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广州市番禺区土地景观格局破碎化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3S技术的城市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分析——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基于3S技术的城市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分析——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李静羽
( 州 大学地理科 学学院 ,广 东 广 州 5 0 0 ) 广 106
摘要 : 河流廊 道作 为城市 发展 不 可缺 少 的支撑 体 系之一 受 到越 来越 多的 关 注,基 于 河流 两岸 的绿 色植被 带 成 为河流廊 道研 究 中值 得 探 讨 的重要 内容 。文章 借 ̄ 3技 术 , 以广 州市 番 禺区 为例 ,探 讨 城市 绿 色河 流廊 道景 观格 局 定量研 究的方 法 ,并针 对存 在 的 问题 提 ]S j
2 1年 第0 期 0 1 2 ( 总第2 2 ) 5期
吉 林 农 业
JLI I N AGRI CUL TURAL
NO . 2. 2 l 0 01
( u lt ey O.5 ) C muai t N 2 2 v
基于3 技术 的城市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分析 S
— —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1研 究 概 况 与 数 据 组织
1 1研 究 区概 况 . 广 州 市 番 禺 区位 于穗 港 澳 “ 三 角 ”的 中 心 位 置 , 地处 珠 小 江 三角 洲 腹地 ,界于 北 纬2 。2 一 3 5 、东 经 1 3 1 一 2 6 2 。0 1。 4 l 3 2 之 间 ,见 图l 1 。4 。该 区域 江环 水绕 ,河 网纵横 ,是典 型 的 平原 感潮 河网地 区 。境 内干支 流 1条 ,边 境干 支流 5 ,多 自西北 7 条 流 向东南 见图2 。密集 的河 网 除担 负引排 水任 务外 ,还对 研究 区 防 洪 除涝 、工 农业 生产 活 动 以及 居 民生活 有 着重 要 的影 响 ,研 究该 区域河 流绿色 廊道 的空 间分布 格局有 着 重要 的意义
关键词 :绿 色河流廊 道 ; 网络 结构 ;景观格 局 :3技 术 ;广 州市 番 禺区 s 中图分 类号 :S 2 文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号 : 17 — 4 2( 0 1 O — l 2 2 6 4 0 3 2 1 )一 2 0 3 —

基于CLUE_S模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模拟

基于CLUE_S模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模拟

基于CLUE-S 模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模拟*王 健 田光进**全 泉 蒋 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 选取海拔、坡度、到河流距离、铁路距离等21个驱动因子,利用CLUE -S 模型对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的Kappa 系数为0.8014,具有较高可信度。

利用模型对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耕地和水域分布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而林地受海拔高度影响更为明显。

根据预测,2005)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斑块数增加,土地利用格局进一步破碎化;土地利用斑块形状复杂程度降低,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略有升高。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格局;CL UE -S 模型;驱动因子;广州市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10)6-1257-06Dynam ic sim ul a tion of l a nd use pattern i n Guangzhou based on CLUE-S m odel.WANG Jian ,T IAN Guang -jin ,QUAN Quan,JIANG Ji n g (School of Environm ent ,B eijing N or mal U -niversit y ,B eiji n g 100875,China ).Chinese J ournal o f E cology ,2010,29(6):1257-1262.Abst ract :Tw enty -one driv i n g facto rs ,i n cl u di n g a ltitude ,slope ,distance to ri v er ,and distance to ra il w ay ,etc .,w ere selected to si m u late the dyna m i c land use patter n o fGuangzhou based on CLUE -S m ode.l The si m u lated results had a high reliab ility ,w ith the K appa coefficient being 018014to the act u a l situati o n.The pred iction o f t h e land use pattern i n Guangzhou in 2010sho w ed that the distri b u ti o n of crop land and w ater body w ou l d be m ainly a ffected by topography ,and forestl a nd w ou ld be m o re a ffected by a ltitude .I n 2005-2010,the land use patch nu m ber and the landscape fragm entati o n in Guangzhou w ou l d be increased ,the co mp lex ity of patch shape tended to be si m p lified,and the diversity index would have a sli g ht i n crease .K ey w ords :dyna m ic land use pattern ;CL UE -S m ode;l driving force ;Guangzhou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7242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60)。

基于GIS的广州市边缘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研究——以番禺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广州市边缘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研究——以番禺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广州市边缘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研究——以番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的绿地资源逐渐受到破坏和耗竭,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绿化的关注。

