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开国功臣沐英家族世系表

合集下载

沐英①:他是朱元璋众多养子之一,为何后代子孙能世代镇守云南

沐英①:他是朱元璋众多养子之一,为何后代子孙能世代镇守云南

沐英①:他是朱元璋众多养子之一,为何后代子孙能世代镇守云南沐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养子之一。

沐英一遇朱元璋,人生轨迹翻天覆地!沐英的后代子孙凭什么能世代镇守云南,与国同休?沐英幼年父母双双离世,孤独飘零沐英于元末至正四年,1345年,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濠州定远县(安徽凤阳)人,算是朱元璋的老乡。

元末红巾起义爆发,由于沐英父亲早逝,母亲带着7岁(1351年)的沐英躲避战乱,一路逃难,母亲也死在了逃难路上,沐英至此成为了孤儿。

沐英人生轨迹翻天覆地沐英字文英,别名:朱英、沐昭靖、沐黔宁。

沐英的人生是苦难的,但是也是幸运的。

流浪了将近一年时间。

到了1352年,八岁的沐英迎来了曙光。

在流浪到濠州时,碰到了义军将领朱元璋。

当时的朱元璋和马氏并没有子女,发现了沐英并且收留了他,而且认了沐英为养子,改姓朱,就这样沐英流浪生涯结束,有了养父母,朱元璋夫妇对待沐英跟亲生儿子一样,不仅教他识文断字,而且还教他带兵打仗的本领。

朱元璋建国之前,沐英的军旅生涯沐英在十二岁时,侍奉在朱元璋身侧,随军出征。

1356年,朱元璋第三次攻打集庆(江苏南京)。

1362年,十八岁的沐英被朱元璋任命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

后来被提拔为指挥使,镇守江西重镇广信(江西上饶)。

1367年,沐英作为跟随朱元璋攻取福建,这次沐英有了带兵作战的权利,沐英从西面进攻,攻破了分水关,占领崇安(福建武夷山),随后一路势如破竹,又攻破闵溪十八寨,俘虏陈友定部将冯谷保,被朱元璋恢复了本姓沐。

随后不久,沐英率领大军镇守建宁(福建三明),并且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隶属福建)。

明朝建国之前的沐英,十二随军,十八岁有军职,二十多岁就能领兵打仗,而且还是有不俗的战功,这跟朱元璋的教导有关,沐英可谓年少成名!明朝建国之初,沐英掌管天下兵马1368年,朱元璋建国明朝。

洪武三年,1370年,沐英被朱元璋任命为大都督府佥事,授予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爵位),武官正一品,这得是皇室宗亲才能被授予的。

《三家世典》(明)郭勋撰

《三家世典》(明)郭勋撰

《三家世典》(明)郭勋撰三家世典(明)郭勋撰(三家世典,一卷,明郭勋撰。

郭勋,明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六世孙。

正德初袭封武定侯,镇两广。

嘉靖中督团营,兼领后府,因大礼议功,进翊国公,加太师。

后以罪下狱死。

传附明史卷一三0郭英传后。

此书载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及郭勋三家世系履贯、勋阀遭遇本末。

校勘中通校了北京图书馆藏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钞本,参校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两种明钞本,一为半页十二行二十二字本,一为半页十行二十四字本,(均为蓝格本)。

)徐达沐英郭英○徐达徐达,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进封魏国公,参军国事,食禄五千石,赐诰命铁券,子孙世世承袭。

追封中山王,谥武宁。

濠州(今凤阳县)永丰乡人。

元至正癸巳,天下大乱,我太祖集义旅,达来麾下,年二十有二。

初授镇抚,周旋二年,上视其动静语默悉超羣英,于是位诸将上。

凡有微征,皆以代行。

乙未,以身脱上于危难。

已而,从渡江下采石,定太平。

命为将东取溧水、溧阳,擒陈也先于太平城下。

丙申二月,破蛮子海牙舟师。

三月,从征入建康,命为大将军,浮江东下取京口。

一日克其城,授镇江翼元帅府统军大元帅。

未几,转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同佥,将数万人攻围毗陵。

张士诚遣其弟九六盛兵来援,迎击,破之,擒九六。

既而厄于牛塘,与常遇春夹击敌众,擒其将张德。

复围毗陵,敌食少,战不力,丁酉三月遂克之。

升佥院。

既克宁国,宣城亦附。

八月,取马驮沙。

戊戌十月,克宜兴。

十一月,上亲征婺州,命守建康。

己亥四月,池州捷闻,升奉国上将军、同知密院。

六月,上自浙还,遣西征皖城。

既旋,自无为登陆,夜至浮山砦,击败赵普胜部将胡总管,因克潜山。

庚子五月,陈友谅寇池州,设伏败之,斩首万级,生擒三千余。

张士诚兵寇宜兴,城陷,率师复之,获其众三千,余皆战死。

辛丑三月,拜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

八月从上征江州。

陈友谅弃城走武昌,乃屯兵汉阳之夏口以遏之,回守江州。

寻召归,次中途,令复守江州。

比至,陈兵已入。

将相故事-朱元璋为什么让养子沐英世镇云南?沐英为什么不姓“朱”?

将相故事-朱元璋为什么让养子沐英世镇云南?沐英为什么不姓“朱”?

