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部QC管理制度
qc检验管理制度
qc检验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与范围1. 制度目的(1)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达标,满足客户需求。
(2)减少缺陷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3)保障生产安全与员工健康。
(4)实现持续性改进,提高企业绩效。
2. 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检验工作。
二、组织架构1. QC检验管理委员会(1)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QC检验管理政策和目标。
(2)负责监督和评估QC检验工作的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2. QC检验部门(1)负责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检验工作。
(2)根据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程序。
3. 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1)配合QC检验部门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检验。
(2)接受QC检验部门的监督和评估。
三、制度的具体内容1. QC检验标准(1)明确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2)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内部的QC检验标准。
2. QC检验程序(1)由QC检验部门制定并严格执行。
(2)包括抽样检验、全检验、巡回检验等不同的检验方式。
(3)明确不同工序的检验点,确保产品和服务在每个关键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检验和控制。
3. QC检验记录(1)对每一次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建立检验档案。
(2)记录包括检验人员、检验时间、检验结果等信息,确保检验结果可追溯。
4. QC检验设备(1)有针对性地选购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不合格品处理(1)对不合格品严格执行报废或返工处理,确保不合格品不会流入市场和影响客户满意度。
(2)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出现。
6. QC检验员培训(1)对QC检验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验技能和质量意识。
(2)定期组织QC检验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分享经验,提高整体的检验水平。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 制度执行(1)对QC检验部门和生产、销售部门进行责任分工和任务分解,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qc部门管理制度
qc部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质量控制(QC)部门的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QC部门是负责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专业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质量监督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QC部门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QC部门应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履行职责,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五条 QC部门应当全面了解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做好对产品质量的监控。
第六条 QC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七条 QC部门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八条 QC部门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设立质量控制(QC)部门,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测设备。
第十条 QC部门应当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QC部门应当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第十二条 QC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十三条 QC部门应当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和改进,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善。
第十四条 QC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内部和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QC部门应当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不得出现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 QC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控。
第十七条 QC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档案,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便于追溯和分析。
第十八条 QC部门应当定期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 QC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影响质量的问题。
第二十条 QC部门应当主动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QC管理制度
《qc管理制度》xx年xx月xx日•qc管理概述•qc管理的核心概念•qc管理流程•qc管理工具与技术目•qc管理挑战与解决方案•qc管理案例研究录01 qc管理概述QC管理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旨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QC管理涉及对产品或服务的各个阶段进行系统性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测试、检验、销售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qc管理的定义1qc管理的重要性23通过QC管理,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客户需求。
提高产品质量有效的QC管理可以减少废品率、降低保修成本和减少质量相关的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降低成本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市场份额。
增强竞争力qc管理的历史与发展01QC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称为“质量控制”或“品管”,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和改进。
