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与闭关锁国
知识点3_“海禁”与“闭关锁国”
![知识点3_“海禁”与“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c46e1b12852458fb760b5612.png)
“海禁”与“闭关锁国”
【典型试题】
1.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
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
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
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海禁”与“闭关锁国”表现】
“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与“闭关锁国”评价】
局限性(主要影响): 1.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 萌芽的滋长。 2.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 夜郎自大。 积极性: 对外来侵略有自卫作用,保护封建自然经济。 启示:1.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坚持对外开放。 2.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
“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与“闭关锁国”含义】
“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与“闭关锁国”背景】
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2.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3.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4.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 外国进行贸易。
【答案】 B
“海禁”与“闭关锁国”
【典型试题】
2.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
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
银进口。据统计,白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
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
3/4。由此可见,当时
比较闭关锁国与海禁
![比较闭关锁国与海禁](https://img.taocdn.com/s3/m/102b6b2ddd36a32d737581a4.png)
比较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共同点:
1、产生原因: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②防范中外反对势力联合、巩固统治的需要;③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等
2、内容: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部分官方主持的贸易;
3、后果:都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点:
1、实施背景不同:
明朝海禁:明朝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仍对明朝构成一定威胁,日本倭寇在沿海进行骚扰掠夺,政局不稳。
清朝闭关锁国: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满州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建国之初,内有多股反对势力的反对,如前明残余势力、明末农民起义军队等多股反对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掠夺,统治亟待加强。
2、主要针对对象不同:
明朝海禁主要是针对倭寇,而清朝闭关锁国先是针对东南沿海抗清势力,后来主要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
3、危害严重程度不同:
明朝中前期,中华文明依然处于世界领先;清朝时,中国已经无论是制度、经济、技术还是思想文化都全方位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这样不同背景下的海禁政策,加上具体措施、程度的不同,就造成乐不同的程度的后果,明朝海禁,对中国海外贸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不如清朝闭关锁国带来的巨大摧残和扼杀。
综上所述,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是一脉相承的政策,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二者实施的背景、主要针对对象、具体内容、程度、后果都有所不同,清朝闭关锁国实际上是明朝海禁的变本加厉,更加全方位、政策化、制度化。
史料解读:“海禁”与“闭关锁国”
![史料解读:“海禁”与“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43a360ca5727a5e9846a61e1.png)
“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代的海禁〔材料一〕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
……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
──《明太祖实录》卷七〔材料二〕以倭①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九〔材料三〕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
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一【解读】以上三段史料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一系列海禁政策。
1.朱元璋再三地颁布一系列海禁政策,禁止私人出海贸易。
2.严令禁止军民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完全由政府控制。
3.朱元璋海禁的原因之一是倭寇的侵扰。
朱元璋的一系列海禁政策,说明明代政府在明初便实行了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在明代虽然时废时立,但一直到明末,也没有被撤销。
海禁推行之初,虽然对维护明代封建统治、安定边防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其负面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客观上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被动挨打,对其后的清代以及近代的影响很大。
【注释】①倭: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2.清代的南洋海禁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①。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藍鼎元《鹿洲初集》卷三《论南洋事宜书》【解读】这是一段关于清代南洋海禁的史料。
1.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为生,生活富足,社会安定。
2.海禁之后,人民生计阻断,造成社会动荡。
清代的海禁是闭关政策的具体体现。
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从而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被动挨打。
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a03cd8fbceb19e8b8f6bada.png)
l
会 的发展 。
“ 海禁 ” 策 , 政 闭关 锁 国 , 主要 出于政 治 原 因。这 种政
二 、清代“ 闭关锁 国” 策 政
策虽然有 防 范西 方 殖 民 主 义 入侵 的 自卫 作 用 , 更 但
1 .概念 :闭关 ” 指关 闭城 门, 引 申为断 绝往 主要 的是 要 防 范 人 民反 抗 , 固封 建 统 治秩 序 。 闭 “ 原 后 巩
璋 以胡惟雍 谋 反 朝 廷 , 欲 借 日本 为 助 ” 决 意 绝 之 , “ ,
、
明代 的“ 海禁 ” 策 政
1 .概 念 : 禁是 明清 两 朝政 府 禁 止 中 国 民 间私 开始 推行海 禁政 策 : 次 下令 禁 止 民 间人海 “ 番 ” 海 屡 通 ,
人赴 海外 经 商 和限 制外 国商 人 到 中国进 行 贸易 的政 “ 濒海 民私通 海外 诸 国” 明成 祖 朱棣 的海 禁 政策 禁 。
下, 明朝与海 外 诸 国的 经 济 往 来 主 要采 取朝 贡 贸 易 的正 常商 品交 流 。更 重要 的是 它导 致 了社 会 生 产力 的形式 ,惟 不通 商 , “ 而止 通贡 ” 。
责编 / 柏 姜益民 邮箱 / gz @1 薛 xk O 6 s 3
发展 的停 滞 和生 产 关 系 的腐 朽 , 而 阻 滞 了 中 国社 从
明 清时 期 的“ 海禁 闭 关 锁 国 与“
口 宋景 田
【 课标要求】
要求 内 容 解 读
3 实施 原 因 .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 从社会 经济 方 面来 看 , 明初 社 会 经 济虽 得 到恢 复 和发展 , 基本 上 是 自给 自足 的 自然 经 济 , 但 因 而没 有强 烈 的对 外 贸 易要 求 , 这是 根 本 原 因 。第二 , 导致 明王朝实 行海 禁 政策 的 直接 原 因是 当时 的倭 寇 问题 。元 朝 时 , 寇 就不 断 到 中 国 沿海 骚 扰 。到 明 倭 朝后 , 日本海 患集 团在 沿 海进 行 骚 扰掠 夺 为祸 更 甚 ,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海禁”与“闭关锁国”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海禁”与“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829a9ba4680203d8ce2f24af.png)
锁国”
