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毛南族傩面具文化的静态保存与动态传承
广西毛南族傩面具文化的静态保存与动态传承广西毛南族傩面具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毛南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傩面具是在传统的傩仪式上使用的一种装饰面具,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毛南族祭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遗文化,需要静态保存和动态传承相结合。
静态保存静态保存主要是通过收集和保护毛南族传统傩面具,从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鉴定和分类,以及对傩面具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展示等方面进行整理和保护。
同时,通过改善环境和管理保护措施,保证傩面具的品质和完整性。
一方面,静态保存要注重收集和整理毛南族传统傩面具。
毛南族传统傩面具种类繁多,根据面具的用途、形状、材料、风格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傩王面具、白马头面具、豹子面具、老虎面具等。
我们应该通过对各类傩面具的分类和整理,了解每一种面具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的非遗文化。
另一方面,静态保存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
因为傩面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过于细致,这些傩面具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证傩面具的品质和完整性,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存放环境,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避免褪色、腐烂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需要对展览和展出傩面具的场所进行管理,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动态传承动态传承主要是通过对毛南族傩面具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延续其传统文化的内涵,推广和传播其文化价值,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一非遗文化。
一方面,动态传承需要深入研究毛南族傩面具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傩面具的出现是出于民间信仰和祭祀,通过对毛南族傩仪式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傩面具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推广和传播这一文化。
同时,对于傩面具的制作工艺也需要进行研究和传承,使得制作傩面具的技术和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另一方面,动态传承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推广和传播毛南族傩面具文化。
可以通过举办傩面具文化展览和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展演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一文化。
浅析傩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保护
浅析傩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保护傩文化是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古代巫觋崇拜的活动。
傩文化包括傩戏、傩舞、傩曲等多种形式,是一种具有祭祀仪式性质的表演艺术,以驱邪祈福为主题,具有丰富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内涵。
然而,受到现代社会的改变和文化冲击的影响,傩文化在发展演变与传承保护方面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在发展演变方面,傩文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傩文化形式可能显得陈旧和不合时宜。
因此,在发展傩文化时需要不断创新和,以符合现代人群的需求。
比如,可以将傩文化与现代戏剧、音乐等形式相结合,创作新的傩演艺作品,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其次,在传承保护方面,傩文化需要注意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存。
由于傩文化的表演形式复杂多样,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因此,传统的傩文化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很多年轻人对学习傩文化缺乏兴趣,导致傩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因此,要想有效传承和保护傩文化,需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激发他们对傩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在传承保护方面还需要注意傩文化的场景和物品的保护。
傩文化活动通常在庙宇或特定场所进行,因此,保护和修复这些庙宇和场所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傩文化的传奇人物、服装、道具等也需要进行保护和修复,以便更好地传承傩文化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总之,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发展演变与传承保护方面,需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创新与的保持传承的方式有积极应对的态度。
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存,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
此外,对傩文化的场景和物品也需要进行保护和修复,以便更好地传承傩文化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傩文化的持续发展与传承保护,让傩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赣傩面具_精品文档
赣傩面具赣傩面具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传统面具,起源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
这种面具是赣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细腻的雕刻工艺,为赣傩戏增添了神秘而震撼的效果。
赣傩面具不仅是一种表演道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赣傩面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年前的南宋时期。
它是赣傩戏唱念做打的重要道具之一,用于扮演各种角色,如神仙、魔鬼、妖精等。
在演出中,面具常配以丰富多彩的戏服和道具,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逼真。
赣傩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浓厚的地方特色而闻名于世,作为赣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傩面具被认为是其灵魂所在。
