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脂类药物的分析检验
药物分析酯类和酰胺类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酯类和酰胺类药物分析
27
三、鉴别试验
(一)重氮化-偶合反应 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
物,均可发生此反应。
Ar-NH2
HCl NaNO2
重氮盐
OH-
-萘酚
橙黄~猩红色
药物分析酯类和酰胺类药物分析
28
直接反应: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 盐酸普鲁卡因胺 间接反应: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 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由于空间位阻很难发生此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胺
药物分析酯类和酰胺类药物分析
6
(二)主要理化性质
1.芳伯氨基特性: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醛缩合成Schiff碱;易
氧化变色等。盐酸丁卡因无此特性。
2. 水解特性:分子结构中的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除盐酸
丁卡因外水产物为对丁氨基苯甲酸外,上述均
为对氨基苯甲酸。
3. 弱碱性:除苯佐卡因外,其余均含有叔胺氮的侧链,故具
18
KBr + HCl
HBr + KCl
HNO2 + HCl
NOBr + H2O KKBr
∵ KHBr 比KHCl大300倍
∴生成NOBr量大得多 ∴加快反应速度
药物分析酯类和酰胺类药物分析
19
(2) 加过量HCl加速反应: ①重氮化速度加快; ②重氮盐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③防止生成氨基偶氮化合物。
O C OR2
药物分析酯类和酰胺类药物分析
5
H2N
COOC2H5
苯佐卡因
H 2N
. COO 2CC 2H NH C 2H 52 HC 盐酸普鲁卡因
C H 3(C H 2)3N H
C O O C H 2C H 2N (C 2H 5)2 H C l
药物分析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1)碱液在受热时极易吸收空气中CO2,用酸回滴时使
测定结果偏低。故需在相同条件下作空白试验校正。 (2)第一步时以溶液出现粉红色30秒不退即得,再精 密加入40ml氢氧化钠滴定液(可从滴定管上加入)。 (3)水浴加热应在15分钟以上并振摇,保证水解完全。 (4)计算公式:见下页(详见P70~71)。
BaSO4
3.丙磺舒高温加热
SO2 (臭)
六、UV吸收光谱
UV吸收光谱为电子光谱,一般只有2~3个较 宽的吸收峰,分子结构中的微小改变,紫外吸收 光谱变化不大,故其鉴别特征不如IR光谱。 一般可利用紫外特征吸收光谱(最大与最小吸 收波长)及两波长处吸收度比值。
七、IR吸收光谱
IR 吸收光谱为分子的振转光谱,它比UV光 谱专属性好,因此多用于药物的鉴别。
COONa OCOCH 3
+
NaOH
中性乙醇
酚酞
+ NaAc+SA-Na+酒石酸钠
2、水解与测定(第二步):
(水解)
COONa OCOCH 3 加40.00ml(过量)NaOH液
COONa OH
水浴加热15分钟
+
NaAc
SA-Na
(回滴) 2NaOH (剩余) + H2SO4 酚酞 Na2SO4 + 2H2O 注意事项:
测
五、HPLC法
1.Ch.P(2000)用于测定ASA栓剂 2.丙磺舒原料含测
一、血清中ASA和SA浓度的HPLC测定法
(略)
二、尿中丙磺舒的固相萃取净化-HPLC
分析法
(略)
三、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布洛芬含量
(略)
本 章 小 结
1、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熟悉其理化性质(溶解性、酸性) 。 2、掌握水杨酸类、苯甲酸类药物的代表药 结构。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3

硝酸铁显色后在530nm测A
方法: 三氯化铁比色法
限度: 0.5%(原料); 1.5%(片)
二、甲芬那酸中2,3-二甲基苯胺的检查查
(一)合成工艺
COOH Cl
H3C
+
CH3 NH2
COOH Cu NH H3C CH3
(二)2,3-二甲基苯胺的检查
Ch.P. GC 限度0.01%
色谱条件
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色谱柱 对照液恒温150℃ 供试品溶液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维持至2,3二甲基苯胺峰出峰后,以每分钟70℃的速率升 温至220℃,维持20min, 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
于18.02mg的C9H8O4。
原理
COOH OCOCH3
溶解阿司匹林 防止酯键水解
COONa OCOCH3
性乙醇 +NaOH 中
乙醇对酚酞显酸性,可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
产物为强碱弱酸盐 宜选酚酞为指示剂
滴定液浓度,mol/L
