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做客赴宴的礼仪
国外待客吃饭习俗六例
![国外待客吃饭习俗六例](https://img.taocdn.com/s3/m/277a4f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c.png)
国外待客吃饭习俗六例
1. 在美国,当你在餐厅用餐时,通常要等待主人或主持人坐下后才能开始吃饭。
在吃饭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用餐礼仪,不大声说话或发出声音。
2. 在法国,用餐时要注意如何使用餐具。
刀放在右手,叉放在左手,吃完菜肴要将刀叉并排放在盘子上,表示已经用餐结束。
3. 在日本,你需要弯着腰,同时说“itadakimasu”(意为“我要开始吃饭了”)来表示对食物的感谢。
在吃饭时,要小口吃饭,慢慢品尝每一道菜肴。
4. 在印度,用餐时通常是用右手进食。
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所以不可用来触摸食物。
在宴会或家庭聚餐中,通常会有人为客人务应。
5. 在英国,用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
在用餐开始前,要等待主人或主持人发号施令。
应该用刀和叉来吃饭,不用手直接拿食物。
6. 在中国,宴会通常以主人举杯为开始,之后大家依次敬酒。
当主人敬酒时,客人应该站起来,接过酒杯,然后回敬,尊重主人的邀请。
在宴会结束时,主人会送客人回家,表示热情款待。
西方餐桌上的礼仪
![西方餐桌上的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476e6d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e.png)
西方餐桌上的礼仪
首先,宾客应该遵守去和宴会主人的时间,尽管在一些情况下,客人
可能会晚到。
为了更好的计划午餐或晚餐,客人应该及时通知宴会主人他
们的到达时间。
如果客人容易迟到,那么他们应尽量让宴会主人知道,并
请他们尽量谅解。
其次,客人应该谨遵指定的着装要求。
一般来说,宴会主人会把他们
的礼服要求传达给客人,例如穿西裤套装或正式的活动服装,客人应该尽
量遵守,这样可以确保宾客们在餐桌上的形象得体。
宴会主人也可以根据
客人着装的情况,提出补充要求,例如:“穿制服”或“穿正式的活动服装”。
第三,客人应该尊重餐桌礼仪。
客人应该在宴会中的谈话和行为得体,表现良好。
他们不应该吃大口,发出马赛克般的声音,或做任何可能打断
他人谈话或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事情。
另外,客人应该确保他们的手术总是清洁。
这有助于减少碟子内的食
物污染,并避免将污染传播给其他客人。
客人应该避免用手传递食物,使
用叉子和刀来切和取食物,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和病毒在餐桌上传播。
此外,客人应该相互尊重。
国外餐桌社交礼仪
![国外餐桌社交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704af7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c.png)
国外餐桌社交礼仪在国外,餐桌社交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餐桌社交礼仪,帮助您在国外进行愉快的用餐和社交活动。
1. 准时到达在国外,参加社交活动时,准时到达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迟到,可能会给主人和其他客人带来不便。
因此,在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后,请尽量准时到达。
2. 着装得体在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时,着装一定要得体。
对于男性,通常需要穿西装或正式的衬衫和领带;对于女性,通常需要穿晚礼服或正式的连衣裙。
当然,具体情况要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文化来确定。
3. 等待介绍在国外,介绍是社交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当您被介绍给其他客人时,应该主动向他们问好并自我介绍。
如果需要,您也可以向其他客人介绍您的同伴。
4. 注意座位安排在国外,座位安排通常是根据身份和地位来确定的。
在正式的场合下,男性应该让女性先入座,主人应该坐在主位上,其他客人应该按照顺序入座。
如果您不确定自己的座位在哪里,可以等待主人或其他客人引导您入座。
5. 使用正确的餐具和餐巾在国外,使用正确的餐具和餐巾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餐巾应该放在腿上或膝盖上,不要放在桌子上。
餐具的使用顺序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先使用刀和叉,再使用餐巾和杯子。
在使用餐具时,应该注意不要把餐具发出声响或挥舞餐具。
6. 注意用餐时的姿势和礼仪在用餐时,应该注意坐姿,保持身体的挺直,不要佝偻着背或趴在餐桌上。
同时,要注意礼仪,不要大声喧哗或讲粗话,也不要在用餐过程中随意走动或离开餐桌。
7. 不要在餐桌上大声喧哗或使用手机在餐桌上大声喧哗或使用手机都会影响其他客人的用餐体验。
因此,应该保持安静,避免使用手机或进行其他会干扰其他客人的活动。
8. 注意咀嚼和喝汤的礼仪在用餐过程中,咀嚼和喝汤都是有讲究的。
咀嚼时应该用舌头将食物推出嘴外,然后用牙齿轻轻咬碎;喝汤时应该用汤匙从汤碗的外侧舀起汤汁慢慢品尝。
在喝汤时,不要把汤匙放在嘴里大声吸吮或发出声响。
9. 不要浪费食物和酒水浪费食物和酒水是不道德的行为。
西方社交场所赴宴的基本礼仪
![西方社交场所赴宴的基本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1483da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1.png)
西方社交场所赴宴的基本礼仪无论您是出国旅游还是出差,如果有人邀请您参加正式宴会,那么您需要了解一些西方社交场所的基本礼仪。
到达:你最好按时到达,迟到四五分钟也行,但千万不能迟到一刻钟以上,否则到时为难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讲究的人家,你进大门时遇到的第一个人可能是个男当差,负责帮你挂衣服或者是给你带路的,所以你先别急着跟他握手,观察一下再决定。
准备:进了客厅,你不要着急找位子坐。
西方人在这种场合一般都要各处周旋,待主人为自己介绍其它客人。
你可以从侍者送来的酒和其它饮料里面选一杯合适的边喝边和其它人聊天。
等到饭厅的门打开了,男主人和女主宾会带着大家走进饭厅,女主人和男主宾应该走在最后,但如果男主宾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许会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规矩十分讲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这时,和你同来的先生或女士绝不会被安排坐在你身边。
