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全系列移动测量系统介绍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移动道路测量系统

移动道路测量系统

产生背景-当前的信息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理信息表达方式已不再停留在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数字化的基础上,而是朝着多媒体信息的方向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也正朝着“大信息量”(关注对象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高精度”(从10米->1米以内的精度演进)“可视化”(除了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外,还需要包含可量测的真三维图象和实景影象,从而使得对象的表达更为全面和直观。

)如此一来,就给空间信息的采集和更新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测绘包括人工地面作业和航测遥感两种方式人工作业适用于工程级的碎步测量。

耗时误工,不能适应快速数据采集与更新的潮流,另外,也不能避免人工主观性误差以及在道路上作业带来的高劳动强度和危险性。

航测遥感(大面积测绘),但由于其属于垂直摄影,不能采集诸如路牌、交通标志这样的细小地物属性。

较长的数据处理周期和高昂的成本也使它无法适应于快速更新。

可见,传统的两种测绘方式是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的。

但由此也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测绘科技的诞生,它就是------移动道路测量技术(Mobile Mapping Technology)。

1.1、系统简介1.2、工作环境(1)温度与湿度内:温度0℃~+30℃,相对湿度80%(25℃);外:温度-10℃~+50℃,相对湿度98%(25℃)(2)路况和车速3、4级公路及其以下等级道路上作业,车速不高于30km;2级以上公路上作业,车速不高于60km(3)能见度不小于200m1.3、系统组成1.3、系统组成--系统硬件—车顶平台(1)机械平台用于车顶设备的安装固定及线缆布设。

结构件强度满足系统设备安装及使用环境要求。

(2)温控防护罩具有自动调节温度功能,当温度低于5℃时自动加热,高于40℃时自动降温,用于保护CCD相机和摄像机。

(3)摄像机分辨率为702×574的彩色摄像机,置于温控防护罩内,拍摄方向为正前方,主要用于视频拍摄(4)CCD相机系统立体摄影测量影像获取设备。

测量系统学知识

测量系统学知识

测量系统学知识介绍测量系统(也称为测量学)是工程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涉及测量、观测和评估物理量和现象的过程和方法。

测量系统的使用广泛,几乎在所有科学和工程领域都会涉及到测量。

本文将介绍测量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

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测量系统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1.传感器或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和捕捉物理量的设备或工具。

传感器可以是简单的温度计或压力传感器,也可以是复杂的摄像机、声音录制设备等。

2.校准设备:用于校准传感器或测量仪器,使其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校准设备可用于消除传感器误差、确定其灵敏度和线性度等。

3.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收集和记录传感器或测量仪器生成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是基础的数据记录器,也可以是复杂的计算机系统。

4.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用于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提取有关所测量物理量的有用信息。

这些工具可以是简单的电子计算器,也可以是复杂的统计软件和数学模型。

测量误差和精度在测量系统中,测量误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测量误差指的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由于各种因素,如传感器的不准确性、环境条件的变化等,测量结果很难完全准确。

因此,测量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1.精度:精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接近真实值的程度。

精度可以通过校准设备进行检验和调整。

2.重复性:重复性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产生的结果的一致性。

重复性好的测量系统会产生接近的结果。

3.稳定性:稳定性指的是测量系统在长时间内保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能力。

稳定性好的测量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相似的测量结果。

4.线性度:线性度指的是测量系统对输入信号的线性响应能力。

线性度好的测量系统对不同范围的输入信号能够保持一致的响应。

测量单位和尺度在测量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和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单位是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的标准。

不同的物理量有不同的单位,例如长度的单位可以是米(m),时间的单位可以是秒(s)。

移动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移动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移动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移动测量系统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探险家,在广阔的世界里穿梭,探寻着各种数据的奥秘。

它的核心部分之一是传感器,传感器像一双双敏锐的眼睛和灵敏的耳朵,时刻捕捉着周围环境的信息。

有像能精准定位的GPS 传感器,它就如同天空中永不迷路的导航星,无论移动测量系统走到哪里,都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位置,误差小得像发丝般细微。