赣傩面具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且需要高超的技艺。
首先,制作者需要根据角色的形象和特点设计面具的样式。
然后,在一块厚实的木头上进行雕刻,细致地刻画出面具的面部轮廓、眼睛、鼻子等细节。
然后,再进行上色和抛光,使面具呈现出多种鲜艳的颜色,并具有一定的光泽。
最后,根据需要,制作者还会在面具上添加不同的装饰物,以增加其艺术效果。
赣傩面具的造型多样,包括神鬼怪兽、人物、动物等。
每个面具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通过精湛的雕刻和绘画技巧,能够将角色的形象和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
这些面具以其独特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工艺而广受赞赏,被誉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
赣傩面具的使用不仅限于赣傩戏的表演,还广泛应用于庙会、民间祭祀等场合。
在传统庙会上,人们常常戴上各种不同的面具,在舞台上表演各种戏剧和舞蹈。
这些面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能够传达出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保佑人民平安、富贵吉祥等。
然而,由于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以及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赣傩面具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赣傩面具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专门的艺术学校和培训班,鼓励年轻人学习赣傩面具的制作技艺,并提供相关的资金支持和活动展示机会。
在今天,赣傩面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成为了赣州市的一张重要名片。
客家独特非物质文化——被称为客家民俗文化“活化石”的傩(nuó)戏
客家独特非物质文化——被称为客家民俗文化“活化石”的傩(nuó)戏我的村庄——之客家独特非物质文化——被称为客家民俗文化“活化石”的傩(nuó)戏作为村里的一员,对自己的文化了解不透,惭愧!今年正十五,找了本村的知情人了解,才更多的知道。
以下是我的记述,大家可以点击文末的链接看网络报道,也可问我或给我留言!欢迎来我村作客!我的QQ1031897639我的家乡,俗名“石示〔zai〕头”,官方名称“中村村”,地处宁都县与瑞金市的交界处,是宁都的边缘之地。
这里我只讲我这客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华民俗文化与戏曲起源研究“活化石”的傩戏。
传说,好几百年前,有一只怪鸟从瑞金市丁陂镇山潭村飞到我这的一棵古树(今这古树已不存在)上啼叫,三天三夜不止,弓箭射不到,枪打不跑。
我的祖太公尚存先生听说这事,便以香烛祷之,于是接入庙宇供奉此神灵,是为福主神——“小妹”(方言)。
据说她是一位夫人,是丁陂人秦朝人,她新婚不久,丈夫就被征去服役修万里长城,留下她与她很小的女儿,贫困潦倒,她痛不欲生,思念丈夫,日夜啼哭。
后化为这鸟,被奉为正神,隔年傩戏时抱小孩的就是,还有一个类似的是“牙婆”(方言,他是男的)。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对爱情的忠贞,也出于人们的同情与思念,至今傩戏中有她的节目,其意为保佑全宗祠或全村添丁发财,子孙满堂,家庭和睦,和和谐谐!又据说,那时供奉看守福主庙的庙主每逢出去演出时能以芒苇为垫,飘水而过,而鞋不湿…因为那时庙的正前面为一口很大的渔塘,出演时就抄近路所有人飘水而过,但不可出声,若出声则会掉入渔塘…这传说,家喻户晓…我们对这神灵都很膜拜与虔诚,很灵验,不容亵渎!!!小时候,我们热天的时候都到福主庙里的楼上乘凉,那里很凉爽,惠风和畅,很多人,大多为小孩,我们在那玩耍,有时玩牌,有时聊天…我们也会在楼下玩弹珠,捉迷藏…我们是在那玩着长大的,与那结下了深深地感情!在庙里供奉的是华光菩萨——福主神是组神,主要是商周以来历史上的将领(主要是修筑万里长而亡的将士)及民间流传的神灵和以前受我们这当地尊敬的真人为主。
漳州民俗文化
东山歌册
东山歌册又称“闽南语歌仔册”“闽南语歌册”“歌仔簿”,是自明 朝从广东潮州传入,用潮州闽南语方言编写的,原名“潮州歌册”。其曲 调在民间歌手的演唱中不断擅变,渐渐地被同化成别具海岛风味的“东山 歌册”且代代相传,沿袭下来。
东山歌册的说唱者多为妇女,是旧时代东山妇女的生活教科书和学习 文化知识的课本。内容以诗叙事,故有人称歌册是“长篇方言叙事诗”, 如《杨令婆》《薛丁山征西》《穆桂英挂帅》等。
2009建 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Ⅷ-62。
早在明清时期,生活在闽台等地农村乡间的民众就利用仙草茎加水熬 煮,加米汤制成仙草(闽台俗称:田草)或用茎叶熬成仙草茶,作为盛夏 解暑的清凉饮料。
康熙末年,第十五世詹时谨携夫人梁氏开垦台湾彰化永靖,将从家
2009年5月31日,“漳州哪吒鼓乐”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 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Ⅱ-8。
漳州哪吒鼓乐是源自民间信仰的一种吟唱表演仪式,明代从道教圣地 山西闾山传入漳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谢谢观看
2005年10月31日,“傩舞(浦南古傩)”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23日,“傩舞 (浦南古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7。
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片仔癀牌片仔癀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是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中成药锭剂,其处方、工艺均属国家绝密级秘密,是国 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它原是明朝太医的秘方,后太医出家,来到较为安 定的闽南漳州璞山寺当和尚,他根据宫廷秘方研制出的一种特效退黄、消 肿的良药,为一方百姓解除了许多病痛,深得百姓信赖。因其外形成条索 状,使用时,切一薄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故称“片仔癀”。
德江傩戏推广研究
德江傩戏推广研究近年来,德江傩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傩戏是中国古老的祭祀活动,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傩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德江傩戏的历史、特点、价值及推广研究。
一、德江傩戏的历史德江傩戏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源于傩仙诞辰庆典,发展为傩仙街头巡游。
其演出形式主要分为大傩和小傩两种形式。
大傩就是全天候演出,演出时跳脚、飞跃、纵身腾空、大跪献瓦等,其舞蹈姿势奇特、幽默滑稽、紧扣情节剧情、形式生动逼真。
小傩则演出形式以马灯为主,通常在新春时节、传统节日等场合演出。
二、德江傩戏的特点1、衍生丰富:德江傩戏因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引发了地方性的演变和衍生,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子弟傩团。
2、演员多才多艺:德江傩戏演员多才多艺,他们通常能够同时拥有表演、唱歌、设计服饰、编织道具等技能。
3、音乐丰富:德江傩戏的音乐丰富多彩,包括民族乐器、锣鼓、葫芦丝、笛子等多种乐器,演奏既风趣幽默又庄重肃穆。
三、德江傩戏的价值1、历史价值:德江傩戏曾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以传达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祈祷。
