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1.理论知识掌握: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知识。

2.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3.创新意识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应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主要用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2.实训课程: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和调试、网络配置和维护等课程。

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

3.应用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和开发、网站建设和维护等课程。

通过应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安排1.实验课程:设置不同难度和不同实验内容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调试知识。

2.实训实习:安排学生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实训或实习活动,提供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培养。

3.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四、教师培养与发展1.教师团队建设:建设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包括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2.教学培训:组织教师参与计算机学术研讨会、教学研究活动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3.教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培养学生的工作中。

五、教育资源建设1.实验室建设:投入一定的经费,建设具有先进设备和工具的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书籍资料采购:购买相关的计算机教材和参考书籍,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和电子资源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平台建设:建设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网络教学资源和在线交流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产业、制造业和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操作、计算机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中小型网络建设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以及各类IT软硬件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以下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的办公软件、常用软件操作能力;(3)具备网页制作能力;(4)具备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5)具备网络搭建、施工与维护能力;(6)具备网络设备安装、配置能力;(7)具备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8)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及基本网络威胁的排除能力(9)良好的人际关系、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计算机网络八、课程结构(一)课程结构图(二)课程结构表注:①公共基础课(人文课)学时数=基础模块学时+拓展模块人文课学时;②专业课学时数=专业模块学时+拓展模块专业课学时;③一体化教学课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课;④校内集中实训指在学校内开展的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的实训教学活动;⑤生产性实训指在学校内开展的有生产性产出效益的实训教学活动。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核心课(三)专业方向课十、教学时间安排十一、教学实施(一)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载体,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专业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中职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背景:计算机应用专业是针对现代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一门中职专业。

该专业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和系统维护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1. 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2. 熟练掌握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如Office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等;3.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软件开发和编程工作;4. 能够独立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5.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

二、培养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重要的基础知识;2. 计算机应用软件:重点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等;3. 计算机编程:学习一门主流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Java等,能够进行简单的软件开发和编程工作;4. 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够独立解决常见的计算机故障问题;5.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的工程实践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1.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 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紧跟行业发展动态;3. 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计算机应用场景和项目实践的机会;4. 与企业合作: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实地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企业。

四、评估体系:1. 笔试与实践考核:通过课堂测试、项目作业和实践实训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展示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习评价:实习期间,与实习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将实习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评估体系。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完善整个教学体系,不断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发展。

二、教学体系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能够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计算机网络维护、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多媒体技术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结构——该专业分主干和辅助性课程,其中主干为: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辅助性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等课程。

3、实践性教学——完善实践教学,深入探究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着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三、培养方案以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为基础,逐步实施以下培养方案: 1、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竞赛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2、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社会技术人员为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际项目开发,加深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意识。

3、开发课程实习,实习领域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等,利用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

4、开展论文研究,以深入研究及探索应用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考核与评定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了保证达到培养目标,本专业考核评定方式采取综合性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成绩、实践成绩、能力技能考试、毕业论文答辩、自选课程考试等。

五、实施与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培养方案及考核评定将被广泛推广,且根据形势变化,定期进行调整。

学校根据本方案制定教学实施细节,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推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计算机3+4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3+4人才培养方案

“3+4”计算机中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有较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工程方向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计算机高级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操作员和电子CAD 技能达到中级工水平。

二、培养基本要求(一)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信息检索和分析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1.行业通用能力:(1)具有文字快速录入的能力。

(2)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的能力。

(3)具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

(4)具有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

(7)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技术提升与推广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1)办公自动化技术:能快速进行汉字录入,能对文档排版及图文混编等进行复杂操作,能够在Excel中进行复杂表格的处理。

具有制作幻灯片并合理设置动画效果的能力,能对常用办公设备进行熟练操作及日常维护,能运用Photoshop软件完成图形图像的设计和处理,能进行专业化排版。

(2)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掌握市场营销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能对常见数码产品实施成本核算、制定营销策略、策划营销活动;掌握营销管理的基本技术,能进行常见数码产品的营销;熟悉计算机设备的性能,能进行计算机设备的维护、维修、保养。