欧美人认为熟人聊天的机会多得很,要趁此机会多交朋友。
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边是男主宾,男主人的右边是女主宾。
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间。
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帮右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后,主人拿餐巾,你就跟着拿餐巾。
记住:不管这时出现什么情况(如主人有饭前祷告的习惯),主人没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用餐:一般的菜谱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应该是冷盘、汤、鱼,后两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鲜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后是咖啡及小点心。
吃饭的时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谈。
甜品用完之后,如果咖啡没有出现,那可能是等会儿请你去客厅喝。
总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来后,你就可以放下餐巾离开座位。
这时,懂礼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帮女士拉开椅子,受照顾的女士不必对这一前一后的殷勤有特别的想法,这是他应该的。
告别: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个告辞,也不要最后一个离开,在这其间你什么时候告辞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辞就应该爽快地离开。
出席国外西餐宴会的礼仪与禁忌
![出席国外西餐宴会的礼仪与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8301dbfb01f69e3143329495.png)
出席国外西餐宴会的礼仪与禁忌下面给大家介绍出席国外西餐宴会的礼仪与禁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哦!在国外,若应邀出席外国人举办的宴会,应了解和避讳一些禁忌:1.准时出席晚到固然不好,早到也给主人添麻烦。
有时由于交通堵塞,无奈迟到了,应表示歉意。
参加座席式的晚宴和午宴,至多提前5分钟至10分钟到达,迟到15分钟也能得到大家的谅解。
如果到得较早,应该在周围转一转,到时间再进,这是对主人最礼貌的作法。
2.注意向主人致礼在招待会上,主人需站在会场入口处问候客人,客人也要彬彬有礼。
但有些人似乎不懂这些,置主人于不顾,径直走进场内。
这种人是不礼貌的。
在欧美国家,最重视契约,邀请和应邀本身就构成了契约,因此赴约时进场向主人致礼也是一种履约。
3.点头哈腰未必合适问候通常是以握手的方式进行的。
但日本人似乎积习难改,在握手的同时往往鞠躬致意。
外国也有鞠躬的礼节,但那是对国王或教皇等地位很高的人,或是仆人对主人。
一般来说,握手时微笑着平视对方就可以了。
外国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碰到点头哈腰者容易报之以轻视的态度。
4.座次安排有讲究客人就位宣告宴会开始,但对土人来说座次的安排同客人的安排同等重要,是宴会成功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东西方人的文化存在差异。
对日本人来说,邀人吃饭是用美餐款待客人,而社交在其次。
因此,主人从尽心款待客人为客人服务的角度出发,坐在末席。
西方人则将聚餐当作与人交往、加深友谊的机会,主人坐末席客人就会感到气氛不对。
因此,西方人聚餐时的座次是主人坐在离主宾最近的地方,这也是土人对主宾的一种敬意。
5.宴会上不要有“噪音”“喝汤时不要弄出声音”,这似乎已成为宴会礼节中的金科玉律。
西方人从小所受的教育使他们认为吃东西时响声大作不雅,因此当他们碰到对这一点不注意的人时,会觉得他粗俗野蛮。
其实不光喝汤,喝红茶、吃牛排都不该弄出大的响动。
6.撤盘也有学问在西方人的宴会上,最重视聚餐者同一步调,因此绝对不要过早地把吃空的盘子撤掉。
西方宴会礼仪
![西方宴会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ea5baa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6.png)
西方宴会礼仪西餐是一个象征。
而我们身边的人爱吃西餐的也越来越多,假如你到了外国,别人邀请你参加西方宴会,那你知道这其中有多少礼仪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西方宴会礼仪,欢迎阅读收藏哦!一、西方宴会餐桌礼仪1.西餐的餐具一份正式的西餐餐具共包括:牛油刀、面包碟、前菜用刀叉、主菜用刀叉、喝汤用汤匙、甜品用叉匙、红酒酒杯、白酒酒杯。
2.餐巾(1)餐巾不仅要摆在腿上,还应该注意要将其折成长条形或叠成三角形,并将折痕靠近自己。
(2)中途暂时离席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
(3)餐巾可用来擦嘴或迭手,不可用来擦餐具或擦脸。
3.刀叉(1)刀叉往往是两三副,使用刀叉次序一定是由外至内。
(2)吃西餐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左手食指按在叉子把上,右手食指按在刀背上。
(3)吃某些食物时,先左手用叉子按住食物,右手用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将叉子反过来叉住食物,放到嘴里。
(4)中途离席,刀叉应呈“八”字放置,刀刃朝内,叉背向上,这表示“我还没吃完呢”。
(5)已经吃饱的话,应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右面,叉背向下,刀在叉子的右侧。
4.汤匙(1)会有两把或者三把,一般要两把的话一把是喝汤的,一把是吃甜品的,三把的话还有一把是喝红茶或咖啡的。
(2)汤匙也是要从外侧向内侧取的,先拿离你最远的那把。
(3)勺子是不能含在嘴里的。
(4)勺子不用的时候不能在杯子里面立正。
5.在西方的晚宴上一般有多少道菜? 上菜的顺序又是怎样的?(1)开胃菜(Starter),如色拉等。
(2)汤(Soup),一般可分为清汤和浓汤两大类。
(3)主菜(Main course),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4)餐后甜品(Dessert),如布丁、冰淇淋、蛋糕等等。
(5)咖啡(coffee)6.双手取食物向自己的盘中取食物时,一定要用双手。
取一只烤土豆也要用左手拿叉、右手持汤匙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盘中。
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将食物叉到盘中了事,那是极不礼貌的。
7.喝汤(1)汤很热也绝不可以用嘴吹气。
西方社交礼仪.
