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
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马克思主义学院 1211402班 121140201 付穗决策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任何一个管理部门都把决策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决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所谓科学决策,就是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
要使决策科学化,需要大量研究、论证、分析,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再加以分析综合,的处理性的科学的认知,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这对于一些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社会政治经济决策、重大国家国际战略方针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封建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尽管辛亥革命使“民主”的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但并未真正深入人心,被人们所理解和践行。
民主决策要求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包括参与决策过程和决策讨论公平。
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更多的人民能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使公共部门的决策真正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体现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也使公共部门作出最佳决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依法治国是我国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每个人、每个组织的活动都是自由的,但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法律的意义在于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一项决策对自身再有利,如果违背了法律,是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利益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决策必然不能实行,即使实行,也会导致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自身形象下降,日益人心背离,最后害人害己。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法律是最低要求,科学与民主是现实需要。
科学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而民主则是增加参与人数集思广益,使决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们的联系在于依法决策为决策的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科学决策是决策在理论上得到保障,而民主决策使决策符合民意,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求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求行政决策是现代社会中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核心职责之一。
为了确保决策的质量和有效性,行政决策需要科学化与民主化。
科学化要求决策过程基于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方法,而民主化要求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参与和意见。
本文将从科学化和民主化两个方面来探讨行政决策的要求。
科学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决策者应该积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等方式来进行。
决策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建立合理的决策模型、开展风险评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
决策者应该根据科学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做出决策,以便能够取得最佳的结果和效益。
然而,科学化决策并不意味着决策不考虑人的感受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民主化决策要求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并促进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开展公众听证会、征求专家意见、组织公众讨论和征集公众意见等。
这样可以确保公众对决策过程及其结果有更多了解和参与度,并且能够确保决策结果更加公正、合理和可接受。
要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几个关键要求。
决策过程应该具有透明度和公正性。
这意味着决策过程应该对公众开放,决策者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各方的利益,并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决策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
只有具备科学、理性、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决策者才能做出明智和有效的决策。
同时,决策者还需要具备善于沟通、协商和合作的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听取和理解各方的声音,达成共识,促进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在实践中,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没有一蹴而就的过程。
它需要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应该加强组织能力和机制建设,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同时,公众需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决策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能够更好地影响和改善决策。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满足人民需求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满足人民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政府决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以满足人民需求。
一、加强决策的科学性科学决策是指政府决策应该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为了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政府应建立科学、严谨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负责对各项决策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和评估。
2. 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政府应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建立科学的统计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3. 重视专家意见:政府应高度重视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形成科学决策的共识。
4. 推行科学的评估机制:政府决策实施后,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及时评估政策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
二、增强决策的民主性民主决策是指政府决策应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加人民参与的机会,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为了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向公众披露决策过程和决策依据,接受公众监督。
2. 建立民主参与机制:政府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民主参与机制,例如听证会、座谈会等,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过程,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3.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决策中来。
4. 建立公正的决策机制:政府应建立公正的决策机制,杜绝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保证每一个决策都是公正合理的。
结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是满足人民需求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重视专家意见,推行科学的评估机制。
【决策管理】行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PPT 48页)

三、民主化才能科学化
行政程序必不 可少,只有这样才 能避免重大决策失 误,避免出现大跃 进、“文革”之类 的荒唐决策。重大 决策,都要在全国 人大反复讨论、修 改,如三峡工程。
科学化、民主化决策,要求行政决 策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 效、诚信”。
1、民主决策的主要标志
是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利 益得到最充分和客观的表达;
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必须规范 决策程序,强化监督约束,实行依法决策
对决策程序、过程、执行进行党内监 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全方位监督, 并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 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断了部分 干部以“决策难免失误”为借口推卸责任 的后路,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 拍屁股走人”现象。
1、什么是行政决策?