02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QC管理方法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并结合日本企业的特点,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称为“全面质量控制”或“TQC”。
03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QC管理逐渐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各种QC管理方法和工具不断涌现,如六西格玛、精益生产、敏捷质量等。
02qc管理的核心概念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法:用于分析质量问题与其潜在原因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因果图,找到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法: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整体问题中所占的比例。
•直方图法:通过绘制直方图,显示数据分布的情况,有助于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散布图法:通过绘制散布图,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找出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控制图法: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亲和图法:用于将大量数据或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服装公司qc管理制度
服装公司qc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本公司制定了严格的QC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要求进行管理。
二、QC部门设置1. 公司设立质量控制部,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产品达到客户要求。
2. 质量控制部由质量经理领导,下设质量检验员、质量管理人员等职位。
3. 质量控制部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对产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验。
三、产品质量控制1. 产品开发阶段,质量控制部门应参与产品设计评审,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产品制作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2. 产品生产前,质量控制部门应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
3. 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部门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4. 产品生产完成后,质量控制部门应进行最终验收,确保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客户要求。
五、不合格产品处理1. 质量控制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进行鉴定,查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2. 不合格产品应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报废等。
3. 对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客户投诉,质量控制部门应积极协助客户解决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六、员工培训1.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品质意识和技术水平。
2. 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培训,确保新员工对公司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3. 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七、质量记录1.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记录体系,包括产品检测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客户投诉记录等。
2. 质量记录应保存完整和准确,便于未来查阅和整改。
八、质量管理持续改进1. 公司应定期组织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和改进。
2. 公司应不断推行质量管理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以上为本公司QC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执行,共同提升产品质量和公司竞争力。
质量部QC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质量部QC管理制度,确保公司生产的持续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部门所有QC人员的质量管理活动。
3职责和权限:本部门所有QC人员均需按此管理制度执行并规范个人行为;QC主管可依据此管理制度对违反此管理制度的QC人员进行相应考核.4内容:4。
1人员管理制度:4.1。
1上班时间不脱岗、串岗、离岗、睡岗,上班时间不大声喧哗、打闹、聊天、吃零食,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4.1.2有事者提前上报,质检成员应服从安排,自觉协调,不得旷工(未请假或未经主管同意者)。
4。
1.3进入化验室必须着工作服,并保持工服整洁,化验人员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浓妆艳抹。
无菌室应配备专用的工作服、口罩、帽、拖鞋,离开无菌室、化验室须更衣,不得将工服穿到室外。
4.1.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化验室。
4。
1.5 定期对化验员进行技能,能力的培训,并且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化验工作。
4。
2化验室药品、仪器管理制度:4.2。
1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仪器操作,小心谨慎,避免损伤仪器;仪器使用过程或操作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摆放合理,恢复其使用前的初始状态,并检查是否完好,不得影响下次实验使用.仪器发生故障或损坏等事故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4.2。
2常用药品和玻璃器皿,应存放整齐,标签清晰,严禁使用过期或标识不清的药品。
4.2。
3对易燃易爆药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远离热源火源.4。
3化验操作制度:4.3.1熟悉化验操作规程,严格按要求操作,确保化验数据准确、真实、无遗漏.4。
3.2工作安排合理,实验过程准确迅速,工作效率高。
4。
3。
3工作现场的卫生良好,所用物品及时摆放整齐,按要求处理废物废液。
4.3.4规范操作,严格遵守化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4.3.5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化学药品、实验用品,杜绝浪费.4.3.6 化验室使用后的废弃物,做到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废弃.4。
4记录制度:4.4.1 对原始记录和化验单要求填写及时、内容真实、完整正确、字迹清晰,能准确识别,使用统一颜色笔填写,不得随意更改涂改,如发现数据填写错误,要用划线的方式进行更改更正,更改人需鉴名或鉴章.4.4。
