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37_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诊疗-基因检测
指南 • AD ,FTD等常见突变位点 , 国际已经报道位点 ,有明确痴呆家族史
痴呆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以帮助诊疗 。(A级推荐)
• ApoEε4基因型检测可用于MCI患者危险分层,预测其向AD转化风险。
(B级推荐) • 基因诊疗应该在专业 、有资质检测机构进行 , 以确保检测准确性。
2. 淀粉样PET成像 ,示踪剂滞留增加
3. AD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存在(常携有PSEN1、PSEN2、APP突变)
注: IWG-2: 国际工作组(IWG)推出AD诊疗标准 Dubois B, et al. Lancet Neurol. Jun;13(6) :614-29.
第16页 16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 AD诊疗标准
6 、对照料者提供咨询和支持 7 、记忆障碍疾病诊疗中心( 门诊) 设置(新增) 8 、附录: 诊疗标准(痴呆、AD、血管性痴呆等)
9 、附件 10 、缩略词表
第4页 4
新指南关于痴呆临床诊疗思绪
• 痴呆是一类综合征 ,其诊疗需要依据病史、普通及神经系统体格检验、神经 心理评定 、试验室和影像学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如图)
诊疗中心建设标准
第13页 13
NIA-AA诊疗标准内容及特点
• NIA-AA诊疗标准内容 • AD所致痴呆标准 • AD所致MCI标准 • 临床前AD标准 • NIA-AA诊疗标准特点 • 认为AD是一个包含MCI在内连续疾病过程 • 将生物标识物纳入到AD诊疗标准中 , 并对怎样使用生物标
识物以增加MCI和AD临床诊疗可靠性进行了说明
19
MCI诊疗标准更新
指南
• 认知功效下降 ◆ 主诉或知情者汇报认知损 害 ,而且客观检验有认知 损害证据; 或/和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九):中国记忆障碍门诊建立规范(全文版)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九):中国记忆障碍门诊建立规范(全文版)2018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第九条规定了中国记忆障碍门诊的建立规范。
记忆门诊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整合了临床、神经心理、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等医疗资源,规范认知障碍疾病的诊治流程和水平,对于痴呆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动中国记忆门诊进一步规范化建设,现对记忆门诊需具备的人员及硬件条件进行说明,以供各医院在开展记忆门诊时参考设置。
记忆门诊人员原则上由痴呆专科医师、神经心理评估师和护士组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加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药剂师等辅助成员。
医师或专科医师需要具备资质要求,包括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完成了住院医师和神经变性病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具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受过痴呆及相关认知障碍理论知识和神经心理评估的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认证。
医师的职责包括负责记忆门诊日常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负责记忆门诊患者的接诊、诊断和治疗,并安排随访计划,建立认知障碍患者的诊疗档案,协调和参加相关临床研究,能独立完成临床评定量表,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患者和照料者的科普活动。
神经心理评估师需要具备医学、心理学或者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经过神经心理测量的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认证,通过伦理学培训,能保护患者、家属和照料者的隐私,具有处理突发情况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神经心理评估师的职责包括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与评估,认知障碍患者测评结果的记录,在医师的指导下出具认知测评报告,对记忆门诊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归档,协助医师开展临床研究,进行患者的临床随访。
要求为独立诊间,适合单个医生坐诊与单人就诊,以便于问诊并减少不必要干扰。
建议将记忆门诊的诊室固定,并设置醒目的"记忆门诊"的标志。
需要配备必要的办公和诊疗设施,如电脑、电子病历诊疗系统、观片灯、打印机、听诊器、血压计以及叩诊锤、眼底镜等神经系统查体工具。
中国认知障碍和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认知障碍和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认知障碍和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1. 引言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早期筛查精选全文

➢ 越来越多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家中死亡,表明阿尔茨海默病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员,增加了家庭的照料负 担和经济负担,早期干预可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看护和经济负担
Part2∣ 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方法
理想的AD生物标志物的特点
反映AD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 理的基本特点
有效诊断早期或临床前期的AD,并能 确认AD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
高度可靠、非侵入性、易于检查、价 格低廉
2018版《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血液生物标志物 检测检测方法
治疗花费高:2015年数据统计全球AD的治疗花费是肿瘤的3倍
早期诊断准确率低:早期按量化检查表及影像技术检查,诊断 符合率26.9%。到中后期,影像检查确诊率高,但此时神经元 已发生不可逆变化,无法有效治疗。
Part1∣ 1.4 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
AD已成为全球需优先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但临床上尚无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措施 ➢ 研究发现,在临床前AD期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神经元还没有大量凋亡,疾病进程在一定
程度上是可逆的; ➢ 近年多项AD的药物临床试验宣告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为干预时机过晚。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成为预防和延缓AD病程的关键!
