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讲座.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一、课程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爱国情怀。

本课程将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大纲1.课程概述2.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3.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统治的危机4.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5.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6.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9.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1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1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4.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展望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作业与考试: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组织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解读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解读

专题讲座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解读第1讲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修订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闫璟(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内容纲目: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二、修订后《课程标准》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编排的特点闫: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西安市教科所的历史教研员闫璟,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课程标准(修订版)》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相关教学内容。

本专题一起参与讨论的专家是陕西省教科所的徐赐成老师。

徐:大家好!闫: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的实践,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次对课标的修订可以说既是对课程改革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今后教学的进一步指导。

下面,我们首先针对中国近现代史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做具体的分析。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闫:修订后的《课标》,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突出了时序,改专题叙述近现代史的思路为以编年为思路叙述近现代史的思路。

从内容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增加的内容也有删减的内容,有些则是表述上的变化,而表述的变化又体现出一些对课程价值的基本定位,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些变化呢?我们把这些变化简要地归成删去、增加和变化三大类。

先从删去的内容说起。

中国近代史删除的内容包括5点:1.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4.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5.黄埔军校的创建中国现代史删除的内容包括5点:1.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4.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5.“863计划的制定”我想请徐老师谈谈,删去这些内容的主要出发点您认为是什么?徐:首先,我想应该是重点突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即“救亡图存”的同时兼顾现代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课件

2021/3/10
14
• 与自由为敌和与我们国家为敌的人都不 应置疑:传统和意愿将使美国继续参与
国际事务,平衡力量格局,加强自由的
势力。我们将维护我们的盟友和我们的
利益。我们将展示自己的目标,但不狂
妄自大。我们将坚决有力地对待攻击和
恶意。我们将向所有国家宣传赋予我们 国家生命的价值观。
2021/3/10
神 培养创新人才》 2006、6
2021/3/10
35
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 素质是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
目的。
2021/3/10
36
•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 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 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 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 的教育理念。
•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 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
——《大学教育应着力造就学生的健全人格》
(《瞭望》2003、10)
2021/3/10
44
教育的四大支柱:
•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处
• Learning to know
学会认知
• 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
• 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
—— 《学习:财富蕴涵其中》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 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的报告 )
2021/3/10
37
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
素质教育中的三个如何:
如何加强人文教育? 如何加强做人的教育? 如何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 提高协调一致?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切入点: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2021/3/10
38

中国近现代史讲座(12年3月总述).ppt

中国近现代史讲座(12年3月总述).ppt

西学东渐主线:器物 制度 思想。
融 合
林、魏
洋务运动 器物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 文明史观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横向看,包括: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 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 社会史观 的历史,更是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
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 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 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人面前表 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
从文明的引进、吸收、融合的视角重 新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
化、住 铁路的发展(课后
宅的变 题)
化; 1873《昭文新报》 近代教育开始起步
中山装
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 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1896上海放映电影 1906无线电报 维新运动时期的报纸《中外纪闻 》《强学报》《时务报》 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的活跃 民国时期的电影
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出 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特别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启 蒙运动(思想前提),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这样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确立了资产阶级统 治(政治保障)。此后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反作用于 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引发 了工业革命。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知识精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一)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A. 清政府统治后期的社会经济1. 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经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总理衙门设立后,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赫德等操纵了近半个世纪。

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便利了他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外贸易,外国商品进口增长3倍,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

这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同时,在这一时期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自强”“求富”的旗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 在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社会经济: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B.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一是由中国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本来就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后,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争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环。

从1914年到1918年,农户减少了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了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了4900多万亩。

专题讲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专题讲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专题讲座: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教学内容和目的教学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材第三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及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系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二、教学方法和学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4学时三、导入方式问题导入四、教学过程(导入)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就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了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如何完成这两大任务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了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等基本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这一章共讲三个问题,先讲第一个问题。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约1学时)(提问)什么是新民主主主义?(5分钟)(回答总结)一般而言,由新兴的资产阶级领导的、锋芒指向封建地主阶级、旨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称为民主革命。

而由无产阶级领导、锋芒指向资产阶级、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称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所领导的这场革命既不是民主革命(传统意义上),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一个新的革命。

那中国的革命为什么与其他革命不同,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革命?就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约30分钟)1.近代中国的国情(可略讲)(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封建社会的根基仍然占优势。