质量部QC绩效考核制度
质量部QC绩效考核制度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指为了使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部(QC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企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对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为了促进QC部的工作有效性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QC绩效考核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适用于质量部QC绩效考核的制度。
一、考核指标体系1.效率指标(1)质量检测合格率:衡量QC部门在质量检测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2)问题解决速度:衡量QC部门处理质量问题的速度和效率。
(3)质量问题的发生率:衡量QC部门的工作质量,通过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质量指标(1)质量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衡量QC部门制定和执行的质量改进计划的效果。
(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衡量QC部门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包括文件的更新和人员的培训。
3.团队合作指标(1)团队协作能力:衡量QC部门内部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部门间协调能力:衡量QC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
二、考核方法1.定期考核每个季度对QC部门进行一次绩效考核,由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部门领导参与评估。
2.考核内容(1)定量指标:根据上述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和质量报告评估QC部门的表现。
(2)定性指标:通过面谈、问卷调查和员工反馈等方式,评估QC部门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素质。
3.考核评分(1)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给出相应的评分。
(2)根据评分计算绩效得分。
三、激励机制1.绩效奖金根据绩效得分,设立相应的绩效奖金,激励QC部门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的投入度。
2.荣誉称号对于表现突出的QC部门成员,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和奖励,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提升。
3.职业发展机会优秀的QC部门成员有机会参加培训、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四、改进措施1.定期回顾和评估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qc工作管理制度
qc工作管理制度一、前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控制工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和强化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部门及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质量部门、销售部门等。
三、基本原则1. 依法合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规定。
2. 领导责任:公司领导对质量控制工作负有全面的责任,确保有关质量控制的各项工作得到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实施。
3. 过程控制:坚持全员参与,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要求。
4. 持续改进:积极推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确保质量控制的不断提升。
五、主要内容1. 质量控制的组织体系(1)公司设立质量管理部门,由专人负责质量控制的日常工作。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质量控制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运行。
2. 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1)公司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公司的质量标准,并落实到每个生产环节中。
(2)明确不同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3. 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1)建立全程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对每个环节的监控结果进行实时记录和汇报。
4. 不合格品的处理和纠正措施(1)对生产中不合格品进行精准追溯,查找不合格品的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
(2)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和纠正措施,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5. 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1)对公司内负责质量控制的人员进行系列培训,提高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和专业能力。
(2)通过不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水平。
6. 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1)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
(2)推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QC小组管理制度
QC小组管理制度QC小组是指质量控制小组,是一个负责产品质量管理的小团队。
为了确保QC小组能有效运作,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针对QC小组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结构、沟通和合作、活动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结构1.QC小组应由专门负责质量管理的人员组成,成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2.QC小组应设立正式的负责人,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相关工作。
3.成员应按照职责和能力进行分工,确保每个成员在项目中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4.QC小组应与其他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共同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方案。
二、沟通和合作1.QC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审查产品质量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案。
