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3b40910b4c2e3f572763c9.png)
《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强调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由此可见,课文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我们又发现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 阅读量不达标,有许多学生不能主动去阅读课外书籍。
2 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家长对阅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更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所获得的阅读能力经验严重缺失。
3 学生阅读能力缺乏指导,只看些订阅的报刊,作文书,对于经典名著的领悟,望而却步,也很难坚持写读书笔记。
鉴于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阅读的具体情况,我们确立了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指导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 激发学生阅读能力的兴趣。
2 纠正学生在阅读能力中存在的误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过程。
3 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能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4 全校开展读书活动。
5 家校共建,建立班级阅读库。
6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研究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阅读能力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习惯,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言行可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
教师自己对阅读充满着欲望,必会潜移默化使得孩子也热爱阅读能力推荐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让他们的童心被喜爱的故事浸染,利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孩子喜欢上“书”这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东西,真切地感受阅读的成功与快乐。
一旦他们把阅读不再动作沉重的负担,他们就会热爱语文,从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循环。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42cb16e2bd960590c677ef.png)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
课外阅读对学生拓宽视野,性情的培养,人生的成长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许多教育名家也在不断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国许多教育名家也在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素质教育更是强调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语文学习不在只是关注课内,还要走出课外,形成课内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为学生探究科学的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有效性指导已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现状分析研究,拟定研究方案,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阅读习惯、评价学生阅读效果等方面作了大胆尝试,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序言:
大家都知道:蜜蜂要采过许多花粉,才能酿出蜜来。
读书理应如此,博采众长才能获取全面、均衡的营养。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只注重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孩子的个性、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行动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行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59b9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1.png)
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行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课外阅读是一个学生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环节。
然而,农村地区的课外阅读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差,很多的农村孩子没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到优秀的阅读材料,也缺乏对阅读的指导和引导,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也更加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提升农村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某农村地区的小学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综合考察农村儿童的阅读现状、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阻碍农村儿童课外阅读发展的因素等,同时也会探究如何在农村地区开展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以及如何优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管理。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能够探究出比较科学和可行的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为农村地区改善课外阅读环境和提升阅读水平提供具体建议。
同时,本研究还有望为广大的阅读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有益的经验。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策略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总结正本正本正本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策略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总结正本正本正本](https://img.taocdn.com/s3/m/968577e1cc7931b764ce15e9.png)
“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策略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总结自课题研究工作推行以来,我们全体参研人员在县教研室总课题组和学校领导的关爱指导下,依据课题推行计划,着手对“乡村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策略研究”这一子课题进行了有效地研究与实践,获取了显着的成就,现对我校两年来课题研究工作做以下总结:一、课题推行的基本做法1、对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检查研究。
我校学生多半来自乡村,属于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近一年,我校改制,诚然也有部分来自乡村小学的优秀学生,但受家庭环境和修业条件的限制,学生课外阅读量有限,同时也没有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经过检查研究,认识到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学校活动睁开和各样争创活动太多,挤占了教师们大量授课时间,为了抓质量,语文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工作重视不够。
(2)学生成绩错落不齐,读书条件各不一样样,造成大部分学生视野狭窄,只停留在所教语文课的小圈子里,课外阅读时也只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领悟还很表面,语言的积累更少,没有达到课外阅读的目标。
(3)随着学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图书的数量诚然近几年也增添很多,可是没有加以归类和整理,有一些早期的图书已经不合适孩子们的阅读,合适阅读的图书也没有获取广泛的利用。
2、充源,保证学生外量。
学生的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践中被激出来的。
只有学生供应足的源,并保充足的,才能保证外划不可以一空文。
两年来,我校新添置了数万册新,校外一些助学机构也我供应了几十万元的。
此外,很多班的角增添了架,老和学生踊捐,每班藏很多于 100 册。
而且利用校内外学生借室的籍。
我定,每周周一下午第三是学生外的用,任何老,任何活都不得占。
同要求上,文老必在指。
一段,老与学生一起,他介绍好,教他各样方法,精,略,⋯⋯教他和摘抄美句,学做卡,名人卡片,写笔。
其他,各班文老倡议学生利用各样假日、双休日外,定平均每天很多于半小。
在培养学生外的最初段,他供应充足的、供应充足的源,可以促使学生养成优秀的自主的,他学会和做伴,与交友,快成。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范例]》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c7f484ad02de80d5d84064.png)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5篇范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构想《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课文不过三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很有限。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鉴于此,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怎样。
我们又该怎样切实加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让农村孩子也“得益于课外”。
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并申请课题立项。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整本书”。
课标中,还对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这一研究的纲领性文件。
这是我国对小学语文教育在课外阅读这一块的总要求,农村小学也不例外。
然而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太远,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中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
新课程还处于实验阶段,应以唯物辩证的观点。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4a06db7e21af45b307a8c5.png)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强调小学阶段应完成145 万字的阅读量,背诵优秀诗文160 篇,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有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由此可见,课文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我们又发现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 阅读量不达标,有许多学生不能主动去阅读课外书籍。
2 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更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
3 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只看些订阅的报刊,作文书,对于经典名著的领悟,望而却步,也很难坚持写读书笔记。
