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过程图文教程
模具设计进阶教程(1)
--#800--#1000--#1200--#1500)--鑽石膏精加工 (15um--9um--
6um--3um--1um)
模具设计进阶教程(1)
3.4 塑膠鋼材預硬性
淬 60 火 型 50
40
預 硬
30
型 20
10
一般用(雜貨)
多量生產用(汽車.電器)
PDS5 PDS3
DH2F NAK55 NAK80
模具设计进阶教程(1)
4. 合金元素之功能
Ni: 增加勒性,耐衝擊強度,耐腐性,減少淬火變形.
Mn: 增加高溫抗拉強度及硬度.防止因硫產生之熱脆性.
Cr: 增加耐磨性,耐腐性,高溫強度及硬化能力.
Mo: 增加硬度,耐磨性,高溫抗拉強度,硬化能,耐蝕性.
V: 使結晶微細化,改善鋼材表面性質(Ti . Zi亦同)
模具设计进阶教程(1)
4.3 分模線位置及分模面設計
1.投影面積大小比較
2.外觀面要求
3.R位置,R有無
4.成形方向
5.成品附著,頂出問題
6.滑塊結構
7.靠破面,插破面設計
8.加工方法
9.接触面大小,壓力,硬度,精度.(防止毛頭產生)
10.研磨保養方法
4.4 投影面積計算
1.應扣除中孔部分 2.與厚度無關 (成品位置偏心問題) 3.重疊部分的計算 4.透氣不良的中孔如何計算
3)
(12~25u)
(1.5~6u)
(<0.8u)
4) 模具動靜模表面粗造度,拔模斜度,接触面大小響成品的頂出.
模具设计进阶教程(1)
4.10 動靜模同心度
成品與模具的接触面分別在,動靜模者,便有同心度的問題,同心度的 問題往往是成品精度的關鍵.如何確保同心度應注意:
ug-模具设计流程图精选全文
分型的详细过程
·项目初始化
·设置模具坐标系(模具坐标系统的XC-YC平面必须定义在动模和定模接触面上,ZC轴正方向指向塑料熔体注入模具主流道的方向上)
·设置收缩率(由于塑料的热胀冷缩大于金属模具的热胀冷缩,所以冷却成型后的产品尺寸将会略小于模具型腔的相应尺寸,因此模具设计时模腔的尺寸要求略大于产品的相应尺寸以补
偿金属模具型腔与塑料熔体的热胀冷缩差异)
·定义模坯尺寸
·补破孔(当自动生成的曲面不适用时,人工创建自由曲面修补面)
·创建分型线
·编辑分型线(用过渡对象分割分型线
·创建分型面。
·创建型芯和行腔区域。
·创建型芯和行腔镶件。
图4-7说明了分型的详细流程。
图4-7 分型流程
在这一学年中,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模具设计PPT课件
2021/3/9
20
第三章 模具设计
抽取模具元件
❖ 创建完模具体积块后,可以从工件抽取它们 以产生模具元件
2021/3/9
21
第三章 模具设计
铸模
❖ 可以通过浇道、流道和浇口来模拟填充模具 型腔,从而创建铸模,如图所示分别是参照 零件和铸模,铸模的上面有浇注系统。
❖ 铸模可以用于检查前面设计的完整性和正确 性,如果出现不能生成铸模文件的现象,极 有可能是先前的模具设计有差错或者参照零 件有几何交错的现象,应当向前检查。
❖ 6. 提取模具体积块以生成模具元件。提取完毕后模具元件即 成为功能齐全的Pro/ENGINEER零件,它可在零件模式中调 出可在绘图中使用也可用Pro/NC进行加工
❖ 7. 创建表示已填充模具型腔的模制件系统将根据减去提取部 分后工件中剩余的体积块来自动创建模制件(铸模)
❖ 8. 定义模具开口的步骤在每步中检查与静态零件的干涉必要 时修改模具元件
❖ 对于塑料模具,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 冷料井和浇口组成
❖ 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 :使用【实体】特征中切割材
料方式来建立浇注系统,; 或直接利用模具特征中
的【流道】特征建立浇注系统,利用流道特征可以 快速创建标准流道。
2021/3/9
25
第三章 模具设计
侧浇口
❖ 侧浇口
2021/3/9
26
2021/3/9
4
第三章 模具设计
❖ 3.1.2 创建模具文件
2021/3/9
5
第三章 模具设计
3.2 加载参照模型
❖ 根据型腔数目的多少,模具可以分为单腔模 具和多腔模具
2021/3/9
6
第三章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流程及流程图
模具设计流程及流程图一.接受模具设计任务,分析产品。
一般顾客会有产品的3D图档和2D图档,了解是否需要滑块,斜顶,或者其它特殊结构。
产品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
有些客户还有模具任务说明(Tool specification),了解产品材料,模具穴数,生产使用的机器吨位(控制模具大小)。
二.做DFM分析开始做DFM,跟顾客确定产品分模线位置,进胶口位置;是否需要滑块,斜顶;分析拔模角是否足够,是否需要增加拔模角;分析产品料厚;确定刻字,日期章位置等信息;初步表示出顶针位置,大小;结合模具设计提供产品改进建议等。
发给顾客确认。
三.开始模具图设计结合产品3D和DFM,,做分型面,分出前后模仁;溶入相对的客户要求,设计滑块,斜顶结构;流道进胶系统;创建冷却水路系统;创建顶出系统;确定模仁大小,模胚大小;整理资料发给热流道公司设计热流道。
增加拔模角;调整重要尺寸公差。
结合后续工艺优化3D,零件刻字,模具刻字等。
四.设计评审,完成模具3D图设计后,进行内部初步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更新模图,然后发给顾客评审。
收到顾客设计评审意见,修改模图.跟进顾客意见,直到修改到位,通过顾客正式批核。
五.订料模具设计图通过顾客正式批核后,即开始出材料清单(bom表),给采购部门订购模仁材料,周边配件材料,标准配件等。
同时订购模架,热流道。
六.出零件加工图七.标数,出零件2D加工图,装配图,交给现场钳工安排加工。