是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 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 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 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行政决策的特点 :
第一,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 组织和个人
第二,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第三,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第四,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是行政决策活动 所应遵循的准则,也是行政决策活动规律的 反映和要求。这些原则主要有:
民主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是一种平等、自由、 开放的交往方式,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是 一种操作程序,其法治原则、多数原则能最 大化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科学的决策, 为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2、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基 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因此,民主决策: (1)有利于决策时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 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 面性;(决策者) (2)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 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同时,也有利于提高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 活的政治责任感(公民群众)。
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决策对于国家和民众来说变得愈发重要。
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科学化的决策意味着政府通过收集、分析大数据以及应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制定政策,而民主化则强调政府应该更多地倾听公众的声音并参与决策过程。
本文将围绕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行探讨。
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是为了确保合理、有效的政策制定。
科学化决策强调政策制定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首先,科学化的决策需要依托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等方式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获取环境数据,科学评估环境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次,科学化决策需要依据科学的知识和专业的意见,从而避免主观意识和个人喜好对政策制定的干扰。
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等进行评估和咨询,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然而,仅有科学化的决策并不足以满足民众的需求和期待。
民主化的决策则侧重于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体现了政府对于民众意愿的尊重。
民主化决策可通过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公众咨询以及信息公开来实现。
首先,政府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如市民议会、公众投票等,让民众能够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其次,政府可以借助公众咨询来广泛征集民众的意见,通过专业机构对这些意见进行汇总和分析,并纳入政策决策的考虑范围。
最后,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向公众传达政策制定的目的和内容,让公众能够对政策决策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估。
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反而可以互相促进和补充。
科学化决策可以提供决策过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观偏见和盲目性。
而民主化决策则能够更好地获得公众的支持和认可,增加政策的实施力度。
例如,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可以先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公众咨询,了解民众对于教育政策的期望和需求。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种重要决策制度,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指在党内实行民主讨论、集
中决策的制度。
这意味着党内各级组织和党员可以自由讨论问题,
充分发表意见,但在形成决策时必须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保持
集中统一的领导。
2. 集体领导原则,集体领导是指党内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
必须密切合作,共同协商决策,不允许个人独断专行,保证党的事
业能够在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的指导下不断前进。
3.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原则,民主决策是指党内决策必须充分
听取各方意见,尊重多数意见,科学决策是指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
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避免主观片面、盲目决策。
4. 依法决策原则,依法决策是指决策必须遵循党的章程和法律
法规,不得违法违纪。
这些原则构成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基本框架,保障了党内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集中统一性。
关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

关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一般说来,人们对科学决策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决策的方法和程序符合科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决策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
前者一般不容易产生歧义,而后者却容易产生歧义。
当然,就前者来说情况也是很复杂的。
科学方法有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别,人们只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而不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否合理呢?对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分析也有不同的方法,有量化分析的方法,也有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
使用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是否就不科学呢?例如过去的革命战争时期,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政治环境纷纭复杂,然而毛泽东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和归纳综合的方法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的战略策略和军事的战略策略,从而赢得了革命和战争的胜利。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发展作了多么英明的预见,历史证明,后来抗日战争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一预见实现的。
我们能说这样的决策不科学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说量化分析的方法不科学,虽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关于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的问题便是一个值得深入地讨论的问题。
对于后一个问题,即关于决策结果的科学性的问题,就不仅复杂,而且还会产生歧义了。
这里涉及到对实际情况的看法问题。
从决策者的角度来说,似乎决策的对象──包括环境和人都是纯粹的客体。
他们只有在一定政策的作用之下才会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反应。
这样,就可以把每一项决策和客体的反应之间的联系作相关的细致的分析,并且将这一过程变成完全可以重复进行实验的过程。
只有作这样的设想时,才能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考察决策结果的科学性。
这也就是把决策的过程和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提并论。