将相故事-朱元璋为什么让养子沐英世镇云南?沐英为什么不姓“朱”?人物档案姓名:沐英谥号:昭靖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元末明初出生地:濠州定远出生时间:1344年去世时间:1392年职业:征西将军征南右副将军封爵:西平侯黔国公追封:黔宁王其他成就:第三次北伐第四次北伐,安定西南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自幼跟随在朱元璋身边,见惯了战场烽火。

十八岁的时候开始正式进入战场,此后经历了大大小小战役无数。

等到明朝统一安定之后,受朱元璋命世代镇守云南。

世代镇守云南,差不多相当于给了沐家一个世袭之职。

沐英到底有什么才能,值得朱元璋对他如此看重和信任呢?首先沐英完全具备镇守云南的才能。

从军事方面来看,沐英自幼接触战事,自身在统兵征战方面也十分擅长。

若是云南内部发生叛乱,沐英能迅速出动,并且保证镇压叛乱成功。

从政治方面来看,自从洪武十四年作为副将跟随傅友德征讨云南后,沐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西南地区度过的。

因为长期在此地进行军事行动,所以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等都十分了解。

因此让沐英镇守云南,一定能保证云南的平稳发展。

第二,沐英到底作为养子自幼跟随在朱元璋身边,所以相比于其他外人,沐英无疑是镇守云南更可靠的人选。

沐英反叛的几率,绝对比其他大臣将领的几率小的多。

朱元璋后期疑心病极重,对许多开国功臣都十分刻薄,历史上著名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就可以证明。

朱元璋的行事,绝对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实例。

朱元璋对谁的不是太信任,但是却对沐英说出了“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的话语。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沐英的信任。

而沐英也确实值得朱元璋信任,沐英的第十世孙沐叡墓中曾出土一块类似“长命锁”一样的金牌。

金牌正面上有“黔宁王遗记”和“此牌须用”,而北面则刻有:“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

”沐英早些年并不信沐,作为朱元璋的养子,最开始随朱元璋姓朱,叫朱英。

后来朱元璋登基称帝,却并不能再姓朱。

于是朱元璋将沐英叫到跟前,问他说他到底是谁的孩子。

历史趣谈: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沐英家族介绍

历史趣谈: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沐英家族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沐英家族介绍
导语:沐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养子,明朝著名开国将领,今安徽定远县人。

沐英戏剧像沐英12岁参加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大军,开始跟着朱元璋南征北
沐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养子,明朝著名开国将领,今安徽定远县人。

沐英戏剧像
沐英12岁参加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大军,开始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后来被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收为养子。

十八岁的沐英因为军功卓著,被提拔为实权校尉,开始进入朱元璋的中层军事领导机构。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沐英开始为他征战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

32岁的时候,沐英被任命为征讨吐蕃的副帅,他率军接连大捷,后来被封为西平侯,朱元璋亲赐“免死金牌”。

37岁的时候,沐英又被任命为征南元帅,与另外两位将军领兵30万远征云南。

沐英在平定云南之后,被朱元璋命令镇守云南。

沐英在镇守云南期间,表现出了他除了军事方面外,其他方面的才能。

镇守云南期间,沐英开始进行屯田建设,他让军队在空闲期间开垦荒地,进行农业活动。

沐英还大修水利工程,扩大滇池,疏浚河道,修建灌溉渠,保证农业所需的水利灌溉。

由于云南山高林密,致使运输不发达,沐英开始大肆的修整道路,打开云南与外界的联系。

道路整理之后,他便开始对外招商引资,运用赋税的诱惑,来吸引大量的商人在云南开设店铺和小作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他还大规模的开设学堂,对于优秀的学生,每月都会有相应的奖励,沐英自己也在空闲的时间读书充实自己。

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因病去世,得到消息的沐。

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村

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村

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庄沐家庄,位于安徽省定远县西南7华里,因靠近官塘坝被当地俗称为“官塘沐”,是一座距今已有近600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

沐家庄现有的住户90%以上都是沐姓家庭,皆为明朝开国功臣黔宁昭靖王沐英的后裔。

自有明以来繁衍至今,现共有上至第18代下至第25代共计8代宗族子孙,传承有绪,连绵不断。

村庄内原有黔宁王庙一座,因位于定远至合肥的古官道旁,距定远古城7华里,故俗称“七里庙”。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曾被改建为学校,1959年时因部分乡镇干部在农村工作中推行“五风”(瞎指挥风、共产风、命令风、浮夸风、生活特殊化风),以致古建被毁,现遗址犹在。

村庄的前面(现在的前沐队)现存有两口对称的古井,相传当年朱元璋钦赐沐英在定远故里建造宅地时,沐英特地邀请刘伯温为其选址。

刘伯温到达定远沐英故里后,发现此处地形上佳,前低后高若饮水之龙,龙脉自凤阳山而下,蜿蜒盘旋,气势恢宏。

随建议沐英在此建造了府邸,并在府邸之前开掘了两口水井,状如龙眼。

这两口古井的水质甘洌,无论春夏秋冬从未干枯过。

数百年来,沐家庄村民日常饮水均赖于此。

村庄东北约4华里处的清水湾有沐氏祖坟尚存,据定远旧志记载:此为沐氏始祖黔宁王沐英的金首玉衣冢。

此墓规模宏大,墓前神道石刻体形硕大、雕刻精美,1962年修建解放水库时,在墓地周围取土,因此破坏了金首玉衣冢的整体环境,并毁坏了部分神道石刻。

上世纪60年代在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墓地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

所有的地面建筑全部被毁,神道石刻被砸断、推倒或被埋入土中。

目前地面可见的神道石刻尚有:文官一对,拉马侍卫一对,石羊一对(其中一只唯有头部露出,其余部分皆没入土中),龟趺一只(碑已无存),石柱础等,该墓地现为定远县文物保护单位。

