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
流言飞语还是流言蜚语
因为“蜚”同“飞”,故两语都有,意义相同。
但现在一般用“流言蜚语”较多。
前语出自《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
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
”这说的是:汉武帝时的魏其侯窦婴,为了救好友灌夫,就让自己的侄儿给汉武帝写信,说自己接受过汉景帝的遗诏:一旦有需要时可以觐见皇帝。
上书到朝廷后,经查,没这么回事。
因此窦婴被加上伪造先
帝遗诏的罪名,按律当斩。
他救好友没救成,灌夫被杀后他也决定绝食自杀。
可是没过几天又传来汉武帝不想杀他的消息。
这样窦婴就停止了绝食。
但就在这时,又有许多诬蔑中伤他的话传入宫中。
武帝听后大怒,终于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把他斩首。
“流言蜚语”即由引文中提炼而出,“流言”与“蜚语”意思相同,指社会上流行的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用例为《三家巷。
二十》:“听各种流言蜚语听得太多,陈文雄觉得面子
实在下不去,就有点忍耐不住了。
”。
形容谣言可怕的成语
形容谣言可怕的成语
1.流言蜚语:又称蜚短流长,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污
蔑和诽谤的话。
2.以讹传讹: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这个成
语通常用来形容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并且错误的信息被传播得越来越广。
3.三人成虎:“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原文为“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说的人多了,谎言就会被认为是事实。
4.众口铄金:指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
比喻众人的言论力量强大,能够改
变事实真相。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舆论的力量非常强大,可以对事实产生很大的影响。
5.颠倒黑白:指的是混淆是非,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
这个词常用
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故意混淆事实,混淆视听,使大家对事实真相产生误解。
6.信口雌黄:意思是信口胡说,随口乱说,指不负责任地随便乱说,没有根据
地编造谎言,同“信口开河”。
7.捕风捉影:形容一种行为,即不依据事实,只凭传闻就去做事情。
它也可以
形容一个人做事没有根据,只是听信传言。
8.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事实的话,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制造恐慌。
9.人言可畏:出自中国古代的《诗经·小雅·正月》。
原句是:“人之多言,亦
可畏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的议论是很可怕的。
它告诫我们,不要轻易对别人的事情发表言论,因为你的言论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10.血口喷人:出自《宋史·范祖禹传》,意思是形容说话恶毒,无理取闹。
流言蜚语成语的解析及反义词
流言蜚语成语的解析及反义词流言蜚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liú yán fēi yǔ,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言蜚语成语的解析及反义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流言蜚语成语的解释毫无根据的话。
《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流言蜚语成语的反义词不容置疑[ bù róng zhì yí ]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金玉良言[ jīn yù liáng yán ]比喻像黄金和美玉一样宝贵的忠告或教诲。
有案可稽[ yǒu àn kě jī ]有记载可供查考。
案:档案文件。
稽(jī):查考。
流言蜚语成语的造句1、这些母亲经常因为害怕流言蜚语而抛弃他们的孩子。
2、这谣言将是流言蜚语专栏作家的另一个来源。
3、在此之前,学校里所有的流言蜚语都是纯粹的恶意和无礼。
4、两个伴侣的年龄差异引起了很多流言蜚语。
5、决心为自己而活,照自己的方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不在乎别人流言蜚语,只在乎那一份从心所欲的舒坦自然。
6、走了这么远,只是为了避开那些蝇营狗苟追名逐利失去人性的面孔,从虚荣攀比勾心斗角的流言蜚语中逃离。
7、清晨的雨悄悄落下,又淋湿我的思绪,随着流言蜚语,我再次翻起沉落在心底的记忆,居然还是如此清晰。
8、不与人交流仍无法避讳那些流言蜚语,你怎样解读与我没有丝毫意义。
9、上司对阿芳说,同样也给你个忠告:办公室不是散布流言蜚语的地方。
10、而且,在公司内部经常可以听见流言蜚语,如果不厌其烦逐一更正误解时,自己可能会先得到精神官能症。
11、英国人谨小慎微,句斟字酌,影射某些流言蜚语说,王储的兴趣不在公主们身上。
12、随着民生公司统一川江航业的突飞猛进,流言蜚语也接踵而至。
13、生活圈子里尖刻放肆的讥讽,想象丰富的流言蜚语,我成了众矢之的。
相信谣言的成语
相信谣言的成语
1. 三人成虎:原意是以为虚假的事情成为真的,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自《战国策·魏策二》。
2. 众口铄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自《国语·周语下》。
3. 道听途说:原指在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后指从非正式的渠道听来的消息,往往不准确,不可靠。
出自《论语·阳货》。
4. 以讹传讹:原义是把错误的言论传播开来,后指错误的信息或言论一传再传。
出自南宋·王柏《鲁斋遗书》。
5.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无事生非。
出自《汉书·郊祀志》。
古文言文中的成语_胡晓江
古文言文中的成语微专题德才兼备:德:是指道德素质;才:是指技术能力。
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备,表示完全。
戒备森严:jiè bèi sēn yán,形容警戒防备十分严密。
短兵相见:duǎn bīng xiāng jiē,意思是车轴相撞,刀剑相碰。
指作战时近距离厮杀。
后来也比喻双方面对面进行尖锐的斗争。
出处《九歌·国殇》。
兵强马壮: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兵贵神速:拼音是bīng guì shén sù,释义:表示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意思是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形容交通便利,也比喻事理融会贯通。
