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安全规定1、所有员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熟悉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进入生产区域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手套、护目镜等。
3、严禁在生产区域内吸烟、动火、饮食和嬉戏打闹。
4、保持生产区域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杂物和泄漏的化学品。
5、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化学品储存安全操作规程1、化学品应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储存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储存化学品的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晒、防火、防爆等条件。
3、化学品的存放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堆垛高度、间距等。
4、定期对化学品仓库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化学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泄漏、标签是否清晰等。
5、严格遵守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制度,做好出入库记录。
三、化学品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化学品前,必须仔细阅读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了解其危险性和应急处理措施。
2、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使用化学品,严禁违规操作。
3、在使用化学品的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应佩戴防护用品。
4、化学品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将剩余的化学品妥善存放。
四、设备操作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和操作方法,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设备启动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各部件完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3、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启动和停止操作,严禁野蛮操作和超负荷运行。
4、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5、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做好设备的润滑、清洁、紧固等工作。
五、电气安全操作规程1、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改造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操作。
2、电气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定期对电气设备的接地或接零情况进行检查。
化工企业20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化工企业20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完整一、搬运工操作规程:1.搬运工应接受必要的岗前培训,了解相关化工产品的性质和危险性。
2.搬运工在搬运过程中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自身安全。
3.搬运工应遵守搬运标志和警示标识,不得擅自搬动标志或警示设施。
4.搬运工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物品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滑倒或坠落事故。
5.搬运工禁止与其他物品一同搬运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确保搬运安全。
二、装置操作工操作规程:1.装置操作工应熟悉化工装置的结构和操作流程,了解各个设备的操作要点。
2.装置操作工在进行设备操作前应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完整无损。
3.装置操作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添加操作步骤。
4.装置操作工在操作高温设备时应注意观察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装置操作工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离开岗位,如需暂时离开应由其他同事代班。
三、化验员操作规程:1.化验员应接受相关化学知识的培训,熟悉化学试剂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2.化验员在进行化学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并按照规程进行化验操作。
3.化验员在进行化验操作时应穿戴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4.化验员在进行有毒化学品实验时应注意实验操作环境的通风与防护,确保自身安全。
5.化验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避免发生化学品泄漏或其他意外事故。
四、储运工操作规程:1.储运工应熟悉储运设备和储存操作规程,了解化工产品的储存要求。
2.储运工在储存化工产品时应注意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存造成事故。
3.储运工应定期对储存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4.储运工在进行化学品装卸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严禁直接用手接触化学品。
5.储运工应遵守储运区域的禁止吸烟、明火和使用手机等安全规定,确保储运安全。
五、维修工操作规程:1.维修工应熟悉化工设备的拆装和维修方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维修工在进行设备维修期间应断电、锁定开关,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艺性质以及潜在的危险性,石油化工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确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石油化工行业的不同领域着手,为大家介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 设备检修与维护要求:规定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清洁、润滑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内容。
2. 设备操作步骤与操作要点:详细介绍危险设备的操作程序,包括开机前的检查、操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员个人防护措施等。
3. 设备紧急处理规程:明确在设备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包括设备的紧急停机、事故处理流程等。
二、生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职业卫生防护要求:规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职业卫生防护要求,包括穿戴防护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暴露在有害气体下等。
2. 生产作业流程与安全要求:明确生产作业的流程,细化每个环节的安全要求,防止误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3. 火险防范与应急处理:制定防范火灾的措施和预案,并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三、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1. 化学品储存与管理规程: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化学品储存的要求,包括物品分类、储存条件、防火措施等,保证化学品的安全储存。
2. 化学品使用与处置规程:划定各种化学品的使用范围与条件,明确正确的处置方式,防止对环境和员工造成危害。
3. 化学品泄漏与事故处理规程:明确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包括紧急停产、泄漏物清理、员工转移和伤员救护等。
四、环境保护与安全规程1. 废水、废气处理要求:制定石油化工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要求,明确处理设备和处理流程,确保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2. 废料处理与资源回收规程:规定废料的分类、存储与处理要求,鼓励资源回收利用,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车间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化工车间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化工车间的主设备安全和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主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和行为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一、总则1.1 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化工车间中的主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反应釜、蒸馏塔、搅拌桶等。
1.2 主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的内容,并按照规程执行操作任务。
1.3 操作人员在进行主设备操作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
二、操作前准备2.1 操作人员在开始操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帽、防护鞋等。
2.2 检查主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3 确保设备周围环境整洁,没有杂物堆放和易燃易爆物品。