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擅自下海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海禁”与“闭关锁国”
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现
影响
明朝“海禁”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延缓了封建经济的解体;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③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高考一轮复习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精品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7eb69ca26925c52dc5bfa6.png)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 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 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 “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盐铁专卖
❖ 起源: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官山海”政策,即官府垄断 经营山海之产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结果
结果:①海寇问题严重;②走私兴盛; ③沿海百姓生计困难,社会不稳定
重点深化——明朝的海禁政策
材料三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 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 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 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 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政府对商业控制较严格
起源: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官山海”政策,即官府垄断 1683~1757,曾开放海禁,允许对外贸易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封建社会前期: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巩固封建统治
清代闭关锁国:侧重于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重点深化——明朝的海禁政策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 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 、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 ★抑商政策时而松弛、时而严格,但政府始终没有放弃抑商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全攻略之历史考点一遍过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全攻略之历史考点一遍过](https://img.taocdn.com/s3/m/e080ee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3.png)
考点25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①发达的农业。
明朝中后期,外来物种的引进,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
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③发达的商业。
数十座较大商贸城市的出现,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
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2)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
(3)发展状况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有了缓慢的发展,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
2.重农抑商政策(1)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以来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即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实行的原因①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②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③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④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3)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主要表现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④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4)影响①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影响:a.抑商的结果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b.到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4史料解读:“海禁”与“闭关锁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1.4史料解读:“海禁”与“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0f470f86c77da26925c5b0bf.png)
“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代的海禁〔材料一〕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
……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
──《明太祖实录》卷七〔材料二〕以倭①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九〔材料三〕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
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一【解读】以上三段史料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一系列海禁政策。
1.朱元璋再三地颁布一系列海禁政策,禁止私人出海贸易。
2.严令禁止军民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完全由政府控制。
3.朱元璋海禁的原因之一是倭寇的侵扰。
朱元璋的一系列海禁政策,说明明代政府在明初便实行了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在明代虽然时废时立,但一直到明末,也没有被撤销。
海禁推行之初,虽然对维护明代封建统治、安定边防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其负面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客观上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被动挨打,对其后的清代以及近代的影响很大。
【注释】①倭: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2.清代的南洋海禁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①。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藍鼎元《鹿洲初集》卷三《论南洋事宜书》【解读】这是一段关于清代南洋海禁的史料。
1.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为生,生活富足,社会安定。
2.海禁之后,人民生计阻断,造成社会动荡。
清代的海禁是闭关政策的具体体现。
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从而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被动挨打。
[宝典]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
![[宝典]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https://img.taocdn.com/s3/m/b8375f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4.png)
专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知识体系】一、基本线索明初实行海禁到清初发展到闭关锁国→近代晚清政府被迫开放→现代中国主动对外开放二、认识1、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其实质是自然经济封闭性在外交方面的反映,同时与统治者的腐朽愚昧相关。
2、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维护国家的主权,但最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
