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
![高三物理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https://img.taocdn.com/s3/m/c0c407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b.png)
高三物理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光学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与折射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帮助高三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遇到介质边界表面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在光的反射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平面镜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的反射光线具有以下特点:光线入射方向与反射方向在镜面上的切线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中。
这些特点使得我们能够利用平面镜进行观察和实验,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比如反光镜、望远镜等。
除了平面镜的反射现象,我们还需要了解光的反射在弯曲的表面上所产生的现象。
折光现象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速的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
在光的折射中,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之比。
这一定律使得我们能够预测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和路径,例如在水中看到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经过两种介质的边界时,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的现象。
根据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光的折射会引起光线的弯曲和偏离。
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例如我们常常可以在水池或者玻璃杯中观察到放在里面的物体看起来会扭曲或者折断,这就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此外,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全反射。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光线将完全被反射回原介质,不再折射出来。
这一现象在光纤通信等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在实际中的应用光的反射与折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现象,它不仅仅发生在实验室和课堂,还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
光的反射与折射在光学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照相机和望远镜中,通过镜头的反射与折射使得物体能够在成像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识点归纳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83b95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2.png)
光的反射和折射基础知识点归纳一、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射到另一个界面时,部分或全部光线发生改变方向并返回原始介质的现象。
1.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指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相等,且都位于法线上的同一侧。
2.平面镜的特性平面镜是一种能够产生明确反射的光学设备。
当平行光线射向一个平面镜时,可以看到光线被反射,并且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位于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对称位置上,并且与物体的位置相等。
二、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改变方向并发生弯曲的现象。
1.折射定律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入射角、折射角和法线之间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折射率折射率是一个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可以通过测量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来确定折射率。
3.光蕴含定律光蕴含定律描述了光线在通过两个媒介界面时的行为。
根据光蕴含定律,当光线从一个光密介质射向一个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当光线从一个光疏介质射向一个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是指光线被完全反射回原始介质,不进行折射。
临界角是一个特定的角度,使得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光线刚好沿界面传播。
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界面上反射的关系,平面镜是一个能够产生明确反射的光学设备。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的关系,折射率是一个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光蕴含定律描述了光线在通过两个媒介界面时的行为,全反射是光线被完全反射回原始介质的现象。
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光学中的其他概念和现象非常重要。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e6f1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8.png)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现象,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改变方向并返回原来的介质。
其基本规律可以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法则描述。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 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线入射到平面界面上时,入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这两个角度是相等的。
这一规律被称为反射定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sin θi= sin θr来表示,其中θi是入射角,θr是反射角。
2. 法线和平面镜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时,镜面的法线垂直于镜面面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反射过程中都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使得我们能够利用平面镜来制造反射图像。
3. 镜像的生成利用光的反射,我们可以生成镜像。
平面镜是通过光的反射产生镜像的典型例子。
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在反射后可以观察到与实物大小、形状相似的虚拟图像。
这种生成的图像被称为镜像。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改变而改变方向。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具有不同光密度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以下几个知识点是关于光的折射的重要内容。
1. 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所在平面上的入射角、折射光线所在平面上的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光密度成正比。
可以用数学表达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来表示,其中n₁和n₂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2.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慢。
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而水的折射率约等于1.33。
通过改变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折射率,可以实现光的聚焦和分散。
3. 光的色散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不同波长的光受到的折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光的分离。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解析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0c50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7.png)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解析光的反射和折射作为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与折射的相关概念、定律和应用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与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介质的差异导致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构成的平面是同一平面。
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相等。
光的反射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1)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始终成立。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3)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对称。
光的反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镜子、平面反射、曲面反射等。