这样做在一些人看来才是完全符合科学的,因而是科学决策的本意。
然而,问题在于,是否能够把决策的对象看成纯粹的客体?实际上恐怕不能这样看。
因为决策的对象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或人群。
他们不仅仅可以对决策者的行为做出一定的反应,同时,他们还能以主体的姿态对决策者施加影响,并且力求达到预期的结果。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方面,越来越注重科学化和民主化,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思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什么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通过调整政策制定过程,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可行性。
具体而言,科学化决策强调依靠科学数据和分析,包括利用市场调研、运用科技手段、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等;而民主化决策则是将决策透明化、参与化和协商化,通过公开听证、征集民意和专业人士的参与等方式,使广大民众和相关方面有权利有机会参与到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
这样的决策既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也能发挥专业人士的智慧和建议,以达到尽可能的优化目标。
二、为什么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能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反映真实需求、更易被接受。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可以为政府的决策做出合乎民心和实际情况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心保障,有以下具体原因:1、科学化决策能够更准确判断形势、把握趋势、找到瓶颈和挑战,从而有利于制定更科学、更务实的政策;2、民主化决策能够提高公众参与度,从而使决策更贴近民意和市场需求,反映群众的真实利益和期望;3、科学化和民主化相结合的决策可以更好地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和利益分配,减少不和谐因素,使政策的实施过程更为顺畅;4、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工作成果更加清晰可见,法制化决策制度能够将决策的实施效率和公信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如何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中,一些举措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和民意调查是政策研究的重要工具,在政策制定的初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和观察,从而获取准确、可靠和实用的数据,指导政策的调整和制定;2、专家咨询:在决策制定过程,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在政策制定的不同阶段提供各方面知识和看法,评估政策实施的可能性和预期结果;3、政策发布:及早对政策公布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文稿资料,包括政策背景、实施机构、要求和规定等,让参与的各方成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了解和执行规定;4、聆听:政府部门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或相关机构,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反馈和建议,将信息传达给相关专业人员以进行后续性调整和改进;5、透明度:不过度地保密和过于集中的掌握权利是无法真正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的核心要素。
民主决策不等于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不等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可以提升决策质量,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决策者的信息不足,纠正他的价值偏见。
但它本身不是一种科学决策,如果没有科学的决策方法的引入,多一个决策参与人,也仅仅是多了一个拍脑袋的人。
一、?民主决策的两大作用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倡导和推动下,“工人参与管理,实行民主决策”在世界众多的国家都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甚至有人认定它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分析有它合理的一面,因为在企业决策中,实行民主决策可以带来两大效果,即有两个方面的作用:■?让下属员工参与决策,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取得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员工参与了决策可,就不仅会认同这一决策,而且会把这一决策当做他们自己的选择。
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想尽办法去克服,用最大的努力来保证决策的实施和贯彻。
■?民主决策让更多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可有效地避免企业领导人个人知识的局限和价值观念的偏见,进而提升决策的质量,减少决策的失误。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正是民主决策的这两大功用,使推行民主决策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二、?民主决策远不等于科学决策所谓科学决策,是在准确把握决策所寻求的目标与措施选择的内在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在实现目标的措施办法上的一种优化选择。
尽管民主决策可以为决策带来更多有用的信息,使企业领导人不了解的信息、不具备的知识,可以从下属员工那里得到补充,但是,这种决策并不能保证企业决策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原因很简单,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具有明确的投资主体。
投资人对企业的投资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实现投资的最大增值,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
尽管企业员工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赚钱这一目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矛盾。
所以,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来,不可能保证企业决策的最优。
试论正确处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关系

试论正确处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关系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是现代社会中进行决策的两种主要方式,合理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试论如何正确处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关系。
首先,民主决策是一种基于民主原则的决策方式,它的核心是民主权利。
在民主决策中,人民的意见和想法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尊重,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如投票、调查、听证、公开讨论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民主决策的优点是能够充分照顾到广大民众的利益和意愿,使决策更加公正和合理。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民主决策也存在缺点,例如,经常出现个别利益受损、大规模歧视、权利不平等等问题。
相对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更加注重数据、真相、证据。
科学决策是基于客观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制定决策方式,它要求人们用科学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科学决策的优点是能够避免一些主观臆断和情感偏见,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但是,科学决策也容易忽略一些人类情感和价值观,不能很好地反映公众意愿。
正确处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关系,应当先认识到这两种决策方式的互为补充和相互作用的性质。
民主决策作为一种决策形式,应已最广泛的各阶层人民利益为中心,尊重人民民主权利,化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发展趋势。
就决策的实施过程而言,要求透明且广泛参与,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主动信任专家科学建议,增加社会共识度和稳定性。
而科学决策则应该强调严把科学证据和方法关,坚持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证数据证据,并将公众的关切和需求充分考虑进去,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在制定科学决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性的追求,同时还必须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和监督等各种因素。
