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值与特征值的关系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条公式计算:R a=Q uk/K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条公式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l i——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A p——桩端面积;q si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第条公式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取值,用户需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2008表取值;u——桩身周长。
3. 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按JGJ 94-2008规范第条公式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l 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u——桩身周长;A j——空心桩端净面积面积;A p1——空心桩敞口面积;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R a=Q uk/K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l i——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A p——桩端面积;q si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第5.3.6条公式5.3.6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6-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2008表5.3.6-2取值;u——桩身周长。
3. 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按JGJ 94-2008规范第5.3.8条公式5.3.8-1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l 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u——桩身周长;A j——空心桩端净面积面积;A p1——空心桩敞口面积;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与设计值区别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抗力分项系数(一般1.65左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1 、94桩基规范中单桩承载力有两个: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载荷试验(破坏试验)或按94规范估算(端阻、侧阻均取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该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65、1.7,不同桩形系数稍有差别)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时荷载取设计值(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设计值一般为荷载标准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1.25倍,这样荷载放大1.25倍,承载力极限值缩小1.65倍,实际上桩安全度还是2(1.25x1.65=2.06)。
94规范时荷载都取设计值,为了荷载与设计值对应,引入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在确保桩基安全度不低于2的前提下,规定桩抗力分项系数取1.65左右。
所以,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是在当时特定情况下(所有规范荷载均取设计值),人为设定的指标,并没有实际意义。
2、02规范中地基、桩基承载力均为特征值,该值为承载力极限值的1/2(安全度为2),对应荷载标准值。
同一桩基设计,分别执行两本规范,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R a=Q uk/K式中: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aQ——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skQ——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u——桩身周长;l——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iA——桩端面积;pq——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sik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pk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格
实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600
kN
5
Qsk=up∑qskli=
805.82 722.7 594.3 571.5 973 680 849 821 718 625 583 9271 1288 1160 1137 1539 1246 1414 1386 1284 1191 1148 1490
极差(不应超过30%)
5% 1% 11% 13% 18% 4% 8% 6% 2% 9% 12% 14%
有效桩长
0
0
0
12 11.5 6.4 9.1 14.9 8.8 13.6 15.4 8.5 9.1 9.6 14.4 0
00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平均值= 1305 kN,
实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 1200 kN
565.5 kN
桩身周长up(mm)=πd=
强风化岩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式 (8.
942.5 mm
8000
桩侧摩阻
岩土厚度l i(m)
力极限标
准值 ZK1 ZK2 ZK3 ZK4 ZK5 ZK6 ZK7 ZK8 ZK9 ZK10 ZK11 ZK12 ZK13 ZK14 ZK15 ZK16 ZK17 ZK18
预应力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工程名称: 1. 计 2. 输
桩类别: 计算公式: Qpk(kN) = qpkAp =
层序 岩土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第8.5节
预应力管桩
桩身直径d(mm) :
300
桩端承载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 Quk=Qpk+Qsk=qpkAp+up ∑ qskli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
在建筑工程中,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工程应用。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的定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指的是桩的竖向承载能力的特征值,是指在一定的可靠度水平下,桩的竖向承载能力的最小值。
通常以单位载荷下桩的竖向沉降或位移来表示。
在工程设计中,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桩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计算方法在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时,通常可以采用静力荷载试验、动力触发试验、静力触发试验等方法,通过测试得到桩的受力性能参数,再通过相应的计算方法得到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桩的类型、地质条件、荷载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三、影响因素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桩的类型、土壤的性质、荷载的大小、桩的长度和直径等方面。
不同的因素对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得到合理、准确的承载力特征值。
四、工程应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基础设计、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领域,都需要准确地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是桩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测试和分析方法,准确地确定承载力特征值,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计算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需求。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200kn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3SG409中管桩标准值、设计值与特征值计
二、PHC —A500(100)的管桩:
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计算:
Rp=AfcΨc=125660 mm2×35.9MPa×0.7=3158KN;
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为3150 KN,基本相符。
2、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
Ra= Rp/1.35=3158 KN/1.35=2339KN。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日出东方,淇川腾,当今网易精英★★★淇川瑞龙 帐号: baochangquag
等级: 下士
积分: 14006-06-30 16:02:36.0 第7楼计算公式没有问题,也有很多人下载了,我来给你捧个场吧!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涛涛。江水涛涛 帐号: ddgz377
Ra= Rp/1.35;
Qpk=2 Ra=2 Rp/1.35约等于1.48 Rp。
该帖子最后于2006-05-28 12:52:28.0被baochangquag修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日出东方,淇川腾,当今网易精英★★★ [活动]支持网站推广07年NEW!!!淇川瑞龙 帐号: baochangquag
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计算:
Rp=AfcΨc=125660 mm2×27.5 MPa×0.7=2419KN;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为2400 KN,基本相符。
2、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
Ra= Rp/1.35=2419 KN/1.35=1792 KN。
等级: 下士
积分: 1422
经验: 1212
留言 [引用] 2006-05-25 19:37:15.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格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格式
