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特邀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4c3ad0802020740be1e9bee.png)
报告人简介:尚靖,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新疆大学药物资源专业,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物质基础的研究工作,旨在分析药物干预疾病网络的系统作用,探讨天然药物物质基础的新思路。
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
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为中德皮肤研究学会专家成员。
目前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创新药专项中综合性大平台(中国药科大学平台)子平台负责人、国家新药筛选平台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二);先后连续主持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三项国家重大创新药专项的新药开发项目;与企业合作主持一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主持或承担国家支撑项目三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二项,主持或承担九项省级科技重点项目及多项企业服务项目。
主持完成3个中药、天然药5类的临床前研究工作。
在研究领域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两项为负责人);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负责人);申请专利7项授权1项。
2004年被评为省级卫生系统“十佳青年”;2005年获省级“青年科技奖”;2007年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计划。
谢华,博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至2006年,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师从丁健院士。
之后留所工作至今。
并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ormel研究所访问。
多年来从事肿瘤药理学相关研究,重点致力于靶向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候选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863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在Cancer Research、Carcinogenesi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PLoS ONE等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手册说明书
![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手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d5369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0.png)
08.02最新、电子版会议手册下载信息更新详见最新电子版手册�.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官方网站:CCF 计算机系统大会(CCFSys ����)����年�月�日:上午、下午:报到下午(��:�� ‒ ��:��):前导论坛����年�月� ‒ �日:上午(��:�� ‒ ��:��):特邀报告下午(��:�� ‒ ��:��):技术论坛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上饶大街����号(乘坐地铁�号线至国博站,出�号口即到)https:///CCFSys����会议须知02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 F EDE R A T I O N南昌国际博览城绿地铂瑞酒店Primus Hotel Nanchang International Expo City电话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上饶大街����号酒店信息03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2023年CCF计算机系统大会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系统: 从研究到产业化酒店交通路线04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O N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 F EDE R A T I O N05C H I N A C O M P U T E RF E D E R A T I O N大会日程全天��:�� - ��:��下午��:�� - ��:���-体系结构优秀青年学者与博士生发展论坛���P��P��P��P��P��P��李超、侯小凤��:�� - ��:����:�� - ��:����:�� - ��:��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换届工作会议���陈贵海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年度工作会议���叶保留��:�� - ��:��大会主席致辞钱德沛 院士��:�� - ��:����:�� - ��:��学会领导致辞金海 教授本地组织单位致辞罗嗣海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 ��:��工业软件的发展之路何积丰 院士��:�� - ��:����:�� - ��:��新形势下高性能计算的可持续发展钱德沛,院士��:�� - ��:��System Research is Dead, Long Live System Research!何征宇,蚂蚁集团平台技术事业群总裁��:�� - ��:��CCF-蚂蚁软硬协同基金发布钱德沛、何征宇��:�� - ��:���-概率型数据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杨仝、罗来龙�-智能边缘计算体系结构与软硬件系统���A 周知、吴松�-算力网技术论坛三层国际厅A郭得科、彭晓晖�-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论坛���C 黄华威、郑子彬�-新黄金时期下的处理器安全���B 吕勇强、胡伟�-高性能图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张宇、赵进�-高性能互连论坛���董德尊、雷斐�-量子计算系统���付祥、劳玲玲��-面向下一代异构计算的软件栈建设���翟季冬、李斌线下研讨会。
大会报告 特邀报告
![大会报告 特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a6640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0.png)
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今天倍感荣幸地能够受邀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并非为一场华丽的会议,而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利用技术为世界带来一些可见和不可见的变化。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从事的工作是寻求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智能化时代如何为世界注入新的力量和活力。
经过与世界各地的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的合作,我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并逐渐深入了解了这一领域的知识。
在我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达成了一个独特的结论:技术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只要没有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实现社会公平,它们也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也无法突破社会发展的瓶颈。
因此,我一直致力于利用技术来促进世界不同地区人类资源发展和公平。
在面对社会结构不断更新,社会层面秩序失衡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推动技术的进步,为世界带来持久的变革。