墓地原有杨姓守墓人在此世代负责守护,历经数百年朝代变迁,其后裔现亦已繁衍为一座村庄,当地俗称“坟头杨”。

沐家庄现分为前沐、中沐、后沐三个队,总人口约在1千多人,其中前沐队约300多人,中沐队约100多人,后沐队约400多人。

如何评价明朝开国将领沐英这个人?沐英的故事

如何评价明朝开国将领沐英这个人?沐英的故事

如何评价明朝开国将领沐英这个人?沐英的故事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生于1344年,贫苦农民家庭出生。

父亲早逝,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在逃避战乱的过程中去世,八岁的沐英便被朱元璋夫妇领养,此后跟随在两人身边,受到交好的教育。

朱元璋行军打仗的时候,常常将沐英带在身边,所以沐英自幼时起就培养了极好的军事素养。

十八岁的时候,沐英被朱元璋封为朱元璋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的战役。

洪武九年,随邓愈征讨吐蕃,胜利回师后被封为西平侯。

十四年与傅友德征云南,建立功勋无数。

云南终于被平定后,受朱元璋命令世代镇守云南。

在云南任职期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促进了云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洪武十五年,因为马皇后的去世而悲伤过度咳血,此后留下隐疾。

二十五年的时候,太子朱标去世,沐英再次受到极大的打击。

在太子去世后两个月,沐英也最终因病去世,死时年仅四十八岁。

沐英的去世让朱元璋十分悲痛,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享太庙。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父母的早逝,沐英很早的就尝尽了世间辛酸。

艰难的生活,逼得年幼的他不得不迅速成长起来。

所以后来他在年仅八岁的时候,独自一人流浪到濠州。

朱元璋收养沐英,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心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年幼的沐英有值得他欣赏的地方。

后来沐英参加了多次的战役,多以胜利而告终,就已经能够说明沐英个人的智慧和才能。

沐英是一个重感情,懂得感恩之人。

这一点从马皇后和朱标的离世对他的打击就可以看的出来。

他八岁的时候到了朱元璋夫妇膝下,受到马皇后的悉心照料。

马皇后当时膝下无子,将其当做自己的亲子教育和培养。

对于刚刚失去母亲的沐英来说,马皇后无疑成为了他的第二个母亲。

所以在马皇后去世之后,沐英因为悲伤过度而引起了咳血的症状。

再有就是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当时沐英年仅四十八岁,虽然比不上现今人的身体状况,但也可以说是正直壮年。

可他却在听见这个消息后,因为悲伤过度而身患重病。

在朱标去世后两个月的时间,也追随朱标而去,足以知道他对马皇后母子的感情。

【明朝开国六公爵】西平侯沐英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难怪后世家族能镇守云南近三百年

【明朝开国六公爵】西平侯沐英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难怪后世家族能镇守云南近三百年

【明朝开国六公爵】西平侯沐英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难怪后世家族能镇守云南近三百年与朱元璋同年去世的西平侯,其后代为什么世代都效忠于大明朝在历史上能够终效忠一朝300年之久的家族少之又少,这么长的时间不是每一代人都能够有那个心去效忠,也不是哪一个皇帝能不遗余力的去相信一个家族能够几百年不变心。

为什么这么的效忠于明朝?不仅仅是因为明朝皇帝厚恩,更是因为西平侯沐英做的这两件事情真的感动到了朱元璋。

沐英画像一个家族的兴盛离不开本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与提携,沐英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其母亲也在元末逃难中不幸离世,不幸的遭遇让幼小的沐英身世凄凉不堪。

人世的不堪或许上天注定不会伴随沐英太久,身在元末起义军的朱元璋和马氏收留,由于他们膝下无子就认沐英为义子,也正是从此时,沐英再也不是那个孤苦伶仃的孤儿了。

此时的沐英也不过八岁,被朱元璋认作义子以后,就改姓了朱。

一个八岁的孩童就这样跟着朱元璋走走停停,打打歇歇,从八岁到十二岁的四年,虽然生活不易,但是童年的沐英走出来了。

这四年沐英学会了写字,还学会了如何做人,更学会了不少如何带兵打仗的兵法,人生的转变也就是在这四年。

一个孩子最容易记住事情,最容易找到家人的感觉,最容易拥有坚强意志的四年,沐英从朱元璋和马氏这里全部都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了感恩。

沐英影视剧形象从沐英十二岁以后,就开始追随朱元璋,跟在他的身边任劳任怨,又经过六年的摸爬滚打,沐英已经成为了能够独当大任的将军,这一切都是朱元璋和马氏的教育指导之功,作为已经成年的沐英心知肚明,报恩之心从此深埋心底。

我们都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这句话似乎在沐英身上表现得格外明显。

沐英听从调遣,朱元璋指哪打哪,从来没有含糊过,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爆发时,沐英都没有出现过差错,朱元璋除了信任还是信任。

这些都是沐英在童年时代,深受朱元璋和马氏大恩之后得到,朱元璋看在眼里,马氏疼在心里。

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马皇后病逝,这件事情就像一个晴天霹雳一样打在了沐英身上,正在外打仗的的沐英因悲伤过度而咳血,得知这件事情的朱元璋,更是对沐英本人爱护有加,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谁又不喜欢呢?沐英影视剧形象朱元璋就曾经说过:"自从沐英镇守在西南,朕就高枕无忧了。