2、艺术价值:德江傩戏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深入到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的精髓,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3、社会价值:德江傩戏的演出形式生动、逼真、幽默,有助于提高观众的文化修养,弘扬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伦关系。
四、德江傩戏的推广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德江傩戏的推广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可能的推广研究途径如下:1、加强传承:加强传承对于德江傩戏的发展非常重要。
传承中应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弘扬傩戏的艺术特点。
2、提高演员水平:加强培训,提高演员水平,让观众领略傩仙的神韵。
3、加强宣传:通过互联网技术、入驻各大媒体等方式加强傩戏的宣传,扩大其影响力。
4、完善法律保护机制:加强法律保护机制的建设,保障傩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安徽黟县傩舞
安徽黟县傩舞
傩舞(祁门傩舞),安徽省祁门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流传于安徽省祁门县的傩舞源于原始巫舞,是中国远古时代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仪式。
傩仪过程中,人们戴上面具装扮成傩神,跳起凶猛狂热的舞蹈驱逐邪祟。
在徽州,汉代就已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
其后傩的内涵日益丰富,增添了祛邪扶正、祈福求安、祭祀祖先祝、祷丰收等内容,又有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的内容。
祁门傩舞动作都干练、悠闲、洒脱,保留了古傩的原始风貌。
祁门傩舞,所表演的内容有一定的情节性,表演与动作融为一体,可以看出,祁门傩舞有着逐步向戏剧发展的趋势。
祁门傩舞虽然有很多娱乐的性质,从艺术上来说,动作都具有干练、悠闲、洒脱的特色,但由于不说不唱,以及面具限制了演员的面部表情,所以表演比较简单,且一个动作多次重复,呆板冗长。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祁门傩舞还很好地保留了古傩的原始风貌。
2008年6月7日,安徽省祁门县申报的傩舞(祁门傩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傩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与保护
贵州傩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与保护贵州傩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傩文化是一种祭祀活动,包括过傩、下傩、解傩等一系列传统仪式,主要体现在贵州省的土家、苗族、侗族等民族中。
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加强传承保护的同时要注重创新,将其发展成为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传承保护傩文化的重要性傩文化是贵州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传承保护傩文化对于推动贵州省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提升民族文化综合实力、丰富全国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保护傩文化不仅与贵州省的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更是彰显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重要载体。
只有充分认识傩文化的独特价值与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恰当地传承保护。
二、傩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傩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显然具有非常良好的旅游资源价值。
传统傩文化活动中的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极为精彩,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欣赏性,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科学有效地利用,推广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推进傩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保护优先原则,防止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文化遗产造成的不良影响。
2、积极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并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维护,通过社会教育、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增强文化遗产的观赏性、欣赏性。
三、创新驱动承传保护为保护和发展傩文化,需要加强科学技术和文化人才的培训与传承,形成区域化和特色化的文化产业链。
同时,还需挖掘傩文化中的商业潜力,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活动。
1、鼓励依托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推动傩文化的线上推广和营销,提高文化遗产的可传承性和可持续性。
2、夯实文化人才队伍,注重傩文化传统技艺的培训和传承,引导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进传统技艺的现代化应用。
4、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傩文化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方面双重考虑。
江西“傩”技艺的保护传承与数字活化研究
江西“傩”技艺的保护传承与数字活化研究江西“傩”技艺是指江西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形式,也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指民间舞蹈、音乐、语言等元素的综合表演,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这一时期进行。
江西“傩”技艺的代表性特征在于它浓厚的宗教气息、内敛的神秘色彩以及舞蹈、音乐和化装等多种元素的配合。
作为江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技艺的保护传承和数字活化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命题。
较为传统的保护方式,主要是由民间组织和当地政府合作,采取措施如:开展培训、传承等,促进当地技艺人口的传承和活化;同时,也积极开展文化推广活动、文艺展演等,以此不断提高宣传“傩”技艺的效果,推广其特色。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技艺的知名度和传承效果,但在数字化时代,它们与数字活化相比还显得原始而落后。
数字活化则是指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和媒体手段,将传统文化手段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使其具有了内容可视化、思维可交互、共享可广泛等特点,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传承和推广,同时可以大大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价值感。
