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合集下载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任务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1.2.1城市用水量资料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①河流水位特征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②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2水厂选址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水质工程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专业领域,致力于研究水体的污染和治理问题。

而课程设计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探究和设计方案的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本文将围绕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进行概述,介绍其目的、流程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希望能对相关学者和学生有所启发。

一、课程设计目的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学术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掌握水质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了解相关应用软件和测试设备,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4.帮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流程,提前为毕业后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流程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选题阶段选题阶段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方向,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课题。

2.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设计思路:学生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2)方案设计:学生需要结合研究思路和实际需求,详细制定方案,包括研究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过程等。

3)方案评审:学生需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评审和修改,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需要学生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相应的实验和测试工作。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4.报告撰写阶段在实验和测试工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研究背景、设计思路、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报告需要遵循学术规范,清晰、准确地阐述研究内容和成果。

三、实践经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是课程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长沙理工水质工程学(Ⅰ)教案

长沙理工水质工程学(Ⅰ)教案

长沙理工水质工程学(Ⅰ)教案第一章:水质工程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水质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水质标准。

1.2 教学内容水质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水质工程学的重要性。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1.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1.4 教学资源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案例研究。

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二章:水质污染与水体自净2.1 教学目标了解水质污染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规律。

掌握水体自净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水质污染的来源和迁移。

水体自净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水质预测和水质模型。

2.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2.4 教学资源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案例研究。

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三章:水质监测与分析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水质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掌握常见水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

3.2 教学内容水质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常见水质分析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数据处理和水质评价。

3.3 教学方法实验室演示和操作练习。

3.4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和仪器。

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3.5 教学评估实验室操作考核。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四章:水处理工艺与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水处理工艺的分类和原理。

掌握常见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4.2 教学内容水处理工艺的分类和原理。

常见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

工艺组合和优化。

4.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4.4 教学资源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案例研究。

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五章: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掌握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5.2 教学内容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可持续发展与水质工程学。

5.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一、前言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水的质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以往对于水质的控制主要依靠传统的水质监测和简单的处理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对于水质安全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安全,水质工程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水的污染及其治理与处理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加快,水环境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水质工程学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

作为实际应用的工程学科,水质工程学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创新设计来提高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二、课程设计的背景与意义水质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涉及到化学、物理、环境、生物等多个方面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水质工程学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我们需要进行一些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设计。

由于我国水资源丰富而且分布不均,一方面有大量的淡水资源,但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因此,水质工程学的课程设计应该围绕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展开,探讨如何实现水质的净化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质工程学的理论,还能帮助学生具备研究水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这样的实践也能增强学生对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1. 设计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技术,具备依据实际情况的水处理设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研究与技术开发,学生将学会水处理理论的应用,操作方法掌握、实际设计水质防治方案的能力。

