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板论文:金钱板 历史 艺术特征 文化特性
浅析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改革与创新
30林晓东:浅析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改革与创新浅析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改革与创新林晓东(四川省曲艺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31)作者简介:林晓东(1973-),男,四川成都人,本科,国家三级演员,主要研究方向:四川金钱板。
【摘 要】四川曲艺是否需要继承传统、是否需要改革创新,这自然不言而喻。
而需要通过怎样的形式予以传承、改革与创新,是我们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将以浅析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改革与创新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地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四川;金钱板;传承;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030-01一、四川金钱板的传承针对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我们要对以往“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方式予以改革,和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予以有机融合,进而达到有效的传承。
首先,上级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支持,为金钱板的艺术传承及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构建科学的曲艺艺术传承系统,把以往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和艺校相结合,培养具有曲艺底蕴与表演能力的学员。
最后,构建专业性强的学术研究系统,从理论直至实践对金钱板艺术实施立体化探索,持续改革创新金钱板艺术,达到长久传承的目的。
同时深化金钱板艺术的普及宣传,挣脱遏制市场发掘的瓶颈。
首先,要在学校、社区以及军营等演出金钱板节目,在传统金钱板的基础上要尝试改革创新,进而深化大家的喜爱度,拓展潜在市场。
其次和旅游有机融合,在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区的茶馆,阶段性地安排艺人演出金钱板,解决金钱板艺术无固定展示平台的问题。
最后,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金钱板艺术,可与文化馆、文化站合作演出,这样不但可以频繁地在各种场合演出,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受众。
二、四川金钱板的改革与创新四川金钱板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依附于时代的需要及市场予以相应的改革及创新,进而拓展市场,吸引更多的受众,使四川金钱板得以全面地传承。
我们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不能摒弃四川金钱板传统的意蕴,要依附于“混搭”这一基点予以全面改革创新。
四川金钱板如何在传承中创新
文史研究4四川金钱板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林萍(四川省自贡市歌舞曲艺演艺中心四川自贡643000)ʌ摘要ɔ近些年,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短视频等以数字经济为背景的网络艺术形式席卷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㊂碎片化的信息与快节奏的娱乐方式冲刷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每况愈下㊂作为四川的曲艺瑰宝,金钱板艺术在当前的发展中陷入窘境㊂四川金钱板曾是四川地区兴盛的曲艺文化,追溯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了解到,金钱板艺术发展已有百余年㊂追根溯源,从清宣统年间发布的‘成都通览“这本书中我们便可以发现金钱板艺术的足迹,该书中提到 成都之游玩杂技 ,并配有当时金钱板艺人在街头表演的插图,在这幅图中金钱板名为 打连三 ,其意思是:金钱板是由三块竹板构成㊂在金钱板最初的发展中,它是用两块金属板制作而成,其后不断发展,逐渐发展为四块有序相连接的主板构成,最后金钱板才慢慢确定为由三块竹板构成㊂民间艺人在以往称其为 三才板 , 三才板 在发展中逐渐定型,其打板的相关技巧也在不断发展,后来民间艺人们希望增加金钱板的板声效果,让金钱板在打板时能够更为悦耳,于是他们在竹板上雕出了部分空白,并在其上嵌上了我们所说的铜钱或者金属片,这样金钱板在打板时的声音中既有主板声,又有若隐若现的金属声,于是 金钱板 之名就此落定,沿用至今㊂金钱板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其逐渐成为四川地区曲艺艺术的瑰宝之一,在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四川金钱板艺术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予以较高重视㊂在新的环境下,四川金钱板艺术缺乏传承人,很多人甚至对金钱板闻所未闻㊂为了改变金钱板这种濒临失传的尴尬局面,如何让传统民族艺术重获新生?如何让金钱板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彰显金钱板之美?笔者将在本文中要展开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板在新的环境下获得全新的发展,以期于保护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优秀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繁荣㊂ʌ关键词ɔ四川金钱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ʌ中图分类号ɔJ826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003-9619(2019)33-0004-01当前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短视频等以数字经济为背景的网络艺术形式席卷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众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关注度不断减少㊂金钱板作为四川闻名的曲艺瑰宝,在当前的发展中逐渐陷入困境㊂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金钱板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在传承上缺乏传承之人,其市场知名度相对较小,大多数当代人对金钱板这一种曲艺艺术甚至闻所未闻㊂那么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打开四川金钱板艺术的市场知名度?如何在传承中实现对该艺术的创新?这些都是业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笔者将在下文中展开论述的重点㊂1金钱板艺术当前发展中的问题探讨1.1传承内容缺乏新意,未能与时俱进金钱板曲艺艺术当前的发展未能与时俱进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金钱板曲艺艺术的内容的呈现上缺乏创意㊂较为固定的传统内容难以吸引当前追求 新 的现代受众,这种内容创新力不足的现象也成为了人们欣赏金钱板曲艺艺术的一道无形屏障㊂因此,四川金钱板在内容的传承上需要积极进行适应时代的开发,跟上时代,不落后与发展的长河中㊂1.2传承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吸引力当前金钱板艺术的传承还停留在口口相授阶段,传统的 师徒制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艺术的传承,且难以打开其市场知名度㊂传统的传承形式较为传统,且缺乏吸引力㊂因此,在金钱板艺术传承的形式上有待创新㊂如何进行适应新时代的形式探讨?这一问题值得全民进行关注与思考㊂2金钱板艺术在传承中创新之策2.1积极进行内容探索,推动新型融合在当前,许多的民族艺术积极跟上时代,开拓与之相关的延伸艺术,金钱板艺术可以作为音乐剧㊁影视剧等新型艺术的创作题材,不仅能够用新的形式使得观众备受吸引,还能够丰富当前影视等艺术的内容选材㊂目前,以金钱板艺术进行内容探索的音乐剧‘车耀先“大获好评,获得了较为不错的市场反响,也给当前的金钱板艺术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启示㊂为此,在未来金钱板艺术的传承中,应积极探索内容的创新,推动其与新型艺术的融合,吸引更多的受众对该艺术予以关注㊂2.2文旅融合,探索发展新形式在金钱板艺术的传承中,可以进行地区旅游业与文化艺术的共生发展,积极进行旅游活动与文化宣传形式的融合,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中可以积极组织金钱板曲艺艺术相关的交流活动项目,并开展固定的传统曲目表演板块,定期对传统曲艺节目进行表演㊂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大力予以支持持,积极开展以部门为承办方的曲艺艺术节等活动㊂在文化旅游结合的过程中,选取代表性景点,安排固定的时间和金钱板曲艺艺人进行表演㊂这样便能以文旅融合的新形势,推动金钱板曲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㊂3结语与展望综上,金钱板曲艺艺术对于我国文化而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传统民族艺术也要与时俱进,才能不落后与时代的发展,通过在内容与形式的积极创新,实现传承中的创新,促进对金钱板曲艺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才能打开市场,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文化瑰宝,以期于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完整性㊂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不仅要力求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追求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以艺术作为文化支撑,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助力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落成㊂参考文献[1]邱阳阳.