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作业解答
第2章 递归与分治_作业答案讲解
![第2章 递归与分治_作业答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bb73e13376baf1ffc4fada2.png)
具体执行过程:求最大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4 -13 29 113 87 65 -9 36 14 76 44 83 67 5 0 1 2 3 4 5 6 24 -13 29 113 87 65 -9 0 1 2 3 24 -13 29 113 0 1 24 -13 2 3 29 113 4 5 6 87 65 -9 7 8 9 10 11 12 13 36 14 76 44 83 67 5 7 8 9 10 36 14 76 44 7 8 36 14 7 36 9 10 76 44 11 12 13 83 67 5 11 12 83 67 11 83 12 67 13 5
课后练习
• 练习2:分析如下时间函数的复杂度,并说明 原因。 1. 利用递归树说明以下时间函数的复杂度:
O(1) T ( n) 3T ( n ) O( n) 4 n1 n1
2. 利用主定理说明以下时间函数的复杂度:
T(n) = 16T(n/4) + n
T(n) = T(3n/7) + 1
课后练习
• 练习1:给定数组a[0:n-1], 1. 试设计一个分治法算法,找出a[0:n-1]中元素最 大值和最小值; 2. 写出该算法时间函数T(n)的递推关系式; 3. 分析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4 -13 29 113 87 65 -9 36 14 76 44 83 67 5
• 递归公式:
– 设n个元素的集合可以划分为F(n,m)个不同的由 m个非空子集组成的集合。 F(n,m) = 1, when n=0, n=m, n=1, or m=1 F(n,m) = 0, when n<m 否则 F(n,m)=F(n-1,m-1)+m*F(n-1,m)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7566292f60ddccda38a02b.png)
二、综合题
1. 若X=-0.1110,Y=-0.1101,采用原码一位乘法运算求 X·Y=? 给出计算过程。
2.若X=-0.1101,Y=-0.1011 试利用补码Booth算法(比较 法)求X·Y=? 给出计算过程。
3. 将十进制数+76.75存入某微机中,试写出其IEEE754标准规 格化单精度浮点数形式。
第2章作业-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两个浮点数相加,一个数的阶码值为7 ,另一个数的阶码值为9 ,则需要将阶码
值较小的浮点数的小数点( )。 A .左移1 位 B .右移1 位 C .左移2 位 D .右移2 位29 .
答案: C
2、如果某单精度浮点数、某原码、某补码、某移码的32位机器数均为 OxF0000000 。这些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浮原补移 B .浮移补原 C .移原补浮 D . 移补原浮 答案: D
说明
初始值,最后一位补0 Y4Y5=10 +[-X]补
右移一位 Y3Y4=01
+[X]补
右移一位 Y2Y3=10
+[-X]补
右移一位 Y1Y2=01
+[X]补
右移一位 Y0Y1=10 不移位
+[-X]补
3. 解:76.75 = 1001100.11 = 1.00110011 ×26 指数E = 7 + 127 = 133 = 1000 0101B 127是单精度浮点数应加的指数偏移量。
4. 某微机内存有一个单精度规格化浮点数(IEEE754标准)为 C2308000H,试写出其真值。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解: X=-0.1110,Y=-0.1101 ,X*=0.1110,Y*=0.1101。 其中寄存器 B=X* ,计数器Cd=4。计算过程:
第2章拉压作业参考解答
![第2章拉压作业参考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127400252d380eb62946d58.png)
aEADj + 4.5aEADj = 2aF , Dj = 2F 5.5EA
4. 再由 Hooke 定律:
FN1
=
EADj
=
2F 5.5
=
0.3636F
FN 2
= 1.5EADj
=
1.5´ 2F 5.5
2
(1)图(a)为开槽拉杆,两端受力 F=14kN,b=20mm,b0=10mm,δ=4mm。 (2)图(b)为阶梯形杆,AB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80mm2,BC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20mm2, CD 段杆横截面面积为 120mm2。 (3)图(c)为变截面拉杆,上段 AB 的横截面面积为 40mm2,下段 BC 的横截面面积为
DG
=
Dl2
-
2 3
Dl1
-
1 3
Dl3=6.89 ´10-4
m
5
2-15 求附图示圆锥形杆在轴向力 F 作用下的伸长量。弹性模量为 E。
解答 对于截面缓变的圆锥形杆可假设横截面上正应力均匀分布。横截面面积为
A(x)
=
1 4
p [d1l
-
(d1
-
d2 )x]2
/l2
ò ò ò Dl =
l
edx =
FN1
FN3
FN2
D
(2)
(b) 整体分析,示力图见附图(3)。
å M Ai = 0 : FN1 ´1 + 3´ 3´1.5 = 0
FN1 = -13.5kN
FAx A
FAy FN1
B
s1
=
FN 1 A1
=
-13.5 ´103 850 ´10-6
=
-15.88MPa
第二章作业 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eb5f2e2f60ddccda38a0c2.png)
第二章作业2、画前驱图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答: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分别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换去了封闭性,这样,某程序在执行时,必然会受到其它程序的影响。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6. 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试举例说明之。
答:同步: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A进程向B进程传递数据,B进程接收数据后继续下面的处理;互斥:间接的相互制约关系,例如进程共享打印机。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P82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图(a)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end;begin P(a3);S4;V(a6);end;begin P(a4);S5;V(a7);end;begin P(a5);S6;V(a8);end;begin P(a6);P(a7);P(a8);S7;end;parend图(b)int a1=0,a2=0,a3=0,a4=0,a5=0,a6=0;a7=0;a8=0;a9=0;a10=0;parbeginbegin S1;V(a1);V(a2);end;begin P(a1);S2;V(a3);V(a4);end;begin P(a2);S3;V(a5);V(a6);end;begin P(a3);S4;V(a7);end;begin P(a4);S5;V(a8);end;begin P(a5);S6;V(a9);end;begin P(a6);S7;V(a10);end;begin P(a7);P(a8);P(a9);P(a10);S8;end;parend28、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9dc2c9aa00b52acfc7ca64.png)
