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
模拟煤层气储层条件下煤岩渗透性实验研究
1 实验设 计
选 取 山西 沁水 盆地 3 煤作 为 实 验 岩 心 , 煤 岩 # 沿 面 割理 方 向钻取 直径 为 2 m、8ml的煤 心 , 5m 3 i l 采用
无 吸附 现 象 的 氦 气 ( 度 9 . 9 % ) 甲 烷 ( 度 纯 996 及 纯
从 图 1 以看 出 , 可 当采用 甲烷作 为 实验介 质时 , 在孔 隙压 力 相 同 的条 件 下 , 围压 越 大 , 层 煤 岩 的 储 渗透 率越 低 。分 析 其 原 因 主要 是 随着 围压 的增 大 , 储层煤 岩 被 压 实 , 缝 张 开 度 变 小 , 透 率 减 小 。 裂 渗 在任 意 围压 条 件 下 , 随着 孔 隙 压 力 的 降低 , 层 煤 储 岩渗 透 率 呈 现 先 减 小 后 变 大 的 趋 势 , 析 其 原 因 分 是, 在孔 隙压 力下 降 的初期 , 隙 压力 减 小 , 效 应 孔 有 力增 大 , 裂缝 张开 度 变 小 , 现 为 渗透 率 减 小 , 表 当压 力 下 降至 临界解 吸压 力 时 , 层 煤 岩基 质 中 吸附 的 储
摘
要
储 层煤 岩特有 的割理结构使其 渗透 性与常规砂岩储层不 尽相 同。 以山西沁水盆地 3 煤作 为实验煤 心 , # 实验研 究 了
围压 、 孔隙压力对煤岩渗透 率的综合 影响规律 , 并得到 3} 岩的裂缝体积压缩系数范 围。研究表明 , } 煤 流体 介质 不同, 储层煤 岩
渗透率在压 降过程 中变化趋势不 同; 储层煤岩 裂缝 体积压缩 系数在整个煤层 气开采过程 中并 非一恒定值 。
图 3 裂 缝 体 积压 缩 系数 与 孔 隙压 力 关 系 曲线 ( 甲烷 )
时, 在孔 隙压力 相 同的条 件 下 , 围压 越 大 , 储层 煤 岩 的渗透 率越低 , 透 率 随 着 围压 的增 大 而减 小 。 因 渗 为氦气 不具 有被 吸 附性 , 涉 及 降 压过 程 中储 层煤 不
应力场、地温场、压力场对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影响研究——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
o a b dg s b a ig S a n Qi s u a i fCo l e — a — e rn e msi n h i sn B
S UN d n Ii o g ’ — ,ZHAO n —U l,CAIDo g me。 Yo g j l n— i
( . eEx lrt n a d De eo me tRe e rh I si t n, qn l ed 1 mi d l bl yc mp n Ia ig Heln j n 1 Th po ai n v lp n s ac n t u i Da l gQi il . t i it o a y,)qn , i gi g o t o f i e a i o a
Ch n ; . n t u e o o r s u c n n o ma i n, i a Un v r iy o e r l u , e i g 1 2 4 , i a i a 3 I si t f t Ge — e o r e a d I f r to Ch n i e st fP t o e m B i n O 2 9 Ch n ) i
…
i 耍警 摘 为了确 定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的变化规律, 从岩石力学J质分析入手, 生 以山西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层气储层
的 际 质 倒 讨 应 地 场压 场 煤 层 透 分 的 制 理 研 表 ,造 力 实 地 情 为 , ÷ 造 、温 、 时 储 渗 率 布 控 机 。 究 明 况 探 构 力 场 力 构应
中图 分 类 号 :P 1 . 1 6 8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623 6 (0 7 0 —0 20 1 7 —7 7 20 ) 30 1-3
R e e r h o f c f Pr s u e Ge - e pe a u e a t e s Fil so r e b lt s a c n Ef e to e s r , o t m r t r nd S r s e d n Pe m a iiy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王臣君;杜敬国;梁英华【摘要】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是煤层气开发生产的关键参数之一.在深入分析煤层气的解吸过程和煤储层孔隙特征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与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大量水排出后会形成大量与裂隙相连的孔隙,对煤层气的渗透率造成重要的影响;煤层的成熟度不仅对煤层气储层的孔隙结构造成影响,同时对孔隙表面的粗糙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克林伯格效应对煤层气储层的渗透率影响可以不在研究范围内;甲烷的溶解度随无机质离子的含量增大呈现一种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he permeability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s one of the key parameters of coalbed methane exploitation and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esorption process of coalbed methane and the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s, systematical analysis was made in this paper on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charge of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would form a large number of pores connected with fractures, which would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bed methane;the maturity of coal seam not only affected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but also the pore surface roughness; the influence of Klinkenberg effect 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could be neglected; the solubility of methane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organic ion content.【期刊名称】《矿业安全与环保》【年(卷),期】2017(044)006【总页数】6页(P83-87,91)【关键词】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复合解吸;溶解度【作者】王臣君;杜敬国;梁英华【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611;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面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国家相关部门对煤层气提出了更大的指导规划和更积极的财政补贴政策,使得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又进入一次新的发展时期。
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摘要: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而且我国煤层气储量丰富,因此其开采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常规天然气需求的压力。