被测物的摩尔质量,g/mol
C M 0.1 mol L 180.16 g mol T n 1 18.02 g L 18.02 mg ml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列药物的检查方法为
6.甲芬那酸中的2,3- 二甲基苯胺的检查 B
7.二氟尼柳中的有关物质A的检查 E
8.萘普生中的有关物质检查 A
9.阿司匹林中含量最高的杂质为 A. 乙酰水杨酸酐
B. 乙酰水杨酸水杨酸
C. 水杨酸 D. 水杨酰水杨酸
•酸碱滴定法 •双相滴定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碘化汞钾
C. 三氯化铁 D. 硫酸亚铁
2. 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加热后,再加稀 硫酸酸化,此时产生的白色沉淀应是 • 苯酚 • 乙酰水杨酸
执业药师2017药物分析学重点: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执业药师2017药物分析学重点: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各位考生朋友们做好复习计划,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执业药师2017药物分析学重点: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九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掌握阿司匹林及其制剂、对氨基水杨酸钠的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熟悉苯甲酸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分子结构的共性:既具有苯环,又有羧基。
第一节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分析一、鉴别试验(一)三氯化铁反应本类药物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可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应适宜的pH值为4~6,在强酸性溶液中配位化合物分解。
本反应极为灵敏,只需取稀溶液进行试验;如取样量大,产生颜色过深时,可加水稀释后观察。
(二)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沉淀物于100~105°C干燥后,熔点为156~161°C。
(三)红外吸收光谱法波数(cm-1) 振动类型归属3300~2300 υOH 羟基1760,1695 υC=O 羰基1610,1580 υC=C 苯环1310,1190 υC-O 酯基二、特殊杂质检查1.溶液的澄清度:利用溶解行为的差异,检查原料药中碳酸钠试液不溶物。
阿司匹林可溶于碳酸钠试液,而杂质不溶。
不溶物杂质:未反应完全的酚类,或水杨酸精制时温度过高,产生脱羧副反应的苯酚,及合成中由副反应生成的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杨酸苯酯等。
2.水杨酸:由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产生。
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而且分子中酚羟基在空气中被逐渐氧化成一系列醌型有色物质,如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
检查原理:利用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与高铁盐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高铁盐反应生成紫堇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生成的色泽比较,不得更深。
【药物分析】第七章羧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分别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灵敏度试验 溶液及水杨酸检查项下的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各 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 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除水杨酸峰外,其他各杂 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 (0.5%)。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小于灵敏度 试验主峰面积的峰可忽略不计。
时间(分钟) 0 60
第七章 羧酸及其酯 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芳酸及其酯 类药物的分析
常见的芳酸及其酯类药物
水杨酸类
COOH OCOCH3
COOH
OH 阿司匹林(pKa3.49)
水杨酸(pKa2.98)
F F
二氟尼柳
COOH OH
COONa OH
NH2
对氨基水杨酸钠
COOH O O OH
双水杨酯?
