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260cf6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c.png)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一、定义及历史背景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制定贸易障碍物,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出现是古老的,但在现代,它变得更为普遍,并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类型及影响1.关税加征关税是保护本国产业的最常见贸易保护主义方法。
它会使外国商品的价格上涨,减少本国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
但是,它也可能导致本国产业缺乏必要的竞争能力,从而在全球市场中落后。
2.非关税贸易壁垒这些壁垒并非以税收形式实施,而是以其他方式。
例如,对进口商品实施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要求使用特定的供应链等等。
这些做法可能会给国内企业带来更高的成本,并降低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3.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导致多种负面影响,包括经济萎缩、价格上涨、失业率上升等等。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还会促使国际贸易不平等,阻碍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1.保护本国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保护本国市场。
由于对本国市场的担忧,保护主义者认为加征关税或其他形式的壁垒将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避免外国公司通过倾销等方式破坏本地市场。
2.提高就业率在一些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创造就业机会的方式。
例如,一些政策制定者认为,加征关税使得在本国就业的国内公司更有竞争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3.维护国家利益有时候,区域、国家之间的贸易问题,会被认为关系到国家利益和主权。
因此,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一种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的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以被用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但它也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失衡,从而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
在制定适当的政策时,必须权衡不同的利益,并作出明智的选择。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e3ea8c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5.png)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于全球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贸易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争议话题。
本文将探讨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原因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一系列行动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贸易竞争的冲击,以实现国内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策立场。
这些行动包括征收关税、实施配额限制、采取非关税壁垒、补贴本国产品等。
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是保护本国产业,减少进口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1. 保护本国产业利益: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产品的竞争压力。
国家会通过限制进口以保持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2. 市场失灵:在市场存在失灵的情况下,政府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调整市场的均衡。
例如,面对倾销商品,国家会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损害。
3. 就业保护:贸易保护主义可以为本国就业提供保护。
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可以促使本国企业扩大生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贸易限制: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国际贸易受到限制。
征收高额关税、实施配额限制等做法会使进口成本增加,导致进口量减少,从而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引发贸易战。
当一个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时,其他国家可能会作出类似回应,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贸易战。
3. 经济效率下降: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了商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本国企业因为市场竞争不足而没有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长期来看会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增长。
四、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辩证关系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的。
在一定程度上,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帮助国内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然而,长期坚持贸易保护主义会带来经济效率下降和贸易争端等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c1020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2.png)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或一地区采取各种手段来限制或阻碍进口商品,以保护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和就业的政策和做法。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被视为一种自私和孤立主义的做法,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保护国内利益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措施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保护主义的原因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内利益的考虑所驱使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护主义原因:1.保护本国产业- 通过限制进口商品,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这样可以帮助本国产业保持竞争力,并维护本国就业机会。
2.保护国内市场- 保护主义政策可以确保本国市场不受来自国外低成本或低质量产品的冲击。
消费者可以更有保障地购买本国生产的商品。
3.防止倾销- 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向国外市场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来破坏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可用于防止这种倾销行为。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为了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国家或地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护主义措施:1.关税- 在进口商品上征收关税是最常用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
关税的设立可以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减少对国内产品的竞争。
2.配额- 政府可以设定进口商品的配额限制,限制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
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限制外国商品的市场份额。
3.反倾销税- 针对国外公司倾销的行为,政府可以对特定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有助于防止倾销行为对本国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4.补贴- 政府可以向本国产业提供补贴,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或提高其竞争力。
这可以帮助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
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1.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
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2.成本上升-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通常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了国内生产成本。
这最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上升。
世界经济衰退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世界经济衰退下的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9d00fbf0f705cc17552709e5.png)
世界经济衰退下的贸易保护主义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简单介绍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其实质是国家对贸易的干预。
二、贸易保护主义相关理论1. 单边自由贸易的思想依据产自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后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弗朗西斯•埃奇沃思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发展了的贸易政策理论强有力的证明:一国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是最有利的。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外部贸易机会不变,专业化和随之产生的商品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交易有利可图。
这一简明的结论有两个重要前提,第一是只有在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才会有效率;第二是一国的外部贸易机会必须独立于自身的贸易政策。