三、安全操作要求3.1 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前,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3.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和擅自改变操作参数。
3.3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持注意力集中,严禁分心操作。
3.4 当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或运行不稳定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3.5 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调整设备的安全阀和安全装置,如有需要,应报告相关负责人并经批准后操作。
3.6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留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问题,严禁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
3.7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周围的通风情况,如有需要,应开启通风设备以保证场所空气流通。
四、紧急情况处理4.1 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按照紧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2 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包括但不限于:4.2.1 确保人员安全,迅速撤离现场。
4.2.2 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停止设备运行。
4.2.3 拨打紧急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4.2.4 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化工企业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在化工企业中,各个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确保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针对化工企业中的不同工种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安全操作规程范例1.操作员在岗位上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2.操作员对化工设备和工具必须熟悉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严禁在不了解设备和工具操作原理的情况下擅自操作。
3.操作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操作员在进行化学试剂的使用和配制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配方比例进行操作,不得超量使用或混用禁用的试剂。
5.操作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处置。
6.操作员在离开岗位前必须清理和整理好工作场地,确保无隐患和安全风险。
1.设备操作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资质考试后方可上岗操作。
2.设备操作员在操作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并上报维修部门。
3.设备操作员必须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运行设备或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4.设备操作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注意设备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5.设备操作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熟悉设备的停机和紧急停机程序,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紧急情况。
1.化学实验员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2.化学实验员在进行试剂配制和使用时必须按照配方比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和调整。
3.化学实验员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对实验器材和实验环境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和环境无隐患。
4.化学实验员在操作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试剂时必须具备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处置措施,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化工企业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化工企业岗位操作安全规程一、前言化工企业是一个危险的行业,所以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程来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对化工企业员工操作岗位的安全规程进行详细的阐述,以确保员工能够做到安全操作并尽可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通用安全规则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入生产现场前,所有员工都必须穿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等。
根据每个岗位的需要,员工需要选择不同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使用规程。
2. 学习和操作工艺流程员工在操作自己的岗位任务前,需要首先熟悉和了解整个工艺流程。
在学习过程中,员工需要搞清楚每个步骤的确切目的、如何完成、使用哪些设备、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等等。
3. 认真检查设备状态员工需要在每个工作日上班前对所负责设备进行检查,如是否有异常状况、是否需要清洗、维修、更换配件等等。
如果发现了设备异常,员工需要及时报告给上级或者维修人员,禁止强行使用。
4. 遵守岗位的操作规程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员工需要熟练掌握适用的规程和标准,并遵守标准化的操作规则。
三、化工生产岗位安全规则1. 化学品分类和储存在化工工厂中,由于存在许多危险化学品,员工需要学习和了解每种化学品的危害性、性质、使用和保存方法等信息。
所有化学品都应该被正确地标识,并被储存在专门的地方。
同时,各个化学品之间需要相互隔离,避免发生错配和混合。
2. 遵循反应和紧急停车规定化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异味、异响等),员工应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以便制定应急措施。
员工需要掌握紧急停车系统操作;在发生危险事故时,员工应按照应急方案执行停车和紧急撤离命令。
3. 正确使用设备每个化学反应器都需要按照操作手册正确使用,保证良好的性能和操作,避免机械和人为故障。
同时,在操作设备或更改设备时,员工必须根据规定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技术,并避免随意变更流程。
4. 认真清洁和排放垃圾垃圾需要被安全处理,根据类型合理分类和储存。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一、概述化工行业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安全生产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和员工生命安全的关键。
为了加强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制定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工艺流程安全控制1. 工艺流程设计1.1 确定最优操作参数,避免超出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操作范围;1.2 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1.3 设立紧急停止装置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2. 材料选择与存储2.1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工原料,确保其质量稳定;2.2 建立合理的储存区域,分类存放不同性质的材料,防止交叉污染;2.3 标示存储区域的危险等级,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关安全知识。
3. 设备安全管理3.1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3.2 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培训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3.3 设立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人员安全管理1. 岗位责任1.1 明确岗位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1.2 岗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掌握应急处置措施;1.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意见,形成共同的责任感。
2. 培训与考核2.1 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包括紧急疏散和灭火等知识; 2.2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2.3 建立员工安全事故记录档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3. 安全警示与督查3.1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在易发生事故的区域进行安全标识;3.2 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3.3 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制度,确保及时消除隐患。