明朝云南沐王府是干什么的,世代镇守云南,最多算半个王爷

明朝云南沐王府是干什么的,世代镇守云南,最多算半个王爷

明朝云南沐王府是干什么的,世代镇守云南,最多算半个王爷明朝云南沐王府是干什么的,世代镇守云南,最多算半个王爷高之鉴见昨天13:11 黔国公,为明代世袭公爵。

首封黔国公为沐晟,始祖为开国功臣沐英,传袭十余世,世代以总兵官挂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等处地方。

在“咒水之难“中,末代黔国公沐天波死难,绝爵。

明成祖永乐四年,西平侯沐晟以征交趾功,晋封黔国公,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

沐晟是沐氏第一位黔国公,但沐氏的兴盛其实始于沐英。

沐英虽然爵位不是很高,但原先是朱元璋义子,镇守云南后拥有实权,也算半个王爷。

沐英死后成为明代唯一个以侯爵而追封王爵的功臣。

西平侯也以“亲戚之家”被明太祖列与《皇明祖训》之中。

沐英年少父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

十八岁时,授帐前都尉,镇守京口,不久升任广武卫指挥使,由此开始了他为朱明王朝征战一生的历史。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其复本姓,朱元璋与他由父子变为君臣。

沐英本姓是什么,一直是一个谜。

明人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一次朱元璋问朱英(当时沐英跟朱氏姓)说:“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呢?“朱英只是一个劲地回答:“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

”朱元璋似乎不肯罢休,还是一个劲地问朱英,朱英却始终磕着头对朱元璋重复刚刚说过的话。

就这样来去了几个回合之后,朱元璋一下子笑出了声音来。

最后,朱元璋对朱英说:“你是朕的养子,现在就是不让你恢复原来的姓氏,也不能让你再随我姓朱了。

既然你一直口念深沐养育之恩,就赐你姓沐吧,让你可以永沐皇恩。

洪武十年,以功封西平侯,世袭。

十四年九月,副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

十六年,傅友德率军班师,沐英留镇云南,也就此开始了沐氏镇守云南二百多年的历史。

沐英在云南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在云南病逝,享年四十八岁。

“讣闻,上哭之恸,辍朝,遣祭。

”当年十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

历史解密解析明成祖不动沐英后人的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解析明成祖不动沐英后人的三个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解析明成祖不动沐英后人的三个原因
导语: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他是朱元璋义子中成就最大的,也是最有才的。

朱棣,太祖朱元璋亲子,太祖即位之后,被封为燕王,赐地燕京。


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他是朱元璋义子中成就最大的,也是最有才的。

朱棣,太祖朱元璋亲子,太祖即位之后,被封为燕王,赐地燕京。

后来朱元璋死后,传位皇孙朱允炆,朱棣借着削藩的借口,打着“靖难”的旗号,举兵攻入帝都,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即位为帝,后世称其为明成祖和永乐大帝。

明皇帝所赐石塔
沐英比朱棣早出生16年,由于沐英是马皇后的干儿子,所以他和太子的关系非常的亲密,两人和亲兄弟没有多大的不同。

沐英和朱棣的关系,由于两人的年龄差距太大,所以两人的关系没有那么的亲密,再说后来两人一个镇守云南,一个在燕京做着逍遥的王爷,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所以,沐英和明成祖之间的故事不多,这要说这两人的联系的话只能从沐英死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说起。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开始大肆屠杀支持朱允炆的大臣和将军,以及之前和自己不对付的藩王,但是沐英的后代依然稳稳的坐镇云南,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朱棣不动沐英的后人原因有三个。

一是沐英死前没有和他有着什么利益冲突,沐英对于大明朝廷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沐英对于大明不仅仅是为了大明征战四方,最重要的是他为了大明镇守西南边境十几载,从没出过任何差错,朱棣在立足未稳的时候,不想看到边境不安。

二是当时的沐王府对于云南的控制非常的厉害,可以说是云南的“地头蛇”式的人物。

当时的大明朝廷由于“靖难之役”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生活常识分享。

明开国功臣沐英家族世系表

明开国功臣沐英家族世系表

明开国功臣沐英家族世系表(一)1沐英(二)春1383-13922 1392-1398西平侯、赠黔宁王西平侯,谥惠襄谥昭靖(三)晟(五)斌3玘1445-14501399-1439封黔国公,赠嗣公爵(八)琮定远王,谥忠敬谥荣康 1467-1496仪嗣公爵谥武僖⑴4(四)昂僖⑵(六)璘1450-14571439-14451402-14451445-1474?瓛府军左卫指挥佥事代沐斌镇守云南赠定边伯,谥武襄 (七) 瓚⑶诚(九)昆(十)绍勋(十一)朝辅融嗣公爵,早卒1457-1467? 1474-1484? 1496-1521 1521 -1536 1536-1547代镇云南嗣公爵,嗣公嗣公,谥恭僖鞏后为为副总兵谥庄襄谥敏靖(十二)朝弼(十三)昌祚5(十四)叡(十五)启元(十六)天波镇金齿1547-1572 1572-1595嗣公1595-1608 1624-1628 1628-1661代镇云南1609-1624 嗣公嗣公昌禩昌祚?谦昌祥昌祖昌禞⑷详崧⑸绍勋⑹朝阳⑺昌祉1484-1534? 1534-1552? 1552-1573? 1573-?金齿参将谏岳琬询谅①6佐②玺③访云南左卫左所 1512- 1523-副千户昶昕驸马都尉妻成祖女常宁公主南京守备参考资料:《明史沐英传》、《明史功臣世表》、《中国明代档案》(第58册)、《皇明功臣封爵考》、《国朝献征录》、《三家世典》张景波制作;email:zhangjingbo2000@1(一)—(十六)为镇守云南总兵官2(一)—(十七)除了(十三)外下面带两个时间者第一个是任云南总兵的时间,第二个是任府军左卫指挥佥事的时间3《国朝献征录》,《黔国公赠定远王谥忠敬沐晟神道碑》作“俨”,据《三家世典》初名俨,赐名斌。

4⑴—⑺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见于《明代档案》。

5两次镇守云南6①—③为云南左卫左所副千户,见于《明代档案》。

从籍贯和名字可以断定三人为沐英后裔,辈分也可以确定,但具体属于哪一支系不能确定,最有可能是沐昂之后。

称霸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开创者沐英缘何深受朱元璋器重?