论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武汉传媒学院学报,2020,04.[2]杨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讨[J].求是,2020,01.[3]杨洁.四川金钱板传承中的创新[J].教育论坛,2019,(12):99-101.[4]李洁.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253.[5]谢金男.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探究 以竹琴为例[J].科技资讯,2015,(20):210.[6]向光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的实践探究 川东竹琴课程实践探索中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3,(6):175. [7]周兰.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源流梳辨及传承与保护[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5):121.[8]尹萍. 艺术兴学 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的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10,04.。
金钱板当代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分析
本栏目与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DOI:10.19493/ki.issn1673-8004.2024.02.004Vol.43No.22024年3月第43卷第2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Mar.2024金钱板当代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分析傅国群(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9;2.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重庆万州404020)【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需要通过历史关联、现代拓展来建立现代人文生态,进而建立起与当代社会的共生关系。
文章立足于田野调查,以万州金钱板为研究对象,认为由于时间、空间的改变,金钱板的价值、表演空间与传承方式均发生了重大改变,造成金钱板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存在矛盾,出现了传承困难。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利用传承人、传承空间来重塑其价值,找到金钱板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
通过传承人增强其价值需求,联结金钱板的传统与当代,以文化空间拓展金钱板的人文生态是金钱板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金众”、现实与艺术家之间的关联,又要充分把握非遗和社会发展对金钱板当代传承的影响。
【关键词】金钱板;当代传承;困境;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24)02-0032-08一、问题的提出1985年,表演艺术家邹忠新率先对金钱板进行搜集、整理,完成了对金钱板创作和表演艺术的记录[1]1。
2011年,万州金钱板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为了更好地实施对金钱板的有效保护,学者们开始对金钱板的历史形态[2]、艺术形式[3]、表现特征[4]和社会价值[5]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金钱板的文化内涵、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近年来,学术界对金钱板的当代传承[6]与发展[7]的探讨日益增多,他们从学校传承、创新发展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学校传承和创新是当前金钱板传承与发展需要关注和借鉴的主要方式。
“金钱板”的艺术传承9页
“金钱板”的艺术传承Abstract:Sichuan“money board”virtuosity is on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is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ichuan Province,unique,it records the Sichuan folk customs in its special way,has the extremely high historical value,artistic valu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Therefore,the“money”art heritage,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s the objective need to 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Keywords:Sichuan“money board”;art;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现代艺术和文化娱乐方式大量涌现,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不断的产生变化,曲艺的身影在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中渐行渐远。
四川“金钱板”是四川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金钱板”的艺术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金钱板”的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金钱板”的起源与发展四川金钱板(简称“金钱板”),是在巴蜀地区流行已久的一种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曲种,这一曲种的伴奏乐器构成部分很简单,就是三块竹板,对应称之为面板、底板以及打板,而这三块竹板上,其中两块竹板的方孔上镶嵌有古铜钱,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金钱板”。
经很多学者考证,“金钱板”艺术大致发端于300多年前的成渝两地,逐渐兴起于清朝,是四川巴蜀地区较受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
“金钱板”的艺术传承[权威资料]
“金钱板”的艺术传承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Art inheritance money board摘要:四川“金钱板”的表演技艺是巴蜀历史文化传承载体之一,是四川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了巴蜀大地的风土民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因此,对“金钱板”的艺术传承、发展和保护是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四川“金钱板”;艺术传承;对策建议Abstract:Sichuan“money board”virtuosity ison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is one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ichuanProvince,unique,it records the Sichuan folk customsin its special way,has the extremely high historical value,artistic valu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value.Therefore,the“money”art heritage,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s the objective need to 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Keywords:Sichuan“money board”;art;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现代艺术和文化娱乐方式大量涌现,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不断的产生变化,曲艺的身影在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中渐行渐远。
