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森林生态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森林生态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森林生态学复习提纲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答: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时,有时可以通过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增加CO2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的不足;不可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完全由另一因子来替代。

如光合作用中,CO2浓度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替代光照的作用。

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答: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额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1生涯型:生涯型是指植物长期在必定情况分解影响下所呈现的顺应形态特点.或者,生涯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之间的关系. 【2 】2最小面积:可以或许包含群落绝大多半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3种群:在必定的空间内,可以或许互相杂交.具有必定构造和必定遗传特点的同种生物个别的总和称为种群.4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纪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情况之间彼此影响,互相感化,具有必定的形态构造和养分构造,履行必定的功效.5生物地球化学轮回: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体系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养分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体系中的这种传递进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轮回.6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高低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规模,个中包括最适生计区.7叶面积指数:必定地盘面积上所有植物叶表面积与所占地盘面积的比率8情况因子:情况中所有可分化的构成要素9食物链:能量或食物依存关系具有高度的次序性,每平生物获取能量均有特定的起源.这种能量转换中断依附的次序称为食物链或养分链.因为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构造.10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固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11生物量:任一时光某一地方某一种群.养分级或某平生态体系有机物资的总量.12情况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假想有一个情况前提所许可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情况容纳量.13 生态入侵:指因为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合适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散布区慢慢稳步的扩大,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14原生演替:开端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上的群落演替.15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规模,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规模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16建群种:群落中消失于重要层次中的优势种.17生态因子:情况要素中对生物起感化的因子叫生态因子.19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合营应用同一资本而产生的互相排挤的现象.二.简答题1.举例解释生态因子间的补偿感化和不可替代性?答:生态因子的补偿感化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目不足时,可以经由过程另一因子的增强而得到补偿.如植物进行光合感化时,增长CO2的浓度可在必定程度上缓解光照的不足;不可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掉不能完全由另一因子来替代.如光合感化中,CO2浓度的增长并不能完全替代光照的感化.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寄义及其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答: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庞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构成的群落和生态体系.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体系多样性.意义: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备择价值;消失价值等.3.丛林群落的退化进程与丛林群落的恢复进程有何不同?答:丛林群落的退化进程是丛林群落的逆行演替进程,有如下特点:群落构造简略化;群落临盆力逐渐降低;群落情况湿生化或旱化;对地盘的应用不充分,对情况的影响感化削弱;物种多样性降低.