作为广州市市中心区以外的一个新兴城区,番禺区具有众多的绿地资源,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绿地资源已成为该区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绿地景观梯度是城市绿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绿地景观梯度变化可以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GIS技术对番禺区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研究,可以为该区域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GIS技术,对广州市番禺区的绿地景观梯度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为该区域的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1)构建番禺区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模型;(2)利用GIS技术对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分析;(3)探究造成绿地景观梯度变化的原因,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数据采集通过遥感图像获取番禺区的绿地信息,包括绿地面积、绿地分布情况等。

同时,获取相关气象数据和人口数据。

(2)构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模型结合绿地信息、气象数据和人口数据,构建番禺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模型。

(3)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对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空间分析,并将其可视化展示。

(4)原因分析通过对绿地景观梯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1)为广州市番禺区的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2)为城市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3)拓展了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1年6月开始,预计于2022年6月完成。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6月-7月:文献调研,确定研究方向和方法;8月-9月:数据采集和处理,构建绿地景观梯度变化模型;10月-11月: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12月-1月:原因分析和结果总结;2月-3月:撰写论文和论文定稿。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2f覆盖变化过程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2f覆盖变化过程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2。3鼗援薤瑾 疆缝彩鹜务基准,遥惹3次多矮式运算方式,选取其有 臻显标志豹控裁点,在疆激S系绕巾分别对3令时期的礴、 E硼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精校芷,使藏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 误差控制在O.8个像元之内,然胼绪含广州市的行政区划矢 量数据对几何校正后的广州幅影像进行切割,得到研究区的 数字影像地图。分类过程采用j|盏督分擞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 合的方法对三期图像进行解译,最后得到3个时期的土地利 用数据。
从表6可知:建设用地状态指数保持较高水平,达到
0.81,说明建设用地处于单向不平衡状态,其它土地利用类
型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未来建设用地将会稳步增加。水域、
60 万方数据
2000年 图3 研究区19跎、20∞、2∞5年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图
2005年
表5 状态指数的含义与趋势
技术方法
表6 1992~2005年土地利用状态指数
囊2爨撼涯{9§2~200e年主羹錾秘弱转移楚黪 纂攘;孵
由袭2可以看出,1992年园地、耕地、林地、来利用地都 有大爨损失。园地有1964.960h酽流向水域、1001.654h舻流 自建{受爝缝;耩憨有8304.30h萨流向园地、5634。60h舻流鑫 零蠛、34姻.62h矛漉凌建交爱逢;转逮有3譬87,攀7h舻滚舞嚣 缝、ll黼。04h酽滚淘建设委蘧、2553。77h磐漉淘耩魏;寒穰雳 地全帮转化残其缝地类,其中35.7黯藏建设麓蛾占用, 20.67%转化为耕地,18.29%转化为园地,其余转化为其他剩 余地类。除林地没有向未利用地转移外,其余各地必之间均 有少量转移。流向的变化致使2000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 巨大变化,园地、水域、建设用地明显增加,耕地大懈度减少。 园地增加10932.27hm2,水域增加9631.12h砰,建设用地增加 5535.19h舻,耕地减少17029.16hⅢ2,河流减少2909.09hm2。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分析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分析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目的和强度,而景观格局则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类景观元素的分布、形态和相互关系。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面貌。

首先,土地利用对景观格局产生了直接影响。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了各类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

例如,在城市中,由于工商业用地的集中分布,建筑和道路成为了主要的景观元素,大片的绿地和农田被压缩成为小片或者稀疏的存在。

而在农村地区,农田和自然景观则占据了主要位置。

因此,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对景观格局进行调控和优化,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景观格局也反过来影响了土地利用的选择和布局。

景观格局的形态和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地的生产力和资源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地区的景观格局呈现出破碎化和不连贯的特点,而且土地利用方式没有很好的适应这种特点,将会出现土地浪费和资源损失的情况。

因此,必须根据具体地区的景观格局特点,合理选择和布局土地利用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此外,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调整还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土地利用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开采,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

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和布局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优化景观格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良好的景观格局也能推动土地利用的选择和布局,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因此,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仍然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和改进。

我们要致力于寻求一种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广州市番禺区土地利用_覆被动态及其驱动力研究