通知编程部门开始准备相应的CNC程序和电极。
八.跟进现场加工结合现场加工情况,解决加工中遇到的问题,优化设计。
九.模具试模试模后,根据试模的结果对模具进行调整和优化。
十.模具设变图档整理。
在模具经过顾客审核达到走模要求后,进行走模资料和图档的整理。
注塑模具开发流程及加工工艺ppt课件
六、改模及修模
模具在试模后,根据试模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更改,另外在工程师确认胶件后,胶件的结构也要做 相应的更改。由于模具已经制作完成,故所有的更改都比较麻烦,甚至有时比重做更困难,必须根据具 体情况,找到最好的更改办法。对于结构设计来说,结构的更改必须尽量了解模具情况,是否碰运水、 顶针,怎样更改最容易等,可在结合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再作出相关的改模,必要时可咨询模具组同事。 冷却系统的加工: 冷却系统的加工(钻运水),产品一般要求前模运水在发第一次改模资料时需加工,后模运水在发第二次 改模资料后需加工,但对于运水开启与否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情况,如PC料的生产(需打热油成型情况), 尽量在第一次试模前开启。 故结构设计图纸阶段考虑好各种情况,尽量减少改模的工作量,使得运水的开启能正常运行,生产尺寸 尽快确定。 产品结构的改模: 加筋条,加柱子,结构大改重做镶件。 原生筋条加减胶,柱子移位,螺丝柱加大减小,高度加高降低,批锋修整等等。
能加工
能保证光洁度,平 面度,圆度要求
磁盘,批士
铣床,车床 钻孔,CNC,铣床
A5
ZN01
钻孔
台式铣床,立 式钻床
钻床
0.05
0.02
钻攻螺丝孔,穿丝孔,钻铰 各类针孔,司筒孔,钻铰入 水孔,精镗直身唧嘴孔或
开粗唧嘴孔
模具长度不能超过1米, 钻孔深度不能超过150, 模具材料是非淬火料
(完整版)2D模具设计流程详解
(完整版)2D模具设计流程详解1.在学员盘里建文件夹DC001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1*1 2)二板模3)测浇口4)塑胶材料:ABS 5)精密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PROE UG)1) 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3 )MIRROE,4) SCALE,5)定义为块5.画产品图6.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2)定内模仁的大小,高度3)确定要表达的视图数量7.画分型线8.画浇注系统:1)流道2)浇口3)冷料井9.顶出系统:顶针位置图10.运水系统:模仁内运水11.调模胚( CI 1820A 60B 60C60 ),与模仁图合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2.开框:模具仁角避空圆孔1213.模仁的定位固定:加螺丝14.完善顶出系统:顶针侧视图完善15.完善运水系统16.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 大小100 三个视图),2)唧嘴(大小12 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7.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撑头4)完善吊环螺丝孔18.统一检查注:1)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相干涉2)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3)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顶棍孔,弹簧相干涉19.剖图/加图框/标数1)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2)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3)定义模具的基准角4)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内容5)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6)加产品3D图7)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本节重点:1 模具设计流程,2模具常用术语3各种模具零件的画法1.在学员盘里建文件夹DC002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1*1 2)二板模3)测浇口4)塑胶材料:ABS 5 )精密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PROE UG)1)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 3 )MIRROE 4) SCALE 5)定义为块5.画产品图6.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2)定内模仁的大小,高度3)确定要表达的视图数量7.画分型线8.画浇注系统:1)流道2)浇口3)冷料井9.画镶件10.顶出系统:顶针位置图11.运水系统12.调模胚( CI 2327A 90B 70C80 ),与模仁图合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3.开框14.模具的定位固定,加螺丝(内模料的定位,镶呵,其它部件的定位)15.