2. 一批晶体管中有个 9 个合格品和 3 个不合格品,从中任取一个安装在电子设备上。若取 出不合格品不再放回,求取得合格品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个数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 解:
X0 1 2
3
p 3/4 9/44 9/220 1/220
⎧ 0,
x<0
F (x) = ⎪⎪⎪⎨321/ 4/ ,22,
0≤ x <1 1≤ x < 2
求: (1) 系数 A,B; (2) X 落在区间(-1,1)的概率; (3) X 的概率密度。 解:
x∈R
7. 从一批子弹中任意抽出 5 发试射,若没有一发子弹落在靶心 2 厘米以外,则接受该批子 弹。设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X(厘米)的概率密度为
f
(
x)
=
⎪⎧ ⎨
Axe−
x2
,
⎪⎩ 0,
0< x<3 其他
X
~
B
⎛ ⎜⎝
4,
1 5
⎞ ⎟⎠
, 故分布律为
P( X = k) = C4k (0.2)k (0.8)4−k , k = 0,1, 2, 3, 4
( ) (2)P X = k
=
C5k
*
C 4− 20
k
C245
k = 0,1,2,3,4
5. 临床观察表明,某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 0.002。现在 900 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求至 少有3例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试求:(1)系数 批子弹被接受的概率。 解:
⎧ 0,
x<0
∫ ∫ (2) F(x) =
x −∞
f
(t)dt
=
⎪⎪ ⎨ ⎪
x2 0 1 − e−9
第二章作业题解答
![第二章作业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04fe4e4763231126fdb1168.png)
第二章静电场习题解答2-1.已知半径为F = Cl的导体球面上分布着面电荷密度为A = p s0 cos的电荷,式中的炖0为常数,试计算球面上的总电荷量。
解取球坐标系,球心位于原点中心,如图所示。
由球面积分,得到2用打Q =护= J j p50cos OrsmOd Od(p(S) 0 0In x=j j psQSefsinGded00 0In n=PsF j J cos ageded(p0 0丸=sin20d0 = 0o2-2.两个无限人平面相距为d,分别均匀分布着等面电荷密度的异性电荷,求两平面外及两平面间的电场强度。
解对于单一均匀带电无限人平面,根据对称性分析,计算可得上半空间和卞半空间的电场为常矢量,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高斯定理,可得电场大小为E = ^-2e0对于两个相距为的d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同样可以得到E] = E“耳=E3题2-2图因此,有2-3.两点电荷q、= 8C和q2 = -4C ,分别位于z = 4和),=4处,求点P(4,0,0)处的电场强度。
解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叠加原理,P点的电场强度矢量为点Si和Si处点电荷在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即E r = Qi 弘 | ① R?4T V£0/?/ 4TT£0R] = r — r L = 4e v — 4e., R 、= J 4-0 " + 0-4 ~ = 4>/2 R 2 =r —r 2 =4e v -4e v , R 2 = J 4-0 ' + 0-4 ' = 4>/22-7. 一个点电荷+q 位于(-a, 0,0)处,另一点电荷-2q 位于(a,0,0)处,求电位等于零的 面;空间有电场强度等于零的点吗?解根据点电荷电位叠加原理,有々)=丄]鱼+鱼4矶丄忌」式中Rj =r-r L = x-\-a e v + ye v +e. R i = yl x + a 2 + r+^2 R 2 =r-r 2 = x ~a e v + ),e y+e r R? — yj x — ci + )r +代入得到式中代入得到心孟 _______ 1^x + a)2+ y 2+ z 22JaS+b+z 2(3x+d )(x+3a ) + 3),+3z ,=0根据电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有电位为零,即令简化可得零电位面方程为要是电场强度为零,必有E x = 0, E y = 0, E : = 0一 (x+ d)[(x + d)2 + y 2 + ^2p + 2(—d)[(—d)2+ y 2 + 疋 -)^(x+n)2 + y 2 + z 2 2 +2y^(x-a)2 + y 2+ z 2丄-z[(x + d)2 + + 疋 2+2z[(x-d)2 +)*此方程组无解,因此,空间没有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39163587c24028915fc3c9.png)
第二章线性表习题(答案)1.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素结点。
首元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a1的结点。
为了操作方便,通常在链表的首元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该结点的数据域中不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其作用是为了对链表进行操作时,可以对空表、非空表的情况以及对首元结点进行统一处理。
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或为头结点或为首元结点)的指针。
若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表,头指针均不为空。
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填空:(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一半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插入或删除的位置有关。
(2)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也相邻。
在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3)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指针指示,首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结点的next域指示,除首元素结点外,其它任一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趋的next域指示。
3.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结点既不是首元素结点,也不是尾元素结点。
