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原学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日本血吸虫课件(共34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日本血吸虫课件(共34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动物寄生虫
日本血吸虫
一、日本血吸虫病
分类地位:复殖目---分体科---分体属 终末寄主动物及部位:人、畜生(牛犊)、犬、猫的 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
血吸虫
血吸虫
1、病原特征
1、病原特征
日本血吸虫(雄虫)
1.口吸盘,2.食道,3.腺群,4. 腹吸盘,5.生殖孔,6.肠管7. 睾丸,8.肠管,9.合一的肠管 雄虫:睾丸—输出管—输精 管—贮精囊—雄性生殖孔
(4 ) 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 120~160mg/Kg,每日一次,连用3~5天。
9、预防
1.采取综合措施,人、兽同步防治,尤其是加强粪便和用 水管理,以及消灭中间宿主钉螺。
9、预防
2.消除感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对人、兽普查并进行治疗。 3.将人、兽粪便堆积或池封发酵,或推广用粪便生产沼气 等办法,以杀灭虫卵。 4.加强犬、猫管理,限制到流行区活动。 5.管好水源,保持清洁,防止粪尿污染。
血吸虫寄生部位
5、症状
急性型:首先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至40~41℃以上。行动缓 慢,腹泻,粪便带血、黏液和脱落的黏膜,腹泻加剧时,出 现水样便,严重贫血,消瘦,可致死亡。 慢性型:常见,多数慢性经过。病犬、猫消化不良,食欲不 振,粪便带血、黏液和脱落的黏膜,有腥臭和里急后重现象, 肝硬化、腹水。
1、病原特征
日本血吸虫(雌虫)
1.口吸盘,2.肠管,3.腹吸 盘,4.生殖孔,5~6.虫卵与 子宫,7.梅氏腺,8.输卵管, 9.卵黄管,10.卵巢,11.肠 管合并处,12卵黄腺
雌虫:卵巢—输出管—卵 模—子宫—雌性生殖孔
日本血吸虫雌雄虫体
1、病原特征
雌雄合抱体
雄虫:粗短,乳白色。雄 虫平均长9.5-22mm;扁平, 虫体向中线卷曲形成抱雌 沟 雌虫:细长,暗褐色。平 均长15-26mm呈线状,常 栖止于抱雌沟内,成雌雄 合抱状态

血吸虫 ppt课件

血吸虫 ppt课件
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肉芽
肿的形成和发展其病理过程与虫卵的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
未成熟虫卵对组织损害轻微。
主要受损脏器是肝脏和肠壁组织(因虫卵主要沉着在
肝脏及结肠肠壁等组织)
27
肉芽肿形成过程: SEA透过卵壳微孔缓慢释出,渗透到周 围组织→经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辅 助性T细胞(Th)→当致敏的Th再次受到同 种抗原刺激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吸引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噬酸性粒细胞(数量最 多)、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等聚集到虫卵周 围→形成肉芽肿(Ⅳ型超敏反应)。
位于虫体中部,呈长椭 圆形→在卵巢下部发
储精囊
出输卵管→饶过卵巢 向前与来自虫体后方的
卵黄管在卵巢前→汇 合成卵模→子宫→生 殖孔。
睾丸
7
⒉虫卵:
椭圆形,淡黄 色,卵壳薄, 无卵盖,一侧 有一小刺,卵 的周围常附有 坏死组织或粪 便残渣,成熟 的卵内含有一 个毛蚴。在毛 蚴与卵壳之间 有油滴状毛蚴 头腺分泌物 (SEA)。 侧刺 毛蚴分 泌物
25
⒉成虫所致的损害:
成虫寄生于血管内,其吸盘交替吸附血管壁移动, 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导致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 成虫的代谢物(肠相关抗原GAA),分泌物、排泄物 及脱落的表膜在宿主体内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Ⅲ
型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血吸虫肾病等。
26
⒊虫卵的危害:
虫卵是主要致病期。
成熟虫卵,卵内毛蚴所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 原(SEA)可诱发肉芽肿反应。
◆肉芽肿在急性期常出现中心坏死、液
化形成嗜酸性脓肿。
28
◆在虫卵的周围常出现许多浆细胞伴以抗 原-抗体复合物沉着,称何博礼现象 (hoeppli phenomenon)。 (SEA也能刺激B细胞