完善机构:1)滑块2)斜顶机构16.完善顶出系统:顶针17.完善运水系统18.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三个视图),2)唧嘴(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9.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限位块4)撑头5)完善吊环螺丝孔20.统一检查注: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打架,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限位块,顶棍孔,弹簧21.剖图/加图框/标数1)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2)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放大图3)定义模具的基准角4)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各个参数5)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6)加各个产品3D图7)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本节重点: 1 模具设计流程,2模具常用术语 3 画镶件1.在学员盘里建自己的文件夹DC003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1*2, 2)二板模,3)潜浇口,4)塑胶材料:ABS 5)垃圾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1)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3)MIRROE 4 )SCALE 5)定义为块5.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2)定内模仁的大小,高度3)确定要表达的视图数量6.画分型线7.画浇注系统:1)流道2)浇口3)冷料井8.画机构:1)斜顶机构2)斜顶机构1)斜顶机构(三个视图表示)2)滑块机构此机构要用4个视图表示1)滑块2 )铲机3 )压条4)斜导柱4 )限位螺丝5 )弹簧9.顶出系统:顶针位置图10.运水系统11.调模胚与模仁图合并(CI3540A70B80C100)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2.开框13.模具的定位固定,加螺丝(内模料的定位,镶呵,其它部件的定位)14.完善机构:1)滑块2)斜顶机构15.完善顶出系统顶针16.完善运水17.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三个视图) 2)唧嘴(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8.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限位块4)撑头5)中托司6)完善吊环螺丝孔19.统一检查注:1)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相干涉2)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3)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限位块,顶棍孔,弹簧相干涉20.剖图/加图框/标数1)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2)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放大图3)定义模具的基准角4)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内容5)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6)加产品3D图7)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本节重点:1 模具设计流程,2 滑块,斜顶1.在学员盘里建自己的文件夹DC004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5*2 2)二板模3)侧进浇,搭接式进浇4)塑胶材料:ABS 5)配件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1)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3 )MIRROE 4)SCALE 5)定义为块5.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2)定内模仁的大小,高度3)要表达的视图数量6.画分型线7.画浇注系统:1)流道2)浇口3)冷料井8.画机构:1)斜顶机构2)斜顶机构1)斜顶机构(三个视图表示)2)滑块机构此机构要用4个视图表示1)滑块2)铲机3)压条4)斜导柱5)限位螺丝6)弹簧9.画镶件10.顶出系统:顶针位置图11.运水系统:模仁内运水12.调模胚与模仁图合并(CI3540A70B80C100)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3.开框14.模具的定位固定,加螺丝(内模料的定位,镶呵,其它部件的定位)15.完善机构:1)滑块2)斜顶机构16.完善顶出系统顶针17.完善运水18.