按要求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a. 在P结点后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4)、(1)。
b. 在P结点前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7)、(11)、(8)、(4)、(1)。
c. 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5)、(12)。
d. 在表尾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11)、(9)、(1)、(6)。
供选择的语句有:(1)P->next=S; (2)P->next= P->next->next; (3)P->next= S->next;(4)S->next= P->next; (5)S->next= L; (6)S->next= NULL;(7)Q= P; (8)while(P->next!=Q) P=P->next;(9)while(P->next!=NULL) P=P->next; (10)P= Q;(11)P= L; (12)L= S; (13)L= P;4.设线性表存于a[n]中且递增有序。
第二章作业解答
![第二章作业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f34e78048d7c1c709a14533.png)
(3)动态分析: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如
解图2.11所示。
rbe
rbb'
(1
)
26mV I EQ
≈2.73k
A u
(Rc ∥ RL ) rbe (1 )Rf
≈-7.7
Ri Rb1 ∥ Rb2 ∥[rbe (1 )Rf ] ≈3.7k
Ro Rc 5k
若电容Ce开路,则Re串入电路
A u=- rbe+(β1(+ Rcβ∥ )(R ReL+ )Rf )≈- 1.92 Ri =Rb1∥ Rb2∥ [rbe+(1+β)(Re+Rf )]≈4.1Ω k
2.5 在图P2.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80,rbe=1kΩ,U=i
20mV;静态时UBEQ=0.7V,UCEQ=4V,IBQ=20μA。判断下列 结论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 ( ) Au
4
20103
200
(2)Au
4 0.7
5.71
(
)
(3)
Au
805400( 1
=
I CQ β
=
2 ×10 -3 100
= 20 μA
Rb
= VCC- U BEQ I BQ
12-0.7 =
0.02
≈ 565 kΩ
(2)求解RL:
图P2.9
Au
Uo Ui
100100 1
Au
R' L
rbe
100R'L 1.4
R'L 1.4k
Rc // RL 1.4 RL 2.625k
2.10 在图P2.9所示电路中,设静态时ICQ=2mA,晶体管饱和管压 降UCES=0.6V。试问:当负载电阻RL=∞和RL=3kΩ时电路的最大 不失真输出电压各为多少伏? 解:由于ICQ=2mA,所以UCEQ=VCC-ICQRc=6V。 空载时,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饱和失真。故
作业题解(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作业题解(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ba5f66561252d380eb6e65.png)
12.反应PCl5(g) ⇌ PCl3(g) +Cl2(g)在523K和 1.01325×105Pa下达平衡时,其分解百分率为80%,求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12.解:设开始时PCl5为1mol PCl5(g) ⇌ PCl3(g) + Cl2(g)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1 0 0
KC
x / 152
2
11. 在某温度时,反应 CO (g) + H2O(g) ⇌CO2(g)+ H2(g) 的Kc=1.0, 问2mol CO与多少 mol H2O(g) 在密闭容器中反 应,才能使50%(摩尔分数)的CO转变为CO2 。
解:设有x mol H2O(g),设密闭容器体积为V dm3。 CO (g) + H2O(g) ⇌ CO2(g) + H2(g) 起始浓度/ mol· dm-3 2/V x/V 0 0 平衡浓度/ mol· dm-3 1/V (x-1)/V 1/V 1/V 1 1 c(CO2 ) c ( H 2 ) KC V V 1 x 1 c(CO ) c( H 2O ) V V 1 1.0 x 1 解得: x 2.0mol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和程度习题解答
• 1.不用查表,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 • (1) O2(l), O3( g), O2(g) • (2) K(s) , KCl(s) , Na(s) • 解:(1)S(O3,g)> S(O2,g)> S(O2,l) • (2) S(KCl,s)> S(K,s)> S(Na,s)
=(-635.09 ) +(-393.50 ) - (-1206.92 ) =178.33 kJ· mol-1
《管理会计》作业及解答
![《管理会计》作业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913cb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e.png)
第2章作业一、单选题1、企业租用一台设备,租赁合同规定每年支付固定租金10万元,与此同时,机器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3元。
根据该合约,设备租金属于()。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半变动成本D.延期变动成本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企业不改变生产能力,就必须承担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可有可无的C.生产能力利用的越充分,技术变动成本发生得越多D.变动成本是产品生产的增量成本3、某企业成品库有固定员工5名,工资总额5000元,当产量超过5000件时,就需要雇佣临时工。
临时工实行计件工资,每包装发运1件产品支付工资2元,则该企业成品库的人工成本属于()。
A.半变动成本B.延期变动成本C.阶梯式成本D.曲线成本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阶梯式成本的是()。
A.计件工资费用B.按年支付的广告费用C.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用D.按月薪制开支的质检人员工资费用5、在下列成本估计的方法中,在理论上比较健全,计算结果精确的是()。
A.账户分析法B.散布图法C.高低点法D.回归直线法二、多选题1、根据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可分为()。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混合成本D.曲线成本2、下列关于固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有()A.固定成本是指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B.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其单位成本而言的C.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为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称为承担固定成本D.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是产量决定酌量性固定成本,反而是酌量固定成本影响产量3、下列各项中,属于混合成本的有()。
