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醉翁亭记》
中考总复习《醉翁亭记》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醉翁亭记》知识梳理(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北宋代文学家。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死后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2.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是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丰乐亭记》。
3.本文体裁是记。
全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
二.解释加点字的含义2环.滁皆山也:环绕林壑.尤美:山谷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渐闻水声潺潺..:流水声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倾泻。
从。
有亭翼然..:象鸟张开翅膀一样临.于泉上者:靠近作.亭者谁:建造名.之者谁:命名饮少辄.醉: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得.之心:领会而寓.之酒也:寄托。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要点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要点下个学期,我们初中生的小伙伴们就要为中考做预备了,醉翁亭记作为重点考点怎能不好好复习呢,下面就跟我一起来好好复习《醉翁亭记》吧。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要点《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转变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画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
死后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一、重点词语解释环滁皆山也环:环绕林壑尤美尤:尤其,特别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密的样子深:幽深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于:从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作亭者谁作:修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名之者谁名:命名太守自谓谓: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寓:寄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像那霏:雾气云归而岩穴暝归:聚集暝:昏暗。
晦明转变者或暗或明,转变不一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开放佳木秀而繁阴佳:好的秀:茂密,繁茂山间之四时也时:季伛偻提携伛偻:腰背弯曲,这里之老人往来而不绝者绝:断绝酿泉为酒为:酿造泉香而酒洌洌:清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蔌:菜蔬杂然而前陈者陈:摆放非丝非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射者中,弈者胜射:投壶弈:下棋觥筹交叉觥:酒杯苍颜白发苍:苍老颜:脸色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已而夕阳在山已而:不久树林阴翳翳:遮盖。
太守乐其乐乐:以为快乐。
乐:快乐。
醒能述以文者以:用文:〔文章〕述:记述太守谓谁谓:为,是。
二、重点〔句子〕的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密,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
《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大梳理《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一、原文及词语解释环(围绕)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在山上)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的人)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在)此,饮少辄(就)醉,而(表递进关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关系)林霏(雾气)开,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香花)发(开)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四季)也。
朝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四时(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背弯曲,指老人)提携(指代孩子),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到)溪而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
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投壶)者中,弈(下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面容)白发,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
树林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表转折关系)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以……为乐)其乐(乐趣)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常考文言文《醉翁亭记》重点知识点汇总
常考文言文《醉翁亭记》重点知识点汇总重点文言文《醉翁亭记》一、文常积累欧阳修:字丞跳,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人,北宋文学家。
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
二、理解性默写(1)写"醉翁"别号由来的句子: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是山间之四时也。
(3)文段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体现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文段写琅班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醉翁亭,接着解释亭名的来由,其中跟文章的脉络关系最密切的一句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全文的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
1 .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容人有别的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水落石出(形容事情真相大白)2 .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生活愁绪的复杂感情。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4 .第三段向我们展现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5 .第四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
先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与民同乐。
6 .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写了"乐"的几种情境?(1)禽鸟之乐;(2)游人之乐;(3)太守之乐。
文言文《醉翁亭记》考点整理
文言文《醉翁亭记》考点整理一、词类活用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之者谁?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一词多义: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倒装句: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译: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弯着驼背的老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判断句:①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一、基本知识(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1.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
[谓](1)称作,叫作;(2)是。
2.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
3.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
今义:多指提拔。
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
形容真相大白。
【觥(gōng)筹交错】觥,酒杯。
筹,酒筹。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常规词语[环]围绕。
[尤]尤其。
[蔚然]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回]曲折、迂回。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靠近。
[开]这里指消散。
[辄(zhé)]就。
[意]情趣。
[寓]寄托。
[霏(fēi)]雾气。
[归]聚拢。
[暝(míng)][晦]昏暗。
[芳]香花。
[发]生长、开放。
[时]季节。
[负]背。
[伛(yǔ)偻(lǚ)]驼背。
[洌]清澈。
[肴(yáo)]荤菜。
[蔌(sù)]菜蔬。
[杂然]纷纷地。
[陈]陈列,摆放。
[丝竹]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丝竹指音乐。
[弈]下棋。
[酣]尽兴地喝酒。
[颓然]原意时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已而]不久。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述]记述。
二、阅读探究1.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3.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醉和乐有什么关系?醉乐统一。
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解析版)
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土,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⑴[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⑵[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⑶[蔚然],茂盛的样子。
⑷[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⑸[回]曲折、回环。
⑹[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⑺[临]居高面下。
⑻[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⑼[意]意趣,情趣。
⑽[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心间,寄托在酒上。
⑾[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⑿[霏]弥漫的云气。
⒀[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⒁[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⒂[暝]昏暗。
