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课》》ppt课件
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 为___10_____cm .
(2)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 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完__整__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 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右____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 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__ _ ___ (选填“放大” 、“等大” 或“缩小”)的实像.
(2) 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与钩码所填“>”“=”或“<”)
G.
(3) 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是为了测量__钩_码_和_弹_簧_测,力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4)在此实验计中移,
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相同比较 升高的温度 的方法来判断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的。
(3)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这是因为干泥土和水相比,干泥土的 比热容较小。
图15
加热时间 / 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
乙的温度
/℃
7
例2 、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图15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 相互垂直 (选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 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A____(选填序号); A. 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 A的像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 大小_不__变__(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且像和蜡烛A玻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课件 (23页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课件 (23页PPT)
3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4.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这是利用了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滑动 。
(2)王永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外,还可能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表面平整的木板、带钩的木块等器材,对此猜想进行探 究,请你说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8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9.晓雯学习了浮力知识后进一步思考: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晓雯利用烧杯、水、天平、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6g;
②用测力计测出圆住体的重力G=0.54N;
③如图所示,将圆住体部分没入水中,记下侧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
;保
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
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9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2) 下表为晓雯记录的实脸数据:(表中h2>h1 )
6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7.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 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 目的是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教学课件 (共23张PPT)【精美版】共26页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教学课件 (共23张PPT)【精美版】共26页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 验专题(一)教学课件 (共23张
PPT)【精美版】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பைடு நூலகம்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推荐)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PPT资料

(推荐)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PPT资料

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结论。
滑动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动能、重力势能。
我们学习了浮力,知道浮力与密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学习了浮力,知道浮力与密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桶和排水的总重G总/N
(1〕请你提出一种猜想:

物体在空气中的重G /N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
出测力计的读数(图甲);
步骤2: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图乙),匀速拉动木块和
砝码,读出测力计读数;
步骤3: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
(图丙),读出测力计读数.
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增
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专题首页 一、研究物理量 二、物理原理 三、测物理量 练 习 学生实验
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
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
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
理由:

评估和交流
专题首页 一、研究物理量 二、物理原理 三、测物理量 练 习 学生实验
研究物理量
动能的影响因素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 动能E/J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 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
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专题首页 一、研究物理量 二、物理原理 三、测物理量 练 习 学生实验
“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一)课件 (共23张PPT)

(1)“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周的路程约为4.2×104km,它的运行速度约为7.5km/s,其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s.
(2)宇航员工作时,双手用力一推舱壁,人立刻反向弹出,这说明 的缘故。
,反弹后宇航员在舱内继续后退,这是由于他具有
(3)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下潜试验,潜水器在7000m的大海深处成功地与
பைடு நூலகம்
(相等/不相等),则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

(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20
解析
21
解析
22
解析
23
实验专题(一)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体的长度是
cm.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_N。
,该物
2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_______,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_m/s.
14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4.孙晓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浮力的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 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 小石块、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猜想或假设: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三) 课件 (共44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三) 课件 (共44张PPT)

(5)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6)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如 下表所示。老师看后说其中一次是错误的。帮小明分析出错的是第 次,原因是 。
30
解析
31
针对训练
【例4】孙楠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 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 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2
实验二、使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 规律
方法与步骤: 1、照图甲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间电压、BC间电压、AC间电压。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4、照图乙把两上灯泡L1、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5、和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及总电压。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13
实验七、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14
实验七、电热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 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法”。
22
解析
①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故选AD ②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材料和长度一定.故选AC ③本实验中采用的是物理学法中的控制变量法. 故答: (1)D; (2)C; (3)控制变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课件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复习时要使学生掌握:
① 测量浮力大小的原理:F浮 = G-F示(或F浮= G排);
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等;
③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及探究方法。
例10:(10年烟台)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17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要熟悉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规则与实际操作
测量前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仪器的:
(1)测量范围; (2)最小分度值; (3)零刻度线的位置等。
会根据仪器的使用要求进行实验:
(1)会正确读数,会正确记录仪器、仪表的示数和 实验数据,有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会正确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
例2(08年安徽芜湖市)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 测节天平平衡时,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后,发现天平如图6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分析:要理解电能表铭牌上的数据。本题不仅仅考查电能表的读数,对于电能表上的参数通过计算最大功率的形式考查,同时考查了如何利用电能表的转数计算消耗的电能和电功率,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电能表的掌握。
② 所需器材:刻度尺、钟表或停表;
1.测量平均速度
① 原理:v=s/t;
复习时要使学生掌握:
③能正确读数。
例6(08年恩施州)如图10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 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 “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cm/s。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 复习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 复习课》》课件