通过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研究,人们可以制造出各种光学仪器和设备,提供便利和帮助。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的规律,它规定了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折射定律表达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则:\[\frac{{\sin i}}{{\sin r}} = \frac{{n_2}}{{n_1}}\]其中,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光的折射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入射光线平面、折射光线平面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2)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别位于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
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透镜、光纤通信、棱镜等。
光的折射现象为我们提供了制造光学器件和实现光学通信的基础。
3.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不仅在理论物理中有重要应用,也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1)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指的是光线在光滑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在镜子、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2)弯曲表面反射:当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具有曲率的物体表面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反射。
高中物理选修3-1光的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1光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fbcd3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2.png)
光知识点归纳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当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即反射光线OB。
另一部分光进入第2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称为折射光线。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即sinθ1sinθ2=n12,式中n12是比例常数。
3.光路可逆性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如果让光线逆着出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出射。
知识点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定义式:n =sin θ1sin θ2. 2.意义: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折射率越大,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越大.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n =c v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知识点三、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当光线AO 1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 1对应的出射光线O 2B ,从而求出折射光线O 1O 2和折射角θ2,再根据n =sin θ1sin θ2或n =PN QN ′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图钉、量角器(或圆规)、三角板、铅笔。
3.实验步骤(1)将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线),过aa ′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如图。
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c6f1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9.png)
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点总结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具有传播的性质。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的应用。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束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的界面时,部分或全部光线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光线射入界面的角度不同,分为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1. 入射角:光线射入界面与法线的夹角。
2. 反射角:光线反射出界面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菲涅尔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1 = θ2。
光的反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例如平面镜的反射原理是基于光的反射进行设计的。
此外,反光衣、反光标识等也是利用光的反射使人或物更加容易被察觉和警示。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束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 入射角:光线射入第一个介质与法线的夹角。
2. 折射角:光线射出第二个介质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呈现如下关系:n1sinθ1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棱镜的光的折射特性被应用于光谱分析、光学仪器等领域。
此外,近视眼镜、放大镜等光学器具也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进行设计的。
三、光的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不再折射,而是发生全反射现象。
光的全反射在光纤通信、显微镜、光电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临界角的计算公式为:θc = arcsin(n2/n1)其中,n1表示光密介质的折射率,n2表示光疏介质的折射率。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的基本现象,对于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了解,我们可以解释和应用许多与光有关的现象,并且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高三物理光学重要知识点
![高三物理光学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46cd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2.png)
高三物理光学重要知识点一、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界面时,部分或全部从原来的介质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1. 定律根据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结果,人们总结出了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在折射两介质间保持不变。
2. 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会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使得光线无法从光密介质传播到光疏介质中,只能在光密介质内发生反射。
3. 折射率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与真空中传播速度之比的物理量。
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折射率大的介质光的传播速度较慢。
二、光的光程差和干涉1. 光程差光程差是指两束光线走过的光程差值,光程差可以用于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2. 干涉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当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由于光的波动性,它们会相互干涉,产生明暗条纹。
干涉现象有两种类型:构造性干涉和破坏性干涉。
构造性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导致波峰与波峰叠加,波谷与波谷叠加,从而增强光的强度。
破坏性干涉是指光程差等于波长的半整数倍,导致波峰与波谷相遇,波峰与波谷互相抵消,从而减弱或消灭光的强度。
干涉还可以分为薄膜干涉、杨氏双缝干涉、劈尖干涉等形式。
三、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的波动性在通过小孔或物体边缘时表现出来的现象。
根据衍射的特点,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波动性。
衍射现象是通过单缝、双缝、光栅等实验装置可以观察到的。
衍射的程度与光的波长、孔径大小以及平行光束的入射角等有关。
四、光的偏振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在一个平面上的现象。
偏振的形式有自然光、线偏光和圆偏光。
线偏光是指光的电矢量在一条直线上振动的光束。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2caf7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a.png)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解释现象,设计光学系统等。
以下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的总结。
1.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界面上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根据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指入射角θ₁和反射角θ₂之间的关系,即sinθ₁/sinθ₂=n₂/n₁,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入射介质和反射介质的折射率。
3. 镜面反射和 diffused反射在光线与光滑表面相交时,发生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和角度,可以形成清晰的像。
在光线与粗糙表面相交时,发生diffused反射,反射光线呈现出随机分布,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4.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θ₁、折射角θ₂和介质的折射率n之间有关系sinθ₁/sinθ₂=n₂/n₁。
5.折射率折射率是描述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物理量。
折射率越高,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慢。
折射率和波长有关,一般情况下,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