广州市番禺区土地利用_覆被动态及其驱动力研究

Abstract:Land use / cover change (LUCC) is one of key issues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study of LUCC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in rapid urbanization area has gaine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four sets of Landsat TM images (1990/2000/2005/2008) were processed to identify LUCC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in Panyu Distri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ea of built-up land and water were increased by 182.6 percent (from 8577 ha to 24244 ha) and 39.8 percent (from 11620 ha to 16253 ha) respectively, but the area of cropland was decreased by 44.2 percent (from 41014 ha to 22868 ha) from 1990 to 2008. Additionally, the land use transition matrix showed that a great amount of cropland and vegetation was transformed to build-up land during the periods. The integrated dynamic index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chang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use dynamics was more acute from 2000 to 2008 than before. Furthermor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There was a remarkab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ea of cropland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ea of urban built-up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Vegetation was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urbanization process w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land use change, and that poli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land use chaynam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cover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基于GIS的广东省土壤侵蚀模数空间变异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广东省土壤侵蚀模数空间变异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广东省土壤侵蚀模数空间变异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以下为开题报告内容)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土壤侵蚀是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热带交界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现象十分普遍,土壤侵蚀问题十分严重。

广东省作为中国南部重要农业区之一,长期以来耕地面积稳步增长,但同时土地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少数地区因长期不合理开采及破坏导致土壤质量迅速下降,严重威胁到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针对广东省土壤侵蚀问题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对于科学理解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保障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广东省土壤侵蚀模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土地利用数据、降雨数据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分析广东省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及变异性。

2.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收集广东省土地利用数据、降雨数据等相关资料,获取广东省土壤侵蚀模数数据。

(2)数据处理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导入、清理、预处理等。

(3)空间分析通过空间分析模块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并进行空间插值来获得更为精细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布图。

(4)空间建模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地理聚类模型等方法,建立土壤侵蚀模数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测和评价。

三、研究进展及计划目前,本研究已完成广东省土壤侵蚀模数的数据收集、清理和预处理工作,并已完成部分空间分布分析工作。

尚需进一步完善数据处理和空间建模工作。

计划在年底前完成本研究,并提交论文。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70%, and the service level of park in the area needs to be improved.
关键词院城市公园;网络分析;引力模型;可达性;花都区
Key words: city park;network analysis;gravitational model;accessibility;Huadu area
摘要院为了有效地解决传统网络分析法在可达性分布上失真的问题,本文从公园绿地可达性角度出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在传统网络分析的基础上融入引力评价模型,得出广州市花都区公园绿地在步行整体可达性水平上表现出的空间分布现状与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淤三级城市绿地在绿地面积、服务人口数和距离其他镇(街)的距离上具有一定 的优势,可以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这些公园大部分集聚于新华街道、花城街道和秀全街道。于花都区城市公园绿地总 体可达性分布不均匀,主要呈现为从由中心区而外的逐渐降低的放射状空间分布格局。具体表现为新华街道、秀全街道、花城街道和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广州市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 端,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广州市中心城区 22km,东连广州 市从化区,南靠广州市白云区,西邻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连 佛山市南海区,北接清远市清城区,属珠江流域广花平原 一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西最长 52.5 公里,南 北最宽 28 公里,是广州市的工业发展区和重要交通枢纽。 2016 年,花都区下辖新华、花城、新雅、秀全 4 个街道办事 处和花东、花山、梯面、狮岭、赤坭、炭步 6 个镇,总人口 945053 人,全区面积 970.04 km2,有近 200 km2 的山地,湖 泊、水库,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之称,境内山 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有着“三山一水六平原”的优 美自然地貌。 1.2 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广州市花都区行政区划图、 广州市花都区各街道人口数据、广州市花都区现有公园位 置及面积数据、广州市花都区道路交通网数据。 2 研究方法 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是对地理网络、城市基础 设施网络进行模型化,其理论基础是图论和运筹学,主要 用于资源的最佳分配、最短路径的寻找等一个基本的网络 主 要 包 括 中 心(centers、链 Minks)、节 点(nodes)和 阻 力 (impedance)。本文以公园绿地的真实可进入点作为中心, 认为到达公园绿地入口即为进入公园绿地(为方便操作和 计算,对于开敞公园绿地,若边界 AB 均可进入,但从 AB 间任何点进入公园绿地均需经过 A 或 B,则 AB 间所有可 进入点以 A 和 B 代表),因此,每个公园绿地为多个中心 的集合,分别计算每个中心的服务区并将其合并作为该公 园绿地的服务面积。链为道路网络,将道路抽象为线建立 拓扑并构建城市道路网络数据集;节点为道路的交点;阻 力为在道路上行进所花费的时间[12]。 2.1 空间数据集构建 通过查询统计年鉴,我们获取了广州市花都区 10 个 街道的常住人口数据,将其输入 GIS 与广州市花都区街道 行政区划图进行数据连接,获得了广州市花都区不同街道 的人口密度区行政区划图的基础 之上,获得了广州市花都区城市公园绿地的名称、位置、面 积信息。本文所获取的广州市花都区交通数据集包括一级 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因本研究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的 步行可达性进行分析,故排除了铁路及高速路交通网络对 可达性指标的影响。将上述街道划分、城市公园绿地的数 据和广州市花都区交通网络数据统一输入 ArcGIS 软件, 经过空间校正统一坐标系后,通过网络分析模块构建网络 数据集。同时通过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各个城市公园绿地 斑块和街道的几何中心及其对应道路数据。 按照文献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引力评价模型的基础 上,根据服务人口比和服务面积比的概念[3],使用了城市公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广州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广州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097-3012(2023)01-0111-07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时空信息学报收稿日期: 2022-07-18;修订日期: 2023-04-23基金项目: 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20B121202019)作者简介: 杨文杰,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登记、空间利用模拟。