在推动江西“傩”技艺的数字活化方面,需要多方协作、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数码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探索出适合传统技艺传承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新型模式。
首先,需要对江西“傩”技艺做出更加全面、系统的数字记录。
这一环节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个方面的记录,将其数字化,使其更加具有可溯源性和可追溯性。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数字管理系统和智能分析平台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数字化操作。
其次,需要开展数字内容的运用。
这一环节对应的是数字内容的设计、整合和发布等工作,主要包括数字展览、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
通过开展优质、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广活动,可以使“傩”技艺更加民族化,浓郁的文化韵味得以彰显。
最后,要围绕“傩”技艺开展线上线下联动运营。
这一环节围绕“傩”技艺的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化传输服务、数字化展览服务等,通过建立数字“傩”技艺线上展示平台、数字“傩”技艺线下社区体验中心等,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数字文化运营模式,推动“傩”技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傩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各种瑰奇的文化竞相绽放共同组成演绎了美丽的中华文化。
其中,神秘悠远的傩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人存在于世界上,必定会在心里有一些寄托心灵的崇拜,或是图腾,或是宗教等等。
而傩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一种精神崇拜,它是我国远古先民为了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而运用浪漫主义心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正因为它的神秘原始并且极具原生态文化价值,所以它也就毋庸置疑地成了我国保护的对象。
傩文化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文化记忆,它的每一寸都暗藏古时的气息,它所记载的不仅是当时的文化概念,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年复一年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而傩文化则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傩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人们的口耳相传。
如今的傩文化最突出的省份应当是江西。
赣傩,不仅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更具原生态文化价值,而且江西还是傩文化重要输出地之一,国内一些著名的傩舞、傩戏,都与赣傩有一定的亲缘。
傩文化包容了乡村祭祀仪式,民间信仰习俗,以及舞蹈、音乐、器乐、咒语、卜辞、面具等方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空间,属于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所以,傩文化属于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破坏与流失的尴尬境地当中,傩文化也在所难免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应该动员大家一起保护傩文化。
傩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独立的文化,而是丰富饱满的多元文化,它贯穿当地人民的方方面面面,戏剧、面具、服装、舞蹈和传说,每一项都如此打动人心。
仡佬族傩文化你知道多少(传承傩戏艺术)
仡佬族傩文化你知道多少(传承傩戏艺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探寻非遗脉搏宣传实践队于2021年2月2日开展了“传承傩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系列活动,深入的了解了傩戏文化。
队员们首先在网上查询资料了解到傩戏是仡佬族所特有的传统戏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仡佬族傩戏在元明时期传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由此开始在当地流传。
它以巫为内核,与贵州地域文化和仡佬族文化合流,形成佛巫或道巫、清巫、儒巫合一的特殊坛门形式。
道真仡佬傩戏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有歌有舞,或说或唱,庄谐交作,文武并重,整个演出过程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
其在民间有“跳大牙巴”的俗称,虽然吸收、融合了儒释道三教和汉族的很多文化,但仍然保留了仡佬族本民族原始巫教的特征。
如清代《遵义府志》引《峒溪纤志》说:“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则此相沿苗风也。
”遵义府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岁贡生胡端《禁端公论》云:“吾尝观其歌舞,跳跃盘旋,苗步也;曼声优雅,苗音也;所标神号,苗祖也。
是盖苗教耳。
”2008年6月7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傩戏(仡佬族傩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部分实践队队员在初步了解傩戏之后也亲自来到了位于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中国傩城深入探寻傩文化,中国傩城是中国傩戏学会唯一授牌的傩戏文化研究中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傩文化古城。
其整体布局契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原理,融入福、禄、寿、喜、财祥瑞元素。
在继承和发扬原始文化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以科学的规划和精心的打造,集中展示出了傩文化的精髓。
其中有傩城人气聚焦点之称的“傩戏王国”、傩城重点打造的家庭亲子主题乐园“魔幻岛”、汇聚了各地知名餐饮的竹王古街、致力打造文创主题的山王古街、夜生活区仡佬古街、福、禄、寿、喜四大人气广场。
浅析傩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保护
浅析傩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保护傩文化是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始于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它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中国南方地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民族傩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傩文化以其神秘、精彩的表演形式、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吸引了国内外的研究者和游客的关注。