血吸虫病PPT演示课件PPT30页

血吸虫病PPT演示课件PPT30页

8
第9页,共30页。
病理解剖
▪ 结肠病变
▪ 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右侧结肠及阑尾也常累 及。
▪ 急性期病变为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有堆积的虫卵结节, 溃破后形成浅表溃疡,排出脓血便;
▪ 慢性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引起息肉样增 生与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与缩短、大网膜缠结成团等 病变。
26
第27页,共30页。
▪ 对症治疗
治疗
▪ 急性血吸虫病:高营养,易消化软食,补充维生素,适 当补液, 高热、中毒症状重,可用下剂量肾上腺皮质激 素。
▪ 晚期血吸虫病:按肝硬化治疗。巨脾型患者可作脾切除 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对食道静脉曲张并发上消化道 大出血患者可采用硬化剂注射疗法或静脉断流术。腹水 型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饮食、间歇应用利尿剂等治疗。对 顽固性腹水可用腹水浓缩回输术。
临床表现
▪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性。
12
第13页,共30页。
临床表现
▪ 急性血吸虫病
▪ 发生于夏秋季,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
▪ 患者有明确疫水接触史。 ▪ 约50%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2~3天
自行消退。 ▪ 潜伏期长短不一(30~60天),但以1个月左右居多。起病
较急。
▪ 虫卵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由含有毛蚴的虫卵, 通过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使T淋巴细胞致敏,释
放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大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形成虫 卵性肉芽肿。
▪ 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
7
第8页,共30页。
病理解剖
▪ 基本的病理改变:虫卵肉芽肿反应 ▪ 但每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 ▪ 病变部位:以肝脏和结肠最显著

血吸虫本PPT演示课件

血吸虫本PPT演示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血吸虫病挑 战;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新型抗血吸 虫药物和疫苗;推进数字化转型,提 高防治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血吸虫生活史
详细阐述了血吸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虫卵、毛蚴、尾蚴、童 虫和成虫等阶段。
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危害
介绍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传播途径以及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防治策略
02
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综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采取化疗、灭螺、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
防治成果
03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流行区实现了消
除血吸虫病的目标,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当前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面临挑战
全球化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血吸虫病的 传播风险,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弹; 同时,防治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技 术瓶颈等问题。
分类
根据寄生部位和形态特征,血吸 虫可分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 虫、曼氏血吸虫等种类。
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形态
血吸虫成虫呈圆柱形,体 表有口吸盘和腹吸盘,雌 雄异体。
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虫卵、 毛蚴、母胞蚴、子胞蚴、 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
宿主
血吸虫的宿主包括人和哺 乳动物,如牛、羊、猪等。
提高公众认知度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度,增强自我防护 意识,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判 断病变部位和程度。
治疗策略探讨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给予 相应的药物治疗。

血吸虫病诊断课件

血吸虫病诊断课件

案例三:晚期血吸虫病病例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男性,65岁,因肝 脾肿大、腹水、下肢水 肿等症状就诊。
诊断过程
患者粪便检查发现血吸 虫卵,肝功能检查显示 转氨酶明显升高,血常 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 降低。
治疗方案
采用吡喹酮治疗,剂量 为60mg/kg,分3天服用。 同时给予保肝、利尿等 对症治疗。
04
血吸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血吸虫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血吸虫药物进行治疗, 如吡喹酮等,以杀死体内的血
吸虫。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血吸虫病病例 ,如出现梗阻、穿孔等症状,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的患 者,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如输 血、补充营养等。
并发症治疗
针对血吸虫病引发的并发症, 如肝病、肠道疾病等,需要进
血吸虫病诊断课件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NTENCT

• 血吸虫病概述 • 血吸虫病的症状与体征 • 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 • 血吸虫病的治疗与预防 • 血吸虫病的案例分析
01
血吸虫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于 人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特点
具有慢性、隐匿性、反复感染等 特点,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甚至危及生命。
案例二:慢性血吸虫病病例
患者情况
诊断过程
治疗方案
患者男性,50岁,因长期腹 痛、腹泻、消瘦等症状就诊。
患者粪便检查发现血吸虫卵, 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轻度 升高,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 胞计数正常。
采用吡喹酮治疗,剂量为 60mg/kg,分3天服用。
治疗效果

