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练习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1.要研究宋海上丝绸之路,最值得寻访的城市是()A.西安B.泉州C.开封D.天津2.宋代蔡襄曾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对蔡襄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C.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D.宋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3.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4.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思想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
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①“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①“苏湖熟,天下足”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爊肉、干脯、王楼前貛儿……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
谓之杂嚼,直至三更。
”这反映出宋代()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社会奢靡之风盛行C.城市商品种类单一D.打破经营时间限制6.社稷神的重要职能是负责保障农业丰收。
宋代政府的规定州县社稷神是本地最高的神灵,长官必须亲自主祭。
但是宋代官员走马上任时,却弃州县社稷神于不顾,专拜城隍神(城市保护神)。
这一现象反映()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B.城隍信仰开始盛行C.城市经济功能凸显D.地方官员阳奉阴违7.史书记载:两宋时期,日商曾一次性高价收购10万贯宋钱带回日本;高丽国颁令“小平钱(宋铜钱)许人而不许出”;苏辙记录“(北界)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
两宋朝廷亦屡下禁令阻止铜钱外流。
这反映了宋朝()A.对外贸易出现了严重入超B.货币呈现出国际化趋势C.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D.政府经济调控能力弱化8.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单选题1.宋朝绢帛织锦的消耗多仰仗东南,其中苏浙一路的上供便超过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
这一现象反映了()A.经济重心的南移B.商业市镇的兴起C.重农抑商的取消D.赋税制度的改革2.宋朝“婚姻不问阀阅”,人们的婚姻择偶观念,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这是由于()A.门阀政治的终结B.科举制的发展C.地方割据的结束D.中央集权加强3.依据“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北宋朝廷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的史实,你可以研究的主题是()A.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B.军事制度的历史沿革C.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D.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4.据考古发掘, 在湖北荆州地区的北宋墓葬中, 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 有犁、楼、把、锄、镰等, 其中把、锄等农具较多。
这说明当时荆州地区()A.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B.自耕农的数量增加C.农民劳动强度的加大D.粮食产量得到提高5.宋朝时期,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
这反映出宋朝()A.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B.经济结构有所突破C.南北经济均衡发展D.农民拥有更多土地6.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烦琐、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
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B.文化转型深受政治经济发展影响C.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宋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7.元代以后,为了保障大都的物资供应,改变了隋唐以来南北大运河的具体线路,变曲为直,修建了京杭大运河,这()A.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加强了对外经济贸易C.保障了南方财赋的北运D.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8.元世祖下令重修新历,郭守敬为此对观测仪器进行了修缮,把圭表的表杆加高五倍,观测时的表影也就加长了五倍,按比例推算节气时刻的误差就会大大降低。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单选题1.蹴鞠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白居易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就描写了洛阳市区“上苑”“中桥”一带市民蹴鞠的情形;宋代《东京梦华录》中亦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的记载。
据此可知()A.蹴鞠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欢迎B.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C.体育活动丰富文学创作题材D.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进步2.宋代官民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
后来,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穿黑色衣服。
在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甚至“巧制新妆,竞夸华丽”。
上述材料可佐证宋代()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B.理学思想参透基层社会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D.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等级3.宋代,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沿不设税务、税场的路线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其与“官路”的区别便是不征商税。
政府屡屡查禁“私路”,而商人们亦不断地增辟“私路”。
