f=Tcosθ,方向水平向左,由于T增大,所以f增大,故BC错误。
故选:D。
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一定为零,与两物体的重力、斜面的倾角有关。
对bc整体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和支持力的大小。
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及b所受的摩擦力,要根据b所受的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关系,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4.【答案】D【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沿x轴正方向,从0到无穷远电势先降低后升高;由φ-x图象的斜率等于场强可知场强先减小后增大再反向减小,故A错误;B、0~x1之间电场强度方向不变,将带正电粒子由0~x1之间的位置静止释放(不包括点x1)仅受电场力作用,粒子已知加速运动,故B错误;C、由φ-x图象的斜率等于场强可知无穷远处电场强度最小为零,故C错误;D、由φ-x图象的斜率等于场强可知,在图示区域内x2点两侧倾斜方向相反,说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