当然,两者之间存在的张力和矛盾也需要得到解决。
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加强彼此间的关联和对话:首先,发挥民主决策的优势,在制定科学决策的初期或决策执行过程中,引入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科学决策的过程中,增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摘要:
1.科学决策
2.民主决策
3.依法决策
正文:
在现代社会中,决策能力是领导者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衡量领导者决策能力的三个重要维度。
首先,科学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科学决策的过程包括确定决策目标、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决策问题、制定决策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和实施决策等步骤。
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领导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工具,避免盲目决策和主观臆断。
其次,民主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方的民主权利,通过广泛的民主协商和讨论,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共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民主决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减少决策失误和滥用职权。
领导者在进行民主决策时,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尊重少数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决策的独断专行和绝对权威。
最后,依法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依法决策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和稳定,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和违法性。
领导者在进行依法决策时,应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总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领导者提高决策能力水平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
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关系刍议

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关系刍议摘要:新形势下,行政决策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所面临的新问题、新困难的重要所在。
要提高行政决策,其根本就是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统一性。
关键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关系现阶段一些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等问题比较突出,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要进一步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如何处理好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一、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性随着政务公开、透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管理倡导的公民社会理念日趋形成,党和政府注重通过听证、座谈、调研、互联网等形式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表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正在向制度化方向演进,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正在形成。
另一方面,仍有不少掌握决策大权的领导干部缺乏法制观念、科学思维和民主意识,群众观念淡薄,决策唯权力、唯利益,做出了一些脱离实际、违背规律、不符合群众利益要求的错误决策。
行政实践中违背依法科学民主精神的决策并不鲜见,决策时缺乏法制意识,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既定的法定程序,背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了地方经济的畸形发展。
罔顾民意,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来驱动决策,群众利益被肢解、被碎片化,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经验决策、盲目决策、违法决策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严重地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积极健康发展,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前提与保障依法决策是行政决策的前提和保障。
法律规范是决策制定、执行、评估的起码要求与基本准则,同时也是决策的约束、救济、保障机制。
所谓依法决策,就是运用法律规范、调控行政领导决策过程,使决策行为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使行政决策制度化、规范化。
它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决策主体的法制化。
决策机构或领导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依法、用法、守法,决策权是法律赋予特定的机构或领导的权责统一的行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超越了法律所限定的范围就是违法决策、无效决策,就是不作为、失职或渎职。
促进民主决策、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促进民主决策、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现代社会中,促进民主决策、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这些原则的实施,不仅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原则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促进民主决策是一种重要的治理方式。
在一个国家中,民主决策是指通过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和参与决策过程来制定领导。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领导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能够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
通过促进民主决策,领导能够更好地听取人民意见,并根据其需求制定相应。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领导的信任感,也能够提高社会稳定性。
其次,在实现依法决策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决策是指在制定领导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并根据法律的要求进行决策。
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领导滥用权力和任意决策。
依法决策的实施,不仅能够保证领导的有效性,也能够增强人民对领导的信任感。
通过依法决策,领导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民权益,并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民主决策也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式。
民主决策是指通过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和参与决策过程来制定领导。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领导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能够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
通过民主决策,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对于重大事务的意见和看法,并参与到制定相应中来。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感,也可以提高社会稳定性。
最后,在科学决策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决策是指在制定领导时必须遵循科学原则,并根据科学研究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领导凭主观意识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
科学决策的实施,不仅能够保证领导的有效性,也能够提高人民对领导决策的认可度。