OCOCH3 COO
(1∶99)混合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 含20 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附录Ⅳ A)测定,在279nm与350nm的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分别为 0.69~0.74与0.56~0.60。
3. 规定一定浓度药物的 max及在两波长 处的吸光度比值
Ch.P. 二氟尼柳的鉴别: 取本品,加0.1mol/L的盐酸乙醇溶
Ch.P. 萘普生的鉴别: 取本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中含
30 g 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附录Ⅳ A)测定,在262nm、271nm、 317nm与331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 规定一定浓度药物的 max及其吸光度
Ch.P. 甲芬那酸的鉴别: 取本品,加1mol/L盐酸溶液-甲醇
NHCOCH3
贝诺酯
苯甲酸类
COONa
COOH 苯甲酸钠
苯甲酸(pKa4.20)
(完整版)药物分析简答题[部分来自历年]
![(完整版)药物分析简答题[部分来自历年]](https://img.taocdn.com/s3/m/477329d158fb770bf68a5536.png)
1.简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药物时常用的方法,以及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特殊杂质的方法。
答: 1)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2)规定一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3)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4)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5)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1)杂质对照品法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3)杂质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并用法4)对照药物法2.试述古蔡法测砷原理。
操作中为何要加碘化钾试液和酸性氯化亚锡试液?醋酸铅棉花起什么作用?答:1)原理: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的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2)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的砷化氢的速度较三价砷慢,故反应中加入碘化钾及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被氢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进行,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3)锌粒及供试品种可能含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液中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与溴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的色斑,干扰试验结果,故用醋酸铅棉花吸收硫化氢3.简述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可采用高低浓度对比法检查,何为高低浓度对比法?答: 先配制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然后将供试品溶液按限量要求稀释至一定浓度作为对照溶液,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斑点定位。
供试品溶液所显示杂质斑点与自身稀释对照品溶液或系列浓度自身稀释对照溶液的相应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4.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答: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完成药品质量监督工作.5.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临床研究用药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
药物分析 第7章 酯类和酰胺类药物的分析

40
+ 具有特征性强,专属性好的特点。 + 《中国药典》对此类药物的鉴别,几乎都用到该法。 + 特别适用于化学结构比较复杂、化学结构相互之间差
别较小的药物的鉴别与区别。
41
三、检查
(一)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检查
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因其生产工艺用铁粉作还原剂,可 能带入,致使乙醇溶液产生混浊,中间体对氨基酚易氧化产生 有色化物,在乙醇溶液中显橙红色或棕色。 检查方法:配制0.1g/ml本品乙醇溶液,溶液应澄清,无色;
KKBr
∵ KHBr 比KHCl大300倍
∴生成NOBr量大得多 ∴加快反应速度
19
(2) 加过量HCl加速反应:
①重氮化速度加快; ②重氮盐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③防止生成氨基偶氮化合物。
Ar-N2+Cl- + H2N-Ar Ar-N=N-NH-Ar + HCl
一般摩尔比为Ar-NH2 : HCl = 1 : 2.5~6 。