据此可知,宋代()A.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放松B.商税成为国家主要的税源C.商业繁荣促进了交通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走向了破产4.北宋时期,吕大钧制订《吕氏乡约》,对违反者规定了一些经济处罚措施,结果被批评为“非上所令而辄行之,似乎不恭”。
南宋时期,朱熹删去这类措施,改为以规劝为主,乡约才被社会所接受。
由此可知,朱熹此举()A.强化了乡约的民间属性B.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C.服务于专制皇权的强化D.直接贯彻了国家意志5.北宋开封商人孙赐号,本是酒馆侍者,“诚实不欺,主人爱之,假以百千,使为脚店(小酒馆)……其货渐侈大,乃置图画于壁间,列书史于几案,为雅戏之具,皆不凡,人竞趋之。
久之,遂开正店,建楼,渐倾中都”。
上述现象反映当时()A.产生了新经营方式B.理学影响深远广泛C.政府放松社会控制D.社会重文风气浓厚6.北宋初年,在全国各地设立榷酒机构,实行对酒的官营垄断政策。
此后,榷酒机构逐渐废弛,到宋神宗时,将全国各州、县、镇市的官员酒坊全部包给民户,还实行了招标竞标的“实封投状法”。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1.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
证明该地区在推行A.垄作法B.稻麦复种制C.套作制D.一年三熟制2.宋代有大量农户脱离单纯的粮食生产,各地出现了许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生的菜园户、花户、药户、漆户、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这些专业户部分或主要从事商品生产,更大程度上面向市场。
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作物种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②广泛种植高产作物玉米和烟草③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基本完成④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得到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瓷器是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化符号。
下列有关制瓷业的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瓷器大量出口B.唐三彩是唐朝标志性瓷器C.宋朝烧出了釉里红D.青花瓷是元朝制瓷业代表4.宋是我国制瓷业全面发展的时期,当时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窑场,但后来只有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等被后人合称为宋代六大窑系。
由此可以推断A.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制瓷业行业竞争很激烈C.南青瓷北白瓷格局确立D.海外贸易影响制瓷格局5.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彭城旧无石炭。
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据此推断北宋A.已用煤作为燃料冶铁B.兵器制造业发达C.彭城从外地输送用煤D.采矿业技术先进6.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出现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
材料主要反映了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7.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
这反映了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8.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战争筹款,将四川铸造的大批铜钱调出,使得川蜀地区铜钱奇缺。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评估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北宋初年,宋朝在镇、易、雄、霸、沧等与辽接壤的各州与辽官方开展“缘边贸易”。
宋夏之间主要在保安军(陕西境内)、镇戎军(宁夏境内)进行“缘边贸易”。
这类贸易属于()A.长途贸易B.岁贡岁赐C.丝路贸易D.榷场互市2.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宋、元时代并不见流传。
明朝中叶以来,有不少人对岳飞的《满江红》进行唱和,使得这首作品逐渐成为名篇。
近代以来,岳飞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满江红》成为爱国精神的象征。
这一文学作品的经典化()A.主要取决于历代统治者的文化政策B.反映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C.缘于其深厚的内涵意蕴和时代氛围D.体现了古代文学的世俗化趋势3.宋朝的工商业收入能与传统农业税收并驾齐驱,有时还超过农业税;金朝田赋岁入约1000万石,商税、物力钱等岁入总约2000万贯。
但统治者都强调农业为仁政之基。
这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表现在()A.文化认同B.民族认同C.农业衰退D.合作交流4.南宋初年,由于养蚕顿盛,桑叶提价数倍,刺激了民间种桑,太湖流域出现了许多种桑大户。
当时放弃育种工序,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蚕种的,就是“丝户”,而专营蚕种者,则成为“蚕种户”。
这可用以佐证当时太湖流域()A.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增强B.耕织分离的倾向加强C.商业市场分工逐渐趋于细化D.生产集约化程度降低5.《公安县志》记载:“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孟琪制置荆襄于公安,措置屯田。
”当时的荆襄地区驻扎了大批军队,孟珙知江陵府,所屯之田自西向东跨越了整个江汉平原。
孟珙屯田意在()A.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小农经济的稳定D.加速江汉平原的开发6.《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单选题1.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B.香料C.棉布D.白银2.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要研究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最适合寻访的城市是( )A.西安B.泉州C.开封D.洛阳3.下图是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城市布局示意图。
该图可说明此时期( )A.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C.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D.外交机构已趋向专业化4.宋代注重男子个人的才能与发展潜力,科举出身的进士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出现了“榜下择婿”甚至“榜前择婿”的情况,更有甚者,一些富商在日后有可能参加科举考试中的读书人择婿。