煤储层的渗透率是煤岩渗透流体能力大小的度量,它的大小直接制约着煤层气的勘探选区及煤层气的开采等问题。
因此掌握煤储层渗透率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对于指导煤层气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从裂隙系统、煤变质程度、应力及当前其他领域的技术对渗透率的研究的理论、认识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对煤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rich in the CBM which is a new resource. So the development of CBM can lighten our pressure for the requirement of conventional gas.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oal reservoir is a measure of fluid 's osmosis permeability, restricting the exploration area and mining of CBM. Therefore, controlling the method of mining and the effect factoring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mining .This article is summarized from fracture system,the degree of coal metamorphism, stress for the theory, matters and so on of permeability 's study which is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 of others ,having a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ermeabilityprediction. 关键词:煤层气;渗透率;影响因素1、引言煤层气是指赋存在煤层中常常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在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1]。
煤层气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天然裂隙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是渗透率的重 要影响因素, 一旦天然裂隙发育好, 煤层渗透率就 好, 其它因素如煤岩类型、 煤质、 煤级等均为次要作 [4 ] 。 用 总体来讲, 裂隙延伸方向、 裂隙宽度、 密度、 裂隙 的发育程度是影响煤储层高渗区分布的关键特征 。 裂隙延伸方向上渗透率较高, 裂隙宽度越大、 密度越 大、 连通性越好, 渗透率越高, 越利于流体的渗流, 这 对煤层气可采性评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
3
煤变质程度
煤变质作用指由褐煤转变为烟煤 、 无烟煤、 超无 烟煤的物理化学作用。煤变质的范围是从褐煤到石 压力和时间长期作用 墨的演变。煤的变质是温度、 的结果, 其中温度是煤变质的主导因素, 在煤的埋藏 过程中, 温度加速化学煤化作用, 而压力可以促进物 , 理结构煤化作用 时间无疑是煤变质的因素之一。 煤变质作用是促使煤中显微裂隙和内生裂隙发育的 重要外部因素, 煤变质作用可使煤中孔隙产生次生 变化, 也可经过煤层中孔隙、 裂隙的发育改变煤的机 进而对其渗透性产生影响。 一般低变 械力学性质, 质和高变质程度的煤割理欠发育 , 渗透性差; 中变质 程度的煤割理发育, 渗透性好。 Ammosov 等在研究割理密度与煤级之间的关系 割理密度从褐煤向烟煤 ( 肥煤、 焦煤 ) 方向 时发现, 增大, 而从烟煤向无烟煤方向减小, 呈正态分布, 即 低变质和高变质程度的煤割理欠发育, 中变质程度 [8 ] 的煤割理发育 。 但 Law 在对阿伯拉契亚盆地群 和落矶山盆地群的研究中发现, 从褐煤到无烟煤阶
gray认为由于煤层气解吸时煤基质会收缩使得裂隙扩张从而导致煤层渗透率的增大力减小时煤层气解吸煤基质体积减小且煤基质体应变与解吸的气体量呈线性关系和chen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与解吸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煤岩体基质体积变化后得出解吸引起的煤基质收缩变化远大于基质的压缩率juan盆地的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基质收缩理论的正确性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随着气水介质的排出煤基质发生收缩由于煤基质在侧向上受围压限制因此煤基质的收缩不可能引起煤层整体的水平应变只能沿裂隙发生局部侧向应变造成裂缝宽度增加渗透率增高
沁水盆地煤储层渗透率实验和模拟研究
沁水盆地煤储层渗透率实验和模拟研究郑贵强;凌标灿;朱雪征;杨德方【摘要】作为中国煤储层开发的一个关键参数,割理的可压缩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在本次研究中,从山西省沁水盆地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煤样,并对这些煤样进行了包括He,N2,CH4和CO2四种气体在不同有效应力和温度下的实验研究.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兰氏常数并绘制出了兰氏曲线,并且也分别绘制了吸附和渗透率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有效应力对煤储层的渗透率有重要的影响.在恒温35℃下,对于同一孔隙压力下的四种不同气体,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渗透率是降低的.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拟合数据计算出了割理的压缩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对于四种测试气体,在恒温35℃下,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割理的压缩系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此外,随着温度的增加,割理的压缩系数仅仅略微地增长.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资料研究,有效应力被认为是影响割理压缩性的重要参数.【期刊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1)002【总页数】7页(P67-73)【关键词】中国煤;渗透率;割理压缩率;有效应力;温度【作者】郑贵强;凌标灿;朱雪征;杨德方【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50 引言中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然而,因为中国煤储层的“三低”特征,即低储层压力、低渗透率和低饱和度,使得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中国煤层气的产能一直比较低。
渗透率是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关键参数之一,而割理的压缩率对渗透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割理的可压缩性随着不同有效应力和温度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实验室测得的数据可以转化为原位数据,因而对于现场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3]。