通过科学决策,领导能够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促进民主决策、实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知识点4-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典型例题】
【解析】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方案的过程,就是民主 决策、正确用权的过程,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 权责问题、少数服从多数问题和行政体制改革问题, 故B、C、D均不合题意。
【答案】A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典型例题】
1.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才能真正 对人民负责。要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必须坚持( )
①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 ②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尊重少数的原则
④民主集中制的④ D.①②③④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知识点解析】 2、民主决策 (1)地位——“民主”是行政决策的关键途径和内 在要求。 (2)要求——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 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依法决策 (1)要求——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不 得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更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同时 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典型例题】
【解析】本题以市政建设征求群众意见为背景材料, 考查民主决策。题中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积极参与政府 决策,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A项观点错 误;B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是针对共产党而言的, 不符合题意。
【答案】C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典型例题】 3.下列做法体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是( )
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 学性 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让公民成为直接决策者 ④政府决策是否科学关系国计民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摘要: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也是领导工作的核心。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程度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能否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是关键,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则是着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
关键词: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也是领导工作的核心。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能否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是关键,而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则是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
一、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1.决策与科学决策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或实现一个目标,在占有充分信息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借助一定的方法,从提出的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的抉择过程。
从狭义上讲,决策就是做决定,就是出主意、定方向、拟计划、拿办法,也即人们平常所说的“拍板”、“拍板定夺”。
从理论上讲,决策的主体、决策的对象、决策的信息,是构成决策的三个基本要素。
所谓科学决策,就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决策主体以充分把握决策客体为前提,按照一定的决策机制,从决策准备、做出决策到决策方案执行、反馈、评估等一系列内容构成的动态过程。
科学决策是相对于不科学决策而言的,它是在科学的决策思想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规律,遵循科学决策程序,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进行正确决策的过程。
2.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是对传统的决策方式,即经验决策、随意盲目决策以及其他一些不规范、容易造成重大失误的决策方式的否定。
一般来说,人们对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决策要有明确而正确的目标。
领导的任何决策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无的放矢,所以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是现代社会决策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一个健康、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三种决策能力的水平。
一、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科学决策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考虑,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的能力。
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取决于决策者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
决策者应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
科学决策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对问题的本质有准确的认知,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决策者应具备清晰的思维能力。
科学决策需要决策者具备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因素,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案。
决策者应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科学决策需要决策者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决策,例如利用统计学、模型分析等方法,对问题进行量化和模拟,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和决策方案。
二、民主决策的能力水平民主决策是指通过广泛的参与、充分的讨论和民意的表达,形成决策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民主决策的能力水平取决于决策者的民主意识、参与能力和决策程序的民主性。
决策者应具备民主意识。
民主决策需要决策者尊重民众的权益和意愿,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和建议,关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从而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公众的满意度。
决策者应具备充分的参与能力。
民主决策需要决策者能够主动地与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及时分享决策信息和数据,使决策过程更加透明和公开。
决策者应遵循民主的决策程序。
民主决策需要决策者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程序,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例如通过投票、听证会等方式,让民众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使决策更加民主和合理。
三、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依法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尊重法律权威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取决于决策者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和决策行为的合法性。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科学决策
2.民主决策
3.依法决策
正文
在现代社会中,决策能力对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决策能力主要包括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三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决策能力。