丛林群落的恢复进程实际是丛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进程,有如下特点:泥土顺行成长,厚度增长,肥力进步;对情况具有强烈的改革感化,形成特有的群落情况;群落向中生化的偏向成长;丛林群落构造日趋庞杂化;物种多样性增长,群落临盆力进步4.丛林生态系同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体系中的功效感化若何?答:包括丛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情况四部分.丛林植物接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感化,制作干物资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资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化为无机物资,并将其清偿到无机情况中,供再次应用;无机情况供给丛林生态体系中各类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资.5.写出生物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子及逻辑斯蒂增长模子,并分别介绍其生物学意义?答:指数增长模子为dN/dt=rN或Nt=N0ert,个中,r为瞬时增长率;Nt为t时刻的种群数目;N0为初始时刻的种群数目;e为天然对数的底(2.718).指数增长模子描写的是种群在没有情况资本限制前提下种群数目的增长进程.逻辑斯蒂增长模子为dN/dt=rN(),K为情况容纳量,其他各项寄义同上式.逻辑斯蒂增长模子描写的是种群在必定情况资本前提下种群数目的增长进程.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情况相顺应的形态及心理特点?答:形态特点:根系蓬勃;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分列更慎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蓬勃,海绵组织不蓬勃;细胞间隙变小.心理特点: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入渗出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感化速度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壮实早;寿命长等.8.何为植被散布的三向地带性,简述其产生的原因?答:跟着地球表面情况前提的差异,植被类型呈有纪律的带状散布,表如今纬度.经度和垂直偏向上,合称为三向地带性.植被在纬度偏向上的变化纪律主如果纬度偏向上温度变化的成果;经度偏向上主如果由临海到内陆水分前提变化的成果;垂直偏向上,温度或降水都呈有纪律的变化,合营感化的成果形成了垂直偏向上的植被散布.9.举例解释生态体系保持自身稳固均衡的机制?答:天然生态体系的成长进程老是趋势于内部保持必定的均衡关系,使体系内部各成分间处于互相调和稳固的状况,生态体系是经由过程负反馈机制来保持自身稳固均衡的,负反馈是指某一进程的成果反过来克制这一进程的进行的现象.如,草原生态体系的临盆力与草食动物的数目是相对均衡的,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草食动物数目增长后,草食动物数目的增长必然导致草原临盆力的降低,反过来会导致草食动物数目的降低,又会促进草原临盆力的恢复.最后从新达回到一种稳固均衡状况.10.简述丛林群落的垂直构造,并解释其生态意义?答:丛林的垂直构造是指丛林群落地上与地下的分层构造,地上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地下指不同植物根系的垂直散布.意义:明显进步了植物应用情况资本的才能;减缓了竞争.11.简述丛林生物地球化学轮回的效能?答:未经干扰的天然丛林生态体系内,养分可以或许有用地积聚和保存;贫养地盘上丛林对养分的保持才能可以补充养分不足的问题.丛林生物地球化学轮回的效能,为当前的情况问题供给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12.解释林分密度调节机制及其意义?①削减每株林木获得水分和养分才能,用每株林木的迟缓发展,保持现有种群数目不变.②不断削减林木株数,保持林分稳固性,把有限的资本分散到优秀个别上.13.举例解释丛林演替①丛林演替是指在一个地段上,一种丛林被另一种丛林所替代的进程.14.丛林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式有哪几种?分别解释其特点.①群丛间彼此互相排挤,重叠部分窄.②群丛间彼此互相排挤,重叠部分宽.③在一个层内互相排挤,但是不同层之间缺乏接洽关系.④在一个层内互相排挤,但层内重叠部分宽.⑤乔木层树种散布重叠部分宽,而低矮的植被层表现出明显的成群现象.⑥各层均不见任何成群现象或互相排挤的情况.⑦种沿情况梯度变化表现出上述6种格式的各类合营.15.何谓丛林生态体系的稳固性?①恒定性②中断性③惯性④伸缩性⑤振幅⑥轮回稳固性⑦轨道稳固性16.丛林凋零物分化速度对丛林生态体系的影响①丛林凋零物分化太慢,清偿丛林的大部分养分长时代不能参与流畅,养分轮回和丛林临盆力就会降低.未分化的凋零物长期积聚在丛林地被物里,对泥土有不良影响.过厚的逝世地被物可能太湿,酸度大,发展季候里地温也低,如许根系的发育不良,林木得不到更多的养分,发展迟缓.②若凋零物分化太快,释放的养分过多,植物和泥土也难以将其保留住,养分将会从根际淋洗掉落.过快的分化造成有机物资的损掉,也会导致泥土理化性质的恶化,泥土肥力和抗侵蚀才能降低,以及泥土其他方面的不良效果.17.地形要素的生态感化(1)坡向重要影响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并引起温度.水分和泥土前提的变化.南坡植物多为喜光的阳性植物,表现出必定程度的旱生特点;北坡植物多为喜湿.耐阴的种类.(2)坡度的陡缓,掌握着水分的活动,掌握着物资的淋溶.侵蚀的强弱以及泥土的厚度.颗粒大小.养分的若干,并影响着动植物的种类.数目.散布和形态.(3)坡位不同,其阳光.水分和泥土状况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讲,从山脊到坡角,全部生境朝着昏暗.潮湿的偏向成长.(4)跟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地的光照强度.气象.泥土产生变化,对生物的类型和散布产生响应地影响.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地带谱越完全,动植物类型越多.18.测定初级临盆量的方法有哪些?收成量测定法. 氧气测定法.co2测定法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19.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在必定稳固状况下,任何特定因子的消失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须要量,是决议该物种生计或散布的根本身分.20.