称霸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开创者沐英缘何深受朱元璋器重?

称霸云南200多年的沐王府,开创者沐英缘何深受朱元璋器重?云南有一个特殊的家族——世袭黔国公的沐氏,几乎在整个有明一代,云南都掌控在沐家人手中。

虽然只是国公府,但沐氏在云南根深蒂固,代代传承,从第一代沐英到最后一代沐天波,前后共有18位黔国公,其权势和传承甚至超过了明代很多藩王,老百姓直接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代沐(黔)王(国)爷(公)沐英到底是啥来头,为啥他的子子孙孙就能世代享受国公级的荣华富贵呢?朱元璋又为啥没派亲儿子去镇守云南,却派了沐英,难道他就不怕沐英反叛吗?网络配图沐英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中最年轻的,能与徐达、常遇春这种大将并称,可见沐英的实力。

此外,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他对朱元璋和马皇后极尽孺慕之情,对朱元璋的孩子们情同亲生兄弟。

马皇后去世时,在外征战的沐英闻讯,悲伤过度而咳血。

皇太子朱标去世时,沐英因过度伤心而病逝。

可以说,沐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之一了。

因此,当沐英镇守云南多年后回京朝见朱元璋时,朱元璋拍着沐英的肩膀说:“能使我放心西南、高枕无忧的人,就是你沐英啊!”翠湖柳营(沐英洗马)沐英自幼父母双亡,年仅8岁的他在战乱中无依无靠。

朱元璋为了生存当过乞丐、和尚,当他见到四处流浪的沐英就勾起伤心往事,马皇后也十分善良,因此夫妻俩所幸收养了小沐英,不仅在战乱中给他一个安全温暖的家,还教他读书习字和武功兵法。

在军营中生活的沐英生长很快,十二岁就跟着朱元璋出征,虽然没有直接上战场,但前线激烈的战况绝不是一般小孩子能经受得住;沐英十八岁时已经能独当一面,驻守镇江;二十三岁时,他带兵攻下号称“闽东北门户”的分水关,夺取崇安城,连下十八寨。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沐英因功被封为镇国将军,爵位仅在亲王、郡王之下,此外沐英还担任大都督府同知,相当于最高军事机关的二把手,而彼时他才 27岁。

大都督府军务繁杂堆积,沐英处理起来却毫无纰漏,就连马皇后都连番称赞他,朱元璋对他更器重了。

网络配图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跟担任征西副将军,跟着卫国公邓愈出征吐蕃,因军功可家族世袭爵位。

沐王府的人伦惨案:为保住沐氏家族世袭传承,祖母毒杀亲孙子

沐王府的人伦惨案:为保住沐氏家族世袭传承,祖母毒杀亲孙子

沐王府的人伦惨案:为保住沐氏家族世袭传承,祖母毒杀亲孙子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南都金陵一队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地招摇过市。

引得城内大姑娘、小媳妇争相围观,竟然导致城内车骑不通,交通都堵塞了。

有些围观的人群连首饰发簪、鞋子都给挤掉了。

因为这支队伍是从金陵沐府出来的。

领头的是镇守云南二百多年的黔国公府当家人—沐天波,这种大场面可是不多见的。

(明代皇室为牵制沐氏,所以历代黔国公都葬在南都金陵。

)死者是沐天波的父亲—先代黔国公沐启元。

这位沐启元其实早在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就已经去世了,因为是犯有大罪而死,所以迟迟没有安葬,拖了五年之久。

沐天波袭爵后,多次恳求崇祯帝,才算把沐启元归葬在金陵的家族陵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沐启元并不是被犯罪斩首,也不是被赐死。

而是被他的祖母宋太夫人毒死的。

沐启元接任黔国公期间,贪暴嗜杀,与云南抚按、三司官员多有不和,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

面对日渐式微的沐氏家族,宋太夫人为避免家族被孙子沐启元连累,用毒酒毒死了孙儿。

这种人伦惨剧实在令人唏嘘!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委?沐启元又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呢?网络配图坎坷家事:父亲打败仗死于狱中沐府开创者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在明朝开国时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西平侯。

洪武十四年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出征云南。

云南平定后,沐英被朱元璋命为云南总兵官,镇守云南。

经过沐英、沐春、沐晟两代三人的经营,至永乐年间被明成祖朱棣进封为黔国公。

也是这父子三人奠定了云南沐府的二百多年的世袭基业。

沐启元正是明代开国功臣沐英的第十世孙,第十三位黔国公。

数代承袭后才到沐启元之手。

其实沐启元是直接承袭他祖父的爵位。

因为他的父亲沐叡作为“世子”代镇云南期间,平叛不利,被下狱论死,后来竟暴卒在狱中。

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沐启元祖父沐昌祚因为患病,希望让爵位给儿子沐叡。

朝廷爵位向来是父死子继,哪有父亲没死,就把爵位传给儿子的?明神宗以不合旧例,拒绝了沐昌祚。

镇守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昌祚称病,乞以长男沐睿承袭,上以本纸不合旧式,下所司核之。

