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技术PPT课件
2024版病理学ppt课件
![2024版病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3bb4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1.png)
病理学ppt课件目录CONTENCT •病理学概述•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01病理学概述病理学的定义与任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尸检、活检、细胞学检查等,对疾病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01020304形态学观察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实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PCR 、基因测序等技术,研究疾病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和调控。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技术,研究疾病过程中的免疫机制。
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通过建立动物疾病模型,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与基础医学的关系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与预防医学的关系与法医学的关系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基础医学学科提供疾病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通过病理诊断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医学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指导。
病理学在法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尸检和活检等技术手段,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02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细胞体积增大,常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如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细胞肥大和高血压时心肌细胞肥大。
肥大细胞数量增多,通过细胞分裂实现,如再生和肿瘤性增生。
增生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如老年性脑萎缩和废用性肌肉萎缩。
萎缩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如上皮化生和间叶组织化生。
化生细胞适应的表现形式01 02 03 04 05缺氧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供应,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ATP 生成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损伤。
物理因子包括机械力、高温、低温、电流、激光等,可直接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细胞代谢。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临床病理与分子病理学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临床病理与分子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1741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a.png)
04
分子病理诊断技术
基因诊断技术
1 2
基因测序技术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基因组进行全面、精准 的分析,揭示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
单基因遗传病诊断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单基因遗传病进行精准诊 断,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3
肿瘤基因诊断
通过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表达异常等,为 肿瘤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 要信息。
02
分子病理学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同的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是构成 生命的基础物质。
分子生物学
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 构和功能,以及这些大分子在生物体 内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的学科。
分子病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分子病理学的定义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
介绍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如PCR、基因测序等, 及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
探讨免疫治疗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
疫苗研发与应用
介绍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及在感染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临床病理与分子病理学的发展趋势
01 02
精准医学与个体化治疗
免疫组库技术
免疫组库技术可用于研究肿瘤免 疫微环境、免疫治疗靶点等,为 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法。
临床病理与分子病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数据整合与分析