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无处不在,不过,永远要记住,技术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有在把它运用在人的发展上,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效能,最终走向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
谢谢大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今天能够受邀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技术发展方面的经验,实在是倍感荣幸。
我深知,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只有在它能够为人类的发展带来变革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因此,我一直致力于整合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利用技术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分配,从而推动世界和谐进步。
未来,我将继续在这一领域倾力发展,并利用自身的能力为世界各地人民注入新动力,实现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
谢谢大家!。
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
![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4b19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4.png)
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
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是学术会议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用于宣传学术发现、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大会报告是指会议组委会邀请一些名人或权威学者来参加会议,以报告的形式展示有关的研究成果;而特邀报告则是指会议组委会特别邀请一些重要人士(如国家领导人、行业领袖和政府高官)来参加会议,以报告的形式展示有关方面的政策和观点。
大会报告是学术会议上一个重要的形式,它可以帮助学者们对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理论体系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是学者们接受学术知识的重要渠道。
大会报告通常由主办方邀请一些权威学者、名人演讲,会议参会者可以从中获得最新的学术信息。
大会报告也可以帮助参会者更多地了解学科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某一学科的理解。
特邀报告则是指会议组委会特别邀请某位重要人士(如国家领导人、行业领袖和政府高官)来参加会议,以报告的形式就某一议题进行演讲,以此来宣传学术思想和政策观点。
由于特邀报告的主讲人一般都是拥有权威和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报告往往会引起会场内观众的广泛关注,进而带动整个会议氛围的升温。
此外,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还有助于参会者之间的知识交流,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
当参会者看到权威人士的报告时,他们常常会受到启发,激发出许多新的思路和想法,进而推动自己的学术研究。
总之,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在学术会议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学术认知,推动学术研究。
会议组委会应该认真考虑报告的内容,邀请适当的报告者,以便让会议取得更大的成果。
周祚万教授出席ICCE-16大会并作邀请报告
![周祚万教授出席ICCE-16大会并作邀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4195e1172ded630b1cb695.png)
DeinE gn eigT c ncl o frn e s n ier eh i neecs& C mp t s nE gn eigC nee c) 2 0 g n aC o ue n ier o frne 于 0 8年 8 ri n
月 3日-6日在 美 国纽 约城 的 Ma i t t ro l r g tl - ro oky B i e e举行 。 r taB n d Ho 会议 由 8个 分会议 组成 : 3 第 4届设 计 自动化 会议 ( A )第 2 D C 、 0届设 计 理论 和方法 国 际会 议 ( M)第 1 制造 和寿命 周期设 计会 议 ( F C 、 3 机构 学 和机 器人 会 议 ( ) DT 、 3届 D ML )第 2届 MR 、
T eSxe n hA n a I t ai a C n ee c n C mp s e/ a oE gn r g (C E 一 1 ) 2 0 h ite t n u l ne t n l o f n eo r o n r o oi N n n i i I C t s e n 6 于 0 8年 7
第5 届设计及其教育国际论坛 ( E )第 2 届计算机和信息的工程应用会议 ( I )第 1 届 D F、 8 CE 、 0
先进 车辆 和 轮胎 技术 国际会 议 ( V几 )第 2届 国际微 米 一纳米 系统 会 议 。所 有会 议 共 收 录 A 、 论文 6 4篇 。其 中的机构 学与机 器人会 议共 收 录论文 近 13篇 , 文 涉及柔 绳 驱动机 构 、 器 5 6 论 机
大会特邀报告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特邀报告大会特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b02da984868762caaed5ee.png)
大会特邀报告:Numerical Methods for Traffic Flow ModelsChi-Wang ShuDivision of Applied MathematicsBrown UniversityTraffic flow models, including vehicle flow models and pedestrian flow models, often involve complicated, coupled systems of hyper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cluding hyperbolic conservation laws and Hamilton-Jacobi equations. In this talk we discuss several issues encountered in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se traffic flow models. Topics to be covered include:(1) Conservation laws involving discontinuous fluxes;(2) Lax-Wendroff type boundary treatment for fast sweeping method solving static Hamilton-Jacobi equations using high order WENO schemes;(3) Numerical solutions coupled systems of forward-in-time conservation laws and backward-in-time Hamilton-Jacobi equations.Simulation results will also b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umerical algorithms.大会特邀报告:Present, Future and New TransportationKeechoo ChoiTOD-based Sustainable C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Ajou UniversityOpening with the concept of transportation, author will present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transportation together with future vision of transportation in our society. More specifically, in this presentation, new forms of technologies and paradigms to combat congestion, accident,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ill be featured with some concrete examples from pedestrian walking to high speed rail.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al issues, and technology into the realm of transportation to improve the safety, convenience and comfort will be highlighted.大会邀请报告:智能化的视觉系统在交通流量检测中的应用张健悉尼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分析研究所识别和检测确定的目标(如:行人,车辆和船)是许多计算机视觉应用--视频监控的一个关键的步骤。