鉴于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阅读的具体情况,我们确立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 纠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误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过程。
3 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4 全校开展读书活动。
5 家校共建,建立班级阅读库。
6 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研究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
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言行可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
教师自己对阅读充满着欲望,必会潜移默化使得孩子也热爱课外阅读推荐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让他们的童心被喜爱的故事浸染,利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孩子喜欢上“书”这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东西,真切地感受阅读的成功与快乐。
【精品文档】《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整理版)
![【精品文档】《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50c4b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5.png)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高家店小学林云平针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观测与分析》中的问题,我开始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润滑剂”,它能推动学生从课外有益读物中去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我从以下几点入手:1、创设情景。
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
比如,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诉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组织参观新华书店、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2、交流展示。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个故事”、“一人一篇演讲”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知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地搞一二次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优美片断摘记汇展、读书笔记结集、好作品推荐会等。
这些做法,激发了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3、适当激励。
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一是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二是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釆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
评比激励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即开展读书笔记、“釆蜜集”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新闻发布会”“故事演讲"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另一个层面是,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
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总结计划汇报设计
![《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总结计划汇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2334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c.png)
《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总结计划汇报设计第一篇:《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总结计划汇报设计《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
2、我校学生阅读情况我校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
原因究竟在哪里呢?除目前小学语文没有完善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一外在因素,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
阅读课成了语文耗时低效的“负面典范”。
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激发,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是制约我校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鉴于我校班级实际和教师配备情况以及学生阅读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开展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从中年级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指导。
二、研究目标1、研究目标我们将致力于探索小学中段儿童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中段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的平台。
期望通过研究达到如下目标:总体目标:激发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巩固字、词,积累好词好句,达到大量阅读的目的。
(1)、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3bc60b783e0912a2162a84.png)
陕西省规划办2014年立项课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立项号:课题负责人:课题研究主要成员:课题实验单位:联系电话:邮箱地址(或QQ)汉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三年印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汉中经济开发区莲花寺小学程祎萍林丽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01年7月,颁布并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标准很重视儿童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并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在其他许多地方提到课外阅读问题,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鼓励老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已越来越被学校、家庭、社会所重视。
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将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很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但是,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孩子,造成压抑的心理环境,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负担,再加上阅读资源芜杂,读物缺少童趣等因素也妨碍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课外阅读难见成效。
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农村的小学生。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13dbdf2af90242a995e515.png)
《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策略》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构思《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许多于145 万字,背诵优秀诗文 160 篇(段)。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课文可是三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使学得再好,所得也很有限。
要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可以把所有精力只是寄望在讲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密切联合起来,充足利用全部能够利用的渠道,充足利用全部能够利用的机会,重视指引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增强课外阅读指导。
乡村小学生因为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等要素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课成效。
经过检查,我们发现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有以下几种情况:1、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此刻的学生课程多,作业重,根本谈不上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
2、“轻阅读” 现象严重。
大批的书写作业占有了学生的时间。
网络、电视等媒体信息的摄取代替了学生的阅读。
3、学生个体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差别大。
各年级学生广泛存在着不会阅读、“浅阅读”和“局部阅读”等现象。
学生阅读缺少老师有目的、有系统的指引,盲目性突出。
4、学校与家庭缺少正确的阅读习惯培育指导,致使学生念书兴趣不浓、数目偏少、阅读习惯不好、能力有待提升等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确立了“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策略”这一课题,希望经过研究,能有效的改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添阅读量。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
要修业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遇到1崇高情操与兴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心里世界。
课标中,还对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我国对小学语文教育在课外阅读这一块的总要求,乡村小学也不例外。
但是乡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课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太远,这就急迫需要我们从中商讨问题,解决问题。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07948f71fe910ef12df878.png)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10级化学二班施俊庆 20101042110一、问题的提出我是从一所农村山区小学走出来的学子,在我生长的环境里学生、家长课外阅读的意识都比较淡漠,认为只要读好课内学习的书籍就行了,课外书属“闲书”,多读影响学习。
再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校根本就没有像城市学校那样学习环境更别说图书馆了,学生拥有的课外书籍极为有限,爱读书的孩子极少。
其次,沉迷于看电视。
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已经是迫在眉睫,因此,我确立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