沁水盆地煤系地层页岩储层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沁水盆地煤系地层页岩储层评价及其影响因素陈晶;黄文辉;陈燕萍;陆小霞【摘要】以沁水盆地中部及南部的煤系地层的泥页岩取芯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了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两套主力产气层位,分别从烃源岩、岩石学性质、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沁水盆地泥页岩样品生烃潜力较好,样品总有机碳含量在厚层泥岩发育段具有较高值,有机质成熟度指标R0在1.33%~2.17%,已达到生气窗,有机质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有机质类型均为Ⅰ型干酪根;全岩分析表明,泥页岩样品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多数在40%以上;黏土矿物主要以伊/蒙混层矿物及高岭石为主,绿泥石及伊利石含量次之;经扫描电镜观察,泥页岩中矿物溶孔、粒间孔及微裂隙较为发育;孔隙度分布于0.7%~3.8%,略低于北美页岩,渗透率在0.002 8×10-15 ~0.127 3×10-15 m2,与北美页岩无太大差异;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及伊利石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其中前者对孔渗发育具有建设作用,而后者含量越多对储层物性影响越不利.各项有机地球化学参数表明沁水盆地泥页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适中,较高的脆性矿物含量有利于页岩气的后期储层压裂改造.%Based on the coring samples of shales in the center and south of Qinshui Basin,this study focuses on Taiyuan formation in Carboniferous system and Shanxi formation in Permian system which are the main gas production layers and analyses on the aspects including source rocks,petrology characteristics,reservoir propert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hale samples has good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otential and the high content of TOC is found in the areas with thick shale.As one of the organic matter maturity indexes,R0 is between 1.33%-2.17%,which reaches the threshold of gas generation.Theorganic matter types are all type Ⅰ kerogen.Whole rock analysis shows that shale samples has a high content of brittle minerals,and most of the content of which is more than 40%.The illite/smectite mixed layers and kaolinite contains the highest content of clay minerals,next is chlorite and illite.According to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hale develops mineral dissolution pores,intergranular pore,and microfractures.The porosity is between 0.7%-3.8%,which is little lower than that in North American shale,and the permeability is between 0.002 8× 10-15-0.1273×10-15 m2,which has no much difference with that of North American shale.It is the kaolinite and illite in the clay minerals which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The kaolinite plays a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While the higher content of illite is,the worse the effect on reservoir is.The parameter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show that the shale in Qinshui Basin has high hydrocarbon potential.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is well and the high content brittle minerals in it are favorable to the shale reservoir fracturing treatment.【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7(042)0z1【总页数】10页(P215-224)【关键词】沁水盆地;页岩气;烃源岩;储层物性;黏土矿物【作者】陈晶;黄文辉;陈燕萍;陆小霞【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及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及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及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南郑州457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及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中心,北京1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沁水盆地位于中国中北部地区,作为中国主要的含煤盆地之一,该区煤层气已经开发了数十年,但其他非常规油气的勘探程度较低。
沁水盆地古县区块煤系泥页岩储层特征研究
1 引言页岩气独特的赋存状态,“连续成藏”的聚集模式,区别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特征以及评价内容等,决定了页岩储层研究的特殊性。
目前,国内外对页岩储层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海相页岩,而对华北地区广泛发育的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特征尚缺乏系统评级。
本文笔者通过地球化学分析、X 射线衍射(XRD)、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和低温液氮吸附等多种实验分析方法,对沁水盆地古县区块煤系泥页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为下一步煤系页岩气的勘探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2 地质背景古县区块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沁水盆地安泽-沁水预测区的西北部,沁源-武乡预测区的西南部,面积约1719.42 2km ,以往未进行过煤层气和页岩气的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
本区块东南边界与三个煤层气矿业权区块边界相接,自北向南依次为中联煤层气沁源区块、中石油沁南区块和马必区块。