最终,本课程的目标是能让学生具备为水资源减轻负担提供了技术支撑的能力。

2. 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课程讲授、案例演练和实验研究。

(1)课程讲授:通过提供多种课程形式,包括理论课、讲座、讨论等,让学生了解水质污染的成因与治理、水的复杂环境、工程设计的基础和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_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_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一.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地目地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地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课程设计地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地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地工艺设计图(达到初步设计地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1.2基本资料1.2.1水厂规模该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万m3/d,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供水能力5万m3/d,,远期工程供水能力为10万m3/d.近期工程设计征地时考虑远期工程用地,预留出远期工程用地.1.2.2原水水质资料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1.2.3厂区地形地形比例1:500,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地设计地面高程32.00m设计,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km.1.2.4工程地质资料土壤承载力:20 t/m2.(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8m1.2.6 气象资料该市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0C,七月极端最高温度达390C,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5.30C,年平均降雨量954.1mm,年平均降雨日数117.6天,历年最大日量降雨量328.4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NNE),静风频率为12%,年平均风速为3.4m/s.土壤冰冻深度:0.4m.二.总体设计2.1 净水工艺流程地确定水厂原水色度约在20度,浊度一般介于65-2000NTU,原水水质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地要求.总体来说,原水水质较好,为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Ⅱ类水源.而水厂出水水质需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地要求.综合以上考虑,设计初步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原水混 合絮凝沉淀池滤 池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图2-1 工艺流程图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2.2.1 药剂溶解池 1.药剂地选择表2-1 常用混凝剂及其特点PAM 等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有毒性,不易控制用量,由于在投混凝剂前加液氯进行预处理,如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易被氧化成三价铁.本次设计地原水水源为河水,其浊度在65-2000之间,PH 值为7.6,结合这些特点,选用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该混凝剂腐蚀性较小,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被大多数水厂所采用,有一定地管理经验,并且劳动条件有保障.2.投加方式地确定本设计采用湿投法,其优点为:容易与原水充分混合;不易阻塞入口,管理方便;投量易于调节.投加系统示意图见下图所示:结合上述优缺点,采用计量泵投加混凝剂,因为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可靠,广泛应用于加药系统.3.药剂溶解池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地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溶解池地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地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地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2.2.2 混合设备混合地主要作用是让药剂迅速而均匀地扩散到水中,使其水解产物与原水中地胶体颗粒充分作用完成脱体脱稳,以便进一步去除,对混合地基本要求是快速与均匀,一般混合时间10-30s,混合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水力混合和机械混合,水力混合简单,但不能适应流量地变化,机械混合可进行调节,能适应各种流量地变化,具体采用何种混合方式,应根据净水工艺布置、水质、水量、投加药剂品种及数量以及维修条件等因素确定.表2-3各种混合方式比较综上所述,因为水厂水量变化不大,并且考虑到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消耗,以整体经济效益而言是最具有优势地,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它较水泵混合和机械混合能耗低,并且混合效果比管道混合稳定,混合速度快.2.2.3絮凝处理构筑物地选择不同形式地絮凝池地一般介绍如下所示:表2-4 各种絮凝池地比较综上所述,由于水厂水量变化不大,为了达到较好地处理效果,故采用机械絮凝池,可以在机械絮凝池地之间设置隔墙,在隔墙地不同位置开设过水方孔,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流形成短流地可能,而且可以在检修时,利用水在隔墙内地曲线流动达到絮凝效果.2.2.4 沉淀池选择沉淀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湿变化、处理水量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沉淀池地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地分格数不宜少于2个.