会前介绍主讲人情况
![会前介绍主讲人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fa5028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3.png)
会前介绍主讲人情况
尊敬的各位来宾:
在我们开始今天的会议之前,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介绍本次会议的主讲人[主讲人姓名]。
[主讲人姓名]在[相关领域]拥有多年的经验,是该领域备受尊敬的专家。
[主讲人姓名]毕业于[知名院校]的[专业名称]专业,获得了[学位名称]学位。
此后,他/她在[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并在[具体研究项目/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他/她的研究成果曾在多个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主讲人姓名]还积极参与了[相关行业]的实践工作。
他/她曾在[知名公司/机构]担任[职位名称],负责领导和推动多个重要项目的实施。
他/她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使他/她在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能力。
[主讲人姓名]还是多个行业组织和学术协会的成员,他/她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与同行们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他/她的观点和建议对行业的发展和政策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今天的主讲人,[主讲人姓名]将为我们带来关于[会议主题]的精彩演讲。
他/她将分享他/她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与我们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相信,他/她的演讲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主讲人姓名]上台!。
主会场演讲嘉宾简介
![主会场演讲嘉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57c06759e31433239689395.png)
主会场演讲嘉宾简介刘人怀院士:以创新推动宁波绿色崛起刘人怀,四川省成都市人。
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
原暨南大学教授、校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咨询活动中心主任。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9月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
1965年,刘人怀教授与叶开源教授共同创立适于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修正迭代法。
他系统创造性地研究了六类板壳:波纹板壳、单层板壳、双层金属旋转扁壳、夹层板壳、网格扁壳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建立了非线性理论,求解了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对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筑等工程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在精密仪表弹性元件(波纹膜片、波纹管和跳跃膜片)的设计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开创性工作。
同时,他还创立了实用的厚板壳理论,成功地用于我国大型高压超高压容器,如换热器厚管板、大型尿素合成塔、铂重整装置、加氢反应器和高压聚乙烯反应器的研制中。
此外,他还进行经济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上海浦东新区建设、上海旅游宾馆和交通发展以及广东省禁忌建设等提供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刘人怀教授出版学术专著7本,主编著作4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用英文发表的论文60余篇。
他指导博士研究生39人,硕士研究生91人。
刘人怀教授研究成果获奖情况如下:1982年因弹性元件的理论研究独立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6年因双层金属旋转扁壳的热稳定研究独立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因板壳非线性问题的理论与计算独立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因夹层板壳的非线性理论与计算获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者),1997年因板壳非线性理论与计算独立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998年因复合材料的分析与计算获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者),2005年因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海外和港澳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获奖者),2006年因复合材料基本力学问题的理论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获奖者),1997年、2001年和2005年三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均是第一获奖者)。
会议专家简介模板
![会议专家简介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d2ea8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9.png)
会议专家简介模板
姓名:XXX
职务:XXX
单位:XXX
研究方向/专业领域:XXX
主要成就/研究成果:XXX
参会经历/主讲内容:XXX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示例:
姓名:李明
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位: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专业领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主要成就/研究成果:李明教授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多项创新性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如Nature、CVPR、ECCV等。
参会经历/主讲内容:李明教授将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讲嘉宾,分享他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
他的演讲主题为“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应用与挑战”。
什么是特邀报告
![什么是特邀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2f2a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3.png)
为什么是特邀报告
在许多学术会议和活动中,特邀报告常常是吸引众多参会者的亮点之一。
那么,为什么特邀报告如此受到重视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特邀报告通常由知名专家、学者或行业领袖来进行。
这些人通常在他们
的领域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
他们的讲演内容往往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的理论或者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些内容对于参会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最新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特邀报告往往是与会者之间交流和分享的重要机会。