2. 一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和所有国家的自由贸易自由贸易的经济理论主要关注单个国家的自由贸易,现在,有一种关于自由贸易理论的世界主义版本。
自由贸易的国家主义理论为他国关税、配额和补贴的使用做了粉饰,要求无论别国怎样,一国都应实行自由贸易。
世界主义的理论则要求所有地方都坚持自由贸易。
如果把效率逻辑应用到所有贸易国之间的分工上,而不只是在本国范围内,显而易见所有国家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仅仅这样做就可以令商品和服务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
价格反映真实社会成本这一假设对以上结论至关重要。
如果任一国家使用关税和补贴使市场价格和社会成本相分离,而不是拉进市场失灵所带来的两者之间的差距,那么其结果肯定会和有效率的世界分工不一致。
由此可见,所有国家必须实行自由贸易。
3. 进化论和“公平”单边主义的政策建议进一步遇到的问题是它与自由贸易进化论的原理和直觉不相符。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3559f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8.png)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限制国际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这种做法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岗位,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分析其利弊,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和原因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背景。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动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安全: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安全的考虑,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保护战略性产业,以防止过度依赖外国供应链的风险。
2. 就业保护:贸易保护主义被一些国家用来维护本国工人的就业机会,通过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保障本国劳动力的利益。
3. 产业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可以为本国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避免被外国竞争者抢占市场份额,从而保证本国产业的竞争地位。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和问题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利益的诉求,但其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以下是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引发的影响和问题:1. 贸易壁垒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通常包括关税提高、非关税壁垒增加等手段,这不仅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也使国际贸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2. 失去竞争优势: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本国产业缺乏竞争压力,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最终导致产业失去竞争优势和创新动力,影响经济长期发展。
3. 争端升级: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贸易争端和摩擦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加剧国际贸易关系的不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贸易战。
4. 消费者福利下降:贸易保护主义通常会导致本国市场上商品价格上涨,品种减少,消费者购买力减弱,消费者福利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三、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1. 强化多边贸易体制:各国应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支持,维护国际贸易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通过合作解决贸易争端。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8b0f5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5.png)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通常包括关税 、配额、补贴和其他非关税壁垒 ,旨在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 而降低外国商品的竞争力。
历史发展背景
早期贸易保护主义
当代贸易保护主义
在工业革命初期,许多国家采取了贸 易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幼稚产 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近年来,一些国家重新采取贸易保护 主义政策,以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削弱了多边贸易体系的权威性和有 效性,使得国际贸易规则受到挑战和破坏。
对国际分工和合作影响
扭曲国际分工
01
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国际分工受到扭曲,各国可能更倾向于自给
自足,而非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阻碍国际合作
02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合作,使得各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
难以形成合力。
加剧全球发展不平衡
认为只有通过贸易顺差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财富,因此极力推崇贸易保护政策。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认为某些产业在初创时期,由于 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等原因 ,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因此需 要政府采取保护措施进行扶持。
保护措施通常包括关税壁垒、进 口配额等,以降低外国竞争对本
国幼稚产业的冲击。
通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幼稚产业 可以逐步发展壮大,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成本,最终具备国际竞
新兴经济体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为了应对外部贸易保护主义,新兴经济体可能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如加强本地市场保护、提高关税、加强 贸易救济等。
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以推动更加 公平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
未来国际贸易政策走向及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7740d2582b160b4e767fcf30.png)
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各国产品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日益科学与成熟,并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依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认证标准、评审程序和认证、认可制度等名目繁多、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目的性和苛刻性,对有关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技术障碍,使其难有作为。
监控编辑
简单总结
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
保护主义,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这些措施也是经济不发达国家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对发达国家来说则是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工具。
(2)容易致国内资源的低效率配置。由于受保护的产业或企业享受各种优惠,国内资源会争相流入这些低效率的部门;
(3)失去了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充分利用国际生产力的机会。总之,这种政策使经济的内向程度加深,经济结构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大,延缓了工业化的速度。
随着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英明决策,原来的封闭型的保护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形势,改革势在必行,由国家统制下的封闭型保护贸易政策转变为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的保护贸易政策。开放型的保护贸易政策是对外贸易活动由国家统一领导、控制和调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使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在进口方面,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吸收外资作为战略重点,同时,适当进口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的生活用品和物资。在出口方面,根据我国的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利用中国自然资源的优势,扩大矿产品、耐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的出口,努力把初级产品、粗加工制品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之,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与改革开放的政策相一致的。随着出口贸易政策开始走向自由化,高度,这种高度保护的进口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我国参与多边贸易活动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形势。因此,从1992年以来,对进口贸易政策进行了改革,使贸易保护程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民族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良性发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f7a711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5.png)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背后是对本国经济利益的担忧,旨在限制进口产品,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倾向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限制其他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这些措施包括关税提高、非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措施等。