1840--1860近代中国

1840--1860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 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 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 ,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 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 ,就 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就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 “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两个层面: 国家富强 民族独立
在近代中国,……推翻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
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彻底改变国家
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
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成为中华
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
大任务中,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只有先完成前一个任务,然后才能
解决后一个问题。于是,就有了近
(2)对内:反封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民主革命(阶级矛盾) 6、民主革命分期: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新旧民主革命两大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资产阶级领导;三民 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1949年9月):无产阶级领导;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
——李时岳:《近代史新论》,1993年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 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 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 了进步。……在列强殖民侵略的刺激下,中国社会也存 在着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一面。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2003年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2006年
“沉沦”
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并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使 独立的中国社会变为半殖民地或其程度不断加深。

世界近现代史PPT 演示文稿

世界近现代史PPT 演示文稿
高三历史复习讲座
从字数上看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新老教
材都是17万。字数相等。
从形式上看 内容更精炼
•更 强 调 历 史 的 阶 段 性突出历史的整体性,
从内容上看
•引言表述上的变化 •增加了新的内容 •大小字的变化 •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 培养
对江西试卷的分析(历史单科总分150分、新教材)
2000年 2001年 中国历史101分, 世界史:上册25分 (6×2+13) 世界史49分 下册24分(7×2+10) 中 国 历 史 100 分 , 世界史:上册27分(6×2.5+12) 世界史50分 下册23分(4×2.5+13)
3、《威斯敏斯特法》是英国被迫顺应殖民体系瓦解这一客观历 史趋势的法律文件,表明英国已经失去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 仅存留松散的政治联系,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 世界舞台上。
凡尔赛体系
知 识 归 纳
协约国同德国(《凡尔赛和约》)、 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 其和约(《色佛尔条约》)共5个。
华盛顿体系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共3个。
(1)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 矛盾和斗争。 比较巴黎 和会和华 盛顿会议 的基本特 点: (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3)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的矛盾。
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向西方学习转向 向苏俄学习,如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出现了 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共产党纷纷成立。
重 点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基 本 规 律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
世界现代史的分期、主要内容

中国现代史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

中国现代史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

内 陆 省 会 城 市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4+1
沿 海 港 口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4+1
14
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全方位:是指对所有国家,所有类型的国 家开放。 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 放区、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 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 宽领域: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 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
6、意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极大 地促进了我们国家的进步。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借助于市场交换 关系,以市场为基础手段,依靠供求、竞争、 价格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 配置的经济形式。简单地说,市场经济就是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一种社 会经济运行方式,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社会中 的一种经济体制”。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十四届三中全会: 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理论完善 1997年
基本建立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市场经济下 自主选择
计划经济下凭 票购物
⑶影响
①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
和示范的作用。 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⒉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 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范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 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 (2)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本地 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 ⒋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 加工出口产品。 (2)作用: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 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 理水平的重要场所和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

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

很 多 , 在 3 课 时的有限时间里 , 要 2 按照教材编排 的章节体
对性。
【 关键词】民办院校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教学模 式; 专题教 学 【 中图分类号】 G 2 【 4 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0 6 2 1 )1 04 — 3 0 9 3 3 (0 0 1- 15 0
民办院校是我 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 目前 已成为 中 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重要保证。民办 院校 由于 自身发展 的 特殊性 , 其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是一个非 常重 要但 又相对薄 弱的环节 。中共 中央宣传 部和教育部于 2 0 0 5年联合下发
德 育渗透 的- f重要课程 。民办院校学生缺乏政治学习的 - l 兴趣 , 缺乏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 , 思想 困惑较多。他们更为 关注 的是 自己的前途 、 运和人生价值 的实现 。如何 从历 命
史学 的角度对学 生进 行思想政治教育 ,让学生 切实感受
1 . 民办院校特殊性的挑战。民办 院校 由于办学的特殊
题认识不够 , 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薄弱 。 民办院校学生们在初 、 高中阶段 , 曾学 习过近现代史 ,
要》 内容庞 杂 , 中国近现代史 内容浩瀚 , 波澜壮 阔 、 纷纭复
【 作者简介】 沈学开(99 )女 , 16 . , 江苏南京人 , -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 中国近现代史。
【 摘
要】《 中国近现 代史纲要 》 课作为 民办院校学生必修的一 门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 兼有历史课程
和政 治理论课 程的双重特点 , 课程教学中又存在 着与中学历 史内容 的重复、 学时 少、 内容 多、 时间跨度 大的 矛盾。