3 泥页岩发育特征储层厚度是页岩气藏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厚度越大,页岩气富集程度越高。
沁水盆地是华北克拉通内的海陆交互相盆地,石炭-二叠系地层在盆地内广泛分布,保存完整,厚度较为稳定。
在海陆交互相煤系中,多为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分布连续性好的厚层页岩则比较少见。
由于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的不稳定,页岩在垂向上常与砂岩和粉砂岩互层,而沁水盆地页岩发育较好的地区体系总厚最大值在30m 左右。
根据研究区内各个钻孔统计的页岩与粉砂岩厚度考虑不同层段页岩系统中各类岩性的有机质丰度,确定出Y1(2煤顶-K 底)、Y2(K 砂顶-K7底)、Y3(K 砂顶-10煤底)三套851目标页岩层。
Y1层段一般厚度在6-30m 之间,Y2层段在18-30m 之间,Y3层段在6-24m 之间。
总之,本区煤系页岩整体累计厚度较大,多在100m 以上,而单层厚度较小,一般小于30m,通常与煤层和致密砂岩甚至灰岩互层。
泥页岩的埋深也是控制页岩气富集与成藏的关键因素。
了解页岩层的埋深条件对分析页岩气的储存条件有很重要的意义。
煤储层渗透率模拟——以沁水盆地太原组为例
摘 要 渗透率是评价煤储层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 通过对割理 、 有效应力、 深等煤储层 埋 渗 透 率影 响 因素的数 值模 拟研 究 , 结果表 明 , 理 的发 育程 度 决 定 了煤 储 层 的渗 透 性 , 理 的 割 割
长、 网状组合形式等条件有助于提高渗透性。模
拟研 究表 明 , 层 渗 透 率 与割 理 宽 度 的立方 成 正 煤 比 , 割 理 间 距 成 反 比, 割 理 密 度 成 指 数 关 与 与 系_ 6J .。沁水盆地割理渗透率数值模拟结果见表 1 7 。
表 1 沁水盆地 割理渗透 率数值模拟
响因素之间的数值关 系, 进而分析各种地质因素 对煤储 层 渗透性 的作用机 理 。
层厚度 、 矿物质含量 、 煤体结构等地质因素影响 ,
一
般情况下 , 中级煤 、 光亮煤 、 煤层厚度越小 、 富含
1 煤层割理对渗透性 的影 响
裂隙系统为煤层气渗流和产 出的主要通道 , 煤 层割 理是 煤层 中 的主 要 裂 隙 系统 , 它决 定 了煤 层 的渗透性 _ 。割理 的发育有 利于提高煤储 层 5 J
闭合 、 启程度 又受到 应力场 的控 制 。 开
关键词
煤储层
渗透率 模拟
建立 了煤 储层渗 透 率与煤 层割 理之 间 的关 系 :
=78 7 . ×e - O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的影 响因素十分复杂 , 除 受 自身 裂 隙发育 特 征 这 一 内在 因素 控 制 外 , 质 地
的渗 透性 , 别 是 割 理密 度 大 、 理 壁距 大 、 理 特 割 割
镜 质显 微组 分 的原生结 构煤 中割 理较 为发育 。这
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摘要:煤储层渗透率对研究煤层气的产出及运移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清其影响因素对于有效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寻找有利勘探区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该文从裂隙系统、构造应力、煤岩类型、煤变质程度、煤体结构、温度、有效应力、基质的收缩效应、层理等方面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结论。
关键词:煤层气渗透率影响因素综述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煤层气是以吸附状态富集在煤储层中的一种“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于世界前列,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渗透率是煤层气开发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煤层气的产出能力,同时煤层气渗透率对研究煤层气的赋存、压力分布、解吸排放及运移规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煤储层渗透率主要受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基质显微结构等内部因素以及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笔者在系统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这对于有效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寻找有利勘探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1 煤储层渗透率的控制因素1.1 裂隙系统煤储层的裂隙系统一般分为内生裂隙(割理)和外生裂隙、继承性裂隙三部分。
裂隙系统是煤层气在煤层中的渗透路径,煤层的渗透性取决于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和连通程度[1],经前人研究发现,裂隙发育的煤储层与裂缝不发育的煤储层相比,渗透率相差1~2个数量级,且裂隙越发育,连通性越好,越利于流体的渗流,这对煤层气可采性评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煤储层裂缝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应力、煤岩类型、煤变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1.1.1 构造应力由于煤的低杨氏模量,性软而脆的力学性质,所以外部条件对裂缝的产生及对渗透率的影响是通过煤储层自身形变而实现的,而应力的改变最易引起形变。
有学者认为是古构造应力是控制割理发育程度的主控因素,成煤期后的构造活动是产生煤层构造裂缝的主要因素,构造活动强度的大小对煤储层的渗透性既有建设性作用,也有破坏性作用。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傅雪海;秦勇;李贵中;李田忠;胡超【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01(007)001【摘要】According to measurement and statistics of down coal mine macrofracture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ranks,and systemically described and measured under scan electron microscop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ground stress/buried depth, fractures, reservoir pressur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authors point out that ground stress/buried depth is principal-control factor. Under the same buried depth other factor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on permeability.%通过对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井下煤层宏观裂隙的观测和统计,将其按大小和形态特征划分为4级,并在扫描电镜下对显微裂隙进行了系统描述和测量。