我的课题意在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
通过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能,磨砺阅读意志,养成阅读习惯,真正让阅读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升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效,从而避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
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母语课程资源,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实践研究课题。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读书教育的研究。
就美国而言,并非常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读书策略的指导。
不仅如此美国小学还十分重视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尽量扩大读书的面和量,并且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意向自己选择书籍阅读,读书作业有两种组合类型,以“个人为主”的类型和以“读书俱乐部为主”的类型,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读书作业室工作。
他们所遵循的读书教学的思路是:读书的策略——读书的兴趣——讨论交流——讨论策略。
2、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探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探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adf840ff00bed5b9f31dd5.png)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探究》开题报告【内容导航】第1页:《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探究》开题报告第2页: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第3页: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我申报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探究》微型课题于20XX 年1月由延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ya125ywx2527。
根据计划安排,现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探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一)理论背景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学生阅读的兴趣比较单一(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4)阅读消费较少: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XXX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二)现状分析(1)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学生都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占了很大的比例。
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不高。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f38878dd3383c4ba4cd26d.png)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意义一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
“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县教研室提出了语文阅读计划,学校要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要求学生以书为友,和书为伴。
鉴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势在必行。
二是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
通过对我县小学的学生课外阅读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我县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方式失当。
一是指阅读书目的随意性;二是指阅读时间的随意性,阅读目的的模糊;2、阅读习惯不良。
一是阅读方法不对。
读书只看轮廓,跳着读的现象严重。
只图情节的大致了解或某些内容的惊奇,“不求甚解”。
二是读过算数,不加思索,不做笔记或卡片;3、阅读数量不足。
一定的量变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学期中读一到两本书;4、阅读品质不高。
文化快餐充斥其间,而且名著更是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现象;5、阅读时间有限。
在阅读时间安排的问题上,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6、选择较盲目。
存在极端功利色彩,只重视与文化考试有关的参考书,一些科普以及人文性很强的作品魅力不再;7、方法较陈旧。
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6f34f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e.png)
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辽源市东丰县永合小学迟宝忠一、课题的提出1、课标要求:《课程语文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
2、我校学生阅读情况我校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根本达不到上述要求。
目前,我校的语文教学处在耗时低效的状态,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
原因在哪里?学生的阅读量太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因素。
学生的阅读量小,除目前小学语文没有完善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一外在因素,老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较差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缺乏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阅读兴趣得不到激发,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开展“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试图从中年级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指导,逐步向高年级过度,通过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提高我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二、概念界定阅读的概念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如何指导中年级农村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策略,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为到高年级的持续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对象辽源市东丰县永合小学3、4年级学生四、研究目标1.使小学生初步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会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鹤鸣湖镇中心小学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鹤鸣湖镇中心小学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8413d87cd184254a35356c.png)
概念界定
农村小学:指县城以下的乡镇小学,条件比不上县城,但好于村屯小学 课外阅读:一方面指国家规定的语文课程以外的读物;另一方面指国家 规定的课程设置以外的地方课程设置。
研究对象
我镇中心小学的1——6年级的老师和学生
研究内容
1.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2.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制定明确有效 的阅读目标。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例如:读书故事乐于参与到读书活动 中来。 4.在全体参研教师中开展“阅读导读课”、“阅读交流课”、“阅读 汇报课”等课型的教学研讨活动,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经验 交流活动,撰写相关的论文。
预期研究成果
A、《“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 B、《试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种方法》、《浅析指导课外阅读的 几种课型》等论文 C、《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研究》指导方法汇编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12—2017.1)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计划,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有关课外阅读的资料,作一些理论研究。 第二阶段(2017.4—2019.7) 实验阶段。 1、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做好分析报告,为实验开展做好准备。 2、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3、开展读书故事会、阅读小能手展示等活动,收集优秀读书心得,读书 手抄报等材料,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观察、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促进良 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4、开展“阅读导读课”、“阅读交流课”、“阅读汇报课”等课型的教学研讨活 动,开展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经验交流活动,并撰写论文,完成教学 设计集、反思集等材料的收集工作,探索出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模 式。 第三阶段(2019.9—2019.11) 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
2、我校学生阅读情况我校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
原因究竟在哪里呢?除目前小学语文没有完善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一外在因素,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
阅读课成了语文耗时低效的“负面典范”。
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激发,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是制约我校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鉴于我校班级实际和教师配备情况以及学生阅读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开展农村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从中年级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指导。
二、研究目标1、研究目标我们将致力于探索小学中段儿童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中段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的平台。
期望通过研究达到如下目标:总体目标:激发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巩固字、词,积累好词好句,达到大量阅读的目的。