![西方社交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ae097928ee06eff9aef807eb.png)
西方社交礼仪1、见面介绍、交谈: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著称。
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
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
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
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
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
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
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
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
关系密切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
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
告别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
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
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
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
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
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
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
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
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
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
请人接电话,用听电话的手势;请侍者结帐,用写字的手势。
有关西餐桌上的礼仪整理
![有关西餐桌上的礼仪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8194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1.png)
有关西餐桌上的礼仪整理西餐桌上的礼仪是在西方国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一种尊重和教养,也展示了一个人的社交修养和文化素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西餐桌上的礼仪进行整理,帮助读者了解西餐桌上的基本礼仪规范。
1.入席礼仪当受邀者到达用餐场所时,应优雅地等待主人引导入座。
通常情况下,女士们应该先坐下,紧随其后的是男士。
当宴会上有多个主人时,应等待主要主人入座后再入座。
2.就座姿势在入座时,双手应放在膝盖上,腕关节应轻松、不前倾。
身体和背部应挺直,但不僵硬。
坐在椅子上时,应轻轻地放松双肩,并避免摇晃或靠在椅背上。
3.使用餐具顺序在西餐中,根据餐点的不同,餐具使用顺序也不同。
一般来说,从外到内的顺序使用餐具。
主菜餐具大致包括:大盘子、小盘子、汤匙、叉子、刀子、勺子。
当使用完其中一种餐具后,应将其放在盘子边缘上,而不是直接放在桌布上。
4.使用餐巾在用餐过程中,餐巾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擦嘴和手部,还可以放在腿上以保持衣物的整洁。
当需要擦嘴时,应使用餐巾的一角轻轻擦拭。
在就餐结束时,应将餐巾整齐地折叠,放在左侧的盘子旁边。
5.使用刀、叉和勺子的技巧当使用刀叉和勺子进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左手握叉,右手握刀,刀的刃面指向自己,并将食物置于勺子上。
在用刀切割食物时,应使用右手的食指与拇指将食物固定住。
使用刀叉时,应尽量避免发出噪音。
6.餐桌上的交流在餐桌上,应自觉地保持适当的交流。
与用餐的其他人进行友好的对话,但要避免过于激烈、争吵或冒犯性的话题。
尽量避免嘴里含着食物说话,出于尊重他人,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7.餐桌上的手机使用在用餐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手机,尤其是在正式的一对一或多人会晤中。
如果不可避免需要使用手机,应尽量保持低调,并将手机置于静音或震动模式。
8.尽量避免浪费尊重食物是西餐桌上的一个基本原则。
应尽量避免挑食或扔掉大量食物。
如果你不喜欢其中一种食物,可以适量留下,但不要完全放弃。
9.合理使用调味品西餐通常会使用一些调味品,如盐、胡椒粉、醋等。
中西待客礼仪文化
![中西待客礼仪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848fb1452d380eb62946d2c.png)
一、宴会礼仪(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
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
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
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
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
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