⒃[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⒄[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⒅[芳]花。
⒆[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⒇[秀]茂盛。
(21)[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22)[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23)[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24)[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25)[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26)[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27)[洌]清。
(2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29)[蔌]菜蔬。
(30_[陈]陈列,摆开。
(3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32)[酣]尽兴地喝酒。
(33)[丝]弦乐器。
(34)[竹]管乐器。
(35)[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6)[弈]下棋。
(37)[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8)[觥]酒杯。
(39)[筹]酒筹。
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40)[苍颜]苍老的容颜。
(41)[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
欧阳修《醉翁亭记》字词知识点梳理归纳
欧阳修《醉翁亭记》字词知识点梳理归纳欧阳修《醉翁亭记》字词知识点梳理归纳《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字词知识点梳理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字词注解1. 环:环绕。
2. 皆:副词,都。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而:表并列。
10.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1.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潺潺:流水声。
13. 而:表承接。
14. 酿泉:泉的名字。
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5. 回:回环,曲折环绕。
16.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7. 然:......的样子。
18. 临:靠近。
19. 于:在。
20. 作:建造。
21.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3.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4. 曰:叫做。
25. 辄:就。
26.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7. 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8. 乎:相当于“于”。
29. 得:领会。
30. 寓:寄托。
31.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
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 开:消散,散开。
33. 归:聚拢。
34. 暝:昏暗。
35. 晦:阴暗。
36. 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37. 芳:香花。
38. 发:开放。
39.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40. 秀:茂盛,繁茂。
41.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复习18:醉翁亭记-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3)晦明变化者 (4)野芳发而幽香
晦明:或明或暗 芳:香花
(5)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繁茂
2. 句子翻译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
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翳:遮盖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F】:离开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F】:以……为乐
(4)太守谓谁
谓:为,是
2. 句子翻译
(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到处叫。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 的,是太守啊! 3. 句子朗读节奏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 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太守和客人来这里饮酒,喝一点就醉了。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首页
目录
尾页
知识梳理 金题演练
全文梳理
1. 词语解释
(1)临溪而渔
临【F】:到
渔【F】:捕鱼
(2)泉香而酒洌 (3)杂然而前陈者
洌【F】:水(酒)清 陈:摆开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间
颜:脸色苍老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要点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要点《醉翁亭记》中考复习要点《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
死后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一、重点词语解释环滁皆山也环:环绕林壑尤美尤:尤其,格外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深:幽深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于:从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作亭者谁作:修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名之者谁名:命名太守自谓谓: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寓:寄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像那霏:雾气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暝:昏暗。
晦明变化者或暗或明,变化不一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开放佳木秀而繁阴佳:好的秀:茂盛,繁茂山间之四时也时:季伛偻提携伛偻:腰背弯曲,这里之老人往来而不绝者绝:断绝酿泉为酒为:酿造泉香而酒洌洌:清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蔌:菜蔬杂然而前陈者陈:摆放非丝非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射者中,弈者胜射:投壶弈:下棋觥筹交错觥:酒杯苍颜白发苍:苍老颜:脸色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已而夕阳在山已而:不久树林阴翳翳:遮盖。
太守乐其乐乐:以…为快乐。
乐:快乐。
醒能述以文者以:用文:文章述:记述太守谓谁谓:为,是。
二、重点句子的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醉翁亭记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醉翁亭记一、词类活用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意动用法。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4、山行六七里。
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5、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形作名。
二、古今异义1、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
三、重点实词: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
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觥,酒杯。
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意:情趣。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17、辄:就18、弈:下棋。
第12课《醉翁亭记》知识点整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醉翁亭记》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二、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1.环滁/皆山也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7.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重点字词解释: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
2.望之蔚然..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秀:秀丽。
..而深秀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于:从。
4.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靠近。
5.名.之者谁名:命名。
6.饮少辄.醉辄: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寓:寄托。
9.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雾气10.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
暝:昏暗。
11.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明或暗,变化不一。
1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回家。
从:跟从。
13.野芳发..野芳:野花。
发:开放。
秀:枝叶繁茂。
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阴: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14.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5.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
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小孩。
16.泉香而酒洌.洌:水清。
17.山肴..野蔌.山肴:野味。
蔌:菜蔬。
18.列:陈列,摆开。
19.宴酣之乐:宴中欢饮的乐趣。
酣:尽兴地喝酒20.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丝、竹:指音乐。
21.弈.者胜弈:下棋。
22.觥筹..交错觥:酒杯。
筹:酒筹。
23.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倒下的样子。
乎:于。
24.树林阴翳.翳:遮盖。
25.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
《醉翁亭记》中考知识点大梳理一、内容梳理1、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为滁州知州。
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常去滁州城外琅琊山游玩,与山中智仙和尚结为英逆之交。