四、应急处置1. 应急预案编制1.1 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应急预案;1.2 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制定应急处理方案;1.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2. 事故报告与调查2.1 要求员工发现事故立即报告,确保及时处理;2.2 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并做出事故报告;2.3 根据事故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
化工厂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厂安全操作规程化工厂安全操作规程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并保障工人和环境安全而制定的操作规范。
化工厂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种类多样,反应复杂,工艺环节众多,因此工人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生产安全。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化工厂安全操作规程。
一、化工生产区域安全要求1.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在化工生产区域的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室外场地,都应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2.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所有进入化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接受检查,不得携带任何易燃易爆物品,以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3.禁止乱堆放杂物。
在化工生产区域内,必须保持通道畅通,不得乱堆放杂物,以免影响工人的操作,增加事故发生的隐患。
4.禁止随意更改设备和工艺。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严禁工人自行更改设备和工艺,只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以确保安全稳定的生产。
二、化学品存放和使用规程1.合理存放和标识化学品。
对于仓库内的化学品,必须分类存放,并进行标识,以便工人识别和取用,同时做好防火、防潮措施。
2.严格限制化学品使用量。
在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不得超过安全范围,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操作前需查阅相关资料。
在使用化学品进行操作之前,工人必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性质、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紧急处理措施,确保操作安全。
三、装置和设备操作规范1.严禁私自接触设备。
工人在操作设备之前,必须事先取得相关培训证书,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
2.禁止私自更改设备设置。
工人在使用设备时,严禁私自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只能按照指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3.操作台前必须穿戴安全装备。
在操作设备时,工人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眼镜、安全手套等。
四、紧急情况处理规程1.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
一旦发生事故,工人应立即停止手头工作,并迅速报告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突发火灾要迅速疏散。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员工和生产设备的安全,并有效预防事故发生而制定的标准化操作指南。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化工行业操作的人员。
二、安全防护措施1.穿戴防护服:在进行化学试验、操作化学品等工作时,应穿戴符合相关要求的防护服,并确保不泄露有害物质。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通风要求:在进行有害气体操作时,必须确保操作区域有足够的通风,并安装或使用必要的防爆装置。
4.易燃易爆物品操作: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操作,应避免明火、静电、火花等产生的因素,确保操作场所无明火,并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5.紧急救援设备:在化工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并确保操作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三、操作规程1.事前准备(1)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且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2)熟悉操作步骤,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
(3)核对操作所需材料,确保物料的准确性和数量。
2.操作步骤(1)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在操作时保持专注和集中。
(2)确保操作区域内只有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才能进入,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标识和预警信号。
(3)定期清理操作区域内的杂物、垃圾,并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整齐。
3.事故应急处理(1)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主管以及紧急救援队伍。
(2)根据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处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疏散。
(3)在紧急情况过后,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并提供相关资料和记录。
四、员工培训和考核1.新员工培训:新员工进入化工行业前,应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
2.定期复训:为了保持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强化操作规程的常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复训,并查看员工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安全考核: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化工生产岗位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范能够帮助保证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能够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化工生产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1. 穿戴防护装备:在进行化工生产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呼吸器、耳罩、耐酸碱手套等,确保工作过程中对身体及器官的保护。
2. 执行操作规程:根据化工生产的具体操作规程,进行正确的操作。
任何人都不得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特别是禁止任意调整化工设备的参数或试图违背操作规定,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闹着玩、乱扔物品等不利于安全的行为。
3. 做好现场清理:化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废料、废气、废水等。
在生产结束后,务必进行现场清理工作,确保没有残留物质会对下一次生产带来风险。
4. 注意仪器仪表:化工生产中经常使用各种仪器仪表来进行监测和控制。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特别要注意设备的操作方法,严禁撞击或强行操作仪器仪表,以免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安全事故。
5. 严格遵守禁令:对于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等明确的操作规定,在化工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严禁违反禁令进行操作。
6.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在发生化工事故或突发情况时,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7. 定期培训和演练:对化工生产岗位的员工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能力。
8. 形成安全文化:全体员工应当共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相互监督,形成安全文化,实现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安全的保障。
以上是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只有高度重视安全操作规范,才能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化工行业各类安全操作规程汇总

化工行业各类安全操作规程汇总概述化工行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涉及到各种危险的化学物质和过程。
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厂区的安全运营,化工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
本文档将汇总化工行业中常见的各类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和指导。
I. 化学品管理1. 化学品储存要求•所有化学品必须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分别储存。
•确保储存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火源和易爆物接触。
•严格控制储存区域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密封性和容器完整性。
•禁止将不相容的化学品存放在同一区域。
2. 化学品标注要求•所有化学品容器都必须清晰标识其名称、危险性和特殊注意事项。
•化学品容器上的标签必须完整、清晰可识。