(40)凭军功为沐家争得世系公爵的第二代“大明云南王”名将沐晟

(40)凭军功为沐家争得世系公爵的第二代“大明云南王”名将沐晟

(40)凭军功为沐家争得世系公爵的第二代“大明云南王”名将沐晟前言:沐晟,字景茂。

明朝初期将领,黔宁王沐英次子。

少年时代就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承袭西平侯爵位,讨伐平定麓川。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命沐晟为征夷左副将军,与成国公朱能分兵进攻安南,打下重镇多邦,并擒拿黎季犛,论功封黔国公。

正统三年(1438年),麓川再次叛乱,沐晟和胞弟沐昂、都督方政会兵攻击,并攻下到高黎共山。

第二年再次攻破其旧寨,战败退军,到了楚雄之后病逝。

明廷赠他为定远王,谥号忠敬。

功臣之后,继守云南前文曾经提到大明第一代“云南王”,朱元璋的义子——黔宁王沐英,而沐晟就他是黔宁王沐英的次子,自少年时代起就不苟言笑,为人沉稳,非常喜好读书,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他(少凝重,寡言笑,喜读书),后来他凭军功官任后军左都督。

卫边壮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沐晟的异母长兄、西平侯沐春逝世。

沐春身后无子,故而由沐晟承袭西平侯爵位。

等到他就镇云南的时候,叛蛮刀干孟再次叛乱,明惠帝朱允炆遂拜何福为征虏将军。

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干孟,招降敌军七万余人。

当时诸蛮分割占据他的属地,沐晟一一讨平他们。

把他镇守的地方分为三府二州五长官司,又在怒江以西设置屯卫千户所来戍守这里,麓川地区才安定下来。

监督亲王,南征立功起初,岷王朱楩被分封到云南,岷王在云南多有不法之事,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建文帝即位之后将他削藩囚禁。

建文帝削藩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释放岷王归籓,岷王回到与云南之后更加的肆无忌惮,沐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岷王的作为。

岷王非常生气,向明成祖朱棣上书进谗说沐晟的坏话。

明成祖为之训诫沐晟,并赐书给岷王,称沐晟的父亲有大功于朝廷,不要开罪与他。

永乐三年(1405年),八百大甸进犯明朝边境,断绝了贡使,沐晟在车里、木邦讨定了八百大甸。

第二年,明朝大加发兵征讨交趾,拜沐晟为征夷左副将军,与大将张辅走异道从云南进入交趾。

明朝最大的隐形富豪,子孙后代却敢不跟他姓,建国后才改回来

明朝最大的隐形富豪,子孙后代却敢不跟他姓,建国后才改回来

明朝最大的隐形富豪,子孙后代却敢不跟他姓,建国后才改回来萧何月下追韩信图青花梅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一个盗墓人从处于南京的一座明朝古墓中盗出一个梅瓶,后经专家鉴定之后,这个梅瓶的价值超过十个亿的人民币。

而这座古墓也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而被发掘,于是人们发现了明朝最大的隐形富豪。

明朝富豪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沈万三,但明朝的隐形富豪又是谁呢?云南沐府沐王爷!沐英如大家所料,那座在南京被人盗的墓,正是属于这个沐王爷沐英的。

沐英这个人,在明朝很是特殊,他虽然不是朱元璋亲生,却跟朱元璋的儿子们平起平坐。

作为一个王爷,不但没有被朱棣进行实质的削藩,反而拥有着云南地区的财政大权,在明朝的云南,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正是这样的原因,也让沐英在经手云南二十年后,就富得流油。

什么沈万三,简直是凉拌黄瓜小菜一碟!但是呢,沐英其人也有个特点,那就是忠心,不仅沐英忠心,沐英的家族个个都忠心。

沐英1644年,明朝告一段落,清朝走上历史舞台。

但是云南地区依然是不听明朝指挥,打仗打过,劝降劝过,最终还是武力解决。

清军进入云南后,末代黔国公沐天波亲自护送永历皇帝到缅甸,并在战乱中死于缅甸。

沐英直系后人为了保全家族,不得不投诚吴三桂。

可是在云南镇压叛乱中,沐家后人和叛乱分子多有来往,最终被吴三桂抓起来处决。

沐英沐英的非直系后人们忠心耿耿,因此也成为朝廷鹰犬的打击目标。

为了活命,许多人不得不改名改姓。

其中有不少后人隐居到村落之中,不再姓沐,而是改为姓穆。

这样的事情在云南地区并不少见。

沐姓改为穆姓一度成为公开的秘密,在云南的地区,只要你说你姓穆,许多人都会毫不客气的把你和沐英后人联系在一起。

沐英后人整个清朝,许多沐氏后人都引用穆姓作为掩藏。

但是他们所在的村落,不仅有名正言顺的祖训,还有从不断代的族谱。

因此,时隔两百多年后,沐氏后人也会清清楚楚的记得自己是沐英之后。

建国之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清朝的威胁也不再存在,因此许沐姓后人仔细查阅族谱之后,又一次把自己的姓氏改回了沐姓。

周倜分享:沐英后人家族墓的辣眼首饰们

周倜分享:沐英后人家族墓的辣眼首饰们

周倜分享:沐英后人家族墓的辣眼首饰们周倜,男,汉族,网名细雨江湖,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