2、齐全文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写作特点:①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②层次清晰,井然有序。
全文共同21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交意转折的标志。
③语句骈散结合,加强丁韵律美,全文共用21个“也”,25个“而”,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二、原文及词语解释环(围绕)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在山上)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的人)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在)此,饮少辄(就)醉,而(表递进关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关系)林霏(雾气)开,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香花)发(开)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四季)也。
朝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四时(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背弯曲,指老人)提携(指代孩子),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到)溪而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
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别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间也。
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一样,而乐亦无量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拔,来往而不停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但是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织,起坐而吵闹者,众宾欢也。
苍颜鹤发,寂然乎此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斜阳在山,人影凌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内容梳理】一、文学知识: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函集》,作者是北宋有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主题思想:本文描绘醉翁亭的艳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画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川以排解遭到打击的复杂感情。
三、构造梳理:第一段,引入:亭的周边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有亭翼然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第二段,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归为“乐亦无量”第三段,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第四段,写归:太守归,来宾从→游人去,禽鸟乐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四、其余重点:1、请写出贯串全文主线的句子。
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述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中心又是什么?四幅。
《醉翁亭记》重点考点
《醉翁亭记》重点考点一、背景和作者介绍《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之一,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政治家。
欧阳修一生参与政治、文学、史学等领域的活动,深受当时的官场风气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晚年所写,以自述的方式记录了他与朋友们在醉翁亭畅饮、畅谈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二、作品内容简介《醉翁亭记》描写了欧阳修和友人在醉翁亭畅谈的情景。
欧阳修通过亲身经历,以饱满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畅饮欢乐文章一开始,欧阳修描述了自己和朋友们在醉翁亭畅饮的场景。
他们痛饮美酒,畅谈人生,尽情享受着醉酒和欢声笑语带来的愉悦。
这一部分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们的快乐、豪放的生活态度。
2.人生感悟接下来,文章转入欧阳修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以“醉翁”自喻,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浮躁与迷惘的态度。
欧阳修通过回忆曾经的学业、仕途经历等,对社会风气、名利之间的抉择进行思考,提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名句。
这部分内容触及了人们共同的人生困惑和追求。
3.人生境界文章的结尾,欧阳修通过对醉饮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
他认为人生就像醉饮,不必追求功名利禄,应该放下欲望,以淡泊、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以达到内心的安宁和人生的无悔。
三、重点考点1.文学手法《醉翁亭记》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排比等,使文章具有丰富的音乐性和修辞效果。
此外,作者运用了自叙述的方式,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和情感的真挚。
2.人生哲理《醉翁亭记》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言语,以及作者自身的思考和感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
读者可以通过品味欧阳修的思想,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
3.社会背景欧阳修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醉翁亭记》也不例外。
通过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的言行,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尚、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中考重点文言文《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中考重点文言文《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中考重点文言文《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环(chù) 林壑(hè)琅琊(láng yá) 饮少辄醉(zhé)岩穴瞑(míng) (yǚ lǚ) 酒洌(liè)山肴野(sù)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 颓然(tuí) 阴(yì)3、重点解词环:环绕着洲城。
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
冽,清。
山肴野:野味野菜。
,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
筹光错:,酒杯。
筹,酒筹。
阴: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遮盖。
佳木秀而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4、重点语句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
(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醉翁亭记》201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十一)(十一)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环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岩穴暝(míng)伛偻(yǔ 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3、重点解词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洌:泉水甜,酒儿清。
洌,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
觥筹交错:觥,酒杯。
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4、重点语句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
(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1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5、复习文章知识。
(1)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答:四幅。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
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一、词语解释: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环绕;:包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秀丽。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飞泻。
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
名之者谁:给……命名。
饮少辄醉:就。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云归而岩穴暝:聚集。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跟从。
吾谁与归:归依。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香花;滋长。
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
山肴野蔌:野味;菜蔬。
宴酣之乐:宴会喝酒的乐趣。
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弈者胜:下棋。
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于。
树林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太守谓谁:是。
二、句子翻译: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太守跟宾客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
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9)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
1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三、文章内容理解:《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
“乐”字贯穿全文。
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⒀、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
⒁、“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⒂、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⒃、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