Part1∣ 1.4 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
AD
糖尿病
高血压
可干预 危险因素
肥胖、吸烟
其它 抑郁
体力活动减少
Norton S, et al. Lancet Neurol.2014 Aug; 13(8):788-94
有限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引解读

C h i n e s e E v i d e n c e - B a s e d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 ? Copyright ChiCC
?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 ? 痴呆诊断三步走: ? 1、明确是否为痴呆 ? 2、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 ? 3、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
常综合征
C h i n e s e E v i d e n c e - B a s e d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 ? Copyright ChiCC
C h i n e s e E v i d e n c e - B a s e d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 ? Copyright ChiCC
指南以国内外近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 ? 2009年12月以前发表的痴呆相关的临床研究、荟
萃分析、系统性综述和其他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 指南: ? 2007年、2010年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 European Fed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 )、美国精神科协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 ? 2008年美国内科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 公布的痴呆指南内容。
? 1、明确是否为痴呆: ? 根据痴呆定义和诊断标准。 ? 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要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要点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
近日,由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正式发表。
指南的第一部分为“痴呆及其分类诊断标准”,对痴呆的临床诊断思路和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推荐。
临床诊断思路主要分三个步骤:1.确立痴呆诊断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功能下降(记忆、执行、语言或视空间能力损害)或精神行为异常,影响工作能力或日常生活,且无法用谵妄或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的患者,可拟诊为痴呆。
认知功能或精神行为损害可通过病史采集或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且至少具备以下5项中的2项:(1)记忆及学习能力损;(2)推理、判断及处理复杂任务等执行功能受损;(3)视空间能力受损;(4)语言功能受损(听、说、读、写);(5)人格、行为或举止改变。
国际痴呆诊断标准主要有两个: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R)。
2.明确痴呆病因引起痴呆的病因很多,不同病因,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同。
诊断痴呆后,要结合患者认知障碍起病形式、各认知域和精神行为损害的先后顺序及特征、病程发展特点以及既往史和体格检查提供的线索,对痴呆的病因做出初步判断,然后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最终确定痴呆综合征的可能病因,尤其注意识别可治性、可逆性痴呆。
神经变性性痴呆多隐匿起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非神经变性性痴呆多急性起病,呈快速进展性病程。
变性性痴呆若单纯表现为认知/行为异常,则考虑患者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AD)、额颞叶变性(FTLD)、路易体痴呆(DLB)等;痴呆叠加其他症状,如合并锥体外系症状则考虑是否为帕金森病痴呆(PDD)、DLB、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综合征等,合并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则需排除额颞叶痴呆合并肌萎缩侧索硬化(FTD-ALS)。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英文标题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英文标题摘要:一、引言二、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定义与分类三、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断方法四、痴呆与认知障碍的治疗策略五、痴呆与认知障碍的预防与护理六、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痴呆与认知障碍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对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认识和诊治水平,2018年我国发布了《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本篇文章将对该指南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定义与分类】痴呆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功能衰退性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等。
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痴呆、变性病性痴呆、感染性痴呆等。
认知障碍则是指认知功能受损,但不足以诊断为痴呆的一类症状。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断方法】诊断痴呆与认知障碍需综合运用临床评估、神经心理学评估、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法。
临床评估主要包括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等;神经心理学评估则通过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测验,以确定其受损程度;生物标志物检测可通过血液、脑脊液等样本,为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治疗策略】治疗痴呆与认知障碍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等;心理治疗则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康复训练旨在通过锻炼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认知训练、运动疗法等。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预防与护理】预防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在护理方面,家属和医护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温暖的支持,同时注重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照顾。
【总结与展望】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为我国医务工作者提供了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方面的规范化建议。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三):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评估(全文)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三):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评估(全文)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语言、执行、视空间等认知域,其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因此,对此类患者的评估通常包括认知功能(cognition)、社会及日常生活能力(daily activity)、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可以概括为ABC。
其中,认知功能评估又涉及上述的多个认知域。