2.在会议上,成员应当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氛围。
3.针对重要事务,应进行书面沟通,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和及时。
三、活动安排1.QC小组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
2.活动计划应根据项目的需要,灵活调整和完善。
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活动计划应公开向全体成员通报,确保每个成员都了解自己的任务和时间要求。
四、项目评估和改进1.QC小组应对每个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2.根据评估结果,QC小组应制定改进方案,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并跟踪改进的进度和效果。
3.改进方案应及时与其他部门协商和沟通,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
五、培训和学习1.QC小组成员应保持学习和提升的态度,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2.QC小组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经验分享会,促进成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3.针对新技术和新方法,QC小组应及时进行研究和试验,提出适用于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案。
六、荣誉和奖励1.QC小组应设立荣誉和奖励制度,对在项目中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2.荣誉和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荣誉称号和名誉证书。
以鼓励成员继续努力和挑战更高的目标。
qc工作室管理制度范文
qc工作室管理制度范文QC工作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QC工作室的管理,提高工作室的效率和质量,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QC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以下简称“成员”)。
第三条QC工作室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其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支持。
第四条QC工作室成员应遵守本管理制度,并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共同维护工作室的利益。
第五条QC工作室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本管理制度并对成员进行管理和考核。
第二章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六条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权参与工作室的决策和发展。
第七条成员应服从工作室的管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第八条成员有义务维护工作室的声誉,保护工作室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
第九条成员有权要求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培训,以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
第十条成员有权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有权参与工作室内部的讨论和决策。
第三章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和职责第十一条工作室设立董事会,由工作室负责人或者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工作室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并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和培训。
第十三条项目部门负责与客户对接,接收和分配项目任务,并协调各成员的工作进展。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负责工作室的财务管理和报销审核,确保工作室的资金使用合规。
第十五条行政部门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事管理、文档管理和办公设备维护等。
第四章工作室成员的管理第十六条成员的录用需经过质量管理部门面试和评估,并经过董事会的批准。
第十七条新成员需要进行入职培训,了解工作室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须签订保密协议。
第十八条所有成员应该定期参加工作室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工作室成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需要提出调整工作时间和地点的申请,但需提前报备并经过批准。
第二十条成员有责任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并积极配合及时解决问题。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作为公司的核心QC小组,需要对各项质量控制活动进行统筹和规划。
为了保障各项质量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推进,我们制定了本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明确QC小组的职责、任务、流程和标准,以便保障QC小组的有效管理和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组织结构本文档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QC小组。
每个QC小组应设立一个负责人,每个QC小组负责人直接向质量部门主管汇报工作。
三、活动规划1.活动计划制定每年初,质量部门将会根据公司的年度计划和业务需求,编制出QC小组的年度工作计划。
QC小组负责人应根据公司的年度计划和业务需求制定出本小组的年度计划。
2.活动任务分配根据活动计划,QC小组负责人需要将不同任务分配给小组里其他成员,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和完成标准。
3.活动追踪管理QC小组负责人需要跟踪每项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对活动进展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每周对小组成员进行例会,对活动进展情况进行跟踪与调整。
四、工作流程1.活动准备工作在活动开始前,QC小组负责人应当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资源、风险控制措施等要素,制定出本次活动的详细计划,并将计划提交质量部门审核备案。
2.活动执行按照活动计划安排,QC小组负责人需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及时检查和监督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按照计划和质量要求完成。
3.活动其他和分析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需要对该次活动进行其他和分析,包括活动的成果、不足之处、改进意见等,制定出改进措施,提交质量部门审核。
五、标准1.活动效果评估对于每项活动,需要进行效果评估,包括活动的效果、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等。
2.绩效指标制定QC小组成员的绩效考核指标,考核周期为一年,每年底根据发挥情况进行评估。
六、其他本文档旨在保障QC小组的有效管理和活动的顺利开展。