这些现象最能说明,宋代( )A.商品经济冲击传统礼教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政府放松了社会的控制D.家世门第观念逐步淡化5.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演变,不同文化群体流派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以及频度虽然存在不同,但最终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画家分布示意图。
该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北宋D.清代6.下表为清朝官方统计的耕地面积及人口数据(部分)。
据表推知,当时( ) 时间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顺治七年(1650年)约6亿亩约1亿-1.5亿道光三十年(1850约12.10亿亩约4.1亿年)A.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B.人地矛盾渐趋紧张C.西方工业品的大量涌入D.财政收入日益萎缩7.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这是由于( )A.门阀政治消失B.科举制的发展C.地方割据的结束D.中央集权的加强8.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实行锁院制,是说官员一经皇帝任命为考官,必须立即锁宿。
锁院期大约五十天左右,考官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
锁院制的实行( )A.使官员文化素质提高B.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标准C.使选官制度趋于公平D.集中了选拔人才的权力9.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荀寅率军在汝水岸边筑城,向百姓征收铁赋,用于铸鼎并在上面书写《刑书》。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含答案解析)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2.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3.《陆游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这表明宋代()A. 生产注重精耕细作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 国家赋税收入大增D. 广泛引种经济作物4.《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包括()A. 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B. 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C.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督D. 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5.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
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宋代的“钱荒”现象()A. 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说明国家财政困难C. 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D. 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6.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A. 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 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 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D.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7.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单选题1.小李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课的报告上,引用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一段表述:“海港代替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宋朝的中国正朝一个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据此判断,他的报告主题最可能是()A.纸币是全新的商业媒介B.边界贸易兴旺C.宋代海外贸易的空前繁荣D.海上丝绸之路的“凿空”之举2.牙人,旧时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
宋朝时期,土地典当买卖中,在大部分的情形下,牙人都参与交易过程,并在价格磋商中起很大作用。
牙人在土地买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明A.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B.宋朝商业水平较低C.政府改变市场管制政策D.商业发达导致土地兼并3.宋太祖建隆元年,政府规定“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
可见当时政府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重视规范商税征管C.顺应民意调整政策D.商业垄断由此打破4.下图是我国某时期的货币小钞铜版拓片,上面的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是研究商帮的史料①可以研究当时货币小钞与钱的兑换数①可以用来研究活字印刷术发展①此为宋朝时期的货币小钞铜版拓片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5.宋代,文人画家或宫廷画家开始表现文人的赏画、对弈、饮酒、鉴古等雅集活动;民间画家则关注农村生产生活、市井小贩、商业活动等题材,并将农村女性纳入自己的艺术表现对象中。
这反映了当时()A.艺术根植于传统思想之中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C.绘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D.农村社会生活安宁富足6.元朝实行“币同制”,禁用金银,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确定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辅以少量银元宝、铜钱、铁钱等。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一、巩固基础知识点1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2023江苏南通调研]南宋绍兴初年,小麦一时成为紧俏食品,麦一斛至万二千钱。
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出现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B.稻麦复种制尚未出现C.政权格局发生变化D.绍兴和议的负担沉重2.[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梅瓶,宋时称作“经瓶”,是传统名瓷,作盛酒用。