总体认知功能评估总体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包括多个认知域的测查项目,能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认知状态和认知特征,对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诊断及病因分析有重要作用。
一、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认知筛查量表,内容覆盖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
Mitchell[1]、Velayudhan等[2]、Blackburn等[3]都对MMSE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记忆门诊等专业机构或者在社区医院中,MMSE区别正常老人和痴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80%以上,对筛查痴呆有较好的价值,但对识别正常老人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以及区别MCI和痴呆作用有限(均为Ⅰ级证据)。
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覆盖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空间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力和定向力等认知域,旨在筛查MCI患者。
以26分为分界值,MoCA 识别正常老人和MCI及正常老人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敏感度分别为90%和100%,明显优于MMSE(分别为18%和78%),而且有较好的特异度(87%)[4](Ⅱ级证据)。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十)痴呆精神行为症状鉴别诊断和治疗》要点汇总

59.《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十)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鉴别诊断和治疗》要点
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可以是痴呆患者的早期症状,也可以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伴随症状。
及时识别和诊治BPSD对于准确诊断痴呆亚型,以及提升痴呆患者疾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
【推荐】
对所有痴呆的患者都要进行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
(B级推荐)
要分别向患者本人及照料者问询相关的精神行为症状。
(专家共识)注意全面评估,区分伴随的躯体疾病导致的BPSD。
(专家共识)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诊断和鉴别
【推荐】
临床医师应注意诊断和鉴别患者BPSD的症状。
(B级推荐)
BPSD鉴别诊断上需认真参考其病史、临床表现、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并结合照料者意见综合判断。
难以鉴别时,可首先治疗其精神症状,观察病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病程转归以助鉴别。
(专家共识)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一、精神病样症状治疗
二、抑郁焦虑症状治疗
三、睡眠障碍治疗
【推荐】
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是非药物干预,简单的环境和心理社会干预对轻度BPSD有效。
(B级推荐)
美金刚、ChEI对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改善作用。
(B级推荐)选用小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严重的精神病样症状,尤其有攻击行为的患者。
(B级推荐)
抗抑郁治疗优先选用SSRI。
(B级推荐)
单纯睡眠障碍或焦虑障碍可选用小剂量苯二氮类药物。
(专家共识)〔。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演示文稿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据不完全统计,老年性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病死亡原因
的第4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
第4页,共67页。
指南以国内外近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
• 2009年12月以前发表的痴呆相关的临床研究、荟萃分 析、系统性综述和其他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指南:
第2页,共67页。
• 指南包含8部分:
• 1、痴呆诊断
• 2、治疗
• 3、MCI诊断和治疗 • 4、护理 • 5、对照料者提供咨询和支持 • 6、痴呆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 7、总结
• 8、附件
第3页,共67页。
• 痴呆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病,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痴呆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 后者存在其他认知域损害,记忆力保留
根据累及认知域的多少,2者均可进一步分为: • 单一认知域损害型(MCI single domain)和多认知域
损害型(MCI mutiple domain)。
第31页,共67页。
(2)根据病因分类: • 所有缓慢起病的痴呆在临床症状达到痴呆
前均可引起MCI,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小血 管病、路易体病、额颞叶变性等,其中脑 血管病变导致的又称vMCI或mVCI。 • 另外,一些疾病可能导致持久的轻度认知 障碍,如脑外伤、脑炎、营养缺乏等。 • 所以,导致MCI的原因众多。
• 有助于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痴呆患者不常规进行。
(B级推荐)
第22页,共67页。
• 1.9.4 经颅多普勒超声
• 1.10 电生理检查 • 1.10.1 脑电图
。 • 疑诊CJD的患者,应该进行EEG检查 (B级推荐)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 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关键字:认知障碍痴呆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痴呆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痴呆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我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0万人,约占全世界总病例数的1/4,且每年约30万人加入这个行列。
据不完全统计,老年性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痴呆不仅危害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因此有效、准确、及时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痴呆是降低痴呆发病率的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临床医师对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对痴呆诊断治疗缺乏规范,严重影响了痴呆的治疗效果。
2005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曾编写《老年期痴呆指南》,对推动和规范痴呆诊疗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痴呆在病因学、神经心理学、神经药理学等方面研究不断深入,以及一些基于大样本的、多中心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使对痴呆诊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为有效提高我国现有痴呆诊疗临床水平,更好的指导神经科、精神科、老年科和其他相关专科医师,准确、规范的进行痴呆诊疗。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牵头,组织专家编写《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指南以国内外近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专家组参考2008年12月以前发表的痴呆相关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系统性综述,和其他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指南如:2007年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美国精神科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及2008年美国内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公布的痴呆指南内容。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30-1142.
