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治疗大全
药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药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12a6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6.png)
药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药疹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瘙痒、红斑、水疱、疼痛等。
有些患
者在服用药物后会出现轻微的瘙痒和红斑,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
严重的水疱和疼痛。
药疹的症状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出现轻
微的症状,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症状。
此外,药疹还可能伴
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关节痛等。
针对药疹的治疗方法,首先要停止使用引起药疹的药物,避免
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
同时,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措施,如
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等,以减轻症状和加快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些护理措施,如避免刺激性食物、穿着宽松透气
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除此之外,药疹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的
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
康复。
总的来说,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其症状轻重不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停止使用引起药疹的药物、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药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对药疹的预防和治疗有所帮助。
药疹治疗方案
![药疹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39f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d.png)
药疹治疗方案药疹,即由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
该病症的发生往往与个体遗传、免疫功能、药物剂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药疹通常表现为皮疹、瘙痒、水肿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黏膜损害、发热、全身不适等。
针对药疹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药疹进行分类,下面将就常见的药疹类型和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1. 药疹的分类药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药物过敏性皮炎、药物斑丘疹、药物病变样表皮坏死等。
不同类型的药疹在临床上的表现和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
因此,明确药疹的类型对于指导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疹治疗的一般原则针对药疹的治疗,首先需要停用疑似引起药疹的药物,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然后,根据药疹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和支持治疗措施。
3. 药物过敏性皮炎的治疗药物过敏性皮炎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之一,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水疱等症状。
治疗药物过敏性皮炎的关键是控制瘙痒和减轻皮疹。
一般采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感,外用激素类药物来减轻皮疹。
此外,还可以辅助应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等来促进皮肤修复和抗氧化。
对于病情严重、出现黏膜损害等情况,还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4. 药物斑丘疹的治疗药物斑丘疹是一种病程较长的药疹类型,表现为斑丘疹或斑丘疹结合大面积红斑。
治疗药物斑丘疹的关键是减轻瘙痒感和控制病情进展。
一般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合理使用外用激素类药物或者免疫抑制剂来减轻皮疹和红斑。
此外,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避免摄入过敏源物质,如海鲜、坚果等。
5. 药物病变样表皮坏死的治疗药物病变样表皮坏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药疹类型,常表现为全身性皮肤脱屑、皮疹、黏膜损害等症状。
治疗药物病变样表皮坏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一般使用激素类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选择免疫抑制剂来抑制免疫反应。
此外,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在必要时进行密切监护。
重症药疹的诊断治疗及病例展示
![重症药疹的诊断治疗及病例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982ed2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8.png)
55
ED的临床表现--内脏损害
淋巴结肿大:皮病性淋巴结炎 肝损害:肝脾肿大、黄疸、肝功能衰竭 肾损害:蛋白尿、血尿、急性肾衰 心血管异常:心率紊乱、右心衰 红皮病肠病:脂肪痢 内分泌改变:男性女性化、月经失调
46
47
48
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药疹 (ED)
49
红皮病型药疹概述1
属重症药疹,特点是: • 全身90%以上皮肤受累 • 急性期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 • 慢性期皮肤浸润、肥厚、大量脱屑 • 常伴有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 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50
红皮病型药疹概述2
• 初次用药者潜伏期多在20天以上 • 可由麻疹样可猩红热样药疹发展而来,也
5 6
19
药疹概述
20
药疹的基本概念
• 定义: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 药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 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甚至 危及生命。
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 应,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21
病因学
个体因素:不同个体、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敏感性都 不尽相同。
25
药疹的临床类型
1. 固定性药疹 2.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 3. 麻疹或猩红热样发疹型 4. 湿疹样型药疹 5. 紫癜型药疹 6. 扁平苔藓样型 7. 光敏皮炎型 8. 痤疮样型 9. 血管炎型
1. 多形红斑型(含重症多形红 斑型)
出现药疹了要怎样去治疗呢
![出现药疹了要怎样去治疗呢](https://img.taocdn.com/s3/m/4d953f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8.png)
出现药疹了要怎样去治疗呢
一、概述
药疹在大家生活中并不陌生,它还有一个名字,又叫药物性皮炎,就是患者通过口服或者外用注射等途径,进入了患者的体内,从而引起的皮肤开始起皮疹的一种反应。
其实,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热镇痛药、安眠药类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等,服药过量或者怎么都会引起药疹,那么出现了药疹该怎么治疗呢?