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打破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因为它阻碍了全球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因1. 本国产业保护:国家关心本国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因此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侵害。
2. 就业保护: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帮助维持本国的就业机会,阻止国外产品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冲击,从而保障本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3. 经济安全:贸易保护主义也可以用作国家的经济安全工具。
一些国家担心过度依赖进口可能使本国受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威胁,因此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来降低这种风险。
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1. 政治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导致贸易战。
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稳定。
2. 经济影响: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了进口,使得国内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还可能导致国内企业失去竞争力,降低整体经济效率。
3. 地缘经济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打破国际产业链,减少国际合作与交流,限制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四、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1. 多边贸易机制:国际合作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关键。
各国可以在多边贸易机构中商讨和解决争端,维护自由贸易的原则。
2. 加强内外市场竞争力:采取改革措施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3. 促进经济多样化:国家可以通过投资于新兴产业、创新和科技发展来提高经济多样性,减少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依赖。
4. 开放的投资环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公平和开放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资本流入,促进经济发展和合作。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1b13212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a.png)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却经常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根源。
那么,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本文将为大家解答。
一、定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本国企业和产品,限制进口和外国竞争。
这些手段包括关税、配额、补贴、法规等,它们的目的是维护本国企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加强本国经济的竞争力。
二、出现背景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以及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关。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相互依存,贸易合作似乎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国家的企业往往因为生产成本高、技术水平低等各种原因而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造成本国企业的亏损和失业率的提高。
这时,一些国家就会出台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不仅影响本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影响本国消费者的福利。
保护本国企业的做法就是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这会使本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
从长远来看,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福利下降。
2.导致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措施。
如果一个国家出台了保护主义政策,其他国家也可能采取类似的措施。
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变得更加复杂,贸易摩擦也会引起更多的争端和冲突。
3.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破坏全球生产链的发展。
如果一个国家出口的零部件被另一个国家用来生产最终产品,那么如果前者限制了出口,后者可能会面临生产困难。
四、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多边贸易协定的实施。
通过多边贸易协定,各国之间可以选择合适的贸易政策,减少贸易争端的发生。
2.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
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有利于各国之间达成贸易共识,避免粗暴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3.加强国内法律法规的改善。
2024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2024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https://img.taocdn.com/s3/m/3477c9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c.png)
政治因素
国家利益:各国政 府为了保护本国利 益,采取贸易保护 主义措施
政治压力:国内政 治压力,如选民要 求保护本国产业和 就业
国际关系:国际政 治紧张局势,如贸 易战、地缘政治冲 突等
政策制定:政府制定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以应对经济危机和全 球经济不确定性
2024年全球贸易保护主 义盛行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 2024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和措施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未来趋势和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采取各 种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工业 和农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政策支持,维护自身权益
建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监测机制,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民间组织的应对措施
开展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宣传和教育 活动,提高公众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术界的合作, 共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推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法律和规则 的制定和完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未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和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 政策将更加频
繁和广泛
贸易保护主义 政策将更加多 样化和复杂化
贸易保护主义 政策将更加注 重技术壁垒和 知识产权保护
贸易保护主义 政策将更加注 重环保和可持
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
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贸易战,影 响全球经济稳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f147f1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a.png)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而贸易保护主义则是妨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入手,探讨其表现形式、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并提出防范贸易保护主义的建议。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采取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限制进口、提高关税或实行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来保护国内的产业。
具体表现为出口补贴、反倾销、配额限制等。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一)关税壁垒一国政府通过提高关税,使商品价格上涨,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降低对外国商品的竞争力,从而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此外,关税还可以用于增加政府收入。
(二)非关税壁垒除了关税以外,政府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限制进口。
例如,规定各种认证、标准和质量监管要求,这些要求可能导致外国商品被拒绝进入市场。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配额、出口补贴等手段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三)反倾销国家会采取反倾销措施,以防止进口商品被低价倾销的情况出现。
虽然反倾销措施可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但是它也可能导致贸易争端的产生。
三、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贸易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对其他国家的打击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可以影响进口商品,也可以影响出口商品。
一旦一个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其他国家也会采取同样的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最终导致多边贸易体系崩溃。