随着组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如何有效整合和分析这些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临床病理与分子病理学面临的挑战 之一。需要发展新的数据整合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解读的能力。
01
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机制的学科
常规病理检查重点PPT课件
![常规病理检查重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a613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b.png)
Ⅲ类:蛋白变性类:甲醇,乙醇,醋酸等 Ⅳ类:其他:氯化汞,苦味酸等 。
2、按照成分分类:
单一固定液:如甲醛,酒精,醋酸,锇酸,丙酮等 混合固定液:中性甲醛,AF液等
组织固定
常用的固定方法
蒸汽固定法:甲醛或锇酸可产生蒸汽。用于保存可溶性 成分;小而薄的组织,冷冻干燥组织
脱水剂的种类和效果
--非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乙醇和丙酮等,其组
织在脱水后必须再经二甲苯透明才能浸蜡。 --脱水兼石蜡溶剂的脱水剂:如正丁醇等组织在脱 水后即可直接浸蜡,不经过中间溶剂如二甲苯之类 的试剂。
组织处理
2、透明: 用化学试剂,通常为二甲苯将组织内的脱水剂置换出
来的过程称透明。 透明发挥了一个桥梁作用,透明剂可以与包埋剂和脱
片 3-氨丙基三已氧基硅烷(APES) 带电荷玻片或阳玻片
冰冻切片
常用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组织不经脱水,透明等步骤,对蛋白,脂肪,各种
酶保存好,合适做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尤 其对不合适石蜡组织的抗体 组织会膨胀,细胞变大,出现与常规切片的一些差 异
常规HE染色
染色的意义和目的: 用染液对组织切片进行处理,使组织中的不
B5固定液
配制:储备液:氯化汞12g+醋酸钠2.5g+蒸馏水 200ml。使用前加2ml甲醛到20ml储备液中 常用于骨髓,淋巴结,脾和其他造血组织的固定。
组织固定注意事项
组织离体后尽早放入固定液中 固定液体的体积应大于标本的4~5倍,甚至20倍 固定的容器口要方便组织固定后取出 组织固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72小时,固定
Zenker氏液固定后,细胞核和细胞浆染色较为 清晰,特别显示骨骼肌的横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3006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b.png)
目 录
• 病理学概述 •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常见疾病类型及其特点 •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 治疗策略与原则探讨 • 预后评估及生活质量提升建议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病理学定义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疾病 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 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 科学。
复发和转移情况
观察患者疾病复发和转移 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生活质量改善途径探讨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支持。
运动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帮助 患者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病理学作为医学科学的基础学 科,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手段。
02
病理生理学基础
细胞损伤与适应机制
01
02
03
细胞损伤原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因 素等外部损伤,以及代谢 障碍、缺氧、中毒等内部 损伤。
细胞适应机制
细胞通过肥大、增生、萎 缩、化生等方式适应环境 变化。
细胞损伤表现
细胞损伤后表现为细胞膜 通透性增加、细胞器功能 障碍、代谢异常等。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 见。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 毒症状。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 统。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出现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 ,如避免不洁性行为、不共用注射器等。
临床病理学技术培训PPT组织切片与疾病诊断
![临床病理学技术培训PPT组织切片与疾病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fb806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d.png)
对使用的化学品要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其性质、毒性、安全防护措施等。使用化学品时要 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 学品要特别小心,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存储和使用。
废弃物处理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分类收集和处理。对于有害废弃物,如废液、废固等,要按照 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不能随意排放或丢弃。对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如玻璃器 皿、金属器械等,要进行清洗和分类回收。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学员对培训 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和建议。
考试测评法
设置与培训内容相关的考试题目 ,检验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应用能力。