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
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
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
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
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
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
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
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外交外事礼仪案例
![外交外事礼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18dcc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c.png)
外交外事礼仪案例外交外事礼仪是国家间交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国家形象、礼节规范、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
下面列举了十个外交外事礼仪案例,分别介绍了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方式和礼仪规定。
1. 中美国事访问礼仪:中美之间的国事访问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例如,美国总统访华时,中方会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包括国歌奏响、礼炮鸣放、仪仗队列等;而美国总统访华期间,中方要严格按照美国的礼仪规定,如赴宴时要等主人先入座。
2. 日本鞠躬礼仪:日本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鞠躬是他们常见的礼仪动作。
在外交场合中,日本人会根据对方的地位和身份进行不同程度的鞠躬,以示尊重。
例如,对于上级领导,他们会进行深鞠躬,而对于平辈或下级,则会进行浅鞠躬。
3. 中国宴会礼仪:在中国,宴会礼仪非常重要。
在宴会上,主人和客人都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定。
例如,主人要站起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并安排客人的座位;客人则要等主人入座后才能入座,并按照主人的安排顺序用餐。
4. 法国交换名片礼仪:在法国,交换名片是一种常见的商务礼仪。
在交换名片时,法国人会以右手递出名片,并在接收到对方名片后,用右手接住,然后仔细研究对方的名片,以表示尊重和重视。
5. 印度礼仪:在印度,人们通常会用双手合十的姿势,称为“纳姆斯特”来表示问候和尊敬。
此外,印度人在交往中也非常重视面子,他们会避免直接拒绝他人的请求,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6. 韩国饮酒礼仪:在韩国,饮酒也有着一套独特的礼仪。
例如,当你得到别人倒酒时,你应该用双手接住酒杯,并用双手敬酒,然后再喝酒。
此外,如果你的杯子空了,别人会帮你倒满,所以如果你不想再喝了,可以将杯子留空。
7. 英国皇家婚礼礼仪:英国皇家婚礼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
例如,在婚礼仪式中,新娘要戴着面纱进入教堂,直到仪式进行到一半时,新郎才可以揭开面纱。
此外,英国皇室成员还有特定的坐席次序,按照贵族等级来排列座位。
8. 俄罗斯交往礼仪:在俄罗斯,人们常常会互相给对方带来小礼物,以示友好和尊重。
西方应邀家宴的礼仪
![西方应邀家宴的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c33f432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75.png)
西⽅应邀家宴的礼仪 西⽅⼈把客⼈请到家⾥,是⼀种⾮常友好的表现。
作为来⾃东⽅的客⼈,我们要充分了解东西⽅做客之道的不同,并掌握在西⽅⼈家⾥做客的⼀些必要常识。
下⾯店铺为⼤家整理了关于西⽅应邀家宴的礼仪,欢迎⼤家阅读! 西⽅应邀家宴的礼仪介绍 送花 在国内,我们访亲问友常常会带上⽔果或其他⾷品,⽽在西⽅却不习惯这些。
他们习惯于给⼥主⼈送上⼀束鲜花(为了不出丑,仔细读读鲜花礼仪和赠送礼仪哦)。
不过,由于西⽅⼀些国家对鲜花的含义有不同理解,对鲜花品种、颜⾊有⼀定的讲究,所以送花之前最好了解⼀下,不要违反⼈家的禁忌。
例如:玫瑰花很受欢迎,但是红玫瑰常⽤来送给恋⼈,尤其在德国,送给⼥主⼈红玫瑰就不合适。
⼀般来说,到西⽅⼈家⾥做客,送郁⾦⾹、康乃馨等,基本上都可以接受。
另外,西⽅不少国家讲究送鲜花的枝数为单数,只有送往墓地的鲜花枝数为双数。
进门 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到达,如⽆⼈迎候,应在门前按铃或轻轻敲门。
按门铃时间不能太长(以两三秒为限),敲门以轻敲三下为好。
如⽆⼈应声,可稍等⽚刻,再次按铃或敲门,需待主⼈开门,才可进⼊。
迟到时间较长,如超过10分钟以上,应表⽰歉意并说明原因。
进门时,讲究⼥⼠优先,即由主、客双⽅的⼥⼠先互致问候、寒暄,或先同⼥主⼈打招呼,献上花束,然后是男⼠问候、寒暄。
这时的见⾯礼节,往往是拥抱、贴⾯或吻⾯颊,还有可能是男⼠吻⼥⼠⼿。
进门以后,男主⼈会主动照料⼥客⼈,如帮助脱⼤⾐等,⽽⼥客⼈应当从容对待。
男⼥主⼈陪同并引导客⼈进⼊客厅。
对主⼈家中在场的每⼀个⼈,如⽼⼈、⼩孩都应问候,特别是对主⼈的⼩孩,应主动与之握⼿、亲抱,表⽰喜欢。
落座 进门后⼀般都会将鞋留在门厅⾥,主⼈会给客⼈准备好室内拖鞋。
在客厅,按照主⼈指定的座位⼊座。
有男有⼥的情况下,西⽅⼈习惯同我们⼀样,即男陪男,⼥陪⼥,形成两个谈话中⼼。
客厅案⼏上备有⼩吃和饮料,应主⼈请,客⼈可以品尝,不必拘泥。
过分客⽓,会让主⼈⼼⾥不⾃在。
外国待客吃饭礼仪
![外国待客吃饭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447f810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a.png)