在分析渗透率与地应力、埋深、裂隙、储层压力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本区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是地应力和埋深,在埋深相似的条件下,其他因素对渗透率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8页(P45-52)【作者】傅雪海;秦勇;李贵中;李田忠;胡超【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相关文献】1.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煤储层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J], 时伟;唐书恒;李忠城;张松航2.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主控因素分析 [J], 傅雪海;秦勇;李贵中3.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煤储层产出水的化学特征 [J], 时伟;唐书恒;李忠城;张松航4.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储层渗透率与孔裂隙发育的耦合分析 [J], 尚建华;刘会虎;桑树勋;徐宏杰5.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 [J], 傅雪海;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沁水盆地煤储层渗透率实验和模拟研究
2 0 1 4年 2月
华北科技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Ab s t r a c t :A s o n e k e y p a r a me t e r f o r c o mb e d r e c o v e r y,c l e a t c o mp r e s s i b i l i t y h a s n o t b e e n we l l s t u d i e d i n C h i -
r e s pe c t i v e l y . T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a t e f f e c t i v e s t r e s s h a s i mpo ta r n t e f f e c t o n p e r me a b i l i t y .Pe r me a —
效 应 力被 认 为是 影响 割理 压 缩性 的重要 参数 。
关键词 :中国煤 ; 渗透率 ; 割理压缩率; 有效应力; 温度 中图分 类号 : T D 7 1 2 .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7 1 6 9 ( 2 0 1 4 ) 0 2— 0 0 6 7— 0 7
b i l i t y d e c r e a s e s w i t h i n c r e a s i n g e f f e c t i v e s t r e s s u n d e r t h e s a me p o r e p r e s s u r e or f a l l f o u r k i n d s o f g a s e s a t c o n ・ s t a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3 5  ̄ ( 2 . On t h e b a s i s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c l e a t c o mp r e s s i b i l i t y wa s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i f t t i n g d a t a t o e q u a t i o n s .T h e c a l c u l a t e d r e s u l t s a l s o s h o w t h a t c l e a t c o mp r e s s i b i l i t y d e c r e a s e s w i t h i n c r e a s i n g p o r e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赋存环境条件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赋存环境条件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孟召平;任华鑫;禹艺娜;杨宇;王宇乾;阿古泽仁【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24(49)1【摘要】煤层气赋存与产出受控于煤储层地应力、压力和地温等赋存环境条件,正确分析煤储层赋存环境条件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是煤层气有效开发所关注的关键问题。
采用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63个测试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煤储层地应力、压力和温度条件,揭示了煤储层应力、压力和温度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建立最小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和煤储层压力之间关系模型。
采用三轴渗流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应力、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煤层气渗流试验研究,揭示了不同温度、应力和压力条件下煤样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分别为6.62~42.06和3.30~26.40 MPa,其梯度分别为1.20~5.26和0.99~2.95 MPa/hm;煤储层压力及其梯度分别为0.99~12.63 MPa 和0.23~1.18 MPa/hm;煤储层温度及其梯度为19.36~38.84℃和1.98℃/hm;且煤储层应力、压力和温度均随深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大的规律。
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煤储层渗透率不断降低,在初始加压阶段,渗透率下降幅度较大,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下降幅度变缓。
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温度的增加使得煤样渗透率不断降低,渗透率的下降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随着有效应力和温度的增加,煤储层渗透率按负指数函数规律降低。
随着孔隙压力的降低,有效应力增加,煤储层渗透率不断降低。
在初始降压阶段,煤储层渗透率急剧下降,随着孔隙压力的降低,渗透率下降速率逐渐变缓;当孔隙压力小于0.6 MPa后,煤储层渗透率随孔隙压力的降低而升高。
在高孔隙压力条件下,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呈负指数函数降低,在低孔隙压力条件下,煤储层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降低。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储层渗透率与应力、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揭示了煤储层渗透率随应力、压力和温度应力的增加按负指数函数降低的规律和控制机理。
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摘要:煤储层渗透率对研究煤层气的产出及运移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清其影响因素对于有效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寻找有利勘探区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该文从裂隙系统、构造应力、煤岩类型、煤变质程度、煤体结构、温度、有效应力、基质的收缩效应、层理等方面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结论。