其造型挺秀、俏丽,被誉为古代瓷器“第一造型”。
最早出现于唐代,辽宋元时期较为流行,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下图是辽宋夏金元不同政权的“经瓶”,体现了(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B.中华传统美学达到顶峰C.少数民族文化贡献巨大D.瓷器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知识点2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3.[2023广东广州二模]宋代曾设立“都大提举茶马司”,“召募蕃商,广收良马”,规定“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
另据考古发现,在甘、青、川三省结合部出土了大量宋朝钱币,如八角城曾挖掘出数千枚宋代铜钱,临潭亦发掘到北宋铁钱窖藏,一处就有4 750千克。
据此可推断,宋代( )A.民族贸易一度兴旺B.货币管理混乱C.统治区域不断拓展D.军事力量薄弱4.孟元老怀着对往昔的无限眷恋,撰写了《东京梦华录》,其中都城生活描写分为日常生活和节日生活两类,“州桥夜市”叙述夜市中丰富的饮食种类,“东角楼街巷”叙述市井商品交易生活,“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B.坊市制度崩溃C.城乡联系密切D.市民阶层壮大5.招牌广告并不是宋代的独创,但宋代广告求大、求美、求奇,突出了炫耀色彩。
如旗帜广告盛行于唐,但至多是“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至宋则为“一竿横挂数幅帛”。
宋代广告的这一特点( )A.表明政府对市场监管的松弛B.根源于开放的社会风气C.凸显了市场竞争的较大压力D.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知识点3 经济重心南移与社会的变化6.下表为唐宋两代江南漕粮运量比较表(单位:万石),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朝代一般年运量折合今数最高年运量折合今数唐朝10059.44400237.8北宋735484.8935617.61A.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B.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区域间贩运贸易繁荣7.[2023山西临汾适应性考试]在宋代,皇帝叫官家,丈夫叫官人,顾客叫客官,观众叫看官,几乎弄得无人不官。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选择题1.宋代勾栏瓦舍中的艺人编排有妇女叫卖果子的节目,这源于当时果行竞争激烈,商贩都有特有的叫卖声调。
材料主要反映宋代A.城市商业活动已突破时空界限B.文艺活动集中在勾栏瓦舍C.文艺创作受到商业发展的影响D.商业活动集中在勾栏瓦舍2.在宋代,马球被定为“军礼”,每年三月在都城汴京的大明殿前举行盛大打球礼,皇帝亲自上场打球。
球场外树起24面红旗,进一球称得一筹,得一筹者得一面红旗。
按规定第一球要由皇帝打进,然后球手驰马争击。
材料反映的宋代马球运动(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逐渐走向社会各阶层C.礼仪隆重而又复杂D.深受官方哲学的影响3.在中国古代,货币体系基础是贱金属(比如铜和铁),在宋代纸币发明之前,历代皇帝都为铜矿甚至铁矿的稀缺而苦恼,因此货币发行量受到天然限制。
而纸币出现之后,那些不再为铜矿稀缺而苦恼的皇帝,肯定无法抵御过度发行纸币的诱惑,从而“毁掉了一种又一种纸币”。
与生产力与经济体制不相匹配的纸币,其过早出现必然导致过早天亡。
这表明()A.政府滥发纸币导致纸币的废弃B.纸币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C.中央政府放弃了纸币发行管理权D.纸币的消失是由于铜铁矿增多4.《宋史》载,989年,宋太宗下诏:“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
1117年,提举淮南东路学事丁璀指出:“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故制。
”这些记载反映出A.政治决策左右社会风尚B.经济发展改变民众生活C.理学思想固化官员思维D.商业进步瓦解传统伦理5.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更有诗云“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
现存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
宋代蹴鞠的盛行,反映了A.崇尚健康的运动方式成为社会时尚B.江南地区流行文化十分发达C.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D.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6.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发展到唐朝,中国已经形成了海上和陆上两条丝绸之路,与中亚相连。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素养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选择题1.金初用辽、宋旧钱。
海陵王时,为适应流通需要制造了交钞(纸币),后又铸造“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永安宝货”,与钞参行。
这说明商业的发展A.使纸币正式取代通宝B.促进了北方人口增加C.使货币使用情况混乱D.促进货币流通增多2.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国外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3.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
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5.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
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B.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D.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①出现商人②商帮出现③流通领域出现纸币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⑤东京、临安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④7.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1.月球上有些环形山以中国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