外国待客吃饭礼仪 ⽤⼤吃⼤喝表⽰感谢,这是阿富汗⼀些地区的习俗。
这是的有招持客⼈⼗分诚恳,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对主⼈说“够了,我不想再吃了。
”主⼈会不理睬你,你必须继续吃下去,吃得越多,对⽅越⾼兴,那才是礼貌。
如果随便吃⼏⼝就停嘴,对⽅会不⾼兴。
到这些地⽅去做客,需事先带点助消化药。
吃多吃少,随你便,这是⽂莱⼈的待客习俗。
在⽂莱,家⾥来了客⼈,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向⾃⼰问好,主⼈就会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把家中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供客⼈享⽤。
但是主⼈从不劝⾷,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从不过问。
主⼈认为这样问客⼈是不礼貌的。
“我吃饭,你付钱。
”在印度的⼀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馆,他们会⾃⾃然然地说“你的资本⽐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
”不熟悉情况或初来乍到的客⼈,常常会被这种场⾯闹得啼笑皆⾮。
钱多的⼈或是受欢迎的⼈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对你的尊重,与抠门或挨宰不能相提并论。
吃定量,多吃⾃费。
瑞⼠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但瑞⼠⼈精打细算,节约成风。
在这个国家承办的世界性⾼层活动,⼀⽇三餐固定供应每⼈⼀份份餐,或是把这份餐费发给个⼈,让你⾃⼰找地⽅去吃。
除此之外,每⼈免费供应⼀茶。
谁要是多吃多喝,得⾃⼰另外付钱,国内外客⼈⼀视同仁,概不例外。
先订“协议”后吃饭。
与澳⼤利亚⼈共进午餐要特别注意记住哪⼀顿饭该由谁付钱,如果你付钱过于积极或忘记付钱都是不礼貌的,在⼀般情总况下,你提议喝酒,通常由你付钱,不可各⾃付钱,除⾮事先说好。
吃多少要多少,严格“三光”。
德国⼈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所以⼀般⼈都没有奢侈的习惯。
与德国⼈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
如与他们共进餐馆,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东西,已要的饭菜必须吃光,也要⽤⾯包蘸着吃下去或喝光,⽤⾆头舔光盘⼦的场⾯也司空见惯。
出席国外西餐宴会的礼仪与禁忌
![出席国外西餐宴会的礼仪与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1d12a30caf1ffc4ffe47ac97.png)
赴国外参加西餐宴会的礼仪与禁忌以下介绍参加外国西餐宴会的礼仪和禁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在国外,如果被邀请参加外国人举办的宴会,人们应该理解并避免一些禁忌:1.准时出席迟到不好,但早到也会给主人带来麻烦。
有时由于交通堵塞,我不得不为迟到道歉。
参加座位式晚餐和午餐最多可以提前5到10分钟到达,迟到15分钟每个人都能理解。
如果你早点到达,你应该转过身,在正确的时间再次进入。
这是对主人最礼貌的方式。
2.注意呈现给主人在招待会上,主人应该站在入口处迎接客人,客人应该有礼貌。
然而,有些人似乎对此一无所知,无视主人,径直走进体育场。
这样的人是不礼貌的。
在欧洲和美国,最重要的是注意合同。
邀请和邀请本身构成合同。
因此,进入竞技场迎接主人也是一种表现。
3.鞠躬和鞠躬可能不合适。
问候通常是通过握手来表达的。
但是日本人似乎有握手和鞠躬的习惯。
外国也有鞠躬的礼仪,但这是为高级人士,如国王或教皇,或主人的仆人。
一般来说,握手时微笑并直视对方就足够了。
外国人,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国人,当他们遇到那些鞠躬行礼的人时,往往会采取轻蔑的态度。
4.座位安排很精致。
客人们准备好宣布宴会开始,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座位安排和客人安排一样重要,是宴会成功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东西方之间存在文化差异。
对日本人来说,邀请人们吃饭是为了用一顿美餐招待客人,社交是第二个。
因此,从招待和服务的角度来看,主人坐了最后一个座位。
西方人把晚宴视为与他人交流和加深友谊的机会。
主人和客人坐在最后一桌时会觉得气氛不对劲。
因此,西方人吃饭时,主人坐在离主宾最近的地方,这也是当地人对主宾的一种尊重。
宴会上不应该有噪音。
喝汤时不要出声,这似乎已经成为宴会礼仪的黄金法则。
西方人从小就被教导,吃东西听起来既大声又不雅观,所以当他们遇到不注意这一点的人时,他们认为他是粗俗和野蛮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汤、红茶和牛排不应该发出很大的噪音。
6.撤回一道菜也是学习在西方宴会中,最重要的是与用餐者保持同步,所以永远不要过早移除空盘子。
西方社交礼仪.
![西方社交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d426a2b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c.png)
西方社交礼仪1、见面介绍、交谈: 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著称。
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
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
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
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
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
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