3. 化学品泄漏处理•在泄漏事故发生时,立即采取措施将泄漏源迅速封堵。
•使用合适的吸附物将泄漏液体吸干。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进行泄漏物体的清理和处理。
II. 设备操作安全1. 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资质认证,了解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操作设备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性能。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离开岗位,必要时应进行交接班。
•遵守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
2. 设备维护和检修•设备维护和检修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
•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必须断开与电源的连接,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防护装备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
3. 紧急停机措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迅速切断设备的电源。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紧急停机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III. 火灾与爆炸预防1. 火灾风险评估•对化工厂的所有区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
2. 火灾预防•确保厂区的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厂区内的通道畅通,避免堆放易燃物品。
•禁止吸烟和明火进入工厂区域。
3. 灭火器的使用•所有员工必须接受灭火器使用培训。
•灭火器必须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化工企业9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9个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搬运工1. 熟悉操作区域的安全出入口和疏散通道,保持道路畅通,不堵塞消防通道。
2. 合理组织货物的搬运和摆放,严禁超载搬运,确保货物稳固,防止翻倒、碰撞等事故。
3. 搬运过程中,应注意货物的平衡和重心,防止因货物倾斜而造成危险。
4. 使用搬运设备时,应提前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严禁在故障设备上操作。
5. 搬运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和其他工友的安全,确保操作安全。
二、焊工1. 使用电焊设备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焊帽、焊衣、焊手套、防护眼镜等。
2. 在焊接前,必须检查电焊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焊接区域的通风情况是否良好。
3. 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状态,注意观察焊接区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燃烧、火花飞溅等。
4. 在焊接过程中,注意与队友的协同作业,确保彼此的安全。
三、操作员1. 熟悉操作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
2. 操作前要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避免意外事故。
3. 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严禁超负荷操作和长时间连续操作。
4. 严禁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离岗或长时间离开设备。
5. 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主管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四、仓库管理员1. 熟悉仓库布局和货物摆放位置,保持货物的整齐有序。
2. 设立货物存放位置标识,避免摆放不当导致的危险。
3. 禁止将危险货物与非危险货物混放,确保危险品的单独储存。
4. 严格控制仓库的出入口,确保未经授权人员不得进入仓库。
5. 定期检查仓库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的完好度,确保安全使用。
五、操作工1.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不得随意修改或省略关键操作步骤。
2. 熟练掌握工艺设备的操作方法,保证操作的科学、合理、安全。
3. 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有害物质或高温物体,必要时使用防护手套或工具操作。
4.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场地,确保安全和卫生。
六、化验员1. 熟悉化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化工行业操作规程

化工行业操作规程化工行业操作规程是指化工行业中用于指导操作人员进行各种操作的规范和标准。
它包括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设备操作、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高效、可靠。
本文将以化工行业操作规程为主题,通过分析、解释和总结相关规程,旨在提供一种清晰准确的操作指导。
第一部分:安全操作规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防止事故发生,化工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
其中包括:1. 个人防护要求:在进行任何化工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设备,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操作前检查:在进行任何化工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管道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以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3. 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在使用化学品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签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吸入。
第二部分:设备操作规程化工行业中的设备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设备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要求。
它们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设备操作规程:1. 反应釜操作规程:在操作反应釜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反应釜的种类和工艺要求,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注意搅拌速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控制,并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输送带操作规程:在操作输送带时,操作人员应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润滑,定期检查输送带的张紧程度,并确保物料的安全传送。
3. 炉窑操作规程:在操作炉窑时,操作人员应掌握炉窑的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气氛要求,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炉窑的安全运行和产品质量。
第三部分:工艺参数控制规程化工行业中的工艺参数控制规程主要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各项关键参数进行控制的要求。
这些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pH值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工艺参数控制规程:1. 温度控制规程:在化工生产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成为了保障工人和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化工行业的安全运营,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I. 安全管理制度1.1 安全责任制度在化工企业中,建立清晰的安全责任制度是确保安全工作有效运行的基础。
企业领导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并将其落实给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使得每个人都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责任。
1.2 安全目标管理为了推动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化工企业应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和落地。
1.3 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为了防范事故的发生,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II. 生产现场操作规程2.1 进入生产现场所有进入化工生产现场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进入生产现场前,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的通道和时间进入。
2.2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化工生产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熟悉工艺流程,对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常情况。
2.3 操作安全操作人员在进行化工生产操作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严禁擅自更改操作流程、参数或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物料,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2.4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制度,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储存,并委托合格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理。
