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估计距离的方法。
课前实践: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1、交流上节课学生写的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四、
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3、独立完成《课堂达标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4、作业反馈。
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的作用。
五、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学生畅谈感受。
请大家用一句话谈一下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4、量一量。
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2、师: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师: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核心知识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
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出示课本第31页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课题是毫米的认识,他是“毫米与分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定位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的产生的实际意义,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同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三、说重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认识1毫米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学生在积极情感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五、说教学过程1.设置疑念,导入新课“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测量比赛,在这个比赛中学生会遇到一个问题,量到不是整厘米时,学生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入新课,学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

2.观察实践,探索新知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学生对毫米的感知并不是特别陌生,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大胆猜测,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验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新知识,发展了能力,明白了“当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厘米表示时,可以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表示”,还通过观察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知1毫米有多长。

在认识1毫米上,分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1.观察尺子上的1毫米,体会一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2.联系实际寻找实际生活中大学1毫米的舞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集体备课主讲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集体备课主讲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集体备课主讲稿一、教学内容1.倍的意义。

2.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

3.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求这个量。

二、教材说明《倍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一个内容,“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共3例题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建立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两类有关倍的问题:即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三、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观察、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逐步建立“倍”的慨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的各种量的倍数关系,感受几何直观的价值,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掌握倍的慨念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型和方法之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学情分析对本课学习的倍的认识,学生是在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颗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2.教学难点:“倍”的概念的建立。

六、教法与学法教学时,主要采用一般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

通过操作活动,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完美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完美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班级分析】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级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想做作业。

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

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

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篇)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从远古时代开始,生活在地球的人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小组二:12x4x6=288小组三:12x3x8=288小组四:12x20+12x4=288小组五:用竖式计算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7、研究笔算方法8、巩固法则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78-40= 46-20= 86-30= 78-40=38-2= 26-5= 56-4= 86-34=(1)、先口算(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结: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二、引入1、根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68-30= 53-20=38-2= 33-1=2、例1:口算86-34=想: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86-30=5656-4=3、试一试8600-3400=想:869个百-349个百= 个百=4、小结三、课堂练习1、49-20-7= 76-50-3= 68-40-5=49-27= 76-53= 68-45=谈谈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2、速算73-61= 86-54= 67-25= 76-23=95-42= 38-21= 89-74= 78-42=3、计算4、找朋友5、综合练习四、课堂作业见课堂作业本202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3设计说明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简洁(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2),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
教学过程
个性备课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天门一小到陆羽广场约3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天门一小到陆羽广场约3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天门一小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
教后思考
第一单元:测量主备教师:谢电林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时
第4课时
课型
实践活动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难点
测估1千米有多远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测估,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后思考
第一单元:测量主备教师:段杏
课题
吨的认识
课时
第6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课时备课是根据单元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及其相应教学方法,进一步从每节课的实际动身,认真研究和解决单元备课各项计划的具体落实。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X 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X文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演示、操作、视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进程:一、情形导入师:先请同学们观赏一幅图片。

这儿风景怎么样?生:很优美。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品?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品?(生:平均分)生: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

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生:这样公平。

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

你有没有想到?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后,苹果每份两个,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蛋糕每份半个,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吗?生:可以。

是二分之一。

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生:1/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书的。

师:很不错的习惯。

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象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二、新授(一)认识1/2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2、师:(电脑演示)我们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本来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3、师: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何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半块蛋糕吗?(提示:为何是两分而不是三分?为何是之一而不是之二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由于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

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单
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 掌握数0的数学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 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了解数0的位置。

- 能够利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 了解数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0个物体或用数字0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对数0的注意。

2. 研究:教师介绍数0的概念和数学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感受数0的存在。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数0的读写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

4.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5. 拓展应用:通过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0的实际应用,并鼓励他们举一些例子加深理解。

6. 小结:对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对数0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题目,要求学生巩固数0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资源
- 数字卡片(0)
- 实物(例如,书本等)
教学评估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数0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学生完成的练题目。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字1-1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学会使用百位、十位和个位进行数字的分解和组合。

3. 能够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减法和比较大小。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数字1-100的读法和写法。

2. 数字的百位、十位和个位分解和组合。

3. 加法、减法和比较大小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2. 数字卡片、运算符号卡片和比较符号卡片。

3. 黑板、彩色粉笔、擦子。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回顾并快速说出卡片上的数字,并与写在黑板上的数进行匹配。

2. 导入新知以数字42为例,教师通过拿出40和2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数,并分别读出来。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字卡片进行分解和组合,如将40和2相加,得到数字42。

3.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多种数字的分解与组合操作练,使用数字卡片进行实物示范,并让学生模仿操作。

4. 引导发现教师通过多个示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规律,如将数字25和数字7进行相加,学生可以发现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2、十位数字不变的规律。