3.跨行业职业能力:(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2.学制:3年3.四、主干学科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五、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网络综合布线,实用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基础,网页制作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汉字录入实训,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国家一级B培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办公软件高级工考证,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实用操作系统实训,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实训,程序设计基础实训,网页制作实训七、专业方向及就业领域职业(岗位)面向、职业书及继续学习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网络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良好训练,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能将计算机软件、硬件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从事网络管理、试验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维护运营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 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2. 学制: 三年,修满186学分.采用2+1的模式。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IT行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备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计算机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网络布线工程施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与管理、图形图像制作等行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知识结构(1)掌握与办学层次相适应的人文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3)掌握计算机及其外设的软硬件安装、调试、维修、销售的基本常识;(4)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管理和维护的知识;(5)掌握综合布线施工技术和测试技术。

2.能力结构(1)具有计算机系统安装和维修、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修能力;(2)具有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和维护、网页设计制作、网站维护及管理能力; (3)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的能力;(4)具有从事工程项目施工和设备安装、维护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信息资源建设能力;3.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2)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健康的身体,美的心灵。

四、毕业标准毕业生实行学分制:(1)学生应修满186分;(2)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3)通过江苏省中职计算机应用、英语合格考试;(4)通过计算机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络管理员中级中的任意一项职业技能鉴定;(6)毕业实习成绩合格。

(7)实行替代学分和弹性学制,获得技能鉴定中级证每项记入10学分,高级证18学分,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等由教务科研处审核,记入相应学分。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部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组编制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组XXXXX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XX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4年8月联系方式XXXXXX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组目录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3)二、入学要求 (3)三、基本学制 (3)四、培养目标 (3)五、职业范围 (3)六、人才规格 (3)七、主要接续专业 (5)八、课程结构 (5)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6)十、教学时间安排 (13)十一、教学实施 (15)十二、教学评价 (17)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17)十四、专业师资 (20)十五、编制说明 (22)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按照“双元联动,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与学校深度融合,“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相结合、学校水平考核与国家职业技能认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学校办学与企业用工要求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具有团队协助,很好的沟通与交流的素质,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搭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现场施工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3、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4、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劳动组织能力;5、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健康的身体和心理;7、具有集体意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8、规范操作、安全操作、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意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1)三、培养目标 (1)四、培养规格(技能、知识、态度的要求) (1)五、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3)六、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7)七、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实施 (27)八、学习情境框架介绍 (28)九、教学环节进程安排表 (29)十、第二课堂安排 (30)十一、毕业标准及必要的说明 (30)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码:)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 5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岗敬业,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组建与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站制作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规划设计、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配置、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的技能专门人才。

目标岗位(群)计算机售前与维护、软硬件维护员、网络管理员、网页设计员、广告设计员等拓展岗位(群)网站管理与维护员、后台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设计员等四、培养规格(技能、知识、态度的要求)(一)专业能力1、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的基本知识;3、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维护知识;4、掌握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5、能运用各类网络工具软件进行网络日常管理、故障排除;6、能运用目前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管理与设置;7、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熟悉TCP/IP协议,熟悉常见路由协议的应用和故障处理;能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8、能运用网络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和接入技术进行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与配置;9、能使用防火墙来进行访问控制设置、流量控制设置、安全规则设置,地址绑定、链路负载设置,进行防火墙的安全防护;10、能运用服务器架构技术,在微软平台上进行网络服务器的部署、设置与维护;11、能运用网络安全技术,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12、熟悉数据库、服务器等系统基本知识,熟悉数据的备份与恢复;13、能运用网页设计技术,设计与制作网页;14、能运用动态网页设计技术,实现网站的功能模块,设计与制作动态网页;(二)方法能力1、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的能力;2、具有维护计算机局域网的能力;3、初步掌握网络环境的设计、建设及维护的能力;4、学会使用与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能力;5、具备网站设计能力;6、具有学习和运用技术、快速适应相关岗位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8、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9、具有较好的方案文字处理能力;10、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三)素质与情感态度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3、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4、有较强的较好的安全意识;5、有较强的开拓发展创新能力;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管理。

2.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和维护,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承担计算机软硬件维修、故障处理等工作。

4.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计算机技术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5.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计算机相关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1)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基础知识。

(2)程序设计:学习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3)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各种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程(1)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网络原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网络安全等内容,能够进行网络的搭建与维护。