激光扫描仪则像一个神奇的画笔,快速地勾勒出周围物体的轮廓,它发射出的激光束像无数条灵动的光线触手,触摸着建筑物、地形等一切目标,然后将这些触摸到的信息转化为详细的数据,是不是像把现实世界的物体变成了一个个数据化的小雕像?惯性测量单元像是系统的平衡大师,它感知着移动测量系统的运动状态,加速、减速、转弯,它都能精准地把握,就像舞者能敏锐地感知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动作,确保在移动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不会因为自身的晃动或颠簸而出现偏差。

数据采集过程就像是一场紧张有序的信息大丰收。

当移动测量系统在道路上缓缓前行,它像一辆装满数据收集工具的智能战车。

各类传感器同时开工,GPS 传感器不断地接收卫星信号,那信号像从遥远宇宙发来的神秘电波,为系统定位提供坐标。

激光扫描仪高速旋转,发出的激光像一场密集的光雨,洒落在周围的一切事物上,将所触及的物体表面信息迅速抓取回来。

相机也没闲着,它像一个摄影艺术家,从不同角度拍摄周围的景象,照片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记录下环境的色彩、纹理等视觉信息。

这些采集到的数据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被快速地传输到存储设备中,存储设备就像一个巨大的鸟笼,将这些数据小鸟们妥善地保管起来,等待后续的处理。

数据处理环节像是一个精密的加工厂。

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进行加工打磨。

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清洗,把那些像混入宝藏中的碎石杂质般的错误数据或者无效数据剔除掉。

然后进行整合,就像把零散的拼图碎片拼凑成完整的图案,将不同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融合在一起,让它们像配合默契的团队成员,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而准确的环境模型。

移动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

移动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

移动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移动测量设备是一个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它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并具有便携、准确、高效等特点。

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工程建设以及医疗等领域,我们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移动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个工具。

一、了解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移动测量设备的种类繁多,例如,温度、湿度、压力、力量、长度、液体浓度等各种物理量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进行测量。

在使用前,我们要先了解设备的种类和功能,从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设备。

对于不同类型的测量设备,其操作方式和使用规范也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注意。

二、正确操作设备以确保测量准确性在使用移动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时,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操作设备的技巧。

首先,要保证设备的状态良好,如电池电量充足、传感器整洁等。

其次,我们要按照设备说明书提供的方法操作,并且务必遵循操作的步骤和顺序。

特别是在进行一些精确度要求较高的测量时,还应该注意使用防护手套、清洁物体等方法以减少测量误差。

三、注意测量环境和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环境和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测量前,我们要针对所要测量的物理量,了解并掌握对应的测量条件。

例如,在测量温度时,要确保测量仪器与被测物体处于相同温度的环境中;在测量湿度时,要避免设备与水汽直接接触等。

此外,大气压力、光照强度等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我们需要在测量前加以注意与调控。

四、学会利用测量设备的附加功能移动测量设备通常还具备一些附加功能,例如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报警功能等。

这些功能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使用时,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些功能,以满足实际需要。

比如,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存储功能将实验数据保存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五、定期维护和校准设备以保证使用效果移动测量设备是一种精密仪器,为了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准确性,我们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设备。

移动测量平台(易测)说明书

移动测量平台(易测)说明书

说明书1程序简介易测采用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并由手机发送指令实现对全站仪的控制获得观测数据。

并对观测数据各项指标进行实时检查,在确保观测数据外业观测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平差计算完成数据处理精度指标的检查。

1.1主要功能1测量项目管理,测量点信息、已知点信息导入;2各种导线、自由设站测量方法的数据采集,包含测站设置、学习、测量;3外业数据精度指标实时检查;4外业观测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5控制网实时两化改正;6导线往返测距较差、独立闭合环、符合环计算;7CPIII控制网网型检查;8导线、导线网和CPIII网自由网、约束网平差计算;9控制网精度指标统计,实时明确不合格测站。