3、近代中国的被迫开放与现代中国的主动开放有着本质的区别4、闭关只能导致落后挨打,主动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5、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主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一)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1、定义: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国人到中国来贸易。
2、表现:清朝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
2、原因:(1)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2)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3)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4)担心外来势力对清王朝的干扰。
3、影响:(1)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消极影响:①割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近代中国被迫开放1、史实:自鸦片战争后至清王朝被推翻,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几十处。
2、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2、影响:通商口岸成为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习俗变迁较早的地区之一;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三)现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历程:(1)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
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
![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8787b68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b.png)
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安排)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小伙伴们都知道吗?闭关锁国政策始于明成祖朱棣,结束于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赘述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赘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3d8c74daef5ef7bb0d3cb0.png)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赘述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
马克思在1853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接受了这一观点。
因此,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被“学者”们推至明代,写入了教科书。
于是,在大多数大陆中国人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常识”:明清时代“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造成中国历史上由先进转为落后,以至近代长期挨打的重要原因。
就是有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也无从说起,就是说了也立即被主流意识形态淹没。
日本学界认定,清初至鸦片战争的同时期,日本实行了“锁国”政策。
但一些日本学者认为,这种“锁国”政策起到的是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海禁“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其中最严重的是“海禁”,其次为“一口通关”,再次为其他限制性政策。
本文先分述明清时期的相关政策,然后分析其执行的效果。
很多文章将“海禁”直接等同于“闭关锁国”。
但“海禁”的定义并不是简单明了的。
从各种文献看,判断海禁之有无的标准大不相同。
有人以有无明文禁令为标准,有人据市舶司或海关的开闭来判断。
而且海禁有全面与部分之分,部分海禁又包括对特定港口、海域、航线(如东洋、南洋)或国家(如日本),及只针对部分特定主体(如本国商民、“红毛夷”、“倭人”)和客体(如某些商品、船只)的禁令。
应该指出的是,只针对未经政府允许的走私贸易禁令不应算做海禁(在如此宽泛的定义下,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在实行海禁)。
另外,禁令不一定能够有效实施,不同时期禁令实施的力度和效果有所不同,禁令的有无更不等于是否“闭关锁国”。
总体上说,明清两代只在明前期、嘉靖倭乱时期和清初近乎全面海禁,时间跨度远短于开海或部分开海时期。
1明代的海禁令从官方的明文诏令看,海禁是有明一代的基本国策,似乎只有隆庆年间有开放漳州月港的明令。
但如果以“不禁止即为开放”的标准看,又似乎只有洪武、永乐和嘉靖年间等个别时期有不断重申的海禁令。
闭关锁国是什么朝代
![闭关锁国是什么朝代](https://img.taocdn.com/s3/m/4fa5886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1.png)
闭关锁国是什么朝代
闭关锁国是明朝.
闭关锁国,是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
明朝在郑和下西洋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1723年(雍正元年),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视为清朝锁国的开始。
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限制了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慢慢落后于世界。
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
马克思在1853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接受了这一观点。
因此,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被“学者”们推至明代,写入了教科书。
于是,在大多数大陆中国人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常识”:明清时代“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造成中国历史上由先进转为落后,以至近代长期挨打的重要原因。
就是有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也无从说起,就是说了也立即被主流意识形态淹没。
“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限制性政策,其中最严重的是“海禁”,其次为“一口通关”,再次为其他限制性政策。
清朝典型的封闭保守的事例
![清朝典型的封闭保守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0668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7.png)
清朝典型的封闭保守的事例
1. 海禁政策:清朝政府实行了长期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隔绝,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 文字狱:文字狱是清朝政府对知识分子进行打压的一种手段。
政府对一些知识分子的作品进行审查,对其中涉及到政治、历史等敏感问题的内容进行严厉打击,甚至对作者进行迫害。
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知识分子的沉默和思想的禁锢。
3. 科举制度:清朝的科举制度注重的是对儒家经典的背诵和理解,而忽视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这一制度的实施,导致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精神。
4. 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外国商人进入中国,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隔绝,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些封闭保守的政策,导致了中国在清朝时期与外部世界的隔绝,阻碍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在 19 世纪末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瓜分。
闭关锁国专题知识
![闭关锁国专题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a6491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2.png)
总之,闭关锁国误国误民。
返回
正方:闭关锁国利国利民 反方:闭关锁国误国误民 辩论程序: 1、双方陈说观点: 2、自由辩论 3、双方总结性陈词 要求:先个人寻找论据,再以四人小组 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由小组主持人作好 统计。每小组派一人作辩手,各辩手集中 商探怎样分工辩论。(选出陈说观点和总 结陈词旳人)
ﻸ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者旳入侵
ﻺ限制了中外之间旳经济往来,使中国失去了 对外贸易旳主动权。
ﻺ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旳交流,拉大了中国与 西方国家间旳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 界发展潮流。
ﻺ闭关锁国是作茧自缚,从多方面阻碍了 中国旳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效地长久地抵挡住 外来侵略,要有效地保护自己,关键是看我们
原告:顺德一中初一(3)
审判长:
审判员:
书记员:
走进世界
1971年10月25日,中国走进了联合国
走向世界,振兴中华!