(二)对国内企业的限制贸易保护主义虽然可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但是它也会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等副作用。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导致国内产业的功能失调,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对消费者的伤害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这会对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还可能导致供求失衡、物资短缺等问题。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一)政治原因政治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政治地位不稳定,国家需要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维持稳定。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28053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5.png)
贸易保护主义1. 引言贸易保护主义,作为国际经济中的一种政策取向,强调保护本国产业及就业机会,并减少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利益,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原因、利与弊,并提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建议。
2. 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如关税、配额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商品,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机会。
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
3. 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3.1 国内经济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常常是商品生产国为了应对国内经济困境而采取的政策。
当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或失业率上升时,贸易保护主义被看作一种短期应对手段。
3.2 战略考虑:一些国家依靠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国家安全、国防利益或者产业领域的战略优势。
他们认为通过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可以增加本国产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
3.3 政策促进:贸易保护主义有时被用作一种政府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手段。
通过限制进口,政府可以为国内产业提供更多机会来发展和竞争。
4. 贸易保护主义的利与弊4.1 利益4.1.1 保护本国产业:贸易保护主义能够帮助本国产业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时获得更多的机会。
通过限制进口,本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4.1.2 保护就业机会:限制进口也可以减少替代本国工人的外国劳动力的流入,保护本国就业机会。
4.2 弊端4.2.1 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引发贸易摩擦,导致国际贸易关系紧张。
当一个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后,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举措,形成恶性的贸易争端。
4.2.2 增加成本: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从国外进口商品的成本,限制了出口的机会,从而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成本和低效率。
4.2.3 限制创新和选择: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了进口商品的选择,降低了国内市场上的竞争。
这可能导致本国产业缺乏创新能力,无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经济学中的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学中的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a8ccf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5.png)
经济学中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或保护本国产品进口的政策。
这种政策在经济学中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它能够保护本国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有人则认为它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率低下。
本文将探讨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理论依据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国际贸易初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有限,贸易壁垒较少。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这导致了贸易竞争的加剧,许多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国内产业保护和国家安全保障。
国内产业保护是指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国产业。
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限制进口可以减少外国产品对本国市场的竞争,从而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他们认为,本国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保护期,以便逐步提高竞争力。
同时,贸易保护主义者还主张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提高进口产品的成本,使本国产品更具竞争力。
国家安全保障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理论依据。
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过度依赖进口可能会使国家在关键领域受到威胁。
他们主张通过限制进口来确保国家的安全。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对军事装备、高科技产品等实施进口限制,以保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三、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限制进口,本国产业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发展机会。
这有助于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还可以保护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消极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限制进口会使本国产业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变得懒散,缺乏动力进行创新和提高效率。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引发贸易战。
各国之间的贸易限制措施可能会导致贸易关系紧张,加剧经济不稳定。
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
![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2b0b6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9.png)
汇报Hale Waihona Puke : 日期:contents
目录
• 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 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践 •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01
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
贸易保护主义
指通过采取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措施来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 或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的一种政策手段。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通过采取关税、非关税壁垒 等措施来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或服务的进口,以达到促进本 国产业发展和提高就业率的目的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贸易保护主义的类型
关税壁垒
指政府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来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或服务的进口,以达到保护本 国产业和就业的目的。常见的关税壁垒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影响进口国经济
对于受到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国家,其进口成本将增加,导致国内 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影响产业结构和竞争力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导致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下降,对各 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03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的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 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贸易 的稳定和繁荣。
非关税壁垒
指政府通过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其他措施来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或服务的进口, 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的目的。常见的非关税壁垒包括数量限制、许可证 制度、技术标准等。
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01
经济原因
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当一国经济面临下滑或衰退时,
政府可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以促进经济增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c57cb7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b.png)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系列政策和实践,旨在通过限制或者限制国际贸易,保护本国经济发展,改善本国就业和制造业部门的竞争地位。