(四)红外吸收光谱鉴别:特征性强,专属性好。
12
为什么要检查?
H2N COOH -CO2 H2N [O] O= 黄色 =O
怎样检查? 采用TLC法中的杂质对照品法进行检查。
13
四、含量测定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 Ar-NH2; Ar-NHCOR; r-NO2均可采用此法
Ch.P中的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胺
39
1. 在λmax 处测定供试液的百分吸收系数。 例如:对乙酰基酚在0.4%NaOH中于λmax =240nm;E1%1cm = 715 在HCl(0.1nol/L)-甲醇于λmax =249nm; E1%1cm = 880 2. 在规定的浓度测定λmax 例如:醋氨苯砜5μg/ml; λmax =256nm; 284nm 再例如:盐酸普鲁卡因胺5μg/ml; λmax = 280nm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_真题-无答案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1. 对氨基水杨酸钠中对氨基酚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应选用A.重氮-偶合呈色反应B.双相滴定法C.与三氯化铁呈色反应D.气相色谱法(GC)E.异羟肟酸铁反应2. 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目的在于A.增加滴定反应速度B.便于判断终点C.消除滴定反应产生的苯甲酸对滴定突跃pH变化范围的影响,使终点清晰D.所加乙醚可将生成的苯甲酸提取分离E.消除在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苯甲酸的干扰3.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1mol氢氧化钠相当阿司匹林的摩尔数是A.0.3mol B.0.5molC.1molD.2molE.3mol4. 水杨酸和Fe3+的紫堇色产物的化学结构式是5. 取某药物适量,加碳酸钠试液,加热煮沸2min,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该药物应为A.对氨基水杨酸B.水杨酸二乙胺C.阿司匹林D.苯甲酸E.二巯丙醇6. HPLC测定阿司匹林栓剂含量时,所用内标物质为A.水杨酸B.双水杨酸酯D.阿司匹林对照品E.氯贝丁酯7. 取某药物0.2g,加0.4%氢氧化钠溶液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即生成赭色沉淀,该药物应为A.水杨酸B.对氨基水杨酸钠C.对乙酰氨基酚D.苯甲酸E.苯甲酸钠8. 利用三氯化铁反应可检出水杨酸的限量是A.10~20μgB.10~50μgC.50~80μgD.2μgE.lμg9. 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时,l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的量应为(阿司匹林的分子量为180.16)A.9.008mgB.36.02mgC.18.02mgD.3.602mgE.1.802mg10.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所含羧基的酸性B.剩余滴定法C.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酸水解定量消耗酸液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11. 取某药物适量,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硫酸后,加热,不炭化,但析出白色沉淀,并在试管内壁凝结成白色升华物。
药物分析笔记: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1、化学性质:对氨基⽔杨酸钠溶于⽔, 2、其他不溶 3、溶。
本类药物易⽔解,阿斯匹林检查⽔杨酸,对氨基⽔杨酸钠检查间氨基酚中间产物。
结构: 4、鉴别试验: (⼀)、三氯化铁反应:⽔杨酸及其盐:在PH4-6,与三氯化铁反应,阿——紫堇⾊;对——紫红⾊ . (⼆)、⽔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加热⽔解,加过量稀硫酸,析出⽔杨酸⽩⾊沉淀。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对氨基⽔杨酸钠(具芳伯胺基)——橙红⾊沉淀。
(四)、红外吸收光谱:⽔杨酸、贝诺酯、对氨基⽔杨酸钠。
5、阿司匹林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碳酸钠试液中的不溶物,碳酸钠试液中应澄清 . 2、⽔杨酸:⽔杨酸酚羟基与⾼铁盐作⽤⽣成紫堇⾊。
对⾊⽐较不得更深。
3、易炭化物:检查被硫酸化呈⾊的低分⼦有机杂质。
2000规定阿⽚(0.3%),阿肠溶⽚(1.5%)以⽐⾊法控制⽔杨酸量,阿栓中游离酸(1.0%)以⾼效液相。
含量测定: 1、中和法:直接滴定法(⽤⼄醇不溶剂)两步滴定法:⽤于⽚和肠溶⽚测定 2、⾼效液相⾊谱法:⽤于阿司匹林栓剂的含量测定。
6、对氨基⽔杨酸钠的特殊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1)间氨基酚杂质的产⽣及其检查⽅法:间氨基酚导致变⾊,有毒。
对x不溶于⼄醚,间x溶于⼄醚,两者分离,⽤HCL 滴定。
(2)含量测定:芳伯胺基, (3)酸性中⽤亚硝酸钠滴定法(重氮化法), (4)永停法指 (5)⽰终点。
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苯甲酸钠含量测定:与盐酸⽣成苯甲酸,双相滴定法:苯甲酸易溶于⽔,⽔液呈碱性,⽤⽔-⼄醚溶剂系统,⽤盐酸滴定。
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1、化学结构与鉴别试验: 氯贝丁酯分⼦中酯结构与盐酸羟胺及三氯化铁作⽤,形成有⾊异羟肟酸铁,显紫⾊。
紫外特征吸收和红外光谱均可 . 2、杂质检查:中间产物对氯苯氧异丁酸, 3、控制酸度 (1)酸度:制备 (2)中盐酸硫酸。
(3)对氯酚:合成起始材料对氯酚, (4)⽤⽓相⾊谱法检查。