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三个视图) 2)唧嘴(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9.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限位块4)撑头5)中托司6)完善吊环螺丝孔20.统一检查注:1)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相干涉2)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3)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限位块,顶棍孔,弹簧相干涉21.剖图/加图框/标数1)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2)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放大图3)定义模具的基准角4)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内容5)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6)加产品3D图7)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本节重点:1 排位,2 滑块,斜顶3配件模设计注意事项1.在学员盘里建自己的文件夹DC005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1*1 2)三板模3)点进浇4)塑胶材料:ABS 5)精密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1)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3)MIRROE 4 )SCALE 5)定义为块5.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产品偏心5MM2)定内模仁的大小,高度3)要表达的视图数量6.画分型线,插穿位的表达7.画浇注系统:1)流道2 )浇口3)冷料井8.画镶件9.顶出系统:顶针位置图10.运水系统:模仁内运水11.调模胚与模仁图合并(CI3540A70B80C100)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2.开框13.模具的定位固定,加螺丝(内模料的定位,镶呵,其它部件的定位)14.完善顶出系统:顶针,司筒,扁顶针15.完善运水16.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三个视图) 2唧嘴(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7.三板的各个机构:1)尼龙胶塞2)大小拉杆18.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限位块4)撑头5)中托司6)完善吊环螺丝孔19.统一检查注:1)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相干涉2)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3)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限位块,顶棍孔,弹簧相干涉20.剖图/加图框/标数1)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2)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放大图3)定义模具的基准角4)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内容5)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6)加各个产品3D图7)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本节重点:1 三板模,2顶针位置的排布方法1.在学员盘里建自己的文件夹DC006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2*2 2)二板模3)侧进浇4)塑胶材料:PP 5)精密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1)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3)MIRROE 4)SCALE 5)定义为块5.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2)定前模仁的大小,高度,固定模仁板的大小厚度3)要表达的视图数量6.画推板7.画分型线8.画前后模镶呵9.画浇注系统:1)流道2)浇口3)勾针10.运水系统:模仁内运水11.调模胚与模仁图合并( DC4040A 100B 70C120 )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2.开框:四角做R角13.模具的定位固定:加螺丝(内模料的定位,镶呵,其它部件的定位)14.完善顶出系统:顶针,司筒,扁顶针15.完善运水:放置加长水嘴16.前模抽呵的装置: 弹簧,限位螺丝,尼龙胶塞17.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三个视图) 2)唧嘴(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8.