1.2系统特点1可充分做好观测前数据准备,如:CPIII控制网复测预先导入所有观测点坐标,在现场观测过程中无需输入点号,且每站只需学习两个观测点即可开始观测,大大节约外业操作时间,在运营复测CPIII时优势尤为突出;2由于智能手机的可操作性远远大于全站仪,如点号输入、观测设置等;3由于数据的实时计算,可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一体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因某一站数据的不合格而重返工地或在运营复测徒步几公里进行补测;4借助于手机的网络传输可将观测数据实时上传给数据处理员。

2数据准备2.1平面已知点新建一文本文件,按以下格式存储,点号,x,y,以逗号隔开,每行存储一个点。

如下图所示:2.2高程已知点新建一文本文件,按以下格式存储,点号,h,以逗号隔开,每行存储一个点。

如下图所示:2.3测量点新建一文本文件,按以下格式存储,点号,x,y,h,以逗号隔开,每行存储一个点。

如下图所示:测量点文件中包含所有需要观测的点,无论未知点还是已知点。

若某点位坐标未知,其对应行仅存储其点号即可。

2.4接边点若进行CPIII测量,且需与上一测段进行搭接检查,则可将搭接点在上一段的坐标准备好并导入项目进行搭接计算。

新建一文本文件,按以下格式存储,点号,x,y,以逗号隔开,每行存储一个点。

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

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

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移动测量与定位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来提供个性化服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移动测量与定位,包括相关技术、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测量与定位的基本原理移动测量与定位是通过利用移动设备内置的硬件和软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

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移动设备与基站、卫星等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延迟和方向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二、移动测量与定位的技术手段1. GPS定位技术:GPS是目前最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它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计算用户的三维坐标。

GPS技术精度高,但在室内和高层建筑群等信号阻塞的环境下效果较差。

2. 基站定位技术:基站定位利用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号强度和时延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由于基站覆盖范围广,因此在城市等高密度区域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3. WLAN定位技术:WLAN定位利用Wi-Fi信号的强度和时延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由于Wi-Fi热点分布广泛,因此在室内环境下能够提供较高的定位精度。

4. 蓝牙定位技术:蓝牙定位主要利用蓝牙信号的强度和时延等参数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由于蓝牙信号的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在室内定位和室内导航等场景中应用较多。

三、移动测量与定位的应用场景1. 导航与路线规划: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在陌生的环境中实现导航和路线规划,如汽车导航、步行导航等。

2. 位置服务与推荐:通过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位置服务和推荐,如周边商铺、餐馆等。

3. 社交网络与互动游戏: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位置共享和社交互动,如LBS社交网络、AR游戏等。

4. 室内定位与导航:在大型商场、机场、医院等场所,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提供室内定位和导航服务,方便用户找到目标位置。

5. 灾害监测与救援:移动测量与定位技术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提供救援人员定位和灾情监测,提高救援效率。

V90 四星RTK系统概述 技术篇

V90 四星RTK系统概述   技术篇

5
产品介绍
接收机外观
上盖
卫星灯
按键 信号灯
电源灯
下盖
控制面板
按键功能
功能 开机 关机
自动设置基站
工作模式切换
工作模式切换确认 复位主板
强制关机
详细说明
关机状态下,长按按键1秒开机 开机状态下, 3秒≤长按按键≤6秒,语音报第一声 “叮咚”,放开按键,正常关机
关机状态下,超长按按键6秒,播报“自动设置基 站”,放开按键,仪器将进行自动设置基站
5000mAh iHand20 安卓手簿
倾斜测量 NFC
智能诊断 智能语音 远程升级 远程注册
LBS
天宝R10 BD790 +8mm+1ppm
3G 0.5 4G IP67 3700mAh TSC3 mbl系统