E-mail:****************通信作者: 杜剑光,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

E-mail:***************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广州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杨文杰1,2,何华贵1,2,杜剑光1,2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60;2. 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摘 要: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统筹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广州为例,将MCR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模型、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patch- 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PLUS )模型、马尔可夫(Markov )模型进行耦合形成MCR- PLUS-Markov 模型,应用到城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中。

在生态安全格局下建立生态源阻力面和阻力源阻力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设置不同的城市发展情景,进行不同情景下国土空间发展预测模拟与分析,通过预测模拟结果进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基于MCR- PLUS-Markov 模型的预测模拟分析,精度评价相对较高,对广州国土空间格局预测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MCR-PLUS-Markov 模型;生态安全格局;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引用格式:杨文杰, 何华贵, 杜剑光. 2023.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广州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时空信息学报, 30(1): 111-117Yang W J, He H G, Du J G. 2023. Optimization of Guangzhou’s territorial space pattern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30(1): 111-117, doi: 10.20117/j.jsti.2023010151 引 言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空间概念,也是区域发展中互生共荣的整体。

基于GIS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探究

基于GIS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探究

基于GIS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探究在现代矿区土地规划工作过程中,通过运用GIS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矿区土地空间布局的科学性,从而为土地规划评价和利用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因此GIS教师在土地规划评价工作中的运用愈来愈广泛。

基于此,本文对GIS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展开了分析,旨在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标签:GIS;矿区;土地损毁;评价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实际情况来说,土地资源较少,采取集约化和节约化利用模式,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规划时,利用GIS 技术,进行空间布局分析,能够及时提前发现土地利用问题,进而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将GIS技术应用于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工作中,对于矿区土地的进一步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GIS的应用优势分析GIS 利用计算机,构建地理数据库,集成地理环境各类要素,比如地理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属性数据信息等,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具有分析以及处理功能。

利用构建的数据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个要素的综合分析,满足多样化应用或者研究的需要。

GIS 技术应用优势:(1)此技术核心来说,为空间数据,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明显,比如特定的投影。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详细记录了地理实体属性信息外,还在能够精准描述地理实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GIS 系统具备采集和编辑等功能,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2)基于GIS,管理空间数据,结合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方式,或者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对地理空间的全方位以及全過程动态分析。

2 基于GIS的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在现代矿区管理工作中,对于土地损毁程度的合理性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矿区管理水平,同时有利于矿区土地的恢复和复用,GIS 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2.1 应用手段2.1.1 图件编制目前,使用的GIS 软件,多数具备强大的地图编辑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高效进行图形编辑和图例制作等,同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的高质量编制。