6.全反射当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低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的特点是光线完全被折射,没有发生透射。
临界角是指入射角达到使得折射角为90度的最小值。
全反射经常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保证光信号可以在光纤中长距离传输。
7.光的色散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经过折射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的现象。
由于折射率和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偏折角度不同,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8. Snell定律Snell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定律,即n₁sinθ₁=n₂sinθ₂。
该定律适用于折射率不随入射角度变化的情况。
9. Huygens原理Huygens原理是光的波动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之一、该原理认为每一个点上的波前可以看作无数个点源发出的次波的重叠,通过这些次波的重叠,可以解释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的折射全反射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的折射全反射](https://img.taocdn.com/s3/m/8ab023eca417866fb94a8e33.png)
光的折射、全反射 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2.公式:n=sini/sin γ0sin 1C v c ='==λλ,折射率总大于1.即n >1.3.各种色光性质比较:红光的n 最小,ν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v 最大,λ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 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
4.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三、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 ,则sinC=1/n=v/c四、棱镜与光的色散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
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
(若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小则结论相反。
) 作图时尽量利用对称性(把棱镜中的光线画成与底边平行)。
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称光谱)(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在同一介质中,七色光与下面几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光学中的一个现象一串结论2.全反射棱镜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
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3.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
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6b065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d.png)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一、光的反射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一)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里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反射的类型1、镜面反射表面非常光滑的物体,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当光照射到其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只能在特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2、漫反射表面粗糙不平的物体,如纸张、墙壁等,当光照射到其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
漫反射的特点是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在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生活中,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我们看到的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二、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一)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二)折射的特点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折射角的大小发生变化。
4、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三)常见的折射现象1、筷子在水中“折断”当我们把筷子插入水中时,从水面上方看,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
这是因为光从水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筷子向上弯折了。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7d2c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d.png)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涉及到光线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的行为和特性。
以下是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知识点的总结。
一、光的反射1.定义:光的反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并在入射介质表面发生弹回的现象。
2.法则:光的反射遵循两个基本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反射光和法线三者共面。
3.光的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反射光线平行于平面镜表面。
-漫反射:光线以多个不同方向散射,反射光线的角度没有规律。
二、光的折射1.定义: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2. 折射定律:光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
即Snell定律: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3.光的折射会导致光线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的改变,当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光线向法线所在的介质方向弯曲;当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光线离开法线所在的介质方向弯曲。
4.光的折射还导致了光的色散现象,即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折射介质中发生的折射角不同,导致光线分光,形成彩虹。
三、光的全内反射1.定义:光的全内反射是指当光从一种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入到折射率较小的介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光无法透射出去而发生反射的现象。
2.全内反射的条件:当光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小的介质中,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内反射。
临界角是指当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等于90°的入射角。
3.全内反射的应用:全内反射在光纤通信技术中起到重要作用,光纤就是利用全内反射的原理来传输光信号的。
四、光的反射和折射应用1.可见光的反射应用: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设计了各种类型的反射镜,如平面镜、弧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等,应用于光学仪器、光学望远镜、眼镜和车镜等领域。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整理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a1a85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a.png)
光的反射折射知识点整理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高三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797c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e.png)
高三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第三章的内容尤为重要。
这一章主要讲解了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波动性质等知识点。
下面我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媒质传播到另一个媒质时,遇到界面时由于介质的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定律揭示出了光线在反射过程中的规律,使我们能够预测光线在反射后的传播方向。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媒质传播到另一种媒质时,由于介质之间的光速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在折射界面上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的角度与入射角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个关系由斯涅尔定律描述,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 光的波动性质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表现在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上。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相互叠加造成明暗相间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出现弯曲和扩散现象。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限定性,只有在某一方向上振动的光波才具有偏振性。
4. 光的颜色与物质的特性光的颜色与物质的特性密切相关。
白光经过物体的反射、吸收和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色散现象,即被物质吸收的光波波长不同,产生了七彩的光谱。