关键词:煤层气渗透率影响因素综述煤层气是以吸附状态富集在煤储层中的一种“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于世界前列,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渗透率是煤层气开发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煤层气的产出能力,同时煤层气渗透率对研究煤层气的赋存、压力分布、解吸排放及运移规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煤储层渗透率主要受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基质显微结构等内部因素以及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笔者在系统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这对于有效预测煤储层渗透率、寻找有利勘探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1 煤储层渗透率的控制因素1.1 裂隙系统煤储层的裂隙系统一般分为内生裂隙(割理)和外生裂隙、继承性裂隙三部分。
裂隙系统是煤层气在煤层中的渗透路径,煤层的渗透性取决于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和连通程度[1],经前人研究发现,裂隙发育的煤储层与裂缝不发育的煤储层相比,渗透率相差1~2个数量级,且裂隙越发育,连通性越好,越利于流体的渗流,这对煤层气可采性评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煤储层裂缝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应力、煤岩类型、煤变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1.1.1 构造应力由于煤的低杨氏模量,性软而脆的力学性质,所以外部条件对裂缝的产生及对渗透率的影响是通过煤储层自身形变而实现的,而应力的改变最易引起形变。
有学者认为是古构造应力是控制割理发育程度的主控因素,成煤期后的构造活动是产生煤层构造裂缝的主要因素,构造活动强度的大小对煤储层的渗透性既有建设性作用,也有破坏性作用。
适度的断裂和褶皱等构造作用可以增加煤层的割理密度,提高渗透率,所以构造裂缝发育地带可以是高渗透煤层发育带[2]。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特征研究
[收稿日期]20092082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50362001)。
[作者简介]汪伟英(19592),女,1982年大学毕业,硕士,教授,现主要从事石油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特征研究 汪伟英,汪亚蓉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邹来方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00) 石惠宁 (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摘要]采用煤岩渗流试验装置,研究了煤层气储层中气体的渗流规律,以及气体滑脱效应、有效应力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
从理论上研究了煤岩孔隙系统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煤岩特殊的双重孔隙介质特征,有效应力对渗透率影响非常严重。
岩石总有效应力增大,煤岩渗透率下降。
而卸压时渗透率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造成渗透率的损失。
[关键词]煤层气;有效应力;渗透率;滑脱效应[中图分类号]TE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9)0620127202渗透率是煤岩渗透流体能力大小的度量,它是煤层气甲烷开采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参数,也是最复杂且难以确定的参数。
由于煤具有较软、低弹性模量的力学性质,在钻井或开采中外界条件的改变可对其产生强烈的影响。
笔者利用山西沁水郑庄煤层气储层天然煤样,进行系统室内试验,研究了煤岩渗透率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为合理设计煤层气储层钻完井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煤层气储层的孔隙系统特征煤的孔隙结构分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从而构成煤的双重孔隙系统。
煤有许多裂缝将煤体切割成许多小块体(称基质块体或基岩块体)。
把煤中裂缝称为割理(煤裂隙)是英国采矿业的习惯。
煤的割理(微裂缝)由面割理和端割理组成,面割理可长达几百米,端割理仅发育在两条面割理之间,纵横交错的割理构成了甲烷气的渗流通道[1]。
渗透率是煤层气甲烷开采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参数。
煤基质的渗透率极低,一般可不考虑,通常所说的煤层渗透率是指煤层割理渗透率。
山西沁水煤田煤层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山西沁水煤田煤层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 渗透率作为评价煤层气储层储气能力的重要的参数,煤体结构、孔裂隙发育程度、原岩应力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沁水煤田中三个井煤层扩散系数的分析,得出本区煤体的渗透性差异较大,但整体上3号煤层的渗透率大于15号煤层的渗透率。
[关键字] 沁水煤田渗透率扩散系数煤层气又称为瓦斯,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伴生且储存于煤体中的一种气体,甲烷是其主要成分[1,3]。
煤层气是一种无污染、燃烧热值高的洁净能源,可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3,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煤层气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重视。
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及利用能够缓解目前能源紧张的矛盾,解决目前由于采煤过程中大量煤矿瓦斯排放到大气中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够减少煤矿井下瓦斯突发引起的事故。
沁水煤田是我国煤层气最重要的富集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含气量高、甲烷浓度大、理论含气饱和度高和资源丰度大的总体特点。
这是我国煤层气开发的重点,所以说对沁水煤田樊庄勘探区煤储层渗透性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1 研究区域所处位置樊庄勘探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北85km。
行政区划隶属沁水县端氏、樊庄、胡底、固县;高平市杜寨、野川、原村、马村、东周;晋城市大阳、下村等乡镇。
地理座标为:东经112°29′29”-112°46′23”;北纬35°39′59”-35°50′00”。
勘探区南北长18.53-19.96km,东西宽16.37-19.27km,面积319.16km2。
2 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2.1 渗透性储集层的渗透性是指在一定压力差下,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渗透率是评价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
煤层渗透率一般很低,通常小于1×10-3μm2;且渗透率具有各向异性,主要是由于煤体在形成过程中所受的构造应力方向不同所造成的,一般面割理方向的渗透率比端割理方向大。