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想起源于18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随着工业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思想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国家实行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例如加征关税、限制进口、扶持本国企业等。
这些政策旨在为本国制造业和就业市场提供保护,并减少对外国商品的依赖。
贸易保护主义的原理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原理是“自给自足”或者称为“自给自足主义”。
该原理认为,一个国家只有通过限制对外国商品的进口或者增加对本国商品的需求,才能够保证本国的经济繁荣和民生幸福。
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涵盖了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关税、配额、补贴、反倾销法律和其他工具。
接下来将一一列举。
1. 关税:加征关税是贸易保护主义中最常见的政策。
关税是指向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
通过加征关税,贸易保护主义者旨在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以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售。
2. 配额:商品配额是指对某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限制。
配额限制了进口商品的数量,从而保护本国生产者并支持国内消费。
3. 补贴:政府可以向本国企业提供补贴,以鼓励和保护国内生产。
补贴可以用于支持研发、生产或出口。
4. 反倾销法律:反倾销是指限制从许多其他国家向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并向本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或征税。
反倾销法律的目的是防止低成本产品的不正当竞争。
贸易保护主义的利与弊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者认为,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是保护本国企业和就业市场的必要措施。
然而,贸易保护也存在其缺陷和问题。
利:1. 保护本国经济并维持其竞争地位。
2. 刺激本国制造业、农业和工业的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3. 减少外国制造业对本国市场和贸易的依赖。
弊:1. 限制贸易和进口商品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https://img.taocdn.com/s3/m/2efa7e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7.png)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是两种主要的贸易政策。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政策的含义、原因和影响,并就此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一、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
这包括提高进口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实施非关税壁垒等手段。
1.1 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源于国家间的竞争和利益冲突。
保护主义政策通常起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本国产业保护: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以确保本国产业的持续发展。
(2)就业保障: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就业机会。
通过限制进口,可以减少商品的竞争,从而保障本国劳动者的就业。
1.2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关税壁垒导致贸易壁垒加剧:提高进口关税和限制进口配额会导致一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限制了自由贸易的发展。
(2)加剧贸易战争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往往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进而掀起贸易战争的风险,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性。
二、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是指各国之间建立开放的贸易体制和市场,通过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自由和公平的国际贸易。
贸易自由化的核心是建立开放的市场和推动经济全球化。
2.1 贸易自由化的原因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效益:通过贸易自由化,各国可以借助国际经济合作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
(2)促进创新: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加强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2.2 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贸易自由化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促进国际贸易:贸易自由化可以降低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与效益。
国际贸易理论之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理论之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f2dab7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3.png)
国家层面的应对策略
调整出口结构
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度 ,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外技术 的依赖。
推动国内市场发展
通过扩大内需和促进国内市场发展,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企业层面的应对策略
政治原因
政治因素也是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如国内政治派别的 斗争、国际政治关系的紧张等。
02
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与发 展
早期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重商主义
以出口为导向,鼓励本国制造业,限制进口,以 积累大量黄金和白银。
保护关税政策
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但易导致贸 易伙伴国的报复性关税。
幼稚工业保护
通过限制外国商品或服务在本国市 场的销售,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
出口促进
通过各种措施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 ,以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经济原因
贸易保护主义常常源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如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等。
社会原因
社会利益集团和民众的压力也是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如对进口商品的抵制、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等。
03
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影响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保护国内市场
贸易保护主义通过限制进口,为本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 市场环境,有助于减少外国企业的竞争压力。
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贸易保护主义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喘息空间,使其有机会进行技术 升级、产业转型,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增加就业机会
贸易保护主义有助于保护国内企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对于劳动 密集型产业而言。
贸易保护主义名词解释
![贸易保护主义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04c4a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a.png)
贸易保护主义名词解释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另一种经济政策,其目的是限制外国竞争,以维护当地产业和就业,
保护国内消费者以及促进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通常可以用三种措施来实现:1.朔利税:这是最常见的保护措施,通过收取
进口物品的关税来抑制外国的进口商品。
2.补贴:政府将金钱或其他资源提供给国内商家
以支持他们发展业务,以抗击外国竞争。
3.对外贸易管制:政府对外国进口商品出口商品
加以严格限制,来保护国内行业。
贸易保护主义是在国家利益之间做出折中的一种政策。
其优点是,它可以为已经存在的产
业获得支持,使工人就业。
此外,它可以限制外国产业对本国市场的渗透,防止可能带来
的低价格竞争,以保护国家经济的发展。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也有缺点。
由于关税的存在,进口物品有可能会变得贵,从而消除消
费者的福利,阻碍全球贸易的发展。
另一方面,进口商禁止以及补贴等政策可能会抑制国
际竞争,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降低了安全投资的投资者信心。
因此,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是需要综合考虑权衡的,以达到预期的经济发展
和消费福利平衡。
这可能会在不同国家间产生不同的定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贸
易保护主义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以保护当地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不影响全球贸易的发展,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ea6feb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9.png)
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石,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的观念也愈发流行。
究竟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其原理、影响和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一一探究。
一、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指的是国家对外国商品和服务采取的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这些限制措施通常包括关税、配额和补贴等。
