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详细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志部分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它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贯穿于这些基本原理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并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纪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立足于中国国情,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对世情即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第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是中国现时的国情,但中国现时的存在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要使它能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要让它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没有糟粕的一面。因此,必须警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三二二三”,即: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大理论成果。

三个历史时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条是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另一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邓小平理论;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联系主要是: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都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差异主要是:第一,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毛泽东思想所处的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邓小平理论所处的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第二,理论的主题不同: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第三,理论体系的内容不同:毛泽东思想是围绕着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主题构建的;邓小平理论是围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题构建的。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看一个理论是否有科学的体系,主要的衡量标准有三条:一是看它有没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其哲学基础或有没有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二是看它有没有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三是看它有没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符合这三条衡量标准:

Ⅰ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有一条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和哲学思想,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Ⅱ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Ⅲ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并

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讲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对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⒈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治本之策。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从1979年到2005年,我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据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的数据,2005年,我国GDP达到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5年的5%左右,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外贸总量位于世界第三位。据世界银行的资料,2000年至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5%,仅次于美国,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虽然已是全球的一个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经济强国。2005年,我国人均GDP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居于全球第110位。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济效率不高、经济增长质量低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巨大的代价。

1995-1999年,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2885美元/人年)只相当于美国(81353美元)的3.5%,比印度(3118美元)还低。1978-2000年,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6%,而发达国家平均不到20%。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0%左右,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2003年,我国共消耗了当年占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40%的水泥,而创造的GDP却只占全球的4%。

2003年,我国电解铝出口增加了6.9亿美元,但中国氧化铝和铝矾土资源的匮乏,抬高了世界氧化铝和铝矾土的价格,因此,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实际上增加了6亿美元。若计入这个成本,2003年电解铝出口净利润仅增加了0.9亿美元。同时,电解铝生产又耗费了很多电。出口一吨电解铝,等于出口一千多度能源当量。而在中国,能源仍是紧缺的物资,这一项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从计入能耗后的结果看,中国不仅没有从电解铝出口增加中获得利润,反而净赔了90多亿美元。此外,它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5年,瑞士达沃斯论坛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排序中,中国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133位。

第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约为2.57倍,2003年达到3.23倍,实际上的城乡收入差距要远大于这一数据。2003年,东、中、西部人均GDP之比为2.6 : 1.3 : 1。其中,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达到46178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为3603元,前者是后者的12.9倍。收入最高与最低行业的人均收入之比,1990年为1.29倍,1999年上升为2.55倍,2003年达到2.99倍。

城镇居民中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50%,而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所占比重仅维持在1%上下,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一半。城乡居民的财产差距同样悬殊,目前,农村人均储蓄存款仅为城镇居民的1/10左右。

第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并造成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不到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4%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左右,但医疗卫生资源的80%却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集中在大医院。目前,社会保障只覆盖不到30%的人群。

⒉学发展观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大的挑战:一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给我们造成的压力;二是资源、环境等因素给我们发展带来的制约。以世界人均水平为单位计算,我国的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8%,森林为14%,耕地为32%,草地为32%。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回采率约为30%,低于国外10-2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