【精品】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座--中国现代史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精品】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座--中国现代史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例2(中考·包头卷) 材料一:“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1)材料一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表格, 对比数据会发现:“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重工 业”。
①时间:1949年9月
②地点:北平
③内容: A、《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作用 B、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C、国旗、国歌、国都、公元纪年 D、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共产党
红色代表革命 黄色代表光明
全国各族人民
设计者--曾联松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解放战争时期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5.建设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 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新藏、 青藏公路建成。
6意义: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到1956年,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 出第一辆汽车
1956年,我国 制造的第一批喷气 式飞机
———《火线》p71页指点迷津2
政治上:辛亥革命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 经济上:土地改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
义是(D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C、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是(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PPT课件
绪论1
本课程“中国近现代历史”之特殊涵盖 时间起止:1840-2012从鸦片战争到党的十八大 召开(182年) 三大段:近代、现代、当代
内容:近现代(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旧、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历史;(新中国时期)当代社会主义建设 与改革历史。
本课程,对传统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是近现代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和变革的历史 仍然是最基本的
3、教化文明-崇仁尚德的伦理精神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充满人本精神;儒家的“仁爱”为核心的伦
理理念深入人心。奠定民族心灵的魂。“仁”有丰富多样适合人 们日常生活实际的演分:忠、孝、悌、正义、礼、智、信;德等; 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上帝”、信仰。物化遗址如包公庙、广 州番禺大夫祠;。以“教化”代替“刑杀”是儒士的共同要求, 西汉贾谊、董舒,东汉的王符无不如此。民族伟大品格牢固形成。 春秋时期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观点,但 将特别注重,从比较新意的角度,贯穿几个 重要的剖面的社会转型来叙述和评价历史。
绪论2
近现代中国社会9大转型: 将近现代中华社会变迁分解为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公共领域、法制等九个方面,认为近代中 国开始出现了千百年来未曾有过的新格局,并且 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从臣民社会转向公民 社会;从宗法社会转向契约社会;从自然经济社 会转向市场经济社会变迁;从传统私人转向现代 公共社会;从惯习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从非科学 理性社会转向科学理性社会;从近代以来半殖民 地社会回向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从旧民主主 义社会转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其中, 最后一个转型,为最核心、具有总拉动力的转型。 这是一个漫长、曲折但无可逆转的过程。今天, 在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基本社会制度的条件下,仍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种转型仍然在继续进行

近代中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近代中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识 理 应 记 解 用
∨ ∨ ∨ ∨ ∨
新旧考点对比(蓝色为删除考点,红色新增考点) 测量要求
考核内容 (1)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 中华民族 80周年
识 记
理 应 解 用
∨ ∨ ∨ ∨ ∨ ∨ ∨ ∨
的抗日 战争
(3)七七事变 (4)南京大屠杀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中考考点精析
重要说明:
1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工业原 料和广阔的商品市场,寻找黄金、原料和市场的过程,就是 殖民侵略和扩张 的过程,也是将被侵略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 殖民地的过程。 2 .近代的中外战争,实质上两种生产力的较量、是先进的工业 文明和落后的农业文明的较量。 3.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4 .中国的挨打,缘于中国的落后。闭关锁国,制度的腐朽是中 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 5 .日本是近代中国最凶恶的敌人。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振奋了 民族精神。 6 .三个不平等条约注意内容的比较,理出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 变化。
专题三、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概述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 “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 放 眼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是最早 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的思想,尽管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 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却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使得变革图强成为 有识之士的共识。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 虽然没有成功,但思想解放的脚步却并未因此而停止。在改良和革 命的争论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成为那个时代的主 流。中华民国的有名无实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断反思,他们逐渐 意识到,用旧观念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陈独秀主编的 《新青年》吹响了向封建传统进攻的号角,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 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向西方学习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 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的各种西方思潮中,马克思主义凭借自身的科学 性和先进性脱颖而出,指引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建立美利坚 合众国。
• 差异的原因:(清)“天朝至上”心态;