药物分析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AS / CS 得校正因子: 得校正因子 f = AR / CR
AS、CS:内标物峰面积和浓度; AR、CR:对照物峰面积和浓度 内标物峰面积和浓度; 第二步:再测供试品(内含内标物) 第二步:再测供试品(内含内标物)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 AX f ' DW ' AS / CS ×100% 得含量%= 得含量 W × 标示量 AX:供试品峰面积;AS’ CS’:内标物峰面积和浓度 供试品峰面积; :
三.氧化反应
深蓝色-----棕绿色 甲芬那酸 + 硫酸 +重铬酸钾 ------- 深蓝色 重铬酸钾 棕绿色 甲芬那酸 + 硫酸 (加热 加热)---------黄色 并产生绿色荧光) 黄色(并产生绿色荧光 加热 黄色 并产生绿色荧光
四、水解反应 1、阿司匹林 + 碳酸钠(加热)-------水杨酸钠 +醋酸钠 、 碳酸钠(加热) 水杨酸钠 醋酸钠
例:苯甲酸钠为芳酸碱金属盐(呈碱性)加酸后,产物苯 苯甲酸钠为芳酸碱金属盐(呈碱性)加酸后, 甲酸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甲酸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在分液漏斗中反应,加入乙醚,把产物苯甲酸萃取出来, 在分液漏斗中反应,加入乙醚,把产物苯甲酸萃取出来, 在水层中加入指示剂甲基橙, 在水层中加入指示剂甲基橙,水层显橙色为终点
状态 固 固 固 固 固
水中溶 有机溶 解 剂 盐类(+) (+) 盐类 (-) (-) (-) (-) (+) (+) (+) (+)
紫外红 外 (+) (+) (+) (+) (+)
酸性 强 较强 弱 弱 弱
酸性解释:取代基 的水杨酸,使 电子云密度降低, 酸性解释 取代基-OH的水杨酸 使-COOH中O电子云密度降低 取代基 的水杨酸 中 电子云密度降低 吸引力小,显酸性 对H吸引力小 显酸性 吸引力小 显酸性; 水杨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酸性增强 使酸性增强.P114 水杨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使酸性增强
药物分析作业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1. GMP 、GLP 、GSP 、GCP 、 GAP 、AQC 各指什么? 答:1)〈药品非临床质量管理规范〉(GLP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4)〈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5)〈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 6)〈分析质量管理规范〉(AQC )2. 简述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及取样的基本原则。
答:①取样: 均匀、合理②鉴别:判断真伪③检查:限度检查④含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⑤检验报告的书写:真实;取样基本原则: 均匀、合理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1. 什么是一般鉴别试验 、专属鉴别试验,并试述两者的区别答: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此类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种具体药物。
专属鉴别试验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
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以区别同类药物或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个药物单体。
二者的区别:一般鉴别试验是以某些类别药物的共同化学结构为依据,根据其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药物真伪的鉴别,以区分不同类别的药物;而专属鉴别试验,则是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药物化学结构差异来鉴别药物,以区别同类药物或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个药物单体,达到最终确证药物真伪的目的。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1、简述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及分类。
答:(1)杂质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引入; 贮藏过程中产生(2)杂质的分类:①按来源分类1)一般杂质: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如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酸、碱、水分、易炭化物、炽灼残渣等。
2)特殊杂质:指某一个或某一类药物的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如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异烟肼中的游离肼、甾体激素中的其他甾体。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5、荧光分光光度法
基本原理:肾上腺素含有的邻苯二酚结构,被弱氧化剂氧化,生成肾上腺素红,发生转位为N-甲基-3,5,6-三羟基吲哚(THI)。(Tri- Hydroxyl- Indole-)
本法还可用于测定微量儿茶酚胺类药物。
6、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分离,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用于制剂常规分析,临床药物监测和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2、酸碱滴定法