以下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石申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B.东汉张衡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C.南朝祖冲之所著《九章算术》在当时领先世界D.元代郭守敬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简仪”2.元朝时对外贸易发达,沿海港口对外交流频繁,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A.扬州B.泉州C.广州D.明州3.宋朝的五大名窑是()A.汝窑、官窑、邢窑、哥窑、钧窑B.汝窑、官窑、柴窑、哥窑、钧窑C.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D.汝窑、官窑、越窑、哥窑、钧窑4.两宋时期的商业比较繁荣,表现有()①纸币产生②造船业发达③海外贸易兴盛④出现了众多重要的工商业城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5.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B.老子C.董仲舒D.朱熹6.下列现象最早出现于宋朝时期的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
”C.“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D.“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而众以散”7.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朝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B.《同文算指》C.《梦溪笔谈》D.《九章算术》8.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①明州②扬州③杭州④泉州⑤广州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9.2013年3月19日,一位纽约市民把在跳蚤市场上用3美元淘来的中国旧瓷碗,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222.5万美元的天价。
据权威专家介绍,这只古碗“胎质极薄,碗身近乎纯白,闪着象牙般的釉色,代表了宋代瓷器的不同寻常和独特的美”。
据此及下图可推知()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宋代瓷碗A.宋代是制瓷史上的巅峰时期B.这只古碗可能出自宋代定窑C.海外市场疯狂炒作中国古玩D.宋代海外贸易航线异常发达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练习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单选题1.生活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还可能用A.焦炭B.木炭C.煤炭D.石油气2.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A.景德镇B.佛山镇C.唐山D.杭州3.下列关于元朝货币的表述正确的是,元朝A.开始出现纸币B.纸币作为主币C.禁绝铸造钱币D.禁银两充当货币4.台湾歌星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曾风靡海峡两岸。
歌中所赞美的《青花瓷》成就始于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5.宋元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下列各项反映这一发展面貌的是①纸币的出现与广泛应用①外贸税收成为重要的财源①都城商品贸易相对繁荣①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传入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外国巨贾典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元大都)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这反映出元朝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城市发展迅速C.南北经济差距缩小D.对外贸易繁荣7.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牛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据此判断,宋朝A.市已经突破空间限制B.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道C.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D.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政策8.某文献记载一植物云:……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因此,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种植。
这种植物最有可能是A.桑树B.亚麻C.棉花D.烟草9.北宋文人文同在诗中写道:“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南宋士人余芑舒交代其子孙“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
这可以佐证两宋时期A.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价值观念趋向多元C.士农工商地位平等D.科举制度高度发达10.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D.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11.“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共同反映的经济现象最早出现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2.宋代官府制订有关经济政策时会邀请商人参加,如宋太宗至道二年,陈恕更定茶法时召茶商数十人进行讨论;王安石变法时让商人到“政事堂”参与变法有关内容的商议。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一、单选题1.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出自晚清名士王闿运在江浙一带游历讲学,有人故意探问他的学问流派渊源时的回应,其“道”是()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二陆心学D.宋朝理学2.“市井经纪之……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义复开张。
如要闲去处,通晓不绝……”。
这一现象A.发生在唐朝前期B.出现于北宋都城东京C.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D.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3.北宋后期,在科举考试中,为平衡南北方录取的差异,采取了南北分卷的制度。
南北分卷考试和录取源于A.南方更加重视教育B.北方经济遭到破坏C.南北经济文化差异D.政府更偏重于南方4.如图所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
宋代的这一变化基于()A.海外贸易的兴起B.中央集权的加强C.经济格局的变动D.重农抑商的废弃5.宋代乡民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或可租佃土地转化为契约下的佃农,或可转为小手工业者,或可流入城市做手工业作坊及服务性行业中的雇佣劳动者。
这反映出宋代()A.社会阶层分化出现缓和B.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止C.社会等级观念开始淡化D.社会经济生活较为活跃6.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万计。