简述生态体系的碳轮回门路(1)陆地:大气co2经陆生植物光合感化进入生物体内,经由食物网内各级生物的呼吸分化,又以co2情势进入大气.尚有一部分固定在生物体内的碳经燃烧从新返回大气. (2)水域:消融在水中的co2经水生植物光合感化进入食物网,经由各级生物的呼吸分化,又以co2情势进入水体.(3)水体中co2和大气中co2经由过程集中而互相交流,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释放co2参与生态体系碳轮回,生物残体也可沉入海底或湖底而分开生态体系碳轮回.三.阐述题1.阐述丛林生态体系的碳轮回进程以及若何评价丛林生态体系在全球碳轮回中的感化?答:丛林生态体系的碳轮回进程:丛林植物经由过程光合感化从大气接收CO2,合成有机物资,一部分存贮在植物体内,个中一部分被花费者取食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植物与动物体内的碳最后经由过程微生物的分化从新释放到大气中;植物在进行光合感化接收CO2的同时,也经由过程呼吸感化向大气释放CO2.一个具体的丛林生态体系是一个碳源照样一个碳汇,主如果比较丛林生态体系的碳的总的接收速度和总释放速度,接收速度假如大于释放速度,该丛林为碳汇,假如相反,则是碳源.总接收速度与总释放速度的差为可用净光合速度与丛林泥土的呼吸速度之差,可用这一差值来评价丛林生态体系调节大气的感化.2.有人说丛林是一个“小水库”,有人说丛林是一个“抽水机”,试剖析这两种说法消失原因,并谈谈你本身的不雅点?答:两种说法都有道理:(1)丛林具有涵养水源的感化,原因在于:对泥土物理特点的改变;枯落物的吸水感化,丛林植物对水轮回的影响等.因为具有水源涵养感化,丛林可以延伸流域的出水期,在非降雨季候仍有水流出,所以丛林是小水库.(2)丛林也是抽水机丛林的消失可以增长林地的蒸发散量,增长水的消费量,使从流域流出的水量削减,是以,丛林也是抽水机.不雅察者所处地位不同,对丛林的这两方面感化的熟悉不同.3.在1998年长江.嫩江及松花江等水系产生水患之后,我国实行了“天然林破坏工程”,用你所学的生态学常识阐述其意义?答:丛林植被的水土保持感化也受到了损坏,使地表径流的泥沙含量增长,导致河床不断进步,蓄洪才能不断降低.是以丛林植被损坏是导致此次洪水产生的重要原因.原因如下:(1)林冠截留使林内的降雨强度减小;(2)逝世地被物接收大量的降水;(3)林冠层和逝世地被物对地表泥土及泥土孔隙构造有破坏感化;(4)丛林泥土腐殖质多,泥土松散,大孔隙多,有利于降水的入渗;(5)树干.枯落物.下木及活地被物的阻拦感化使地表径流削弱;.同时,天然林除了具有上述的感化之外,它还有保持物种多样性,调骨气象.供给木材及其他野临盆品等多方面的感化,实行天然林破坏工程可以使天然林的各类感化得到很好的破坏和施展(5分).纵上所述,实行“天然林破坏工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4.“地球正在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为大多半科学家所接收的共鸣,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及丛林生态体系在克制地球变暖方面的感化?答:原因在于地球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长,个中CO2浓度的增长最为明显.地球表面温度之所以可以或许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固的规模之内是因为“温室效应”的消失,因为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长使得“温室效应”得到增强,导致地球温度逐渐增长.地增长重要起源于两个门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陆地生态体系,主如果丛林生态体系的损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克制温室效应的产生.经由过程人工造林或恢复被损坏的丛林生态体系,来增长丛林的覆被率;经由过程各类方法进步丛林生态体系的临盆力;破坏现有的各类丛林生态体系,以延缓已固定碳的释放进程.5. 阐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答: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庞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构成的群落和生态体系.意义:1).各类生物构成的生物总体掌握和调节着影响地球情况的物理和化学进程,合营保持着一个合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计的地球情况.2).各类生物为人类供给了丰硕的食物.药物及各类原材料.3).各类生物构成的丰硕的天然界为人类供给了憩息的场所,丰硕了人们的精力生涯.4).很多生物可能具有我们尚未发明的某些功效或特殊的遗传信息,这些功效和遗传信息在将来将被开辟和应用.5).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无论产生什么样的灾祸,总会有一些物种保存下来,中断它们的功效,使天然界的动态均衡不致遭到损坏.6.依据丛林生态体系的构造和特点阐述退化丛林生态体系恢复的构造标志和功效标志及其恢复手腕①构造标志:垂直构造.程度构造.散布格式.生态位宽度.数目动态变化.②功效标志:生物量与临盆力.情况特点和效益.泥土动物物种多样性.演替偏向.③恢复手腕:加速丛林生态计谋工程的扶植.现有天然林的破坏.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体系的扶植.7.以一个丛林生态体系为例,剖析解释一个生态体系的本质特点(1)从规模看,任何一个丛林生态体系部散布在必定的天然区域内;(2)从生物与非生物关系看,丛林中的乔木.灌木和草被等绿色植物经由过程光合感化将co2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资,各类植食性动物依附绿色植物而生计,植食性动物又是肉食性动物的物资和能量的起源;(3)经由过程这种养分接洽,生物群落与其无机情况之间才能形成一个天然体系.在这个天然体系中,物资不断地轮回,能量不断地流淌.生态体系就是在必定的空间和时光内,在各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情况之间,经由过程物资轮回和能量流淌而互相感化的一个天然体系.8.阐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散布纪律并举例.