二、步骤/方法:
1、药疹也分轻重,如果患者朋友出的药疹比较轻,患者可以自行去诊所拿一些涂抹用的药膏之类进行涂抹,并且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看看如果自己身体没有加其他的症状,那么就只涂抹药膏就行了。
2、如果患者身体出现的药疹比较严重,那么就要留心了,患者朋友就必须去医院参加治疗输液,以加快体内过敏药物的排出,患者记得要多喝水,因为过敏的药物也可以通过尿液进行外排。
3、再出现药疹的一段时间里,患者尽量不要去吃一些发物,比如海鲜鱼虾之类的,以免加重病情,除了发物也尽量不要吃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比如,辣椒,辣制品,火锅,麻辣烫等等之类的食物。
三、注意事项:
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和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促进体内药
物的排除,平时注意多休息,多喝水,还有良好的心理,这些都会帮助患者的身体恢复健康的。
药疹介绍、适应症及治疗参考
![药疹介绍、适应症及治疗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340a2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b.png)
药疹药疹(drug eruption)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根据患者皮损的特点,药疹可分为多种临床类型。
从临床评估病情和治疗的角度,药疹可以分为重症和轻症。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或红皮病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和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
其中尤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最为严重,常常危及生命。
轻症药疹包括固定型药疹、发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光感性药疹、中性粒细胞性药疹、轻型多形红斑型药疹等。
轻症药疹若没有及时停用致敏药物,亦未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也可能向重症药疹转化。
治疗上对于轻型药疹,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有效;必要时加用中小剂量激素,如泼尼松30~40mg/d。
对于重型药疹,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及时控制病情进展。
【适应证】(1)重症药疹:包括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或红皮病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和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
(2)轻型药疹:使用非激素治疗,效果差,且有进一步加重趋势。
【禁忌证】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在其药物使用说明书及各类教科书上均能找到详细清单,在此不赘述。
但是,若有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命时,如果合并上述情况,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使用方法】(1)对于轻症药疹,抗组胺药无效时,可给予泼尼松30~40mg/d,病情好转则逐渐减低剂量。
(2)对于重症药疹,可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相当于泼尼松1~2mg/(kg·d),直到患者病情稳定,逐渐减量,改为泼尼松口服。
(3)重症药疹,皮损面积大,经有经验的皮肤科临床医师评估,预判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不能控制疾病发展时,应及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如甲泼尼龙250~500mg,连用3日,此后再改为常规剂量即相当于泼尼松1~2mg/(k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皮肤科药疹患者诊治常规
![皮肤科药疹患者诊治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21d57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2.png)
皮肤科药疹患者诊治常规药物疹又名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
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致敏药物有以下几种。
①抗生素类如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等。
②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
③解热镇痛类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
④镇静、催眠与抗癫痈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
⑤血清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等。
⑥中药亦可引起药疹,如葛根,天花粉、丹参等单味中药及六神丸、云南白药等中成药。
【诊断】1.有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4~25天,平均7~8天内发病。
3.骤然发病,除固定性药疹外,大多于1~6天皮损遍及全身。
4.皮疹形态多种多样,有固定性红斑、猩红热样红斑、麻疹样红斑、多形性红斑型、荨麻疹型、湿疹型、紫瘢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及剥脱性皮炎型等。
5.重症药疹可累及各脏器:如心、肝、肾受损,可发生相关的症状。
6.皮肤试验及激发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7.实验检查:有的出现血白细胞升高及嗜酸粒细胞升高;有的则出现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重症药疹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害。