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
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图16
例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18甲
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
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
实验探究题专题
考情分 析
典典例例精 精析析
备备战战演 演练练
考情分析
类 型 年 份 题号
实验名称
分值 规律总结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
2016 23
吸热的情况
热、光、
实验探 2017 究题
2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点
2018
2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
4 近3年中考实验 探究题23小题考
5 查热、光实验频
率比较高。 4
图16
类型二、力学实验探究题
例4、小明想知道某均质圆柱体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 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 放到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 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 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量圆柱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 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甲所示,则圆柱体的质量为 24 g; (3)如图16乙、丙和丁所示,用量筒并采用“压入法”(用一 根细而长的铁丝将物体压入水中)测圆柱体的体积,则圆柱 体体积V为 32 cm3; (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圆柱体的密度ρ为 0.75×103 kg/cm3; (5)细心的小明观察发现把圆柱体放在另一种已知密度为ρ0 的液体中也能漂浮在液面上,则圆柱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的表 达式为:V露= (1−ρ/ρ0)V(请用ρ0、ρ、V等符号表示)。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ppt课件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ppt课件


④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属性 ⑤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
法,另外,还有观察水的
沸腾实验等。
完整版ppt课件
4
分类 测量性实验 光 学
探究性实验 ①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②探究平面镜的成象规律
③探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等
完整版ppt课件
5
分类
电 与 磁
测量性 实验
①测量 电流
②测量 电压
③测量 电阻
④测量 电功率
⑤测量 电功等
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
两只滑动变阻器(“10Ω 2A”、“20Ω 1A”),导线若干
完整版ppt课件
28
(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结论: 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
①在上述实验中,小强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要改用 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应如何具体操作? 断开开关,把滑片P移到A端,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的位置,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直到 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
探究性实验
①探究串联电路的I、U、R特点
②探究并联电路的I、U、R特点
③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④探究U、I、t、Q的关系——焦耳定律
⑤探究I、U、R的关系——欧姆定律
⑥探究电磁铁磁的特点
⑦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⑧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
另外,还有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等实验

完整版ppt课件
⑷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图丁中的

图。
⑸温度计有水银和酒精两种不同液体的温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6.“五一”假期,晓雯和妈妈到南方旅游,在珠宝店里买了一只金灿灿的实心观音项坠。回来后,晓雯想知道这个项坠是否是 纯金的(ρ=19.3×103kg/m3)。她在实验室里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衡量上的平衡螺母,使衡量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项坠用细线系好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的示数; D、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衡量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液面的示数;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D、_________(其余两个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上述D项操作中,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项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若所测项坠的体积是8cm3,则项坠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由此结果可以确定项坠是不是纯金的。
(2)宇航员工作时,双手用力一推舱壁,人立刻反向弹出,这说明 的缘故。
,反弹后宇航员在舱内继续后退,这是由于他具有
(3)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深海下潜试验,潜水器在7000m的大海深处成功地与
“天宫一号”实现了海天对话。潜水器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发射声波与海面上的母船通信的,那么,处于深海中的潜水
器与太空中的“天宫一号”之间
(选填“能”或“不能”)只利用该水声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12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17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7.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 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晓雯利用烧杯、水、天平、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6g;
②用测力计测出圆住体的重力G=0.54N;
③如图所示,将圆住体部分没入水中,记下侧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
;保
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
8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9.晓雯学习了浮力知识后进一步思考: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5.下面是张超同学利用量筒和水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过程及分析,请完成下列填空. (1)在量杯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2)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根据_______原理可求出 橡皮泥的质量; (3)再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 (4)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推导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 下图是整个实验的操作情景.由图中读数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kg/m3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10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0.自行车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14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4.孙晓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浮力的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 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 小石块、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猜想或假设:
实验专题(一)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体的长度是
cm.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_N。
,该物
2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_______,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____m/s.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2.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赵鑫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示数为V1 ②把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③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 ④计算出矿石的密度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 示,则矿石的质量______g,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11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1. 2011年9月,我国成功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运行轨道,2012年6月又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天宫一 号”从事科研工作。
(1)“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周的路程约为4.2×104km,它的运行速度约为7.5km/s,其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s.
(1)纯牛奶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
(2) 下表为晓雯记录的实脸数据:(表中h2>h1 )
圆柱体位置
测计示数F/N
圆柱体侵入后天平读数m2/ g
圆柱体部分浸入
0.44
146
圆柱体浸没深度h1
0.34
156
圆柱体浸没深度h2
0.34
156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 么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你还可以得出什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13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3.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 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 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 (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16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 (一) 课件 (共23张PPT)中考复习课件中考ppt课 件中考 专题复 习课件 优秀课 件
模块三 开放型实验
16.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 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为了测得大气压的值,这时必须测量__________。如果将此装置拿到 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 时,管中的水柱_________下降,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______向上喷出。(均选填 “会”或“不 会”)
3
模块一 测量型实验
4.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
模块二 探究型实验
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这是利用了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滑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