血吸虫病讲课PPT课件

血吸虫病讲课PPT课件

诊断过程:经 过多项检查, 确诊为血吸虫

治疗过程:采 用吡喹酮药物 治疗,剂量和 疗程符合规范
治疗效果:治 疗成功,患者 症状消失,血 吸虫病指标转

防控工作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名称:某地区血吸虫病防控项目 实施时间:2018年至今 实施效果:有效降低血吸虫病发病率 成功经验:强化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慢性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长期慢性 腹泻、腹痛、食 欲不振、腹胀等
体征:肝脾肿大、 腹水、消瘦等
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发热、腹 痛、腹泻、脓血 便、肝脾肿大
体征:腹水、门 脉高压、脾肿大、 肠梗阻等
血吸虫病并发症及其症状
消化系统并发症: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脓血便等 呼吸系统并发症:咳嗽、胸痛、咳痰等 泌尿系统并发症:血尿、蛋白尿、肾衰竭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
血吸虫病的分类
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损害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疫水:通过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 食用生鲜:食用未经煮熟的螺蛳等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生鲜水产品 其他途径:如饮用生水、在有螺蛳滋生的环境中作业等
血吸虫病的流行地区和人群分布
主要流行地区:中国、印度尼西 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非洲和 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05
血吸虫病的治疗和预防
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吸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吡喹酮等。 手术治疗:对于血吸虫病引发的严重病变,如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可采取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对于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如输血、补充白蛋白等。 预防性治疗:对于易感人群,可采取预防性治疗,如口服吡喹酮等进行预防。

血吸虫病演示课件

血吸虫病演示课件
血吸虫病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CONTENTS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策略 •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 科研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静脉系统中引起的寄生虫病。
发病原因
人们通过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血吸虫尾蚴钻入皮肤,在体 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虫卵沉积于肝脏、肠道等组织,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
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 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但急性 期检出率较低,需多次检查提高
阳性率。
免疫学检查
血清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血 吸虫抗体,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 断。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有环 卵沉淀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
验等。
影像学检查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 断血吸虫病,观察肝脾肿大程度
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还有结肠肉芽肿型
、侏儒型等特殊类型。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与方法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疫水接触史,对 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 、肝脾肿大、腹痛、腹泻、便血等 。医生需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初步判 断。
免疫学检查
采用血清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 血吸虫抗体,如环卵沉淀试验、间 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等,为诊断提供 依据。
改善措施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 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自我 保健能力。

血吸虫2016 PPT课件

血吸虫2016 PPT课件

生活史 形态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生活史 形态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3.3 异位寄生
原因:童虫过多,引起满溢
肺 ----- 较为常见,一过性咳嗽 脑 ----- 急性期类似脑膜炎 皮肤 甲状腺 心包 肾 肾上腺皮质 腰肌 生殖器
4.1 询问病史
生活史 形态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疫水接触史。
3.1.3 成虫致病: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成虫的口、腹吸盘对血管内膜的吸附作用。
成虫分泌物与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机体III型 超敏反应,但临床表现不明显。
3.1.4 虫卵致病: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其产出的虫卵沉积于宿主的肝脏及肠 壁等组织发育成熟后,分泌SEA,经卵壳微孔渗出。
生活史 形态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1)主要流行于亚洲,目前仅有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有流行。日本已消除。 (2)我国曾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 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上海和福建等12 个省市自治区。 目前:1995年,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宣布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巨噬细胞处理 辅助T细胞处理
吸引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 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趋向、聚集于 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
3.1.4 虫卵致病: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a. 隔离虫卵释放的有毒物质对周 围肝细胞的损害;
b. 沉积于肝、肠的虫卵引起的肉 芽肿不断破坏肝、肠组织;
c. 何博礼现象; d. 干线型肝纤维化。
6.1 预防: 综合治理方式
具体措施:健康教育、人畜化 疗、钉螺控制、粪便管理、安全 用水、个人防护