四川“金钱板”是四川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金钱板”的艺术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金钱板”的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金钱板传承意义
2014年,赶场小学被万州区文化馆授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板传承培训基地”。
几年来,学校不断引领师生认真学习表演金钱板,传承文化、彰显精神,充分展现金钱板的和谐之美、竹之风骨、历史文化。
师生在学习表演中不断领略金钱板文化艺术,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文化自豪感、传承责任感,增强了金钱板传承的信念和决心。
金钱板给学校、老师、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思想!学校逐步形成了学生文雅、教师儒雅、校园典雅的良好氛围。
金钱板提升了师生文化素养,提升了学校创新动力,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金钱板非遗传承开了农村学校的先河,学校因为金钱板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论金钱板在小学教育中的传承模式与启示
论金钱板在小学教育中的传承模式与启示作者:谭晓静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摘 ;要:近年来,非遗保护与传承从“娃娃抓起”的呼声高涨。
小学教育教学压力小、受众面广、参与者多、学习持续时间长、展演机会多,因此,“非遗”进小学校园被再次提及。
金钱板在赶场小学的传承模式、传承效果均得到了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民众的肯定和认可,其理论探究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念与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金钱板;小学教育;传承模式;启示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8)05-0123-06自2005年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开展全国性非遗普查活动开始,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学术界与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理论探究与实践的一个重大工程。
近年来,文化部就非遗保护提出三大理念:一是在提高中保护;二是在现代生活中融入非遗文化;三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
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文精神,并结合时代需求以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呈现出永绪魅力与时代风采。
非遗彰显了民族的文化印记,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它更是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媒介的活态传承实践。
我们须将非遗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让它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展[1]。
作为表演艺术的非遗项目“金钱板”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开始进入学校视野和民众生活。
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将金钱板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之一,在四川南充江东实验小学进行非遗展览;在重庆市万州区高峰中心小学、龙驹赶场小学分别建立传承基地等等。
本文基于金钱板在赶场小学教育中的传承模式、阶段性成果以及当前的困境进行考察,归纳几点启示,以期为其他非遗项目借鉴。
一、金钱板的历史渊源与发展金钱板是川渝两地民间传统说唱曲艺之一,它兴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经典段子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经典段子
摘要:
1.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经典段子的概述
2.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的起源和历史
3.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4.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的经典段子示例
5.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的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
正文: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经典段子是一种源于四川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其前身是四川清音。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
金钱板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两块铜片组成,表演者可以利用它发出清脆的声音,为表演增色添彩。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的表演形式独特,通常由一人或多人表演。
表演者坐在桌子前,手持金钱板,一边敲击,一边演唱。
其表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古装剧,也有现代的生活剧,涵盖了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生百态。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的经典段子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老鼠告状》。
这个段子讲述了一只老鼠因为忍受不了猫的欺负,决定到官府告状,结果却被官府拒之门外的故事。
这个段子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深刻地
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引起了观众的深思。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对四川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经典段子
四川老鼠告状金钱板经典段子摘要:一、引言:介绍四川金钱板的特点和魅力二、老鼠告状段子背景介绍:四川民间传说故事三、老鼠告状金钱板段子的情节梗概:老鼠状告狗,狗状告猫,猫状告人,人状告天四、段子中的角色特点:老鼠机智,狗忠诚,猫狡猾,人聪明五、金钱板表演技巧:说、唱、演相结合,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六、四川金钱板的艺术价值: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四川文化七、结尾:呼吁保护和传承四川金钱板,让更多人了解四川传统文化正文:【引言】四川金钱板,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金钱板表演形式多样,说、唱、演相结合,既能讲述故事,又能展现人物性格。
在众多金钱板段子中,有一则经典故事——“老鼠告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则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段子。
【老鼠告状段子背景介绍】这则金钱板段子源于四川民间传说,讲述了老鼠、狗、猫、人四个角色之间因误会而引发的一连串误会。
段子通过动物间的诉讼,展现了四川人民聪明、机智的一面,也体现了民间对于正义和道义的的追求。
【情节梗概】故事从一个老鼠开始的。
有一天,老鼠不小心侵犯了狗的利益,狗一怒之下将老鼠告上了“法庭”。
猫作为狗的证人,添油加醋地讲述了老鼠的“罪行”。
人作为“法官”,听取了双方陈述后,将案件移交给了天。
最后,天公断案,巧妙地化解了这场纠纷。
【角色特点】在这则故事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
老鼠机智,懂得利用智慧应对困境;狗忠诚,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猫狡猾,善于添油加醋;人聪明,公正断案。
这些角色形象生动,让人忍俊不禁。
【金钱板表演技巧】金钱板表演要求演员具备说、唱、演相结合的能力。
在“老鼠告状”这个段子中,表演者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四个角色的形象,通过唱腔和表情展现故事情节。
同时,金钱板表演还要突出故事性和趣味性,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四川金钱板的艺术价值】作为四川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板艺术承载着四川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金钱板巴蜀的“讨口”艺术
乞丐,四川人又称为游民、讨口子、叫化子、要饭的。乞丐以 四川方言说:我们“穿的千家衣,吃的万家谷。盖的肚囊皮,睡 的背脊骨!”
