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学案

合集下载

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教案(一)

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教案(一)

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一)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对核素、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有常识性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及了解周期表的意义,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使学生了,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核素、同位素。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投影仪、元素周期表挂图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提问导入]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所介绍的原子结构的知识。

[学生]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结构质子(Z )原子核外电子(e -)下面我们对原子的结构做进一步认识。

[板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思考] 阅读P4第一段。

门捷列夫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过度] 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挂图挂于黑板上(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自己查找各种元素周期表)。

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在研究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师]下面我们来讨论这张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的结构【观察与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2、一百多种的元素分成这些横行、纵行的依据是什么?1、周期【分析与结论】原子核中子(N )【横行结论】1、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各种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分离定律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对应学生用书P2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它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父本和母本对母本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的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②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 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的表现型比约为1∶1。

4.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显性的表现形式: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

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提示: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以根据此定义来判断两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2.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举例说明。

提示:(1)杂交实验中,F 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实验中,子代若出现新性状,则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实例:若紫花豌豆×白花豌豆→全是紫花,则紫花为显性; 若紫花豌豆×紫花豌豆→紫花、白花,则白花为隐性。

3.如何区分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通过实例说明。

提示:(1)杂交: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异花授粉。

(2)自交:紫花豌豆自花授粉。

(3)正交和反交:若“紫花作母本×白花作父本”为正交,则“紫花作父本×白花作母本”为反交。

必修2第1章第1-2节复习学案

必修2第1章第1-2节复习学案

必修2第1章人口与环境复习学案第1节人口增长模式【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2、掌握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自主探究】一、人口增长1.历程:在人口增长图中,人口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形,在历史上,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得__________,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得__________。

2.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减的得数。

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习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自主复习】一、“人口爆炸”1.描述对象:20世纪出现的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______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即世界人口的“__”形曲线增长,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____,但很快就会________________。

二、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 ⑤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⑥ 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⑦ 增加2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____________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________人口数量。

(2)特点:__________、相对性、__________。

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 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______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______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重点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较恶劣,土地私有制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原始型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环境改善,经济快速增长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传统型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土地开垦受到限制,制造业快速发展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育观念转变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现代型[活动]P7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历史阶段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增长模式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高高低原始型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高低高传统型现代社会时期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低低低现代型(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分布:主要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原因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现代型经济起步早,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快发展中国家亚非拉传统型许多国家经济呈快速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还较高,但死亡率降低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3.我的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二[学案]1.1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3. 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 和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 、 和 。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向 ,继而向 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变的因素有: 、 、 。

我的疑惑1.2.3.探究问题一:案例1 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探究问题二: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变化1.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2.人口增长模式空间上的分布【课堂训练】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中,原始型和传统型的相同之处是()A 高出生率B 高死亡率C 低出生率 D低死亡率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C.③ D.④3.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4.读甲、乙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若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乙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A.a>bB.a<bC.a=bD.a≈b(2)图中甲国可能面临的问题有()①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缺乏②人口增长过快,人们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③青壮年负担过重④教育、交通、住房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觉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说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式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1.学会应用假说-演绎法2.运用分离定律说明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说明,说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式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说明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说明。

(2)对分离定律的明白得。

(3)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流程四、教学进程板书设计一、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初步熟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缘故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三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必需把握遗传图解的格式和要领)(1)纯合亲本的杂交(2)F1的自交(3)F1的测交备课资料遗传实验采纳了科学的方式在孟德尔以前,至少有100年的时刻,许多科学家进行过植物的有性杂交实验,曾试图说明生物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但没有成功。

孟德尔在那些初期研究者失败的领域内取得了成功,这应归功于他卓越的洞察力和科学的方式学。

(一)严格选材孟德尔从豆科植物当选择了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

由于它是闭花授粉的,因此几乎所有从市场上买来的豌豆种子都能够说是某一性状的纯种。

杂交实验从纯种动身,是他实验成功的保证,因为唯有效不同的纯种作为亲本,才能取得真正的杂种。

第二豌豆花的各部份结构都较大,便于用人工方式去雄和进行异花授粉。

另外,孟德尔从搜集到的豌豆材料中还进行了品种和性状的选择,他所挑选出的有不同的性状都是既明显而又稳固的。

(二)单因子分析法实验设计是科学方式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孟德尔的成功还归因于采取单因子分析法,即别离地观看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性状的不同,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类复杂因素的干扰。

若是他的杂交实验是对整个植株进行比较的话,将会使他陷入复杂现象的窘境。

必修2第一单元学案

必修2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状况及原因。

2、读懂人口增长模式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并分析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地区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3、读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探究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学习重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二、学习过程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自主学习1、产业革命前,________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_______。