(2)计算机硬件维修: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组装、维修和故障处理等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维修工作。

(3)系统管理与维护: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内容,具备系统管理的技能。

3.实践教学(1)实践课程:设置计算机实验课程,包括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操作、网络搭建和配置、系统管理等实践内容。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网络维护等工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综合实践(1)毕业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项实际项目,展示综合能力。

(2)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技能竞赛,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培养竞争意识。

5.其他配套措施(1)引进外部资源: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2)定期评估: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面向工程技术领域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专业。

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配置、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配置、管理和故障排除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和攻防知识;4.培养学生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设置1.专业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网络协议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安全技术2.专业选修课程-云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网络编程-大数据分析-网络监控与管理-网络攻防与安全测试-无线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和配置,包括网络设备的连接、配置和维护以及网络协议的配置与测试等实践操作。

2.实习课程:通过到相关企业或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所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作经验。

3.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毕业设计项目,通过实际的项目实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质量保障1.完善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和毕业设计等综合评价。

2.确保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或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精选全文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适应津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从一定程度上满足津澧地区对计算机类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为了加强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专业代码:7102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叁年,其中两年半为理论与实践性课堂教学,半年为社会实践。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5.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和调试、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施工、并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的中级专门型人才。

本专业充分贯彻“弱化理论本本、突出操作实践”的教学思想,侧重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本专业实行双证教学模式,学员完成学业经考核合格者发给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此外必须获得劳动部或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人员证书。

5.2培养规格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达到初中级计算机专业人员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政策要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5.2.1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具有严谨治学、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

前言
计算机科学专业是应用最广泛的专业之一,拥有大量工作机会。

本方案旨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提高其职业
竞争力。

课程设置
学科基础课程
- 程序设计基础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数据库基础
专业课程
- 软件工程
- Web开发技术
- 移动应用开发
- 人工智能基础
实践环节
- 实践教学是本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通过课程设计等
实践活动,实现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 实践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

评估方式
评估方式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方案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

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实施需要依托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根据学生的实际
需求和市场需求,逐步完善。

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
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毕业论文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
应用能力。

结束语
本方案旨在培养计算机科学专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可以通过本方案,为更多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指尖轻轻敲击,那些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就像潮水一样涌来。

让我来试着梳理一下,这个方案应该怎么做。

一、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

2.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编程语言等工具,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我们要谈谈课程设置。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

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2.专业课程:包括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

3.实践课程: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配置、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项目实训等。

4.职业素养课程:包括沟通与协作、创新思维、职业规划、商务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

2.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室教学、实习实训、企业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项目教学: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1.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高考)(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高考)(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技能高考)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二.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三.修业年限五年,专科(中职段三年,中专;高职段二年,专科)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及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智、体、技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职业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自动化办公、图文处理及编排、计算机设备应用维护及维修、信息采集与加工、网络营销、商务网站维护,平面设计,企业网搭建与安全实现等行业一线工作;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应用型人才。

五.职业面向六.培养规格1.知识要求(1)计算机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自动化办公;(3)图文处理及编排;(4)计算机设备应用维护及维修;(5)信息采集与加工;(6)平面设计基础(7)网络搭建与网络安全;2.能力要求(1)具备行业基本通用能力;(2)具备办公自化技术,能快速进行汉字录入的能力;(3)具备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能力;(4)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5)具备平面设计能力。

(6)具备中小型企业网络搭建与安全实现能力。

3.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

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技能课八.学时安排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2.课程学时比例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15-十.教学实施保障(一)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面向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培养从事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和信息处理等操作或产品销售,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具有计算机应用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熟练的中英文录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

2.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3.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

4.具有计算机应用领域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

5.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具有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能力。

6.具有多媒体素材处理、简单的动画设计能力。

7.具有使用数据库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基本能力。

8.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具有建立网站、制作网页的能力。

9.具有计算机的硬件拆装、系统组装和简单故障排除及维护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一)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职业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学时,2学分)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计算机网络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 中职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一、计算机网络技术(590102)中职专业:计算机技术接续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二、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分析(一)中职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1.就业方向能够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与维护和小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工作,可到工厂、企业及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站开发的编程及相关网络安全等硬件维护工作。