”现象的发生主要得益于()A.张骞出使西域B.遣唐使节来华C.海上丝路繁荣D.长途海运航线开辟7.如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
据此可知,元杂剧()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8.据下表能够推断出,宋代()宋代史料中关于宋代租佃关系的部分记述A.社会的阶层流动性较大B.佃农租赋负担显著减轻C.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D.租佃制优化了资源配置9.唐代对市场的管理主要采取“市令”专管或由其他官员兼职掌控,严格管理各级市场空间的“直管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素有“瓷器大国”的誉称。
“China”一词,有一种说法取自于我国古代瓷器名镇“昌南”的音译。
昌南镇就是有“瓷都”之称的()A.湖北汉口镇 B.广东佛山镇C.江西景德镇 D.河南朱仙镇2.宋仁宗嘉佑四年,一度废止茶叶专卖,改行“通商”办法,商人直接向茶农购买茶叶,进行运销。
这表明()A.商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B.商人经商环境有所改善C.民间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D.商业服务设施更加完善3.北宋初年,统治者非常注重朝贡的政治、军事意义,而置朝贡的经济利益于不顾;至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市舶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一变化反映了()A.南宋统治者采取务实政策 B.传统朝贡贸易体制已动摇C.南宋统治者注重贸易管理 D.官方贸易让位于民间贸易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则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有“四百四十行。
”这反映了南宋()A.商业发展已经超过农业 B.发展商业以增加税收C.政府管理商业日趋混乱 D.商品经济的高度紧荣5.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嘉祐三年,即增加到2200万贯;此后虽有所变化,但平均每年总在1000万贯左右。
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对外贸易萎缩 B.土地兼并严重 C.商品经济繁荣 D.农业生产衰退6.《宋史》载:宰相薛居正之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
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相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
这反映出,在北宋()A.封建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B.男尊女卑的观念发生改变C.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D.婚姻观受到商品经济影响7.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绍兴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A.商业税率比较低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商品经济占主导 D.特色手工业市镇的兴起8.南宋临安城“保佑坊前孔家头巾铺、沙皮巷孔八郎头巾铺都卖头巾。
李家丝鞋铺专卖上好鞋子,彭家专卖油靴。
中瓦子前徐茂之家扇子铺。
喜欢时尚的顾客会往周家选购折扇;至于要买画团扇,陈家的店铺是个更好的选择。
”由此可知宋代()A.城市布局固守市坊分离传统 B.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C.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9.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交子”铁钱在市场流通。
后来还发行了会子,会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子。
交子、会子的发行()A.取代了原有货币 B.规范了商业行为C.推动了商业发展 D.增加了政府收入10.有研究表明,北宋“开封的人口在百万以上,坊、市制度已被打破,工商业者临街开店,大小商号鳞次栉比,有6400余家。
”“实行禁军制,都城地区集中了80万禁军,军器监拥有工匠八千五百人,杂役兵超过一万人。
”这反映了()A.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 B.军队战斗力的增强C.政府放弃重文轻武政策 D.封建剥削异常沉重11.北宋铸币量很大,最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后其发行权为政府掌握,发行量不断增加。
这主要在于当时()A.商品经济的发展 B.铜矿开采的减少C.印刷技术的进步 D.政府抑商的松弛12.在今之东亚的日本,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北非的埃及等国家、地区都有发现中国的宋代陶瓷。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宋代()A.航海技术的发达 B.抑商政策松动C.制瓷业技术成熟 D.民营手工业崛起13.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宋明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上列图片可以说明当时()A.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B.海上丝绸之路兴盛C.中外交流不断发展 D.伊斯兰教开始传入14.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二鼓以来,不得禁止”。
(摘自《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这表明宋代()A.开始出现夜市 B.不再监管商业 C.商品经济发达 D.出现多个市镇15.《宋代城市游民研究》一文中写道:“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期,与前代相比。
城市的经济功能更加凸显。
”这主要是因为宋代()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农业失去基础地位C.打破了坊市界限 D.城市人口日渐增多16.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汇总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
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序号内容出处1 “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
”苏轼《东坡全集》卷二四2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3 “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A.商品经济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C.民族交融加强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17.图1是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的拓片。
“交子”出现于()图1A.春秋 B.秦朝 C.魏晋 D.宋朝18.“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代的沉船。