青岛某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桩选用山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L06G407中的PC-A400(80),十字型钢桩尖。
地勘报告提供的场地土层情况及桩基
该建筑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长为8.5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550,桩顶标高-1.250(绝对标高3.300)。
设计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ZH-1(直径400)为410kN。
ZH-1的截面特性如下:
ZH-1:直径d=400,周长L=1256.64mm,桩端面积Ap=125663.70mm2;
覆盖1、2、3、4号孔位。
各勘探孔处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如下:
Q uk=L∑q sik l i+q pk A p
单桩竖向承载特征值Ra= Q uk /2
1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2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3号孔
此处以4层为桩端持力层,计算过程见表格:
4号孔。
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值与特征值的关系
与特征值的关系(一)、计算公式: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与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确定: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中的说明第6.2.5条的计算式可以计算出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Rp=AfcΨc。
式中Rp—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A—管桩桩身横截面积mm2;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Ψc—工作条件系数,取Ψc=0.70 。
2、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确定: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中的说明第6.2.6条的计算式可以计算出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Ra= Rp/1.35。
3、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确定:第一种确定方法:根据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中单桩竖向桩身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2 Ra。
第二种确定方法:根据以下公式计算Qpk=(0.8fck-0.6σpc)A。
式中Qpk—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A—管桩桩身横截面积mm2;fck—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pc—桩身截面混凝土有效预加应力。
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相当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压桩控制力。
4、综合以上计算公式,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 与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关系如下:Ra= Rp/1.35;Qpk=2 Ra=2 Rp/1.35约等于1.48 Rp。
(二)、举例说明:一、例如,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标准,现对PC —A500(100)的管桩分别计算管桩桩身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值与特征值如下,以验证以上公式的正确性: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计算:Rp=AfcΨc=125660 mm2×27.5 MPa×0.7=2419KN;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为2400 KN,基本相符。
高强预应力管桩(PHC桩)基础设计探讨
高强预应力管桩(PHC桩)基础设计探讨【摘要】:桩基础设计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复杂的工作,结构设计人员必须慎重考虑每一环节,文章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结构设计者在进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和参与试桩会议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广东省鹤山市应用预应力高强管桩的时间已经十多年了,由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具有桩身混凝土强度高、噪声小,耐冲击性能好、穿透力强、地区适应性强、质量稳定可靠、耐久性好、施工工期短、单桩承载力高、监测方便、造价较低、施工现场简洁、无污染、无噪声、能保障文明施工、对环境影响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桩基础。
管桩基础宜用于桩端持力层为较厚的强风化或全风化岩层、坚硬粘性土层、密实碎石(砂、粉)土层的场地,主要是这些土层适应管桩能进入一定的深度并设计成摩擦端承桩以充分发挥其强度高的特点。
鹤山工程地质构造复杂,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土质覆盖层厚,含水量大,力学性能差,在地面以下30-40m才见中密至密实的砂层,此处砂层虽厚薄不均,但力学性能相对稳定,承载力较高,只要厚度合适,选作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比较可靠,且能获得较高的桩侧摩擦阻力和桩端承载力,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就设计预应力管桩基础提出一些看法。
一.管桩在鹤山市的应用鹤山市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区,常用预应力高强管桩的桩型有a,ab型,桩外径d=500、d=400、d=300,管桩桩尖形式多数采用十字型,主要是十字型桩尖加工容易,价钱便宜,具有破岩能力强等优点.目前的(phc)管桩工程一般采用长桩,入土深度35米以上,桩端持力层主要为中密至密实的砂层,少部分桩端因砂层很薄进到强风化岩,是以桩侧摩擦阻力为主的端承摩擦桩。
二.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取值问题地质勘察是设计的前提,勘察作业时,标准贯入试验次数少,管桩工程要求地质勘察报告中多提供有用的n值,主要是遇到砂夹层、砂层、残积层及强风化岩层时多做一些标贯试验,残积层最好每2m、强风化岩层最好每1m测一次n值,有利于配桩和打桩收锤。
特征值 标准值 极限值
特征值标准值极限值设计值根据最新的桩基规范JGJ94-xx:极限值一般是由桩的静载实验得出的,是桩最大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根据一定数量的静载实验的统计结果计算。
规范称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特征值是上述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规范中一般为2。
桩数量的确定是直接以特征值为依据计算的。
设计值是上海市地基基础规范中特有的。
在上海规范中,不使用特征值,而用设计值代替,设计值也是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得来的,不过安全系数取值与国家规范不一样。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xx 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sk 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 桩身周长;li 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Ap 桩端面积;qsik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xx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sik=0;qpk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xx规范表5、3、5-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2、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按JGJ94-xx规范第5、3、6条公式5、3、6计算:式中:Qsk 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sik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xx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sik=0;qpk 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xx规范中表5、3、6-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ψs i,ψp 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xx表5、3、6-2取值;u 桩身周长。
特征值 标准值 极限值
极限值特征值设计值根据最新的桩基规范JGJ94-2008:极限值一般是由桩的静载实验得出的,是桩最大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根据一定数量的静载实验的统计结果计算。
规范称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特征值是上述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规范中一般为2。
桩数量的确定是直接以特征值为依据计算的。
设计值是上海市地基基础规范中特有的。
在上海规范中,不使用特征值,而用设计值代替,设计值也是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得来的,不过安全系数取值与国家规范不一样。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Ra=Q uk/K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l i——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A p——桩端面积;q si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第5.3.6条公式5.3.6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6-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2008表5.3.6-2取值;u——桩身周长。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第5.2.2条公式5.2.2计算:R a=Q uk/K式中: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1. 一般桩的经验参数法此方法适用于除预制混凝土管桩以外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中第5.3.5条公式5.3.5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l i——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A p——桩端面积;q si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参考JGJ94-2008规范表5.3.5- 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800m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此方法适用于大直径(d≥800mm)非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单桩。
