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历史高考单元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归纳复习6
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方式二、西方与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差异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四点启示(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条件。
(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正是抓住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及科技革命都为我们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
(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近代官僚资本的垄断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大障碍。
当前建立公平、公正的经营投资环境,是推动我国民族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条件。
(4)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近代中国民族经济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是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依赖性强。
可见,民族经济若要发展,不但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健全的金融体制,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五、列表比较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六、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几个角度(1)从中国历史的角度: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看,近代以来的160多年,时间非常短暂,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定位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通过纵向对比,总结变化的特点,了解变化的原因。
(2)从近代化的角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政治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中国近代化的大背景之下,便于认识它发生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
(3)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近代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对社会生活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历史8上复习2015
线索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 “虎门销烟” √
√ (2)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 (4)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 新疆行省)√ (5)邓世昌 黄海海战
(6)义和团运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线索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
1、《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b、创办民用工业(19C70-90Y,“求富”)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最大)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c、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 派遣留学生
抗争: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兴起的中国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2、《辛丑条约》复指P29页
√√
时间:1901.9 签约:李鸿章—英俄美法奥德意日 内容:1、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东交民巷使馆界,允许…,不允许…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拆毁炮台,允许驻兵北京—山海关铁路沿线要 地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 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 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 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 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 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 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历程
3、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1840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1919 1949
鸦片 战争
清朝 晚期
中华 民国 临时 政府
北洋 军阀
南京国 国民 民政府 政府 覆亡
社 会 性 质 :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1、概述近代前期外国列强对中国发 动的四次侵略战争以及中国人民进 行的反抗斗争,熟练说出三大条约 及其影响。 2、说出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懂得弱国 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3、学会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复习归纳 类似的知识。
我们把《侵略与反抗》 这个单元归纳为一条线索, 两个方面,三大条约,四 次侵略战争,五篇课文, 进行记忆
世界背景 侵 略 扩 张
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工业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9月—1895年4月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关天培
鸦片战争期间 壮烈牺牲
左宗棠
万里出征,抬棺出战, 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 第一功臣 1884年新疆建省
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
李秀成
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在青 浦、慈溪抗击洋枪队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廊坊阻击战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南京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 大大加深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 建社会
条约名称
1858《瑷珲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60、1864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高中历史总复习课堂笔记——中国近代史
序中国近代史概述一、含义和分期1.含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分期:184019191949年鸦片战争爆发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前期基本线索和社会主要矛盾1.基本线索:①反帝反封斗争,实现民族独立;②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近代化.*专题:①资本主义的侵华史;②下层人民的革命斗争史;③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史;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⑤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史.2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沦落:“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②进步:“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③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殖民地”是政治的,“半封建”是经济的。
两者都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内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后,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各个阶段分期:♎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半殖半封社会形成时期(19世纪6、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半封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1919-192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重要事件:1.鸦片战争(1840-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4.新思潮的萌发(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阶段特征殖民者用战争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对主要矛盾;晚清开明士大夫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萌发;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朝政局也发生大变动.二、重点解读1.鸦片战争(1840-1842)P1-10直接目的: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3)性质:英国侵华战争.(4)中国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②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③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5)影响:①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A.政治上: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丧失.B.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附庸.②西方势力的侵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发展.A.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遭到削弱.B.经济上:中国闭关状态被打破,开始面向世界。
2015届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
评价Biblioteka ①先进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 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 切的愿望和要求,而且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所以 根本没有实行。
没有实行
结果
①⑴客观上:没有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②主观上: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 的规定都是空想,无法实施; ③根本上: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 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 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 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C.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 a.兴办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的“江 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等 • b.兴办民用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 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 c.建立近代海军,成立海军衙门,构建近代海防;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海军 • d.创办近代教育,新式学堂并派遣留学生。
• b.―买办”,是战后出现的那些帮助欧美国与中国进行双 边贸易的中国商人; • c.民族资产阶级最早产生于60年代,大多由官僚、商人 和地主分化而来。
– ⑤社会生活上:战后,西方的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 国,并逐渐向内地渗透。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 *鸦片战争期间,沿海爱国军民(如“三元里抗英”) 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在此历史阶段中,较为典 型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是太平天国运动。 • 1、原因:
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近代史部分中国近代史部分第⼀单元复习导航:⼗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命和⼯业⾰命后强⼤起来的西⽅列强开始侵略中国。
从此,中国⼀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与此同时,中国⼈民进⾏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争。
1. 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及虎门销烟图1839年6⽉,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在⼴东虎门将从英美商⼈处缴获的鸦⽚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胜利。
意义: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焰,表明了中国⼈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
为世界禁毒⽇(6⽉26⽇)的起源。
2. 识记鸦⽚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时间:1840年6⽉,英国舰队封锁珠江⼝进⾏武装挑衅,鸦⽚战争爆发。
1842年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中国割让⾹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岸;④英商在华进出⼝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在鸦⽚战争形势图上记住⾹港、⼴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南京七个地点要素。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3. 理解鸦⽚战争的影响从三个⽅⾯的变化来理解鸦⽚战争的影响:①鸦⽚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变化);②鸦⽚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盾变为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盾(社会最主要⽭盾变化);③从鸦⽚战争开始,中国⼈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中国⼈民⾰命资本主义争任务变化)。
鸦⽚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识记第⼆次鸦⽚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1860年,英法联军⽕烧圆明园。
从圆明园残迹图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忘国耻,要把祖国建设富强”等道理。
5. 识记俄国侵占我国北⽅150多万平⽅公⾥的领⼟第⼆次鸦⽚战争期间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侵占我国北⽅150多万平⽅千⽶(公⾥)的领⼟,是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最多的国家。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封建 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 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 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优势地位。 ②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中国 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它的大部分同外国 资本主义和该国封建主义或多或少都有联系,没有成为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软弱,不可能冲破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 ③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仅强大,而且根深蒂 固。他们和中国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但操纵了中国 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 要地。
一、政治:
(一)鸦片战争:
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2)《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除割地赔款外,美国获得了《南京条约》中的一切特权。, 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准许美国人在五 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教堂、医院。同时规定,十二年后可 以修约,为列强向中国索取更多特权埋下隐患。
第一单元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19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
19世纪中期(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 阶段特征 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社会在屈辱中开始向 近代化迈进。
政 治 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 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 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 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 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 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新思想的主流。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民 众的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化。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总结复习课件25
• ③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 __________。
• (2)概况 • ①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 ②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 世纪初普及。 • ③公共交通 天津 • a.1906年,________创办了有轨电车交 通系统。 北京 • b.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 • c.1969年______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 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第一条 • d.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理教材· 基础 化
对应学生用书P82 习要点 夯基础
•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等级森严 •美观 (1)趋势:由拘瑾、保守、呆板、 平民化 ___________逐渐向______、适体、方便、 __________转变。
• (2)表现
通常服饰是_____________。 西装 中山装 鸦片战争后, _____传入中国。 辛亥革命后, _______ 大为流 旗袍 行。 列宁装 连衣裙 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 展。 军装 改良后的_____受到欢迎。
• 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总趋势和 原因 • 1.总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化 和走向世界。 • 2.原因:(1)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政治 环境、社会形势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变化,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 • (2)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
• • • • •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特点 速度 ①更迭 _______ 加快。 城市 乡村 ②在_____较显著,在_____则迟缓得多。 并行应用
• (3)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 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 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 (4)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新中国 的成立与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对社会 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 • (5)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巨 变的根本原因。
[精]2015-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部分[学生用书]
中国近代史部分必修一政治史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①英国侵华的根源: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打开中国市场。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应危害:《南京条约》1842危害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赔款 2100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其他权利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
便于外国商品输出。
③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
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社会革命任务(对象)的变化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南京条约》附件即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主要内容为:a、“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英国取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b、英国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
英国获得了在通商口岸居住及租地权。
c、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人(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原因:主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因:列强修约遭到拒绝①《天津条约》《天津条约》1858危害割地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航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内河行驶主权),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其他权利允许英国公使进驻北京列强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成为外国人到中国各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天津条约》内容记忆方法——“一开二赔三外”:“一开”——增开十处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高三第一轮复习
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 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 体制,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 的主要军事力量。曾国藩同时又借助了安 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 首领李鸿章。 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了清廷与各地其他起义军的作 战,挽救了清王朝,但是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 格局。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 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 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 当时他的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除了曾国藩外,还有曾国荃,左宗 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 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 物一手发起。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 雄。 。“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凤凰网昨日(2012年10 月5日)披露:因为 “国民洗脑教育”和 “的“深港富豪双非城” 发展计划(港特区的新 界东北发展计划),香 港多个团体激烈提出 “香港独立” ,涌现了 激烈的香港独立潮。
材料一
一八四二——一八四五年英国对华输出情况 1842年 969,381镑 1843年 1,456,180镑 1844年 2,303,617镑 1845年 2,394,827镑 1846年 1, 326, 000镑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割让香港岛;
⒉主要 内容
《中英南京 不仅破坏了中 条约》签订 国的领土主权, 地点(1842)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D.英人可在通商口岸租地 建屋.
