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6-28
2007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美国科学家马里奥· 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和奥利弗· 史密斯 (Oliver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 埃文斯(Martin J.Evans),以表彰他们通过 应用胚胎干细胞向小鼠中引入特定基因修饰技术(通常被称为基因敲除技术) 方面所作的贡献。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筛选重组细胞策略的发明
Thomas和Capecchi曾指出同源重组的频率和随机整合频 率相比是 1/1000; Capecchi发明了一种用于鉴定胚胎干细胞是否包括完整 的插入靶基因的新方法——阳性-阴性选择策略;
基因敲除技术方法
合如 体图 小( 鼠左 ) 由 嵌 合 体 得 到 基 因 敲 除 的 纯 .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敲除技术方法 基因敲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
5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靶向的细胞基础—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estemeells,ESC)来源于胚胎 的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具有自我复制和多能型,能 够分化成来源于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各种细胞 类型,具有全能型; ESC的另一特性是当将一定数目的ESC注人囊胚期小 鼠的囊胚腔后这些细胞可以参与包括生殖腺在内的各 种组织嵌合体的形成; ESC是进行基因靶向研究不可替代的材料。
3
什么叫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 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 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又称为基因打靶 (gene targeting),是指通过DNA同源 重组定向地将外源基因插入宿主细胞染 色体DNA,从而使特定基因在细胞内或生 物活体内失活的过程。
2015-6-28
2015-6-28
基因敲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
意义这项技术的产生,为疾
病动物模型建立、动物克隆、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等 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开辟了广阔的 空间.
2015-6-28
随着基因敲除技术的发展,除了同源重组外,新的原理和技术也逐渐 被应用,比较成功的有。
发 展
RNAi(RNA interference)引起的基因敲除; 非同源末端连接(Non 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 Cre/LoxP[Cyclization re-combination protein/locus of crossing-over ( X ) in P1]、ZFN (Zinc finger nucleases) 和 TALEN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 等,都成功地在多个物种上实现了打靶 而且成为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重要而且常用的研究手段。 CRISPR /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nd CRISPR associated)系统作为一 种新型的打靶技术具有许多优越性不同于传统的打靶系统,成 为现在的研究热点。
2015-6-28
由于实验用小鼠主要来自于小家鼠的两个亚种,在 和人类共同生活的几十万年的历史中,相似的生活环境 致使两者在免疫调控和应激等生理过程方面有很多相通 之处.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同源重组原理
同源基因的重组原理在半个世纪前就已被揭示,乔舒 亚· 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由于该研究而获得 了 1958 年的诺贝尔奖。 之后的研究表明,在整个生物进 化中都贯穿着同源重组的现象。 马里奥· 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研究首次证明哺 乳动物细胞能够和外源DNA发生同源重组,同时反向证明 哺乳动物细胞具有高效的介导同源重组的酶系统。
source: http://developers.facebook.com/docs/authentication/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打靶的研究对象——小鼠
和人类基因组一样,小鼠基因组也编码约
个基因;
3源自文库000
据分析约99%的人类基因可以在小鼠基因组找到同 源基因,而这些基因的序列的整体同源性也在 90%以上;
2007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美国科学家马里奥· 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和奥利弗· 史密斯 (Oliver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 埃文斯(Martin J.Evans),以表彰他们通过 应用胚胎干细胞向小鼠中引入特定基因修饰技术(通常被称为基因敲除技术) 方面所作的贡献。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筛选重组细胞策略的发明
Thomas和Capecchi曾指出同源重组的频率和随机整合频 率相比是 1/1000; Capecchi发明了一种用于鉴定胚胎干细胞是否包括完整 的插入靶基因的新方法——阳性-阴性选择策略;
基因敲除技术方法
合如 体图 小( 鼠左 ) 由 嵌 合 体 得 到 基 因 敲 除 的 纯 .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敲除技术方法 基因敲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
5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靶向的细胞基础—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estemeells,ESC)来源于胚胎 的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具有自我复制和多能型,能 够分化成来源于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各种细胞 类型,具有全能型; ESC的另一特性是当将一定数目的ESC注人囊胚期小 鼠的囊胚腔后这些细胞可以参与包括生殖腺在内的各 种组织嵌合体的形成; ESC是进行基因靶向研究不可替代的材料。
3
什么叫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 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 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又称为基因打靶 (gene targeting),是指通过DNA同源 重组定向地将外源基因插入宿主细胞染 色体DNA,从而使特定基因在细胞内或生 物活体内失活的过程。
2015-6-28
2015-6-28
基因敲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
意义这项技术的产生,为疾
病动物模型建立、动物克隆、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等 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开辟了广阔的 空间.
2015-6-28
随着基因敲除技术的发展,除了同源重组外,新的原理和技术也逐渐 被应用,比较成功的有。
发 展
RNAi(RNA interference)引起的基因敲除; 非同源末端连接(Non 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 Cre/LoxP[Cyclization re-combination protein/locus of crossing-over ( X ) in P1]、ZFN (Zinc finger nucleases) 和 TALEN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 等,都成功地在多个物种上实现了打靶 而且成为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重要而且常用的研究手段。 CRISPR /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nd CRISPR associated)系统作为一 种新型的打靶技术具有许多优越性不同于传统的打靶系统,成 为现在的研究热点。
2015-6-28
由于实验用小鼠主要来自于小家鼠的两个亚种,在 和人类共同生活的几十万年的历史中,相似的生活环境 致使两者在免疫调控和应激等生理过程方面有很多相通 之处.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同源重组原理
同源基因的重组原理在半个世纪前就已被揭示,乔舒 亚· 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由于该研究而获得 了 1958 年的诺贝尔奖。 之后的研究表明,在整个生物进 化中都贯穿着同源重组的现象。 马里奥· 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研究首次证明哺 乳动物细胞能够和外源DNA发生同源重组,同时反向证明 哺乳动物细胞具有高效的介导同源重组的酶系统。
source: http://developers.facebook.com/docs/authentication/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打靶的研究对象——小鼠
和人类基因组一样,小鼠基因组也编码约
个基因;
3源自文库000
据分析约99%的人类基因可以在小鼠基因组找到同 源基因,而这些基因的序列的整体同源性也在 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