按JGJ94-2008规范第5.3.6条公式5.3.6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扩底桩变截面以上2d范围不计侧阻力;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桩径为800mm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6- 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pk=0;ψsi,ψp——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按JGJ94-2008表5.3.6-2取值;u——桩身周长。
3. 钢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按JGJ 94-2008规范第5.3.8条公式5.3.8-1计算:式中:Q 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1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端承桩取q sik=0;q 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可按JGJ94-2008规范中表5.3.5-2取值;用户需在地质资料土层参数中设置此值;对于摩擦桩取q pk=0;l 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u——桩身周长;A j——空心桩端净面积面积;A p1——空心桩敞口面积;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
管桩规格型号
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
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PC桩和PTC 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
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按外径分为300毫米、35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55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和1000毫米等,实际生产的管径以300毫米、4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为主管桩按外径分为300毫米、35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55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和1000毫米等规格,实际生产的管径以300毫米、4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为主。
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和先张法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PC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标准体系——GB13476-9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JC888-200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19496-2004《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JC/T947-200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JC/T950-2005《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硅砂粉》、JC/T948-2005《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540-2006《混凝土制品用低碳冷拔钢丝。
材料标准钢材材料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pc 钢棒)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执行标准为GB/T 5223.3-2005,产品代号为SBPDL1275/1420,主要规格有Ф7.1mm,ф9.0mm,ф10.7mm,ф12.6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值与特
征值的关系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值
与特征值的关系
(一)、计算公式:
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与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
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确定:
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中的说明第6.2.5条的计算式可以计算出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Rp=AfcΨc。
式中Rp—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A—管桩桩身横截面积mm2;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Ψc—工作条件系数,取Ψc=0.70 。
2、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确定:
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中的说明第6.2.6条的计算式可以计算出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Ra= Rp/1.35。
3、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确定:
第一种确定方法:根据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中单桩竖向桩身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2 Ra。
第二种确定方法:根据以下公式计算Qpk=(0.8fck-0.6σpc)A。
式中Qpk—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A—管桩桩身横截面积mm2;
fck—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pc—桩身截面混凝土有效预加应力。
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相当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压桩控制力。
4、综合以上计算公式,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与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关系如下:
Ra= Rp/1.35;
Qpk=2 Ra=2 Rp/1.35约等于1.48 Rp。
(二)、举例说明:
一、例如,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标准,现对PC —A500(100)的管桩分别计算管桩桩身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值与特征值如下,以验证以上公式的正确性:
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计算:
Rp=AfcΨc=125660 mm2×27.5 MPa×0.7=2419KN;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为2400 KN,基本相符。
2、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
Ra= Rp/1.35=2419 KN/1.35=1792 KN。
3、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计算:
(1)先由第一种方法来计算:Qpk=2 Ra=2×1792 KN=3584 KN。
(2)再由第二种方法来验证:
Qpk=(0.8fck-0.6σpc)A=(0.8×38.5-0.6×3.9)×125660 mm2
第2/4页
=3576 KN。
(3)由此可见,以上二种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公式的正确性,下面分别对PTC与PHC的管桩再进行计算(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中所列的管桩型号):
二、PTC —A400(60)的管桩:
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计算:
Rp=AfcΨc=64087 mm2×27.5 MPa×0.7=1234KN;
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为1230 KN,基本相符。
2、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
Ra= Rp/1.35=1234 KN/1.35=914KN。
3、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计算:
(1)先由第一种方法来计算:Qpk=2 Ra=2×914KN=1828 KN。
(2)再由第二种方法来验证:
Qpk=(0.8fck-0.6σpc)A=(0.8×38.5-0.6×3.2)×64087mm2 =1851 KN。
(3)由此可见,以上二种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三、PHC —A500(100)的管桩:
1、管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的计算:
Rp=AfcΨc=125660 mm2×35.9MPa×0.7=3158KN;
第3/4页
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为3150 KN,基本相符。
2、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
Ra= Rp/1.35=3158 KN/1.35=2339KN。
3、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计算:
(1)先由第一种方法来计算:Qpk=2 Ra=2×2339 KN=4678 KN。
(2)再由第二种方法来验证:
Qpk=(0.8fck-0.6σpc)A=(0.8×50.2-0.6×3.9)×125660 mm2 =4752KN。
(3)由此可见,以上二种管桩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的计算结果基本接近。
通过以上分别对PTC、PC、PHC管桩的桩身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与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的计算,已基本可验证以上公式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