⑤附件内容: 使中国开始丧失 关税自主权,为 A.进出口税率为值百抽五; 外国资本主义对 B.领事裁判权; 中国的经济掠夺 C.片面最惠国待遇; 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试题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试题试题一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主义的腐朽。
()标准答案:错2.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标准答案:错3.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史实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之后()标准答案:错4. 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化主要指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
()标准答案:错5.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标准答案:对6.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标准答案:对7.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主要指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标准答案:错8.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标准答案:错9. 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标准答案:对10.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标准答案:对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0.0)11.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标准答案:DA. 官僚买办资本家B. 农民阶级C. 民族资本家D. 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12.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标准答案:DA. 龚自珍B. 林则徐C. 洪仁玕D. 魏源13.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标准答案:C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中法马尾海战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14.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复习资料第⼀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民的抗争1、中国是怎样⼀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A、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次鸦⽚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进⼀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1894-1895年,⽇本发动甲午中⽇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1900-1901年,⼋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签订《⾟丑条约》,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的抗争典型:(他们都是民族英雄)A、1839年6⽉,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图),表明了中国⼈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
B、在甲午中⽇战争中,邓世昌⾎战黄海,壮烈殉国。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及其影响:①中国割让⾹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中国⼈民的负担③开放⼴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岸。
——使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也更便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④英商进出⼝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4、鸦⽚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三个变化⼀个标志):①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主要⽭盾的变化:战前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盾,战后则是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盾。
③中国⼈民的⾰命任务的变化:既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④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命的开端。
5、第⼆次鸦⽚战争(1856-1860年)A、1860年,英法联军⽕烧圆明园。
B、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150多万平⽅公⾥的领⼟,是近代侵占中国领⼟最多的国家。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总结复习课件15
• (3)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 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 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因此答主观题可适 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 “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 而“深度”要适可而止。 • (4)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
第 八单元
单元总结
知识网络总览
应考能力提升
•知识络网总览
•应考能力提升
• 一、时空定位
• 二、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演变
建国初 1953年起 1958年的 的土地 的农业合 人民公社 改革 作化运动 化运动 1978年 后的家 庭联产 承包责 任制 人民公 社化的 经验教 训十一 届三中 全会作
• 第二是一定要注意答题区域。有不少考生 答题的时候粗心大意,如:把36题的答案 写在37题的答题框内,把38题的答案写在 39题的答题框内。这种试卷如果被阅卷人 员发现了,一般会被当做问题卷提交到组 长那里,由组长调看其他题目的答题情况, 如果确实是答错了区域,也会协调一下评 阅。但问题是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 有时候阅卷人员一不留神就会直接给零分, 而不把它当成问题卷提交。这样就造成了 失分,非常可惜。
1958年的 1978年后的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 化运动 包责任制 在坚持土地 公有制的前 提高公有 提下,改变 化程度, 经营管理方 扩大公有 式,实行分 化规模 户经营、自 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 了农民的积 结果严重 极性,解放
中国近代史复习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㈠鸦片战争(1840—1842)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⑶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⑷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⑸结果: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影响(危害)⑹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从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⑺“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⑴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⑵侵略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⑴日本发动战争目的(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⑵过程:①黄海大战: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旅顺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影响(4)《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更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⑴目的: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2)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第二次遭劫)。
(3)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内容、影响)(4)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5)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已成“洋廷”)。
㈤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⑴从《南京条约》的签订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总结复习课件8
• 2.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方法 • (1)筛选法
• 根据题目的基本要求,把四个备选项一一 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 • (2)简化法
• 有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复杂化, 这时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划分 出题干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 分析备选项。
• (3)换位法
• 有的题干中的词语是我们平时不经常接触 的,此时可以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换位 思考。如“功绩”换成“积极作用”, “重大举措”换成“重大措施”等。 • (4)排除法 • 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查的知识模糊 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缩 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知识网络总览