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青铜器鉴定专家,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铜器组负责人,齐鲁古玩商会常务理事、青铜部主任。

周倜是一位实力派青铜器鉴宝专家,在青铜器收藏界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

周倜多年游艺学习于各大博物馆,积累了不少博物馆藏品资料,乐艺会特设专刊系列发布,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个多方位学习的机会。

周倜分享:沐英后人家族墓的辣眼首饰们云南省博三楼元明清部分,展现了部分沐氏历史文化,主要是呈贡沐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物,有沐详夫妇墓的金莲花冠、沐崧夫妇合葬墓的金镶红蓝宝石冠,金花簪、金发簪、金手镯、金耳环、金戒指、金箍等。

王家营明墓王家营明墓群位于王家营东北,西临市级行政中心100米。

为明代镇守云南黔宁昭靖王沐英的第五、六、七、八代后裔沐详、沐崧、沐绍勤、沐朝宣等人的家族墓地。

经1955、1963、2006年三次发掘砖室墓9座、土坑墓18座,出土金、银、铜、铁、锡、铅、玉、石、陶瓷器文物600多件,尤以嵌红、绿、兰宝石的金发冠稀世珍贵。

经1955年、1963年和2006年3次发掘,砖石墓9座,出土金、银、铜、铁、锡、玉石、陶瓷等随葬品600余件,其中尤以沐详夫妻合葬墓中出土的镶宝石金发冠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文物,现存云南省博物馆。

“沐公神道碑”是其中的重要标志,当地俗称“乌龟碑”,碑记沐英五代孙沐详的生平事迹,和其曾祖父沐昂、祖父沐僖、父亲沐瓒、子沐崧、孙沐绍勤等镇守云南的历史,对研究云南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

明代金镶红蓝宝石冠云南昆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沐崧夫人徐氏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云南省博物馆此冠通高10.5、直径7--11厘米。

椭圆形,四周用金片制成,金片上镶有50余颗红、蓝、绿、白各色宝石,重320克。

冠两侧各有小孔两个,用四支金簪穿入冠内发髻之中以固定冠身。

沐英及其家族

沐英及其家族

沐英及其家族沐英(1345—1392)字文英,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明初重要将领。

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

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

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

后擢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上饶)。

至正二十七年,吴元年(1367),朱元璋派水陆军取福建,沐英将兵自西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分水关,下崇安,再破闵溪十八寨,俘陈友定部将冯谷保。

又奉命移镇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皆属福建)。

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

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

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派沐英前往关陕,体察民情,布皇上恩惠,并给予了全权,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

同年十一月,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随邓愈出征吐蕃。

次年(1377)四月,邓愈、沐英统兵至甘、青,分三路前进,略川藏,兵威至昆仑山。

这次是得胜而回,没有久留。

回师途中邓愈死,沐英率师返回,因功封西平侯。

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西。

初胜土门峡,再进俘洮州十八族头领。

翌年二月,朱元璋命在洮州设卫,说:“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

”遂置洮州卫。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沐英率兵进击屯兵和林的由元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率领的一支残元势力。

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黄河,越贺兰山,涉流沙,七曰至其境。

距其营五十里处,沐英分兵四路前进,一路袭其背后,两路左右夹击,沐英自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脱火赤及其全部。

沐英⑦:五世孙沐昆,国公爵位一波三折;贿赂权贵,辱骂三司官员

沐英⑦:五世孙沐昆,国公爵位一波三折;贿赂权贵,辱骂三司官员

沐英⑦:五世孙沐昆,国公爵位一波三折;贿赂权贵,辱骂三司官员沐昆是第四代黔国公,是沐英的五世孙。

他镇守云南二十多年。

他多次平叛。

得势后恣意骄横,贿赂权贵,侮辱三司官员。

沐昆,字元中,1482年出生,号玉冈。

沐昆能继承黔国公爵位,很有意思第一:他不是第三代黔国公沐琮的亲儿子,而是侄孙。

第二:第三代黔国公沐琮去世后,大臣们认为沐琮是养子,也是西平侯沐英的直系子孙,应该袭封西平侯爵才对,而不是黔国公爵。

但是云南是人家沐氏家族世代镇守的,谁还没有支持自己的势力呢!于是就有了云南那边的臣子上疏,支持沐昆继承黔国公爵位,他们只认黔国公,不认西平侯爵位,假如朝廷任命沐昆袭封西平侯,只怕为诸蛮轻视。

”所以明宪宗只能任命沐昆袭封黔国公。

沐琮没有儿子,收养的沐昆,沐琮是沐昆的叔祖。

沐昆传承世系为沐英、沐昂(沐英三子,定边伯)、沐僖、沐瓒、沐诚、沐昆。

沐昆黔国公世袭为沐英二子沐晟(第一代)、沐斌(第二代,沐晟之子)、沐琮(沐斌之子)、沐昆(第四代黔国公)。

沐昆早年事迹他出生在1482年正月,同年九月父亲沐诚去世,被祖母贾夫人抚养长大。

1490年,九岁的沐昆,又失去了祖母。

1491年,十岁的沐昆被明孝宗授予锦衣卫指挥佥事,后被叔祖沐琮收养成为养子。

沐昆袭爵,平叛(明宪宗时期)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沐琮逝世,沐昆袭封黔国公,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

1499年,沐昆派兵讨伐龟山、竹箐诸蛮叛乱。

1502年,征讨米鲁之乱时,沐昆和云南巡抚陈金亦“亲诣交界地方督率三司”,以及在平夷卫会合武定土知府凤英等土、汉联军,共同抵御米鲁,而米鲁在贵州被击溃后,又遭到了沐昆等人的攻击,不久之后,米鲁被凤英斩杀,至此叛乱被平定。