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散布纪律有程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程度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是因为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苔原.(2)经度地带性是因为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削减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偏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丛林-草原-荒野.(3)垂直地带性是因为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9.应用辩证学不雅点阐述群落的中断性和相对自力性一方面,使群落表现为逐渐改变的中断带.(1).天然群落的边界在多半情况下是不清楚的. 固然在池边.海岸有比较明显的边界,在此植被是间断的,群落边界是彼此交织.逐渐过渡的.(2).平日每一物种都有其他物种相伴消失,彼此间散布重叠.(3).一些物种只在某一特定情况中繁华,另一些种顺应性和散布很广.(4).某一物种在某一特定群落中占优势,而另一种在别的群落中占优势.另一方面.(1).每一群落与临近的很类似,跟着距离的加大,差别也就变大.有时,上层优势植物已变为另一种,但其林冠下的植物仍是有机结合的群落.(2).群落中断体也必需有端,一端的物种组合与另一端必然有明显差别.是以,可以以必定的特点进行分类.由此可见:(1).群落的中断性并不必定要排挤不中断性或间断性.(2).群落构成随情况梯度的逐渐变化并不必定要排挤各类群落的相对自力性.(3).临近群落的类似性也不必定要排挤相隔远的群落间明显的不类似性.量变与质变的同一及其互相转化,渐变的积聚可以形成突变,这是对峙同一的表现.从这种哲学不雅点动身,个别论与机体论的对峙,也不必定要互相排挤,不可两立.10.干扰对植被稳固性的影响(1)情况变化无论是群落内部情况照样气象情况都是影响植物个别.种群生计和群落树立与中断消失的根本力气.情况变化必然引起群落构造和功效的变化,使业已树立的植被稳固性受到损坏.(2) 物种侵入新侵入的物种因为其在资本应用.滋生集中等方面奇特的心理功效会与本来物种形成新的竞争格式,并改变群落的构造,进而使群落的功效产生改变.(3)工资活动工资干扰可能改变群落的物理情况,也可能改变群落的物种构成,从而使已经树立的植被的稳固性受到威逼.工资干扰对于植被的感化和影响还与干扰的情势和强度有关.例如:放牧对于草原群落的影响与放牧强度有关.适度的工资干扰对某些植被类型的稳固有积极感化.1.生态学:研讨生物与情况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2.丛林:丛林是由其构成部分——生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与四周情况(光.水.泥土等)互相感化形成的生态体系3.丛林生态体系办事功效:丛林生态体系办事功效是指丛林生态体系与生态进程所形成及保持的人类赖以生计的天然情况前提与效用4.丛林生态学:简略地说是研讨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丛林群落与情况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5丛林生态体系学:把丛林作为丛林生物群落与情况前提互相感化的同一体来研讨,研讨丛林生态体系的构造.功效和演化,研讨体系中物资轮回与能量转化进程,体系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均衡.6情况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别或生物群体四周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计的一切事物的总和7生境(habitat)是指植物或群落发展的具体地段的情况因子的分解8情况因子:情况中所有可分化的构成要素9生态因子是指情况中对生物的发展.发育.生殖.行动和散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情况要素,10生计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计所不可缺乏的情况要素11火因子:林火行动(火强度.火焰高度.舒展速度等)特点对丛林生物所产生的各类影响12主导因子:构成生境所有的生态因子,都为植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需,但在必定前提下必然有一个或两个起主导感化,这种起重要感化的因子13限制因子: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限制其生计.发展.发育.滋生或集中的因子14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目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阑珊或不能生计15贝格曼(Bergman)纪律:生涯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材往往比生涯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别大16阿伦定律:恒温动物身材的凸起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情况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17顺应:生物有顺应情况变化的才能,也就是说当外界前提变化时生物能保持本身构造的完全性和功效的稳固性.18顺应性:是指生物顺应情况的程度.19顺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情况前提的顺应表现出彼此之间的互相接洽关系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顺应特点.20趋同顺应(生涯型)不同种类的生物因为长期生涯在雷同或类似的情况前提下,表现出类似的顺应性特点的现象21生涯型:按趋同感化的成果,对生物进行划分得到的类型22趋异顺应:亲缘关系邻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涯在不同的情况前提下表现出不同的顺应特点的现象23生态型:经天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心理特点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24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情况顺应规模的大小25光补偿点:在微弱的光照前提下植物的光合感化较弱,当光合感化合成的有机物刚好。

