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最新版】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
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
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
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那个星期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彻底“绝望”的⼼理变化过程,展⽰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那个星期天》课⽂原⽂ 我还记得我的第⼀次盼望。
那是⼀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直到天⾊昏暗下去。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
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个⼈平⽣第⼀次盼⼀个⽇⼦,都不会错。
⽽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
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起床,刷⽛,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吗?等⼀会⼉,等⼀会⼉再⾛。
我跑出去,站在街门⼝,等⼀会⼉就等⼀会⼉。
我藏在⼤门后,藏了很久。
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等⼀会⼉,我得不出声地躲藏⼀会⼉。
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
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
我踏着⼀块块⽅砖跳,跳房⼦,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等母亲回来,焦急⼜兴奋。
我蹲在源⾃的地上,⽤树枝拨弄着⼀个蚁⽳,爬着去找更多的蚁⽳。
院⼦⾥就我⼀个孩⼦,没⼈跟我玩。
我坐在草从⾥翻看⼀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那上⾯有⼀群⽐我⼤的⼥孩⼦,⼀个个都⾮常漂亮。
我坐在草从⾥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母,想象她们的声⾳。
去年的荒草丛⾥⼜有了绿⾊,院⼦很⼤,空空落落。
母亲买菜回来却⼜翻箱倒柜忙开了。
⾛吧,您不是说吗挖回来就⾛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吧,怎么还不⾛呀?⾛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件事⼜去做⼀件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原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原文目录1.北京的春节 (1)2.腊八粥 (2)3.古诗三首 (4)寒食 (4)迢迢牵牛星 (4)十五夜望月 (5)4.藏戏 (5)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6)6.骑鹅旅行记(节选) (9)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3)8.匆匆 (15)9.那个星期天 (16)10.古诗三首 (17)马诗 (17)石灰吟 (18)竹石 (18)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8)12.为人民服务 (21)13.金色的鱼钩 (22)14.文言文二则 (25)学弈 (25)两小儿辩日 (25)15.表里的生物 (26)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7)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29)回忆往事阅读材料 (31)1.老师领进门 (31)2.作文上的红双圈 (32)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33)1.给老师的一封信 (33)2.把握自己,把握美好未来 (34)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34)4.毕业赠言 (35)古诗词诵读 (36)1.采薇(节选) (36)2.春夜喜雨 (36)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7)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7)5.江上渔者 (38)6.泊船瓜洲 (38)7.游园不值 (38)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9)9.浣溪沙 (39)10.清平乐 (40)1.北京的春节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
(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3.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4※.藏戏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
6※.骑鹅旅行记(节选)
7※.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习作:写作品梗概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第三单元
8.匆匆
9.那个星期天
习作例文:别了,国语课小桥流水人家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服务
13.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习作:心愿
第五单元
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15.表里的生物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7.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
口语交际:辩论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
依依惜别
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1935年秋天,XXX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XXX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XXX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
”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课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藏戏》课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四课是马晨明老师所写的《藏戏》。
作品通过连续的三个反问句开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对藏戏的特点和发展进行了简单明了、富于特色地介绍。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的原文、分段和主题。
藏戏马晨明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还是从西藏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匆匆》課文原文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
在默默裏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裏,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
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
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著面歎息。
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朱自清,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匆匆》知識點破音字:燕:yàn燕子yān燕國藏:cáng埋藏zàng寶藏禁:jīn不禁jìn禁止散:sàn散步sǎn散漫近義詞:匆匆——匆忙確乎——的確空虛——空乏挪移——挪動覺察——發覺徘徊——彷徨反義詞:匆匆——緩緩聰明——愚蠢空虛——充實徘徊——果斷詞語擴展:“千~萬~”式:千門萬戶千言萬語千山萬水千變萬化千呼萬喚千軍萬馬千秋萬代千恩萬謝千辛萬苦千絲萬縷千頭萬緒千思萬慮ABB式:頭涔涔淚潸潸霧濛濛喜洋洋淚汪汪濕淋淋笑盈盈明晃晃懶洋洋沉甸甸金燦燦亮晶晶香噴噴空蕩蕩課內詞語:確乎空虛不禁挪移覺察歎息徘徊微風何曾遊絲**理解詞語:【匆匆】急急忙忙的樣子。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目录
第一课:《课堂就是舞台》
第二课:《不一样的美术课》
第三课:《我喜欢的神奇画笔》
第四课:《拍摄名画》
第五课:《古人的智慧》
第六课:《青铜器的秘密》
第七课:《天才遇到天才》
第八课:《雨过后的彩虹》
第九课:《舌尖上的宝藏》
第十课:《放飞心情的地方》
第十一课:《海洋生物大观园》
第十二课:《我们恭喜你》
第十三课:《科学的童话》
第十四课:《飞向神奇的蓝天》
第十五课:《大夫有方》
第十六课:《探秘阿拉伯文化》
第十七课:《史上第一次数年纪》
第十八课:《作文大赛》
第十九课:《小树长大了》
第二十课:《勤劳的蜜蜂》
第二十一课:《登陆火星》