2、产业革命后,由于_____发展和对______ 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_______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_______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________ 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________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有人惊呼人类进入“_________”时代。

问题探究:1. 图1-1-2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表1—1—1至表1—1—3“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人口增长”反映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征?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知识点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自主学习: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和意义(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该模式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向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问题探究:1.人口增长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都是低增长阶段,它们有什么不同?2.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为什么?3.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知识点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自主学习1、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学案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学案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重点、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关系。

【复习巩固】画出钠、镁、钾、硫、氯、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思考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已经可以从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等方面描述原子的结构了,他们哪些会影响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如为什么?【活动▪探究1】比较钠、镁、钾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1)预测钠、镁、钾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为:(2)实验验证:【思考2】你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对钠、镁、钾失电子能力强弱进行解释吗?【归纳小结】①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

②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

【归纳小结】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均有关系。

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近,原子越失电子、越得电子;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越得电子。

【即时训练】1.关于钠、钾的有关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钠原子电子层数少,失电子能力比钾强C.钾原子与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钾原子更容易失电子D.钠比钾活泼2.下列对氯、硫元素及其单质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原子强C.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说明氧化性:Cl2>SD.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4.某同学探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1)由实验①②可知,金属性Na Mg(填“>”或“<”,下同)。

(2)由实验③④可知,金属性Mg Al 。

(3)由实验⑤可知,非金属性S 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学案

神话剧《牛郎织女》沂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
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诚然,自耕农这A.打制石器B.铁制农具C.筒车D.曲辕犁
3.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4.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
A.手工业成就B.印刷术推广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
5.《汉书·食货志》载:“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材料反映了
A.农家生活自然祥和B.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C.小农生活的艰辛D.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2。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学案)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洋洲 俄罗斯、德国 人口自然增长率
低 ,人口增长 缓

互动探究区
课时1
原因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问题及 影响
对策及 今后变 化趋势
经济发展水平高, 社会保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 险和福利制度完善, 生育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观念的转变, 生活质量要 人口死亡率下降 求高 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 过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 老龄化 问题严重 问题: 大 影响: 劳动力不足, 国防 影响:加大对资源、环境、 兵源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 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 重 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 人 口素质 采取了 鼓励生育 和接纳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 海外移民的政策; 人口数 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 量将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 趋缓 ,但人口数量还会增 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加
(3)未来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基数大造成人口数量 和就业人口多,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经济水平上升导 致人口老龄化严重,造成社会压力大。
答案 (1)2015~2020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028(± 2)
(3)问题: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影 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 境恶化;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负担重。
课时1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比较,特 点是什么?为什么?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1920 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20 年以后,世 界人口增长加快。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 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学案下学期(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能层与能级 基态与激发态学案下学期(解析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1.1.1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1.了解有关核外电子运动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激发与跃迁。

1.教学重点: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2.教学难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激发与跃迁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1)含义: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核外电子按分成能层。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可能先排布在能量的电子层上,能量的电子层。

即:能层的高低顺序为。

①数量规律:每层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答案】1.(1)能量不同(2) K L M N O P Q2 8 18 32 50 72 98① 较低较高E(K)< E(L)< E(M)< E(N)< E(O)< E(P)< E(Q)① 2n2 8 22.能级(1)含义: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所以,同一能层的电子,又被分成不同的,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2)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①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为能层序数)。

①在每一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为能层序数)。

①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即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第二能层有2个能级,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依次类推。

①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的2倍。

①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例如,1s、2s、3s、4s......能级最多都只能容纳个电子。

①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各能级的能量顺序:【答案】2.(1)能级(2)① ns np nd nf ng① 能层序数1s 2s和2p 3s、3p和3d① 1、3、5、7.....① 2① E(ns)< E(np)< E(nd)< E(nf)< E(ng)[思考感悟]1.“能层越大,能级的能量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II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3)“低---低---低”模式(现代性)出生率在1.5%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基本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均寿命进一步延长,人口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社会时

后工业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当前主要是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育观点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
模式
“低---低---低”“高---低---高”
典型大洲欧洲、北美洲、大
洋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问题、,
影响劳动力不足,国防
兵源不足社会用于
老年人的养老、医
疗等费用增加,青
壮年负担过重;老
年人生活孤单
就业压力增大,环
境问题突出,经济
发展速度降低,生
活水平上升缓慢
造成巨大的人口
增长惯性,不利
于人口、经济、
教育、就业、环
境等问题的解决措施,,
今后的趋

人口数量比较稳
定,但一些国家的
人口还有逐渐减少
的趋势
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
会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