A.半变动成本B.延期变动成本C.阶梯式成本D.曲线成本4、成本估计的方法有()。
A.历史成本分析法B.工业工程法C.本量利分析法D.契约检查法5、下列关于成本估计的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工业工程法可能是最完备的方法,它可以独立使用B.账户分析法师一种比较策略的分析方法C.契约检查法只能用于明确规定了计费方法的项目D.成本估计,实际上是一个对成本性态进行“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计算过程。
数据结构第二章作业及答案
![数据结构第二章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554020722192e4536f622.png)
8
解答(续):
(2) 插入操作基本步骤: 1) 若i不合法或表L已满,算法结束并返回 ERROR;否则转2) 2) 将第i个元素及之后的所有元素均后移一个位置 3) 将新元素写入空出的位置; 4) 表长+1
9
解答(续):
插入操作算法(算法2.4 ):
Status ListInsert_Sq(SqList &L, int i , ElemType e) { //在顺序线性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新的元素e, // 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Sq(L)+1 if (i<1||i>L.length+1)return ERROR; //i值不合法 if (L.length>=L.listsize)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重新分配空间 newbase=(ElemType*)realloc(L. elem, (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 (ElemType)); if (!newbase)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 L. elem=newbase; //新基址 L.listsize+=LISTINCREMENT; //增加存储容量 } q=&(L.elem[i-1]); //q为插入位置 for (p=&(L. elem[L.length-1]); p>=q ; --p) *(p+1) = *p; //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右移 *q=e; //插入e ++L.length; //表长增1 return OK; }//ListInsert_Sq
15
4.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 后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 B.双向链表 C.带头结点的双向循环链表 1 D.循环链表
第2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59027482fb4daa58d4b96.png)
第二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4分,每题0.8分)
1. 空气中水汽发生凝结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 饱和 、这时的空气温度称为 露点 。
2. 降温或空气冷却的原因有:_辐射冷却 、 接触冷却 、 气团上升冷却 ,其中 气团上升冷却 为
主要原因。
3. 按气流上升冷却运动的原因,降雨可以分为:_ 对流雨 、 地形雨 、锋面雨 、气旋雨__。
4. 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方法通常有 算术平均法 、 泰森多边形法、 等雨量线法_。
5. 饱和大气在绝热上升过程中,水汽会发生 凝结 。
二、简答及计算
1、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试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估计,大气在绝热上升过程中每上升1000m 气温降低多少度?(3分)
有两种情况,但一般只回答第一种情况就可以了。
解答:(1)部分饱和空气:
根据dh du pd α=+,推导出p dh c dT gdz =+,在假设p pd c c ≈的前提下,带入相应数值计算。
注意pd c 的取值以及推导过程。
(2)饱和空气: 内能的变化伴随着水汽的凝结,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因此减少,从而有如下公式:
e d p L dT dq dz c dz
−=Γ+ 这种情况需要给出
e p L dq c dz 的值,讲义上有一些参考值。
2、水文计算中由点降雨量推求面平均降雨量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和适用条件?(3分) 解答:
(1)算术平均法;(2)泰森多边形法;(3)距离倒数权重法;(4)降水等值线法。
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请参见讲义和教材。
[信号与系统作业解答]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作业解答]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90bd92d5240c844769eaeeda.png)
特征方程为 2 3 2 0 ,特征根为 1
1和 2
2。
所以rzi(t) C1e t C2e 2t, t 0
将 rzi(0 ) r (0 ) 2 和rzi(0 ) r(0 ) 1代入可求得
g(t) 1 e 12t cos 3 t 2
1 e 12t sin 3 t u(t)
3
2
由于系统的冲激响应h(t) h(t) e 12t cos 3 t
2
d g(t) ,所以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dt
1 e 12t sin 3 t u(t)
3
2
3)系统的冲激响应满足方程
d dt
h(t)
2h(t)
(t) 3 (t)
电容两端电压不会发生跳变,vc(0 ) vc(0 ) 10V ,所以i(0 ) 0 ;
因此,电阻两端无电压,电感两端电压变成 10V,所以i (0 ) 10 。
(2)换路后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i (t) i (t) i(t) e (t) e(t) 20u(t)
t 0 时间内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i (t) i (t) i(t) 20 (t)
e(t) (1) 0 (2)
整理得:
2vo(t) 5vo(t) 5vo(t) 3vo(t) 2e (t)
2-4 已知系统相应的齐次方程及其对应的 0+状态条件,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
d2 dt 2
r(t)
2
d dt
r(t
)
2r(t)
0 ,给定r(0 )
1 ,r (0 )
2
作业答案_第2章_静力学