三板的各个机构:1)尼龙胶塞,2)大小拉杆19.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限位块4)撑头5)完善吊环螺丝孔20.统一检查注:1)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相干涉2)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3)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限位块,顶棍孔,弹簧相干涉21.剖图/加图框/标数8)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9)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放大图10)定义模具的基准角11)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内容12)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13)加各个产品3D图14)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本节重点:1 推板脱模,2前模抽呵,3 强行脱模,4运水1.在学员盘里建自己的文件夹DC007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1*1 2)三板模3)细水口转大水口4)胶料:ABS 5)精密模手机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1)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3)MIRROE 4)SCALE 5)定义为块5.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2)定内模仁的大小,高度3)要表达的视图数量6.画分型线7.画结构:1)天侧滑块(侧视图,后模平面图,前模平面图,后视图)2)天侧的三个斜顶3)左侧第一个,右侧第一个4)前模斜顶,确定各板8.画镶件9.画浇注系统:1)流道2 )浇口3)冷料井10.顶出系统:顶针位置图11.运水系统:模仁内运水12.调模胚与模仁图合并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3.开框14.模具的定位固定,加螺丝(内模料的定位,镶呵,其它部件的定位)15.完善顶出系统:顶针16.完善运水17.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三个视图) 2)唧嘴(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8.三板的各个机构:1)尼龙胶塞2)大小拉杆19.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限位块4)撑头5)中托司6)完善吊环螺丝孔20.统一检查注:1)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相干涉2)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3)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限位块,顶棍孔,弹簧相干涉21.剖图/加图框/标数1)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2)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放大图3)定义模具的基准角4)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内容5)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6)加产品3D图7)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本节重点:1 前模斜顶2多个后模斜顶的计算3手机模的注意事项1.在学员盘里建自己的文件夹DC0082.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析1)产品的大小2)产品的厚度3)有没有尖角和薄片4)产品的结构有没有问题5)分析模具结构,分析脱模斜度,分型面的做法6)分析产品的进胶7)顶出系统的分析8)冷却3.模具要求:1)产品是1*1 2)三板模3)细水口转大水口4)胶料:ABS 5)精密模4.分析剖切线的位置对各个产品进行转图1)分中2)对胶位图线条进行处理3)MIRROE 4)SCALE 5)定义为块5.排位1)排出产品的位置,2)定内模仁的大小,高度3)要表达的视图数量6.画分型线7.画结构:1)前模抽针机构(可确定模架的A板的高度)2)后模滑块(滑块头部,滑块座,铲机,斜导柱,压条)3)前模滑块(可确定模架的长度)4)后模斜顶(结合产品的顶出行程计算斜顶三角函数)8.画镶件9.画浇注系统:1)流道2)浇口3)冷料井10.顶出系统:顶针位置图11.运水系统:模仁内运水12.调模胚与模仁图合并并处理模具内部的线型, 排布各个视图的位置,视图数量13.开框14.模具的定位固定,加螺丝(内模料的定位,镶呵,其它部件的定位)15.完善各种机构1)前模抽针机构2)后模滑块3)前模滑块4)后模斜顶(增加导向块,增加避空孔,增加斜顶滑块)16.完善顶出系统:顶针17.完善运水18.完善浇注系统: 1)法兰(三个视图) 2)唧嘴(两个视图) 3)冷料井4顶棍孔19.三板的各个机构:1)尼龙胶塞2)大小拉杆20.完善模具配件1)弹簧2)垃圾钉3)限位块4)撑头5)中托司6)完善吊环螺丝孔21.统一检查注:1)运水不能和顶针类,镶件类,螺丝相干涉2)出水口的位置要留足3)撑头有没有和顶针,限位块,顶棍孔,弹簧相干涉22.剖图/加图框/标数1)做出剖切线,修正模图中不正确的图线2)增加局部剖切图,增加局部放大图,进浇点放大图3)定义模具的基准角4)加图框,修改图框的大小及内容5)分别标注前后模平面图,左视图,俯视图6)加各个产品3D图7)检查各个视图和标注。