物体表面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对某些波长的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呈现出来的。
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不同,所以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5. 光的光谱与应用光的光谱是指将白光通过光栅或棱镜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形成连续的颜色带。
可见光谱由红、橙、黄、绿、青、蓝和紫七种颜色组成。
光的光谱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天文学中,通过光谱分析,可以探测宇宙中有关恒星的信息。
在工业生产中,光谱技术可以被用于材料分析和质量检测等领域。
以上就是高三物理第三章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波动性质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解释自然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3351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4.png)
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
一、光的反射1. 反射的定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界面上的另一种介质时,部分光线不经界面而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 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具有以下规律:a. 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对称关系,关于法线对称。
4. 光的反射特点a. 完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界面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发生完全反射。
完全反射常见于实际生活中的镜面反射现象。
b. 法线反射: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界面时,发生法线反射。
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
二、光的折射1. 折射的定义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折射现象的发生。
2. 斯涅尔定律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而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成正比关系。
3. 折射角的计算折射角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计算:折射率1 ×正弦入射角 = 折射率2 ×正弦折射角。
其中,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4. 光的折射特点a. 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比折射角大;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入射角比折射角小。
b.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并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现象常见于光纤通信中。
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有很多应用,例如:1. 镜子和反射器:镜子的反射特性使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38488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0.png)
⾼考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 物理知识点是同学们复习⾼考物理的必备资料,光的反射和折射这⼀章是⾼考常考的点。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考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 光的反射和折射必考知识点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孔成像,影的形成,⽇⾷和⽉⾷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点光源⼀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与光源的⾯积有关,发光⾯越⼤,本影区越⼩。
(3)⽇⾷和⽉⾷: ⼈位于⽉球的本影内能看到⽇全⾷,位于⽉球的半影内能看到⽇偏⾷,位于⽉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环⾷;当⽉球全部进⼊地球的本影区域时,⼈可看到⽉全⾷.⽉球部分进⼊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偏⾷。
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射到两种介质的界⾯上时,其中⼀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向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射光线和法线在同⼀平⾯内,反射光线和⼊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反射⾓等于⼊射⾓。
(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条⼊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镜成像 (1)像的特点---------平⾯镜成的像是正⽴等⼤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光路可逆-------在平⾯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光路可逆。
(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 4.光的折射--光由⼀种介质射⼊另⼀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上将发⽣光的传播⽅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物理折射反射知识点总结
![物理折射反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fbf2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9.png)
物理折射反射知识点总结一、折射1. 折射现象当一束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折射现象是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
折射率是描述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符号n表示。
折射率越大,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越强。
2. 斯涅尔定律斯涅尔定律是描述介质界面上的折射现象的定律。
它表明了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斯涅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3. 全反射当一束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那么光线将不发生折射,而是完全反射回光密介质。
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全反射是由于光在折射过程中不能穿透光疏介质而发生的。
4. 折射的应用折射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都是基于折射原理的。
此外,折射还在水池、眼球等多个自然和工程现象中有重要作用。
二、反射1. 反射现象当一束光线照射在平坦表面上时,光线会发生反射,即改变传播方向。
反射的特点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反射现象中,我们可以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在光滑平坦的表面上,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非常接近;而漫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在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的方向呈现随机分布。
3.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描述反射现象的基本规律。
它表明了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θi = θr,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照明和能源反射在照明和能源利用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反射的设计和控制,可以改善照明效果,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折射和反射的关系1. 双面玻璃双面玻璃是一种利用折射和反射原理设计的玻璃制品。
它的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实现一面具有反射功能,一面具有透射功能。
光的折射与反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折射与反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4433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b.png)
光的折射与反射知识点总结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在与物质接触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光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光的折射与反射进行详细总结。
一、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个介质斜射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折射。
2. 折射定律:光的折射遵循司涅尔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在两个介质中是常数”。
即sinθ1/sinθ2 = n2/n1,其中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3. 折射率:不同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同的,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常见介质的折射率:真空为1,空气为1,水为1.33,玻璃为1.5。
4. 实际应用:光的折射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透镜的工作原理、光纤通信等。
二、光的反射1. 定义: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如果遇到介质表面,光线会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即θ1 = θ2,其中θ1为入射角,θ2为反射角。
3. 法线:在光的反射中,垂直于介质表面的线被称为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对于法线而言的。