基于RS和GIS的番禺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基于RS和GIS的番禺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 摘要 】高空 间分 辨率 遥感影 像使得 土地 覆盖 和 土地 利 用 信 息的提 取 成 为 可 能。 以 多光谱 和
高分辨 率遥感 影像数 据 S O 5为主要 数据 源 , R PT 以 S图像 处 理 , 解译 分 类 和 GI 间分析 为 主要 技 S空
术, 结合 D M、 E 其他 社会 经济 自 然地 理数 据和 实地调 查 等 的辅助 分 析 方 法 , 进行 番 禺区土 地 利 用二
十一五期 问 , 为珠 三 角 河 口经 济 发展 最 活 作 跃 的 区域 , 禺 区在广 州 市 “ 拓 ” 展 战 略 的指 番 南 发 导下 , 城市化 和工 业化 进程 进程 日益 加快 , 量土 大 地 资源 被分 割 占用 , 地承 载力 下 降 , 土 生态 退 化和
环境 污 染对 环境 规 划 管 理 工 作 提 出 了严 峻 的 挑 战。利 用 R S的空 间信 息 获取 技 术快 速 获 取周 期



图 1 土地 利用 分 类 技 术 流 程 图
级类 型 。消除混杂 小斑 , 滑 图斑 边缘 , 量化 导 平 矢
145 图像融 合 .. 利 用 同一 S O P T影像 的多光 谱 波段 和 全色 波
地 , 是沿 海经 济发 展 , 市 开发建 设 活跃地 区。 也 城
12 研究 方法 .
地理 空 间 , 采用 二 次 多 项 式 及最 邻 近 插 值 的 重采 样法 对遥 感影 像 进 行 几何 精 校 正 , 准 误 差 控制 配
在 1个像元 以内 。多波 段影像 合 成后经 增 强处理

2 6・
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 21年第4 0 0 期
社会经济 、 自然地理数据 实地调查

基于GIS技术的“三旧”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技术的“三旧”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技术的“三旧”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张秀英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7期张秀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摘要:基于GIS技术,针对广州市“三旧”改造管理需要,建立“三旧”GIS管理系统和相关数据接口,为“三旧”改造的规划编制、方案评审和建设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地理空间数据、专业的设计分析工作,对加快“三旧”改造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旧改造信息化数据共享服务式GIS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b)-0031-02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提出,大力推进我省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以下简称“三旧”)改造。

“三旧”改造是顺应国土资源管理和城乡建设新形势,是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开展省部合作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的重要内容。

广州市已为“三旧”改造制定了一系列宏伟计划,包括10年内基本完成全市“三旧”改造[1]。

“三旧”改造工作技术性强、影响面大、改造周期长,需要专业的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作为支撑。

“三旧”改造业务数据、土地基础和规划数据分布在各区、县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得不经常回到原部门(建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调阅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借助原部门的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完成“三旧”改造相关工作,而且各部门数据格式凌乱,整体工作运行非常不便。

日益发展成熟的GIS技术,对于建立专业的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提供了坚持的技术基础。

信息资源的集中展现和规划辅助设计业务系统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三旧”改造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了“三旧”改造的工作效率。

本文以广州市“三旧”改造信息化建设项目中“三旧”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数据接口项目为基础,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数据共享建设为纽带,以应用建设为发展动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全面打造广州“三旧”改造信息化管理平台创新体系的服务模式,为智慧的“三旧”改造工作打下坚持的基础。

2002-2014年番禺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2002-2014年番禺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2002-2014番禺土地利用情况动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借助于遥感影像数据,对番禺区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处理,主要以广州市番禺区2000年2005年与2014年的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进行宏观的描述与数据的处理分析。

借助ERDAS IMAGINE软件中通过监督分类技术,利用arcgis软件平台获取2000年2005年与2014年番禺区土地利用形态的遥感图像。

结合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标志,对番禺区的土地运用形态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究城市化的进程对土地利用形态的积极意义和不利影响,同时为番禺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番禺区土地利用,目视解译,城市化引言土地是构成自然要素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土地以其特有的形态方式存在于地球的表层,土地,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场所,为各种地理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然而,土地数量固定的特性却使得土地这种特有的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膨胀的聚集压力之下面临巨大的负荷,人为的改变,搬运,开发,以使得土地以及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尖锐,特别是在大城市地区更为严重。

我们以番禺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其可以作为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的代表,是农村到城市的转化过程,分析其土地过去土地利用,以及现在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两者的对比之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合理的预测,提高其土地利用的效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城市化的建立提高合理的建议。