“金钱板”属韵诵类,半说半唱。演唱生动活泼、场地不 限,一人一台戏。最大特色就是使用的四川方言,最具巴蜀特 色,更显得生动、幽默、活泼、朗朗上口……方言唱词为七字句 或十字句,大多字数不限。唱词通俗易懂、充满四川方言中独 特的诙谐和智慧,段末一句略有拖腔。曲调随语言及情绪而变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43
三十年前,以四川方言为主的四川曲艺,曾有黄金岁月。总府 街有实验书场、鼓楼北街有芙蓉亭书场、东郊有如飞书场、人民 商场有成都市曲艺场……电台也天天播放这类节目:曾炳昆的相 书、贾瞎子的竹琴、李月秋的清音、涂绍全的扬琴,还有邹忠新, 他的金钱板。
可如今,金钱板等曲艺的风光岁月,很快烟消云散。现在成都 地区还常打金钱板演出的艺人,屈指可数。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42
的上板和下板,左手持没有嵌着铜钱的一块打板。三块竹板 一旦碰撞在一起,好戏就上演了。
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金钱板”的道具发生过几 次大的变化。最初使用由两块金属板构成的“玉子板”,后 改为由四块串在一起的竹板和一块横插拦板构成的“连花 板”,再后来发展为由两块竹板和一块锯齿状竹板构成的 “刮子板”。其间还有形似短剑的“金剑板”、形似朝笏的 “金签板”、代表天地人三才的“三才板”。为了增加金钱板 的声音效果,艺人们又把铜钱或金属片嵌入竹板中,打击和 演唱时,既发出竹板声又有隐隐约约的金属声,因此民间习 称这种说唱形式叫“金钱板”。金钱板大师邹忠新所使用的 三块竹板,就是由两块平滑的竹板和一块锯齿状竹板构成 的“刮子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板思政课
金钱板思政课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金钱板思政课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意义,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钱板思政课的起源与特点金钱板思政课起源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是一种集言教、音乐、武术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思想政治课程。
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表演内容以及深刻的教育内涵,使得金钱板思政课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性:金钱板思政课融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戏曲等,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
2.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金钱板思政课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教育意义:金钱板思政课注重道德教化、儒家思想的传承,通过表演形式向人们传递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念。
二、金钱板思政课的意义与价值金钱板思政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金钱板思政课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其传承与发扬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金钱板思政课弘扬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3. 增进民众文化自信:金钱板思政课的传承与发扬,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心。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金钱板思政课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对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当代写手,我认为应当为金钱板思政课的传承与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喜爱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
总结回顾:通过撰写本文,我对金钱板思政课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金钱板思政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不容忽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和支持金钱板思政课的传承与发扬,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四川金钱板的教化性功能和娱乐功能
2020年3月Mar ・ 2020第30卷第2期Vol.30 No.2四川文理学院学报Sichuan Univers 辻y of Arts and Science Journal论四川金钱板的教化性功能和娱乐功能钟婷婷(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610021)摘要:四川金钱板是流行在四川地区的一种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吟诵性极强的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形 式.金钱板艺术作品具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娱乐功能,通过其艺术形式的表达和宣传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从中受到宕发.关键词:金钱板;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除了自身的审美、娱 乐功能以外,不能忽视的还有它的教育功能.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而言,一般的艺术理论大都将其分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 育功能和审美功能.⑴宓艺术的教育功能指的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都起到一定的教 育作用,这一点,在我国古代的文论、诗歌、绘画里都有体现.例如孔子曾经用绘画比喻“礼”,他 曾说过“绘事后素”,指的是礼仪礼节这种对行为 有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和内心的情操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只有洁白良好的质地 才能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的行为中,用艺术这一形式来宣传,是可以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往往优秀的艺术作品,不 仅可以提高人们群众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也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当中的真 善美,同时领悟到对人、对事应该采取怎样的态 度和看法.