【诊断要点】依据明确的用药史和过敏史,一定的潜伏期、皮疹特点及发生规律,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猩红热、麻疹、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Lyell病)等相鉴别。
1.狸红热或麻疹皮疹色较暗,痒轻或无,全身症状重,有传染病应有的其他体征,如麻疹的Koplik斑,猩红热的草莓样舌等。
2.多形性红斑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皮损表现与多形性红斑相似但有明确的服药史,且发病较急。
3.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Lyell病)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需与Lyell病鉴别。
【治疗】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与其结构近似的药物。
2.加强排泄,多饮水,必要时可给以泻剂和利尿剂以保持大小便畅通。
3.内用疗法: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硫代硫酸钠等。
必要时口服中等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30~60mg/d),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14.重症药疹的诊断与治疗
![14.重症药疹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a699cdc360cba1aa811da27.png)
重症药疹的诊断与治疗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方式进人体内而引发的皮肤或黏膜发疹。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bullous epidermal necrolysis,BENL)、重症多形红斑型(erythema muhiforme major,EMm)及剥脱性皮炎型(exfoliative dermatitis,ED)3种类型,是严重的药物反应,不仅皮肤损害严重、广泛,往往还伴有内脏受累及全身中毒症状,易出现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相当高。
一、临床表现及主要致敏药物(一)重型多型性渗出性红斑【临床表现】常具多形性损害为特点,可有水肿性斑疹、丘疹、疱疹及大疱,出现虹膜样损害为典型表现。
皮疹好发于四肢远端,较重者可累及面颈及躯干部,常对称分布。
重者常有大疱并有重度眼、口腔及外生殖器累及,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致敏药物】常见的为磺胺类、青霉素类、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抗惊厥药及别嘌呤醇等。
(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表现】本型药疹的特点为:①起病急,皮疹多于1~4天累及全身。
②皮疹开始为弥漫性鲜红或紫红色斑片,迅即出现松弛性大疱,Nikolsky征阳性,重者几乎全身表皮似腐肉外观,擦之即破。
③眼、口腔、鼻及外生殖器等粘膜常受累(90%)。
④均伴发热,常在39~40℃,肝、肾、心、脑、胃肠等脏器常有不同程度损害。
⑤如无并发症,病程4周左右。
⑥预后较差,如未及时抢救,多于10~14天左右死亡。
【致敏药物】常见致敏药物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别嘌呤醇、苯巴比妥、解热镇痛药等。
(三)剥脱性皮炎/红皮病【临床表现】本型药疹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部分浸润明显肿胀、大量脱屑,伴有高热、淋巴结增大、肝肾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心肺功能异常等系统表现。
其特点为:①潜伏期长,常在1个月以上,甚至有超过3~4个月的。
②病程长,至少在1个月以上,有因并发症超过21个月的。
药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药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5138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0.png)
药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药疹是指由于服用药物而引起的皮肤病变,其症状与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常见的药疹症状包括:
1. 皮疹:药疹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红斑、小疙瘩、丘疹、水疱、糠疹、荨麻疹等病变。
这些皮疹可以局限在某个部位,也可以遍布全身。
2. 皮肤瘙痒:药疹引起的皮肤瘙痒是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感到强烈的瘙痒,需要不停地搔抓。
3. 肿胀和水肿:某些药物引起的药疹可能导致局部肿胀和水肿。
患者可能会发现脸部、嘴唇、眼睑或其他部位出现肿胀。
4. 红斑狼疮样病变: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药物引起的红斑狼疮样病变,如红斑、蝶形红斑、口腔溃疡等。
治疗药疹的方法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停用引起药疹的药物:初步怀疑某药物引起药疹时,首要措施是立即停用该药物。
停用后,药疹可能会逐渐消退。
2. 使用抗过敏药物:医生可能会对患者开处方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以减轻症状和控制药疹反应。
3. 局部治疗:对于轻微的药疹症状,患者可以使用局部药膏或
洗液来缓解症状,如抗过敏性外用药物。
4. 就医就诊:如果药疹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就诊。
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可能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如皮肤病组织活检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药疹的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尽量避免自行用药或乱用药物,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在就医就诊时,及时告知医生自身的过敏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简述药疹的治疗原则