QC小组成员要按照本文档要求进行工作,确保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质量部门随时对小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当及时进行改进和整改。
QC活动管理规定
1、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群众性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 C小组)活动,增强员工奋发进取的责任感和不断改进质量的思想意识,以达到提高员工团队精神,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制定本管理办法:2、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针对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相关的因素,所建立的质量项目改进,包括产品实物质量攻关,加工方法的改进和技术更新的应用等。
3、职责3.1、质量管理部是职责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定期组织职工质量教育与培训工作,引导员工开展Q C活动。
3.2、各部门负责组织成立Q C小组,选定课题并进行实施、将Q C成果上报质量管理部。
3.3、质量管理部负责Q C小组注册和活动课题注册;指导Q C小组开展活动及Q C成果汇总和活动成果的管理;组织召开每年度Q 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评审会、优秀成果表彰会,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公司优秀成果。
由领导审核,根据取得实际效果进行奖励,并将Q C活动在适当范围进行推广。
4、术语与定义Q C:即质量管理(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简称Q C)。
Q 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 C评审:就是与评审标准对比,衡量Q C小组活动达到标准的程度,审查小组活动成果是否完整、正确、真实、有效。
5、管理内容5.1.1Q C小组的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可采取自选结合等多种方式,可以在单个班组、部门设立,也可以跨班组、跨部门设立。
小组建型可以是管理型的、服务型的、攻关型的、现场型的,提倡生产人员、技术和管理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
5.1.2小组在开展活动时,选择课题要有针对性,不宜过大,难度要适当,力所能及、时间短、见效快。
一般以3个月之内能结束为好。
质量管理制度 第13章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十三章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13.1目的有效推进和管理QC小组活动,确保活动持续、有序开展。
13.2术语Q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叫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
13.3职责(1)质量部为项目部QC小组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修改本办法;负责QC小组的组建、上报注册登记及审批等日常管理工作。
(2)质量部收集有关QC小组活动信息,组织对QC成果的审查评价工作。
负责组织项目部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及向上推荐和呈报等工作。
(3)项目部每年需组织不少于一个QC活动。
13.4 QC小组的组建QC小组组建坚持自愿结合为主、组织出面为辅的原则,可以在本部门、作业队设立,也可跨作业队、跨部门联合设立。
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以下三个方式中灵活选择。
(1)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即QC小组主管部门与各部门和领导协商,取得共识,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人选组成QC小组。
(2)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部门、作业队提出申请(可由注册登记活动代替),由QC小组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组建QC小组。
(3)上下结合的组建。
即QC小组管理部门推荐课题或将课题发表,经部门选择和认可后组建QC小组。
13.5QC小组类型QC小组类型可分为“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可依据各自的专业情况和质量改进内容来确定其小组类型。
小组成员一般以3-12人为宜。
13.6注册登记(1)由QC小组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经公司审批后即可开展活动。
(2)质量部填写、保存《QC小组汇总表》,与《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复印件一同上报公司。
(3)当QC小组课题变更而小组名称和成员未变时,需重新填写《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
13.7活动的管理(1)QC小组在选题时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以及业主的迫切要求,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新的服务项目等方面选择课题。
质量部QC的岗位职责
质量部QC的岗位职责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规范质量部QC(Quality Control)岗位的职责,保证质量掌控体系的顺当运行和持续改进,本制度旨在明确质量部QC的职责范围、管理标准及考核标准。
二、职责范围质量部QC的职责重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质量掌控流程管理•负责订立并监督质量掌控流程,并确保各个流程的有效运行;•负责订立质量掌控相关的工作引导文件和标准,确保其正的确施;•跟踪、分析相关质量数据,适时发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质量掌控流程中的缺陷和风险进行分析,供给相应的改进方案。
2. 质量标准的订立与监督•参加订立并监督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跟踪行业及相关法规法律的变化,适时修订和更新质量标准;•组织并参加质量标准的培训和推广,帮忙各部门和员工理解并执行相关标准。
3. 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负责质量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协调各部门间的协作,确保问题的解决得到落实;•跟踪解决方案的执行过程和结果,供给相关报告并进行总结。
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参加订立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和企业战略目标;•协调各部门间的合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评估和审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
5. 质量意识培育和推动•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质量的认知和责任意识;•推动质量文化建设,营造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组织并参加质量嘉奖和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自动性。
6. 供应链管理与评估•负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评估,确保供应商符合质量要求;•监督供应链中的质量掌控,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控;•合理规划和管理供应链中的质量风险,并供给相应的改进建议。