在特邀报告中,参
会者可以聆听到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专家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交流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拓宽视野和开阔思路的机会。
此外,特邀报告还可以激发与会者的思考和启发创新思维。
专家们通常会在报
告中介绍他们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创新的实践经验。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与会者学习专家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激发他们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最后,特邀报告也是展示和推广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特邀报告往往受到广泛
关注和宣传,因为专家的名字和声誉本身就具有号召力。
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来进行特邀报告,可以吸引更多的参会者和媒体的关注,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特邀报告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们由知名专家进行,内容具有
实际价值,可以促进与会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思考和创新,并且有助于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因此,在组织学术会议和活动时,特邀报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可以为参会者带来更丰富和有意义的体验。
主旨报告邀请函
![主旨报告邀请函](https://img.taocdn.com/s3/m/6e7294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a.png)
主旨报告邀请函亲爱的各位同事,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本次主旨报告会。
在本次报告会上,我们将邀请一位行业知名专家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演讲,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经验。
会议详情•日期:[日期]•地点:[地点]演讲主题本次报告会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演讲主题。
这个主题相信会对我们的工作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演讲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行业趋势分析:演讲专家将分享有关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动态,帮助我们了解行业的变化和前景。
2.成功案例分享:演讲专家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3.技能和能力培养:演讲专家将给出一些提升个人技能和能力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演讲专家简介本次报告会的演讲专家是[专家姓名],他/她是[专家所属机构]的[职务或专业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她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他/她的演讲风格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能够为我们带来深入的思考和启示。
报告会收益参加本次报告会将能够为您带来以下益处:1.知识更新:了解和了解最新的行业趋势和发展动态,使您能够更好地为公司和个人发展把握方向。
2.学习经验和方法:通过专家分享的成功案例,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以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3.技能和能力提升:演讲专家将提供建议和指导,帮助您提升个人技能和能力,更好地面对和应对挑战和机遇。
确认参加请您在[截止日期]之前确认是否参加本次报告会。
您可以通过邮件回复或在[内部通讯平台]上提交确认。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参与,相信本次报告会将为大家带来许多收获和启发。
谢谢!主办单位:[公司名称]联系人:[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第一届吉林省图像图形学术研讨会暨吉林省图像图形学会成立大会程序
![第一届吉林省图像图形学术研讨会暨吉林省图像图形学会成立大会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16cb3080b4e767f5acfce45.png)
第一届吉林省图像图形学术研讨会(JLIG 2014)暨吉林省图像图形学会成立大会会议程序手册2014年12月13日主会场地点:长春理工大学南区研究生教学楼1楼报告厅注册地点:2014年12月12日早8:00-晚20:00,华苑宾馆大堂2014年12月13日早8:00-10:00,主会场门前主办单位:吉林省图像图形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协办单位: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动画学院、北华大学、延边大学、东北电力学院、吉林省光学学会、吉林省计算机学会第一届吉林省图像图形学术研讨会(JLIG 2014)特约报告1.特约报告1报告时间: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00-10:50报告地点:长春理工大学南区研究生教学楼1楼报告厅报告题目: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最新进展报告简介:近年来在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方面所做出的成果。
从虚拟现实系统在城市规划、游戏娱乐、虚拟体育仿真等方面的应用,到人机交互与数字文化遗产、电子试衣和虚拟场景漫游等方面的精彩结合,并对人机交互中基于手势的自然交互和智能人机交互作了详细的讲解,并对其可能的发展方向作展望。
潘志庚简介浙江省计算机应用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80多篇, 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名誉主任;国际期刊TRANSACTIONS ON EDUTAINMENT主编,国际期刊,The Visual Computer, VR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 (IJIG),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D/CAM 编委;欧盟框架六计划项目评议专家[2003-2006];国际信息联合会(IFIP)娱乐计算工作委员会中国代表。
大会特邀报告邀请函
![大会特邀报告邀请函](https://img.taocdn.com/s3/m/35aa6ce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e.png)
大会特邀报告邀请函大会特邀报告邀请函****研讨会邀请函尊敬的 ***:您好!***研讨会定于20**年*月**日—**日在****召开,诚挚邀请您参会。
会议的有关事宜如下:一、会议主题**二、主要论题1.**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报告2.**建设与**的完善3.**的经验总结4.**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途径5.**定位6.**等**问题7.当前**的热点问题8.***相关**问题三、投稿要求本届**研讨会,接收与上述专题相关的、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报告。
1. 投稿内容与格式论文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基本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个部分。
摘要字数在200-300字之间,且关键词最多不能超过4个。
论文正文总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中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排版;含页眉和脚注在内,页边距设为2.5厘米。