4. 实际应用:光的反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镜子的反射原理、光学仪器的设计等。
三、光的折射与反射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光的折射和反射是两种不同的光学现象。
折射是指光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中传播时方向的改变,而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界面时返回原介质中的现象。
折射与反射的角度关系和发生条件也不同。
2. 联系:光的折射和反射都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都遵循一定的物理定律,如折射和反射定律。
在实际应用中,折射和反射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
结语光的折射与反射是光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总结,我们了解到了光的折射遵循司涅尔定律,而光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https://img.taocdn.com/s3/m/bff3cb49f01dc281e53af046.png)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几何光学)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
(1)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2)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3)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12〕,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5)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见〔第三册P16〕。
2022-2023高中物理--光--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2022-2023高中物理--光--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https://img.taocdn.com/s3/m/8305da2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4.png)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知识点梳理1.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个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如图所示,图中AO 为入射光线,OB 为反射光线,与界面垂直的线'NN 为法线.入射光线与界面法线'NN 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入射面.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称为入射角(1θ),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称为反射角('1θ).(2)反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实验表明,如果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它就要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这一规律称为光路可逆性原理.例1. 某人手持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 ,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 ,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65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A .4.0m B .4.5m C .5.0m D .5.5m2.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如上图所示,当光线斜着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进入第二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 称为折射光线.(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1221sin sin n =θθ(式中12n 为比例常数)这是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在1621年总结出来的(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注意】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情况下是变化的,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化3.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符号n 表示,即21sin sin θθ=n . (2)折射率的物理意义 折射率是反映介质折射光的本领大小的一个物理量,由21sin sin θθ=n 可知,当1θ一定时,n 越大,2θ越小,此时光线的偏折角21θθθ-=∆,就越大,即n 越大,光线从真空斜射入这种介质时偏折的角度越大.(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n ,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vc n =,其中m/s 100.38⨯=c . (4)折射率的大小特点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①由公式vc n =看,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大于光在任何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②由公式21sin sin θθ=n 看,光从真空斜射向任何其他介质时,入射角都大于折射角,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5)折射率大小的决定因素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因此说“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的说法和“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例2.(多选)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 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折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3,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O 点在图示平面内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 .光束1转过15°B .光束1转过30°C .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D .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例3.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
高中物理 光知识 总结1 光的反射与折射
![高中物理 光知识 总结1 光的反射与折射](https://img.taocdn.com/s3/m/8de6d029376baf1ffc4fad3e.png)
高中物理 光 总结1光的反射与折射知识要点: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 m/s3、光线和光束:〈1〉光线:是为了描述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假想的线。
〈2〉光束:是一束光,具有能量。
有三种光束,即会聚光束,平行光束和发散光束。
(见图一)(图一)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a b c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层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3、反射定律的应用(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①不改变入射光的性质②控制光路⎧⎨⎪⎩⎪ ①不改变入射光的性质:(见图二)(图二)②控制光路:a :平面镜转过θ角,其反射光线转过2θ角(见图三)b :互相垂直的两平面镜,可使光线平行反向射光(见图四)c :光线射到相互平行的两平面镜上,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见图五)(2)平面镜成像① 像的形成:如图所示,光源 “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全部交于“S '”, 即反射光线好像都从点“S '”。
(见图六)② 平面镜成像作用a . 已知点源S ,作图确定像S 的位置(见图七)方法: 根据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的交点即 像S’b . 已知光源S’位置,作图确定能经平面镜观察到(见图八)S 的像S ',眼睛所在的范围方法: ① 根据成像规律找到S’ ② 光线好象从S’射出c . 已知眼睛上的位置,作图确定眼睛经平面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 方法一: 根据反射定律作用(见图九)方法二: 光线“好象”直接入射眼睛的像E '(见图十)③平面镜成像规律: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总
结
www.5y
kj.co
m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日食和月食:
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
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
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
4.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i/sinr=常数。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v,因c>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两种介质相比较,n较大的
介质称为光密介质,n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
★6.全反射和临界角
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用c表示sinc=1/n
7.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同一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小,对紫光折射率大。
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
由同一种介质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8.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或180o。
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
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www.5y
kj.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