实际操作评估法
观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评估其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
学员反馈收集及整理分析
设立反馈渠道
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设立专门的反馈渠道,方 便学员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组织切片制备流程
取材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 取材方法和器械,取得具有代表性 的组织块。
固定
将组织块放入固定液中,使组织细 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保持细胞 形态和结构。
脱水
用不同浓度的酒精逐渐脱去组织块 中的水分,以便于后续的包埋和切 片。
包埋
将脱水后的组织块放入石蜡或树脂等 包埋剂中,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蜡 块或树脂块。
脱水
用梯度酒精逐渐脱去组织 块中的水分,以便于后续 的透明和浸蜡。
操作规范及标准流程介绍
透明
用透明剂替换出组织块中 的酒精,使组织块变得透 明。
浸蜡
将透明的组织块放入熔化 的石蜡中,使石蜡逐渐渗 入组织块内部。
包埋
常规病理技术PPT课件
![常规病理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a8aa6e767f5acfa1c7cdda.png)
病理科在医院中的作用和地位
病理科的诊断水平对评价一个医院处理疑
难病症的能力具有代表性和决定性。
病理技术
常规病理技术;
特殊染色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超微病理技术; 流式细胞技术; 原位杂交、PCR等其它分子生物学技术。
常规病理技术
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取材,制作石蜡包埋HE 染色切片,并对切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对 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叫常规病理技术。 是病理技术的基础、核心,具有重要的临床
还有极少数病例(约2%),即使使用乐所 有手段或请资深专家会诊,也不能作出诊断。
病理报告的内容
部位:不能明确者打括号,如“右侧”乳腺。
病理诊断:恶性肿瘤病变应包括大体类型、组 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上下切缘、淋 巴结转移情况等。 伴发病变; 瘤旁正常组织情况。
病理报告几个术语的把握
仅从病理资料(肉眼和镜下)能明确诊断者(100%把握), 直接报告疾病的中文全称。 从病理资料基本能诊断(80%把握),但需结合临床资料才 能达到100%把握时,报告:符合… … 病理资料与临床结合,仍只能有倾向性意见(60%以上把 握),考虑为… … 所有努力只能有个提示意见(40%把握),疑为… …
含骨组织的标本,应脱钙后再取材。 取材的各个环节都应避免将标本号码搞错, 张冠李戴。
标本取材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二)
必须取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有包膜者一定 要取包膜; 病变中每种不同的颜色都要取; 毫米级的组织全部取材; 厘米级的多一厘米多取一块; 肿瘤标本墨汁标切缘。
病理资料原则上不反对(20%以上把握),临床认为有可能, 不除外… …
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足以作出诊断的病例,则描述或说明, 不可做推测性报告。
病理学检验技术概述 PPT
![病理学检验技术概述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b12445284ac850ac02425f.png)
床病理检验中最基础、使
用最多的技术方法。包括
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
染色技术等。
➢ 特殊技术:包括特殊染色 、酶组织化学、免疫组化 、细胞培养;电镜等。
➢ 新技术:包括分子病理、 图像分析、流式细胞术等
。
第二节 病理检验技术常规工作
一、收发工作
一、收发工 ➢作申请单和标本的收验
1.收验:
• 仔细审阅病理申请单上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一、收发工 作 (6) 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 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9)对于不合格的病理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不予 存放并向送检者说明拒收原因,必要时可直接与临床主管 医师联系。
一、收发工 ➢ 申作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
常用的分类编号方法一般如下:
• 活体组织检查标本:以“外”或“S”为字首编 号
;
• 体液检查标本:以“液”或“F”为字首编号; • 实验动物标本:以“动”或“E”为字首编号; • 尸体剖检标本:以“尸”或“A”为字首编号。 • 比如S20140016,表示活体组织检查标本,2014年
第16例。
一、收发工 ➢作标本的预处理和固定
一、收发工
作
➢ 登记和发送病理诊断报告书
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 患者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
时间,一般为5个工作日以
内。
细胞学检查报告在1或2个 工作日发出。
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报告30 分钟发出。
二、协助病理取材和尸体剖检
工作
➢ 做好所需要的器械、固定
液及必需用品的准备工作
。
➢ 操作过程中,协助病理医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f662de87101f69e3195e0.png)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淋巴结
淋巴瘤
谢谢
问答题
试述骨的主要组织学结构及其制成组织切 片流程。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括哪些? 肌组织包括哪些?有什么不同? 试述血栓形成过程。 炎症的表现有哪些?
血栓
平滑肌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化脓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
慢性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