因此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艺术家,应当肩负起使命,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起到教 育人民、教育后代的作用,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能从中受到启发,得到鼓励和鼓舞,从而奋发起来.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以及形态中,艺术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表现.如纯音乐的形式,文章编号:1674-5248(2020) 02-0132-06当听到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激昂的旋律会激发起 人们战胜命运的斗志,这是音乐的语言向人们传 递了这样的信念;再如罗中立所画的《父亲》,让人们看了后会对苦难产生恻隐之心,这个是绘画的 语言所表达出的涵义.而对于金钱板来说,因为 它的旋律比较简朴,唱词通俗易懂,它所要传递 和表现的内涵更多是通过其唱词来体现的,在有文字语言形式的艺术作品当中,是比较容易注入 道德以及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四川的曲艺艺 人们常常把表演金钱板叫做“打金钱板”,著名表 演艺术家邹忠新老师讲从“打”这一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教化作用.自从有了货币的出现, 人们在生活中买卖东西方便了许多,所以作为商品流通的交换媒介,货币发挥了它有利的一面作 用,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货币也会让人有许多 非分之想,比如会有许多不务正业的人想非法获取不义之财,于是便有了贪污、受贿、偷盗、假货等等行为、现象出现,而金钱板最后的得名也是因为竹板之间镶嵌有铜钱而来,所以用“打金钱板”一个“打”字,形象地说明了,人们要正确对待、获取和使用金钱.而在金钱板的说唱段子里面,就更不乏有关 于教育作用的,题材范围大一点的有关于爱国的内容,如金钱板传统书帽《山顶有花山脚香》"血的 段子:收稿日期:2020-01-01作者简介:钟婷婷(1982—),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 132 •山河万里百花香.万古长存日月光.人生几件最为上?爱国爱家敬高堂!你爱国家人褒奖.鞠躬尽瘁理应当.你孝父母儿孝你.欢天喜地乐无疆.常言道----山顶有花山脚香,桥下流水桥面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更比一辈强.这个段子很明显地是宣传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爱国爱家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力为国家为家人付出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只有自己榜样做好了,以后子孙才会一样地孝敬你,这种优良传统应该是一辈一辈地传下去,而且要一辈比一辈做得更好,这些也应该是受到大家的尊重与赞扬的.范围小一点的有如金钱板传统书帽段子《忍与饶》⑵“:忍忍忍来饶饶饶.忍字饶字一样高•饶字食旁张口咬,忍字心藏杀人刀.豪绅有钱千条道,农民无钱命一条.是非曲直分辨好,当忍才忍.当饶才饶.短短的几句话不仅主题非常鲜明,而且把要讲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不管是有权有势的人,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凡事都要讲天地良心,讲公道,好坏恩怨要分清楚,什么时候该容忍什么时候该饶恕应该非常明了.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别人的忍让和宽恕也是一种良好的修养和优秀品质的表现,所谓“饶字食旁张口咬,忍字心藏杀人刀,是非曲直分辨好,当忍才忍,当饶才饶”要给我们说的也是这个理.再如金钱板传统书帽里《识春秋》⑷的唱段:春来百花似锦绣,夏季荷叶绿油油.秋月喜为墨菊友,冬寒红梅开枝头.人生休把光阴漏.几多春来几多秋?少年子弟将复老.年轻女子又白头.同伴富贵容易走,难共患难风雨舟.须得知:猴子精灵不长肉.闷猪浑身尽是油.鹦哥能言脚链扣.画眉常被笼笼囚.劝诸君:为人老实又忠厚,醉生梦死不可求.得饮酒时方饮酒,当闲游时才闲游.堪笑那——霸王不听范增语,后来死到沟沟头短短二十句话,句句是金句,虽然文辞简练,但是所承载和表达的哲理是非常深的.《识春秋》所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包含在通俗浅易的文句当中,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很明显:人生在世时间很短要珍惜光阴,对朋友要既能同享富贵也能共患难,为人处事要诚实,生活要劳逸结合,且不可浑浑噩噩、稀里糊涂的过日子,最后用两句话概括了霸王项羽因为没有听信范增的金石良言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好的建议一定要及时采纳•因此用金钱板这样的艺术形式来摆故事讲道理就比简单的说教形式好,可以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金钱板还有一些是与生活里的各种现象息息相关的.例如以前有人曾向邹忠新老师发出过邀请,想请他针对街上乱扔垃圾的现象写一个段子,希望通过金钱板这种可以流传较快、较广的演唱形式来对人们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这个段子的大意就是一男一女两人吃完香蕉后把香蕉皮乱仍在地上,被两位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街上看到了,于是他们走过去对两人行了队礼以后,告之叔叔阿姨不要乱丢垃圾,一个是要爱护•133•环境卫生,二是如果别人不小心踩到了很容易摔倒,搞得两人羞愧难当很不好意思,赶忙捡起来扔在垃圾桶里.据邹忠新老师说,当时这个段子一写出来有很多人都在唱,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还有针对喝酒开车的现象,邹忠新老师也写了一个段子叫《醉仙的车祸》,提醒人们车祸猛于虎的危险性,要珍惜生命.再如金钱板的著名唱段《秀才过沟》,讲的是一位只会读死书的秀才,在行走的过程当中被一条不宽的小沟挡住了去路,于是他取出《论语》《孟子》《天生物》等书一一翻看,书中对齐家治国都谈的很清楚,唯独没有把如何过沟的方法写出来,后来一位农夫给他建议,这种事哪用得着翻书,直接跳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后也丝毫不假思索,便两腿一并往上一跳,结果落到了水中.当农夫指出不是那么跳法并以身示范“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的时候,秀才看了却埋怨农夫误导了他,说书上讲“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该说跃,不该说跳!”