![作业答案_第2章_静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42a746e518964bcf847ca9.png)
kPa
在底面,中心处的压
p Water
2 D2
8
p A 16.18 kPa
h3 2 2.83 4.83 m
Δh2
h3
h2
h1
设有一盛有油和水的圆柱形澄清桶,如图所示。油和水之间的分界面 借玻璃管A来确定,油的上表面借玻璃管B来确定。若已知圆桶直径 D=0.4m, h1=0.5m, h2=1.6m, 油的密度ρ0=840kg/m3,水的密度 ρ=1000kg/m3。试求桶内的水和油体积各为多少? 若已知h1=0.2m ,h2=1.2m ,h3=1.4m ,试求油的密度ρ0。 (1)根据题意 pa
Oil (2h h) Water h 0.01 Water
h 200 h
h 0.11m
设有一容器盛有三种各不相同的密度且各不相混的液体,如图所示。 已知ρ1=700kg/m3, ρ2=1000kg/m3, ρ3=1200kg/m3,试求三根测压 管内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h1、 h2和 h3、 解:根据题意
pab 101325 9807 0.3 9.83810 Pa
4
相对压强
p 水h1 2942 Pa
h2
水 0.3 h2 h1 =0.0221m pa Hg 13.6
h1 ρHg 水
ρ
设有两盛水的密闭容器,其间连以空气压差计,如图a所示。已知点A、 点B位于同一水平面,压差计左右两肢水面铅垂高差为h,空气重量可略 去不计,试以式表示点A、点B两点的压强差值。 若为了提高精度,将上述压差计倾斜放臵某一角度θ=30°,如图b所示。 试以式表示压差计左右两肢水面距离l。 ρa
如图建立坐标
根据题意,容器内任意一点(x, z)的 流体质点所受到的质量力为: az a
《工程经济》第二章 作业解答
![《工程经济》第二章 作业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f2229b66f5335a8102d22008.png)
第二章作业解答一.填空1.劳动耗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2. 活劳动包括活劳动消耗和活劳动占用。
3.商品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
4.总产值由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
5.净产值的特点是不受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
6、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功能和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
7.产品质量特性可划分为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8.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
9.消耗费用的可比原则之一是:在计算和比较费用指标时,应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来计算各种费用。
10.价格可比是指在计算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时,必须采用合理的、一致的价格。
合理价格是指能够正确反映产品价值,各种产品之间的比价合理。
11.根据时间因素可比的要求,当相比较的技术方案的经济寿命周期有倍数关系时,应采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各技术方案的共同计算期。
二.单项选择1.工程经济中所说的劳动力占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 C 】A.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B.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C.全部劳动力数量D.非生产人员2.劳动耗费是指生产过程中【 C 】A.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B.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C.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D.消耗和占用的物化劳动3.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称为【 B 】A.活劳动消耗B.劳动消耗C.物化劳动消耗D.体力劳动消耗4.活劳动消耗是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并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 A 】A.脑力和体力的消耗B.脑力的消耗C.体力的消耗D.能力的消耗5.经济效益的表达形式为【 B 】A. 劳动耗费 / 有用成果B. 有用成果 / 劳动耗费C. 有用成果×劳动耗费D. 劳动耗费+有用成果6.经济效益的表达形式是【 A 】A.有用成果÷劳动耗费B. 有用成果+劳动耗费C. 有用成果×劳动耗费D. 劳动耗费-有用成果7.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是【 B 】A. 总产值B. 商品产值C. 净产值D. 国民产值8.净产值与总产值的区别是不包括【 C 】A.税金B.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C.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D.利润9.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总成果的货币表现是 【 C 】A.净产值B.商品产值C.总产值 D 国民收入10.总产值采用的计算价格是 【 A 】A.不变价格B.影子价格C.市场价格D.现行价格11.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指标反映产品的 【 A 】A.质量B.价格C.功能D.成本12.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指产品的【 D 】A.先进性B.适用性C.安全性D.可靠性13.下列指标中能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是 【 B 】A.质量指标B.投资指标C.品种指标D.数量指标14.下列指标中能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是 【 C 】A.利润率B.产品配套率C.设备利用率D.产品合格率15.满足需要上的可比不能包括 【 D 】A.产量可比B.质量可比C.品种可比D.价格可比16.根据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的可比原则之一是 【 B 】A.利润上可比B.消耗费用可比C.工艺上可比D.结构上可比17.把将来某一时点的金额换算成与现在时点相等的金额,这一换算过程称为【 B 】A 折旧B 折现C 现值D 未来值18.等额分付值A 每一次支付都在每一期的期 【 C 】A.初B. 中C. 末D.任意时刻19.在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公式中,等额分付终值利率系数为 【 A 】 A.i i n 1)1(-+ B. 1)1(-+i i C.1)1()1(-++n n i i i D.n n i i i )1(1)1(+-+ 20. 