通宵达旦:tōng xiāo dá dàn,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出自《北齐书·文宣纪》卷四:“或躬自鼓舞,歌讴不息,从旦通宵,以夜继昼。
”达官贵人:dá guān guì rén,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势不可当:shì bù kě dāng,意思是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首当其冲:shǒu dāng qí chōng,汉语成语,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
出自《汉书·五行志上》。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意思是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
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负隅顽抗:fù yú wán kàng,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
忘恩负义:wàng ēn fù yì,忘:忘记;恩:恩情;负:辜负;义:情义。
形容胡乱说话,造谣生事的成语,没有事实根据的四字词语
形容胡乱说话,造谣生事的成语,没有事实根据的四字词语形容胡乱说话,造谣生事的成语: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 ] 基本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详细解释1. 【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2. 【出自】:《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形容胡乱说话,造谣生事的成语:无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基本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把没有的说成有。
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详细解释1. 【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把没有的说成有。
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2. 【出自】:《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形容胡乱说话,造谣生事的成语:空穴来风[ kōng xué lái fēng ] 基本解释穴:孔、洞;来: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详细解释1. 【解释】:穴:孔、洞;来: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2. 【出自】: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形容胡乱说话,造谣生事的成语:流言蜚语[ liú yán fēi yǔ ] 基本解释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详细解释1. 【解释】: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2. 【出自】:《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3. 【示例】:村里人传开了~,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
◎杨朔《渔笛》形容胡乱说话,造谣生事的成语: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 基本解释道、途:路。
形容谣言越传越离谱的成语
形容谣言越传越离谱的成语一、讹言惑众释义:讹言:诈伪的话。
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自:《《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示例:还要让讹言惑众者忽悠到几时?二、蜚短流长释义: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造言生事者,蜚短流长,所不堪受。
”示例:我们都是诚实的,不必害怕别人蜚短流长。
三、众口烁金释义: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出自:汉·荀悦《汉纪·景帝纪》:“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示例:俗话说: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话又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端正自我,坚持自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四、以讹传讹释义: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出自: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示例:我向来要求眼见为真,才不会被以讹传讹的传闻所愚弄。
五、三人成虎释义: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示例:三人成虎虽是无中生有,却可以使一个人的清誉毁于一旦。
其中形容“谣言杀伤力大”的成语有:1、人言可来畏:言:指流言蜚语;畏:怕。
意思是人们的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2、积销毁骨:是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的意思。
3、投杼逾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过墙壁。
比喻谣言众多,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
4、众口铄金:铄:熔化。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5、以讹传讹:意思是把本来就不正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又不正确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随着历史的演变,有许多流言蜚语在民间流传。
这些流言蜚语或真或假,有些甚至脱离了事实,却被流传至今,成为历史上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出发,探讨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一、“大兴土木”“大兴土木”是指大规模兴修土木工程,这个成语在历史上的出处比较有意思。
据说唐朝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李靖,他很有雄心壮志,常常抱怨国家不够富强,百姓不够安乐,于是他提出了兴修水利,加强防御等一系列的建设工程。