应考能力提升
•知识络网总览
•应考能力提升
• 一、时空定位
• 二、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背 景 丞相制度废除后,皇 帝政务繁忙 人选与权力都由皇帝 钦定 内阁职责只备顾问; 明成祖后,职权越来 越大,不但“参与机 务”,而且成为国家 中枢机构,形成内阁 产 生 方 式
• 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 确定答题方向;
• 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 晰答题范围; • 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 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 • 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点的内 涵和外延。
• (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 症下药。 • 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 识; • 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 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 辑联系; • 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 属、对立关系。
明朝内阁
西方内阁
由英王最高咨询机关枢 密院演变而来 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内 阁首相由议会中占多数 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 领袖担任,由内阁首相 组织内阁 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 议会负责,首相(总理) 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 务,任免内阁成员及政 府高级官员,制定和执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材料一:1793年7月,马嘎尔尼使团乘“狮子号”抵达天津大 沽口外。中国官员隆重迎接,送上大量礼物和食品。英国使团 副使斯当东的记述甚为详细:由于礼物太多,船上空间狭小, 只能收下一部分,而“以后无需提出请求,大批免费供应的物 资源源不断送来” 。这个排场的见面礼,让英国人大感意外, 因为按照他们的外交惯例,除特邀外,一般使团的出访费用都 是自理的。英国人带来了最新的发明:蒸汽机、棉纺机、梳理 机、织布机,还有当时英国最大的“君主号”战舰模型。英国 人本以为清朝贵族会感到惊奇,乾隆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这些不过是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马嘎尔尼还给 清政府赠送了榴弹炮等火药武器,但是当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时,英国人才发现,几十年前赠送的大炮和炮弹都完好 无损地摆放在那里——它们从未被使用过。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近代前期 近代后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几条线索: 1、西方列强的侵略;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俄 战争→ “一战” → 抗日战争 2、中国人民的反抗探索;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短暂 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萎缩
领事裁判权 从它本身的性质和含义来看,这是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 国司法管辖的一种特权。然而这并非是指他们可以不遵守中国 的法律,清政府曾提出领事裁判权只是一种根据外国在华侨民 本国的法律,由他们各自本国的驻华官员按照他们本国所准许 的司法程序来确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特权。总理衙门也曾明 确表示外国人应和中国人一样遵守中国的法律,如果违反应按 照他们本国对类似案件所规定的法律予以惩罚。 然而实际上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建立的领事裁判权 制度恰恰相反,它 “乃是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 约中所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它的主要内容是:凡在中国享有 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 论其发生任何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诉讼 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 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其本国法律裁判”。Fra bibliotek表 现
第二部中国近代史分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辛丑条约》 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 (1)时间: 意、奥等国签订。 (2)主要内容: 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军事:清政府拆毁 大沽 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 东交民巷 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交: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 了中国的主权;战争赔款被转嫁到人民头上,给中国人民增加了 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使北京门 户大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侵略,这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和国防安全;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考预测
4.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A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 响。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改订条约 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19世纪80年代中俄《 》 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中考预测
1 .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B )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的暴行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禁毒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各条款的危害以及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 危害: ①割香港岛——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英国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便 利了英国对东南沿海的控制和侵略; ②赔款2100万元,开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勒索赔款的先(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 负担; ③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列强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 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 商品销售市场; ④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 而成为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工具; ⑤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便利了列强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 ⑥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⑦准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为列强在华建立“租界”提供了口实 也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同时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单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 (19世纪40-60年代)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像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 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 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国战败的8年
英国输华总值
1820年
1827年
中国输英总值
1831年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40200箱 35445箱
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 12576箱
20331箱
7889箱 4000箱
1799年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
1839年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 未闻炮声震地; 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 不见烟火冲天。”