血吸虫PPT参考课件

血吸虫PPT参考课件

肝虫卵肉芽肿
肉芽组织增生
沿门静脉分支纤维化
血吸虫性干线型肝硬化
窦前性门脉高压
37
干线型肝硬化
38
晚期血吸虫病
39
40
(二).免疫复合物所致疾病
循环抗原(CAg):血吸虫的成虫、童虫和虫卵的代 谢产物、分泌物与排泄物,虫体表皮更新的脱落物, 这一类大分子微粒具有抗原特性,都可排入血液, 能被血清免疫学试验所证明或检出的一类物质并随 血流循环至各组织。 肠相关抗原(GAA)、表膜相关抗原(MAA)和可溶性 虫卵抗原(SEA) 变态反应() :血吸虫病的肾小球病变与免疫复合 物的沉积有关
13
毛蚴分泌物
毛蚴
侧刺
(三)尾蚴 — 属叉尾型
• 大小:280~360×60~95m • 体部:100~150m 头器:有一单细胞腺体 ──头腺 前钻腺:2对,嗜酸性, 内含蛋白酶 后钻腺:3对,嗜碱性, 内含糖蛋白 • 尾部:尾干长140~160m 尾叉长50~70m
14
二、生 活 史
41
(三). 临床表现
(1) 急性血吸虫病 (常见于初次感染)
• 发热 • 咳嗽、痰中带血 • 腹痛、腹泻、粘液血便
• 肝脾肿大
42
(2) 慢性血吸虫病(20~30W)
多见于小量重复感染 • 轻者可无症状 • 有症状:腹痛、腹泻、粘液血便、 肝脾肿大、贫血、消瘦等
在流行区,90%的病人为慢性病人
2
3
危 害 严 重
分 布 面 广
历 史 悠 久
4
《送瘟神》
后记: 就血吸虫病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 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 毁灭人类这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粪便必须新鲜,不能混有尿液。气温超过26℃时,
粪便搁置24小时后,毛蚴孵出率大减,48小时后则不能孵
出毛蚴。因此,若粪便不能及时孵化,可加生理盐水,调 成混悬液,置4℃冰箱内1〜2天,不影响孵出率。
b.毛蚴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5〜28℃,10℃以下或30℃
以上毛蚴不易孵出。
毛蚴孵化法
注意事项:
c.夏秋季节温度较高,为防止自然沉淀过程中,毛蚴过
毛蚴促孵法.粪便沉渣不加水,置25〜30℃环境中10h。
b.将粪便沉渣挤去多余水分,保持含水量80%左右,防止 干燥,30℃保存24h。
c.粪便沉渣加生理盐水,30℃避免保存20〜24h后滤去盐
水。
毛蚴促孵法
收集的粪渣放入三角瓶内,或将粪便置于吸水纸上,
者体内有活的血吸虫,是血吸虫病原检查 最常用的方法,检出率比自然沉淀法高。 但操作较繁,费时,且需有观察和鉴别毛 蚴的经验,对于粪便中虫卵较少的患者, 有时需多次检查才能查见毛蚴。
日本血吸虫毛蚴孵化法视频
改良加藤法
基本原理:
利用粪便定量或定性厚涂片,以增加视野中虫卵数,
可作虫卵定量检查。经甘油和孔雀绿处理,使粪膜透明, 从而使粪渣与虫卵产生鲜明的对比,便于光线透过和镜检 。孔雀绿则使视野光线变得柔和,以减少眼睛的疲劳。适 用于检查各种蠕虫卵。方法简便,操作过程中虫卵不会散 失。效果较好。过硬和过稀的粪便不宜使用本法。泡沫状 的粪便会在玻璃纸下形成许多微小气泡,妨碍镜检。并可 作虫卵定量检查。
孵化用水的处理,一般将水至60℃以上便可杀灭水中原生动物。
也可利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遇水后放出的游离氯杀灭水中原生动物。
每100Kg水加漂白粉0.7g或漂白粉精0.34g,半小时测定水中氯含量, 应达0.7〜1.0ppm,若低于此数值,应补加漂白粉精,如达到了上述
标准,再作用1小时,便可杀死全部水中原生动物,已杀灭水中原生
动物的水或自来水,使用前要测定余氯含量,若浓度在0.3ppm以上, 则对毛蚴孵化不利,要脱去余氯方可使用,如贮水缸不加盖。夏季经 6小时,冬季经24小时,余氯便散逸殆尽。若急需应用,每100Kg水中 加硫代硫酸钠约0.4〜0.8g,搅匀,经半小时后便可除去余氯,并进 一步沉淀澄清水质。
毛蚴孵化法
