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教案

襄州区一中毛芳

一.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在开始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多次接触诗歌的学习与鉴赏,对诗歌鉴赏的认知有一定基础,但我校的学生来源较广,语文学习素质相对不高,因此要让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还需要教师继续引导。例如:怎样把作者对琵琶曲的描写与琵琶女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身世联系起来,还有如何鉴赏音乐描写的高超艺术,所以课前要求学生在阅读书下注释,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尽量多方面的了解叙事诗的相关知识及白居易的作品。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让学生在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来解读作品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从而领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

2.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分析鉴赏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3.明确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4.背诵全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说出琵琶女的飘零身世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

2.分析结构特点,理清全文脉络。

3.让学生找到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诗句,体会描写抽象而生疏的琵琶音乐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一)课文导入: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那首悼亡诗是: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他悼亡的诗人是:白居易。其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琵琶篇”即《琵琶行》“胡儿能唱琵琶篇”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唱琵琶篇,可见白居易知名度之高,这首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二)校正字音,指导学生诵朗全诗。

(三)学习“序”:

《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

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

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1.快速阅读后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

(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

(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2.再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名段内容。

2.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3.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4.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5.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是怎样写的?

6.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留下预习题)

五.板书设计:

琵琶行白居易

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全诗共写了三次音乐:

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一次诗人送客闻琴(暗写、侧面烘托)

第三段写江心自诉身世苦;第二次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三次感我此言“却坐促弦”

(明写、略写、侧面烘托)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找到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诗句,学习用比喻描写声

音变化的写法,体会描写抽象而生疏的琵琶音乐的技巧。

2.让学生勾画诗句并说出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4.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熟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一)导入:

(二)赏“声”(集体朗读第二段,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

1.学生谈听后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音乐上感受的?归纳乐声旋律的变化情况。

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

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明确:乐声由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雄壮激越——强音收束

3.诗人用了哪些运艺术手法来描述音乐形象的?

比喻(修辞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大量的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嘈嘈切切”,“幽咽”,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了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真是妙不可言。

三.品“情”:

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让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寞和孤独。

四.识“知音”:

1.诗人与琵琶女的感情是怎样产生共鸣的?

点拨:诗人听完琵琶曲,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不由自主发出

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看来琵琶女昔日在

京城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

的情况有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

人妇”以后的处境有类似的地方。

2.我们通过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板书设计:

琵琶女白居易

京倡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恨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双线结构虚实相生对比衬托深化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