B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 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B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近 代中国农民阶级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 A.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B.表达了反抗列强侵略的诉求 C.提出了建设近代化国家的设想 D.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D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新特点: 反封建的同时也反侵略; 受到西方的一定影响,其领导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在国际上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朝田亩制度》的产生根源及其评价: 根源: 鸦片战争后人民深受双重压迫,负担沉重——社会根源; “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历史根源;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阶级根源。 评价: 具有革命性(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的斗争精神,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 有制,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借用西方宗教中的平等思想,冲击了传统的 封建礼教、纲常和清王朝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具有空想性(经济上的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现;政治上的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 权的封建等级化而成为泡影)和落后性(追求封建的小农经济社会违背了历史 发展潮流;绝对平均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其革命缺乏先进的政治、经济、思 想基础,必然使革命潜伏着内部的隐患和失败的危机)。
B
B
洪仁玕与林则徐、魏源思想的异同: 相同: 都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反对外来侵略,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但都未付诸实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 不同: ①洪仁玕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而林则徐、魏源只 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制度,并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 ②洪仁玕主张中外平等往来,而林则徐、魏源则认为中外对立; ③洪仁玕主张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最终推翻清朝的统 治,而林则徐、魏源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C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 终以英国获胜,中国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 的条件之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 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④战争结局与战前指导直接有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理由
项目 继续 目的相同 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
性质相同
手段相同 影响相似 扩大 侵略国家 侵略时间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战争手段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 1840——1842年 英法联军 1856——1860年
侵略区域
战争影响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及评价
林则徐 背景 派别 目的 主张 活动 意义 局限性 魏源
林则徐 背景
魏源
①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②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③ 先进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中被西方洋枪洋炮惊醒,萌发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地主阶级抵抗派 抵抗西方列强侵略 师夷长技以制夷
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群众基 础
特点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因 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绝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 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史学家认为:“魏源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 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 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 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 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法国对华远征军的一名翻译官曾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 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 有条不紊。该行径发生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天津条约》内容的危害: ①外国公使进京,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控制和监视,使清朝中央政府开始 走向半殖民地化; ②增开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到内地; ③外国兵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破坏中国的内河航运权; ④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⑤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北京条约》内容的危害: ①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带; ②割九龙半岛给英国,进一步增强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侵略势力; ③准许华工出国,便利了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 ④增加赔款,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 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A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新”在何处? ①冲破了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开眼看世界”。 ②抛弃了陈腐观念,承认西方的先进,主张“师夷长技”,引导人们注意世界 形势的变化。 ③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道,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对时局变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地主阶级 清政府,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另一方面顽固地坚持旧的传统, 拒绝任何改革
沿海区域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深
深入到内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相同点 性质 结果 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都没有付诸于实施
《资政新篇》
不同点
产生背 景
经济主 张 代表趋 势
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 基础上消灭私有制 不符合历史潮流
影响: 政治: ① 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革命任务变化: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③ 革命性质变化: 中国从此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 产地;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材料一 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洋货 涌入中国市场。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纱、洋布、洋棉“其 质即美,其价复廉”,因此,“江浙之布不复畅销”“闵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 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业为业的乡村, 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二 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 茶大量出口贸易,刺激了丝、茶生产的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 使中国丝、茶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瓦解着自然经济。 ①、概括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现象。 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材料二: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②、归纳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实质问题: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影响: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附庸
派别 目的 主张
活动
设立驿馆,翻译外国书报刊, 《各国律例》; 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 一步系统介绍西方的地理志)
编写《海国图志》 (介绍西方最详实的历史地 理专著)
意义 局限性
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迈出了近代 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从“师夷”的内容看:停留在技术层面,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 从“救亡”途径上看:局限于著书立说,未付诸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