1.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决策方式。
这种决策方式强调数据分析、事实依据和逻辑推理,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科学决策的过程包括确定目标、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评估效果等环节。
通过科学决策,可以更加客观地分析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方利益,广泛征求意见,以民主方式达成共识的决策方式。
这种决策方式强调民意、公平和公正,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公众认同度和社会稳定性。
民主决策的过程包括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多方协商、表决决定等环节。
通过民主决策,可以更好地集中和代表民意,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3.依法决策
依法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循法定程序,保障法律权益的决策方式。
这种决策方式强调法治、权威和稳定,有助于提高
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依法决策的过程包括法律审查、风险评估、合法性论证、决策实施等环节。
通过依法决策,可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决策过程中的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
总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决策能力。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指的是基于科学方法和精确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
它包括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收集和整理可靠数据、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制定明确的决策方案等。
科学决策的特点是客观、理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主观偏见和不确定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民主决策的能力水平指的是参与决策的公民或组织对民主决策原则和程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它包括对民主决策的基本要求和价值观的认识、参与决策的平等机会、舆论自由和透明度、多元化和多元参与等。
民主决策的特点是平等、参与、公正和开放,能够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知情权,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
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指的是基于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决策的能力。
它包括对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的理解和运用、遵守法律规定和执法程序、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等。
依法决策的特点是合法、权威、公正和可执行,能够保障决策的合法性和效力,维护社会的法治和公序良俗。
综上所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决策者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它们相辅相成,既能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又能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促进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浅析2016级党史班余兴力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人们平时最关心也是谈论最多的便是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问题。
但是究竟如何理解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却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讨论。
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界。
一般说来,人们对科学决策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指决策的方法和程序符合科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决策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
前者一般不容易产生歧义,而后者却容易产生歧义。
当然,就前者来说情况也是很复杂的。
科学方法有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别,人们只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而不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否合理呢?对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分析也有不同的方法,有量化分析的方法,也有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
使用一般的归纳与综合的方法是否就不科学呢?例如过去的革命战争时期,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政治环境纷纭复杂,然而毛泽东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和归纳综合的方法制定了正确的政治的战略策略和军事的战略策略,从而赢得了革命和战争的胜利。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发展作了多么英明的预见,历史证明,后来抗日战争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一预见实现的。
我们能说这样的决策不科学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说量化分析的方法不科学,虽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关于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的问题便是一个值得深入地讨论的问题。
对于后一个问题,即关于决策结果的科学性的问题,就不仅复杂,而且还会产生歧义了。
这里涉及到对实际情况的看法问题。
从决策者的角度来说,似乎决策的对象──包括环境和人都是纯粹的客体。
他们只有在一定政策的作用之下才会产生这样和那样的反应。
这样,就可以把每一项决策和客体的反应之间的联系作相关的细致的分析,并且将这一过程变成完全可以重复进行实验的过程。
只有作这样的设想时,才能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考察决策结果的科学性。
这也就是把决策的过程和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提并论。
这样做在一些人看来才是完全符合科学的,因而是科学决策的本意。
然而,问题在于,是否能够把决策的对象看成纯粹的客体?实际上恐怕不能这样看。
因为决策的对象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或人群。
他们不仅仅可以对决策者的行为做出一定的反应,同时,他们还能以主体的姿态对决策者施加影响,并且力求达到预期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总的权力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上已形成一种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互动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过程已经不是原来人们所设想的单向的运动,而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并且是一种往复不断的双向运动了。
而在双向的运动中,原来的所谓决策的科学性便不见了。
第一,因为决策者通过一定的决策并不一定能从决策对象方面得到预期的反应;第二,决策者的决策动机本身便要受到决策对象反作用的影响。
这样,便使得决策者和决策对象双方的地位都变得相对化了。
因而,决策过程便伴随着决策者和决策对象双方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现实的决策状况。
这个问题,我是受启发于詹姆斯·不坎南的《自由、市场与国家》。
他在书中分析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指出,经济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完全看成像自然对象一样的纯客观对象。
因此,其所研究的就是每一项政策对客体作用之后所产生的反应。
而且这种作用与反应的内容是可以重复的,也就是说,不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用同样的政策得到同样的反应。
这样,决策过程就变成了与自然科学实验一样的过程了。
然而不坎南认为,这种对科学的追求实际上是并不科学的。
因为作为经济政策的对象的人们,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对象,而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体。
他们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经济政策的作用,而且也在把决策人当作实验的对象。