5. 拓展运用通过比较符号卡片和数字卡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操作,并让学生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结果的判断。

6. 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今天所学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上相关的练题,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是本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备课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 = 60秒,1时 = 60分。

2. 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难点。

- 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理解1分 = 60秒,1时 = 60分的关系。

- 能够准确地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时钟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时、分、秒的关系。

2. 活动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一些与时间相关的活动,如1分钟跳绳、1分钟写字等,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1. 时、分、秒的认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秒针,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 第2课时:探究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

2. 时间的计算(2课时)- 第1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如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

- 第2课时:解决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如火车的发车时间和到达时间等。

五、教学资源准备。

1. 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2. 与时间相关的练习题、活动材料(如跳绳、写字本等)。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 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2. 难点。

- 理解口算和笔算的算理,尤其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 提高估算的准确性,能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三、教学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1000字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共包含了8个单元,笔者在此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点、教学重难点,希望对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指导。

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整数的概念;2. 掌握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3. 能辨别正整数和负整数;4. 能用数轴表示整数。

重点知识点:1. 整数的概念;2.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3. 数轴的表示和使用。

教学重难点: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区分;2. 数轴表示整数的方法。

第二单元:数的比较教学目标:1. 熟悉数的大小比较;2. 能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大小关系;3. 能进行数的排序。

重点知识点:1. 数的大小比较;2. 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使用;3. 数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难点:1. 各种数的大小比较;2. 数的大小排序。

第三单元:数的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加减法运算;2. 能对简单的数计算题进行运算;3. 能进行简单的数的口算。

重点知识点:1. 加减法的运算;2. 运算法则;3. 口算技巧。

教学重难点:1. 运算法则的理解;2. 口算速度提高。

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 熟悉常见图形的名称;2.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3. 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重点知识点:1. 常见的平面图形;2. 平面图形的特点;3. 平面图形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1. 平面图形的特点描述和分类;2. 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的理解。

第五单元:长度和时间的认识教学目标:1. 掌握长度的计量单位;2. 能进行简单长度换算;3. 能用时钟表示时间。

重点知识点:1. 长度的计量单位;2. 长度换算方法;3. 时间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难点:1. 长度的换算;2. 时钟的使用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重量的认识教学目标:1. 掌握重量的计量单位;2. 能进行简单重量的换算;3. 能通过质量比较判断重量的大小。

重点知识点:1. 重量的计量单位;2. 重量换算方法;3. 通过质量比较判断重量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通过实际操
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
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 学习图形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 欣赏、 感受对称美, 培养初步审美
2)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 出示例题图:课本 23 页所示图例。
提问:图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你能动手制作一幅对称图形吗 ?
2. 思考观察,生活中对称的例子。
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 3. 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图形制作的完全对称? 4. 提问:你是怎样制作对称图形的?课找个别同学回答。 (有困难时适 当提示) ? 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 揭示: 5. 小结:要制作一个对称图形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轴对称图形了,下面检验一下哪组制 作的最棒? 自主练习 1. 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自主练习 2. 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 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 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 教后记:
开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的图形的
两边重合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板书:重合 ?对称)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你来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
(出示杯子图形)
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让同学来验证一下,对折。
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 (展示图片) 好看吗?这
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
幅自己喜欢的图片?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新授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对称和对称轴,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
时属于对称,它们的对称轴在哪?
2. 出示:信息窗的几幅图片。
提问 :1 )你能找到它们吗?(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
结到什么是对称?你如何找到它们的对称轴的)
故事,请翻到 23 页,第 5 题。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编一个 合理的数学故事吗?并找出图中的对称。 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白白丢掉了性命。看 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有用处。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课堂练习设计: ?
教后记:
备课日期:
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
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能很快的在一组
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 感受现实生活、 自然界丰
上课日期:
主备人:
序号: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通过实际操
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
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 学习图形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识。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请同学翻开课本
19
页,(板书:热闹的民俗节) 介绍图片: 建筑类、 京剧脸谱、 民间艺术、
民间杂技。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
让学生自由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好吗?仔
细阅读课本, 并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好,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出示另一个对称图形) 这个图形也重 合了,这两种重合不一样吗? 学生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部分重合,一种是全部重合。 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老师 也想折一折,(另折一折痕)这两条折痕有什么不同吗?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 我们就叫它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有对称轴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一般用虚 线画出来。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知识剪出这些图片的吧? (对称) 让我们再来欣赏前面的图片,它们为什么这么美呢?就是因为它们是 对称图形,有对称的美。 (板书:对称)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什么是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下面检验一下看 谁最棒 ! 自主练习 1. 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想法。 自主练习 2. 组内讨论,共同判断。并做出对称动作。体订正。 四、 综合实践。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来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 对称,学生找。 五、课堂拓展。 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