在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公式中,已知P 求A 的利率系数是 【 C 】A.n i )1(+B.1)1(-+i i C.1)1()1(-++n n i i i D.n n i i i )1(1)1(+-+21.等额分付现值公式的逆运算就是 【 D 】A.等额分付终值公式B. 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C. 整付现值公式D. 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22.系数1)1(-+n i i称为 【 C 】A.资本回收利率系数B. 等额分付现值利率系数C.偿债基金利率系数D. 整付现值利率系数三、多项选择1.物化劳动消耗包括 【 ABCD 】A.原材料消耗B.燃料消耗C.辅助材料消耗D.动力消耗E.人力资源消耗2.反映产品工作质量的指标是 【 CE 】A.材料利用率B.产品自给率C.等级品率D.产品故障率E.产品合格率3.反映产品内在质量的指标有 【 ACE 】A.经济性B.合格率C.可靠性D.废品率E.适用性4.经济效益的表达形式有 【 BC 】A.有用成果×劳动耗费B.有用成果/劳动耗费C.有用成果-劳动耗费D. 有用成果+劳动耗费E.产出/投入5.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中包括 【 ADE 】A.反映收益的指标B.使用寿命指标C.销售指标D.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E.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6.从经济效益的表达式出发,可将评价指标分为 【 ABD 】A.反映收益类指标B.反映劳动耗费类指标C.反映物质耗费类指标D.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E.反映收益和物质耗费的综合指标7.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包括 【 ABCDE 】A.劳动生产率B.材料利用率C.流动资金周转次数D.固定资产盈利率E.设备利用率8.满足需要可比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 BCD 】A.方案寿命可比B.产量可比C.质量可比D.品种可比E.销售收入可比9.不同技术方案在满足需要上的可比,其实就是 【 ABE 】A.品种可比B.产量可比C.销售收入可比D.方案寿命可比E.质量可比10.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有 【 ABDE 】A.利率B.利息C.资金周转次数D.利润E.利润率11.决定资金等值的因素有 【 ABE 】A.利率B.资金额的大小C.资金的现值D.资金的终值E.资金发生的时间12.以下公式中,属于资金等值计算的公式有 【 ABCD 】A.整付终值公式B.整付现值公式C.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D.等额分付终值公式E.整付余额公式四. 计算题1.某企业兴建一工业项目,第一年投资1000万元,第二投资3000万元,第三年投资2000万元。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08e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4.png)
第⼆章作业参考答案第⼆章1.请分别画出⼆进制⽐特流01001011的NRZ、Manchester和Difference Manchester编码。
约定:对于不归零码低电平代表0,⾼电平代表1;对于曼彻斯特编码由⾼到低电平的跳变代表0,从低到⾼电平的跳变代表1;对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开始有跳变代表0,反之代表1。
2.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中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3.PCM的步骤及⽅法PCM的典型应⽤就是语⾳数字化。
PCM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以采样定理为基础,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周期性采样,利⽤有限个采样值代替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
只要采样频率⼤于等于有效信号最⾼频率或其带宽的⼆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原始信号。
量化:使连续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将采样样本按照量化级取值。
编码:将离散值变成⼀定位数的⼆进制数码。
量化级越多,量化精度越⾼,需要的⼆进制位数越多。
4.什么是⽐特同步和帧同步?什么是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者的区别是什么?⽐特同步⼜叫位同步,是数据通信中最基本的同步⽅式。
⽐特同步是指接收端将时钟调整到和发送端完全⼀样,当接收到⽐特流后,在正确的时刻对收到的信号根据事先已约定好的规则进⾏判决,从⽽将发送端发送的每⼀个⽐特都正确地接收下来。
(正确时刻:通常就是在每⼀个⽐特的中间位置判决规则:如,电平若超过⼀定数值则为1,否则为0)。
数据通常以帧为单位进⾏发送。
帧同步是指接收端应当能从收到的⽐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帧的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帧同步⼜叫帧定界。
同步通信是每发送完⼀个帧进⾏⼀次同步。
这个帧中通常含多个字符、多个字节或不定长的较多的⽐特,即同步通信中⼀次传输的数据量⼀般⽐较⼤。
同步通信要求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应保持完全⼀致,以免发⽣太⼤时钟误差的积累,从⽽产⽣接收错误。
第2章作业(答案)
![第2章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7e8a4a69eae009581bec7a.png)
T A 5 27.74 5 138.7 (万元)单位:万元
年份 1 年初余额 ① 100 利息 ② 12.00 年终所欠 余额③ 84.26 偿还本金 ④ 15.74 年终付款 总额⑤ 27.74
2
3 4 5
84.26
66.63 46.89 24.78
10.11
8.00 5.63 2.97 38.71 (38.7)
五年内共还本息多少元?(等额本息还款)
12
作业
解:
100万
( 1)
0 1 2 3 4 5 年
F=?
F P(1 i)n 1001 0.12 176.23 (万元)
5
13
作业
( 2)
T P i n P 12 5 100 160 (万元)
单位:万元
年份 1 2 3
30
作业
解: (1)由
F P1 i
10 4
n
0.12 F 1000 1 4
3262.04 (元)
31
作业
(2)由 得
r i 1 1 m
m
0.03 i季 1 1 3.03% 3
40
3
1 0.0303 F A(F/A,i,40) 300
0 1 18 19 22 28 年
F
F 121010
F=121010(F/P,8%,10)=261251.51(元)
29
作业
8、复利计算:
(1)年利率r=12%,按季计息,1000元现款存
10年的本息和是多少?
(2)年利率r=12%,按月计息,每季末存款300 元,连续存10年,本利和是多少? (3)年利率r=9%,每半年计息一次,若每半年 存款600元,连续存10年,本利和是多少?