六、肿瘤
定义:细胞异常增殖,常形成肿块 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 有些肿瘤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
肿瘤形态
数目:一般单发,染色体改变(息肉病) 大小:体积差别很大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卵巢囊腺瘤 体积与很大因素有关,如肿瘤的性质、生长时间和发生部位
潜在的危害性:
重要器官严重的变性和坏死,eg:病毒性心肌炎 大量炎性渗出物,eg:细菌性脑膜炎 增生性反应,eg:结核性心包炎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诱发肿瘤,eg:溃结、慢性胃溃疡
炎症分类
依据持续的时间分类 急性炎症: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
浆液性炎:感冒、TB性胸膜炎、风湿性滑膜炎、皮肤 烧伤水疱、关节扭伤水肿等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化脓性胆囊炎、阑尾炎,疖、痈 出血性炎
浅谈病理
主要内容
病理学概述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损伤的修复 血栓形成与栓塞 炎症 肿瘤
一、病理学概述
内容 研究方法 常用技术
内容
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结局和
转归 总论: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各论: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
临床表现﹢镜下特点﹢IHC ﹢分子病理 病理诊断
研究方法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学检验 ppt课件
![病理学检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6431010066f5335a8121ee.png)
12级检验(1)班01号
学号:2012130801001
姓名:蔡枝奇
第六章 组织制片技术
第一节 组织块的处理 一、取材 二、固定和固定液 三、洗涤、脱水、透明 四、浸蜡、包埋
第二节 切片机具与切片 一、切片机 二、切片刀 三、磨刀与被刀 四、切片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组织切片的种类 2.熟悉组织切片制作的基本程序 3.掌握常用固定液的配置和应用 4.熟练进行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1.透明目的
2.常用的透明剂 可使用的较多,有苯、甲苯、二甲苯(最常用)、三氯甲烷、汽油、
香柏油(透明时间长达24h,所以不常用)等,多数透明剂对人体有 害,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3.常用透明方法 将脱水后的组织块先用乙醇-二甲苯混合液处理或直接浸入透明剂中,
置换透明剂2~3次既能达到透明目的。
(2)火棉胶包埋法 常用于大块组织的制片(如整个眼球或神经组织等),用火棉胶包埋
可避免纤维组织和肌肉组织的过度硬化,减少纤维组织的收缩和扭转, 有利于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 (3)碳蜡包埋法 (4)明胶包埋法
包埋的注意事项
(1)确定包埋面 (2)同一蜡块内包埋多个组织块时组织块的性质应相同(如同属软
扭转式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适用于病理组织石蜡切片的刀片实验室照的图石蜡切片机切的切片冰冻包埋机总结组织制片的过程收集标本活检尸检动物实验取材固定切块1103自来水冲洗12h组织脱水75乙醇85乙醇95乙醇i95乙醇ii100乙醇i100乙醇ii低溶度乙醇24h高溶度乙醇1h组织透明二甲苯30s组织416h组织24h切片染色常规染色he第七八九章总结苏丹iii染液套装苏木素伊红染色又称he染色第一节常规染色he染色第二节特殊染色通常指除he染色外的其他染色方法第三节染色前后的处理第一节规染色回肠he染色图片人脾脏he染色图片备注
病理学技术的应用PPT课件
![病理学技术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81c1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4.png)
病理学的形态观察方法和新技术
• 大体观察 • 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 •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 • 免疫组织化学 • 超微结构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流式细胞术 • 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病理学的应用范围
• 病因学研究 • 发病学的研究 • 基本病理变化—揭示疾病的本质、进行
PBS洗3次 X 3分钟
DAB显色
自来水洗
脱水
苏木素染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果分析和判断
阴性
CK—胞浆阳性
细胞核阳性---PCNA
胞膜阳性
注意事项
• (1)判断原则 • (2)对照设计 • (3)非特异染色 • (4)失败的原因及其处置方法
(1)判断原则
• 必须设立染色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 •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胞膜、核、浆 • 尽量避开出血、坏死及切片刀痕和界面边
病理学常用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吕自力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ABC • 尸体剖检 autopsy,gold standard • 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frozen sections. • 细胞学检查 cytology
(二)实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 动物实验 animal experiment • 组织和细胞培养 tissue & cell culture
• 结果:可疑阳性
• 原因: 阴性对照组织选择不
准确,含有靶抗原
• 结果:阳性
• 试验片:+ • 阳性对照片:+ • 阴性对照片:• 空白对照片:-
• 原因:
医学PPT课件:病理学(全套课件335页)
![医学PPT课件:病理学(全套课件33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8515d31b0717fd5370cdc45.png)