第二十二课:《故事网的奇遇》
第二十三课:《生活在海洋深处》
第二十四课:《雷锋精神》
第二十五课:《彩云之南》
第二十六课:《“魔法”地球村》
第二十七课:《我的朋友,小石头》
第二十八课:《我的傅佩荣梦》
第二十九课:《景德镇的神秘宝藏》
第三十课:《云中的奇迹》
注:以上为《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
每一课的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原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原文对于长江,你会给它写怎样的赞歌呢?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原文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第一课《长江之歌》教学反思《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堂课中,运用饱含激情的诗意语言描绘意境,展示关于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教唱《长江之歌》,沉浸在一片陶醉和敬佩之中。
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同时又具有‘母亲的情怀’呢?”使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磅礴壮观,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
接着,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诵这首诗歌。
学生兴致盎然,读得深情并茂。
特别是最后直抒胸臆的两句,全班齐声朗诵,把情感推向高潮。
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我教学生唱这首歌,学生不仅学会了唱,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达到了背诵课文的要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感触颇多,我觉得课堂要想取得高效,首要任务就是要备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采取学生们的教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长江之歌》课文原文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长江之歌》教学札记《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品读”成了教学的重点。
下面就我这节课进行几方面的反思:一、反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质疑:“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找出表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以及“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诗句进行品读。
在品读诗歌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
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在我的带领和引导下,基本上能理解诗歌,能体会长江的精神。
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适时地进行说话训练、仿写训练,如用“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描绘长江奔腾前进的情景,让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又如让学生仿说诗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长江的伟大精神。
但是这一环节在学生有点“冷场”的时候,我就显得有点及于求成,引导学生的语言过于着迹,教学机智还是有点欠缺。
二、反思朗读的指导由于这节课是诗歌的教学,因此朗读方面是尤为重要的。
于是我采用的指导方法是抓重点词语。
如抓住“走来”与“奔去”指导学生读时语气要有缓、急、高、低之分,又如抓形容词和动词指导学生读时要注意重、轻之分。
六年级课文下册
六年级课文下册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的10 篇课文:
1. 《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用充满京味的语言,描绘了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2. 《腊八粥》:这篇文章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讲述了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
3. 《藏戏》:这篇文章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特色,表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节选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鲁滨逊荒岛求生的故事。
5. 《骑鹅旅行记(节选)》:这篇课文讲述了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与雄鹅和大雁一起旅行的经历。
6.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讲述了汤姆·索亚的冒险故事。
7. 《匆匆》:作者朱自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8. 《那个星期天》:史铁生回忆了母亲答应带他出去玩却没有兑现承诺的往事。
9. 《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通过回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和被害后的情景,展示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10.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演讲,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六年下册语文书第十一课课文
六年下册语文书第十一课课文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如下:十六年前的回忆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
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
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
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学弈(yì)[1]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ó)[9]而射之。
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
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25、决:判断。
26、汝:你。
27、知:通“智”。
六年级下册语文《三打白骨精》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三打白骨精》课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下册语文《三打白骨精》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三打白骨精》课文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内容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内容人教版一、第一单元。
- 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却不如前一个人。
- 文章讲述了孔子东游时,遇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他的理由是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中午的时候离人近,理由是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 这篇课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设问句和拟人句。
例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者把时间拟人化,如“时间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时间的稍纵即逝。
- 这篇课文借种树喻育人。
讲述了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的事,使作者感到奇怪,后来通过与种树人的交谈才明白,种树人这样做是为了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独立自主地生长。
从而联想到人也是如此,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顶碗少年在表演顶碗时,前两次都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在老者的鼓励下,第三次终于成功了。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面对挫折,我们要勇于拼搏,不要轻易放弃,失败乃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