第二章习题答案(作业)
![第二章习题答案(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a93543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9.png)
第⼆章习题答案(作业)第⼆章习题答案2(1)为什么计算机内部采⽤⼆进制表⽰信息?既然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都⽤⼆进制表⽰,为什么还要⽤到⼗六进制和⼋进制数?参考答案:(略)2(7)为什么计算机处理汉字时会涉及到不同的编码(如,输⼊码、内码、字模码)?说明这些编码中哪些是⽤⼆进制编码,哪些不是⽤⼆进制编码,为什么?参考答案:(略)3.实现下列各数的转换。
(1)(25.8125)10= (?)2= (?) 8= (?) 16(2)(101101.011)2 = (?)10= (?) 8= (?) 16= (?)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10= (?) 2= (?) 16(4)(4E.C)16 = (?)10= (?) 2参考答案:(1)(25.8125)10 = (1 1001.1101)2 = (31.64) 8 = (19.D) 16(2)(101101.011)2 = (45.375)10 = (55.3) 8 = (2D.6) 16 = (0100 0101.0011 0111 0101) 8421(3)(0101 1001 0110.0011)8421 = (596.3)10 = (1001010100.01001100110011…) 2 = (254.4CCC…) 16 (4)(4E.C)16 = (78.75)10 = (0100 1110.11) 24.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进制数的原码和补码表⽰。
+0.1001,–0.1001,+1.0,–1.0,+0.010100,–0.010100,+0,–0参考答案:(后⾯添0)原码补码+0.1001:0.1001000 0.1001000–0.1001: 1.1001000 1.0111000+1.0:溢出溢出–1.0:溢出 1.0000000+0.010100:0.0101000 0.0101000–0.010100: 1.0101000 1.1011000+0:0.0000000 0.0000000–0: 1.0000000 0.00000005.假定机器数为8位(1位符号,7位数值),写出下列各⼆进制数的补码和移码表⽰。
第二章 作业答案
![第二章 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7f6771711cc7931b716f5.png)
第二章作业1. 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第一个元素结点)。
答:首结点就是存放数据元素的第一个元素结点,头结点是为了插入和删除的方便说增设的一个结点,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的存储位置,在没有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指向链表中的首结点,在有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指向链表中的头结点。
2. 简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顺序表和链表的优缺点。
3. 已知L 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 是指向表中某个结点的指针,试写出在P 所指结点之前插入指针S 所指结点的语句序列。
P->next->next= P->next;S->next = P;4. 已知P 是指向双向链表中某个结点的指针,试写出删除P 所指结点的前驱结点的语句序列。
p是要删除的结点,q是p的前一个结点q->next = p->next;//删除的结点的后一结点的首地址赋值给删除的结点的前一结点的next p->next->prior = q;//删除的结点的后一结点的prior指向删除的结点的前一结点的首地址5. 简述以下算法的功能。
(1) Status A(LinkedList L) { // L 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if (L && L->next){Q =L; L =L->next; P =L ;while ( P->next) P =P->next ;P->next =Q; Q->next = NULL;}return OK;} // A本程序实现的功能就是:如果L的长度不小于2,则将首元结点删去并插入到末尾。
(2) void BB(LNode *s, LNode *q ) {p =s ;while (p->next!=q) p =p->next ;p->next =s;} //BBvoid AA(LNode *pa, LNode *pb) {// pa 和pb 分别指向单循环链表中的两个结点BB(pa, pb);BB(pb, pa);} //AA如果L的长度不小于2,将L的首元结点变成尾元结点。
第二章作业答案 (2)
![第二章作业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5b79149b6bec0975f465e24f.png)
m εH −4 eV 10 6 . 59 × = εi = 2 2 2 = 2 m0 ε 8ε ε 0 h me
4
2 h m0 εε 0 * a = 2 = ε ( )a = 643.07 [ A°] m πe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
1 (2a ∗ )3
= 4.7 × 10 20 /m 3
(5)对具有二重能级的施主,其两重能级的具 体含义是什么?第一次电离是否能够以任何一个 电离能发生?通常两次电离的电离能的相对大小 如何?为甚么? 可以用深浅不同的两个能级描述先后的两次电离.第 二个能级(较深的能级)的存在以第一个电子的电离为 条件.在两个电子都未电离以前,任一个电子都将以 相应于第一个能级的能量,而不是以相应于第二个能 级的能量电离.在第一个电子电离以后,正电中心将 表现为两个正电荷,因为另一个电子的部分屏蔽作用 不存在了.因此使第二个电子电离就需要更大的能 量.
(1)设有两种半导体,在价带顶两者空穴的有效质 量有以下关系:m1>m2 ,试定性画出两者的 关系图。
有效质量的大小可由E-k曲线的曲率半径大小得到反映。 曲率半径大,有效质量大。
(2)说明什么是直接禁带半导体,甚么是简 接禁带半导体。
导带和价带极值位于k空间同一点(但一般说来并 不要求在k=0这一点)的半导体称为直接禁带半导 体;不在 k 空间同一点的半导体称为间接禁带半 导体.
(6)硅中的金可有几种带电状态? 三种: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3)说明为什么施主能级位于导带底以下,受 主能级位于价带顶以上。 因为施主上的电子或受主上的空穴分别需要获得 一定能量才能进入导带或价带。
(4)InSb的电子有效质量为0.014 m0,相对介电常 数为17,求 1)类氢施主杂质的电离能 2)类氢施主上基态电子的轨道半径 3)若这些类氢施主均匀分布,在多大的浓度下 相邻杂质的电子轨道才能发生交叠?(浓度定义为 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将题2.3
模型。
解题提示:
解答:图(a)变换如下:
''S
S S
s S R R R I U =⋅=a b ab
电压源电流源ab
a
b
(b)
题2.3 图
图(b)变换如下:
2.4 将题2.4图所示电路变换为等效电压源模型。
解题提示:
等效互换的条件:对外的电压电流相等。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条件如下:
''S
S S
s S R R R I U =⋅=a b
ab
电压源
电流源
ab
a
b
(a)
(b)
题2.4图
解答:图(a)变换如下:
(a)
图(b)变换如下:
(b)
2.5 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2.5图中的电流I。
24V
题2.5 图
ab
a
b
2A
2.6 用支路电流法求题2.6图中的I 和U 。
A 212
题2.6图