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特异性 能反映组织和细胞化学成分
各种蛋白质,酶类,核酸,糖原等 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运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了解组织细胞的免疫 学性状 --- 病理学研究和诊断. 6.其他方法: • 形态测量(图像分析)技术(image analysis) • 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ry), • PCR、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和组织芯片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等
2. 积累医学科研资料,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3. 协助公安部门破案,帮助解决医疗纠纷 4. 是医学生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
(二).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概念: • 取活体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明确诊断
(diagnostic pathology) 方法: 局部切除 钳取 搔刮 摘除 优点: 组织新鲜 保持病变真相 诊断准确
•
病模型
(五)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
(tissue and cell culture)
• 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
• 体外进行培养
五.观察方法
1大体观察:肉眼 放大镜 量尺 • 病变的性状(大小.形状.色泽.重量 • 表面.切面状态.病灶特征及坚度等 2 光镜观察: • (1)组织切片 HE染色 • (2)细胞学涂片 3电子显微镜观察:透射及描电子显微镜
二.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 总论: 普通病理学 (general pathology)
研究各种疾病的共同的基本规律 2. 各论: 系统病理学
(systemic pathology) 研究各个器官或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ppt课件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30535eb52acfc788ebc953.png)
缺点: ●经酒精固定的标本对核的染色不良,也不利于 染色体的固定。 ●要证明细胞含的脂肪和类脂质时,不能用酒精 固定。 ●如要证明组织内的色素时,不宜以酒精作为固 定剂。 ●不适用于固定大块组织。 ● 酒精价格较贵。
47
80%-95%的酒精作为固定剂为好 高浓度酒精组织硬化显著,放置过久组织 收缩明显且质脆,不但影响制片, 组织形态也 不好。 很少单独使用
甲醛氧化 --- 蚁酸与血红蛋白结合—福尔马林色素 避免长时间固定, 固定后流水冲洗
●尿酸结晶可被溶解。
44
甲醛固定液的配制:
(1)10% formalin
市售甲醛(浓度为37~40%) 1份
水
9份
(2)中性甲醛 以PH7.2-7.4PBS为溶液配制的甲醛固定液
45
优点: ● 如要证明尿酸结晶和保存糖类,则须用 100%酒精固定。 ●在已用别种固定液后,可用70%酒精较 久的保存组织。 ● 酒精既有固定作用,又有脱水作用。
染色
常规染色 染色的目的:增加组织在显微镜下的分辨率
HE染色 主要用以显示各种组织、细胞的一般形
态结构以及疾病过程中病变的发生、发展及修 复的过程。
常规染色 特殊染色
79
(一)染色原理
1、细胞核染色原理:核酸阴离子+苏木素阳离子→蓝色
2、细胞浆染色原理:蛋白质阳离子+伊红阴离子→伊红色
PH值低于蛋白质等电点
传统病理学技术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
(formalin固定 石蜡切片 HE)
现代新技术
7
免疫组化
HE
乳腺导管
8
免疫荧光
HE
9
结肠癌 EB病毒原位分子杂交
10
病理实验技术 ppt课件
![病理实验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3ddbd1bceb19e8b9f6ba46.png)
ppt课件
32
组织固定方法
固定的意义 : ①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防止 自溶与腐败。
ppt课件
33
②保持细胞内特殊的成分与生活状态时相 仿:经过固定,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等 可沉淀或凝固,使其定位在细胞内的原 有部位,有利于其后物质的确切定位。 对于不同的物质应选用不同的固定剂和 固定方法.
ppt课件
34
③便于区别不同组织成分:组织细胞内的 不同物质经固定后产生不同的折光率, 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 易区别。
ppt课件
35
④有利于切片:固定剂有硬化作用,使组 织硬度增加,便于制片
ppt课件
36
固定液种类
甲醛;40%甲醛:水=1:9 4%的甲醛:10福尔马林 渗透力强,固定均匀,对组织收缩小,
ppt课件
6
当前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使病 理学走向了信息病理学时代。
ppt课件
7
因此,病理学经历了大体器官病理学、 细胞病理学、超微病理学、免疫病理学 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阶段,正在向21世 纪的信息病理学前进。
“技术是病理学之母”;
“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被视为一辆车的两 个车轮.缺一不可,互为依存,互相促进,两 者的结合决定着病理学的发展 .”(第三军医大学
具有硬化和防腐的作用,但破坏血红素, 使之失去原有颜色。
ppt课件
37
重铬酸钾水溶液(1-3%);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升汞(5-7%); 醋酸水溶液(0.3-5%); 铬酸水溶液(0.5-1%); 锇酸水溶液(1-2%); 丙酮、三氯醋酸、酒精(80-95%)等。 混合固定液(如Altmamn液;B-5固定液;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
精讲班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十三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熟练掌握】 基本原理:标记核酸探针 核酸碱基配对原则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原位检测杂交信号