提交的文章中凡采用他人原文或观点,务必加注说明。
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或者直接将引用以脚注方式标识清楚。
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地点排序。
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
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 ”号内。
作者自己的说明放在当页脚注。
2. 投稿电子邮箱Email:***@***(请在邮件主题标明:***研讨会)3. 论文收录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将会收录您的投稿,并将制作论文集,如有PPT文件,请一并发送至投稿电子邮箱并注明:***研讨会PPT。
4. 投稿截止日期本次会议投稿截止日期为20**年*月*日。
四、研讨会时间及地点会议时间:20**年*月**日报到,**月**日会议,**日考察。
住宿地点:**大酒店(**高速公路**出口*行**米路*)会议地点:*****五、会议回执为统计参会人数、预先做出相应安排以保证本届***研讨会顺利举行,如果您“确定”参会,收到此邀请函后,请务必在20**年**月**日以前填写好参会回执并以E-mail发送到会务组投稿邮箱**@**,以便于我们为您提前预定酒店房间,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谢谢合作。
专题报告及特邀嘉宾
![专题报告及特邀嘉宾](https://img.taocdn.com/s3/m/71b1802ef12d2af90242e66a.png)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2018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专题报告及特邀嘉宾一、大会主会场特邀报告: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报告主题:(待定)季维智,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报告主题:非人灵长类基因编辑夏家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授报告主题:简述我对“转化医学”的认识与实践沈建忠,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报告主题:“十三五”生物技术领域国家重点专项实施进展刘耀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报告主题:(待定)郑裕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报告主题:(待定)陈惠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报告主题:生物安全:技术与伦理二、特邀嘉宾陈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邀请中)邓子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云德,中国工程院院士(邀请中)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中国工程院院士(邀请中)谭天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邀请中)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邀请中)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邀请中)姚新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邀请中)赵进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合成生物学分会场主题: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分会场主席: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报告人:邓子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教授马延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张先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进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志明,深圳大学教授陈国强,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冯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任李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生化工程系/合成生物系统研究所所长林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林章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院长孙际宾,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立新,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员黄国庆,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全国产品总监四、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场分会场主席:季维智,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要报告人:赵建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良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魏红江,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永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佳,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高绍荣,同济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谭韬,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牛昱宇,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副院长、教授陈永昌,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欧光朔,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刘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天晴,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教授—2—五、医学生物技术暨全军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分会场:分会场主席:陈薇,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拟邀报告人:叶棋浓,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付学奇,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教授高玉伟,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捷,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教授刘善荣,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张英起,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郑涛,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孙富春简介pdf
![孙富春简介pdf](https://img.taocdn.com/s3/m/0ee53c5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c.png)
孙富春简介pdf孙富春简历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指导专家组成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兼任国际刊物《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Mechatron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副主编或大区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和《Robotics and Autonumous Systems》编委;兼任国内刊物《中国科学F:信息科学》和《自动化学报》编委;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IEEE CSS智能控制技术委员会委员。