第12页,共33页1。2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 -基因检测 VS. 电生理检查推荐意见
基因检测
电生理检查
• 有明确痴呆家族史的痴呆患者应进 行基因检测以帮助诊断(A级推荐)
• 推荐对有明确痴呆家族史的个体尽 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携带致 病基因,利于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25-1129.
第6页,共33页。6
认知障碍的功能评估-记忆力、注意/执行功 能、日常功能的评估
记忆力评估
A
• 记忆力评估对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应对所有患者
进行记忆力评估(A级推荐)
• 情景记忆评估应该尽可能包括延迟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B
• 对于疑诊CJD的患者,应该进行 EEG检查(A级推荐)
EEG:electroencephalogram,脑电图; QEEG,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y,定量脑电图;CJD: Creuzfeldt.Jakobdisease,早老性痴呆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30-1142.
初步判断痴呆类型和病因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心 理评估资料初步确定痴呆及其 病因诊断
神经变性性痴呆
多隐匿起病,慢性进展性 病程
非神经变性性痴呆
多起病较急,进展相对 较快
单纯认知/行为异常
认知障碍 >
行为异常
AD、DLB、 SD、PNFA
行为异常 >
认知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的病因归结为“VITAMINS”,依次为血管性(vascular)、感染性(infectious)、中毒和代谢性(toxic-metabolic)、自身免疫性 (autoimmune)、转移癌/肿瘤(metastases/neoplasm)、医源性/先天性代谢缺陷(latrogen-temic、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神经变性 (neurodegenerative)以及系统性/癫痫(systemic/seizures) AD,Alzheimer‘s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病;VaD,Vascular dementia,血管性痴呆;DLB,Dementia with Lewy body ,路易 体痴呆;PDD,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帕金森痴呆;FTLD,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额颞叶变性
CBS:chronic brain syndrome,慢性脑综合征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3):965-970. 5
认知障碍的功能评估-总体认知功能评估
• 总体认知评估是痴 呆诊疗的重要环节, 尽可能对所有患者 进行相应的认知评 估(A级推荐)
• 推荐MoCA可用于MCI的筛查 (B级推荐)
体格检查
观察有无阳性体征:偏瘫、偏身感觉障 碍、共济失调、异常步态、运动障碍、 额叶释放征、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及一般 体征,用以提示痴呆的类型和病因
神经心理评估
客观反映认知是否损害、损害 程度、认知损害的特征,日常
能力减退程度
辅助检查
进一步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实 验室、影像、电生理等),确定 痴呆的病因及亚型
3
痴呆分型
(1)是否为变性病分为变性病和非变性病痴呆
• 前者主要包括AD、DLB、PDD、FTLD • 后者包括VaD、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其他疾病,如颅脑损伤、感染、免疫、
肿瘤、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痴呆
(2)按病变部位
• 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以及其他痴呆
(3)按发病及进展速度
• AD诊断相关血液标志物:GSK-3、Aβ等 • AD诊断相关尿液标志物:AD7C神经丝蛋白
推荐1
推荐2
对所有首次就诊的认知障碍患者进行
血液和尿液的标志物检
以下血液学检测有助于揭示认知障碍
测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
的病因、发现伴随疾病:全血细胞计
阶段,不作为痴呆与认
数、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旁
知障碍的临床诊断的常
13
主要内容
认知障碍疾病诊断方法 认知障碍疾病诊断标准 痴呆治疗及新理念
认知障碍疾病新概念
14
诊断标准
痴呆类型
AD
VaD
诊断标准
IWG-1 NIA-AA IWG-2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2011标准 ASA/AHA 2011标准 美国精神协会2013标准 Vas-Cog 2014
IWG-1: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国际工作组;NIA-AA: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SA/AHA: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Vas-Cog:vascular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disorders,血管性行为认知障碍
VaD (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病变及相关的脑萎缩
DLB
皮质萎缩可能包括颞、顶、额叶和内侧岛叶,也有严格限于额
(路易体痴呆)
叶和顶叶萎缩的类型
FTD
MRI上表现为大脑非弥漫均匀萎缩,主要表现为额叶和前额叶
(额颞叶痴呆)
显著局限性萎缩,一般双侧对称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30-1142. 11
级推荐)
B
注意/执行功能评估
• 注意/执行功能是鉴别皮质性痴呆和皮质下性
痴呆的重要指标,尽可能对所有痴呆患者进行
注意/执行功能评估(专家共识)
C
日常功能的评估
应根据患者本人和知情者提供的
信息,综合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
力(专家共识)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25-1129. 7
血管性 痴呆
Creutzfeldt-Jakob 病 ; 边缘叶脑炎;桥本脑病; Wernicke脑病;外伤等
临床诊断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 1、明确是否为痴呆 2、明确痴呆的原因 3、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
SD:Semantic Dementia,语义性痴呆;PNFA:progressive nonfluent aphasia,进行性非流利型失语;PSP: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25-1129.