iHand20 VS S750/LT30
(手簿)
操作系统 处理器 内存储
通讯 GPS 续航 摄像 重量 防水防尘 防震
状态模式说明
播报内容
GSM 基准站 UHF基准站,频道 X,功率 X 外挂 基准站 WiFi 基准站 GSM 移动台 UHF移动台,频道 X 外挂 移动台 静态 采样间隔 X,高度角 X,存在空间剩余 X, 卫星数X
指示灯显示说明
操作 电 源 灯(黄色)
含义 常亮 正常电压:内电池>7.6V, 外电>12.6V
物理性能
iHand20系统配置
操作系统:Android 4.2操作系统 处理器:MT6589 1.2G 4核处理器 内存:4GB ROM+1GBRAM
图形显示 智能采集 声音提示
智能突破二:倾斜测量
电子气泡+电子罗盘

使用GNSS测量仪进行移动测绘

使用GNSS测量仪进行移动测绘

使用GNSS测量仪进行移动测绘移动测绘是现代测绘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通过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仪,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理位置信息,进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测绘和定位。

本文将探讨使用GNSS测量仪进行移动测绘的原理、应用和进展。

一、GNSS测量仪的原理和工作方式GNSS是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GNSS测量仪是一种能够接收和解算GNSS卫星信号的设备,它通常由接收机和天线组成。

GNSS测量仪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利用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观测点的三维坐标。

由于GNSS卫星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测绘。

此外,GNSS测量仪还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使得其成为移动测绘领域的首选设备。

二、GNSS测量仪的应用领域1. 地理信息系统(GIS):GNSS测量仪可以与GIS系统集成,对土地、建筑物、道路等进行测绘和定位。

这样可以实现对不同地理要素的精确描述和准确定位,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环境监测等提供决策支持。

2. 土地测量和测绘:GNSS测量仪可以用于测量土地的边界和面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位置定位、控制点的布设和地形数据的采集,为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3. 工程测量和施工监控:GNSS测量仪在工程测量和施工监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测量和定位,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 自动驾驶和导航:GNSS测量仪在自动驾驶和导航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导航、车辆追踪和智能交通管理等功能,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三、GNSS测量仪的进展和挑战随着卫星导航技术和测绘仪器的不断发展,GNSS测量仪在移动测绘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与导航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与导航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与导航技术介绍测绘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技术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与导航技术。

一、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是指通过移动传感器设备测量并记录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手段。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载设备等,移动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一种通过利用地球上的卫星作为导航基准点,实现精确而高效的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GNSS系统是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GNSS系统可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精确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2. 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惯性测量装置,通过计算运动参数来实现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惯性导航系统不受外界环境的限制,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移动测量。

然而,惯性导航系统存在误差积累的问题,因此通常需要与其它导航系统结合使用,例如GNSS系统。

3. 视觉测量技术视觉测量技术利用数字影像数据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解析,可以获得地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等信息。

视觉测量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遥感图像解译、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领域。

二、导航技术导航技术是指通过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实现准确测量和导航的技术手段。

在移动测量中,导航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测量人员更准确、高效地进行测量工作。

1. 无人机导航无人机导航技术是指通过搭载导航系统的无人机,实现精确控制和导航的技术手段。

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测量设备,如激光扫描仪、摄像机等,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测量和采集。

无人机的导航系统通常采用GNSS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视觉导航系统等。

2. 车载导航车载导航系统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的导航设备,通过定位和地图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导航和路径规划的功能。

车载导航通常通过GNSS系统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然后将其与地图数据相结合,给出最优路径和导航指引。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介绍测绘技术,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或其他天体上用各种测量手段来获得几何和物理量的数值,再根据这些数值进行分析、计算和绘制的一门学科。

在测绘技术中,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测绘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

移动测量技术是指通过移动测量仪器来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过程。

现代移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卫星导航技术的突破。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其核心是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几何位置。

最著名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是美国的GPS系统。

GPS系统利用一组卫星组网覆盖地球表面,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测量接收器和卫星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GPS定位技术因其高精度、全球覆盖、24小时不间断工作等特点,在军事、航空、航海、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GPS系统,还有其他一些卫星定位系统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都属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一部分。