他以《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当鲁宾逊开始遇到星期五的时候,由于无法进行语言的交流,他只能对星期五进行作用与反应的实验以探索交流的途径。
这样看来他似乎是在进行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的实验。
而经济学便类似这样一种实验。
但是,不坎南指出,实际上,当鲁宾逊在进行这种实验的时候,反过来星期五也在对鲁宾逊作着同样的实验。
也就是说双方都在寻找交流的途径。
这样便很快找到了交流的途径,并发展为语言的交流。
不坎南指出,这种情况正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这样便把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
这就说明:如果说经济学所追求的是只能有唯一答案的科学真理,那么,政治经济学所追求的却是利益的交易。
这就是不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出发点。
不坎南的这一思想对我们研究决策问题显然是有很大的启发性的。
如果说在经济领域中情况是如此,那么作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对象的政治领域就更加如此。
所以,政治决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的交易过程。
是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利益交易的过程。
因此,虽然基本上说来决策是在政治管理的权力的框架内运行的,也就是说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的地位不可能是平等的,但是其中已在很大的程度上渗透进了交易的内容,从而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权力关系。
面对这样一种实际的情况,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就有可能走人歧途。
因为科学性所追求的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把并非唯一正确的答案当作唯一正确的答案。
而自认为自己已经真理在握的人,就会把其它的可能答案当作谬误去排斥和打击。
因为真理是从不妥协的。
而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一定要碰壁的。
正如不坎南在上述的书中指出的,不注重利益交易而只注重追求真理的政治学,很容易变成专制主义的政治学。
这种说法也适用于对所谓科学决策的评价。
名义上追求科学性的决策,很可能变成专制主义的决策。
这样,所谓的科学决策不但不等于正确的决策,而且还同民主决策完全对立起来了。
如果说真理是决不妥协的,那么利益却是可以妥协的。
交易就是利益妥协的最经常和最方便的办法。
所以,对科学决策这一提法需要慎重对待,应该仅仅从前一种意义上即决策方法的科学性的意义上来使用,而不应该将其意义延伸到决策的结果方面来。
同时,我们在研究决策的结果时,则应把决策的结果看作是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围绕着利益问题的互动过程的一种合力,也就是双方反复进行利益交易的结果。
从这方面来说,并不存在追求真理和追求科学性的问题,而是追求利益的协调,即追求双方都能或都愿意接受的结果。
这才应该是正确决策的最后的衡量标准。
这样一种认识应该始终贯彻到公共决策的过程中来,使公共决策真正能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良好的、积极的作用。
关于决策民主化的问题与上述问题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民主从操作的意义上说就是人民对政府的制约。
也就是在政治管理权力运行的框架之内相对于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权力而存在的自下而上的制约权力。
因此,民主的实质在在于制约。
而一般所理解的民主决策一个是指采纳群众的意见;另一个是指按照民主的程序进行决策。
然而采纳群众的意见,完全可以是单向地即自上而下地实现的,而并不体现自下而上的制约。
也就是说收集意见的过程很可能是上级提出要求,而下级提供材料,而与广大群众没有直接的联系。
至于按程序决策,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直接联系的。
所以,按照民主的精神,民主决策应该体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制约,而人们对于民主决策的习惯看法却与这种制约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在认识上便产生了很大的差距。
为了要真正实现民主决策,首先便需要使人民对决策过程发挥制约的作用,体现出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双方的互动关系。
其次,作为民主决策来说,一般地、笼统地指出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还是很不够的,而是还必须解决如何互动的问题。
因此,所谓民主决策问题就是要解决在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之间如何互动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互动的内容、方式、程度、幅度等等问题。
那么,在民主决策中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第一,在民主决策中人民与政府互动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双方的利益交易上。
当政府从国家或政府某一部门的利益出发要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必然会触及人民群众的利益。
于是,人民群众便会针对这个利益问题对政府提出要求。
从而引起双方的利益博弈。
如果政府不顾人民群众的意见,而强行贯彻自己的政策时,就会形成零和博弈的局面。
相反,如果政府能够很好地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那么就会形成正和博弈,也就是形成交易的局面。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被政府所承认并对政府产生实际的影响。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人民群众要有足够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并有相应的机制使政府不能不考虑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
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实现双方的利益交易,形成正和博弈的结局。
第二,在民主决策中,人民群众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同政府之间实现利益的交易呢?首先,人民群众应该在不同的程度上组织起来。
如果人民群众处于一种无组织状态,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形成比较强大的力量,从而他们的利益要求也就很难引起政府的注意和被政府所采纳。
这样便提出了社会结构多元化的任务。
也就是在政府之外,需要形成多种多样的群众的社会组织的政治组织,从而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强有力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和政治机制,使得政府官员的利益与其对民意的态度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政府官员不能不考虑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
一般地说,这种机制是来自竞争性的民主选举制度。
再其次,在上面两点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交易呢?这方面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通过代议机构向政府施加影响;可以是某种具有制度性的协商方式;可以是群众组织与政府官员之间的某种个别的接触;可以是非制度化的某种压力行动;可以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来对政府施加影响;以及人们能够想到的其它一切方式,等等。
所有这一切归纳到一点,就是要使决策过程贯彻民主的精神,使决策过程本身实现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利益交易,这样所产生的决策,就能既符合于政府的利益,又符合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在民主决策中,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交易究竟能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到什么程度?这就涉及到利益交易的深度的问题。
当我们一开始提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进行利益交易问题的时候,其中就潜藏着一个矛盾:即如何解释政府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我国政府建立的宗旨来说,政府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特殊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矛盾实际上是人民群众自身的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利益交易便容易得多。
但是,实际上,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远远不止这些。
其中很大一部分矛盾是政府各部门的特殊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关于政府各部门的特殊利益问题,我曾在一些文章中多次做过解释,这里不再赘述。
所以,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发生利益矛盾的时候,实际上是这两方面的情况交织在一起的。
在利益矛盾的双方进行交易的时候,如果是只涉及到长远与目前、整体与局部的利益矛盾时,在双方的利益交易中,对于政府来说并不存在利益损失的问题,而只存在妥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