然而,李靖的建议并没有被皇帝采纳。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李靖私自招募工人,开始自费兴修工程,日以继夜地工作,很快就有了成效。
然后,皇帝得知了此事,对李靖十分恼火,问他为何私自兴造工程。
李靖当时回答道:“大兴土木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
”这就是“大兴土木”这个成语的由来。
二、“马首是瞻”“马首是瞻”是形容政治家、军事家多关心前途,而不是过去。
它的出处相当有意思。
相传,公元前280多年,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一直处于战争中,越王勾践的势力越来越弱,无法和吴国抗衡。
于是,越王勾践派遣一位名叫夫差的臣子去吴国借兵。
夫差到了吴国,发现吴王夫差在治理国家的时候,经常把马车停在自己的眼前,这样他就很难看到过去的事情,只能看到未来的前景,因此夫差觉得吴王非常睿智。
于是夫差向吴王借了兵,打败了越王勾践,取回了失地。
三、“夜郎自大”“夜郎自大”是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其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时,汉武帝命令将一批汉族领土扩张到夜郎国,夜郎国的君王很傲慢,不肯前来向汉朝臣服,还打算用兵抵御。
汉朝的使臣向夜郎国派出使者,表示可以通婚,让夜郎国君王的女儿成为汉朝皇帝的妃子,并且向夜郎国赠送了丰厚的礼物。
但是,夜郎国君王却视这一切为戏耍,认为汉朝实际上向夜郎国示弱。
于是,夜郎国君王不仅拒绝了通婚的提议,还嘲笑汉使,用曲藻草编织成汉使的头盔和鱼梁式,表示夜郎国君王掌握了中华文化,而汉朝人是野蛮人。
四、“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个成语意思是指处理问题不彻底,会引起再次出现的问题。
流言蜚语的成语解释
流言蜚语的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成语出处:〈〈明史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
成语繁体:流言蜚言吾
成语简拼:LYFY
成语注音:一"一/匚飞曰v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流言蜚语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蜚,不能读作"ba"。
成语辨形:流,不能写作“留”;蜚,不能写作“裴”。
成语辨析:流言蜚语和“无稽之谈”;都可指没有根据的话。
但流言蜚语多用来指那
种出于险恶的用心;躲在背后散布的坏话;而“无稽之谈”侧重指没有根据的话;并不出于险恶用心。
近义词:蜚短流长、风言风语
反义词:金玉良言、药石之言
成语例子:村里人传开了流言蜚语,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
英语翻译:rumours and gossip
日语翻译:流言蜚言吾(己)
俄语番羽译:cjiyxu
其他翻译:Gericht und Verleumdungon dit
成语故事:
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盼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
命令前去祝贺。
灌夫给他们敬酒,田盼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盼抓了灌夫全家。
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
古代成语及出处汇编
古代成语出处汇编1、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 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含义: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请求对方的宽恕。
3、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气愤到极点。
4、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5、门庭若市:出处:《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含义: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6、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含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释义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8、摧眉折腰:出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含义:形容低头弯腰,在上官前讨好的样子。
9、风流人物:出处: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含义: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
10、舍生取义: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含义:舍弃生命以正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孟子为了正义而舍去生命。
11、见贤思齐: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流言飞语的故事
流言飞语
【成语拼音】:liú yán fēi yǔ
【成语解释】: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同“流言蜚语”。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
【近义词】:流言飞文、流言蜚语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坏话
【成语故事】:公元前154年,汉朝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因有功被汉景帝封为魏其侯。
而皇后王氏的同母兄弟田蚡当时只任郎官一职,后来因为王皇后经常在景帝面前为他说好话,才被武帝封为武安侯。
几年后窦太后去世,窦婴便失势了,而田蚡却当上了宰相。
朝中的权贵们都转而巴结田蚡,只有将军灌夫依然与窦婴来往密切。
公元前131年,田与燕王的女儿举行婚典,宗室大臣都前去祝贺。
席间,田蚡敬酒时,客人纷纷离座伏拜在地,表示不敢当。
而窦婴起立敬酒时,只有少数旧识离座,其他人则无动于衷。
灌夫见了,十分气愤,斥责那些大臣的势利行为。
田蚡见灌夫辱骂自己请来的客人,恼羞成怒,扣押了灌夫,并将其族人都抓了起来。
窦婴为灌夫向汉武帝求情。
王太后知道后,逼迫武帝支持田蚡,武帝只得将窦婴关进监狱。
同时,灌夫被判灭族之罪,满门抄斩。
窦婴听说此事后,想绝食自杀。
但不久有人传消息说,武帝不想杀他。
他便恢复进食。
然而这时有许多毫无根据的诬陷他的话传进宫中,武帝听信了这些谣言,一怒之下将窦婴斩首了。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处】:《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出处】:《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讹言谎语——讹言:谣言。