III. 安全设备与装备管理3.1 设备检修化工企业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
3.2 安全设备化工生产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备,如防爆设备、紧急停车装置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3 个人防护装备化工企业应为所有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培训,强调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性。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范

化工行业安全操作规范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涉及到许多危险品和复杂的工艺过程。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范。
一、工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化工操作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1.1 了解工作内容:工作人员应该熟悉自己的工作任务,了解操作所涉及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以及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1.2 检查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工具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1.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PPE):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佩戴适当的防护服、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装备。
二、化学品的储存和搬运2.1 储存:化学品应该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区域,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和分区。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准则和法规。
2.2 标识:所有储存的化学品必须经过明确的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数据表(MSDS),以提供必要的操作和应急信息。
2.3 搬运:在搬运化学品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和设备,确保不会泄漏或造成其他安全问题。
工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搬运技巧和操作方法。
三、工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1 严格遵守程序:在进行工艺操作之前,必须明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3.2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于每个工艺步骤和操作环节,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例如,在存在易燃物质的环境中,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爆灯具、防火设备等。
3.3 安全监测:工作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关键的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速等,以确保工艺参数处于安全范围内。
3.4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必须经过正确的分类、包装和储存,并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或伤害。
四、应急预案和培训在化工行业中,应急事件时常发生,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必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训练和演习。
化工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化工生产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化工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和人员的伤亡。
化工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保障生产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化工生产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化工生产必须按照现场的安全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违反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每一项化工生产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并掌握操作要领。
第五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马虎应付。
第六条对于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操作,必须戴上符合规程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二章前期准备第七条进入化工生产现场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任何与化工生产相关的疾病。
第八条在进入化工生产现场前,必须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严禁穿拖鞋进入。
第九条在进入化工生产现场前,必须进行灭火器的检查,确保灭火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条在进入化工生产现场前,必须进行环境检查,确认没有可燃物、易燃物等。
第三章设备操作第十一条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没有异常。
第十二条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设备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第十三条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超负荷或超速操作。
第十四条在进行设备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或停止气体供应,并在设备上张贴警示标识。
第四章物料操作第十五条在选择物料时,必须根据工艺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物料。
第十六条在存储物料时,必须按照物料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分类存放,确保物料不发生混淆。
第十七条在处理物料时,必须戴上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溅出或吸入有害物质。
第十八条在清理物料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切勿使用有火源的工具。
第五章废料处理第十九条废料处理必须按照环境保护和危险废物处理的要求进行。
第二十条废料必须分类存放,并与非危险废物分开,确保不产生交叉污染。
化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前言
化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化工生产中安全操作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而编制的。
二、操作基本原则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流程;
2.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3.不得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行为;
4.认真学习安全操作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5.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三、化工品种分类的安全操作规程
1.液态化工品种
(1)慎重操作,严禁空气中产生火花;
(2)正确使用防护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3)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以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
2.气态化工品种
(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3)在操作完毕后,及时关闭气阀,排放余气。
3.固态化工品种
(1)操作时需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化工品溅入眼睛;
(2)使用安全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化工品;
(3)慎重操作,避免化工品的散落。
四、紧急事故处置规程
1.发生紧急事故时,优先确保人员安全;
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迅速通知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五、安全意识培训
1.对化工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持续关注化工行业的安全标准,及时跟进最新的安全技术。
