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呈现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呈现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呈现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概括,对自我呈现的起源,概念的界定以及呈现方式和类型等做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自我呈现;范畴
【中图分类号】g640
一、自我呈现的起源
自我呈现的最初起源可以追溯到哲学中的符号互动论(cooley,1902;mead,1934)。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会考虑自己处于别人角色位置时的状况,会设想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行为的可能反映,从而选择相应的行为,最终形成或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印象。
goffman(1959)延续了符号互动论中关于人际互动的观点。他在拟剧论中将自我呈现称为舞台的艺术。他认为人们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和身份,人际互动行为即为自我呈现。但goffman更多的关心社会互动过程,忽略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而此时的自我呈现概念理论及相关研究也多在社会学界。
e.e.jones等人(1964)将自我呈现的概念扩大到意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从而改变了自我呈现一直隶属于社会学范畴的状况,众多心理学家开始针对自我呈现进行研究。但此时,社会和人格心理学家仍将自我呈现作为一个心理学边缘概念,或被视为研究过程的一种干扰。自我呈现此时主要被看成是与广告、商业或政治
等领域相关的一个应用性概念。
80年代起,baumeister(1982)对自我呈现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剖析,他将自我呈现定义为个体为了与他人沟通一些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而是用的一系列行为,意在建立、维持或提炼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4]。并用它来解释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重新引发了许多学者对自我及自我呈现的研究的兴趣,并使自我呈现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自我呈现的定义
关于自我呈现的定义,主流的观点如下:
schlenker(1985),他也从情景入手,认为自我呈现是一种意图,目的是去控制想象或真实社会互动情景中所反映的印象。baumeister(1982)认为自我呈现是个体为了与他人沟通一些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而使用的一系列行为,意在建立、维持或提炼其在他人心目中的人形象。
tetlock(1985)认为自我呈现是个体使用了受社会赞许的社会形象或社会所认同的社交策略。这两种概念均认为自我呈现是一种社交策略,与构建身份有关。
leary和kowalsk(1990)简化并归纳了之前研究的观点,认为自我呈现是个体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自我呈现在人际互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自我呈现范畴
(一)自我呈现的类型
关于自我呈现的类型,学者们众说纷纭。通常的划分是将自我呈现划分为获得性自我呈现和保护性自我呈现两类。所谓获得性自我呈现,是指以获得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及尊重、崇拜等主观体验)为目的的自我呈现;保护性自我呈现则是以避免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及负性体验)为目的的自我呈现。
获得性自我呈现的个体能够更好地投入人际交往互动,在社会交往中更为主动、外向,善于呈现自己的积极特质。这类个体往往具有高自尊、高自信、社交焦虑水平较低等特征。而保护性自我呈现的个体为了避免自我呈现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往往限制或减少人际交往、社交活动中较为被动和内向,常常以中间水平自居。他们往往具有低自尊低自信。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等特征。
另一种代表性的看法是将自我呈现划分为取悦观众型自我呈现
和自我构建型自我呈现。这一观点基于baumeiter提出的自我呈现两个大动机上,即对外取悦观众、对内自我构建[9]。这种观点认为,自我呈现除了构建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之外,还可以构建个体的自我概念。这种自我概念的构建并非是将公开自我与理想自我逐步靠拢拉近,而是个体根据人际交往互动中各种反馈经验、信息,对自我不断地统合整理。
(2)自我呈现的方式
关于自我呈现的分类,主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将自我呈现分为直接的自我呈现和间接的自我呈现。所谓直接的自我呈现,即为直接的表现自己的特质和成就来获得他人的良好印象。而间接的自我
呈现,是呈现自己同伴的特质与成就,从而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另一种划分方法,是将自我呈现划分为自信性自我呈现与防御性自我呈现[10]。自信性自我呈现的个体在交往互动中,更为开放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呈现,较少回避自己的缺陷;而防御性自我呈现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更为内敛消极,被动的进行自我呈现,较多的回避自己的缺陷。
参考文献:
[1] charles horton cooley.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brunswick, 1983:51
[2]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 冯钢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19
[3] jones e. e. ingratiation: an attributional approach. general learning press, 1973: 233-243
[4] baumeister. a self-presentational view of social phenomena psychological bullet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