造谣说谎话。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讹言惑众——讹言:诈伪的话。
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
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唐·沈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飞谋钓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出处】: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浸润之谮——比喻暗中诽谤别人的坏话。
【出处】:《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空穴来风——穴:孔、洞;来: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流言蜚语【四字成语】典故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流言蜚语【四字成语】典故|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注音】liú yán fēi yǔ【典故】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礼记·儒行》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释义】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坏话【结构】联合式【相近词】蜚短流长、风言风语【反义词】金玉良言、药石之言【押韵词】珠规玉矩、成败在此一举、细针密缕、九天仙女、遗簪败履、一毫莫取、牛星织女、刖趾适履、咸阳一炬、进退应矩、......【年代】古代【英语】Tonguewag.【德文】GerüchtundVerleumdung【日文】流言蜚語(りゅうげんひご)【成语故事】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
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蚡抓了灌夫全家。
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成语示例】村里人传开了流言蜚语,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
杨朔《渔笛》【成语例句】◎ 从整风、反右中揭发出来的事实,说明只要自己路子走正,不去斤斤计较背后的不负责任的话,党组织从来不以背后的流言蜚语,判断一个同志,而是从工作和行为的事实看待。
"◎ 由于同杜润臣的女儿杜素年发生龃龉,为杜素年所排挤,在各种流言蜚语之下,被迫离开上海,为维克托尔大主教任命为中国东正教会"北京总会"的总管,并晋升为大司祭。
◎ 从此,方燕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同学中流传的"鲜花"与"牛粪"的流言蜚语,到父母作为过来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再到辅导员老师高瞻远瞩充满理性的分析,都让方燕觉得不无道理,但又始终动摇不了她的决心。
◎ "我最憎恶散布流言蜚语的人,憎恶妒嫉和陷害!妒嫉使人变得自私狭隘,流言蜚语则能毁灭天才。
流言蜚语的成语故事
流言蜚语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
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蚡抓了灌夫全家。
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流言蜚语
成语拼音:liú yán fēi yǔ
成语解释: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典故出处:《明史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
成语例句:村里人传开了流言蜚语,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
(杨朔《渔笛》)。
流言蜚语什么意思
流言蜚语什么意思
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出自《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
近反义词
近义词:无稽之谈、闲言碎语、流言飞文、耳食之言、空穴来风、蜚短流长、风言风语、人言可畏、飞短流长、流言风语
反义词:有案可稽、不容置疑、药石之言、金玉良言
成语故事
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
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蚡抓了灌夫全家。
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处】:《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出处】:《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讹言谎语——讹言:谣言。
造谣说谎话。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
讹言惑众——讹言:诈伪的话。
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
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唐·沈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
飞谋钓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出处】: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
浸润之谮——比喻暗中诽谤别人的坏话。
【出处】:《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
空穴来风——穴:孔、洞;来: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
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
流言飞语——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同“流言蜚语”。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出处】:《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
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
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
’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1.出自历史的成语有哪些
2.4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3.来自历史的成语精选
4.历史悠久的成语
5.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