ProE模具设计教程
第8章 Pro /ENG INEER Wildfire 3.0模具设计基础学习目标:☆ 掌握P ro/E模具设计模块的一般操作流程。
☆ 掌握分型面创建的一般方法。
随着以Pro/ENGINE ER为代表的CA D/C AM 软件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设计人员可根据零件图及工艺要求,使用CAD 模块对零件实体造型,然后利用模具设计模块,对零件进行模具设计。
本章主要通过简单的实例操作说明用Pro/EN GI NEE R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一般操作流程,介绍分型面的基本创建方法。
8.1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利用Pro/E 模具设计模块实现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如图8-1所示。
图8-1 Pro/E 模具设计基本流程8.2 模具设计的操作案例[案例8-1]:用Pro/ENGINEER Wildfi re 3.0完成图8-2所示零件的模具设计。
根据此零件的特点,可采用一模一件,并将分型面设在零件的底面,这样既满足分型面应设在零件截面最大的部位,又不影响零件的外观,且塑件包紧动模型芯而留在动模上,模具结构简单。
图8-2 案例8-1零件图(香皂盒上盖)8.2.1 建立模具模型步骤1 设置工作目录启动Pro/E NG INEER W il dfi re 3.0后,单击主菜单中【文件】→【设置工作目录】,系统弹出【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
在工具栏上单击图标,弹出新建目录对话框。
在【新建目录】编辑框中输入文件夹名称“ex8-1”,单击按钮。
在【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中单击按钮。
步骤2 建立参照模型 单击系统工具栏中按钮或单击主菜单中【文件】→【新建】,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栏中选取【零件】选项,在【子类型】栏中选取【实体】选项,在【名称】编辑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ex 8-1,同时取消【使用缺省模板】选项前面的勾选记号,单击按钮,系统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选用注:未注拔模斜度均为1.5°材料:PP 收缩率取6‰【mmns_mfg_part】模板;单击按钮,进入Pro/ENGINEER Wildfire3.0零件设计模块。
第08章--拉深模具设计PPT课件
以由弹簧或橡皮产生,也可以由气垫产生。
5
带凸缘零 件的拉深模结 构,毛坯用定 位板定位,在 下模座上安装 了定距垫块, 用来控制拉深 深度,以保证 制件的拉深高 度和凸缘直径。
图8.6 凸缘件拉深模(定距垫块) 6
图8.7 凸缘件拉深模(打料块定距)
毛坯用固定挡料销定位,打料块同时起定距垫块的作用, 作用同样是控制拉深高度和凸缘直径。
第8章 拉深模具设计
8.1 单动压力机首次拉深模
8.1.1 无压边圈的拉深模
适用于底部平整、 拉深变形程度不大、 相对厚度(t/D)较大和 拉深高度较小的零件。
1
图8.1 无压边圈有顶出装置的拉深模
8.1.2 带压边圈的拉深模
板料毛坯 被拉入凹模。 在拉簧力的作 用下,刮件环 又紧贴凸模, 在凸模上行时 可以将制件脱 出,由下模座 孔中落下。
下止点
30°
60°
曲轴转角α
90° 23
8.6.4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 凸、凹模间隙 2. 凸、凹模圆角半径 3. 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公差 4. 凸模通气孔
24
8.6.5 模具的总体设计
模具的总装图如 图8.26所示。
采用正装式结构, 落料拉深凸凹模安装 在上模;
刚性卸料板卸去 废料,也起导尺作用,
线,
若落料拉深力曲线处于许用负荷曲线之下,则所选设备符合
工作要求;
若落料拉深力曲线超出许可范围(见图8.25),则需选择标称
压力更大型号的压力机,继续以上校核过程。
26
图8.25 许用负荷与实际负荷
27
用导尺和固定挡 料销定位;
打料块将卡在凸 凹模内的工件推出。
图8.26 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 25
塑胶模具设计图文教程
塑胶模具设计教程审图1.尺寸是否完备A.详细审视图面各个细部尺寸是否标注。
B.可要求制工传图档,直接于档案上测量漏标处尺寸,但仍需请制工补正确认并签名以减少日后之争议。
2.开模方式A.Cavity数目、模座大小、适用成型机台(Tie bar间距、最大射出能力)。
B.塑料原料类型、可成型性及其所需之外围设备。
干燥桶、除湿机、模温机(Nylon series)C.模具型式:二板或三板模;Slider or not。
除25°DIMM168SMT type外,其余皆不需跑滑块。
D.分模线、公母模侧(成品图之Top view or bottom view为公模)。
E.顶出方式:拨块加顶针。