![简述药疹的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2e995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4.png)
简述药疹的治疗原则药疹是指因用药而引起的皮肤病变,常见于各种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等。
治疗药疹的原则是停用引起药物过敏的药物,对于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皮肤损伤。
一、停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在停用之前要评估患者对该药物是否有真正过敏反应,如果不确定可以进行过敏试验来确认。
此外,在停用之前还要考虑到该药物是否可以被替代,以避免因为治疗需要而继续使用。
二、对轻度和中度药疹进行处理对于轻度和中度的药疹,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来缓解患者不适感。
1. 温水洗涤:使用温水洗涤受影响区域可减轻皮肤刺激和红肿。
2. 涂抹保湿剂:涂抹保湿剂可以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
3. 局部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水浸泡可减轻皮肤热感和瘙痒。
4. 应用外用激素:对于中度的药疹,可以应用外用激素来缓解红肿、水泡和瘙痒等不适感。
三、对重度药疹进行处理对于重度药疹,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来避免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皮肤损伤。
1. 应用口服抗组胺药:口服抗组胺药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刺激和红肿等不适感。
2. 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类固醇:对于严重的药疹,可以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类固醇来控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损伤。
3. 应用免疫抑制剂:在类固醇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应用免疫抑制剂来控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损伤。
四、预防药疹的发生最后,预防药疹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用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超量用药或长期用药。
对于已经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在以后的治疗中应避免再次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并告知医生自己曾经出现过敏反应。
此外,了解自己对某些药物是否存在过敏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疹潜伏期、病程和治疗
![药疹潜伏期、病程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2cab5951a37f111f1855bd7.png)
药疹潜伏期、病程和治疗
*导读:对中度药疹者应加用激素,如泼尼松10mgTid,3~6d,或肌肉注射得宝松。
多数患者(148/171,86.5%)病程较短,经过治疗多在1~2周内治愈。
部分患者病程稍长,如血栓通引起的1例剥脱性皮炎型患者45d后仍然有部分红斑未完全消退。
……
186例药疹患者中有明确的潜伏期者171例,大多为1~20d,服用既往过敏药物所致药疹患者的潜伏期较短,在1min~3d之间。
其中1例因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致敏者,在注射该药后1min后面部即出现红色丘疹,瘙痒,并进行性加重。
186例药疹患者多数为轻中度药疹,对轻度药疹患者应停用致敏药物并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治疗方法主要以抗组胺药和外用药物对症处理为主。
对中度药疹者应加用激素,如泼尼松10mgTid,3~6d,或肌肉注射得宝松。
多数患者(148/171,86.5%)病程较短,经过治疗多在1~2周内治愈。
部分患者病程稍长,如血栓通引起的1例剥脱性皮炎型患者45d后仍然有部分红斑未完全消退。
左氧氟沙星和血栓通引起的泛发性脓疱型药疹约需30d皮损才能完全消退;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皮损消退需38d。
对病程较长的药疹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Bid,7d后减量并改为口服,同时口服抗组胺药物和敷外用药物等对症处理等。
药物疹——重症药疹及治疗3
![药物疹——重症药疹及治疗3](https://img.taocdn.com/s3/m/f14cf95790c69ec3d4bb7546.png)
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发热、瘙痒、轻度红斑,以 便及时停药并密切观察;
小结
重症药疹的类型: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药疹的治疗原则:
淋巴结肿大、血液学异常及内脏的损害(肝损害常 见); 皮损:早期麻疹样、多形红斑型、紫癜型皮损,后 期可演变为红皮病样皮损; 本型死亡率10%左右,暴发性肝坏死和肝衰竭是主要 的死亡原因。
重型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药疹的诊断
重要保障。
TEN 7月5日
7月5日
7月10日
7月18日
7月19日出院
8 月 4 日 复 诊
治疗
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隔离房间 ◆每日更换无菌床单 ◆加强皮肤、黏膜护理 ◆外用药物遵循外用药的选用原
则
预防
对药物应该严加控制,杜绝滥用,尽量减少用药品 种,采取安全给药途径;
尼氏征阳性; 常累及口、眼、外阴等处
粘膜。
(二)剥脱性皮炎型或红皮病型
红
是重型药疹之一,首次 用药其潜伏期长达20天 以上;