调查背景:改革开放以后番禺区在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集资条件等的要素的影响之下,短短几年的时间人口出现了聚剧的增长,在经济,人口等要素的影响之下,番禺区的土地利用形态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调查目的:通过对番禺地区近10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其土地过去土地利用,以及现在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两者的对比之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意见,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合理的预测,提高其土地利用的效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城市化的建立提高合理的建议。

基于3S的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3S的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3S的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体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格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城市扩张、高层建筑的增多、交通压力增大等。

因此,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对于维护城市生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商贸、文化和旅游城市。

随着广州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景观格局也在不断变化,如何保护城市文化和历史,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成为广州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研究广州市的城市景观格局、分析其变化规律,对于促进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基于3S技术,采用ArcGIS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广州市的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分析广州市的城市景观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分析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包括不同景观类型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等。

3.探讨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包括人口、经济、旅游等因素的影响。

4.提出维护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保护历史文化、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等方面的建议。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促进广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为促进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3.为广州市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支持。

4.为其他城市的景观格局分析提供借鉴。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分析广州市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规律,深入了解广州市城市景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2.探讨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为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提出维护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对策与建议,为广州市的城市规划、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支持。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耕地破碎化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耕地破碎化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收稿日期:2022-04-27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151503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307);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010289)作者简介:陈俊韬(1998-),男,广东湛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电话)157****7423(电子信箱)*****************;通信作者,林锦耀(1989-),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电子信箱)****************.cn 。

陈俊韬,林锦耀.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耕地破碎化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5):14-21.当前,中共中央一直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1,2]。

完成任务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中的基础资源[3]。

然而,耕地资源普遍存在破碎化的问题,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需要探明耕地破碎化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将耕地破碎化定义为一定地域内存在不相邻的[4-6],土地利用低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耕地破碎化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市为例陈俊韬,林锦耀(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州510006)摘要: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区,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耕地破碎化程度评价体系,计算出区域内各街道/镇单位的耕地破碎化程度综合指数,选取10个可量化的自然条件及人类社会活动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10个因子对耕地破碎化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10个因子均为广州市耕地破碎化的影响因子,其单个因子对耕地破碎化影响由强到弱为市区行政中心距离因子、气温因子、GDP 因子、坡度因子和海拔因子、降水量因子、建设用地距离因子、道路距离因子、水体距离因子、人口密度因子;10种因子中任意2种因子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降低广州市耕地破碎化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基于GIS的广州市番禺区土地景观格局破碎化分析

基于GIS的广州市番禺区土地景观格局破碎化分析

摘要院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袁选用各项景观格局破碎化指数袁对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破碎
化进行分析遥 结果表明袁番禺斑块数量尧斑块密度尧边界密度与斑块破碎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袁景观
整体破碎化程度逐年加深袁圆园 世纪 怨园 年代中期以后破碎化程度加深趋势相对平稳遥
关键词院郧陨杂曰景观破碎化曰广州市番禺区
3985
影为横轴墨卡托投影袁 采用的椭球体为 运则葬泽燥增泽噪赠 椭球体遥 在 粤则糟灾蚤藻憎 猿援猿 软件环境下袁所有数据都被 统一成栅格化为 猿园皂伊猿园皂 的 郧砸陨阅 数据遥
景观格局指数则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 信息袁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 简单定量指标咱源暂遥 这里采用的景观格局指数包括边 界密度渊耘阅冤尧斑块密度渊孕阅冤尧斑块数量破碎化指数 渊云晕冤尧斑块平均最近距离尧分离度指数渊晕陨冤袁计算采 用 云则葬早泽贼葬贼泽 猿援猿 枣燥则 粤则糟灾蚤藻憎 的栅格版本遥
研 究 所 采 用 的 基 础 数 据 为 蕴葬灶凿泽葬贼 原缘 栽酝 渊员怨愿愿尧员怨怨缘尧圆园园园 年冤与 蕴葬灶凿泽葬贼原苑 耘栽酝渊圆园园远 年冤 遥感影像数据袁 轨道号为 员圆圆 辕 园源源曰圆园园园 年番禺区 土地利用类型图遥 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图 等数据均被统一到同一坐标系和投影下袁采用的投
粤遭泽贼则葬糟贼院 栽澡藻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枣则葬早皂藻灶贼葬贼蚤燥灶 燥枣 孕葬灶赠怎 蚤灶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 责藻则蚤燥凿泽 憎藻则藻 葬灶葬造赠扎藻凿 糟澡燥燥泽蚤灶早 泽燥皂藻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蚤灶凿藻曾藻泽援 栽澡藻 责葬贼糟澡 灶怎皂遭藻则袁 凿藻灶泽蚤贼赠 蚤灶凿藻曾袁 藻凿早藻 凿藻灶泽蚤贼赠 蚤灶凿藻曾 葬灶凿 责葬贼糟澡 枣则葬早皂藻灶贼葬贼蚤燥灶 蚤灶凿藻曾 蚤灶 孕葬灶赠怎 蚤灶糟则藻葬泽藻凿 贼燥 泽燥皂藻 藻曾贼藻灶贼袁 憎澡蚤糟澡