F.模仁可加工性及机械强度:a.目前的加工能力和精度是否可达模仁设计之要求。
b.成品尺寸设计若太细微,容易造成模仁强度不足或有尖角而易损伤。
G.公差合理性:是否具备大量制造的能力。
3.Design Review Meeting将上述有疑虑及困难的部分或须与其它零件段配合之事项于Design Review会议上提出并提供改善之建议案。
二﹑Shrinkage1.塑料缩水率(α)一般计算成型收缩率的方式是由常温的模具尺寸D与成型品的实际尺寸M:D MD−=α在决定模具设计的实际尺寸时,依图面所用的塑料而先查得成型缩水率,再计算出模具的尺寸。
2.Desktop Memory Socket Connector常用之塑料A.“Sumitomo LCP E6006”(ref.x:0.1%;y:0.16%;z:0.16%)B.“Polly LCP L140”C.“Toray LCP”D.“Wuno LCP”E.“南亚、耐特、晋纶PA66”F.“Arlen PA6T”G.“DSM PA46(F8、HF5040)”3.可过IR 制程之塑料为“Sumitomo LCP E6006”,而且其收缩率很小,尺寸安定性极佳,故通常以此种原料为设计基准,其它塑料则以实际射出之尺寸为该料号之图面尺寸(目前于DIMM 168与DDR 皆采用大范围之公差将不同原料之成品总长涵盖,如140.9525.005.0−+;RIMM 则因为是高频connector 且Intel 对生产制程尺寸之cpk 值要求非常严格,故采用E6006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并茂的模具设计练习教程山东UG网模具设计练习教程第一部分:分模设计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第二步-快速断开第三步-拔模角分析第四步-预览分模线第五步-创建内分模线第六步-创建内分模面第七步-创建外分模面第八步-重新附属分模面第九步-创建工件坐标系第十步-保存文档第二部分:模具设计第一步-进入模具工程第二步-进入分模环境第三步-创建分模面零件第四步-定义激活、创建激活。
第五步-加载模架第六步-创建毛坯第七步-切槽操作第八步-产品零件装配第九步-浇道设计第十步-顶杆设计第十一步-水道设计第十二步-侧滑块和斜导柱设计第十三步-行位揳紧块设计第十四步-行位限位装置设计本练习以客户实际零件lamp.elt为例讲解模具分模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选择分模设置图标, 分模设置向导即被打开。
选择文档:lamp.elt。
勾选创建新文件夹复选框。
勾选应用收缩命令改变工作模型复选框,收缩比例设置成1.008。
第二步-快速断开选择分模向导条中的快速断开图标,并更改默认的断开参数垂直面-不包括为垂直面-增加到顶部,确认。
注意到经过第一步自动断开后还有一部分曲面未被分配,选择新方向选项,并点击方向箭头端部的实心点,定义方向为沿x轴反方向,确定。
重新附属曲面,选择下图所示的应该被分配到SPLIT-3部分的曲面,然后在特征树中选择SPLIT-3特征,点击鼠标右键,再选择弹出的及时菜单中的附加选项,这样就把所选择的曲面附属到SPLIT-3部分了。
结果如下:重命名分模特征:在分模特征树上选择分模特征Split-01,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及时菜单中选择重命名选项,更改其名称为上模,同样更改Split-02为下模,Split-03为行位。
第三步-拔模角分析选择分模向导条中拔模角度下拔模角选项,点击显示对话框选项弹出一个拔模角分析的示意图。
图中表示以颜色来区分零件模型的拔模角度。
第四步-预览分模线选择分模向导条中分模线下分模线预览选项,并确认。
软件则自动显示出当前的分模线。
其中内分模线以红色显示,外分模线以蓝色显示。
从中设计者可以检查分模线的情况,以保证分模的正确。
比如,分模线必须封闭,如若预览分模线中有开放的地方,则前面的快速断开肯定有不妥的地方。
第五步-创建内分模线隐藏分模特征树中的分模线预览特征。
然后选择分模向导条分模线下的内分模线选项,并接受默认参数确认,则软件自动生成模型的内分模线。
第六步-创建内分模面选择分模向导条分模曲面下的内分模面选项,软件则会捕捉刚创建的内分模线,自动创建内分模面。
第七步-创建外分模面创建辅助基准面,包括一组主平面,五个平行平面。
分别按以下顺序作组合曲线(下图绿色线)并扫掠出外分模面至平面。
用曲面断开命令把红色面用点断开,另一侧也如此。
第八步-重新附属分模面快速断开查看结果:曲面位置不对的地方重新附属,最终结果如下:第九步-创建工件坐标系此坐标系选择在分模面上。
第十步-保存文档第二部分:模具设计第一步-进入模具工程选择模具工程图标。
模具工程设置向导即被打开。
命名主装配为:lamp。
为主装配选择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选择布局零件中的打开文件夹图标加载程序中预先设置好的布局零件。
在如图的Cimatron程序安装目录下选择文件:Layout-2-Cav-mm.elt。
确认选择。
第二步-进入分模环境选择加载工件图标。
选择设置工作零件lamp-work。
单击确认。
2. 放置工作零件放置工件到布局零件两个坐标系上:3. 编辑布局零件激活布局零件(双击),旋转右侧坐标系180度。
结果如图:再编辑以下尺寸:右图为编辑结果。
最终结果如下:第三步-创建分模面零件为了创建布局中各零件之间的连接曲面,可以创建分模面零件。
激活lamp-md_分模系统主装配。
在分模向导条中选择创建分模面零件图标。
确认创建分模面:按照下列图示创建四条组合曲线。
局部放大图生成四个边界曲面。
局部放大图按下图做组合曲线,再做混合曲面。
使用快速断开命令,把分模面零件附属到上模和下模上。
第四步-定义激活、创建激活。
把上模、下模、侧抽分别附属到前模、后模、行位里,注意定义激活时不要把侧抽全部定义到行位里。
把前模、后模、行位再分别附属到定板、动板、行位系统里(行位系统需要新建)。