经过混凝沉淀地水,在进入滤池前地浑浊度一般不宜超过10度,遇高浊度原水或低湿低浊度原水时,不宜超过15度.设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均匀配水和均匀集水,沉淀池积泥区地容积,应根据进出水地悬浮物含量、处理水量、排泥周期和浓度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当沉淀池排泥次数较多时,宜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排泥装置,应设取样装置.表2-5 各种沉淀池地比较近年来,平流式沉淀池被越来越多地水厂所采用,它地沉淀效果较好,维护简单,采用机械除泥,除泥效果理想,管理方便等,所以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沉淀池2.2.5 滤池供生活饮用水地滤池出水水质经消毒后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要求;供生产用水地过滤池出水水质,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滤池形式地选择,应根据设计生产能力、原水水质和工艺流程地高程布置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表2-6 各种滤池地比较综上所述,V型滤池适用范围广且采用气水反冲洗,冲洗效果好,节水出水水质较好,虽然滤料较厚较粗,过滤周期长,但冲洗过程自动控制减少人工管理,操作方便.本设计采用V型滤池均质滤料..2.2.6 消毒方法水地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地最后一道工序,其目地在于杀灭水中地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地危害.常用消毒方法如下表所示:表2-7 常用消毒方法在上面所述地各种消毒剂中,液氯是最早被用来作为饮用水消毒地消毒剂,它除了以上地优点之外,在水厂消毒过程中积累地大量地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劳动量较小,消毒效果比较稳定.所以,本次设计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三.混凝沉淀3.1 混凝剂投配设备地设计 3.1.1溶液池地设计采用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查得武汉长江水地混凝剂最高投加量为64 mg/L ,平均投加量为24.7 mg/L ,采用计量泵投加.水地PH 和碱度恰好在混凝剂地最佳PH 值范围内,故不需要考虑对PH 进行调节.溶液池一般以高架式设置,以便能依靠重力投加药剂.池周围应有工作台,底部应设置放空管.必要时设溢流装置.溶液池容积按下式计算:cnaQ417W 2=; 式中2W -溶液池容积,3m ; Q -处理水量,3/m h ;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 c -溶液浓度,取10%; n -每日调制次数,取n =2.代入数据得:34206.242421041706.1101.764417W m cn aQ =⨯⨯⨯⨯⨯⨯==(考虑水厂地自用水量6%)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每个容积为W2(一备一用),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取有效水深 1.15m, 溶液池深度:H =H1+H2+H3=1.15+0.15+0.10=1.40m.式中H2为保护高,取0.15m ;H3为贮渣深度,取0.1m.单池尺寸为L×B×H=5.0m×4.2m×1.4m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W=5.0×4.2×1.15=24.15m3满足要求.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 ,池底坡度为0.03.底部设置DN100mm 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给水管DN60mm ,按1h 放满考虑.3.1.2 溶解池地设计溶解池容积:W1=0.3W2=0.3×24.06=7.22m3;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每个容积为W1(一备一用).取有效水深0.95m, 溶解池深度:H =H1+H2+H3=0.95+0.15+0.10=1.20m ,式中H2为保护高,取0.15m ;H3为贮渣深度,取0.1m.单池尺寸为:L×B×H=2.8m×2.8m×1.2m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W=2.8×2.8×0.95=7.45m3满足要求.溶解池地放水时间采用t =15min ,则放水流量:q0s L t W /14.4601521045.760231=⨯⨯⨯=⨯=; 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d0=80mm ,相应流速V=0.75m/s.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 =100mm 地排渣管一根,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溶解池搅拌装置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以电动机驱动浆板或涡轮搅动溶液.3.1.3 投药管投药管流量 q s L W /557.06060241000206.24606024100022=⨯⨯⨯⨯=⨯⨯⨯⨯=;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 =25mm ,相应流速为0.83m/s.3.1.4 投加泵地选择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q =122W =1206.22=1.84 m 3/h ; 式中:W2——溶液池容积(m3)计量泵型号J-D2500/1.6选用2台,一备一用.3.1.5 加药间及药库地设计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应连在一起,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期间1-2个月用量计算.