巴比妥类药物成弱酸性,可作为一元酸以标准碱液直接滴定。
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滴定:由于巴比妥类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生成的弱酸盐易于水解,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故滴定时多在醇溶液或含水的醇溶液中进行。以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淡蓝色为终点。
测定方法: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乙醇20ml溶解后,加麝香草酚酞指示剂6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测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2.63mg的C11H18N2O3。
直接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法是将供试品溶解后,根据供试品溶液的pH值,选用其相应的λmax处,直接测定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在计算药物的含量。
测定方法: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硫喷妥钠0.25g),置50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适量,用0.4%氢氧化钠溶液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5μg的溶液;另取硫酸苯妥对照品,精密称定,用0.4%氢氧化钠溶液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有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304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每支的平均装量计算。每1mg硫喷妥相当于1.091mg的C11H17N2NaS。
《药物分析学》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学》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1.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KBr的作用是:()A、添加Br-B、生成NO+·Br—C 生成HBr D、生产Br2 E、抑制反应进行2.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水杨酸D、苯甲酸E、苯甲酸钠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180.16)的量是:()A、18.02mgB、180.2mgC、90.08mgD、45.04mgE、450.0mg4.下列那种芳酸或芳胺类药物,不能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A、水杨酸B、苯甲酸钠C、对氨基水杨酸钠D、丙磺舒E、贝诺酯5.乙酰水杨酸用中和法测定时,用中性醇溶解供试品的目的是为了:()A、防止供试品在水溶液中滴定时水解B、防腐消毒C、使供试品易于溶解D、控制pH值E、减小溶解度6.用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A、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B、USP(23)采用的方法C、BP采用的方法D、JP(13)采用的方法E、以上都不对7.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间氨基酚的检查是采用()A、紫外分光光度法B、TLC法C、GC法D、双相滴定法E、非水滴定法8.阿斯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除了两步滴定法和HPLC法之外,USP(23)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采用()A、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B、GC法C、IR法D、TLC法E、以上均不对9.阿斯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包括溶液的澄清度和水杨酸的检查。
其中溶液的澄清度检查是利用()A、药物与杂质溶解行为的差异B、药物与杂质旋光性的差异C、药物与杂质颜色的差异D、药物与杂质嗅味及挥发性的差异E、药物与杂质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10.药物结构中与FeCl3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是()A、甲酮基B、酚羟基C、芳伯氨基D、乙酰基E、稀醇基11.在碱性条件下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性二银盐的药物是()A、尼可刹米B、安定C、利眠宁D、乙酰水杨酸E、以上都不对12.阿司匹林用中性醇溶解后用NaOH滴定,用中性醇的目的是在于()A、防止滴定时阿司匹林水解B、使溶液的PH值等于7C、使反应速度加快D、防止在滴定时吸收CO2E、防止被氧化13.药物结构中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的活性基团是()A、甲酮基B、芳伯氨基C、乙酰基D、稀醇基E、以上都不对14.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杂质可用()A、与变色酸共热呈色B、与HNO3显色C、与硅钨酸形成白色↓D、重氮化偶合反应E、以上都不对15.