森林生态学试卷及答案89分

森林生态学试卷及答案89分

森林生态学试卷及答案89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物种丰富度涵义包括()。

A.生物遗传性状变化的数量B.形态特征变化的数量C.生物个体的数量D.生物物种的数量用户答案:[D] 得分:2.002.生态系统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的总和。

A.物质B.能量C.环境要素D.所有生物种用户答案:[B] 得分:0.003.蘑菇属于()。

A.自养生物B.腐生生物C.草食动物D.肉食动物用户答案:[B] 得分:2.004.地衣是()。

A.高等植物的共生体B.植物和动物的共生体C.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D.高等动物的共生体用户答案:[C] 得分:2.005.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一种()。

A.生态思想B.制度安排C.工作程序D.行动机制用户答案:[A] 得分:2.006.快速演替一般需要()。

A.几万年以上时间完成B.几千年以上时间完成C.几年内完成的演替D.几百年以上时间完成用户答案:[C] 得分:2.007.调查样方的取样误差与取样数目的()。

A.平方成正比B.平方成反比C.平方无关D.平方无规律性变化用户答案:[B] 得分:2.00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的一些地质与地理作用。

A.生物与生物B.环境因子与环境因子C.生物与非生物D.捕食与被食用户答案:[C] 得分:2.009.有这样二株植物他们开花所需要的光照时间分别为10小时和大于8小时,问哪一株是长日植物?A.都是B.都不是C.大于8小时的是D.等于10小时的是用户答案:[C] 得分:2.0010.森林生态学是()的分支学科。

A.生态学B.生物学C.植物学D.地理学用户答案:[A] 得分:2.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多元演替顶极包括哪些条件就可以看作是顶极群落了()。

A.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B.从组成到环境都迅速变化C.能自行繁殖D.结束它的演替过程用户答案:[ACD] 得分:4.002.沉积型循环的主要储库是()。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定稿)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定稿)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耐荫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更新的能力。

2、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生活型。

3、生物量:生物有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4、异株克生:指植物的根、芽、叶和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

5、建群种:指在创造群落特有环境条件以及引起群落种类组成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种。

6、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7、生态型:指同种植物的不同立体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在生理、生态和形态方面各异的类型形态。

8、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所形成的群落与环境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0、自然稀疏:指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林龄增大和林木生长而出现的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

11、竞争:指植物不同个体间为利用环境的能量和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关系。

12、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植物群落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13、物候:指植物生长期适应于一年中的寒暑节律性变化而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14、生物圈:指生物生存着的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的总称。

15、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人为排放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持续一定时间,破坏了大气中原来成分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并对人的健康、生物的生长、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发生危害的条件。

16、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和被食关系所形成的网状结构。

17、自然整枝:当林分密度较大时,随林木生长树冠下部枝条因光照不足而枯死的现象。

18、郁闭度:指树冠郁闭的程度,是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19、有效积温:植物某一发育时期或全部生长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林木生态考试题及答案

林木生态考试题及答案

林木生态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木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林木的生长发育B. 林木的遗传变异C. 林木与环境的关系D. 林木的病虫害防治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林木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A. 林木种群的动态变化B. 林木群落的结构与功能C. 林木的生理生化过程D. 林木的遗传育种答案:D3. 林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

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 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位置D.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答案:A4. 林木生态学中,生物量是指()。

A. 生物体内的水分含量B. 生物体内有机物质的总量C. 生物体内无机物质的总量D. 生物体内能量的总量答案:B5. 林木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是指()。

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B.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C.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的水汽D. 植物通过分解作用释放的养分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林木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

A. 碳储存B. 氧气供应C. 土壤侵蚀控制D. 工业原料提供答案:D7. 林木生态学中,物种多样性指数通常用来衡量()。

A. 物种的数量B. 物种的分布范围C. 物种的遗传多样性D. 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答案:D8. 林木生态学中,群落演替是指()。

A. 群落内部物种的更替过程B. 群落内部物种的增加过程C. 群落内部物种的减少过程D. 群落内部物种的稳定过程答案:A9. 林木生态学中,边缘效应是指()。

A. 群落边缘物种多样性高于内部B. 群落内部物种多样性高于边缘C. 群落边缘物种数量高于内部D. 群落内部物种数量高于边缘答案:A10. 林木生态学中,物种共存机制包括()。

A. 竞争排斥B. 捕食者-猎物关系C. 互利共生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林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野外调查B. 实验模拟C. 数学建模D. 计算机模拟答案:ABCD12. 林木生态学中,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

林木生态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林木生态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林木生态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木生态学是研究以下哪个领域的科学?A. 林木的生长过程B. 林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 林木的遗传特性D. 林木的病虫害防治答案:B2. 林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活动D. 土壤微生物答案:C3. 在林木生态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风速答案:D4. 林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什么?A. 林木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林木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C. 林木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范围D. 林木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能力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林木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A. 碳储存B. 氧气生产C. 土壤侵蚀控制D. 工业原料供应答案:D6. 林木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力主要是指什么?A. 林木的生长速度B. 林木的生物量C. 林木的光合作用能力D. 林木的呼吸作用答案:C7. 林木生态学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林木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食草动物B. 食肉动物C. 腐生菌D. 植物答案:D9. 林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指什么?A. 林木之间的相互关系B. 林木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C. 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路径D. 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路径答案:C10. 林木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稳定B. 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稳定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林木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哪些因素?A. 气候B. 土壤C. 地形D. 水文答案:ABCD12. 林木生态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研究方法?A. 野外调查B. 实验模拟C. 遥感技术D. 计算机模拟答案:ABCD13. 林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括哪些类型?A. 乔木层B. 灌木层C. 草本层D. 地被层答案:ABCD14. 林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物种引进C. 生态恢复D. 生态补偿答案:ACD15. 林木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包括哪些方面?A. 直接使用价值B. 间接使用价值C. 非使用价值D. 潜在价值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林木生态学只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不涉及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一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耐荫性生活型生态位生物量二、简述中国森林植被分区及其主要特点(20分)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山地地形因子是如何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分布的?2、旱生演替我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四、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林内光照条件的特点是:、、、。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3、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分、、三种形式。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分为、、、四种形式。