2.2 渗透率参数渗透率作为衡量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评价煤层气储层储气能力的重要的参数,也是决定煤层气产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沁南煤储层地质条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
沁南煤储层地质条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沁南煤矿位于山西省沁水盆地,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沁南煤层具有独特的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储层的形成和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地层结构、岩性特征、裂缝分布等方面探讨沁南煤储层地质条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
一、地层结构沁南煤矿地处北华老褶皱中的褶皱凹陷带,地层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煤系地层。
在该地区的构造地层上,除了出露的泥页岩地层外,主要还有煤层、砂岩、灰岩、页岩等。
地层中存在着不同的煤层,煤层与煤层之间有着不同的产烃能力、渗透率和孔隙度。
地层的特殊构造使得煤层气的产能受到了地层的制约,对于煤层气的开发与产出至关重要。
在沁南煤矿区内,地层结构的特殊性对煤层气的产能有着直接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二、岩性特征沁南煤矿区的煤层主要有石煤和泥煤两种类型,岩性特征复杂多样。
石煤贫有机质,含量较低,而泥煤富有机质,含量较高。
这两种类型的煤层有着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渗透能力,产煤瓦斯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
泥煤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能力大,产煤瓦斯的能力较为突出,而石煤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低,产煤瓦斯的能力相对较弱。
岩性特征对煤层气的产能影响极大,需要根据不同的岩性特征采取相应的开采技术,提高煤层气的产能。
三、裂缝分布在沁南煤矿地区,煤层中还存在多种类型的裂缝,裂缝的分布对煤层气的储集和产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裂缝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分布和结构对煤层气的开采有很大的影响。
在裂缝发育的区域,煤层气的储集能力和产煤能力会显著提高,因此裂缝的分布情况对于煤层气的产能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通过对裂缝分布的研究,确定煤层气的开采方法和技术,提高煤层气的产能。
沁南煤储层地质条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地层结构、岩性特征、裂缝分布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技术和方法,提高煤层气的产能。
只有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地质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煤层气资源的价值。
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及研究意义
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有效应力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 煤化程度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 电场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 瓦斯解析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 Klinkenberg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对煤层渗透率的影响
有效应力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
如图1为煤样的渗透率 随平均有效应力的变化 规律。可以看出,煤样 的渗透率K与平均有效 应力呈指数关系,即满 足关系式 式中平均有效应力 a,b为拟合常数。在应力 集中带,由于裂隙及大 孔隙受压而闭台,可使 渗透力降低;在卸压带, 由于原有裂隙的张开、 扩大以及新裂隙的形成, 可使渗透能力急剧提高。
其他影响煤层渗透率的因素
除以上所列出的影响因素外,磁场、流变、 煤中水分含量以及化学因素等都会影响渗 透率,至于其影响机理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增大渗透率的方法
目前,主要的储层强化措施是人工造缝。 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清水加砂或不加砂压裂、 凝胶加砂压裂、洞穴激励造缝等。对于剖 面上煤层不集中分布,单层煤厚不大的多 煤层井,多采用水力压裂的办法。埋深不 大的煤层(小于600m)在压裂时可以不加砂, 大的煤层(小于600m)在压裂时可以不加砂, 埋深大的煤层则必须加砂压裂。对于厚度 较大、渗透性又很好的煤层则采用洞穴激 励造缝的措施。
渗透率的定义
渗透率是煤岩渗透流体能力大小的度量, 它是煤层气甲烷开采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参 数,也是最复杂且难以确定的参数。由于 煤具有较软、低弹性模量的力学性质,在 钻井或开采中外界条件的改变可对其产生 强烈的影响。通常所说的煤层渗透率是指 煤层割理渗透率。
煤样的渗透率是根据达西公式计算的,即
式中K——渗流流量(m3/s), p——测量点的大气压(Pa) P1——进口瓦斯压力(Pa) P2——出口瓦斯压力(Pa) L——试样长度,(m) A ——试样横截面积(m2) ——气体粘性系数(Pa·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σ −3 ⋅ fe
0
式中: k ——给定应力条件下的渗透率
KB0B——原始渗透率
2——2
c ——煤的孔隙压缩系数 f
όBeB——有效应力
e ——为自然对数底,约为 2.71828。
所以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可以通过地应力状态,对煤层渗透率进行估计。 根据沁水盆地内有效应力与渗透率的关系曲线,本文引入“临界应力状态”对有效应 力对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加以说明。所谓的临界应力状态是指煤在发生形变且未发生大规模断 裂的范围内所能承受的最的载荷应力。据此我们对图 1 作如下的的解释:
图 1 沁水盆地的应力示意图
造条件较为复杂,盆地内煤储层渗
透率变化较大。对盆地内煤层渗透率的研究难度较大,本文主要从影响煤储层渗透率的内、
外因素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以后的煤层气开发工作以借鉴性作用。
1 影响渗透率的内在因素
影响煤储层渗透性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煤体结构以及煤体本身的割理发育情况。因 为割理的发育对煤层渗透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割理的发育取决煤岩的力学性质,煤阶、煤体 结构等对割理的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煤储层渗透性的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 对割理的研究。
从表中可见,惰质组含量高的煤层不利于割理的发育和连通,镜质组含量高的煤层,割 理发育,连通好。 1.2.2 矿物质的影响