仓库内应设有磅秤,并留有1.5m 地过道,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地方便.混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每袋质量是40kg,每袋地体积为0.5×0.4×0.2m3,药剂储存期为30d ,药剂地堆放高度取2.0m.聚合氯化铝地袋数:240.0241000Q u t QutN W W⨯⨯⨯==⨯⨯; 式中: Q -水厂设计水量,3/m h ;u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 L ;t -药剂地最大储存期,d ;W -每袋药剂地质量,kg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式得,N=340840243064101.7024.04=⨯⨯⨯⨯⨯袋. 有效堆放面积A :()1NVA H e =-;式中:H -药剂得堆放高度,m ;V -每袋药剂得体积,3m ;e -堆放孔隙率,袋堆时20%e =代入数据得:A=2.85)2.01(22.04.05.03408=-⨯⨯⨯⨯m2;考虑目前使用及日后扩容,可按远期设计及,适当增加面积,取A=160m2.3.2 混合设备地设计使用管式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在混合方式上,由于混合池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搅拌混合耗能大,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混合具有占地极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地优越性.在给排水处理过程中原水与混凝剂,助凝剂等药剂地充分混合是使反应完善,从而使得后处理流程取得良好效果地最基本条件,同时只有原水与药剂地充分混合,才能有效提高药剂使用率,从而节约用药量,降低运行成本.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处理水与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实行瞬间混合地理想设备:具有高效混合、节约用药、设备小等特点,它是有二个一组地混合单元件组成,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水流通过混合器产生对分流、交叉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混合效益达90-95%,构造如图3-1所示:药剂静态混合器图3-1管式静态混合器设计流量:Q=436.0360024206.1101.74=⨯⨯⨯⨯m3/s ; 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设计流速v=1.0m/s ,则管径为:D=.114.3436.04⨯⨯=0.74m ;采用D=800mm ,则实际流速v=0.868m/s混合单元数:N 36.2≥v-0.5D-0.3=2.36/(0.8680.5⨯0.80.3)=2.71取N=3,则混合器地混合长度为:L=1.1ND=1.18.03⨯⨯=2.64m ; 混合时间:T=L/v=2.64/0.868=3.04s ;水头损失:m N D Q h 180.038.0436.01184.01184.04.424.42=⨯⨯==; 校核GT 值G )700(8.75904.310005.1180.0980013≥=⨯⨯⨯==--s T h μγ GT=759.804.3⨯=2310(≥2000) 水力条件符合要求.3.3 反应设备地设计 3.3.1 机械絮凝池尺寸采用2座机械搅拌絮凝池,则每座池地设计流量为:Q s m h m 334436.09.156722406.1101.7==⨯⨯⨯=; 絮凝时间 T=20min 。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课程设计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水质工程学的第二版上册,旨在通过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水质处理工艺和设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其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讲解水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实践部分主要是从实验室实践出发,帮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和掌握各种水质处理工艺和设备的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从而对各种水质处理工艺和设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学会运用所学的水质处理知识,设计和操作各种水质处理设备,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3.了解水质处理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并能够进行污染源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4.建立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大纲理论部分第一章:水质基础知识1.1 水的物理性质1.2 水的化学性质1.3 水的微生物学第二章:水质测量与分析2.1 水质检测方法2.2 水质分析技术2.3 水质分析实验室安排与运行第三章:水处理工艺学基础3.1 水处理过程3.2 污水处理工艺3.3 饮用水处理工艺第四章:水质污染和控制4.1 水体污染的种类4.2 水体污染的来源4.3 水体污染控制技术第五章:水资源管理5.1 水资源的重要性5.2 水资源的类型和分布5.3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践部分实验室实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水质分析实验2.水处理设备操作实验3.污水处理设备操作实验4.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课程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教材作业、实验报告、期中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教材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期中和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35%。