此法诊断血吸虫病,查到毛蚴表明患
有定性检查法和定量检查法。
1.粪 检
定性检查:
A 直接涂片镜检法 自然沉淀法
B 集卵镜检法
C 孵化法 尼龙袋集卵法
1.粪 检
定量检查: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2.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用乙状结肠镜或直肠镜观察直肠粘膜的病变;急性期 以肠粘膜充血、水肿为主,慢性期时肠粘膜苍白、肥厚及 瘫痕形成。各期均可见典型的小斑点或小结节。将夹取疑 有虫卵结节的米粒大小粘膜组织,压于两载玻片之间镜检。 本法检出血吸虫卵的阳性率很高。对未经治疗的病人,检 出的虫卵不论死、活卵均有确定诊断价值;对经特效药物 治疗过的病人,则只有检出活卵或近期变性卵才有诊断、 治疗意义。活检时要细心操作,以防发生肠大出血或肠穿 孔,尤其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更应小心操作。
二、详细介绍毛蚴孵化法和改良 加藤厚涂片法
毛蚴孵化法
基本原理:
血吸虫病患者粪便中虫卵较少,直接涂片法 不易检出,毛蚴孵化法最常与自然沉淀法或尼龙 筛集卵法联用于血吸虫感染的诊断。血吸虫卵内 毛蚴在温度25〜28℃,pH7.5〜7.8的清水中,能在短 时间内孵化,孵出后毛蚴接近水面呈直线运动。 由于此法将较大量粪便经水洗自然沉淀法或用尼 龙绢筛集卵法浓集,再行毛蚴孵化,使之检出率 较一般方法显著提高。
毛蚴孵化法
器材准备:
a.120目尼龙袋 ,40目铜丝筛 b.孵化瓶或三角烧瓶
c.pH7.4的无氯清水
d.带光源的恒温箱 e.放大镜
f.玻璃吸管
g.观察毛蚴日光光源
毛蚴孵化法
操作方法:
将自然沉淀法或尼龙筛集卵法收集的粪便沉渣,倒入孵化瓶内,加调试 好pH的清水(约30℃水温)置瓶颈处,既后将孵化瓶移放在25℃有光照的条 件下孵化毛蚴。孵育约4~8小时后取出检查毛蚴,若为阴性,继续孵化,于 8~10小时及20~24小时左右各再检查一次,仍为阴性,则报告为阴性。检查时 面向光源,将孵化瓶移置在黑色背景下,用肉眼或扩大镜观察,双目平视, 注意寻找接近水面1厘米水域处快速运动的小白点,如见针尖大小、菱形、乳 白色、半透明小白点,同时仔细观察这些小白点的运动特点(直线游动,碰 壁迅速拐弯),即可能是毛蚴。且应特别注意与水中其他原生动物(如草履 虫)相鉴别。若肉眼观察鉴别困难,可用吸管吸出运动的小白点,置于载玻 片上,用低倍镜进行鉴别,其基本形态特征是:梨形,体表有纤毛。如未发 现毛蚴,可将孵化瓶中粪渣经260目过筛浓集,用吸管吸取粪渣涂片在镜下寻 找虫卵,这样做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可能有部分虫卵内毛蚴发育不良而不能 孵化出的缘故)。
放在20℃〜30℃温箱中过夜。检查时,加热水,2小时后就
见到孵出的毛蚴,采用此法,毛蚴孵出的时间较一致,数 量也较多。处理后的粪渣,加水孵化,毛蚴便出现得早、
齐、多,孵化8小时后,毛蚴孵化数量为孵化24小时毛蚴
总数的98%左右,可提高检验效果,这可能与虫卵在外界 进一步发育成熟有关。
毛蚴孵化法
注意事项:
改良加藤法
材料准备:
a.聚丙乙烯定量板(大小为40mm×30mm×1.37mm,模孔为
8mm×4mm)及刮棒
早孵出被倒掉,可用1.2%盐水代替清水,以抑制毛蚴孵出,
但最后孵化时仍需用去氯自来水。 d.河水、塘水中有原生动物,其形态及动态很像毛蚴, 易于误诊,故做毛蚴孵化时,沉淀及孵化用水均需经过处理 杀灭水中原生动物。自来水中虽无原生动物,但往往有过多 的余氯,对孵化不利,也需经过测定余氯和脱氯处理。
毛蚴孵化法
日 本 血 吸 虫 病 原 学 检 查 方 法
一、日本血吸虫病原学查病方法种类
1.粪 检
从粪便中检出血吸虫虫卵或孵出毛蚴是确定 诊断和考核疗效的最可靠的指标。粪检虫卵方法 简便易行,但在轻度感染者、晚期患者和经治疗
未愈者粪便中虫卵数很少,检出率不高,故粪检
虫卵阴性不能排除血吸虫感染。粪检虫卵(毛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