这些系统的共同目标是提供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移动测量技术中,除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技术被广泛应用。

其中,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计算其在空间中位置和方向的技术。

它可以在无法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定位,对保障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另一个重要的移动测量技术是激光测距技术。

激光测距技术利用激光束的传播速度和回波时间来计算物体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技术具有高测量精度和远距离测量能力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管线检测、建筑物立面测量、地形地貌测量等领域。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地图关键测量技术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定位和导航的基础,准确的测量和定位技术是构建高精度地图的关键。

目前,一些公司和机构正在开展高精度地图的制作工作,利用车载测绘系统对道路、建筑物等进行测量,精确到厘米级别。

移动式测绘系统简介

移动式测绘系统简介

2011.08.30
Page 16/28
背負式測繪系統

背負式測繪系統(Backpack Mobile Mapping System)
[Coppa, Guarnieri, Pirotti & Vettore, 2007]
2011.08.30
Page 17/28Fra bibliotek背負式測繪系統

背負式測繪系統(Backpack Mobile Mapping System)
Novatel SPAN-CPTTM [S. Kennedy, 2008]
2011.08.30
Page 23/28
小結

背負式測繪系統

同步問題

直接定位系統必須整合相機、GPS、IMU三種不同訊號
→POS系統整合GPS及IMU訊號,並可記錄相機快門時間

率定問題

訊號源裝置未在同一個框架上,位置及姿態產生誤差
SPANTM Technology for OEMV® User Manual p.29
2011.08.30
Page 20/28
背負式測繪系統

定位定向系統(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 POS)
F3 System [Wright, Yotsumata & El-Sheimy, 2004]

精度完全取決於GPS及IMU的品質 必須取得拍照瞬間的位置及姿態方可解算
2011.08.30
Page 7/28
背負式測繪系統

背負式測繪系統(Backpack Mobile Mapping System)
[Ellum , 2001]

最新全套MSA知识讲解及MSA分析样表

最新全套MSA知识讲解及MSA分析样表
究。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 应符合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的要求。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可
使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 §
When? 什么时候进行MSA
§ ISO/TS16949:2002
附录A A.1控制计划的阶段 适当时,控制计划应覆盖三个不同的阶段: 样件:对样件制造中将进行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如果顾客要求, 组织应有样件控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 述。试生产被定义为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样件制造后可能要求的一个生产阶段。 生产:在批量生产中,对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形成文 件的描述。 每个零件应有一个控制计划,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系列控制计划可以覆盖采用
◆量具偏倚检查观测到的平均测量值与参考或基准值之间的差异。
它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的量具和基准值比较时偏倚如何?
稳定性
一致性(交叉表法) Kappa法
Kappa适用于计数型数据:
﹡好或坏 ﹡通过/不通过 ﹡区分声音(嘶嘶声、叮当声、重击声)
特点:同等处理所有误分类,要求评估类别是相互排斥的。
目的:衡量两个评价者对同一物体进行评价时,其判定结论的一致性。
持续改进
测量室温的测量系统构成如下:
经测量,现在
的室温为 17.5℃
◆量具(仪器)——摄氏温度计 ◆标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水的结冰点定义为0℃,沸点定义为 100℃,温差的1/100即为1℃; ◆操作(方法)——将温度计放置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5min后,平视目测, 读取温度示值,估读至0.1℃。 ◆夹具——温度计挂钩+平整的墙面(用以限制温度计自由度的任何工具) ◆软件——无 ◆人员——我 ◆环境——风速、湿度、照度 ◆假设——假设上面提到的一些参数(时间、风速、湿度、照度等)均是准确 可靠的,温度计校验合格,操作方法合理,“我”具备测量技能,……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介绍测绘技术是一门涉及测量和制图的领域,它在不同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建筑、土地规划到资源勘探等。