98年3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
98年1月至2000年1月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至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作。
工作期间获得的主要奖励有: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1年国家863计划十五年先进个人,2002年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03年韩国第十八届Choon-Gang 国际学术奖一等奖第一名,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2005年清华大学校先进个人,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奖成果5项,两项分别获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和200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理论类)二等奖(排名第一)、一项获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三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译书一部,专著两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或录用论文150余篇,其中在IEE、IEEE汇刊、Automatica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80余篇论文收入SCI,SCI期刊他人引用700余次,200多篇论文收入EI,有两篇论文曾被评为国内二级学会的最佳优秀论文奖。
西安会场演讲及参会人员个人简历
![西安会场演讲及参会人员个人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611544a41a37f111f1855b93.png)
附件:西安会场演讲及参会人员个人简历Roman Kaliszan博士,波兰格但斯克医学院的院长,波兰科学院院士Roman Kaliszan博士是波兰科学院的院士,同时也是波兰教育部下属著名的波兰格但斯克医学院的院长。
他是波兰医学界的权威科学家,波兰药典委员会的主要专家委员。
Roman Kaliszan博士于1979年结束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后工作以后,被波兰格但斯克医学院聘为教授,后被任命为波兰格但斯克医学院的院长。
他曾应邀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罗特格斯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作访问教授并多次列席国际大型专业会议,担任主要演讲嘉宾。
除担任格但斯克医学院院长职务外,罗曼·克莱兹曼博士还是波兰科学院院士,波兰卫生部科学顾问,波兰总统函聘教授,波兰科学院药物科学委员会成员,波兰科学院分析化学委员会成员,国际科协下属的9类期刊和国内期刊的编委顾问委员会成员。
Roman Kaliszan博士独立著书2部,联合出版7本著作,发表的232篇论文被刊登在国际知名专业杂志上,如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Molecular Pharmacology,Diabetologia等。
作为权威的论文,曾被国际期刊作为参考文献引用高达3700次之多。
Roman Kaliszan博士被多次授予波兰国家级荣誉奖项,如波兰自然科学基金奖,波兰总理科学奖项,格但斯克医学院Jan Hevelius科学奖,波兰科学院医学部奖,以及波美拉尼亚科学文化奖等等。
Junming Yie博士, 美国加利福尼亚拉霍亚辉瑞全球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Junming Yie博士于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的化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从哥伦比亚大学Dimitris Thanos实验室从事β干扰素基因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并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报告嘉宾简介规范
![报告嘉宾简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0c1cf5a76e58fafbb003da.png)
XX:报告嘉宾XX姚小芹,现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XX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享受XXXX特殊津贴专家,从事风力发电相关工作54年,先后多次主持了风力发电机组整机抗震研究等XX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制定或参与编写了《风力发电机组主轴滚动轴承认证实施导则》、《风力发电机组XX高速轴液压钳盘式制动器》、《风力发电机组XX偏航液压钳盘式制动器》等多项标准,是享誉业内的著名专家。
祝磊,XX建筑大学土木与XX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XX委员。
自博士阶段开始从事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研究,在风机结构抗震、塔架结构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研究成果写入XX土木学会《风力发电设备塔架结构设计指南及解说》中。
承担了XX自然科学基金、XX市教委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XX上发表多篇XX,其中SCI一区XX9篇,并主持翻译出版XX土木学会《风力发电设备塔架结构设计指南及解说》,参编XX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规范》、XX标准《陆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XX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范佳,工学硕士,现任舍弗勒集团大XX区高级应用工程师,长期从事风电轴承应用技术工作,在风电轴承的选用、校核、仿真、检测及现场运维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及技术,服务国内外关键风机项目涵盖1.5MW到8MW。
自硕士阶段开始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研发工作,参与多个研究课题,并发表XX3篇,两篇被EI检索,具有发明专利2项。
在中车集团戚墅堰研究所任职期间,主持开发了多个国产化项目研制,积累了大量的应用经验,开拓了产品渠道。
舍弗勒集团作为世界500强XX,是XX最大的技术性家族企业之一,是领先的综合性汽车和产品供应商,2021年销售约140亿欧园。
超过30年的服务经验和全系列化产品加之不断创新的技术,使其在风电轴承行业具有领先地位.。
学术会议发言人介绍
![学术会议发言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cbdb4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0.png)
学术会议发言人介绍介绍在本次学术会议中,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 {发言人姓名} 担任发言人,与大家分享他在 {领域} 上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发言人姓名} 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学者,在该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扎实的研究经历。
学术背景{发言人姓名} 毕业于 {学校名称},并取得了 {学位} 学位。
其主要研究方向涵盖 {具体研究方向}。
在攻读学位期间,他深入研究了该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在 {相关期刊/会议} 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
专业经验除了丰富的学术背景,{发言人姓名} 还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他曾在 {相关机构/公司/大学} 任职,担任过多个重要项目的负责人。
这些项目涉及到 {具体项目内容},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发言人姓名} 的卓越工作使他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可。
论题介绍在本次学术会议中,{发言人姓名} 将围绕 {主题} 进行发言。