三、管理标准1. 工作规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坚守职业道德,保护企业的商业隐秘和敏感信息;•认真执行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1.目的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发挥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来改进工程质量,降耗增盈,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3.职责权限3.1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公司所成立的QC小组的统一管理,并按时督促检查各个小组的日常活动情况。
3.2分公司技术副经理负责本单位QC小组活动监督管理,并每年2月初将完成QC成果报告书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
3.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搜集整理本项目部的QC小组活动记录,并整理QC小组活成果报告书。
4.工作程序4.1组织和管理4.1.1 凡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均可围绕公司的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组织起来积极参与的活动。
4.1.2小组成立并确定课题后,分公司汇总后适时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号由公司技术质量部统一编制。
4.1.3要求QC小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二次,并如实做好活动记录,包括课题、现状分析、对策措施、实施情况、数据处理及出席人员等项目。
该项记录将列为以后质量管理工作检查的必查项目。
4.2 QC小组活动的开展4.2.1QC小组的组建QC小组的组建要从实际出发,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组织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选择“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小组,鼓励开展“创新型”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确定小组课题后,各个小组应填写小组注册登记表、课题注册登记表,经技术质量部审核后,统一编排注册号,小组组建完成。
4.2.2现状调查(创新型无此项)课题确定之后,就要掌握问题严重的程度,这就要对现状进行认真的调查。
通过对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把症结找出来。
现状调查要以数据来表示事实,用数据说话。
4.2.3设定目标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集团QC管理制度
集团QC管理制度&&&集团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的持续有效运行,大力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员工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3职责3.1质量部是QC小组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组织策划、登记备案、检查、指导工作。
3.2质量部负责制定本公司的QC小组活动检查、奖惩等相关细则。
3.3质量部牵头组成检查小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检查考核及评审验收工作。
3.4质量部牵头组成评价小组,负责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实施奖惩措施。
4制度描述4.1QC小组组建程序和课题申报4.1.1由部门或部门间根据需要选择的课题内容或主攻方向共同协商,组建QC 小组,并确定组长人选,QC小组一般5-10人,设组长、副组长若干名。
填写《QC 小组注册登记表》(表一)和《QC小组课题评审登记表》(表二)报质量部注册。
4.1.2 QC小组的类型和类别QC小组分为“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创新型”五种类型。
为激励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依据小组成员分为普通组(由车间主任及以下人员组成)和专业组。
4.1.3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评审课题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性价比,汇总评审通过的QC小组及课题,报总经理批准。
4.1.4总经理批准后,质量部按规范给小组和课题统一编号,并形成《QC小组活动注册登记表》(表三)。
4.1.5质量部应于每年1月31日前将《QC小组注册登记表》(表一)电子版和《QC小组活动注册登记表》(表三)交质量管理部。
4.2小组和课题的编号方式4.2.1小组注册号公司代码分别为:中保康为ZBK,防伪技术为JS,包装制品为BZ,防伪制品为ZP。
***-1213-01当年度小组编号小组成立年度和注册的年度后两位公司代码4.2.2课题注册号课题注册号在小组注册号后再加两位数字,如ZBK-1213-01-05表示0000公司2013年度第五个课题,这个课题的小组是2012年成立的,在2013年重新注册且编号为第一组。
qc活动管理制度
qc活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进行的QC(Quality Control)活动管理。
第三条公司所有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积极参与QC活动管理。
第四条本制度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管理。
第二章 QC活动责任第五条公司将质量管理视为企业的核心职能,各部门负有质量管理的责任。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门为公司全面负责QC活动的组织、推广、监督和协调。
第七条各部门应配备QC活动的专业人员,并明确其负责人员。
第八条公司组建QC小组,明确质量标准和目标,并与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
第九条公司规定QC小组要每季度提交一份QC活动报告,具体内容包括QC活动开展情况、问题反馈及处理情况等。
第十条公司设立QC活动奖励机制,对QC活动成果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章 QC活动流程第十一条公司QC活动的流程包括:QC活动规划、QC活动实施、QC活动评价。
第十二条QC活动规划包括明确活动目标、确定活动范围及时间、制定活动计划。
第十三条QC活动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2.确定问题及原因3.制定改进方案4.实施改进措施5.监控改进效果第十四条QC活动评价是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及总结。
第十五条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QC活动总结会议,对上季度的QC活动进行评价,并对下季度的QC活动进行规划。
第四章 QC活动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建立QC活动管理台账,对QC活动进行管理和跟踪。
第十七条公司建立QC活动数据库,对QC活动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
第十八条公司每年举办一次QC活动管理经验交流会,鼓励各部门分享成功的QC活动案例及经验。
第十九条公司建立QC活动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案例。
第二十条公司建立QC活动管理评估制度,对各部门的QC活动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五章 QC活动监督第二十一条公司建立QC活动监督机制,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门的QC活动进行监督。
QC等级评分制度