傩文化的发展演变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祭祀阶段、传统傩舞阶段和现代傩节阶段。
在早期的祭祀阶段,傩神活动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少年壮年平安健康等目的而进行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主要是遮面跳欢舞和踩陈芝麻。
在传统傩舞阶段,傩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此时,傩文化开始加入了更多的宗教元素和民间传说,如猪头、大鹏鸟、龙太子、奶奶等等。
另外,在傩文化的传承中,也有更加严密的规范和组织,如按辈分世系分工、传授法术、祭祀制度等等。
而在现代傩节阶段,傩文化开始向社会各个方面深入发展,更多地呈现出文化营销化、艺术化和时尚化的特色。
如今,傩节和孔明灯节齐名,成为了中国民间表演艺术中的一大瑰宝。
传承保护傩文化是当前傩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成立傩文化协会、傩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开展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傩文化的传承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加强学校傩文化教育、鼓励地方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设置傩文化博物馆等等。
总之,傩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颗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它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祭祀、传统傩舞到现代傩节。
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应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加强傩文化教育、大力推广、发展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等手段,促进傩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文化多元的交流。
傩戏和傩戏面具
傩戏和傩戏面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和傩戏面具傩戏和傩戏面具中国的傩祭和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的诸多历史文献中就有了关于远古以来的傩祭、傩戏的许多记载。
《古今事类全书》说:“昔颛顼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
——于是以岁十二月,命祀官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焉。
”该文献载明了原始社会末期——颛顼之时就有了傩祭的活动,《事物纪原》说:“周官岁终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则驱傩之始也。
”则指出从周代开始有驱傩活动,虽然二书关于傩祭之始在时间上相差上千年,但无论如何,傩祭在上古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傩祭已经非常盛行,所以>说,孔子有一次遇到乡人行傩,就穿着朝服恭敬地站在庙之阼阶观看,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傩”发生了从人的神化到神的人化、从娱神到娱人、从艺术的宗教化到宗教的艺术化的转变,傩戏应运而生了。
从傩嬗变到傩戏,大约是宋代的事情。
宋代成书的《东京梦华录》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
诸班直戴假面。
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
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
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胃,装门神。
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
自禁中驱祟出南熏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
这段文字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带有明显的戏剧特征。
释道隆《大觉禅师语录》有一首诗曰:“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
”这首诗讲的是南宋时期四川涪陵一带流行着戴假面表演的傩戏。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则日趋衰亡。
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惨透,为傩祭和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贵州傩面具
贵州傩面具
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
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表现出粗犷朴拙、庄典华丽。
傩面具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在其湘东傩面具、泸溪傩面具继承了宋代傩面雕刻技艺。
2006年5月萍乡湘东傩面具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遗作品440尊傩面具的创作人赖明德处士,即项目说明中的“祖传三代,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的继承人,该440尊傩面具之后被萍乡市安源影视城收藏。
傩面具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对傩面具进行了开发和保护,彭国龙入选傩文化传承人保护基地首批傩面雕刻传承人、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萍乡湘东傩面具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德江傩面具入选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为王国华。
2008年,泸溪傩面具入选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铁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介绍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是较为原始的面具造型,是原始的图腾再现,是祛灾纳祥地吉祥象征,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
傩面具经历了从原始神灵崇拜到娱神、娱人的类型变化,具有宗教艺术的品位和民间艺术的特征。
傩面具根植于民间,凝聚了世代民众的审美情趣,更反应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许多傩面具堪称艺术精品,面具特征或写实、或抽象,粗犷狰狞。
它不仅驱鬼.避邪,而且祈
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兴旺,给商业带来无限生机等等,多姿多彩的傩面具艺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博物的标志,文化的象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傩戏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中国的傩事活动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商周,春秋,秦汉乃至明清,传留至今。
最有名的大抵是楚国的傩舞活动。