这种政策的出现是由于国外货物或服务的进入,可能会导致本国产品变得不具备竞争力,从而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理贸易保护主义的原理是,国家应该维护本国经济利益,防止外国产品冲击领内市场,保障本国产业和就业。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手段是对进口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从而保护本国产业不被侵蚀。
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
首先,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升,进口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其次,贸易保护措施会给本国生产商带来短期的保护,但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市场竞争,将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贸易保护措施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贸易争端的爆发,形成严重后果。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意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有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但有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危机时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可以帮助维护本国经济和就业的稳定,缓解经济压力。
结语贸易保护主义是针对国际贸易的一种政策,它代表了国家对本国经济的维护和对市场竞争的恐惧。
尽管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对本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利益,但要始终记住的是,开放和公平的贸易环境将促进贸易增长,提高生产效率,使人民得到更多和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贸易保护主义应该是一种有限制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它对国际贸易和其他国家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谈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合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贸易全球化过程中相互依存,摩擦等不可避免。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其中,贸易保护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表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一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 rotectionism):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
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115-16世纪期间,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大发现的来临,各国对外贸易逐渐扩大,国际交换日益繁荣,分工也开始逐渐跨越国界。
但是国际交换关系尚未形成确定的体系,世界经济正待萌芽。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国际分工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面貌,密切了各地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一发电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它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深,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等。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主要表现有: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生产国际化: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2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
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
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社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种资本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大大超过历代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
其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从过去以垂直分工为主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的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增长迅猛和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形成;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增;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日益加强;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作用日益增强。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
3这是因为: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第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与此同时,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19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
这一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而且势必对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经济被越来越深地卷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至相互依存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具有了新的意义,像债务、人口、能源、环境这样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系整个世界资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
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4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油然而生。
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a)以及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b)不同,亚当·斯密以自由经济主义为中心,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到最少,充分的自由放任是最优选择;李嘉图指出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
一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从而达到世界总产出的提高;而汉密尔顿(c)和弗·李斯特(d)提出了保护贸易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汉密尔顿主张国家应该实施干预,保护国内市场。
李斯特也指出,对民族工业实施保护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之后,经济学家伊·菲·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贝·戈·俄林提出了赫克歇尔-俄林学说(e)。
它丰富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和比较成本说。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凯恩斯提出了超保护贸易理论(f),指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前提条件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垄断则破坏了它,主张用国家干预代替自由经济。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发达国家则多提倡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用来作对付危机的临时措施。
到了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已不仅仅是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手段,更成为对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
贸易保护主义,无论新旧,其中心思想是一样的: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会引起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不同的反应。
但新旧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更胜一筹,具有强制性强,对贸易各方影响大而直接,受约束范围广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选择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存在着地区和产业方面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科技水平和科技转换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综合国力还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条件地全面地开放市场,让发达国家的商品占领我国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暂时可以得“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从长远看必然会冲击中国的民族工业。
那么,如何从中国基本国情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现实出发,如何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5以及我国的科技水平、资源、产业结构等情况出发,把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政策结合起来,制定更加科学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贸易政策,面临的一项任务。
笔者认为,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行适度保护贸易政策。
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对我国有关行业和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使国际竞争限制在中国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并逐步向WTO所要求的国际惯例接轨,这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与国际市场保持有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