而在测绘技术中,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讨论其在现代测绘中的重要性。

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在测绘领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用于实时采集和处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接收器、激光扫描仪、摄像机和其他传感器来实现。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测量数据,为测绘工程师提供准确的空间参考。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

它利用卫星进行测量和定位,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接收器的准确位置和时间信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地形测量还是土地测量,它都为工程师提供了高精度的位置数据,从而支持规划和设计工作的进行。

激光扫描仪也是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中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测量地物的位置和形状。

激光扫描仪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地貌测量中,它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复杂结构的三维数据,为测绘工程师提供了高精度的地图和模型。

除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仪,摄像机和其他传感器也在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摄像机可以用于采集地物的图像数据,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如道路、建筑物和植被覆盖等。

其他传感器,如气象站、水质传感器等,可以提供环境参数,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测绘领域,它还在其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在交通领域中可以用于车辆导航和交通管理,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导航指引。

在农业领域,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可以用于精准农业管理,通过收集土壤质量、植被生长等信息,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

总而言之,移动测量和定位技术在现代测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绘与定位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绘与定位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移动测绘与定位技术介绍移动测绘与定位技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测绘与定位技术在测绘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移动测绘与定位技术进行介绍,探讨其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1. 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定位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导航需求。

最初,人们通过天文观测来实现定位,例如使用星座来确定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展出了更为精确的定位方法,如地面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2. 移动测绘技术的定义与原理移动测绘技术是指通过携带式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实时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测绘方法。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利用携带式设备中的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来实时获取位置和方向信息,并将其与地理或工程坐标系进行对比,从而实现测绘定位。

3. 移动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移动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地质勘探、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

举例来说,在地质勘探领域,移动测绘技术可以用于野外地质调查、地表变形监测等工作;在城市规划领域,可以通过移动测绘技术获取城市道路、建筑物等相关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4. 移动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移动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应用和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首先是数据的精度,现代测绘工作对于数据精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移动测绘技术需要从传感器的精度、数据处理的算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其次是处理速度和效率,移动测绘技术需要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速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5. 移动测绘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尽管移动测绘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环境干扰的问题,如建筑物、地形等会对数据采集造成一定的干扰,需要采取相应的校正方法来解决。

其次是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移动测绘设备需要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这需要在硬件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进行改进。

关于测量系统的相关知识讲义(ppt 93页)

关于测量系统的相关知识讲义(ppt 93页)
19
测量系统的特性
“好的”测量系统的一些基本特性:
具有足够的分辨力(discrimination)和灵敏度(sensitivity). 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稳定状态: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是 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这可称为统计稳定性. 为了产品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差(variability)必须小于规格限 (specification limit ) /公差值(tolerance).
➢ 分类:若就误差的性质区分,一般可分为
▪ 系统性误差: ▪ 随机性误差: ▪ 重大误差
8
量测误差
随机性误差 气流 辐射 尘埃 噪声 迟滞现象
分辨率
重大误差
系统性误差


仪器
环境
观察






标准件
温度
读取
归零
湿度
视差
负载 水平
压力 振动
记忆力
磨耗
干扰
混用
9
基本概念
测量数据的质量及其描述:
➢ 表征测量数据质量最通用的方法使用统计特性, 即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方差;
➢ 分布在各大区的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是国家组建的承担跨地区 计量检定、测试任务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目前,主要有: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南、西 北等7个大取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 我国量值传递体系示意图如下图;
15
国 家 专 业 计 量 站
分站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研、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造成重复性的可能原因(见下页):
39
40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传统上把再现性看作“作业者(评价人)变异” ,通常是指不同作 业者(评价人)以相同量具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 之变异,以公式表示如下:

拓普康移动测量IPS2篇

拓普康移动测量IPS2篇

1.1 IP-S2系统构成
• IP-S2主控单元
• 车轮编码器
• 激光扫描仪(可选) • 360度全景相机(可选)
1.2 IP-S2移动测量系统产品特点
• 双频双星GNSS接收机(GPS+GLONASS)确定了车辆的地理 空间位置;
• IMU测量导航单元实时提供车辆的运行姿态; • CAN-Bus或者外部车轮编码器获得测程(车辆运行距离)
二、技术指标
三、可选配车型
拓普康IP-S2移动测量系统可根据客户的已有车辆改 装后,安装到客户提供的任意种车辆上面,并且对于道路 狭窄地段,可安装到其他平台上,如自行车、三轮车,甚 限公司
TOPCON测量车
IP-S2 开启移动测量新时代
目录
• 一、IP-S2移动测量系统简介 • 二、技术指标 • 三、可选配车型
一、IP-S2移动测量系统简介
拓普康IP-S2车载高速移动测量系统代表着当今世界 最尖端的测绘科技,它是在机动车上装配GNSS全球定位系 统、IMU惯性测量单元、车辆控制编码系统以及激光扫描 仪、数码相机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此3D技术是GIS产 业增长和扩展的主要动力。
运用IP-S2,可以在车辆的高速行进之中,通过激光 扫描和数码照相的方式快速采集城市、道路等目标区域或 线路的整体空间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影像数据,并同步 存储在系统计算机中,经专门软件编辑处理,形成所需的 专题图数据、属性数据和影像数据。
目前,在全球已有近 千套IP-S2移动测量系统成 功服务于城市街景漫游(如 三维数字街景数据采集)、 道路及管线设施普查、公 众安全等领域。
实现点云的快速处理,删除、编辑、颜色修正、制作 视频等,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后处理软件。
• 1.4.5 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多种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DMI)的地物量测功能; • ---提供45种点、线、面等几何对象的编辑功能、符号的定制功
能; • ---支持影像选取、调色、模糊化、拼接、保密处理的流水线作
业; • ---提供路网联通性检查等80余种数据检查功能; • ---支持基于全景激光数据的建筑物、道路、标志物、行道树等
1200万高分辨率实景影像地图 兴趣点(POI)数据库
倾斜影像数据库
移动测量“采编存发用”一体化——云数据中心架构 云数据中心逻辑架构
• 外业采集入云的数据,即进入生产云的管理;云数据可以以 服务的方式由不同组调用:作业组实现原始图片和属性数据 调用、发布组进行参数配置后进入无人值守的发布、发布的 数据可应用于各项目等,极大缩短数据转化到应用的周期
4

技术产品
客户群
技 术 难 度

移动测量系统 及其应用开发
实景三维地理信 息服务解决方案
导航、数字城市、智 慧地球…… 个人地理信息服务 (未来拓展目标)
少 高端 测绘 类用 户
城管、公安、应急、 交通、铁路、旅游 等行业用户
使用地理信息服务的个人用户