楚人“信鬼神,好淫祀”,而江西为楚国的管辖地,楚人的巫傩习俗也深刻地影响了赣傩的传承。
赣傩从春秋一直保存至今,江西萍乡,其辖地至今遗存的起傩仪式“启师、请神—点将、发兵—行傩—归庙”就与公元前三世纪流传于楚国《九歌》祈神程式“布坛、迎神—降神—酬神—送神”颇为相似,而且《九歌》中的天神、水神等神灵,也可以在萍乡的傩神之中找到。
说明萍乡傩可能与战国时期楚地古傩有较为紧密的关联,并有可能同时传播。
傩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
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
土家、壮、侗、仡佬、苗等民族的傩戏属民间傩;地戏、关索戏属军傩;藏族聚居区大寺院的跳鬼,包括北京雍和宫的正月跳鬼属寺院傩。
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
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
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
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
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
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傩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独特表演形式的民间艺术。
它通过表演、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多种形式,传承和表达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傩文化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也是社交交流的平台。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指将传统的傩戏表演和文化元素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举措。
通过举办傩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体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内涵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傩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参与傩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傩文化的背景和特点,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此外,傩文化进校园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演才华。
在傩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傩戏表演中,学习和掌握傩戏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培养艺术细胞和审美能力。
这无疑对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傩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举措。
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演才华。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广傩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组成部分。
文章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文的主题,而且还是为了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通过概述来引出傩文化进校园活动这个主题。
在概述中,可以简要介绍傩文化的基本背景和特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同时,引言部分还需要明确文章的结构,说明本文将围绕何种目的和主题展开讨论。
傩戏
傩戏傩戏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傩戏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目录基本信息历史发展传统剧目表演特点演出音乐演出形式傩戏分类傩戏·武安傩戏傩戏·池州傩戏傩戏·侗族傩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展开基本信息历史发展传统剧目表演特点演出音乐演出形式傩戏分类傩戏·武安傩戏傩戏·池州傩戏傩戏·侗族傩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傩戏(武安傩戏、贵池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戏剧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陕西、湖北、四川、湖北等。
编号:Ⅳ—89相关传承人: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龙子明龙开春李福国张月福安永柏蒋品三编辑本段历史发展傩戏(拼音:nuóxì),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
到商代(前1600-前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
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对于赣傩之借鉴
2016年4月号上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中西语言之间存在着词义上的空缺。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采用直译加注释,既向传达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又让读者明白词语的含义。
比如:凤凰男 peacock girl(a girl who grew up under the parent’s wings without experiencing hardship and yearning for pure love);打酱油 Get some soy sauce (it implies the meaning it is none of my business)。
(四)仿照已有翻译进行处理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鉴已有的翻译进行处理需要翻译的网络流行语。
比如,艳照门的翻译为nude picture scandal,这种翻译方法借鉴了水门事件的翻译Watergate Scandal ;网络一代可以翻译成net generation,因在美国历史上有lost generation 迷失的一代;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Tableware is to the table what tragedy is to life)。
(五)新词新造笔者认为,有些网络用语可以在保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创造。
这样可以更好的传达这个网络用语的含义。
比如,现在空气质量日趋下滑,有时连续好多天是雾霾天,而网友们戏称为“空气末日”,它的翻译是aprocalyse ;秒杀,原指在电脑游戏中因对方强大被瞬间杀死。
因此可以采用新词新造的办法,由second 和killing 两个词组成Seckilling ;围观,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为就有可能招致围观。
在微博里,围观就是关注的意思。
我们说某位明星被围观,就是说关注他的人很多,他的粉丝很多。
(六)音译音译也是翻译的一种方法。
比如,凡客体 Vanclize ;Lolita 萝莉,是截取了Loli,然后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处理;No zuo no die 不作死就不会死。