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主要有、两种。

森林生态学试题一参考答案一、耐荫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更新的能力。

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生活型生态位指物种所处地段所有环境条件(空间位置、生物与非生物关系、营养关系等)总和所构成的几维空间结构的综合体。

生物量生物有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二要求从地理范围、生境特点、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等方面论述我国八大植被区: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雨林、季雨林区、温带草原区、温带荒漠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的主要特征。

三1、主要要求以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沟谷宽度几方面论述其对林木生长和分布的影响2、要求论述地衣、苔藓、草本、木本植物群落几个阶段的特点。

四1、分布不均、强度减弱、时间缩短、光质改变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3、团块、均匀、随机4、营养、物理、化学、行为5、草牧食物链、腐屑食物链森林生态学试题二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生活型谱异株克生生产力建群种二、试述水分和温度在森林分布中的作用(20分)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何为光能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2、水生演替系列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可特点?四、试述森林各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特点(20分)五、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森林死地被物可分为和,针叶林下易形成,针阔混交林下易形成。

森林生态学习题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型:同种树种生态学特性上具有某些差异的类型。

2. 树种的耐荫性:树种忍耐庇荫的能力。

在林业上是指树种在林冠下完成天然更新的能力。

3. 物候:植物长期生活于有节律性变温的环境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育节律。

4.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两者相互获利,甚至达到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

5.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

6.进展演替:群落演替由简单向复杂,向群落所在区域结构复杂化、稳定性提高的方向发展过程。

7.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8.最小面积:能够包括群落大多数的种类并能反映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面积。

9 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一定纬度地区的山地,森林群落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更替现象。

10森林死地被物:由森林凋落物、动物排泄物及其残体,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分解了的有机残余物组成的一个层次。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森林动物有哪些有益作用?答:(1)动物对森林土壤的影响:森林中很多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一起对枯枝、落叶、落果、朽木及动植物残体进行粉碎和分解,其结果是既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动物对森林更新的影响:森林动物对植物的开花结实、物种繁衍起很大作用,虫媒植物开花的传粉过程靠动物完成的,许多林木种子靠动物传播,动物传播扩大了森林植物的分布围。

2.试用生态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动物易于灭绝,而大量的害虫、杂草却久除不去?答: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并朝一定方向进化的“策略”称为生态对策,也叫生活史对策。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生态特征。

生物执行的对策有两类,分别是r-对策者和K-对策者。

K—对策的种群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临近,但不超过它,所以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1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之间的关系。

2 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3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4 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 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于1913 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7 叶面积指数:一定土地面积上所有植物叶表面积与所占土地面积的比率8 环境因子:环境中所有可分解的组成要素9 食物链:能量或食物依存关系具有高度的次序性,每一生物获取能量均有特定的来源。

这种能量转换连续依赖的次序称为食物链或营养链。

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10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

11 生物量:任一时间某一地方某一种群、营养级或某一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总量。

12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 表示,当种群达到k 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 值为环境容纳量。

13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14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上的群落演替。

15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分题型)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分题型)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叶面积指数:一定土地面积上所有植物叶表面积与所占土地面积的比率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上的群落演替。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森林:森林是由其组成部分——生物(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与周围环境(光、水、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生态学:简单地说是研究以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化学元素的交换,其空间范围一般不大,植物在系统内就地吸收养分,又通过落叶等归还同一个地方。

13.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4.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森林生态学习题含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含答案