基于分形理论及信息熵的广州边缘区绿地空间结构分析_以番禺区为例

基于分形理论及信息熵的广州边缘区绿地空间结构分析_以番禺区为例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7): 1593-1598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23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00652)作者简介:张慧霞(1976年生),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3S 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E-mail :huixiazhang@ 收稿日期:2010-06-22基于分形理论及信息熵的广州边缘区绿地空间结构分析——以番禺区为例张慧霞1,娄全胜21. 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2. 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310摘要:以信息熵和分形理论为指导,在遥感和GIS 技术支持下构建绿地空间结构熵模型,以番禺区为例对广州市边缘区绿地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II 梯度区得益于良好的水资源及地形等自然条件,斑块平均面积最大、边缘密度最低、斑块结合度指数最高,生境破碎化程度最小,熵值最高,为-12524,稳定性最好;II 梯度区熵值最低,为-62553,主要由于受游移多变且支流众多的水系胁迫导致绿地空间结构被切割破碎,稳定性最差;而I 梯度区熵值为-36819,处于II 、III 梯度区之间,但由于距城市最近受人为干扰最强烈,连通性最差、生境破碎化程度最高,其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为干扰活动的剧烈程度和政府行为对用地结构的调控。

关键词:空间结构;绿地;信息熵;分形理论;番禺区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0)07-1593-06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土地利用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等方面[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IS的广州市番禺区土地景观格局破碎化分析
摘要: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用各项景观格局破碎化指数,对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破碎化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番禺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边界密度与斑块破碎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逐年加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破碎化程度加深趋势相对平稳。

关键词:gis;景观破碎化;广州市番禺区
abstract:thelandscapefragmentationofpanyuindifferent
periodswereanalyzedchoosingsomelandscapeindexes.thepatchnumber,densityindex,edgedensityindexandpatchfragmen
tationindexinpanyuincrease
dtosomeextent,whichmeanedthatlandscapefragmentationdegreebecamehigher.thefragmentationdegreeofalllandscape
typesbecamehigher year by year, and became stable after 1995.
keywords:gis;landscapefrag
mentation;panyudistrictofguangzhoucity
景观破碎化又称片断化,破裂化,是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与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1],是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的过程。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能力越来越强,导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也逐步加深,因此对景观的破碎化进行分析是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3]。

此次研究拟借助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区自1988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为广州市番禺区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广州市番禺区(此次研究包括2005年划分出去的南沙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界陈村水道、潭洲水道、洪奇沥,与南海、顺德、中山三地相邻;北隔沥水道,与广州市区相接,南滨珠江口,外出南海,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2海里,区政府所在地市桥镇距广州市区17km。

研究区面积1313.8km2,其中陆地面积852.3km2,约占总面积的65%,河涌及外围水域461.5km2,约占35%;农业用地4.80万hm2,其中种植业面积3.6
7万hm2,水产养殖面积1.13万hm2。

在经济、人文和自然因素的驱动下,研究区成为珠江三角洲景观变化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是理想的景观格局破碎化研究区域[2]。

1.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基础数据为landsat-5tm(1988、1995、2000年)与landsat-7etm(2006年)遥感影像数据,轨道号为122/044;2000年番禺区土地利用类型图。

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数据均被统一到同一坐标系和投影下,采用的投影为横轴墨卡托投影,采用的椭球体为krasovsky椭球体。