化工岗位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操作是保障生产和员工健康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全面推行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化工企业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化工企业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目录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通则一、车间操作工操作安全规程二、公用工程岗位操作安全规程三、焚烧炉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四、污水处理岗位操作安全规程五、离心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六、烘房岗位操作安全规程七、包装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八、装卸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九、叉车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五金仓管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一、剧毒品仓管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二、原料库仓管操作安全规程十三、成品库仓管操作安全规程十四、机修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五、电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六、仪表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七、化验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八、研发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十九、危险品车辆押运员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通则1、上岗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一切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穿凉鞋、拖鞋、高跟鞋上岗。
2、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及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
3、在岗位上车间内严禁打闹、玩笑、脱岗、串岗、睡岗等违法劳动纪律的的行为,以防发生事故。
4、现场一切电气、安全、消防等设施,不得随便拆动,发现隐患积极排除,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5、设备检修严格执行挂牌、监护、确认制,并认真填写检修工作票。
6、所有员工一律持证上岗,特殊工种须有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包括班前会、班后会、事故分析会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1、车间操作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反应釜开车前:1、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反应釜开车中:1、加料前应先开反应釜的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加到反应釜内,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2、打开蒸气阀前,先开回气阀,后开进气阀。
打开蒸气阀应缓慢,使之对夹套预热,逐步升压,夹套内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
3、蒸气阀门和冷却阀门不能同时启动,蒸气管路过气时不准锤击和碰撞。
化工厂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厂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篇:化工厂安全操作规程包装岗位操作规程一、严格交接班,穿好工作服、口罩后方可进行工作。
二、按照计划要求领取本班所需包装袋,并检查包装袋有无印刷不清,污迹及破损情况,发现后立即返回。
三、保证台秤上面的清洁卫生,每班校电子称二次并填写《电子称校准记录》,每放料一次清理一次台秤,清理后必须重新调校、确保计量准确。
包装间隙应给台秤断电,上面不允许负重。
四、包装的同时注意产品的外观是否合格,对外观不合格的产品严禁用合格包装袋进行包装,并及时向班长或炉头工反映情况。
五、检查框架安放是否平稳、牢固、无晃动——电源插座应接触良好,显示仪无闪烁——秤台台面上无灰尘杂物——信号电缆完好无破损,不得被框架碾压、外力冲撞——显示仪安放平稳,保护膜完好,无灰尘——显示仪清淅明了,通风良好,不得进水、灰尘。
六、成品必须在计量后3 分钟内封口,内袋必须排尽空气后扎紧,防止产品吸潮,热封时要保证封口效果,有烫破或未封牢的,一律换袋返工。
缝包时,每袋必须缝两道缝线,保证缝线平行,杜绝跳针现象。
七、按要求加盖批次号。
批次号应加盖在包装袋下面下方的正中(除特殊要求外),加盖清晰、美观、正确。
八、、成品堆放整齐划一,横竖成行,严禁乱堆乱放。
袋装产品统一头向上,方向向右,并将包装袋清理干净;吨袋产品的标签袋统一向外。
九、不同批次、类型及要求的产品要分区堆放,间隔不小于30cm,并施加产品标识牌。
十、负责并保持本岗位的清洁卫生,改善现场环境。
十一、认真做好记录,保证产品数量、质量、批次的准确性。
第二篇:化工厂的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化工厂的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防止、控制和减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建立一套明确、简洁和准确的操作规程。
一套完整的化工厂操作规程应该包含英国针对有害物质进行监控的健康条款、事故处理手册、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个人防护设备、工作质量报告、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以及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等方面所要求的内容。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并且要保持其完好无损。
2.工作开始之前,必须检查工作场所的危险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消除或者隔离。
3.工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证书或资质,以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工作场所必须保持干燥、整洁,随时准备好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5.工作人员要遵守工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严禁擅自更改工艺参数或操作步骤。
二、危险品的存储与处理规程1.危险品必须存储在专门的存放区域内,区域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防止与其他物品混放。
2.危险品的存放要遵循“分区分级、分类标志、分类存储”的原则,根据危险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危险品的搬运和处理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严禁个人擅自进行。
4.危险废物的处理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妥善处置,严禁随意倾倒或排放。
三、化学反应操作规程1.在进行化学反应之前,必须详细了解反应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和安全预措施。
2.反应容器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漏斗、减压装置等要正常运行。
3.严禁使用与反应不相容的物质,如酸和碱的混合物等。
4.反应过程中要做好相应记录,如温度、压力、物质用量等,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调整。
5.完成反应后,要进行相应的清理工作,确保反应容器和设备的清洁。
四、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1.操作设备前,需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2.设备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流程进行,禁止超负荷和超时操作。
3.设备维护要定期进行,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4.设备维修和保养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关操作和维护情况。
五、紧急情况处理规程1.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按照预定的应急程序进行处理。
2.组织撤离人员时,要确保所有人员有序且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并进行必要的急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1 – 19991999 - 09 - 29 发布 2000 - 03 - 01 实施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对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镭。
本标准委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类、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16 - 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HG 23012 - 1999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4 - 1999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动火作业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3.2易燃易爆场所生产和储存的物品的场所符合GBJ16-87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4.动火作业分类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4.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4.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4.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4.4凡厂、车间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防火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4.5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5.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5.1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5.1.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进入设备内、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须执行HG 23012、HG 23014的规定。