5
移动测量“采编存发用”一体化——信息化测绘解决方案
• 生产的对象化数据按需组装产生发布的数据,实现生产即发 布工艺
• 差异化更新的支持
• 能比较版本差异,实现差异关系和差异数据的更新,改变传 统的GIS数据更新模式,例如导航数据中心的工艺流程
移动测量“采编存发用”一体化——时空信息云共享与服务
展示中心
政务信息资源 公共服务门户
政务信息资源 共享服务门户
要素的建模; • ---支持主流GIS数据(如ShapeFile、Dwg等)的导入及导出; • ---支持矢量地图、DOM及DEM等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作业。
大规模多源数据协同测图软件
网 络 化 协 同 数 据 处 理
➢POI(兴趣点)——专题信息
➢POI采集
1)全景影像(360DMI):实景地图
智城市用户
快且廉:天-空-地一体化实景影像数据获取方案
海量数据管理 单个云数据库容量高达256TB,一个云服务支持16万
个云数据库,可部署多个云服务。
卫星
航空
鸟瞰
街景
室外
室内
移动测量“采编存发用”一体化——数据成果
政务电子地图
地名地址数据库
激光点云 连续全景 单点全景 ……
新一代全系列移动测量系统
大数据时代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 空间信息服务从集中走向分布/集群
垂直伸缩已经难以适应更大的数据和访问规模,即使是类 似Oracle RAC的架构,也存在共享文件系统单点失败和难 以伸缩的问题。
请求处理的并行化
分布式缓存
➢ 面向数字/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化测绘
•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解决了城市级基础地理数据平台的 问题,服务强GIS行业,未深入到大部分弱GIS行业。
3、便携式可量测影像采集系统
4、高清街景采集车
➢ 立得自主研制全景相机 ➢ 全景影像分辨率:大于8500万像素
5、单人全景采集系统
➢全景影像分辨率:大于8000万像素; ➢电子罗盘及GPS组合导航及集成解算。
6、行业巡查执法车
城管执法车
公路执法车
7、数据处理软件——大规模多源数据协同测图软件
• 测绘成果仍然是按照测绘标准定义的测绘产品,非为各行业应 用定制的服务型产品。二维地图难以充分满足城管、公安、交 通、旅游、公众位置服务等行业应用需要,也无法满足智慧城 市对地理信息快且廉的需要。GIS的技术复杂性制约了“弱 GIS”部门以及公众对于地理信息的应用。
• 政府的治理与服务要求信息必须双向流动,由测绘部门建设的 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需要与其他行业部门建立信息交换、维 护和共享的机制,并吸纳公众参与到数据的建设与共享,做成 一个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强大的内业 生产中心
天-空-地一体化 的快速数据采集 手段
大规模协同 成图软件
CoMapper 完善的工艺 流程和质量 体系
云存 储数 据 中心
影像城市云 服务平台
应用开发平台 TrueMap系列
城市基础地理空 间框架及共享服 务平台
国防 数字城管
公安 公路 旅游 铁路
导航 互联网地图服
……务(我秀中国)
行业应用系统
运 维 中

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运行监控 数据应用分析
安全审查
日志统计分析 服务管理配置
系统设置 ……
企业服务总线(ESB)
注册中心
服务发布 服务目录 服务管理
服务中心
专题信息数据库
公众版共享 数据库
公众版 地理数据库
政务版共享 数据库
政务版 地理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云 数 据 中

标准规范
16
2、全景激光MMS
✓激光最大扫描距离:反射率80% 时: 500m,反射率10% 时:180m; ✓激光点云垂直方向视场角:300°; ✓全景影像视场角:360°×270°; ✓立体影像(DMI)量测范围:≤ 40m; ✓绝对测量精度:0.3m (RMS,GPS信号失锁1分钟内); ✓相对测量精度:0.1m(RMS); ✓作业车速:≤80km/h。
运行管理制度 数据更新机制
运行环境
安全保障
……
运营中心
我秀中国
➢ 我秀中国现有300TB数据。高清全景影像1公里2G,一台车一天3个小时, 时速30km/小时,明年10PG。
移动测量“采编存发用”一体化业务体系构成
• 1、陆/空/海基全系列移动测量采集系统(MMS) • 2、服务式多源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以下
2)激光点云(LIDAR)
➢激光点云数据应用
地形扫描,生成DEM; 激光扫不到建筑物的背面,只能提取出建筑物部分 墙体的模型(激光面片); 与全景影像融合,构建三维空间。
➢激光扫描仪扫描距离 ➢80米、200米、500米……
简称“TrueMap”)以云架构技术体系为基础,支撑各 类多源空间数据管理及应用的服务式应用开发平台 • 3、科学合理的作业规范和数据标准
➢移动测量车≠陆基移动测量技术
一、陆基移动测量
1、近景摄影测量型MMS
✓32:9宽幅影像视场角:160°; ✓立体影像(DMI)量测范围:≤ 40m; ✓绝对测量精度:1m; (RMS,GPS信号失锁不超过1分钟); ✓相对测量精度:0.1m(RMS); ✓作业车速:≤80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