他将分享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观点和见解。
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发言,有助于与会者对 {主题} 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预期结果通过 {发言人姓名} 的发言,我们期望与会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主题} 相关的最新发展和重要观点。
希望在他的分享中能够激发出更多的讨论和思考,促进学术界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参加 {发言人姓名} 在本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并期待与大家共享这一难得的学术盛宴。
让我们一同期待 {发言人姓名} 的出色发言,为本次会议增添更多学术的亮点和价值。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2. {参考文献2}3. {参考文献3}---*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具体发言内容以实际会议时的发言为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大会特邀报告人简介
朱玉贤
植物生理学家,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82 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
主要从事棉纤维发育分子机制和拟南芥干细胞调控茎端根端发育研究和生物学教学。
开展棉纤维伸长发育功能基因组研究,揭示植物激素乙烯调控棉纤维细胞伸长的分子机制,为大幅度提高棉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开展雷蒙德氏棉、亚洲棉等二倍体棉花及四倍体载培种陆地棉基因组学研究,诠释乙烯代谢途径在不同棉花基因组中的表达规律。
2011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李德铢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iBOL)科学指导委员会植物工作组共同主席。
从事植物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竹类植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开拓了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领域,引领中国植物DNA 条形码和iFlora研究。
领导建成我国首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提出了战略植物资源保护的新思路。
黄三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研究员。
2005 年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是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
研究领域包括植物基因组学、蔬菜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主要致力于构建蔬菜全基因组设计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打通“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技术通路。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韩兴国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89 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曾担
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沈阳应用生态所所长和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从事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先后主持973 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等项目。
在Nature、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论文240 余篇。
谢道昕
清华大学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从事植物激素感知和信号转导研究,发现了茉莉素和独脚金内酯两类激素的受体感知机制,阐明了茉莉素调控植物育性和抗性的信号转导机制。
入选2016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全球生物信号转导领域重大突破。
担任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JIPB,Molecular Plant 和The Plant Journal 等期刊编委。
杨淑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1991 毕业于南开大学,2002 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02-2004 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担任New Phytol、J Genet Genomics 编委、《植物学报》副主编。
2018 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
在Mol Cell、Dev Cell、Plant Cell、PNAS、EMBO J 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40 余篇。
施苏华
中山大学教授。
从事红树植物适应性进化和生态基因组学研究,在基因组水平探索潮间带极端环境下红树植物趋同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分子机制。
在Mol Bio Evol, PLoS Genet,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等期刊发表论文90 余篇。
2011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 年和2008 年两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998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 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0 年获得丁颖科技奖,2017 年被评为美国植物学会Corresponding Member。
贺金生
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主要从事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多样性、化学计量生态学、宏观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任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等期刊编委,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Ec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 等刊物发表论文110 余篇,引用5100 余次。
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民委领军人才,现任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担任国际民族生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副理事长,是J Ethnobiol Ethnomed 副主编,Genet Resour Crop Evol和Arch Pharm Res 期刊编委。
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或荣誉19 项,其中国际奖2 次,省部级一等奖2 次。
发表论文355 篇,其中SCI 收录152 篇。
瞿礼嘉
北京大学教授。
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担任BMC Plant Biology、PLoS Genetics 副主编,Molecular Plant 等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高等植物有性生殖包括雌雄配子体形成、雌雄配子体相互作用、受精以及胚胎发生发育等生物学过程,研究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等。
研究成果发表Plant Cell、Cell Research、PNAS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