美术课 傩文化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美术课傩文化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它不仅是一种集戏剧、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形式,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
傩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深受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本文将深入探讨美术课中傩文化的赏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傩文化的起源、特点与传承,并探讨傩文化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首先,将介绍傩文化的起源和特点,包括其在艺术形式、表情和意义等方面的独特性。
其次,将阐述傩文化在美术课中的应用,包括傩面的设计与制作、傩舞的动作与技巧、以及傩戏的剧情与表演等方面。
最后,将总结傩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教育意义,并提出对傩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以及在美术课中应用傩文化的具体建议。
通过本文的介绍与赏析,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傩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同时也能够加深对美术课程中傩文化的认识,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让我们一同踏入傩文化的艺术殿堂,感受其中独特的魅力与魔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对傩文化及其在美术课中的应用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探讨了傩文化的起源、特点、传承与发展以及傩文化在美术课中的应用。
这些内容将通过相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进行详细阐述和解析。
3. 傩文化赏析:进一步深入探讨傩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傩面的表情与意义、傩服的设计与制作、傩舞的动作与技巧以及傩戏的剧情与表演。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赏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傩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
4. 结论:总结傩文化的艺术价值、教育意义,以及对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美术课中应用傩文化的建议,为读者提供一些实际行动的指导。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组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傩文化的起源、特点和发展情况,同时认识傩文化在美术课中的应用,通过对傩文化的赏析,进一步发掘其艺术魅力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傩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各种瑰奇的文化竞相绽放共同组成演绎了美丽的中华文化。
其中,神秘悠远的傩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人存在于世界上,必定会在心里有一些寄托心灵的崇拜,或是图腾,或是宗教等等。
而傩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一种精神崇拜,它是我国远古先民为了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而运用浪漫主义心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正因为它的神秘原始并且极具原生态文化价值,所以它也就毋庸置疑地成了我国保护的对象。
傩文化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文化记忆,它的每一寸都暗藏古时的气息,它所记载的不仅是当时的文化概念,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年复一年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而傩文化则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傩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人们的口耳相传。
如今的傩文化最突出的省份应当是江西。
赣傩,不仅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更具原生态文化价值,而且江西还是傩文化重要输出地之一,国内一些著名的傩舞、傩戏,都与赣傩有一定的亲缘。
傩文化包容了乡村祭祀仪式,民间信仰习俗,以及舞蹈、音乐、器乐、咒语、卜辞、面具等方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空间,属于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所以,傩文化属于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非物质文
化遗产陷入破坏与流失的尴尬境地当中,傩文化也在所难免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应该动员大家一起保护傩文化。
傩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独立的文化,而是丰富饱满的多元文化,它贯穿当地人民的方方面面面,戏剧、面具、服装、舞蹈和传说,每一项都如此打动人心。
逐渐地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神坛走向民间,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动力,展示了人们的精神风貌。
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断冲击着人类的新鲜感官。
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电视网络等流行文化大行其道,傩越来越受到冷落与漠视。
特别是当大批的农民外出打工远离土地地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时,傩赖以生存的农耕土壤和精神植被日益递减。
比如前几年,那位身怀绝技、主持全套仪式、熟识唱诗咒语的老艺人溘然谢世。
这是十分令人遗憾且焦虑的事。
文化遗产的价值表现为没有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一种文化消失,就永远不可复活。
抢救与保护傩文化,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国家级名录既是一份荣誉和自豪,同时我们也承担了一份责任和义务。
保护和利用好傩文化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保存历史印记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如今霸道的西方文化肆虐全球的情况下,保护傩文化就更具有其非凡的意义。
保护傩文化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都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了让后代子孙也能够领略这样美丽的文化,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深刻保护傩文化的工作!