孟密土司思楪入侵木邦,后来因为思陆恼怒思楪被杀害,渡金沙江,夺取了木邦原来割给孟密的蛮莫、贡章等十三处土地,纷争不断,于是沐昆献上了上中下三策,被皇帝采用了下策怀柔招抚,直到1505年,孟养、木邦各土司才纷纷遣使进贡谢罪。

沐英⑤:沐英的孙女,一位王妃;一位嫁给郭玹,家族内斗争夺爵位

沐英⑤:沐英的孙女,一位王妃;一位嫁给郭玹,家族内斗争夺爵位

沐英⑤:沐英的孙女,一位王妃;一位嫁给郭玹,家族内斗争夺爵位沐英的孙女和皇室以及勋贵联姻。

一位嫁给赵王朱高燧,成为王妃,朱高燧谋反没有成功。

一位嫁给营国公郭英的孙子郭玹,家族内斗争夺武定侯爵位,心情可想而知,所以说是不完美的婚姻。

这两位沐氏女子,都是沐英次子沐晟的女儿。

第一位:沐氏她嫁给了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母亲是徐达的女儿,是朱棣的第三子。

靖难之役后,永乐二年,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因为非常受朱棣宠爱,所以经常做些不法的事,而且还曾经和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诬陷太子朱高炽,最后朱高燧没有被朱棣所杀。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病重时,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打算毒死朱棣,废掉太子朱高炽,立朱高燧为帝。

这事很戏剧性,为孟贤谋划的高以正是总旗王瑜的姻亲,他就告诉了王瑜,王瑜知道事情重大,立刻上告给了朱棣,孟贤被杀,朱高燧被朱棣询问,是你做的吗?朱高燧吓得说不出话,太子朱高炽为其求情才没有被杀。

1426年,明宣宗继位,汉王朱高煦谋反被擒,大臣建议把朱高燧也擒拿,没准他以后也会谋反,但是明宣宗没有捉拿他。

1431年,朱高燧去世。

史书无记载沐氏有没有子女不详。

第二位:沐氏嫁武定侯郭玹沐氏是沐英次子沐晟的女儿。

联姻郭氏家族。

郭氏是明初勋贵。

武定侯郭玹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祖父是郭英,早年宿卫朱元璋,跟随徐达常遇春等,大小战五百多次,去世后追赠营国公。

武定侯的姑奶奶郭宁妃是朱元璋的嫔妃。

武定侯的堂祖父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陜国公郭兴。

武定侯的大伯父郭镇尚永嘉公主。

武定侯郭玹的父亲是郭英次子郭铭,曾任辽王府典宝(掌管印玺),追赠武定侯。

沐英的孙女沐氏嫁给这样的家族,明面上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但是发生了靖难之役,一切发生了变化。

首先靖难之役后,郭玹祖父郭英在永乐元年去世,曾跟随李景隆参与北伐朱棣,郭玹的父亲郭铭自杀而亡,郭镇在朱允炆时病逝,所以武定侯爵位一直是郭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开国功臣沐英家族世系表
(一)1沐英(二)春
1383-13922 1392-1398
西平侯、赠黔宁王西平侯,谥惠襄
谥昭靖(三)晟(五)斌3玘
1445-1450
1399-1439
封黔国公,赠嗣公爵(八)琮
定远王,谥忠敬谥荣康 1467-1496
仪嗣公爵
谥武僖
⑴4(四)昂僖⑵(六)璘
1450-1457
1439-1445
1402-1445
1445-1474?

府军左卫指挥佥事
代沐斌镇守云南
赠定边伯,谥武襄 (七) 瓚⑶诚(九)昆(十)绍勋(十一)朝辅融
嗣公爵,早卒
1457-1467? 1474-1484? 1496-1521 1521 -1536 1536-1547
代镇云南嗣公爵,嗣公嗣公,谥恭僖鞏
后为为副总兵谥庄襄谥敏靖(十二)朝弼(十三)昌祚5(十四)叡(十五)启元(十六)天波
镇金齿1547-1572 1572-1595嗣公1595-1608 1624-1628 1628-1661
代镇云南1609-1624 嗣公嗣公
昌禩
昌祚?
谦昌祥
昌祖
昌禞
⑷详崧⑸绍勋⑹朝阳⑺昌祉
1484-1534? 1534-1552? 1552-1573? 1573-?
金齿参将
谏岳
琬询

①6佐②玺③访
云南左卫左所 1512- 1523-
副千户


驸马都尉
妻成祖女
常宁公主
南京守备
参考资料:《明史沐英传》、《明史功臣世表》、《中国明代档案》(第58册)、《皇明功臣封爵考》、《国朝献征录》、《三家世典》
张景波制作;email:zhangjingbo2000@
1(一)—(十六)为镇守云南总兵官
2(一)—(十七)除了(十三)外下面带两个时间者第一个是任云南总兵的时间,第二个是任府军左卫指挥佥事的时间
3《国朝献征录》,《黔国公赠定远王谥忠敬沐晟神道碑》作“俨”,据《三家世典》初名俨,赐名斌。

4⑴—⑺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见于《明代档案》。

5两次镇守云南
6①—③为云南左卫左所副千户,见于《明代档案》。

从籍贯和名字可以断定三人为沐英后裔,辈分也可以确定,但具体属于哪一支系不能确定,最有可能是沐昂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