不求思变;

骄傲自大;闭关锁国。


(国外)革命解放生产力;

对内发展经济;

对外开拓市场。

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
• 带来一系列体现英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礼 品:天象仪
• 天球仪 • 反射望远镜 • 太阳系仪 • 天文钟 • 大型战船模型 • (清视为“奇技淫巧”、予以排斥)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讲座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 “史者,记往事已勖来者。”

(XU)
• 第一讲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的兴起

(1840——1860)

二十年,长河一瞬;

二十年,沧海桑田;

二十年,由盛而衰;

二十年,西洋东渐;

二十年,历史转折。
加速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严重腐败
• 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
• 人民群众的斗争 • 清政府内部的禁烟派人物——湖广总督
林则徐 • 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1839年6月3—25
日)
• 3、鸦片战争的发动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

• 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 策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 门户,开辟市场;直接原因是维护罪恶的鸦片 贸易,摆脱当时的经济危机;借口是“要求赔 偿”和“经商”。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没能真正实行的原因:客观:没有安定环境保证 主观:空想,无法实施。


军事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

——北伐
目的:推翻清政府。
过程: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上,经两年奋战,
全部牺牲。
战术:流动作战。
• 1、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 2、鸦片泛滥和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 • 3、鸦片战争的发动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 • 4、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5、清政府寻求“洋务”以自救
• 1、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 国内:自“康乾盛世”至“嘉道衰落”
• 1750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的 32.8%,而整个欧洲仅占23.2%;到1800年时, 中国占33.3%,整个欧洲占28.1%。
•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 4、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客观上——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 • 主观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崇尚建
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
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马克思
• 战争的发动:


英国政府于1840 年4月组成一支包括军舰
16艘,武装汽船4艘,运输船28艘,共载炮540
门,士兵4000名(以后增至1。5万名)的“东
方远征军”。
• 总司令为乔治·懿律
• 6月初远征军从印度出发,侵入中国领海, 封锁珠江口,正式发达战争。一路北上进犯浙 江,攻陷定海,继续北上天津大沽口,炫耀武 力,要挟北京清政府。

• 到1830年时,中国下降到29.8%,欧洲上 升到34.2%;到1860年,中国下降为19.7%,欧 洲则为53.2%,其中英国为19.9%,第一次超过 了中国。
• 国外:西方资本主义日新月异,

工业化浪潮席卷欧美及世界
•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 1843年7月22日,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签订 • 1843年10月8日,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 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的主要内容
• ①中国割让香港。②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 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并准许英国 在这些口岸派设领事。③中方向英方赔款2100 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税率由中英共同商 定。1843年10月,中英双方又在虎门签订《五 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作 为南京条约的补充。《虎门条约》规定:英国 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处理; 中国政府以后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益时,“亦 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 租赁房屋及基地。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相继签订
•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 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政治上——主权不独立、领土不完整
• 经济上——自给自足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阶级关系——地主与农民、买办商人与产业工人
•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坚守虎门炮台 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明率 5000守军壮烈牺牲 江南提督陈化成誓死守护吴淞炮台 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 清政府的屈膝求和
• 直隶总督琦善与英拟订《穿鼻草约》 • 御前大臣奕山与英签订《广州和约》 • 御前大臣奕经战败浙江前线
鸦片泛滥的原因:
• 鸦片贸易能使英国在对华贸易中有暴利可图。 • 鸦片贸易是英国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 • 从19世纪20年代起,中国平均每年外流白银
500万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收入的1/10, 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外流白银的总数达1亿数千 万元。
鸦片泛滥的危害:
摧残国民身心健康
损害中国社会经济
进军路线:
• 金田起义——永安突围——攻克全州——进 入湖南——攻长沙、取益阳、克岳州——攻 入武昌——顺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 芜湖——攻占南京——定都天京(1853年2 月)——颁布制度
•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内容: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2、鸦片泛滥和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
• 鸦片的输入
• 鸦片输入中国很早,最初作为治病的药物,输入数量 不多。
• 1773年,英属东印度公司独占了鸦片贸易,大量走私, 输入数量激增。
• 1800年以后,鸦片输入数量之多,输入率上升之快, 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 1800年为4570箱, • 1838年为40200箱,增加了近8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