想必听过这个唱段的人都会对这位死啃书、死扣字眼、教条主义思维方式的秀才其迂腐的行为哭笑不得,但是笑过之余我们也是理解故事的寓意,它就是教育人们学习不能死啃书本,学习就得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个故事是对教条主义作了辛辣的讽刺,有时邹忠新老师在唱这段《秀才过沟》的时候他会加上两句“金钱板为人民服务,古为今用唱好书”,其用意不言而喻了!还有金钱板的著名小段《和风甘雨》也是以历史典故表理,讲患难与共,同心同德.《和风甘雨》和风甘雨绕画图.山柳春花缙云珠.娥皇女英二公主,尧帝择婿配农夫.瑞兰失掉亲生母,世龙抢伞在中途.春花走雪苦又苦,九死一生柯宝珠.三休梨花因何故.杀父诛兄来投夫.清净禅院香一柱,必正俞诗戏陈姑.常言道:夫妻恩情两相顾,患难与共松柏绿.自甘自愿自做主,同心同德同幸福.莫学那:喜新厌旧蠢夫妇,到头来,生怨死恨一身孤!结尾部分,以常言道和莫学那两句劝喻人们,要夫妻两相顾,才能同幸福,而莫学那蠢夫妇.字里行间满满透出教化之意.还有金钱板的小段如《为人当正义》是劝喻教化为人要正义,要积极向上;远望南山百草稀,近看松柏未长齐.山多石广出美玉,世上人多有贤愚.十根指姆有粗细,山林树木有高低.天有天来地有地,江河湖海各不一.世上万物有规矩,人生也有兴衰期.不信但看檐前雨.屋檐水珠点点滴.只要为人当正义,千古流芳得安息.像这类的文辞平易,通俗写实,以物喻义说理,教人积极向上的金钱板小段不在少数;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义理也是深广幽远,演唱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流传,方便于教化,不能轻视.邹忠新老师还整理改编过一个段子叫《疑人偷鸡》,是通过一只鸡失而复得的事情,刻画出一个主观主义者的可笑形象.故事大意是,李老头出门看戏,恰逢演的戏和鸡有关,突然他想起自己忘记了关门,便担心养的鸡会丢掉,于是急急忙忙回到家里,结果所有鸡都在就是丢了一只凤头鸡,这时他怀疑是隔壁邻居徐二嫂趁他不在的时候偷了他的鸡.联想到邻居是个大肚子,又在她的厨房看到了锅里起了油腻,闻到了香味,经过菜园地又捡到了几根鸡毛,走进菜园看见摘完菜的徐二嫂看自己的眼神又不对劲,于是越看越想越觉得邻居徐二嫂像小偷,所以经过他自己这•134•一系列主观臆断的联想和假设,李老头十分断定是徐二嫂偷了他的鸡.正当他准备揭穿徐二嫂的底的时候,人家非常热情地告诉他今天家里做了红烧牛肉,并邀请他来家里做客,看见李老头郁郁寡欢的样子还主动提起是不是因为找不见鸡了所以才不高兴,并告诉他刚才他的鸡确实跑到了他们的院子里,不过自己已经替他赶了回去.李老头听罢,回去果然就找到了自己的鸡,此时他再怎么看徐二嫂都觉得她一举一动非常和气,根本不像一个偷鸡的人.这个段子对人们的启示意义就是,凡事都要有根据,不要捕风捉影,什么事情在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要主观的乱下结论,否则不仅会得罪别人,还会让自己处于尴尬之中.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能够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可以达到一种升华的目的从整体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艺术作品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的态度,这种态度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的事物与正义的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⑴他艺术的娱乐、消闲功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艺术的娱乐功用泛指艺术和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愉快与休闲放松的功能.事实上,许多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乐趣,才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对于欣赏者而言,尤其是现在社会,他们付费购票,走进影院,或者剧场,去观看和欣赏电影、音乐会、戏剧、画展、展览;甚至直接购买艺术品,那么这种情形下,其欣赏并不是为了接受教育和启迪,而是为了从中获得乐趣、开心、欢笑,以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其中,产生幸福快乐之意.具备休闲、娱乐功用的金钱板唱段也不少,比如《小丈夫》:牵牛花儿墙上爬,搭把梯子看婆家:婆婆才十七岁,公公才十八岁,丈夫儿子他还在地下爬.喊了一声爹,哭了一声妈.为啥子把女儿嫁给他?!看他才有点点大,他不是我的丈夫是我的小娃娃!这个唱段诙谐幽默,听完后顿觉得身心愉快.金钱板小段《数州》也是别具娱乐风格,听来也是身心愉快:《数州》一只灯笼圆阖阖.闲暇听我来数州:鸭子下河是福(浮)州,水打穿城广安(淹)州.五马太守老绵州,高打碇子天全(拳)州.广出药材是茂(冒)州,指东画西是雅(哑)州.害病生疮是眉(霉)州,银钱用完是邛(穷)州.好剪好刀崇庆州.红苕芋子出怀州.夫妻拜堂是贵(跪)州,进了洞房会理(礼)州.上了床,是合州,下了床,是分州.爬不起来是汉(陷)州.兴起场火是威(围)州.筹子下完直隶(掷地)州,赢了钱,是简(捡)州,输了钱,是幽(忧)州,不输不赢太平州.岩畔窝屎是中州,猴子上树是爬(巴)州.巴得好.去嘉州,巴不好各自去“滚州”.这个小段唱,几乎是全诙谐的手法的表现,先是以地名谐音说事,后以生活中事谐音,叙议结合,生动活泼,充满了娱乐性.小段《回娘家》也是以娱乐功用为主:初八十八二十八,打打扮扮回娘家.左手提只肥母鸡.•135•右手抱个老南瓜.蓝布背带肩上挂.背上背个奶娃娃.天上在下毛毛雨,地下踩倒硬头滑.啪嗒一跤跌地下,哦嚥!跑了鸡来掉了瓜.逮得鸡来瓜又失.捡得瓜来奶娃背上在喊妈.娘的宝,娘的崽,娘的花鞋搬了家.一步溜来一步滑,转过弯弯上山崖.站在崖口望一望.满眼半收好庄稼.春风吹动麦田浪,蜜蜂采蜜恋菜花.越看心头越潇洒,娃娃背上笑哈哈.天边一片红晚霞,前面到了外婆家.这个小段展示出艺术的娱乐功用,非常活泼风趣,将回娘家一路发生的情景娓娓道来,全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可以使观众迅速进入故事情节,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金钱板小段《梦床》也是颇具娱乐性,讲的是一个人做梦,梦里好热闹:做官发财,娶了公主,子孙满堂,过活的风风火火的过程.有个先生叫梦想,天天梦想把官当.半夜三更睡床上,忽然起身游梦乡.锣鼓声声马蹄响.一群人马来得忙.彩旗纷纷风飘荡,彩马拉着彩车厢.红袍官儿对我讲,说我多福多吉祥.沟通国王招驸马,决定请我当新郎.坐上彩车四下望,到处一派好风光.这边载的珊瑚树,那边珠宝扎牌坊.壁玉翡翠明晃晃,金山银山亮堂堂.宫殿门前排成巷,文武迎接站两旁.张灯结彩好漂亮,我同公主配成双.夫妻恩爱互敬仰,结成地久与天长.闲来御园把花赏.闷来打猎扎围场.穿的绫罗丝绸纺,吃的人参燕窝汤.只要国王把命丧,该我来把皇帝当.公主会生又会养,十个儿子有名堂:老大在朝当官长.老二掌管财帛行.老三统领管军将,老四学会代书房.老五饭店多兴旺,老六在卖虾羹汤.老七学的收水匠,老八在开棺材行.老九会剃光和尚.老幺又学敲当当.皇亲国戚有臂膀,谁敢轻慢把我伤.唉!倘若哪个惹到我,马上同他打一场.说讲势力有官长,说要财帛有库行.说打明仗有军将,要做呈纸有代书房.肚皮打饿把饭馆上,口干又喝虾羹汤.脑壳打烂有收水匠.打死又有棺材装.•136•2020年第2期钟婷婷:论四川金钱板的教化性功能和娱乐功能要剃头,多快当,剃得来滑不溜秋零打光.死后也要把福享,老幺陵前敲当当.呃!猛然间太阳晒得屁股烫,睁眼看,哎呦!我一个梦脚就打下床!