这艘船当时满载货物从我国的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在前往东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
据报道,截至2019年3月20日,出土文物已达14万余件,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这些出土的文物中,会大量存在()①瓷器②纸张③铁器④丝绸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臣以为亟定其制,而通计天下若干人为士;足以副在官之吏,若干人为农,三年足有一年之储;若干人为工,足其器用;若干人为商贾,足以通货而已。
尊儒尚学,贵农贱商,此皆事业之要务也。
”——摘自《晋书·傅玄传》材料二唐太宗曾经对房玄龄说:“朕设此官员以待贤士。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踰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到唐玄宗时已经说出“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到唐僖宗时情况更有了很大变化,如长安商人王酒胡就曾受唐僖宗邀请赴宴。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材料三从《东京梦华录》可看出北宋城市和唐时面貌大不相同。
在汴京,街面店铺、作坊、旅馆、50余炉的饼铺、二三层楼的酒家(官营或私营都有),与住宅、寺宇杂然并见。
很多大城市里每日天未明到深夜,甚至通宵都有营业。
夜市上除了有大众化的食品和用品,便于夜间“勾当公事”的人和一般平民购买食用。
批发商业的组织形式在北宋也有新的发展。
“行”不但是批发交易的场所而已,并且是一种新起的批发机构。
在城市内外河畔桥头交通方便之处或街道广场上都有各种“行”的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在古代中国长期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晚唐以来,江南经济区日渐崛起,至宋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太湖流城“上四一亩,收五六石”,“虽其四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宋太祖即位之初便拟定“薄税敛”以奖掖商人,仁宗年间订立放松政府专卖品管制的“海行条法”,后南宋朝廷又重申此令。
政府制定的各色税目,致使穷乡僻壤的农民也不得不入市。
仕官之人则“纤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业,日取富足”。
江南市镇不断兴起,“市井繁阜,商货幅辏”。
——摘编自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江南市镇兴起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度废止茶叶专卖,改行‘通商’办法,商人直接向茶农购买茶叶,进行运销”可知,宋代一度废止茶叶的专卖,允许商人买卖,说明政府放宽对商人经商活动的限制,有利于商人经商环境的改善,故选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政府税源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只能说明政府放宽对商人经商活动的限制,商人经商环境有所改善,但不代表民间经商方式不受限制,排除C项;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政府对茶叶市场的政策变化,没有涉及商业服务设施是否完善的问题,排除D 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至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市舶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可得南宋统治者采取务实政策,注重增加财政收入,故选A项;根据材料“至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可得宋代传统朝贡贸易体制未动摇,开始降到次要地位,排除B项;根据材料“至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市舶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可得南宋统治者注重增加财政收入,而非“贸易管理”,排除C项;根据材料“至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市舶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可得南宋朝贡贸易让位于市舶贸易,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南宋商业活动地区分散,不同于唐代长安商业店铺集中于东西市的特点,可知南宋时期商业活动更多,行业分工更细,反映出商品经济繁荣,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了唐代和南宋商业发展状况,没有与农业进行比较,不能得出南宋商业发展超过农业,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南宋商业活动地点不受限制,没有涉及政府发展商业以增加税收的内容,排除B项;商业活动区域广泛,不受限制,不能体现出政府没有对商业活动进行管理,排除C项。
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北宋时期的商业税收由450万贯到2200万贯,数额增量多,且总量大,由此可知商业繁荣,故选C项;商税增长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反映的是对外贸易的增长,排除A项;材料反映商业发展情况,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商税增长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所以农业生产也应该是兴盛的,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婚姻论财之风日益兴盛,因此出现士大夫争相求娶寡妇柴氏的现象,故选D项;材料强调婚姻重财的风气,看不出封建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婚姻观受到商品经济影响,不涉及男尊女卑的观念发生改变,排除B项;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排除C项。
7.【答案】D 【解析】图表中国家每年从会稽县曹娥、三界,余姚县石堰都能征购大量的盐,而从山阴县钱清收取的盐额非常的少,可知曹娥、三界、石堰成为产盐的特色手工业市镇,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税率,排除A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发生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中国古代以农业经济为主导,排除C项。
8.【答案】B 【解析】据材料南宋“孔家头巾铺”“李家丝鞋铺”“彭家专卖油靴”“徐茂之家扇子铺”“周家选购折扇”等可以看出宋代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故选B项;据材料“保佑坊前孔家头巾铺”可知坊中有市,且北宋已经突破坊市制,排除A项;北宋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晓市等,排除C项;材料强调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看不出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