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能够包含群落绝大多数物种的群落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在外貌上及内部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出一致性或相似性。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所需的养分元素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流入生物部分,并在不同营养级间进行传递,然后又回到非生物部分,养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这种传递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耐性定律:由谢尔福德(Shelford)于1913年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2、演替动态上的消退性、不稳定性和偏途顶极性。
3、生态条件的旱化性
4、社会条件的优越性
并要求做相应的论述。
五、
1、遗传特性、年龄、气候、生理、CO2浓度。
2、最高温度低于林外,最低温度略高于或稍低于林外。
3、根系发达、渗透压高、失水少。
4、好
5、乔木、灌木、草本、活地被物
森林生态学试题四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
1、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同一地面上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有:
A、个体,选择优良个体
B、群体,合理密植、光照栽培、南北行造林、营造混交林、实行农林间作、改善群落的光照、水肥条件。
2、要求论述自由漂浮、沉水、浮叶根生、直立水生、湿生草本、木本植物六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自然稀疏竞争次生演替生物量
二、试述植被分布的地带规律性,各地带规律性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15分)
三、试述森林净化环境的机理(15分)
四、试述各主要演替顶极学说的基本观点(20分)
五、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林木分级法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2、从生物学角度考虑,确定抚育间伐起始期的方法有哪些?
1、森林死地被物可分为和,针叶林下易形成,针阔混交林下易形成。
2、植物的生活型按瑙基耶尔方法可分为、、、、五大类群。
3、森林群落的发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4、太阳辐射透过林冠层后,大部分被吸收。
5、在经常缺水的林区林木生长南坡比北坡。
森林生态学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
生活型谱指反映某一地区植物各类生活型数量对比关系的图表称为生活型谱。
二、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一、名次解释1.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2.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3.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4.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5.生态需水: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

主要用来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4分)。

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1.5分);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1.5分)。

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答: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7.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答: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

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4分)。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数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害虫往往是r对策种,它们的扩散能力强,容易造成极大的危害,控制该类害虫的有效手段是喷洒农药,或选择更为极端的r对策种实行生物防治;而K对策种增长率低,个体大,数量增加缓慢,造成损失一般较小,对于此类害虫可使用改变害虫稳定环境的方法(3分)。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化学元素的交换,其空间范围一般不大,植物在系统内就地吸收养分,又通过落叶等归还同一个地方。

13.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4.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15.生物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生物体的生物量的金字塔图形叫生物量金字塔。

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考试重点

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考试重点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化学元素的交换,其空间范围一般不大,植物在系统内就地吸收养分,又通过落叶等归还同一个地方。

13.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4.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15.生物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生物体的生物量的金字塔图形叫生物量金字塔。

林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产者?A. 松树B. 蘑菇C. 草本植物D. 蕨类植物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森林的生态功能?A. 净化空气B. 保持水土C. 调节气候D. 制造塑料答案:D3.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4. 以下哪种树木不属于针叶林?A. 松树B. 柏树C. 桦树D. 杨树答案:D5. 森林覆盖率是指什么?A. 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B. 森林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C. 森林面积占城市面积的百分比D. 森林面积占农村面积的百分比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优化资源配置C. 无节制开发D. 保持生态平衡答案:C7.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建立防火隔离带B. 定期进行森林巡护C. 随意丢弃烟头D.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答案:C8.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使用天敌防治B. 使用化学农药C. 利用微生物防治D. 利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答案:B9. 以下哪种植物不是热带雨林的典型植物?A. 榕树B. 棕榈C. 松树D. 龙血树答案:C10. 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是?A. 确定森林面积B. 评估森林资源价值C. 制定森林经营计划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光合2. 森林的_________功能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稳定非常重要。

答案:生态3.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有助于_________和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保持水土4.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应优先考虑_________防治方法。

答案:生物5.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_________、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持生态平衡。

答案:保护生物多样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化学元素的交换,其空间范围一般不大,植物在系统内就地吸收养分,又通过落叶等归还同一个地方。

13.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4.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15.生物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生物体的生物量的金字塔图形叫生物量金字塔。

16.动态生命表:是跟踪同一时间出生的一个种群的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而获得的数据编制的表。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叫顶级群落。

17. 森林群落交错区:当两个不同森林群落相邻存在时,群落之间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相邻生物群落的生态张力地区,通称为森林群落交错地区。

18. 生物量:在单位面积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

19.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20.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21.边缘效应:两个群落的过渡带,在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叫做边缘效应。

22. 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23. 种群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记作r m。

24.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25. 生态幅:物种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范围。

26. 生态需水:为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体外环境而消耗的水。

主要用来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

27. 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扩张其实际生态位的现象。

28. 建群种:优势层中的优势种。

29.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

30.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答: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时,有时可以通过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3分)。

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增加CO2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的不足(2分);不可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完全由另一因子来替代(3分)。

如光合作用中,CO2浓度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替代光照的作用(2分)。

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答: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额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分)。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直接经济价值(1分);间接经济价值(环境调节、生态服务及教育及科学研究);备择价值;存在价值等。

3.森林群落的退化过程与森林群落的恢复过程有何不同?答:森林群落的退化过程其实是森林群落的逆行演替过程,该过程有如下特征:群落结构简单化;群落生产力逐渐降低;群落环境湿生化或旱化;对土地的利用不充分,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减弱;物种多样性降低(5分)。