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关系密切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
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
告别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
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
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
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
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
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
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
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
请人接电话,用听电话的手势;请侍者结帐,用写字的手势。
习惯于打过招呼即谈正事,不送茶、寒喧。
美国人不把互赠名片视为礼节,只为便于日后联系时才送名片。
送名片给他人时并不期待他人回送名片。
涉外宴会礼仪常识
![涉外宴会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ef09f84a417866fb94a8eca.png)
涉外宴会礼仪常识我们在参加宴会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呢?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涉外宴会礼仪常识”,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涉外宴会礼仪常识社交的基本方式在现代西方,宴会是人们社交的一种基本方式。
英国人举行宴会通常在晚上八九点开始,若去赴宴,应提前半小时到达为妥。
倘因事不能到会或需延时赴会,必须提前通知主人。
让人久等是一种失礼之举。
国外的一些宴会,为了方便人人有交谈的对象,一般请客均为偶数,即宴会桌上为偶数,这样可以照顾每个人均有一个谈话对象。
在餐桌上,男女一般要对半分坐,这种方式同中国人男坐一面,女坐一面风俗不同。
国外的宴会邀请方式一般为电话通知加请帖提示。
通知人大多都要告诉参加者该宴会的正规程度。
如果是正规"严肃的宴会,必须要着礼服前往。
宴会主食宴会上的食物往往是三道食品---一道菜是主菜;二道菜是布丁或奶酪;三道菜是甜食(如水果)。
如果自己是一位素食者,应提前向主人申明。
目前,西方国家宴会上的器具设施大约分成:银器、瓷器、玻璃器皿、上菜盘、厨房用具五大类。
银器、(或不锈钢器),包括大小刀叉、汤匙、布丁匙和咖啡匙,此外,还应有一个公用餐匙和一把利刀。
瓷器。
西方国家正式宴会,除甜食盘外,所用瓷器须套用。
宴会所用瓷盘有大、中、小三号,如有汤还需有汤碗或汤盆。
此外,还有中号奶酪盘。
咖啡具包括壶、杯、糖罐。
玻璃器皿。
主要是各种形状的酒杯及洗手碗。
厨房用具。
主要是锅、罐、壶、煲之类。
用餐前,主人为每位客人发一个餐盘和一张餐巾。
需要将盘挪到自己正前方,将餐巾置于白脱盘上。
正规宴会一般餐桌中间要有蜡烛、鲜花等,用以装饰桌面。
餐桌用酒餐桌上用的酒大致可以分成:1.红色、白色、玫瑰色酒;2.低、中、高度酒;3.汽酒、无汽酒。
在西方,吃什么食物,配用什么酒。
如吃羹汤时用雪利酒,吃牛肉用低度红葡萄酒等。
在用餐之前,一般先把酒塞起开,越是年近造的酒,起塞越应早些。
宴会上的座位排列,如是正规宴会,一定要按座卡上名片安排入座。
美国人请客吃饭的礼仪有哪些_商务礼仪_
![美国人请客吃饭的礼仪有哪些_商务礼仪_](https://img.taocdn.com/s3/m/d5b48da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6.png)
美国人请客吃饭的礼仪有哪些美国人是个讲究规矩礼仪的国家,请客吃饭时,美国人有哪些规矩和礼仪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美国人请客吃饭的规矩和礼仪,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人请客吃饭的规矩:一、就座和准备工作1、西餐的入座和离席都要从座椅的左侧进出,男士主动为女士拉开座2、西餐多为长桌,也有小方桌,通常是男女间隔开入座,情侣夫妻分开坐。
3、西餐中以右手边的座位为贵,男主人的右手边是女VIP,而女主人的右手边坐的是男VIP,同理,男士应该将自己右手边的位置让给女士做。
4、男士应该请女士坐在靠墙的位置上,年长者通常坐在靠墙的位置。
5、男士应该让女士避免坐在人来人往的过道边上,如果有两男一女一起用餐,女士应该坐在两位男士的中间。
6、餐巾对折成三角形或者长方形,铺在大腿上(千万别塞在脖子里,或者将餐巾的一边压在盘子下面);如果中途要出去(接电话或者去洗手间),将餐巾放在椅子上,示意服务员回来还要继续用餐;用过餐后,将餐巾叠好放在盘子右边。
7、餐巾是擦嘴的,不要用来擦汗或者擦刀叉。
8、女士们的手提包不要放在桌上(这是很失礼的行为),应该放在背后或者自己的大腿上。
9、男士如果要脱外套,可以递给服务员,不要挂在椅背上。
美国人请客吃饭的规矩:二、用餐礼仪1、各自坐定后,别急着开吃,要主人特别是女主人将餐巾铺在腿上,才表明可以正式用餐了。
同样的,去洗手间除外,如果当女主人将餐巾放在桌子上,就代表宴会结束。
2、西餐讲究量入为出,吃多少就要多少,不够再取,不要浪费,更不要打包;服务员上菜不要主动去接,会有抢菜的嫌疑,最好等服务员送到面前再拿。
3、吃西餐的时候要闭着嘴嚼,不要发出声音;喝汤的时候身体坐直,用勺将汤送入口中,不要将汤盘端到嘴边吮;如果汤和菜比较烫,可以等凉一些了再吃,不要用嘴吹。
4、剔牙时,要用手或者餐巾遮住;用过的餐具、牙签都要放在盘子里,别扔在桌上。
5、在用餐过程中如果要叫服务员,不要大声叫喊或者打响指,这样很不礼貌,只需做个手势让服务员看到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去亲朋好友家做客,去做客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带上一分礼物。