5.1.2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
5.1.3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5.1.4凡在处于GBJ 16 - 87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
5.1.5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5.1.6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
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5.1.7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
5.1.8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5.1.9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5.1.10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5.1.11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5.1.12在铁路沿线(25米以内)的动火作业,遇装有化学危险物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5.1.13凡在有可燃物或难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
5.1.14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5.2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符合5.1条规定的同时,还须符合以下规定。
5.2.1 在下列情况下不准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5.2.1.1生产不稳定。
5.2.1.2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
5.2.2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
动火作业时,车间主管领导、动火作业与被动火作业单位的安全员、厂主管安全防火部门人员、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5.2.3动火作业前,生产单位要通知工厂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2.4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视生产系统内压力变化情况,使系统保持不低于100毫米水柱正压。
低于100毫米水柱压力应停止动火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作业。
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5.2.5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6.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6.1动火分析应由动火分析人进行。
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管道、储罐、阴井等部位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时,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6.2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均应由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班长负责提出。
6.3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6.4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如现场分析手段无法实现上述要求者,应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签字同意,另做具体处理。
6.5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必须经被测对象的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6.6动火分析合格判定6.6.1 如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6.6.2 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5%;当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2%。
7.《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7.1《动火安全作业证》为两联,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分别以三道、二道、一道斜红杠加以区分。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格式见附录。
7.2《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程序和使用要求7.2.1《动火安全作业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动火项目负责人办理。
办证人须按《动火安全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然后根据动火等级,按7.4条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审批手续;最后将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交动火项目负责人。
7.2.2 动火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安全作业证》交给动火人。
7.2.3 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后,由动火人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7.2.4 《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7.2.5 《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两份,终审批准人和动火人各持一份存查;特殊危险《动火安全作业证》由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存查。
7.3《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24小时。
7.3.1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120小时。
7.3.2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7.4《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审批7.4.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经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复检签字后,报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终审批准。
7.4.2 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后,报主管安全防火部门终审批准。
7.4.3 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终审批准。
8.职责要求8.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订、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8.2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
动火人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要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主管安全防火部门报告。
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作业。
动火前(包括动火停歇期超过30分钟再次动火),动火人应主动向动火点所在单位当班班长呈验《动火安全作业证》,经其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8.3监火人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
必要时,也可由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
新项目施工动火,由施工单位指派监火人。
监火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
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监火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
在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它工作;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8.4被动火单位班组长(值班长、工段长)为动火部位的负责人,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检查《动火安全作业证》。
对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制止动火作业的权力。
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8.5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
根据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
8.6执行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负责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
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安全员必须到现场。
8.7各级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审批动火作业时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作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7.2要求。
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