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 屑,粘膜亦受累,手足 部呈手套或袜套状脱屑; 常有粘膜及内脏损害
多伴有全身症状
(三)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即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
诊断依据
⒈ 用药史; ⒉ 一定的潜伏期; ⒊ 皮损常泛发全身,对称分布(固定性除外) 4.往往瘙痒明显; 5.停药后好转——这一点非常重要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9fdd07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5.png)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8页
3.天疱疮
以落叶型天疱疮(PF)多见 服药后数月至多年发生 红斑、结痂、脱屑,水疱不多见 PF亚型红斑型天疱疮,面部有蝶形红斑或皮脂
丰富区域红斑 其它类型:疱疹样天疱疮,荨麻疹样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PV),水疱和糜烂很轻 天疱疮抗体阳性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松弛性大疱,部分靶样红斑中央紫癜 皮损相互融合,数小时或数天散布全身 90%口腔及口周糜烂,25%有结膜炎 尼氏征阳性 贫血和淋巴细胞降低,全身症状重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17页
11.高敏综合征(HSS)或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和系统症状药品性发疹(DRESS)
严重发疹、发烧、淋巴结病、肝炎、血液 学异常,并可累及其它器官
对重型药疹有必定疗效,可与激素适用 或单独使用
4.环孢菌素A、细胞毒药品、血浆置换、 免疫吸附和透析等方法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26页
第20页
2.与系统性血管炎判别
紫癜是其共同特征 程度不一样溃疡与坏死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3.与肿瘤判别
实体瘤 淋巴源性肿瘤 骨髓源性(白血病)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21页
五.药疹治疗
停用致敏药品 多饮水或补液,加速致敏药品排泄 减轻症状,控制炎症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面、躯干上部和上肢首先累及,尔后下肢 斑丘疹发展为浸润、质硬、毛囊凸现水肿 红皮病和剥脱性皮炎也可发生 面部浮肿,眶周水肿具代表性 少许担心性水疱,以毛囊为中心无菌性脓庖 肺炎、间质性肾炎、心肌炎和甲状腺炎 嗜酸性细胞增多,≻1500/mm3, 单核细胞增多
药疹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18页
药物疹 治疗方法
![药物疹 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2b6e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0.png)
药物疹治疗方法药物疹是由于服用药物后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集簇或散在的红色斑点、丘疹、水疱等症状。
常见的引起药物疹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等。
治疗药物疹主要包括停止使用引起症状的药物、对症治疗和预防复发。
一、停药一旦发现药物疹,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症状的药物。
对于临床上存在严重皮疹和药物过敏的患者,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及时更换药物。
二、对症治疗1. 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勿搔抓破损皮肤,以防细菌感染。
2. 局部药物治疗:(1)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有助于减轻瘙痒和舒缓不适。
(2)外用激素药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减轻皮肤炎症反应,缩短疾病持续时间。
(3)局部冷敷:在轻度瘙痒和红肿时,可以用冷湿敷或冷冻袋敷患处,可减轻瘙痒和红肿。
3、口服抗过敏类药物: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如糠酸氯苯那敏、异丙嗪等,减轻过敏反应。
4、其他治疗:(1)注意休息:合理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加快康复。
(2)保持充足水分:加强饮水,有助于代谢废物和毒素,有利于皮肤修复。
(3)避免暴晒:避免暴晒,防止光敏感,减轻皮肤受刺激。
三、预防复发1. 患者必须充分了解对自己身体有害的药物。
尤其是曾经有过过敏史的患者,更应该在服药前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再次引发过敏症状。
2. 严禁滥用抗生素,特别是自行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是引发药物疹的常见药物之一。
3. 对已发生药物疹的患者,应避免再次接触相关药物,否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药物疹一般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在进行药物疹的治疗过程中应咨询专业医生,不要随意使用药物。
有些药物疹可能会伴随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气道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这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药物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停药、对症治疗和预防复发。
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出现药疹怎么办?
![出现药疹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03a7a00f5727a5e9846a611e.png)
出现药疹怎么办?