(1)、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儿童是否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使儿童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快乐地享受课外阅读。
教师可选择适合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阅读内容,让他们的童心被喜爱的故事浸染,利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孩子喜欢上“书”这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东西,真切地享受阅读的成功与快乐。
其次,榜样示范,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可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
同时,发挥同学榜样示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他们会把阅读看作是莫大的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他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起喜爱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从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循环。
特别是对于中段的学生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更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很好的过渡。
(2)、创建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展示学生的个性阅读风采。
我们课外阅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阅读风采的平台,让他们浸润其中。
首先,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多渠道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中年级学生具有好胜心强、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师可多开展以学生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比赛活动。
让他们在这些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中真正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在校园或班级创设有关课外阅读的展示墙,以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环境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其次,开展家长亲子共读交流活动。
要想引领儿童阅读,共享快乐童年,点亮孩子的阅读心灯,打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非常重要。
闲暇时,父母与子女共同阅读与交流,创设一个好的环境,为孩子选择优秀的书,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分享孩子的读书体验,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立体式的互动交流,营造家长、孩子、教师全员参与的课外阅读氛围,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自觉阅读兴趣,唤醒家长的亲子共读意识,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3)、通过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终身都有对言语的“渴望”和“依赖”,学生对阅读的审美需求、交往需求、求知需求也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感受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积极有序地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4)、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概念界定阅读的概念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如何指导中高年级农村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策略,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为到以后的持续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内容1、中段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误区的调查研究。
(1)、在中段的学生中究竟存在哪些课外阅读方面的问题?(2)、他们都在看什么样的书呢?最受学生欢迎的书有哪些?(3)、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差距很大的现象呢?(4)、课题组老师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展开问卷调查、采访家长、采访学生等方法展开调查。
尽量做到数据精确,情况真实,具有普遍性。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研究。
3、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评价的研究。
4、家校共建,建立班级阅读库的尝试研究。
5、学校课外阅读常规指导和激励机制的研究。
6、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的研究。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兴起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
其中最典型的有:1、1997年2月克林顿提出的“美国教育行动”。
该计划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儿童都能阅读,使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
克林顿依据相关研究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是未来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美国教育部曾陆续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
布什总统上任后,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将“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希望在五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
2、2003年,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
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活动。
中国台湾也把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近年来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班级读书会推广儿童文学的阅读。
3、国内许多学校也开始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例如,厦门师范第一附属小学设计的课外阅读目标根据各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识字量、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来制定不同目标。
南昌市珠市小学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内容。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根据各地课外阅读的情况,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归纳为:推荐读物、读书方法指导、读后叙述、交流评论和读书笔记辅导等。
六、研究成果预期针对此现状,我们期待“农村小学中段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能取得以下成果:1、制定中年级阅读指导课常规。
2、建立一种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的模式。
3、课题组设立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专题,并有大量作品呈现。
4、教师课外阅读指导论文在省级获奖。
5、学生能将阅读成果运用于课堂学习中,使减轻语文学习负担成为现实。
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6、建立教师阅读指导教学实拍照片和内部发行教师阅读教学指导论文集。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一)、人员结构本课题组人员人均年龄在30岁左右,可谓极其年轻,年轻人热情、激情均高,再加上务实的工作作风、充沛的精力,这是强档组合。
这样,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定会有创新的思维,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实验研究中取得本课题的圆满成功。
本课题组长邢勇是我校两室管理员,小学高级教师,是从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在完小任过好多职务,1994年的救救山里的学校在南疆开发报上刊登,随后先后被采用了30多篇;最近有20多篇短信被蒙自教育网采用,在蒙自工运这本书上也落有大名,多篇教育论文获省、州级奖励。
本课题组王凤娇老师是三年级教研组组长,80年代人,是教学能手,曾代表学校在乡教联体活动上讲授师范课,他的多篇论文在省级获奖。
课题组成员中的吴灵芝老师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长期任小学中段语文,对中段语文课外阅读有较深的研究和探讨;沈焕莲老师是学校的娇娇者,多篇教研论文在省级获奖;邓烨老师是后起之秀,是学校打造精品课的对象之一,对中段课外阅读进行过独自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多篇教学论文获奖。
课题组的人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有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对研究本课题有很大的兴趣。
(二)、资料准备我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各一间;建成并开通了校园网;大部分教师建立了个人博客;有校园图书室,收藏了多样的的课外阅读类书籍,这些将是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准备的最大保障。
(三)、研究方法、策略和原则1、方法(1)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2)文献研究法。
(3)问卷调查法。
(4)经验总结法。
(5) 学习成果展示法。
(6) 教育观察法。
2、策略(1)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转变教师的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观念,提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2)、以课堂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边阅读边积累的好习惯。
扎扎实实开展小学生中年级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四条措施”:①、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
②、制订详尽的学生读书指导计划。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读书活动,还力争做到:a、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互相评课,互相启发,有条件的情况下,请专家进行指导。
b、举行读书汇报会。
、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
④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a、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
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等活动b、在“家校联系本”上请家长每天填写孩子的读书书目、读书时间,真正做到家校携手育英才。
3、原则(1)、科学性原则:研究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保证自主性实践探索方向的正确性。
(2)、主体性原则: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问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问题解决、结果评价等整个过程都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