在中国,做客赴宴的礼物一般带些水果、土特产、食物、酒类为主,通常情况下做客赴宴是不带花的,特殊的做客赴宴需要带上红包,比如朋友家的孩子过生日之类的,这个时候送的礼物就以红包为主了。
而外国做客赴宴一般都要带上一束花。
做客赴宴除了礼物外,也有一些礼仪知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那么做客赴宴有些什么礼仪及禁忌呢?★做客赴宴礼仪1、赴宴宜带鲜花做礼物案例:andrew受邀去中国朋友家吃饭,andrew带了一束盛开的香水百合和一盒巧克力准时出现在朋友家门口。
朋友的妻子愉快地把花插到花瓶中,摆在了餐桌上;朋友的女儿接过巧克力,蹦蹦跳跳地把andrew迎到了客厅。
点评:英国人通常会很守时,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去晚了显得对人不尊重,太早到也许对方家里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准时是最好的。
去朋友家吃饭,英国人通常会带一些小礼物,比如餐酒、鲜花或者巧克力。
如果知道今天主人准备的是什么肉类,可以带相应的红酒或白葡萄酒,如果主人家里有小孩子,可以特别为小孩准备一份巧克力或糖果。
值得注意的是,带的礼物不必贵重,名贵的威士忌或茅台会使主人觉得准备的餐点相比而言显得简陋。
而买花的时候也要注意,白色马蹄莲或康乃馨会使人联想到葬礼。
2、用餐时最好不接电话案例:晚餐开始了,andrew事先已经把手机调到了静音,坐到餐桌上,他把餐巾平铺在腿上,从最外侧的刀叉开始用起。
主菜是羊排,andrew切下一小块放到嘴里,吃完后又切了一小块。
andrew与朋友边吃饭边轻松的交谈,整个晚餐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点评:吃饭中不接手机是andrew特别提到的,他认为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在吃饭的时候经常接电话容易手忙脚乱,而且对主人不尊重。
餐巾要放在腿上,塞进领子里有些不雅。
英国人吃饭用的餐具比较多,不同的食物要配不同的刀叉,用餐时应从外向里取用,另外,每吃一道菜要换一个盘子。
andrew说,吃一块较大的食物时,最好吃一块切一块,不要用叉子叉起来咬着吃。
3、餐后主动帮助收拾餐具案例:一顿愉快的晚餐结束后,朋友和他的妻子开始收拾餐具,这时andrew主动说:“我们一起收拾吧。
”于是他端起餐桌上的盘子送到了厨房里。
观点:到别人家里吃饭有讲究。
接受邀请到朋友家吃饭是社交场合经常遇见的,西方人喜欢这种在家里吃饭的形式,以示亲切友好。
家宴往往由主妇亲自下厨烹调,家人共同招待。
由于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到别人家里吃饭也有不少讲究,带什么样的礼物,吃饭时注意的礼仪,饭后的一些交流活动……做好这些,相信一定会使客人给主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友情更加深入。
中国人做客除了上述礼仪外,没有太多的礼仪禁忌,礼物禁忌也没有太多。
所以,我们主要了解一下到外国朋友家做客的时候需要了解的一些禁忌。
★做客赴宴应注意的禁忌1、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应注意哪些禁忌?(1)跟英国人打交道,要注意下列三点:一不要系带条纹的领带;二不要把王室的家事作为谈话的话题;三不要把英国人通称为英国人,而称“大不列颠人”,就会使所有的英国人满意。
(2)欧美人忌讳谈论其私人性质的问题。
比如:“你多大岁数了?”“你结婚了没有?”“你有多少收入?”“家住在哪儿?”都不便询问。
因为欧美人希望别人承认自己的权利,也尊重别人的权利。
随便询问个人问题,等于冒犯了他的尊严。
(3)德国人比较注重形式。
在与德国人打交道时,如果对方有博士等头衔,要使用这个称呼。
朋友们见面或离开,总是互相把手握了又握,这样,他们就会高兴。
如果帮助对方把外衣穿上,那会更显得亲热。
(4)如果到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要是应邀到主人家里作客,一定要准时到达。
可不要忘了给女主人带几束单数的鲜花,最好是5朵或7朵。
(5与东南亚国家的外宾相处,交谈时不要跷“二郎腿”。
假如无意中把一只脚颠来颠去,以至鞋底朝向了对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表现。
(6)在印度、印尼、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也不能用左手传递东西。
(7)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顶。
(8)在南美洲国家,交谈时要亲热,要离得近近的,说话时文静地把嘴凑到对方的耳边,但不可粗放而失庄重。
(9)在拉美,不要赠送与刀剑有关的礼品,因拉美人认为,赠送刀剑意味着割断关系。
(10)xx人称好不伸大拇指。
(11)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赞同,点头表示不同意。
(12)伊朗人对婴儿眼睛特别敏感。
外来人对婴儿眼睛要三缄其口,若出言不慎,母亲可能出钱让人挖掉婴儿的“邪眼”。
(13)对待欧美上年纪的人,说话做事更要注意。
如果他(她)们上楼梯或爬山,千万不能扶他们。
东方人认为能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一把,是对老人的尊敬。
而欧美老人恰恰相反,别人扶他(她),他们觉得这样有失体面,反而招来不快。
(14)要是到拉美国家去,在大街上走路时要十分注意:两男或两女在大街上走,千万不能手拉手。
因为拉美地区的同性恋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和鄙视,在大街上成双成对的男女挽着胳膊走,被视为自然,而同性男女拉着手走路,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
2、做客赴宴中应慎用的礼物有哪些?(1)手帕。
这是巴西、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很忌讳的一种馈赠品。
因为这些国家的人认为手帕与眼泪是不可分割的,是一种令人悲伤的物品,同时还认为是一种容易引起争吵和产生不如意事情的东西。
在中国台湾,也很忌讳手帕。
(2)刀、剪、剑。
中国台湾地区最忌,因为当地有“一刀两断”之说,所以送这种礼物必然会让人有一种威胁之感。
古巴、委内瑞拉、智利等国人,很忌讳以刀剑为礼物赠人,因为在他们民间,送刀剑有割断友谊的意思。