……
药疹是一种过敏反应,是指少数人使用或接触某些药物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性反应,严重时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
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催眠药、抗癫痫类药等。
药疹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固定性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等。
一旦发生了药疹,应立即使用致敏药物,暂无法确定是哪种药物致敏时,应停用一切可疑的药物。
轻型药疹一般给予抗组胺药如扑尔敏、维生素C等口服,必要时给予强的松治疗,待皮疹消退后可逐渐减量停药;如是固定性药疹,发现有糜烂及渗液时,可用0.1%利凡诺溶液湿敷,以消除局部水肿,一般应请医护人员处理;如是重型药疹,必须尽快送医院急诊。
发生药疹后,过敏者在饮食上应清淡,忌食鱼虾,多饮水,以便加速致敏药物的排泄。
药物过敏者完全脱敏后,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要时时记住自己对哪种药物过敏,以后不管在哪里就诊或自我用药,都要避免再次使用这种药物;如实在需要用,必须再次做过敏试验,或做脱
敏注射,并在医院进行观察。
药疹早期如能及时停用致敏药并采取积极措施,多数预后良好,切忌在出现过敏反应后仍继续用药。
有明显家庭史及个人过敏史者,在就医时应向医生讲明,以便在使用药物时慎重选择,避免再一次出现药疹。
(王金山)。
药疹治疗
![药疹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3762bc76294dd88d0d26bd7.png)
药疹治疗……1,治疗原则:(1)停用可疑药物;(2)抗过敏治疗并補以多种维生素;(3)解毒补液,稀释毒素,促进排泄;(4)保肝、肾等重要脏器;(5)局部采用对症治疗。
2,轻型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
一般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并补充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等。
必要时口服中等量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30-60mg/d)等,待皮疹减轻后,递减剂量以至停用。
局部处理,依皮损不同可选用粉剂、洗剂、乳剂等,固定型药疹有糜烂及渗液时可用3%硼酸水或0.1%雷夫诺尔溶液等湿敷。
3,重型药疹:应及时抢救,加强支持疗法,注重护理,病室宜温暖,清洁,严防继发感染及交叉过敏发生。
(1)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可给氧化考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10mg/d)加维生素C3.0,静脉滴注,每日1次,等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并逐步换用口服剂。
若为重金属药物引起的药疹,应及时用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肌注或二巯基丁酸钠,静脉注射。
(2)加强支持疗法:对原有疾病应改用不致敏药物维持其主要治疗。
因病久,高热及皮损剥脱渗出,丢失蛋白质等,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补液、补充多种维生素,必要时可给予能量合剂(三磷酸腺10-20mg、辅酶A50u、维生素B6100mg 、肌苷200mg、胰岛素4-8u、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
(3)注意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注意保护眼睛,定期冲冼,防止粘连。
应经常清冼口腔,有口腔糜烂者可用清洁液濑口并涂以具收敛保护性油剂。
(4)中医中药:治则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
可用渗湿汤,芩连解毒汤、化斑解毒汤等加减。
(5)局部治疗:应用无刺激性,具有保护性、收敛性药物。
依皮损选用粉剂、洗剂、乳剂、油膏、湿敷等剂型。
对大面积糜烂渗液面,应外用油沙布,保护创面,防止体液及蛋白质丢失。
药疹
![药疹](https://img.taocdn.com/s3/m/f9abb6c20c22590102029da9.png)
药疹[临床表现]
四、湿疹型药疹
1. 致敏药物 : 青霉素 、 链霉素 、 磺胺 、 汞 、 致敏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磺胺、 奎宁等。先局部外用过敏(接触性皮炎) 奎宁等 。 先局部外用过敏 ( 接触性皮炎 ) 再口服后起药疹 2. 发生部位:全身 发生部位: 3. 皮疹特点 : 同湿疹 ( 多形皮疹 , 有渗出倾 皮疹特点:同湿疹(多形皮疹, 向) 4. 全身症状:较轻,偶畏寒发烧 全身症状:较轻, 5. 转归:停药后好转 转归:
治疗] 药疹[治疗 治疗
二、内用治疗 1. 轻型药疹
抗组织胺药 维生素C 维生素 中等量激素(氢考30-60毫克每天) 毫克每天) 中等量激素(氢考 毫克每天
治疗] 药疹[治疗 治疗
2. 重型药疹 1) 激素:早期、足量、依病情减量 激素:早期、足量、 2) 加强支持疗法:输新鲜血或 加强支持疗法:输新鲜血或AP 3) 纠正水电平衡:补液、K、Na 纠正水电平衡:补液、 、 4) 防治合并症: 防治合并症:
药疹[预防]