2.职业岗位分析主要就业岗位: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维修技术员、计算机软件技术员、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站系统维护员和网页制作员;拓展就业岗位:图形图像设计员、网络工程师和网站设计师、计算机设备销售员。

(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因此,中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专业理论为技能操作服务,以够用为度,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强调的是技能的熟练程度;本方案保证中职阶段高中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将高职段的有些基础课程前移到中职段或者跨越两段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放在中职阶段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则主要放在高职段进行。

充分考虑毕业生以后接受继续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增加了高职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同时又考虑学生在完成中职段学习后就业的需要,增加了包括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时数。

本方案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针对职业岗位能力提升的“体验认知→训练强化→顶岗熟练”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实行“三段贯穿、专兼结合、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

通过校内学习和实训、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按照“知识-单项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的能力递进过程,实现学生能力逐步提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代码:610202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中职、中技类考生或同等学力者2.学制:基本学习年限5年(中职3年+高职2年),弹性学习年限为5-8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珠三角地区,服务于IT企业、金融、贸易、制造等行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适应计算机网络应用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网站规划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移动互联软件开发和网站管理与维护能力,具有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人文艺术与科学思想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身心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集体荣誉感、坚强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职业素质: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守时讲信用的品质、敬业的精神,具有交流、沟通、合作的工作能力,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组建计算机网络的职业能力。

2.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信息资源建设能力。

■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管理、软硬件更新的能力。

■具有设计、组建、维护管理局域网的技能。

■具有理论上分析网络结构、排查网络线路故障的技能。

■使用专业测试仪、测试设备的技能。

■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配置、策略进行优化的技能。

■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技能。

安徽中职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中职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

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具备解决与计算机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实践技能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络配置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注重实践训练的开展。

通过实验课、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等形式,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注重项目实践的开展。

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可以与同学们合作完成计算机应用相关的项目,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 实习实训: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还设置了实习实训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了解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提高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安徽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计算机应用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一、计算机网络技术(590102)中职专业:计算机技术接续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二、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分析(一)中职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1.就业方向能够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与维护和小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工作,可到工厂、企业及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站开发的编程及相关网络安全等硬件维护工作。

2.职业岗位分析主要就业岗位:计算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维修技术员、计算机软件技术员、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站系统维护员和网页制作员;拓展就业岗位:图形图像设计员、网络工程师和网站设计师、计算机设备销售员。

(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因此,中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专业理论为技能操作服务,以够用为度,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强调的是技能的熟练程度;本方案保证中职阶段高中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将高职段的有些基础课程前移到中职段或者跨越两段进行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放在中职阶段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则主要放在高职段进行。

充分考虑毕业生以后接受继续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增加了高职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同时又考虑学生在完成中职段学习后就业的需要,增加了包括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时数。

本方案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针对职业岗位能力提升的“体验认知→训练强化→顶岗熟练”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实行“三段贯穿、专兼结合、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

通过校内学习和实训、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按照“知识-单项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的能力递进过程,实现学生能力逐步提升。

第九、十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32周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制订工作计划、填写工作日记、撰写实习总结,负责学生的安全及出勤、团队协作、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学院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表1 中职阶段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三、专业定位(一)学制与招生对象1.学制:基本学制一般为五年,中职基本学制2年。

2.招生对象:黑龙江省内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数据通信及各类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掌握网络应用、维修和管理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方面的高素质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1.中职专业培养规格要求(1)知识结构总体要求①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法制观念;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科学素养。

③掌握阅读、理解外文软件文档所必备的外语知识。

④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

⑤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等基本知识,事件驱动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网络应用编程的知识。

⑥有网络硬件和软件设置、安装和维护的知识。

⑦具有网络多媒体应用背景下,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软件的基本知识。

⑧具有通信网络接入技术的基本知识。

2.专业能力总体要求(1)专业(能力)方向1:网络技术及应用、管理①具有网络技术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网络布线、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基础能力;②具备网页设计的能力;③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④具有搭建和配置小型局域网的能力;⑤具有网络监控和维护基础知识,能够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维护;⑥能够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⑦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具有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能力。