解题提示: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数,根据基氏定律,列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方程,然后联立求解。
具有n 个结点,m 条支路的电路。
独立的电流方程个数:()1-n 个,独立的电压方程:()1+-n m 个,通常用网孔列写电压方程。
解答:支路电流方向如上图所示。
⎪⎩
⎪
⎨⎧=+--=-+=+0243 BEDCB 01236211U I KVL I I KVL ABEFA
I I KCL 方程:的回路方程:的回路方程:结点
联立求解得:
⎪⎩⎪⎨⎧
==V
U A
I 638
2.9 用网孔电流法求题2.9图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A 2
3 题2.9图
解题提示:
以网孔电流为未知数,列写网孔KVL 方程,求解出网孔电流,再根据网孔电流与支路电流关系,求解出支路电流。
解答:网孔电流如上图所示: 可得:A I m 31
=,A I m 23
=
列写网孔2的KVL 方程: ()15443883
2
1
-=++++-m m m I I I
解得:A I
m 15
12
=
A I I m 15
12=
=
()V
I I U m m 153528*15138*21=⎪⎭
⎫ ⎝⎛
-=-=
2.10 用结点电压法求题2.10图中各支路的电流。
解题提示:
假设一个参考点,令其电压为零,各支路的电流用相关结点电压表示,根据基氏电流定律,列结点电流方程,然后联立求解。
解答:电流参考方向如上图所示:
⎪⎪⎩⎪⎪⎨
⎧-=⎪⎭⎫ ⎝⎛++-+=-⎪⎭⎫ ⎝⎛+5221414
15341411B A
B A U U U U
解得:V
U
A
6=,V
U
B
2-=
A U I A 61
6
11===
A 23
题2.10图
A U U I
B A 242
642=+=-=
A
U I B 12223-=-==
2.12用弥尔曼定理求题2.12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的各支路电流。
解题提示:
具有两个结点电路的结点电压法(弥尔曼定理):对只有两个结点的电路,可任取一个结点为参考结点,另一个结点的电压1
U 满足的方程为:
题2.12图
11
111S I U G =
∑∑∑∑==k
Sk Sk
k Sk R
R U R I U 111
解答:
S 断开:
V U ON 340050
150150150100
5010050200-=++---=
A
U I ON 3
450200
3400502001=+-=+=
A
U I I ON 3
250100
34005010032-=+-=+==
S 闭合:
A U I ON
4.250
20080502001
=+-=+= A U I I ON
4.050
100
80501003
2=+-=+== A U I ON
N
2.325
8025-=-==
2.14 利用叠加定理求题2.14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源上的电压U 。
V U ON
8025
150150150150100
5010050200-=+
++---=
题2.14图
解题提示:
在多个独立电源同时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任意两点间的电压,都是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的代数和。
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意味着其他独立源不作用,不作用的电压源的电压为零,
可用短路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的电流为零,可用开路代替。
解答:原电路可以分解为如下两个子电路:
V U 28*8
8123*3612-=+-+=' V U 12)8//83//6(*2=+='' V U U U 10122=+-=''+'=
2Ω3Ω=+
2.15 在题2.15图所示电路中,两电源1
S U 和2
S U
对负载L
R 供电,已知当02=S U 时,mA I 20=,当V U S 62
-=时,mA I 40-=,求:
1)若此时令01
=S U ,I 为多少? 2)若将2
S U 改为V 8,I 又为多少?
解题提示:
利用叠加原理求解。
解答:
1)mA I U U S S 20,01
2
='=单独作用,
mA I U U V U S S S 40,6212-==共同作用,和 I U S '
'单独作用时为2
mA
I I I I I I 602040-=--='-=''⇒''+'=
2)mA I I 808
60
6=''⇒'
'=-- mA I I I 1008020=+=''+'=
2.17 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17图所示电路中的I 。
题2.15图
题2.17图
10
Ω
解题提示:
在复杂电路中,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常用戴维宁定理求解。
等效电压源的电压(U OC)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端电压;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
(有源网络变无源网络的原则是: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
路) 解答:
⑴将待求支路分离出来,端口做好标记;
(2)求出有源二端电路的开路电压U OC 10V 单独作用:
V U AB
88*8
6//310
=+=' 6V 单独作用:
V
U AB 5
16
8//6*8//636-=+-=''
V U U U AB
AB AB
5
24
5168=-=''+'=
(3)除源后从端口看入的等效电阻R O 。
Ω10
Ω
Ω==6.16//3//8O R
(4)画出原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求解等效
电路。
Ω
524
6.1
A I 5.086.1524
=+=
2.19图示电路中D 为二极管,当Uab>0时,二极管导通,当Uab<0时,二极管截止(相当于开路)。
设二极管导通时的压降为0.6V ,试利用戴维宁定理计算电流I 。
解题提示:
在复杂电路中,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常用戴维宁定理求解。
等效电压源的电压(U OC )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端电
题2.19图
压;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
(有源网络变无源网络的原则是: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
解答:
⑴将待求支路分离出来,端口做好标记;
(2)求出有源二端电路的开路电压U OC ()()()()V U U ab OC 42266262262662262=⨯++++⨯-⨯++++⨯==
(3)除源后从端口看入的等效电阻R O 。
(4)画出原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求解等效电路。
A I 85.04
6.04=-=
2.20 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0图所示电路中的I 。
44 题2.20图
2
解题提示:
在复杂电路中,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常用戴维宁定理求解。
等效电压源的电压(U OC)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端电压;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
(有源网络变无源网络的原则是: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
解答:
原电路可画为如下形式:
V U U U B A AB 1311214112244861312161239-=+++--+++-=-= Ω=+=5.23//12//46//3//2O R
Ω2
Ω Ω1-5.2
A I 72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