1. 用药前追问过敏史 2. 尽量少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 尽量少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 用药过程中注意以察有无药疹症状 3. 需做皮试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皮试 需做皮试的药物, 4. 已确定的过敏药物,应该入病历并嘱病 已确定的过敏药物, 人牢记
过敏性休克
1. 致敏药物:青霉素等抗生素 致敏药物: 2. 发生时间: 注射过程或皮试中 , 一般 发生时间 : 注射过程或皮试中, 5—30分钟内发病 分钟内发病 3. 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
4. 全身症状 : 显著 , 有高热 、 咽痛 、 呕吐等全身中 全身症状: 显著, 有高热、 咽痛、 毒症状, 毒症状,可伴蛋白尿及氮质血症 5. 转归:50%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而死亡 转归: 因继发感染、 因继发感染
药疹的治疗与急救措施
![药疹的治疗与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288ab4af5335a8102d220d6.png)
药疹的治疗与急救措施
*导读:会阴部、脐部及皱褶处,可外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尤其是大、小便前后,阴部粘膜糜烂渗出严重时,可用2%硼酸液或1%呋喃西林冲洗或湿敷。
……
1.禁用与致敏药物类似的药物及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
开始以流食、半流食为好,进食前为预防疼痛,可外涂1%—2%地卡因液或2%—5%地卡因液。
可采用全身暴露疗法。
2.坏死上皮及时清除,翘起皮损可剪除,如有水疱,应在消毒后抽疱液,糜烂面用0.1%雷夫奴尔液或等渗生理盐水冲洗,外用紫草油、龙胆紫,预防感染可用多粘菌素1克、新霉素3克、杆菌肪1克、生理盐水500毫升混合后进行喷雾。
3.会阴部、脐部及皱褶处,可外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尤其是大、小便前后,阴部粘膜糜烂渗出严重时,可用2%硼酸液或1%呋喃西林冲洗或湿敷。
眼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常规用2%硼酸液洗眼,外用可的松四环素眼药膏,0.5%红霉素眼药水等保护结膜、角膜,如眼干燥,可外用鱼肝油点眼,鼓励病人多睁眼,以防粘连及角膜软化。
外耳道部可用棉签轻拭,鼻粘膜可用棉签轻拭后,外用0.5%庆大霉素滴鼻或外用金霉素软膏。
用2%苏打水、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轻拭口腔、唇,可用洗必泰、嗽口液、含嗽液或爽口液漱口,外用锡类散、口腔溃疡膏。
为防止粘膜出血,通常不给予吸痰,应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
痰液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性药疹
药疹是指某些药物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性反应。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固定性药疹是较常见的一种疹型,固定性药疹的皮疹中央呈紫红色,边界较清楚,比较有特征性。
固定性药疹形状特殊,较易识别。
其特点是先有局部瘙痒,继而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颜色为鲜红或紫红色,具水肿性,发作愈频色素愈深,愈后可见遗留色素沉着。
此皮疹与其他疹状明显的区别在于,每次服同样药物后常在同一部位发生。
一般地说,固定性药疹好发于外生殖器、口唇和手背等处。
此药疹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第一次用药后4~20日内发生,如重复用药,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则会在24小时内发生,而敏感者则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发生。
引起固定性药疹的药物,据有关研究统计认为主要是磺胺类药,如长效磺胺、磺胺胍、SMZ等;其次是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阿司匹林,速效感冒胶囊等;再有是安眠镇静药,如鲁米那、速可眠等,并以巴比妥类为多见。
有些复方药物含有上述3种药物成分,也可发生本型药疹,如某些复方感冒药常含阿司匹林可诱发此病。
对于固定性药疹的治疗,应首先停止该药的使用,其次是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排泄,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激素类等。
内用药物可选用强的松,抗组织胺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
局部外搽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
如有糜烂、渗液、溃疡,应先外搽紫锌氧油、炉甘石油,待局部干燥后再搽激素药膏。
另外,适当应用抗菌素,短期内即可痊愈。
长期反复在同一部位出现的药疹会导致该处皮肤黏膜瘢痕形成,患者应清楚记取引起自己过敏反应的药物,只要以后不再服用此药,固定性药疹则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