其实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像金钱板这种植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更是贴近大众的生活,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艺术创作.艺术之所以能够产生教育和娱乐的作用,是因为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把生活里面的一些社会现象、自己的理想、愿望提炼出来,对于所反映的现实使之更典型、更集中、更具体、更概括、更深刻,所以这个时候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们把自己对人生以及世界的体验和感悟融入到作品当中,无论他们是否有意识的用这些作品去影响欣赏者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他们的作品中所具有的这种思想教育或者道德教育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艺术创作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体现出内容上的内涵当然,艺术的教育功能并不是通过概念化、公式化的说教方式来实现的,因为艺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一种观念、一种道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也不是被披在某种道德观念和真理上的一件外衣.这意味着,在艺术作品中形象与观念,包括道德观念应该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们的作用.,,[1]489四川金钱板是将真实的生活与艺术的真实相结合,对生活中艺术元素的提炼加工后,创造出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艺术品門其似真非真、虚实相映、不乏趣味,寓教于乐、余味无穷的内容使其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在表演中自然挥发出来.参考文献:[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2]邹忠新,司空册.金钱板传统书帽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3]邹忠新.金钱板表演与写作[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7.[责任编辑加晓昕]The Educational and Entertaining Function of Sichuan JinqianClapper TalkZHONG Tingling(Pop Music School of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Chengdu Sichuan610021,China) Abstract:Sichuan Jinqian Clapper Talk,a kind of traditional folk rap which is popular in Sichuan,has a semi-speaking and singing style.The works from Jinqian Clapper Talk ha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n both people*s thinking and the morals,and the entertaining function.Through the express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art,Sichuan Jinqian Clapper Talk aims to instruct by pleasurable ways,to make people inspired,encouraged and heartening-boost when appreciating the art at the same time.Key Jinqian Clapper Talk;educational function;entertaining function・137•。
金钱板艺术讲稿
主要內容:金钱板擅于说长篇大书,传统曲目的内容包括民间故事、社会新闻,其中包括十来部专写草莽英雄的武案书,曲目的内容丰富,刻画人物生动(如描写武松、李逵等的形象),感情粗犷朴实,语句通俗大众化,受到广泛欢迎。
金钱板形成于清代。
清宣统年间的《成都通览》上刊印的金钱板图,题名为“打连三”。
民国初期才被定名为“金钱板”,民国时期还有“金签板”等名称,艺人行话称为“夹夹”。
渊源流变:分五个阶段。
初期:金钱板的表演又说又唱,最初只是以简单的唱腔唱诵“劝世文”,艺人沿街叫唱以求生活。
后经历代艺人不断发展改进,逐渐成为独立曲种。
发展:光绪年问(1875—1908),又出现了川南的杨永昌、张兴武、张相如等名家。
他们都各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打法、唱法和演法。
艺人们在演出中不断改进提高技艺,如杨永昌引人川剧曲牌(江头桂);张兴武、张相如叶青山等,把武术拳脚功夫“打遍马”、“踢尖子”等姿势引进金钱板的表演中。
金钱板曲目内容也逐渐由唱短篇劝世文,发展到说唱中长篇故事。
清末民初,一部分金钱板艺人已由街头巷尾逐渐进入了茶馆书场。
鼎盛时期:民国元年(1912)《成都时事通俗画报》刊有题名为《警察驱逐金钱板》的时事漫画,可知当时金钱板盛行。
其时金钱板从业人员增多,艺人成立了行会组织“金音乐(读luo)贤会”。
每年十月初一办会,在演唱中,各显其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衰落期:“文革”开始后,除个别老艺人偶尔还在乡镇演出金钱板外,在城市几乎难以看到,一些传统经典曲目由于长期无人演唱,也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失传了。
恢复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钱板演出开始恢复,各地曲艺表演团体将金钱板作为常演曲种,渐趋活跃。
作品:金钱板的唱词通俗易懂,说唱并举,常在段末一句略有拖腔,句型变化节奏鲜明,每句字数不限,全篇多一韵到底,偶有转韵。
传统唱词以历史故事居多。
“口传心授”是金钱板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
前辈艺人口传心授的为百姓所喜爱的传统作品,最著名的要数“三打五配”即《打董家庙》(《武松传》)、《打洞庭》(《打铁山》)、《打毗芦荡》(《乾隆访江南》)、《胭脂配》、《芙蓉配》、《龙凤配》、《金婵配》、《节孝配》以及《闹雅安》、《嫌贫传》、《蓝大顺起义》、《瓦岗寨》、《包公案》、《说岳传》等。
金钱板——精选推荐
金钱板金钱板金钱板是川渝两地民间传统说唱曲艺之一。
它由快板、莲花闹演变而成。
兴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2011年5月,金钱板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钱板表演道具是三块小竹板,在最初的表演中,小竹板打有三个孔,孔中穿上铜钱,表演时除有竹板敲打之声,还有铜钱碰撞之音。
后来为了便于制作,人们取消了铜钱,就成了简洁的三块小竹板。
金钱板以打、说、唱、演四种表现形式为主,演出由一人或数人进行。