第五步-加载模架加载模架。
在分模向导条中选择切换到模具设计图标:选择futaba中sc type系列,2527-sc-m。
按图示设定模板尺寸,并选择完成,即调入了所设定的模架。
结果如图:第六步-创建毛坯激活前模,选择如图所示的平面作为草图平面绘制毛坯草图。
创建一个矩形并定义如图尺寸。
注意使用约束。
选择实体/新建/拉伸命令创建毛坯实体。
使用中间增量方法,具体尺寸如图设置。
展开激活工具,选择其中的缝合分模面选项,软件就会缝合前模的分模面,确认选择。
进行切除操作。
然后使用删除几何命令删除多余的分模面。
这样就得到了最终的模具前模。
对后模进行同样的操作。
毛坯草图大小和前模一样,可以参考前模来生成。
使用缝合分模面,切除命令,删除几何命令删除多余的分模面。
这样就得到了最终的模具后模。
对行位进行操作。
草图时参考前模的边界。
使用缝合分模面,切除命令,删除几何命令删除多余的分模面。
这样就得到了最终的模具行位。
隐藏其他,显示前模、后模、行位。
在装配环境下复制行位,事先在下图位置复制坐标系。
在装配环境下复制行位(坐标系和坐标系对齐)。
第七步-切槽操作激活主装配系统,并选择模具设计向导条中的切槽选项。
定义切槽边界的面选择前模和上面、后模下面、行位侧面,然后中键确认选择,并接受默认切槽方式,如图所示:切槽结果如下:静模板动模板激活静模系统,在静模板上增加四个 M6 螺钉模具部件,用来固定前模,注意:设计螺钉位置时要考虑冷却水道和顶杆位置。
同样激活动模系统,在动模板上增加四个M6螺钉模具部件,用来固定后模(螺钉位置可以参照静模板上的四个螺钉)。
第八步-产品零件装配为了便于以后的设计,把产品件通过坐标系对齐装配(下图两个红色零件)。
第九步-浇道设计横浇道设计:只显示后模和零件单击浇道设计,选择草图,绘制如下草图:退出草图,单击流道物体,参数按照以下设置:结果如下:打开流道实体,设计内浇道。
先设计平行平面,在此平行平面设计内浇到截面,拉伸到合适尺寸,再拔模,利用编辑里的旋转复制,复制内浇道。
第十步-顶杆设计只显示零件、浇道、顶出系统、后模,激活顶出系统子装配,然后选择向导条顶杆设计下的增加顶杆选项。
参照零件和浇道位置设计如下草图。
结果如下:显示出中间两个坐标系(事先设定相应的参考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互,成为180度),旋转复制顶杆。
选择向导条中的顶杆裁剪选项,然后拖拉鼠标左键选择所有顶杆,并接受默认参数。
选择导向条中的顶杆切槽选项,同上一步一样,选择所有顶杆,并选择设置恒定间隙长度选项。
在内浇口下增加一直径为 4 的顶杆,编辑修改成为拉杆(红色部分)。
第十一步-水道设计激活后模,设计后模冷却水道。
选择模具设计向导条中冷却系统设计下平行平面选项,则在特征树中自动创建一个冷却系统零件,并选择用来定义平面的实体。
单击草图命令,考虑顶杆和其他螺钉位置设计如下草图。
选择向导条中的冷却水道选项,并拾取上一步刚创建的草图,并设置整体直径为5。
再次选择平行平面命令。
单击草图命令,参照上步设计的水道位置,绘制如下草图。
选择冷却水道,水道直径为5。
显示后模板,选择向导条中平行平面。
单击草图,按以下设计:选择冷却水道,尺寸如下:增加密封圈:单击增加配件命令。
单击应用,按下图设置,先选择面,再选择冷却水道中心点。
选择增加配件,选择水管接头,放置在动模板进水位置。
结果如下:前模也如后模一样计冷却水道 , 增加水管接头和密封圈。
第十二步-侧滑块和斜导柱设计编辑行位外形,先激活动行位(双击后隐藏其它)增加拉伸:增加导滑部分:使用删除拉伸做出揳紧面:用曲面缝合命令缝合行位所有面。
结果如下(编辑一件,另一件自动修改)。
编辑动模板并增加导滑块。
先激活动模板(双击后隐藏其它),作如下特征:另一侧进行同样操作:结果从标准件库中增加导滑板:单击新滑块单元,在Hasco标准件库里使用非标尺寸86X16X8作为导滑板。
先通过拾取放置任意位置:单击增加连接命令,使用面面对齐来约束导滑板在模板中的位置。
激活导滑板,草绘螺钉位置。
增加螺钉,单击螺钉选项,选择M6X12。
放置在导滑板上面,位置选择上步草绘的点并选择切除选项,结果如下:使用装配复制命令,利用中间y轴成180度的两个坐标系,复制导滑板和螺钉。
激活静模板,在中间位置草绘斜导柱位置线(注意不要和水道干涉)。
单击模具零件,增加斜导柱,选择DME标准。
通过拾取放置,再激活装配,约束斜导柱空间位置。
用同中心放置斜导柱,斜导柱中心和上步草绘的斜线方向一致。
斜导柱要高出静模板,通过装配移动/旋转来控制。
编辑斜导柱,切平斜导柱上面使之与静模板相平,激活静模系统,在装配下复制斜导柱,并在静模板切除斜导柱孔,编辑静模板最终如下:双击前模,切出斜导柱活动位置。
参考斜导柱草绘如下图形:删除拉伸。
把上步做完的特征镜像,结果如下:激活装配,使用装配切除命令,在行位上用斜导柱切孔,然后在行位顶面倒圆角R2。
激活动模板:参照斜导柱位置在其上切出斜导柱活动空间。
第十三步-行位揳紧块设计激活静模系统,使用增加零件命令,增加一个揳紧块零件,使用坐标系放置此零件。
进入草图,参照行位和静模板设计如下草图并拉伸实体。
在揳紧块上草绘螺钉位置线:选择增加螺钉命令,选择M6X18螺钉,放置在上步草绘的螺钉位置,结果如下:装配下复制揳紧块和螺钉。
第十四步-行位限位装置设计首先增加一个弹簧拉杆,拉杆固定在行位上,同增加揳紧块一样,使用增加零件命令来增加一个拉杆,用坐标系放置此零件。
在中间基准面草绘拉杆截面,旋转增加拉伸。
激活动板系统,新增一个弹簧座零件,设计以下特征:增加固定螺钉,把弹簧座固定在动模板上。
使用装配切除命令,在弹簧座上切出拉杆孔。
激活行位系统,增加一个弹簧零件,可以参照拉杆和行位设计一个弹簧。
装配下复制弹簧座、拉杆、弹簧、固定螺钉:使用装配切出命令,在行位上切出拉杆固定孔。
最终设计的模具四个系统如下 : 动模系统、静模系统、顶出系统、行位系统。
静模系统动模系统顶出系统行位系统装配剖视图装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