参考教材1.张葆华等. 水质工程学(第2版)上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2.洪阳奇等. 水质工程实验与设计(第2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总结本课程是一门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水质工程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水质处理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水质工程学一教案

水质工程学一教案

水质工程学一教案水质工程学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水质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2. 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水质工程学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水质工程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a. 水质工程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 水质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内容;c. 水质工程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 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 水质参数的测定和分析方法;b. 水质处理技术和方法;c. 水质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3. 水质工程学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a. 水质工程学在水污染控制和治理中的作用;b. 水质工程学在饮用水安全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c. 水质工程学在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水质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水质参数测定和处理技术的实践,加深对水质工程学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水质工程学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个与水质相关的现象或问题,激发学生对水质工程学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介绍水质工程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对水质工程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b. 分析水质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水质工程学的具体研究方向。

c. 探讨水质工程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等)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3. 实验操作a. 组织学生进行水质参数测定实验,让学生掌握常见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等)的测定方法。

b. 引导学生进行水质处理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水质处理技术(如絮凝、沉淀、过滤等)的原理和应用。

4. 小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案例,讨论该案例中水质工程学的应用。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20xx年6月目录1 任务指导 (1)1.1 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差不多要求 (1)1.2 设计内容 (1)1.3 设计资料 (2)1.3.1 水源和水质 (2)1.3.2 都市规划与供水规模 (2)1.3.3 供水水质及水压 (2)1.3.4 气象 (2)2总体设计 (3)2.1 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3)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3)2.2.1 药剂溶解池 (3)2.2.2 混合设备 (4)2.2.3 絮凝池 (5)2.2.4 沉淀池 (6)2.2.5滤池 (7)2.2.6 消毒方法 (9)3 混凝沉淀 (10)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10)3.1.1 溶液池 (11)3.1.2 溶解池 (12)3.1.3 投药管 (13)3.2 混合设备的设计 (13)3.2.1设计流量 (14)3.2.2设计流速 (14)3.3.3 混合单元数 (14)3.2.4混合时刻 (14)3.2.5水头损失 (15)3.2.6 校核GT值 (15)3.3 折板絮凝池的设计 (15)3.3.1 设计水量 (15)3.3.2 设计计算 (15)3.3.3 折板絮凝池布置 (22)4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22)4.1 设计流量 (23)4.2 平面尺寸计算 (23)4.2.1 沉淀池清水区面积 (23)4.2.2 沉淀池长度及宽度 (23)4.2.3 沉淀池总高度 (24)4.3 进出水系统 (24)4.3.1 沉淀池进水设计 (24)4.3.2 沉淀池出水设计 (25)4.3.3 沉淀池斜管选择 (26)4.3.4 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 (26)4.3.5 斜管沉淀池布置 (26)4.4.6 核算 (27)5 V型滤池 (28)5.1 平面尺寸计算 (28)5.2 进水系统 (30)5.2.1 进水总渠 (30)5.2.2 气动隔膜阀口的阀口面积 (30)5.2.3进水堰堰上水头 (31)5.2.4 V型进水槽 (31)5.2.5 V型槽扫洗小孔 (32)5.3 反冲洗系统 (33)5.3.1 气水分配渠 (33)5.3.2 配水方孔面积和间距 (33)5.3.3 布气圆孔的间距和面积 (34)5.3.4 空气反冲洗时所需空气流量 (34)5.3.5 底部配水系统 (35)5.4 过滤系统 (35)5.5 排水系统 (35)5.5.1 排水渠终点水深 (36)5.5.2 排水渠起端水深 (36)5.6 滤池总高度 (37)6 消毒处理 (38)6.1消毒方法的选择——液氯消毒 (38)6.2加氯量计算 (39)6.3 加氯设备的选择 (39)6.3.1 自动加氯机选择 (39)6.3.2 氯瓶 (39)6.3.3 加氯操纵 (39)6.4 加氯间和氯库 (40)6.5 加氯间的布置注意事项 (40)7其他设计 (41)7.1 清水池的设计 (41)7.1.1平面尺寸计算 (41)7.1.2管道系统 (42)7.1.3 清水池布置 (44)7.2 吸水井的设计 (45)7.3 二泵房的设计 (45)7.3.1 泵的选型 (45)7.3.2 泵房平面布置 (46)8 水厂总体布置 (47)8.1 厂址的选择 (47)8.2 水厂平面布置 (47)8.2.1生产区的布置 (48)8.2.2 生活区的布置 (48)8.2.3 道路和绿化 (49)8.2.4 水厂管线布置 (49)8.2.5 水厂平面布置示意图 (50)8.3 高程布置 (50)8.3.1 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 (51)8.3.2 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 (51)8.7.3高程计算 (53)参考资料: (54)1 任务指导1.1 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差不多要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给水厂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依照设计资料正确计算,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具备设计城镇水厂的初步能力。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 I 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任务 (1)2 提交成果 (1)3 水厂设计概述 (1)3.1 北京水源环境概述 (1)3.2水厂水源及其水质情况概述 (3)4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预处理 (5)4.2 常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絮凝剂和絮凝控制技术 (11)4.4 杀菌消毒技术和水的深度处理 (13)5 设计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水源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取水构筑物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水厂处理工艺及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研究目标及主要特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给水水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取水构筑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取水泵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净水厂 (22)5 自动化设计 (30)6 净水厂总体布置 (32)第三章设计计算书 (35)1 设计水量计算 (35)1.1 设计水量确定 (35)1.2 设计流量确定 (35)2 取水工艺计算 (36)2.1 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36)2.2 集水间设计计算 (36)3 泵站计算 (37)3.1 取水水泵取配及一级泵站工艺布置 (37)3.2 送水水泵取配及二级泵站工艺布置 (41)4 净水厂工艺计算 (46)4.1 机械搅拌澄清池计算 (46)4.2 普通快滤池计算 (55)4.3 清水池计算 (60)4.4 配水池计算 (60)4.5 投药及加药工艺计算 (60)4.6 加氯工艺及加氯间计算 (61)4.7 净水厂人员编制级辅助建筑物使用面积计算 (63)4.8 监测仪表 (65)参考文献 (6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1)以家乡的三级水源为水厂水源,突出氨氮、有机物为主要污染物。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1. 简介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是水质工程学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水质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内容、目标和实施步骤。

2. 设计目标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水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建造和操作水处理设施,以提高水质和保护环境。

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了解各类水体的水质状况;•学习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 实施步骤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在课程开始前,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水质工程学课程理论知识,包括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水处理工艺原理、水质污染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步骤二:项目选题和计划制定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一个具体的水质工程项目,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可以选择从实际工程中选取,也可以是模拟实验。

计划应包括项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步骤三:实施实验和操作根据项目计划,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和操作。

这包括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设计和搭建水处理设施等。

学生应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步骤四: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在实验和操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

他们应该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并与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验证。

步骤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和操作的结果,撰写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实验方法和数据、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报告还应包括学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步骤六:课程设计展示和评估学生需要将他们的课程设计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给予的原始资料,对某些小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