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对马戛尔尼访华一事作出了 这么旳评论: “假如那个早于别国几种世纪发明了印刷术与造纸术、 指南针与舵、炸药与火器旳国家,同那个驯服了蒸汽旳 国家把它们旳发明结合起来,那么中国与欧洲双方都 会取得飞速旳进步,那将是一场什么样旳文化革命呀!”
返回
历史法庭
被告:闭关锁国
返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是世界旳中国。对祖国,我们心中藏着 真挚火热旳眷爱,一往情深;对世界也怀着 向往景慕旳心情。我们珍爱人类一切有价值 旳发明。
世界上每一种文明都有它自己旳优点,任何文明, 都不可能在完全封闭旳状态下得到发展。所以, 我们必须随时关注世界潮流旳变动,紧紧瞄住世 界生产力、文化等等发展旳动向和趋势,兼收并 蓄,海纳百川,不断吸收其他国家、民族和文明 旳经验,把握时代发展旳趋势。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9a36d3de80d4d8d05a4f9e.png)
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且常以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常考的知识点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
这一部分题目,题型较为灵活,除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之外,关键考查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考生需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知识点总结1.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派劳动产品。
(2)夏商西周①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
井田制:此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儿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②瓦解: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开垦,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2.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①表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②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影响:鼓励农民垦荒,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3.“重农抑商”政策1.背景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日益严重。
2.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018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海禁”与“闭关锁国”(2) 含答案
![2018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海禁”与“闭关锁国”(2)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2116bb08a1284ac9504376.png)
“海禁”与“闭关锁国”课后练习(2)1.关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根源是小农经济? B.直接原因是倭寇侵扰C.由十三行与外通商? D.禁止民间出海贸易2.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请回答:(1)根据提示填写唐朝和明朝中外友好交流情况简表。
4.“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幻想自欺。
”(马克思语)出现上述现象最直接原因是()A.自给自足农耕经济 B.清朝政府实施海禁政策C.中国专制主义统治需要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5.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内涵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禁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6.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之一B.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C.元朝时期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7.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与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f3b02226ff00bed5b9f31da2.png)
2.性质:土地国有制度
3.瓦解:
(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土地转让频繁
③劳动力减少
(2)过程:①鲁国:初税亩:BC594年
②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制
3).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形态:国有土地 地主土地 农民土地
2,矛盾:土地兼并
原因: 土地私有,准许买卖
土
地 兼
影响:贫富分化→激化矛盾 →危害统治
济
评价
政
策
含义
“海禁”和“闭关锁国” 原因
影响
1.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土地国有制
B.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
C.土地不得买卖
D.耕种者要交纳地租
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
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C
A.成就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革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述正确的是 D
①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②禁止海外贸 易 ③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 ④失 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政策产生的影响是D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延缓了自 然经济的解体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2,西汉:实行专卖;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3,明清:强调“厚本抑末”;专卖;加征
商
税
3)影响:
积极:1,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保障了人们的生活
第16课 闭关锁国
![第16课 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55f7ab735acfa1c7aa00ccc3.png)
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趋势加 强的今天,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呢?
说明封建制 3、天朝上国,盲目自大心理的反映 度腐朽落后
三、探究: “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1、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2、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最大程度 上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阅读思考:清朝由盛而衰的原因?
乾隆: 官吏: 好大喜功,大肆铺张,奢侈无度
贪得无厌,贿赂公行,安享太平, 刮民膏脂
外交政策:
闭关锁国
16课课后材料: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团来华时,赠给中国的 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 中国回赠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启示: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1)你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中国与西欧产生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1 )原因: ( )英国:在天文学、造船与航海技术、光学、武
万历时:始开海禁 允许海外贸易
2、清朝
海禁(顺治) 设关(康熙)
闭关(乾隆、 嘉庆)
清朝初期: 隔离抗清武装 内迁沿海居民
台湾统一: 始设四海关 通商贸易
乾隆中期 (1757年): 实行闭关 仅留广州通商
二、探究:清朝统治者为什么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
1、防范自卫的产物:防止西方国家的侵扰。 2、自然经济是根源——根本原因
第16课 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