苯甲酸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紫堇色配位化合物B、赭色沉淀C、红色配位化合物D、白色沉淀E、红色沉淀16.下列那种反应用于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杂质()A、重氮化偶合反应B、与变色酸共热呈色C、与三价铁显色D、与HNO3显色E、与硅钨酸形成白色↓17.经HPLC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A、氢醌B、苯醌C、二乙胺D、硫酸根离子E、二氧化碳18.经HPLC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A、苯醌B、二乙胺C、二氧化碳D、硫酸根离子E、以上都不对19.酚磺乙胺放出二乙胺气的条件是()A、在NaOH条件下加热B、只加入NaOH不加热C、加H2SO4试液D、加Na2CO3试液E、以上均不对20.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重氮化反应()A、盐酸普鲁卡因B、对乙酰氨基酚C、对氨基苯甲酸D、乙酰水杨酸E、对氨基水杨酸钠21.不能用非水滴定法测定的药物有()A、硫酸奎宁B、盐酸氯丙嗪C、维生素B1D、利眠宁E、乙酰水杨酸22.下列哪些药物具有重氮化反应()A、乙酰水杨酸B、对氨基水杨酸钠C、苯甲酸D、利尿酸23.下列方法不能于与测定乙酰水杨酸法的是()A、双相滴定法B、碱水解后剩余滴定法C 两步滴定法 D、标准碱液直接滴定法二、填空题1.芳酸类药物的酸性强度与有关。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糖类、脂类和核酸类药物分析

2.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块状物;无臭,味咸;有引湿性。本品在水中易 溶,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3.鉴别 (1)取本品20mg,加稀硝酸2ml溶解后,加钼酸铵试液1ml,加热,放冷,即析出黄色沉淀。---磷酸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糖类、脂类和 核酸类药物分析
第一节 糖类药物的分析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 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 碳水化合物。
生物学功能: 1.提供能量。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细胞的骨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 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3.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红细胞表面ABO血 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7.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2~0.6g一日0.6~1.8g 8.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9.制剂(1)肌苷口服溶液 (2)肌苷片 (3)肌苷注射液 (4)肌苷胶囊(5)肌苷颗粒剂
(二)三磷酸腺苷二钠(ATP)的质量分析
拼音名:Sanlinsuanxiangan‘erna 英文名: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 C10H14N5Na2O13P3 551.15
注:右旋糖酐70(中分子);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10(小分子)
2、总氮量:肝素钠 3、残留溶剂:残留溶剂
四、含量测定 1、旋光光度法 右旋糖苷20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本品为复方制剂,右旋糖苷20有旋光性,而氯化钠无旋光性,不干扰测定,用旋光度法测定右 旋糖苷20的含量。
6胺类药物的分析

N
N OH
OH
+ H 2O + NaCl
二、鉴别试验
2、水解反应 (1) 盐酸普鲁卡因+10%氢氧化钠溶液→白色↓普鲁卡因(加热 变为油状物) (2) 继续加热 蒸气(二乙氨基乙醇)↑(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为蓝色)
(3) 加热至油状物消失 放冷、加盐酸 白色↓对氨基苯甲酸
二、鉴别试验
盐酸普鲁卡因
HCl H2N
(能溶于过量的盐酸)
COOH
二、鉴别试验
3、与三氯化铁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NHCOCH3
NHCOCH3
3
+
FeCl3
Fe + 3HCl
OH
O 3
(蓝紫色)
二、鉴别试验
(四)与金属离子反应
1. 与铜和钴离子反应 (具有芳酰胺结构的,如 盐酸利多卡因) 硫酸铜/碳酸钠试液→蓝紫色配合物→
显黄色(溶于氯仿)
三氯化铁 甲醛-硫酸
1.与三氯化铁反应; 2.与甲醛-硫酸反应
肾上腺素 Adrenaline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bitartrate
0.1mol/L盐酸液中显翠绿色, 红色 加氨试液显紫色,紫红色
翠绿色,加碳酸氢钠试液显蓝 淡红色 色,红色 玫瑰红,橙红,深棕红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紫色 Phenylephrine hydrochloride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 盐酸多巴胺 Dopamine hydrochloride
•每滴入1滴,搅拌1-5分钟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及酰苯胺类药物的分析
四、含量测定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
06 羧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如苯甲酸钠 ChP(2010) 溶剂:水——乙醚