森林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是森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该过程有如下特征: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面积增加;结构复杂化;生产力提高;演替缓慢;物种多样性增加;对环境修饰作用加强;群落中生化,植物间生存竞争激烈。

4.森林生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如何?答: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包括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无机环境四部分(4分)。

森林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及贮存能量;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传递;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并将其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再次利用(1.5分);无机环境提供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物质(1.5分)。

5.写出生物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及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分别介绍其生物学意义?答:指数增长模型为dN/dt =rN 或N t =N 0e rt ,其中,r 为瞬时增长率;N t 为t 时刻的种群数量;N 0为初始时刻的种群数量;e 为自然对数的底(2.718)。

指数增长模型描述的是种群在没有环境资源限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过程(5分)。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为dN/dt=rN(K N -K ),其中,K 为环境容纳量,其他各项含义同上式。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描述的是种群在一定环境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过程(5分)。

6.简述旱生植物有哪些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及生理特征?答: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叶子变小或变厚;叶细胞小,细胞壁增厚;气孔变小,排列更紧密,深陷;叶面被毛;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变小.生理特征包括:含糖量高,淀粉与糖的比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大,渗透势低;原生质透性高;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速率高;对萎蔫的抵抗力强;开花结实早;寿命长等7.简述种群生态对策理论在森林经营中的指导作用?答:生态对策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策略上产生的不同选择,它是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总的适应策略。

对不同森林植物及动物种群的生态对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森林生产中采取合理及有效的经营措施(4分)。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数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害虫往往是r 对策种,它们的扩散能力强,容易造成极大的危害,控制该类害虫的有效手段是喷洒农药,或选择更为极端的r 对策种实行生物防治;而K 对策种增长率低,个体大,数量增加缓慢,造成损失一般较小,对于此类害虫可使用改变害虫稳定环境的方法(3分)。

对于林木来说,r 对策种生长迅速,但生长速度下降快,宜用来培育短轮伐期的小径材,同时宜实行皆伐和全光更新;K 对策种幼年阶段生长缓慢,但生长期长,个体大,适于相对稳定的条件,因此应采用长轮伐期,培育大径材,同时宜采用择伐和林下更新(3分)。

8.何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简述其产生的原因?答:随着地球表面环境条件的差异,植被类型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性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4分)。

森林植被在纬度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主要是由于纬度方向上温度有规律的变化的结果(2分);经度方向上主要是由于由临海到内陆水分条件有规律变化的结果(2分);垂直方向上,温度或降水都呈有规律的变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垂直方向上的植被有规律的分布(2分)。

9.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稳定平衡的机制?答: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总是趋向于内部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使系统内部各成分间处于相互协调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是通过负反馈机制来维持自身稳定平衡的(4分),所谓负反馈是指某一过程的结果反过来抑制这一过程的进行的现象(3分)。

如,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草食动物的数量是相对平衡的,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草食动物数量增加后,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草原生产力的下降,而这又反过来会导致草食动物数量的下降,草食动物数量下降则会促进草原生产力的恢复。

最后,经过若干次调整,动物数量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重新达回到一种稳定平衡状态。

10.简述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并说明其生态意义?答:森林的垂直结构是指森林群落地上与地下的分层结构,地上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地下指不同植物根系的垂直分布。

意义: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减缓了竞争。

11.简述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效能?答:未经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能够有效地积累和保存;贫养土地上森林对养分的保持能力可以补充养分不足的问题。

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效能,为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12.说明林分密度调节机制及其意义?①减少每株林木获得水分和养分能力,用每株林木的缓慢生长,保持现有种群数量不变。

②不断减少林木株数,保持林分稳定性,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良个体上。

13.举例说明森林演替①森林演替是指在一个地段上,一种森林被另一种森林所替代的过程。

②举例要包含3个以上演替过程。

14.森林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其特征。

①群丛间彼此互相排斥,重叠部分窄。

②群丛间彼此互相排斥,重叠部分宽。

③在一个层内互相排斥,但是不同层之间缺乏关联。

④在一个层内互相排斥,但层内重叠部分宽。

⑤乔木层树种分布重叠部分宽,而低矮的植被层表现出明显的成群现象。

⑥各层均不见任何成群现象或互相排斥的情况。

⑦种沿环境梯度变化表现出上述6种格局的各种配合。

15.何谓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①恒定性②持续性③惯性④伸缩性⑤振幅⑥循环稳定性⑦轨道稳定性16.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①森林凋落物分解太慢,归还森林的大部分养分长时期不能参与流通,养分循环和森林生产力就会下降。

未分解的凋落物长期积累在森林地被物里,对土壤有不良影响。

过厚的死地被物可能太湿,酸度大,生长季节里地温也低,这样根系的发育不良,林木得不到更多的养分,生长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