6
认知障碍的功能评估-记忆力、注意/执行功 能、日常功能的评估
记忆力评估
A
• 记忆力评估对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应对所有患者
进行记忆力评估(A级推荐)
• 情景记忆பைடு நூலகம்估应该尽可能包括延迟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B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30-1142.
12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 -基因检测 VS. 电生理检查推荐意见
基因检测
电生理检查
• 有明确痴呆家族史的痴呆患者应进 行基因检测以帮助诊断(A级推荐)
• 推荐对有明确痴呆家族史的个体尽 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携带致 病基因,利于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30-1142.
9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1
2
推荐脑脊液检查为痴呆患者 的常规检查(专家共识)
3
对拟诊AD患者推荐进行CSF T-tau、P-
tau181和Aβ1-42检测(B级推荐)
对快速进展的痴呆患者推荐进行CSF 14-3-3蛋白、自身 免疫性脑炎抗体、副肿瘤相关抗体检测(B级推荐)
• ApoEε4基因型检测可用于MCI患 者危险分层,预测其向AD转化的 风险(B级推荐)
• 基因诊断应该在专业的、有资质的 检测机构进行,以确保检测的准确 性(专家共识)
• EEG对于鉴别正常老化和痴呆、或 不同类型的痴呆具有一定辅助诊断 价值(专家共识)
• 定量脑电图(QEEG)、诱发电位 和事件相关电位对于鉴别不同类型 的痴呆有一定帮助(B级推荐)
初步判断痴呆类型和病因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心 理评估资料初步确定痴呆及其 病因诊断
神经变性性痴呆
多隐匿起病,慢性进展性 病程
非神经变性性痴呆
多起病较急,进展相对 较快
单纯认知/行为异常
认知障碍 >
行为异常
AD、DLB、 SD、PNFA
行为异常 >
认知障碍
FTD (bv-FTD)
痴呆叠加其他症状
有锥体外系症状:如PDD、DLB、 PSP、CBS等;有运动神经元损 害症状:如FTD-ALS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指患者具有主观或客观的记忆或认知 损害,但其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尚未达到痴呆的标 准,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3):965-970.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7):1294-1301.
• 对后部皮质萎缩的患者应进行复杂图形模仿等空间能 力评定(C级推荐)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25-1129. 8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 -血液检测及尿液检测
• 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和代谢、感染、中毒等全身和(或)脑部疾 病相关,血液检查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 -影像学推荐意见
MRI是进行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 对痴呆疾病进行随访检查,MRI有助于判别 疾病预后和药物疗效(A级推荐)
功能影像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但对 临床可疑患者可选用SPECT和PET检查以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B级推荐)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头颅磁共振;SPECT:single-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
腺功能、电解质、血糖、叶酸、维生
规检查(专家共识)
素B12、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沉降 率、HIV、梅毒螺旋体抗体、重金属、
药物或毒物检测(专家共识)
GSK-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糖原合成酶激酶-3; Aβ:Amyloidβprotein,β-淀粉样蛋白;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