矿物质比有机质硬度大,大多以不均匀的状态赋存于煤层中,含矿物质多的地方,煤的 光泽黯淡⑥。暗淡区的割理发育程度低于光亮区,从微观—宏观都常见到光亮煤割理宽、数 量多,而暗淡煤割理窄、数量少的现象,矿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利于割理的发育。 1.2.3 煤相对割理影响
煤储层中有三种主要流体充填煤的割理系统⑦,即:(1)煤化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有机 流体:(2)岩浆热液所携带的气液挥发物;(3)含无机沉淀物的地下水。通常,含无机沉淀 物的地下水对煤层的割理系统的危害最为严重和广泛。
在煤化作用过程中仅产生少量的新生组分,如渗出沥青体。这些富氢的次生组分常充填 于割理中,少量充填在植物的细胞残留的孔隙中。
2.1 有效应力与渗透性的关系
煤层是对地应力十分敏感的天然储集层。地质作用在地层中产生原地应力。通常,原地 应力场被分解为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垂直应力(埋深)是由上覆岩层的重量引起的。煤层 割理系统的渗透率是有效应力的函数。所谓的有效应力及垂直应力与地层应力(又称孔隙流 体压力)之差,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σ σ= − β ⋅ ρ
KH=8.44 × 107W3/L
1——2
可见煤层的水平渗透率于割理的宽度的立方成正比,与割理间距成反比,说明割理密度
在提高储层渗透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对沁水盆地内各地区的渗透率与割理的研究,发
现煤层中面割理密度越小的,宽度越大的地区渗透性越好(见下表)。
表 2:沁水盆地内各地区的割理发育特征
地区
组合形态划分为网状、孤立—网状和孤立状三种类型。在现今地应力、地层压力、煤体结构、
外生裂隙特征和填充程度等条件下,具网状割理的煤层渗透性好,具孤立—网状的渗透性中
等,具孤立状的渗透性差。就平行层面的煤层渗透性各向异性的程度而言,具网状割理的煤
层的各向异性不明显,具孤立—网状的各向异性中等,具孤立状的各向异性显著。割理宽度
割理密度(条/米) 渗透率 平面组合型式 宽度/
面割理 端割理
成庄矿 27
24
0.02 矩形网状
28.7
望云矿 16
9
0.08 矩形网状
10.4
常村矿 6
3
0.36 不规则网状
6.2
五阳矿 12
4
0.19 矩形网状
4.3
沁新矿 155
73
0.13 矩形网状
李家村矿 87
44
0.43 矩形网状
5.1
大宁矿 8
前言 :沁水盆地夹于太行隆起
带和霍山隆起带之间。两隆起带皆
由走向北东呈雁行式排列的复背
斜和复向斜组成,并以复背斜为
主,复向斜相对不甚发育。盆地内
部次级褶皱发育,盆地南部以近南
北向为主,北部则以北北东向和北
东向为主;断层主要以北东向、北
北东向和北东东的高角度正断层
为主。同时沁水盆地煤系地层广泛
发育,长期抬升,主煤层埋深浅(小 于 1000 米)。可见沁水盆地内的构
沁水盆地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孙立东 赵永军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61) 摘要: 渗透率是评价煤储层渗透性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对沁水盆地的研究,指出了煤储 层的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其中煤储层的渗透率取决于内因,煤体结构是 煤储层渗透性的结构基础,而割理的发育情况决定着渗透率的大小,同时割理的发育又受到 有机显微组分、矿物质、煤相、地下流体等因素的影响;在外部因素中应力为主控因素,应 力直接通过影响割理的发育情况,而间接的影响煤储层的渗透性, 但随着煤层气的开采煤 基质的收缩作用增大了煤层渗透性。 关键词:沁水盆地 煤储层 渗透率 影响因素
中广泛存在并对渗透性具有重要作用的内生裂隙,一般以相互垂直或大致垂直的两组产出,
2
形成较早的一组为面割理,形成较晚的一组为端割理。面割理一般延伸较长,壁距较大,连
通性较好;端割理则相反。由于面割理和端割理具有这种特性,煤储层中存在着显著的渗透
率各向异性。根据含煤盆地和地区不同煤级、不同煤岩类型煤的割理特征,可将割理的平面
是影响煤层渗透率的又一重要因素。据休伊特—帕森斯的研究⑤,其水平方向的渗透率与裂
隙各要素存在关系:
KH=KM+8.44 × 107W3cosα/L
式中:KH -裂缝基质的水平渗透率
1——1
KM-基质渗透率 W-裂隙宽度
L-裂隙间距离
α-裂隙与其水平投影间的夹角
对于煤而言,KM可以忽略不计,α=0,cosα=1,故上式可以简化为
由岩浆携带的挥发物热流体对煤割理系统的改造十分显著。在岩浆侵入热变质作用过程 中,岩浆携带的气液热流体经岩层裂隙可到达煤中。岩浆热流体的热导致煤中产生大量次生
4
气孔并形成沥青质体,这种次生沥青质体多半充填在割理中。此外,伴随着岩浆挥发物和次 生挥发物的侵入,常常在接近岩体的煤层底板或煤层的割理中形成热液方解石脉。挥发物热 流体可以充填割理系统,同时其携带的大量热能可以促使煤中的割理得以充分发育。最明显 的事实是促使其次要裂隙组发育良好。
下 分 层 呈 整 条 带 结 构 继 体 间 已 有 相 裂隙切割,未 粉
合接触
续可见
对位移
见揉皱镜面
III
碎粒煤
透镜状、团块 光泽暗淡、原 煤被揉捻碎, 构 造 镜 面 发 易 捻 成 毫 米
状,与上下分 生 结 构 遭 到 主 要 粒 级 在 育
级碎粒或煤
层 呈 构 造 不 破坏
1 毫米以上
粉
含有无机沉淀物的地下水充填煤裂隙现象十分常见。割理面上的薄膜沉积有铁质和钙 质,厚度仅为几毫米,其附着力远大于全充填的方解石脉。可见含无机沉淀物的地下水对煤 层的割理系统的危害的严重性。
2 影响渗透率的外部因素
煤层气储集层的渗透率除了受到自身发育特征这一内部因素的控制外,开发煤层气过程 中外界条件的改变也对储集层的性质产生强烈影响。外部条件对渗透率的影响是通过煤储层 自身形变而实现的,这与煤软而脆、低杨氏模量的力学性质有关⑧。外部条件特别是应力条 件最易引起其变形。
保存着较好的开启性和连通性,因而是煤层具有比较好的渗透性能;碎粒结构煤和糜棱结构
煤,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揉皱作用是煤中的裂隙被压缩、扭曲、变形以至不复存在,加之煤粉
和岩粉不同程度对裂隙的堵塞,从而使煤层的渗透性大大降低。
1.2 割 理
影响煤储层渗透性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煤体本身的割理的发育情况④。割理是煤层
30
0.77 矩形网状
晋城四井 48
37
0.22 矩形网状
48
37
0.07 矩形网状
46
34
0.13 矩形网状
46
34
1.76 矩形网状
同时,煤中割理的发育具极不均匀性,影响煤中割理发育的因素可分为外界因素和内
3
在因素(煤层本身)。外界因素主要有作用在煤层的外力性质、大小及作用方式,其次还有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机械性能;内在因素有变质程度、煤岩成分等。根据对沁水盆地内煤层 割理的研究,本文从以下几点加以讨论: 1.2.1 有机显微组分的影响
镜质组(尤其是均质镜质体)致密、均匀、块体大,有利于割理的顺利延伸和发展。 惰质组是多孔状的、纤维状的,纤维的纵向常顺层排列,孔隙使得应力释放,纤维状质体在 垂直纤维方向上裂开比较困难,惰质组有应力释放、减少割理和阻挡割理的作用,对割理发 育不利。壳质组的机械强度大于镜质组和惰质组,其形变过程类似于镜质组,多数煤层含壳 质组很少,所以壳质组对煤层割理发育影响不大。
的原生层理和结构被完全破坏,煤层中构造镜面很发育,煤成粉末状或鳞片状,手搓捻即成
煤粉;碎裂结构煤和碎粒结构煤,其特征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表 1:煤体结构的分类(引自:苏现波等,2001)
类型号
类型
赋 存 状 态 和 光泽和层理 煤 体 的 破 碎 裂隙、揉皱发 手试强度
分层特征
程度
育程度
I
原生结构煤 层 状 、 似 层 煤 岩 类 型 界 呈 现 较 大 的 内、外生裂隙 捏 不 动 或 成
e
v
2——1
σ σ 式中, 为有效应力(MPA); 为垂直应力;ρ为地层压力(MPA);β为毕奥常
e
v
数,无量纲(其值略小于 1,通常取为 1)。 Enever 等(1997)通过对澳大利亚煤层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关系研究发现,煤层渗透
率随有效应力增大而减小,与有效应力成指数关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