(2)专业(能力)方向2:办公自动化及设备维护①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②具有熟练进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的能力;③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能编制简单程序;④熟悉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⑤熟悉计算机网络与产品,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⑥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3)专业(能力)方向3:网页制作及网站维护①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录入与排版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②掌握设计网页工具软件;③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④熟悉网站架构;⑤具备网页设计的知识与技能;3.素质总体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四、培养思路1.总体思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与天津中环电子计算机公司等企业合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建网、管网、用网”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在培养“管网”能力方面办出特色。

深度融合典型企业,聘请资深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按职业养成规律从基本职业素质、小型局域网、企业网、广域网的能力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将企业引入校内,教师融入企业,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及相关运行管理机制,满足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导向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将实训基地工厂化,实训室车间化,校企资源共用,人员相互流动。

建设一支“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创立国内一流且有骨干示范作用的品牌专业,为国家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专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

2.具体思路(1)围绕地区经济,依托行业企业,分析人才需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高科技园区产业为龙头,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和素质规格。

使本专业重点满足需求比例较大的网络管理员岗位,并能较宽范围地就业于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相关岗位。

与世纪光谷网络公司,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合作,与五大连池职教中心等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适应东北老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重构职业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进程按照典型网络工程项目由简到繁设计,教学方法由任务驱动设计出对知识的反思,归纳出各项教学保障制度,由岗位能力标准制定课程考核标准,改革工作任务达标式教学评价体系。

(2)实训基地建设中,与神州数码、锐捷等网络公司合作,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依托行业,采用协作、合作、引进、共建等多种形式,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实训情境职业化、实训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柔性化的全国一流的职业技能训练场地。

新建、扩建、改建实训室。

能够承担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提供计算机大赛的训练和竞赛的场地。

依托地区行业、企业,继续深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其中紧密型4个,深度融合2个。

从网络建设过程、网络管理经验和网络应用方法制定顶岗实习要求。

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互惠互助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专业群的建设。

适应市场需求,改造和创办新专业,为地区经济和企业、行业的发展服务。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或行业企业资格证书授权认证点或职业技能培训点,成为行业企业和区域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以校企合作创建研发中心,创新工学结合模式。

在校内建成真实的中、小企业网络环境和真实的企业网站环境。

作为企业网络工程的试验基地和学生综合性职业训练的场所。

按照企业工作环境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基地,师生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师徒方式教学,校内体验就职。

(5)教学资源建设,围绕“IT”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环境。

(6)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各项管理制度。

通过研究开发和教学实践,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研究成果。

五、课程体系(一)课程设置表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课程设置表六、教学进程与学时安排(一)教学进程表符号说明:⊙入学(毕业)教育★军训◆劳动※考试答辩Δ假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实训◢顶岗实习□课堂教学○机动▲社会实践调查—空表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环节分配表(周)(二)课程教学安排表7: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进程表注:“○1”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课程,其余为考查课程。

“”为主干课程;“●”为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一体化课程。

斜线上方为周数,斜线下方为学时数。

七、教学方法与成绩考核评价(一)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与手段①任务驱动法:把整个学习过程模拟为在中小企业构建局域网并进行管理这一大的工作过程。

再分解为许多小的工作过程(项目),让学生逐一掌握相对独立的技术,最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将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达到能够独立设计和组建完整的企业网络。

每一小的工作过程采用项目或者任务来驱动教学。

②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③实例引导,项目驱动法:通过实现相关实例,在实例基础上改造拓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二)学习成绩考核评价1.考核与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总成绩=平时学习表现(10%)+平时实训项目完成情况(20%)+期末课程设计(20%)+期末实操考核测验(50%)。

期末实操考试要求完成服务器搭建综合任务。

2.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按照双证融通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或相关行业部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等级)证书。

学生应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基本要求见表9。

八、毕业要求学生毕业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考核合格,综合素质测评合格;2.各门课程考试合格,修满本专业规定的273学分;3.必须获得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的网络设备调试员等高级岗位技能证书中的一个。

4.考核与证书发放学生在完成第一年课程后由中、高职学校共同进行考核,对于不适合继续培养或不愿意继续在贯通培养专业学习的学生,可转入中职学校相近专业学习,按中职学生进行管理。

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一年后(全程第3年),由中职学校颁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但不颁发“黑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对已经完成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三年制)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