原理
水相 乙醚相
COOH
水—乙醚
滴定前
COONa
COONa HCl +
+ NaCl
甲基橙 黄色
滴定中
COONa HCl +COONa
水—乙醚 + HCl
COOH COONa
+ NaCl COOH + HCl
水—乙醚
NaCl
黄色 橙红
注意:强力振摇,醚层水洗
中性乙醇
30ˊ不褪粉红色
OCOCH3
+NaOH
COONa
COOH OCOCH3
OCOCH3
+NaOH
COONa
+H2O
阿司匹林
OCOCH 取本品约0.4g ,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 3 +H2O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2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
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滴定。每
阿司匹林
FeCl3
紫堇色
对氨基水杨酸钠
H+
FeCl3
紫红色
苯甲酸类
苯甲酸(钠) FeCl3 赭色
碱性或中性
丙磺舒 钠盐 米黄色
FeCl3
NaOH
pH 5.0~6.0
COOOH
COO O
2
Fe Fe
3
紫堇色
COO-
pH4~6
COO 6 Fe3 (OH)2 OOC
5.紫外红外吸收
6.色谱法—制剂分析
鉴别试验
一、与三氯化铁反应: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的药物
OH
Ar OH FeCl3
药品生产技术《6.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鉴别试验-水解产物反应》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水解产物反响
本类药物分子中有些具有酯的结构,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利用其水解产物与试剂的反响进行鉴别。
?药典?〔2021版〕采用此法鉴别盐酸普鲁卡因和苯佐卡因。
①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方法:取本品约0.1g,加水2mL溶解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1mL,即生成普鲁卡因的白色沉淀,加热,游离的曾鲁卡因变为油状物,继续加热,分解释放出二乙氨基乙醇的碱性蒸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加热至油状物消失后,放冷,加盐酸酸化,即析出对氨基苯甲酸的白色沉淀。
反响式为:
②苯佐卡因的鉴别方法:取本品约0.1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煮沸,即有乙醇生成;加碘试液,加热,即生成黄色沉淀,并发生碘仿的臭气。
反响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知识要点: 1.了解脂类药物分 类及典型脂类药物结 构与性质; 2.了解熊去氧胆酸、 胆固醇、谷固醇、大 豆磷脂、DHA、 EPA等典型药物的 鉴别试验和杂质检查; 3.理解酸碱滴定法、 重量法、紫外分光光 度法、气相色谱法在 脂类药物分析中的应 用原理; 4.掌握胆红素、大 豆磷脂、二十碳五烯 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第一节 脂类药物 分析检验的方法 胆酸类药物分析 固醇类药物分析 磷脂类药物分析 多烯脂酸类药物 分析
3
第二节 应用示例 大豆磷脂含量测定 胆红素含量测定 多烯脂酸含量测定 辅酶Q10含量测定
思考
P90
(1)氯化物、硫酸盐杂质限量如何计算? (2)氯化物检查为什么要滤过? (3)有关物质检查的是什么杂质?用的是什么 方法?杂质限量是多少? (4)炽灼残渣温度是多少? (5)钡盐检查的原理? (6)新沸过的冷水?近终点时,加100ml?
P91 (1)酸度检查的原理? (2)含量测定的原理?重量法? (3)制剂和原料药检查和含量测 定的区别?
几个新概念
酸值
碘值
不皂化物
过氧化值
酸值又称酸价。是指中和1g天然脂肪中的游离酸 所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值的大小反映了 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 碘值:表示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 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碘的克数。主要 用于油脂、脂肪酸、蜡及聚酯类等物质的测定。 不饱和程度愈大,碘值愈高。
2mol/L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取氢氧化钾140g,
置锥形瓶中,加无醛乙醇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 用橡皮塞密塞,静置24小时后,迅速倾取上清液,置具 橡皮塞的棕色玻瓶中。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 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 示。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油脂氧化后生 成过氧化物、醛、酮等。氧化能力较强,能将碘化钾氧化 成游离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来滴定。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 酸败程度,一般来说过氧化值越高其酸败就越厉害!因为 油脂氧化酸败产生的一些小分子物质在体内对人体产生不 良的影响,如产生自由基,所以过氧化值太高的油对身体 不好。 不皂化物:油脂等样品中不能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起皂 化反应的物质。用重量百分数表示。这些物质是高级脂肪 醇、甾醇和碳氢化合物等,能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