目的:为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体现员工团队精神,促使化验室全体员工在学习和工作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了公司培养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技术人才梯队,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特制订化验室员工的等级评定制度.范围:化验室所有员工QC等级评定评分标准:1、检验技术评定标准;(70分)满分(70)熟练掌握公司所有产品各项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检验、检验原理及指标设定要求的检测原理;1)熟悉各项检验项目的检验原理2)熟悉各项检验操作规程,并能按操作规程熟练操作仪器设备;3)检验记录及时、规范;4)数据处理准确无误;5)检验报告无差错;6)熟悉各项检验项目限度指标及设定依据;7)能够分析和解决检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详细、准确的操作公司所有产品检验的各项指标并及时填写规范的原始检验记录;①熟练的操作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液相色谱仪等检验仪器,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检出产品的重现性,控制误差范围。
②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产品检验不能重现的原因。
及格(60分)了解公司所有产品各项检测指标的检测原理;了解公司所有产品各项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检验、检验原理及指标设定要求。
1)了解各项检验项目的检验原理2)了解各项检验操作规程,并能按操作规程熟练操作仪器设备;3)检验记录及时、规范;4)数据处理准确无误;5)检验报告无差错;6)了解各项检验项目限度指标及设定依据;能够分析和解决检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①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详细、准确的操作公司所有产品检验的各项指标并填写规范的原始检验记录。
②初步掌握紫外分光广度计、原子荧光、液相色谱仪等检验仪器操作,能按现场理论相结合能检出产品的重现性,控制误差范围。
不及格(50)没有全面了解公司所有产品各项检测指标的检测原理;1)能够基本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公司所有产品检验的理化指标并及时填写规范的原始检验.2)不能独立操作公司现有的检测设备及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建立质量部QC管理制度,确保公司生产的持续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部门所有QC人员的质量管理活动。
3职责和权限:本部门所有QC人员均需按此管理制度执行并规范个人行为;QC主管可依据此管理制度对违反此管理制度的QC人员进行相应考核。
4内容:
4.1人员管理制度:
4.1.1上班时间不脱岗、串岗、离岗、睡岗,上班时间不大声喧哗、打闹、聊天、吃零食,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4.1.2有事者提前上报,质检成员应服从安排,自觉协调,不得旷工(未请假或未经主管同意者)。
4.1.3进入化验室必须着工作服,并保持工服整洁,化验人员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浓妆艳抹。
无菌室应配备专用的工作服、口罩、帽、拖鞋,离开无菌室、化验室须更衣,不得将工服穿到室外。
4.1.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化验室。
4.1.5 定期对化验员进行技能,能力的培训,并且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化验工作。
4.2化验室药品、仪器管理制度:
4.2.1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仪器操作,小心谨慎,避免损伤仪器;仪器使用过程或操作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摆放合理,恢复其使用前的初始状态,并检查是否完好,不得影响下次实验使用。
仪器发生故障或损坏等事故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4.2.2常用药品和玻璃器皿,应存放整齐,标签清晰,严禁使用过期或标识不清的药品。
4.2.3对易燃易爆药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远离热源火源。
4.3化验操作制度:
4.3.1熟悉化验操作规程,严格按要求操作,确保化验数据准确、真实、无遗漏。
4.3.2工作安排合理,实验过程准确迅速,工作效率高。
4.3.3工作现场的卫生良好,所用物品及时摆放整齐,按要求处理废物废液。
4.3.4规范操作,严格遵守化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4.3.5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化学药品、实验用品,杜绝浪费。
4.3.6 化验室使用后的废弃物,做到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废弃。
4.4记录制度:
4.4.1 对原始记录和化验单要求填写及时、内容真实、完整正确、字迹清晰,能准确识别,
使用统一颜色笔填写,不得随意更改涂改,如发现数据填写错误,要用划线的方式进行更
改更正,更改人需鉴名或鉴章。
4.4.2要用专用的记录表格填写检查全过程,按此记录出具检验结果,字迹清晰、工整。
4.4.3填写记录要按计量法规单位填写。
4.4.4操作者必须在检验记录单和检验结果单上签字,由部门主管审核,并对记录结果负责。
4.5化验结果判定:
4.5.1发现结果异常或不合格,应及时上报并复核复测,不耽误化验数据的传递。
4.5.2当值人员对不能确定或无法复核是否正确的数据报出或填写在检验报告上。
4.6保密制度:
4.6.1化验室人员要对以下内容保密:
1)本化验室的业务技术水平,技术工作计划、规划等,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条件、非标准检
验方法、其他涉及本化验室权益的技术资料。
2)属于保密范围内的技术资料和文件,由有关人员传阅和处理,不得擅自复制或私自转借
外单位人员。
3)对于本化验室所出具的结果,均应按正常流程传递给其它部门,不得随意将检验结果告
知他人。
4.7化验室及无菌室卫生制度:
4.7.1保证实验期间和实验完毕现场卫生时刻良好,仪器设备布局合理,所用物品均应摆放
整齐到位,不可乱堆乱放。
保持干净。
4.7.2对细菌污染的地面、台面要先用药品消毒,在擦拭干净,各种废物要丢到指定的污桶
中。
4.7.3消毒时要认真仔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高压灭菌锅的安全使用。
4.7.4用过的接种环、针应进行火焰灭菌,再放回原处,凡接触过细菌培养基物的器皿、容
器均因严格消毒,然后再洗刷。
4.7.5无菌室要整洁明亮,无闲置物,室内要保持密封、清洁、干燥、防尘,使用前开紫外
灯灭菌30分钟后方可入内工作。
4.7.6凡进入无菌室的物品(样品除外)均应消毒,切不可将未灭菌的物品带入无菌室内。
4.7.7检验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洗手消毒,对室内进行全面清理、擦拭和消毒,并做好
安全检查,方可离开无菌室。
- 2 -
4.7.8自己范围的分担区应保持清洁,每周对化验室进行一次彻底清洁。
4.8安全制度:
4.8.1化验人员本身应增加安全意识。
4.8.2对一切不容物质或浓酸、浓碱,严禁直接倒入水池,以防堵塞腐蚀水管,浓酸浓碱
应稀释到适应浓度后才能倒入下水道,避免伤到自己或他人。
4.8.3对易燃易爆药品分类摆放,妥善保管,远离热源火源。
4.8.4下班后,检查电源、火源、水源做到无隐患方可下班。
4.9以上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即实行,如有违反,则根据违反程度进行相应考核。
5相关文件:
5.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5.2《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6.1《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