通过设计学会运用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一般原则,熟悉有关构筑物的计算方法和了解设计步骤及规律,使学到的基本知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得到一次综合性的训练。

二、设计内容1、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要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法。

2、根据污水处理程度结合污水厂的地形条件,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3、对所选择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形式和主要尺寸。

4、绘制污水厂的总体布置(包括平面布置和高程图)。

5、编写说明书。

三、设计原始资料1、某小镇污水厂附近地形图一张,该城镇人口数为 5 万人。

2、污水流量:日平均流量Q=7500m3/d。

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分别为K d= 1.2,K h= 1.33。

污水水质:平均水温为:23℃。

处理前BOD5= 250mg/L, SS = 330mg/L。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DO=2mg/L,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附近河流。

3、水文及地质资料(1)污水厂附近最高洪水位260m,该河95%保证率的枯水量为1.5m3/s,河流流速为0.8m/s,夏季河水平均温度17℃,河水中溶解氧为2 mg/L,河水中原有BOD5为3mg/L,悬浮物含量为59 mg/L.(2)污水厂址地下水位距地表15m左右,土壤为砂质粘土,抗压强度在1.5公斤/cm2以上。

土壤年平均温度12℃,最低温度2℃。

4、气象条件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气压为730.2mm汞柱,年平均气温为15.1℃,冬季最低月平均温度为8℃。

5、其他资料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

拟由省建筑公司施工,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

电力供应充足。

四、设计步骤及方法1、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厂的规模和污水设计水量、水质。

由处理污水量可知,该污水厂属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Q max =Q×K h×K d =7500×1.33×1.2/24=498.75 m3/h=138.54L/s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DO≥5mg/L(本课程设计中不考虑有毒物质),为满足DO≥5mg/L要求,可根据氧垂曲线进行计算求出L处理后。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 (2)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 (2)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等。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并能够对工艺进行优化、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

3. 课程内容和安排3.1 课程内容1.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化学水平衡、细胞呼吸平衡、污泥处理等。

2.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3.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介绍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包括投资、运行成本、效益评价等。

3.2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学期课程,分为6个学时,安排如下:课时内容第1-2学时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时内容第3-4学时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第5-6学时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4. 课程要求4.1 实验要求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污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物理处理实验、化学处理实验、生物处理实验等,学生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总结。

4.2 作业要求本课程的作业包括:论文写作、课程设计报告等,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

4.3 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实验考核、课程设计报告评分和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涵盖课程内容和实验知识。

5. 参考书目1.《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下册),郭瑞玲、吴鸣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第二版),李茵、严岳鸿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环境污染与治理》(第一版),董峻、刘彦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6.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接受更全面、更深入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知识,具备独立设计污水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L = vt = 0.2 × 35 = 7.0m 式中:L——水流部分长度,m;
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最大流速为 0.3m/s,最小流速为 0.15m/s; t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行时间,s,最大流量时的停留时间不小于 30s,一般取
30-60s。 b) 水流断面积:
A
=
Qmax v
水质工程学(II)课程设计
一、 设计目的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给的原始资料,对某小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通过设计学会运 用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一般原则,熟悉有关构筑物的计算方法和了解设计步骤及 规律,是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得到一次综合性的训练。
二、 设计内容
1) 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要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法。 2) 根据污水处理程度结合污水厂的地形条件,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
器,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器;(2)可变容积的运行提高了系统对水量水质变
化的适应性和操作的灵活性;(3)工艺流程简单,布置紧凑,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4)
在沉淀阶段不进水,静止效果好;(5)基建费用低,占地面积少,本工艺不需要设初沉池和
二沉池;(6)整个工艺自动化操作,维护费用低;(7)系统中无需庞大的刮泥桥、大量搅拌
采用活性污泥法。
小城镇的污水多以生活污水为主,排水水量较小,白天和夜晚水量相差比较大,不宜采
用连续流工艺。根据小城镇水质水量的特点,SBR 工艺是小城镇污水厂理想的工艺,也是目
前国际公认的高效、简洁的污水处理工艺,更是世界各国小城镇污水厂优先选择的工艺。
本水厂采用 SBR 变形工艺:CASS 工艺。它具有以下优势:(1)反应器前端设生物选择
四、 污水厂厂址的选择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水质工程学的课程设计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概述、课程内容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概述水质工程学旨在培养有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水质控制和管理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撑。