十三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熟练掌握】 基本原理:标记核酸探针
核酸性质 放射性
DNA探针 RNA探针 寡核苷酸探针 放射性探针 非放射性探针
十三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酶的作用下,从底物分离出的氢离子与无色的四唑盐或 双四唑盐相结合,形成红色或蓝色的双甲潜色素,该色 素沉着于酶作用部位,从而显示酶的存在部位。该法主 要用于显示各种脱氢酶。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掌握】主要方法的原理:3、色素形成法 在酶作用下,使底物的无色化学物质在作用的局部形成色
素沉着,从而达到显示酶定位的目的。 常用的有: ②靛蓝形成法:又称吲哚酚法,是以酯型吲哚酚化合物为
一些缺口,缺口处会形成3’-羟基末端,这时再在大肠杆 菌DNA聚合酶I的催化下将核苷酸残基加在3’-羟基上, 同时,根据大肠杆菌酶DNA聚合酶I的5’→3’核酸外切酶 活性,此酶将缺口5’侧核苷酸依次切除。其结果是使缺 口平移。根据这个原理,用高强度的放射性核苷酸(通 常为[α-32P]dATP)置换先前存在的核苷酸。用缺口平移 法标记的DNA探针比活性>108cpm/μg,能满足大多数 杂交要求。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熟练掌握】 酶组织化学的影响因素:温度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温度较低时酶反应速度减慢;
而温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虽可使酶反应速度加快,但温度超过60℃时 ,大部分酶会因蛋白变性而丧失活性。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熟练掌握】 酶组织化学的影响因素:pH值 各种酶均有其适宜的pH值范围,在此范围内酶的活性最强
酚AS-D、萘酚AS-TR 等。 • 重氮盐种类不同,其偶氮颜色也有差异,可显示蓝、紫
、红、褐、黑、棕色等。 • 重氮盐有程度不同的酶活性抑制作用,故必须选用抑制
作用最弱者使用。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掌握】主要方法的原理:2、偶联偶氮法 偶氮色素法有两种: ①同时偶联法:酶在分解底物时生成无色的初级反应物,
,所催化的酶反应速度最大。大部分酶的适宜pH在7.0 左右,强酸和强碱均使酶失活。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熟练掌握】 酶组织化学的影响因素: 激活剂和抑制剂 能使酶活性增强的物质称为激活剂,而使酶活性降低的物
质称为抑制剂,多为一些金属离子或氧化还原剂等,如 镁离子:碱性磷酸酶的激活剂 钙离子:酯酶的激活剂 四异丙基焦磷酸胺:胆碱酯酶的特异抑制剂 丙二酸钠: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
后者立即与重氮盐偶联,生成有颜色的偶氮色素。 ②后偶联法:为了防止重氮盐对酶的抑制作用,先使酶与
底物作用,产生分解产物沉着,然后再浸于重氮盐溶液 中形成偶氮色素。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掌握】主要方法的原理:3、色素形成法 在酶作用下,使底物的无色化学物质在作用的局部形成色
素沉着,从而达到显示酶定位的目的。 常用的有: ①四唑盐法:含有四唑盐或双四唑盐的底物混合液在脱氢
,标记方法常采用酶促标记技术将α-32P或其他同位素标 记的核苷酸加入到核酸链中。 ① 缺口平移法 ② 随机引物合成法 ③ 末端标记法 ④ PCR合成法 ⑤ 体外转录法
十三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熟练掌握】 基本原理:标记核酸探针 ①缺口平移法 原理:首先用DNA酶在双链DNA探针分子的一条链上制造
十三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熟练掌握】 基本原理:标记核酸探针 ②随机引物合成法 原理:使长6~8nt的寡核苷酸片段与变性的DNA或RNA模
板退火,在DNA聚合酶Ⅰ或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在反应时将[α-32P]dNTP 掺入合成链,即得到标记。变 性处理后,新合成链(探针片段)与模板解离,即得到 无数各种大小的探针DNA。因为所用寡核苷酸片段很短 ,在低温条件下可与模板DNA随机发生退火反应,因此 被称为随机引物。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掌握】主要方法的原理:2、偶联偶氮法 又称偶氮色素法,其基本原理是使用某种人工合成底物,
在酶作用下产生分解产物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联偶氮 反应,形成不溶性偶氮色素,以此对酶进行定位。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掌握】主要方法的原理:2、偶联偶氮法 • 常用的合成底物是萘酚系列化合物,如萘酚AS-BI、萘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掌握】 主要方法的原理:金属沉淀反应法、偶联偶氮法、 色素形成法 【熟练掌握】 酶组织化学的影响因素: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 制剂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掌握】主要方法的原理:1、金属沉淀反应法 酶的分解产物可与大多数金属结合,金、银、铜、铁、铅
、钴及其化合物均具有颜色,因此,在酶反应时使其与 金属结合,利用其呈色反应,显示出酶反应的部位,间 接地证明某种酶的存在。该法主要用于显示磷酸酶,如 显示碱性磷酸酶的钙钴法和显示酸性磷酸酶的硝酸铅法 。
【熟练掌握】 基本原理:标记核酸探针 1、放射性探针的标记:即在核酸链中加入放射性同位素
的方法。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5S、3H。其中32P由于能量高
,信号强,最为常用。3H能量低,半衰期长,只能用于 组织原位杂交。
十三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熟练掌握】 基本原理:标记核酸探针 放射性探针的标记,杂交信号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来检测
底物,酶作用于这些底物分解出吲哚酚,在氧存在的情 况下生成蓝色靛蓝,使酶所在部位显色。
十二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熟练掌握】 酶组织化学的影响因素 酶组织化学反应中酶的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制备
标本及组化实验中必须做到既要最大限度地保存酶的活 性,又要保存好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以保证酶在组织 细胞中的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