(3)梳子。
在日本,梳子是件令人很敏感的东西,民间流传着尤其不能以梳子为礼相赠的习俗,其原因是“梳子”一语在日语中的发音与“苦死”贴近。
这样一来,送人梳子就与“送人苦死”相关联了。
(4)香水。
法国人和美国人都特别忌讳男宾客以香水为礼品赠送给女主人,因为他们从传统观念上认为,除非是热恋中的情侣,否则,男人送给女人香水,便有过分亲热或“不轨企图”之嫌。
(5)酒品。
这是西亚中东地区国家的人普遍禁忌的馈赠物。
因为阿拉伯国家的人依奉伊斯兰教,其教规严格禁止饮酒,就是含有酒精的其它饮料,也属于禁饮的范围。
(6)扇子。
扇子在中国台湾地区也是一种较敏感的礼物,扇子用于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再无利用价值,可狠心抛弃。
台湾民间有句俗语:“送扇,无相见。
”因此,扇子不可当礼物赠人。
3、到国外做客赴宴送花的机会主要有哪些?(1)在讲法语的地区不要送菊花。
因为只有在葬礼时才使用菊花。
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表示。
(2)在拉丁美洲有些国家,把菊花看成一种“妖花”,只有人死了,才在灵前放菊花。
(3)在德国,如果你应邀去作客,千万不要送女主人红玫瑰,因为它是赠送情人的礼品。
在给德国人送鲜花时,切不要用纸包装。
(4)在瑞士,你被邀去作客,你要送红玫瑰可以送1枝,也可送20枝,但不要送3枝,因为3枝意味着你们是情人。
(5)给前苏联一些国家的人送花,结婚日最好向新娘赠送白色或粉色的鲜花,因为它象征着纯洁。
送黄色鲜花时要慎重,因为它意味着变节。
红色鲜花象征爱情和赞美。
另外,花束必须由奇数组成(3枝、5枝),奇数在这些国家是吉利的象征。
(6)在巴西,绛紫色的花主要用于葬礼,因此,千万不要送巴西人绛紫色的花。
(7)如果到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要是应邀到主人家里作客,一定要给女主人带几束单数的鲜花,最好是5枝或7枝。
(8)xx对送花有很多忌讳:他们忌讳以荷花为礼相赠。
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白颜色的花,因为山茶花凋谢时整个花头落地,不吉利;仙客来在日语中读音为“希若拉面”,而“希”同日语中的“死”发音类同;淡黄色与白颜色花是日本人传统观念上就不喜欢的花色。
他们对菊花也存有戒心,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一般人不敢也不能接受这种礼物。
(9)墨西哥人忌讳以黄色和红色为礼相送,因为黄色意味着死亡,红花会给人带来晦气。
(10)如果应邀到加拿大人家作客,可向女主人赠送一束鲜花,但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在加拿大,白色的百合花只有在开追悼会时才用。
也不要送菊花。
送花时要送单数。
(11)到西班牙人家作客,千万不要送大丽花和菊花,这种花和死亡有关。
(12)到英国人家作客,赠送女主人的鲜花,忌送百合花,因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亦忌赠黄玫瑰,他们认为此花象征分离。
(13)花的数目不能是“4”。
南朝鲜、日本人忌讳“4”,他们认为“4”是表示死亡的数字。
日本人还特别忌讳赠送数量为“9”的花,因为你送花的数量为“9”给他,就等于视他为强盗。
花的数目也不能是“13”。
西方人,尤其是欧美国家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
4、到外国人家中做客赴宴的礼物在颜色方面有哪些忌讳?(1)欧美许多国家平时忌讳黑色,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
(2)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禁用茄花色,民间一向认为茄花色是凶兆。
(3)巴西人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所以忌讳棕黄色。
(4)埃塞俄比亚人当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时穿淡黄色服装。
因此,出门作客时不能穿淡黄色的衣服。
(5)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如遇不祥之事,都用蓝衣作为标志。
(6)泰国忌红色,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因为写死人姓氏是用红色。
(7)xx人的丧服是黄色的。
(8)xx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
(9)伊拉克讨厌蓝色,视蓝色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忌讳使用蓝色。
(10)在南美洲,不管气候怎样热,还是以穿深色服装为适宜。
(11)乌拉圭人忌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
(12)摩洛哥人一般不穿白衣,忌白色,以白色为贫困象征。
(13)西方人通常认为猫是可以带来好运气的小动物,尤其是黑色的猫。
在美国却恰好相反,认为只有白色的猫才能带来好运气;匈牙利人也视黑猫为不祥之物,白色表示喜事。
5、与xx人交往应特别注意哪些忌讳?(1)xx人用筷八忌:①舔筷子;②迷筷:手握筷子,拿不定吃什么菜,在餐桌上四处游寻;③移筷:动了一个菜后,理应吃饭,但不吃饭,接着又动另一个菜;④扭筷:扭转筷子,用嘴舔取粘在筷子上的饭粒;⑤插筷:插着吃菜;⑥掏筷:用筷从菜的当中扒弄着吃;⑦跨筷:把筷子跨放在碗、碟上面;⑧剔筷:用筷代替牙签剔牙。
(2)日本人很忌讳“4”和“9”这两个数字。
原因是日语“4”的发音同“死”相似,而“9”的发音与“苦”相近。
因此,正如西方人忌讳“13”一样,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请客或送礼时,忌出现这两个数字。
据说,日本的医院一般都无4楼4号病房,有的影剧院也无4排、4号。
(3)日本人在办喜事时,忌讳使用“去”、“回”、“坏了”、“完了”之类的词,特别是办婚事时,不能用“离开”、“重复”、“多次”等词。
同时,日本人在办丧事时,忌讳说“接二连三”、“一个又一个”、“还”、“又”之类的话。
(4)日本人发信时邮票不能倒贴。
在日本倒贴邮票有示绝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