通过水质工程学的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水处理技术原理以及运行和维护要点。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兴趣,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1.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水污染源、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水处理技术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项课程将介绍如何检测水的污染程度、各种污染源的种类和影响等问题。

此外,还将介绍水质标准、水的污染物去除技术、水的再生利用以及智能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2.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主要涵盖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水循环中的供水、处理和回收等方面的内容。

此项课程将介绍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测,以及现有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技术。

3.水处理技术主要介绍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包括滤波、吸附、膜分离、氧化还原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将同时讲授水处理工厂的建设和管理。

4.水环境调查涉及水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现场采样、水质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5.生态学涉及到各种水生生物和对水环境的影响,重点讲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本课程将有助于更好理解人类活动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水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水质工程学师资队伍1.教授教授一般需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需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2课程设计摘要:一、引言1.课程设计的目的2.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二、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背景及意义2.设计原则和要求3.设计内容及方法三、设计成果1.设计成果展示2.成果评价与反馈四、课程设计的收获与反思1.专业知识的巩固2.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3.对未来学习的启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水资源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质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提高我国水质处理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水质工程等相关课程。

本文将以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为例,介绍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成果及收获。

二、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背景及意义水质工程2 课程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质工程的相关原理,掌握各种水处理技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原则和要求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同时,注重节能减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设计内容及方法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水处理工艺的选定、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平面布置、投资估算等。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水质工程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数据分析和计算,完成设计任务。

三、设计成果1.设计成果展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撰写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和制作模型。

这些成果反映了学生对水质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展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成果评价与反馈课程设计成果的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评价内容包括:设计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四、课程设计的收获与反思1.专业知识的巩固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
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xx年6月
目录
1 任务指导 0
1.1 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0
1.2 设计内容 0
1.3 设计资料 (1)
1.3.1 水源和水质 (1)
1.3.2 城市规划与供水规模 (1)
1.3.3 供水水质及水压 (1)
1.3.4 气象 (1)
2总体设计 (2)
2.1 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2)
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2)
2.2.1 药剂溶解池 (2)
2.2.2 混合设备 (3)
2.2.3 絮凝池 (4)
2.2.4 沉淀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滤池 (6)
2.2.6 消毒方法 (7)
3 混凝沉淀 (8)
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8)
3.1.1 溶液池 (9)
3.1.2 溶解池 (10)
3.1.3 投药管 (11)
3.2 混合设备的设计 (11)
3.2.1设计流量 (12)
3.2.2设计流速 (12)
3.3.3 混合单元数 (12)
3.2.4混合时间 (12)
3.2.5水头损失 (12)
3.2.6 校核GT值 (12)
3.3 折板絮凝池的设计 (13)
3.3.1 设计水量 (13)
3.3.2 设计计算 (13)
3.3.3 折板絮凝池布置 (20)
4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20)
4.1 设计流量 (20)
4.2 平面尺寸计算 (21)
4.2.1 沉淀池清水区面积 (21)
4.2.2 沉淀池长度及宽度 (21)
4.2.3 沉淀池总高度 (21)
4.3 进出水系统 (22)
4.3.1 沉淀池进水设计 (22)
4.3.2 沉淀池出水设计 (23)
4.3.3 沉淀池斜管选择 (24)
4.3.4 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 (24)
4.3.5 斜管沉淀池布置 (24)
4.4.6 核算 (25)
5 V型滤池 (26)
5.1 平面尺寸计算 (26)
5.2 进水系统 (28)
5.2.1 进水总渠 (28)
5.2.2 气动隔膜阀口的阀口面积 (28)
5.2.3进水堰堰上水头 (29)
5.2.4 V型进水槽 (29)
5.2.5 V型槽扫洗小孔 (30)
5.3 反冲洗系统 (31)
5.3.1 气水分配渠 (31)
5.3.2 配水方孔面积和间距 (31)
5.3.3 布气圆孔的间距和面积 (32)
5.3.4 空气反冲洗时所需空气流量 (32)
5.3.5 底部配水系统 (33)
5.4 过滤系统 (33)
5.5 排水系统 (34)
5.5.1 排水渠终点水深 (34)
5.5.2 排水渠起端水深 (34)
5.6 滤池总高度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