在arcview3.3软件环境下,所有数据都被统一成栅格化为30m×30m的grid数据。

景观格局指数则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4]。

这里采用的景观格局指数包括边界密度(ed)、斑块密度(pd)、斑块数量破碎化指数(fn)、斑块平均最近距离、分离度指数(ni),计算采用fragstats3.3forarcview的栅格版本。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景观参数变化
景观破碎化程度与斑块数量呈正相关,与平均斑块面积、平均边
界长度呈负相关[5]。

从表1可以看出,1988—2006年,研究区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城镇用地与开发用地斑块不断入侵、同化自然景观与农业用地景观斑块,区域景观斑块数量不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与平均边界长度迅速减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

番禺的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平均边界长度均变化较大,斑块数量从1988年的636个增加至2006年的1864个,增加了近2倍,平均斑块面积从182.5hm2减小至62.3hm2,平均边界长度从3241m减小至2265m。

2.2斑块密度与边界密度
斑块数量破碎化与边界破碎化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生态过程,前者是一个大的斑块破碎为若干小斑块的过程,而后者是斑块边界由平滑到曲折的过程。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区域景观斑块密度与边界密度两个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对3个不同时段进行分析,1988—1995年斑块密度与边界密度变化相对较大,1995年后斑块密度与边界密度变化速度相对平缓,在一定程度上表明,1988—1995年番禺在经历略带盲目性的城市扩张后,番禺景观格局变化相对缓和。

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后,番禺区斑块密度一直持续增高,2006年达到1.606个/hm2,边界密度表现出与斑块密度相同的变化规律,从1988年的17.763m/hm2增加到1995年的32.905m
/hm2,再增加到2005年的35.284m/hm2,到2006年也只有36.377m/hm2,后3个时期的边界密度变化不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区域城市化热潮后,区域景观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对景观斑块边界的总体影响趋于平缓。

2.3斑块数量破碎化指数
斑块数量破碎化指数用以反映景观整体的破碎化程度,与斑块密度具有相似之处,其不同就在于其值域为[0,1],能反映出破碎化程度的相对差异性,便于比较分析[6]。

从表2可以看出,1988—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1988—1995年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变化较大,1995年以后不同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变化减缓。

研究区斑块数量破碎化指数变化与斑块密度表现出完全一致的变化趋势,随着番禺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

景观破碎化除受经济与城市快速发展因素直接影响外,番禺区主要为平原地貌格局,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区域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完整性与连通性相对较高,但研究区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入海口,境内河网密布,河流廊道较多,淡水养殖鱼塘分布较多,而且分布较为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完整性与连通性也是一个原因。

2.4分离度指数与斑块平均最近距离
从分离度指数变化(表2)可以看出,在人为改造活动的强烈干
扰下,番禺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镇用地与开发用地斑块不断入侵其他斑块类型,区域大斑块不断被分割细化,景观组分间的空间隔离程度降低。

1988—1995年分离度指数增加,是因为1988年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干扰,尤其是城市化过程对农业用地分割占用,导致分离度指数增大,但1995年以后分离度指数变化相对平缓。

1988—2006年,区域斑块平均最近距离不断减小,1988—2006年减小约36%,表明景观斑块在不断变小,斑块之间距离减小,斑块的分布有从相对集中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但1995年后区域斑块平均最近距离减小趋势变缓。

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初步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研究区城镇已基本发展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各城镇隔离程度不断减小,但区域河流廊道众多,对景观斑块存在一定的分割隔离作用,斑块类型相对复杂细化。

3讨论
景观格局特征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伴随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但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是社会、经济与生物在不同尺度上共同影响的结果,番禺区景观格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研究区地貌格局特征的明显影响[1]。

1988—2006年,番禺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边界密度与斑块数量破碎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1995年以后景观
破碎化程度加深趋势相对缓和。

参考文献:
[1]肖笃宁,胡远满,李秀珍.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郭明,马明国,肖笃宁.基于遥感gis的干旱区绿洲景观破碎化分析——以金塔绿洲为例[j].中国沙漠,2004,24(2):201-206.
[3]李正国,王仰麟,张小飞.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破碎化及其土壤裸露效应[j].生态学报,2005,25(3):421-427.
[4]吴志峰,匡耀求,黄宁生,等.基于gis的广州市耕地资源多样性与破碎度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0(4):258-260.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曾辉,郭庆华,刘静艳.东莞市景观生态演化特征的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1997,17(5):422-4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