打则打板,演员左手持两块竹板,右手持一块竹板,利用右手竹板敲打左手竹板,敲打的声音悦耳动听,节奏明快,手势好看;说、唱主要叙述唱段内容,即故事情节,人物悲欢,矛盾突出,情景介绍;演则讲究身法、手法,传神达意;曲牌主要引用“快板”特点,以及川剧中的“红纳袄”、“青纳袄”、“梭梭冈”、“数板”、“慢板”等。
金钱板主要唱词大多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
如《四姐下凡》、《孟姜女》、《秦香莲》、《四下河南》等。
晚清时期,湖北学政赵尚辅回万州老家省亲,曾到万州阅江楼观赏过金钱板的表演。
两年后,赵大人老母病故,赶回万州奔丧。
这位满腹经纶,曾任过翰林院编修的四川才子,毅然挥泪写出《赵尚辅哭母文》,并很快被民间艺人用金钱板形式在万州传唱。
万州杨家街口的豫园茶馆,西山茶庄,阅江楼等场所就曾多次将《赵尚辅哭母文》演唱得淋漓尽致,道明了为人孝居先的道理。
给万州历史留下了感人的一笔。
到民国初年,万州金钱板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演唱内容也开始多元化,并创作出很多引人入胜的精彩唱段,如《水浒人物》、《白娘子盗灵芝》、《三英战吕布》、《马陵道》等。
民国10年后,大军阀杨森坐镇万州,并大兴土木,改旧城、扩街道、建公园、修茶馆,使万州百姓有了很多的活动场所。
这个时期的金钱板与评书、竹琴、花鼓成为姊妹艺术,很快占据了万州所有的茶馆、酒楼,成为民众休闲消遣的精神寄托。
据健在的老人讲,当年的茶馆可以说是座无虚席,人们轮番欣赏评书、竹琴、花鼓、金钱板。
贵哥说事(33) 金钱板
贵哥说事(33) 金钱板
李贵平
【期刊名称】《晚霞》
【年(卷),期】2018(0)17
【摘要】金钱板,是清朝顺治年间形成于四川的一种民间艺术,因表演时敲打的竹板镶有几个铜钱而得名。
一般是一人表演,先用三块楠竹板来一阵别有味道的闹台,然后打、唱、说、演结合,唱腔近乎川剧韵味。
那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唱词大多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传播生活常识、规劝浪子回头、弘扬社会正气等。
最有意思的是,金钱板是起源于乞讨者的行为艺术。
晚清时,成都约有两万多乞丐,张嘴的多了。
【总页数】1页(P41-41)
【关键词】金钱;民间艺术;顺治年间;生活常识;行为艺术;乞讨者;表演;楠竹
【作者】李贵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1
【相关文献】
1.贵哥说事① “忽悠”恩师 [J], 李贵平
2.贵哥说事(30) 川江号子 [J], 李贵平
3.贵哥说事(25) 灯火阑珊处 [J], 李贵平
4.贵哥说事③ 草根戏迷 [J], 李贵平
5.贵哥说事15 进电梯假装看手机 [J], 李贵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钱板论文:论四川金钱板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性
【中文摘要】四川金钱板作为流行在四川地区的一种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吟诵性极强的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自身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性,它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旋律简单,表演形象生动,加之所唱内容与大众的生活非常贴切,所以金钱板是人民群众
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将用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等方法对四川金钱板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性作出研究。
全文将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阐述了论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了金钱板的由来与发展;第二章从金钱板的艺术特征,即唱词特征(包括唱本结构、唱词格式、韵辙及平仄、修辞手法),音乐特征(包括板式特征、唱腔类型)以及表演特征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三章金钱板的文化特性主要从地域性(包括乡风乡韵、乡音土语)、大众性(包括内容通俗、语言丰富)、民俗性、灵活性、教化性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部分总结了写作本文的,希望通过笔者笔者的论述,有更多的人
能够了解这门说唱艺术,并提出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钱板所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对策。
【英文摘要】Jinqian Clapper Talk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folk rap which is popular in Sichuan. Its style is speaking and singing mixed together. It is unique in artistic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lyrics are easy to understand, the melody is simple, the performance is vivid, and the content is close
to the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Mr.Zouzhongxin, as the art master of Jinqian Clapper Talk,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his works and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关键词】金钱板历史艺术特征文化特性
【英文关键词】Jinqian Clapper Talk histor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目录】论四川金钱板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性论文摘要
3-4Abstract4绪论6-7第一章金钱板的由来与发展7-10第一节由来7-8第二节发展
8-10第二章金钱板的艺术特征10-31第一节唱词特征10-19一、唱本结构10-11二、唱词格式
11-15三、韵辙及平仄15-18四、修辞手法
18-19第二节音乐特征19-25一、板式特征20
二、唱腔类型20-25第三节表演特征25-31一、唱功25-26(一)用气发声25(二)吐字行腔25-26
二、表演26-30(一)面部26-29(二)身段
29-30三、流派30-31(一)花派30(二)杂派30(三)清派30-31第三章金钱板的文化特性
31-44第一节地域性31-33一、乡风乡韵32
二、乡音土语32-33第二节大众性33-36一、内容通俗33-34二、语言丰富34-36第三节民俗性
36-38第四节灵活性38-40第五节教化性
40-44结论44-46参考文献46-48后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