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提纲
绪论部分(重点)
1、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根本原因(论述题)
●结构体系的合理与技术发展
●木结构的优点
1. 取材方便——木材易于加工,利用工具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
卯等工序。
2.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
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
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
3.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
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
大的潜力。
4.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比石料快,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各
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
装。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
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劳动力与社会制度的发展
●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建筑态度、不同的对
技术方案选择的标准。
• 1. 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客观条件并不是使用和发展木结构的基本原因。
• 2 .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也不是决定在房屋建筑上使用木结构的因素。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同样可以调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
• 3. 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也不是决定在房屋建筑上使用木结构的因素。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同样可以调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
• 4. 中国建筑之所以长期采用木框架混合结构主要原因就是一直都被确认为最合•理的构造方式,是一种经过选择和考验而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
• 5. 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建筑态度、不同•的对技术方案选择的标准。
2、木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穿斗式与抬梁式(教材图片)
●穿斗架是由柱子、穿枋、斗枋、纤子、檩木五种构件组成。
3、单体建筑的构成名称
●平面构成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两种发展模式
穴居模式、干阑建筑
5、了解古代著名的建筑设计人物及作品
•完全相当与现代建筑师性质的专业人员古代是不存在的,但是肯定存在具有这门专业知识的各种有关人员,他们共同负起建筑设计之责。
•见于历史记载的对建筑设计有过卓越贡献的人物大致上可分成两类:
①工人出身的匠师
鲁班——春秋战国时期;李春——隋朝赵州桥;
②建筑工程的管理官员
杨延成——汉长安城、未央宫
李冲——北魏洛阳
宇文恺——隋大兴城、东都洛阳
阎立德、阎立本——唐朝
郭忠恕——宋朝崇文院、三馆、秘阁
喻浩——宋朝汴京城的开宝寺塔
李诫——宋朝《营造法式》
阮安——明朝北京城规划
蒯祥杨青蔡信徐杲——清朝故宫
雷氏家族——清朝圆明三园、玉泉山、香山离宫、热河行宫、三海、昌岭、惠陵等
第一章(重点)
各时期发展概况及特点(结合教材与课件)(论述题)
各时期发展概况及特点
雏形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至夏商时期,公元前6、7千年到公元前11世纪。
创立时期:
周代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相当于古埃及、西亚及希腊建筑时期。
成熟时期:
秦汉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相当于希腊式(Hellenistic)及罗马式时期。
融会时期:
融会外来文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3世纪至6世纪),相当于欧洲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建筑时期。
全盛时期:
隋唐时代(6世纪至10世纪),相当于欧洲拜占庭、罗马纳斯克及早期哥特式时期。
延续时期:
宋、辽、金、元时代(10世纪至14世纪),相当于欧洲哥特式建筑时期。
停滞时期:
明清时代(14世纪至19世纪),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建筑以及其后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时期。
第二章
1、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
●新建城市——先秦时期的诸侯城与王城
●依靠旧城建设新城——隋朝大兴城、元大都
●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南京城、北京城
2、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3、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的四个阶段
●城市初生期
●里坊制确立期
●里坊制兴盛期
●开放式街市期
第四章(重点)
1、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
●“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盛行高台建筑的阶段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结合的阶段
●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2、宫殿建筑计划总结的模式及古代主要都城中宫殿的布局特点
●历代宫殿建筑计划总结起来于是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中轴线排列建筑的“周
制”;一种就是两宫分立的“秦制”或“汉制”。
●周——六宫六寝对称布局;三朝制
●秦——高台建筑;写仿宫室;两宫分立
●汉——由需要而发展,多个离宫
●北魏——综合式的皇宫布局前市后朝
●隋唐——横向矩形三朝与两宫的合体
●宋——前三朝;后三朝
●元明清——中轴对称布局;皇宫与城市相呼应,成为整体;城市以宫城为主而组织
3、坛庙出现的时期
庙坛的出现起源于祭祀,出现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
4、坛庙的类型
●祭祀自然神
●祭祀祖先
●祭祀先贤祠庙
5、各朝陵墓的发展与明代陵墓的特点
●周——厚葬之风随奴隶社会的发展而兴起,《周礼》像制定房屋建筑一样按照等级
来规定陵墓的规模和形式。
●秦——活人殉葬较少,改用“俑”代替。
●汉——坟墓按照一定的制式,墓内开始建立墓室。
●魏晋南北朝——一反“厚葬”之风,佛塔盛行。
●唐——规模巨大的皇陵,皇陵由地宫与上宫组成。
●明清——陵墓建筑发展推往至建筑艺术的高度,陵区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美
配合。
陵区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各据冈峦,面向中心—长陵;
陵区入口起点石牌坊遥对天寿主峰;
使用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
为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神道略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
轴线长而富于变化,各单独陵墓的空间变化也很丰富
第五章
1、宗教建筑中佛教寺院的两种基本类型及特点
●寺院型与塔院型
2、了解佛教寺院的实例的名称与朝代(教材)
3、佛塔的主要类型
●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第六章
1、园林建筑中江南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差异
一、组成
•居住和朝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