傩文化研究专家余大喜曾经说过:“傩文化是古老的文化,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它可能濒临消失,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保护。
首先是组织专家研究、发掘、记录、整理,以文字、图像或数码的形式将它作静态的保
护;其次,是建立动态的生态保护区,把由专家、学者鉴定的确实具有文化考古价值的傩文化“搬”进“传习所”,由老艺人亲传。
当然,也要使其周边生活、环境等保持原生状态。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法》即将出台,届时,人们就应像对待文物一样来保护傩文化等一些民间文化。
“我十分认同这样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个文化的精华是必须有专门的学者去考究,去鉴赏,去整理,然后以最简易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时间是可怕的杀手,毫无防备的人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淘汰,各种文化也有这样的命运。
所以,我们应当利用现代的高科技保存下傩文化的精彩,就如专家所说的,用数码的形式将文化定格。
比如在2001年日本举行的第8届BESETO演剧祭上,会议的主题是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会上,日本学者发表了运用数据记录人体三维动态的技术,对抢救和保护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备受学者关注。
该技术由动作数据库、动作编成器、动作发生器组成。
在人体的15个关节部位装上无线磁场计测感应器,以每秒30个画面的速度将三维动作,如同乐谱排列输入计算机。
它不仅可以精确地将舞蹈最细腻的风格韵味,原汁原味地“克隆”复制成图像永久保存,还可以将动作分解成教学片,广泛运用于幼儿园、中小学普及传承。
采用数据高科技技术,记录保存傩文化的原貌,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建立生态保护区,使其保持原本的风貌则是必须的手段。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社区环境中,使人、物和环境处于固有的整体生态和文化空间中。
完整地保留其自然风貌、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关系,是一种新的文化保护理念,业内称之为动态保护。
其概念中的关键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中的“文化社区”和“文化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博士认为:“表现形式和知识传播对文化社区至关重要,社区的保护和推动将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形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文化的土壤与温床上生长的,它
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文化生态和社区人文背景的支撑,不仅可能使文化遗产持久地“活”起来,而且还可能使原来被保护的“对象”自觉地转变为实施保护的“主角”。
事实上,社区居民的保护态度,才是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被传承或被废弃的命运。
当然,利用法律的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国家机器保护傩文化可以使人们更加警惕小心。
但是,在我看来,保护傩文化不应该仅仅是专家和国家的事情,它应该是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努力。
我认为政府可以在学校的课程上添加一些第二课堂,而这些第二课堂就是让学生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类似傩文化的中国古老文化。
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那些只能依靠口耳相传言传身教才能传承的技能。
在这样的课堂里不需要规则的分数,需要的是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与好奇心。
如此一来不仅普及了傩文化的存在意义,让广大普通百姓与它更加贴近,而且也为濒危的傩文化进行了传承。
可能1000个学生只有一个会真心喜欢并献身于这样的文化,但1000个学生里只要有这么一个那也足矣!当今的文化缺失就在于越来越少的人去了解它,因为它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是在越来越远了,可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不需要这样的文化了。
我们需要它,它是连接我国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保护傩文化,就是保护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其从历史走来的见证,是昨日的铭记与来日的展望。
为了我们难得的精神家园,请从自己做起,主动了解傩文化,尊重傩文化,共同保护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